流行性脑脊髓膜炎.ppt.ppt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是由脑膜炎奈瑟菌(又称脑膜炎球菌)引起的一种化脓性脑膜炎。主要临床表现是突发高热、剧烈头痛、频繁呕吐、皮肤黏膜瘀点瘀斑及脑膜刺激征,重者可有败血症休克和脑实质损害,脑脊液呈化脓性改变。部分病人暴发起病,可迅速致死。本病呈全球分布,散发或流行,冬春季节多见,儿童易患。,概述,一、病原学二、流行病学三、发病机制与病理解剖 四、临床表现五、实验室检查六、并发症和后遗症七、诊断和鉴别诊断八、治疗九、预防,病原学,脑膜炎奈瑟菌,病原学,脑膜炎奈瑟菌属奈瑟菌属,为革兰阴性双球菌。该菌为专性需氧菌,于5%10%CO2环境下生长良好。细菌裂解可释放内毒素,为其致病的重要因素。也可产生自溶酶,在体外易自溶而死亡;同时对干燥、寒(低于30)、热(高于50)及一般消毒剂和常用抗生素极为敏感,故标本采集后必须立即送检。,病原学,脑膜炎双球菌据其荚膜多糖抗原性的不同,将脑膜炎球菌分为A、B、C、D、X、Y、Z、29E、W135、H、I、K和L共13个血清群。其中以A、B、C三群最常见。A群引起大流行,B、C群引起散发和小流行。近30年我国流行株一直是A群,但近年来C 群流行有上升趋势。,流行病学,流行病学,带菌者和流脑病人是本病的传染源。本病隐性感染率高,感染后细菌寄生于正常人鼻咽部,不引起症状而成为带菌者,且不易被发现,因此,带菌者作为传染源的意义更重要。,(一)传染源,流行病学,(二)传播途径 病原菌主要经咳嗽、打喷嚏借飞沫由呼吸道直接传播。因本菌在外界生活力极弱,故间接传播的机会较少,但密切接触对2岁以下婴幼儿的发病有重要意义。,流行病学,(三)人群易感性 人群普遍易感,与其免疫水平密切相关。新生儿自母体获得杀菌抗体而很少发病,其后逐渐降低。人感染后产生持久免疫力;各群间有交叉兔疫,但不持久。,流行病学,(四)流行特征 本病全年均可发病,但有明显季节性,多发生于11月至次年5月,而3、4月为高峰。人体感染后可产生特异性抗体。,发病机制与病理解剖,发病机制与病理解剖,(一)发病机制,脑膜炎球菌必须到达脑脊髓膜才能引起流脑而发病。细菌由人体鼻咽部侵人脑脊髓膜分三个步骤:细菌粘附并透过黏膜、进入血流(败血症期)、最终侵入脑膜(脑膜炎期)。,发病机制与病理解剖,脑膜炎球菌的不同菌株的侵入力不同。A、B和C群菌株的侵袭力强于X、Y和W135等菌群细菌。荚膜可抵抗巨噬细胞吞噬作用。荚膜型细菌通过黏附素、菌毛和外膜蛋白黏附着于上皮细胞表面,通过胞饮作用直接侵入上皮细胞而透过黏膜屏障。一旦进入黏膜下,细菌即可透过毛细血管的基底膜和内皮细胞而进入血流。,发病机制与病理解剖,细菌的一些自身结构如多糖荚膜(是细菌抵抗宿主补体系统攻击所必需)、脂寡糖抗原(抵抗补体攻击的作用要弱些)和铁获取系统(细菌获得生长必需的铁)等在细菌抵抗血清的杀灭作用中发挥重要作用。,发病机制与病理解剖,脑膜炎球菌通过跨细胞途径侵犯脑膜,然后在基底膜被释放进入脑脊液。,发病机制与病理解剖,细菌一旦透过血脑屏障即进入蛛网膜下腔,暂时屏蔽于宿主的防御机制。细菌释放能够破坏血脑屏障的物质,主要是内毒素。,发病机制与病理解剖,毛细血管内皮细胞间的紧密连接被破坏后,血脑屏障的完整性不复存在,血流中的大分子物质以及吞噬细胞进入脑脊液,引起脑膜和脊髓膜化脓性炎症及颅内压升高,出现惊撅、昏迷等症状。,发病机制与病理解剖,(二)病理解剖,败血症期主要病变是血管内皮损害,血管壁炎症、坏死和血栓形成,血管周围出血。,发病机制与病理解剖,脑膜炎期主要病变部位在软脑膜和蛛网膜,表现为血管充血、出血、炎症和水肿,引起颅内高压;大量纤维蛋白、中性粒细胞及血浆外渗,引起脑脊液混浊。颅底部由于化脓性炎症的直接侵袭和炎症后粘连,可引起视神经、外展神经、动眼神经或听神经等脑神经损害,并出现相应的症状。,发病机制与病理解剖,暴发型脑膜脑炎病变主要在脑实质,引起脑组织坏死、充血、出血及水肿。颅内压显著升高,重者发生脑疝。少数病人由于脑室孔阻塞,造成脑脊液循环障碍,可引起脑积水。,临床表现,临床表现,(一)普通型,(上呼吸道感染期)约为12日,可有低热、咽痛、咳嗽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多数病人无此期表现。,突发或前驱期后突然寒战高热,伴头痛、肌肉酸痛、食欲减退及精神萎靡等毒血症症状。70%90%病人有皮肤或黏膜瘀点或瘀斑,直径lmm2cm。,前驱期,败血症期,瘀斑瘀点,瘀斑瘀点,临床表现,脑膜炎症状多与败血症期症状同时出现。在前驱期症状基础上出现剧烈头痛、频繁呕吐、狂躁以及脑膜刺激症状,重者有谵妄、神志障碍及抽搐。通常在25日后进入恢复期。,经治疗后体温逐渐降至正常,皮肤瘀点、瘀斑消失。大瘀斑中央坏死部位可形成溃疡,后结痂而愈;症状逐渐好转,神经系统检查正常。约10%病人出现口唇疱疹。,临床表现,(二)暴发型,短期内出现广泛皮肤黏膜瘀点或瘀斑,迅速扩大融合成大片,伴中央坏死。循环衰竭是本型的特征,表现为面色苍白、四肢末端厥冷、发绀、皮肤呈花斑状,脉搏细速甚至触不到,血压下降甚至测不出。可有呼吸急促,易并发DIC。但脑膜刺激征大都缺如,脑脊液大多澄清,细胞数正常或轻度升高。,1.败血症休克型,2.脑膜脑炎型,临床表现,主要以脑实质严重损害为特征。除高热、瘀斑外,病人意识障碍加深,并迅速进入昏迷;惊厥频繁,锥体束征阳性。血压升高,心率减慢,瞳孔忽大忽小或一大一小,眼底检查见静脉迂曲及视神经盘水肿等脑水肿表现。严重者可发生脑疝,常见的是枕骨大孔疝,少数为天幕裂孔疝。均可因呼吸衰竭死亡。,3.混合型,兼有上述两型的临床表现,同时或先后现,病情极严重,病死率高。,临床表现,(三)轻型 多见于流脑流行后期,病变轻微,临床表现为低热、轻微头痛及咽痛等上呼吸道症状,皮肤可有少数细小出血点和脑膜刺激征。,临床表现,临床表现常不典型,除高热、拒食、吐奶、烦躁和啼哭不安外,惊厥、腹泻和咳嗽较成人为多见,而脑膜刺激征可缺如。前囟未闭者大多突出,少数患儿因频繁呕吐、出汗、失水而出现前囟下陷。,临床表现,婴幼儿流脑的特点:,老年人免疫功能低下,故暴发型发病率高;呼吸道感染症状多见,意识障碍明显,皮肤黏膜瘀点瘀斑发生率高;病程长,并发症及夹杂症多,预后差,病死率高;实验室检查白细胞数可能不高,示病情重,机体反应差。,老年人流脑的特点:,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实验室检查,(一)血常规检查,白细胞总数明显升高,多在20109/L左右,中性粒细胞也明显升高。并发DIC者血小板减少。,实验室检查,(二)脑脊液检查,是明确诊断的重要方法,颅内压增高,脑脊液外观混浊,白细胞数明显升高,在1000106/L以上,以分叶核升高为主。蛋白增高,糖及氯化物明显降低。如临床上表现为脑膜炎,而病程早期脑脊液检查正常,则应于1224小时后再次检查,以免漏诊。,实验室检查,(三)细菌学检查 1.涂片 取瘀斑处组织液涂片染色镜检,简便易行,阳性率高达80%。脑脊液沉淀后涂片的阳性率为60%70%。2.细菌培养 是临床诊断的金标准。应在使用抗生素前进行,取血液或脑脊液培养,阳性率较低。若阳性应进行菌株分型和药敏试验。,实验室检查,(四)免疫学检查,可协助诊断,多应用于已使用抗生素而细菌学检出阴性者。1.特异性抗原检测 用对流免疫电泳法、乳胶凝聚试验、反向间接血凝试验、菌体蛋白协同凝聚试验、ELISA或免疫荧光法检测病人早期血液和脑脊液中的特异性抗原,可用于早期诊断。方法灵敏、特异、快速。,实验室检查,2.抗体检测 间接血凝法、杀菌抗体试验、ELISA、RIA和固相放射免疫测定法可进行特异性抗体的检测,但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较差,不能作为早期诊断方法,目前应用日渐减少。,实验室检查,(五)其他 1.核酸检测 可检测早期血清和脑脊液中A、B、C群细菌DNA,脑脊液的阳性率约为92%,血清的阳性率约为86%。,2.RIA法检测脑脊液2微球蛋白 流脑病人脑脊液此蛋白明显升高,并与脑脊液中的蛋白含量及白细胞数平行,甚至早期脑脊液尚正常时即已升高,恢复期降至正常。因此该项检测更敏感,有助于早期诊断、鉴别诊断、病情监测和预后判断。,实验室检查,3.鲎溶解物试验(LLT)用来检测血清和脑脊液中的内毒素,有助于革兰阴性细菌感染的诊断。,实验室检查,并发症和后遗症,并发症和后遗症,(一)并发症,主要是因菌血症或败血症期间细菌播散所致的继发感染,如中耳炎、化脓性关节炎、心内膜炎、心包炎、肺炎、脓胸等。继发感染以肺炎最多见,尤多见于婴幼儿和老年人。,并发症和后遗症,(二)后遗症,硬膜下积液、脑积水、动眼神经麻痹、耳聋及失明等,亦可有肢体瘫痪、癫痫和精神障碍。,诊断与鉴别诊断,诊断与鉴别诊断,(一)诊断,凡在流行季节突起高热、头痛、呕吐,伴神志改变,体检发现皮肤、黏膜有瘀点、瘀斑,脑膜刺激征阳性者,即可作出初步临床诊断。脑脊液检查可进一步明确诊断,确诊有赖于细菌学检查。免疫学检查有利于早期诊断。,诊断与鉴别诊断,(一)诊断,病例定义:若从其血液、脑脊液或其它未污染体液中分离到奈瑟脑膜炎球菌,则为确诊病例;若只能从其未污染血液或体液中检出革兰阴性双球菌,则为推定病例;抗原试验阳性、但培养阴性的病人,则为可能病例。,诊断与鉴别诊断,(二)鉴别诊断,1.其他细菌引起的化脓性脑膜炎、败血症或感染性休克 肺炎链球菌感染多见于成年人,大多继发于肺炎、中耳炎和颅脑外伤 流感嗜血杆菌感染多见于婴幼儿 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多继发于皮肤感染,诊断与鉴别诊断,(二)鉴别诊断,铜绿假单胞菌脑膜炎继发于腰穿、麻醉、造影或手术后 革兰阴性杆菌感染易发生于颅脑手术后。此外,上述细菌感染的发病均无明显季节性,以散发为主,无皮肤瘀点、瘀斑。确诊有赖于细菌性检查,2.结核性脑膜炎 多有结核病史或密切接触史,起病缓慢,病程较长,有低热、盗汗、消瘦等症状,神经系统症状出现晚,无瘀点、瘀斑,以及脑脊液白细胞数较少且以单核细胞为主,蛋白质增加,糖和氯化物减少;脑脊液涂片抗酸染色可检查抗酸染色阳性杆菌,容易与流脑鉴别。,诊断与鉴别诊断,(二)鉴别诊断,预后,本病普通型如及时诊断,并予以合理治疗则预后良好,多能治愈,并发症和后遗症少见。暴发型病死率较高,其中脑膜脑炎型及混合型预后更差。小于1岁的婴幼儿及老年人预后差。,预后,治疗,治疗,1.一般治疗 强调早期诊断,就地住院隔离治疗,密切监护,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做好护理,预防并发症。保证足够液体量及电解质。,(一)普通型,治疗,2.病原治疗 尽早、足量应用细菌敏感并能透过血脑屏障的抗菌药物。常选用以下抗菌药物。,治疗,青霉素:至目前,青霉素对脑膜炎球菌仍为一种高度敏感的杀菌药物,尚未出现明显的耐药。剂量成人20万U/kg,儿童20万40万U/kg,分次置5%葡萄糖液内静滴,疗程57日。,治疗,头孢菌素:第三代头孢菌素对脑膜炎球菌抗菌活性强,易透过血脑屏障,且毒性低。头孢噻肟剂量,成人2g,儿童50mg/kg,每6小时静滴1次;头孢曲松成人2g,儿童50100mg/kg,每l2小时静滴1次。疗程7日。,治疗,氯霉素:易透过血脑屏障,脑脊液浓度为血浓度的30%-50%,需警惕其对骨髓造血功能的抑制,故用于不能使用青霉素或病原不明患者。剂量成人2-3g,儿童50mg/kg,分次加入葡萄糖液内静滴,症状好转后改为肌注或口服,疗程7d。,治疗,磺胺药:磺胺嘧啶或复方磺胺甲恶唑,由于耐药菌株增加,现已少用或不用。,治疗,3.对症治疗 高热时物理降温及应用退热药物;如有颅内压升高,可用20%甘露醇l2g/kg,儿童每次0.25g/kg,脱水降颅压,每46小时一次,静脉快速滴注。,治疗,(二)暴发型,1.休克型,(1)应尽早使用有效抗菌药物:青霉素每日2040万U/kg.,治疗,(2)迅速纠正休克:在纠正血容量和酸中毒的基础上,如休克仍无明显好转,应选用血管活性药物。,治疗,(3)肾上腺皮质激素:短期应用,减轻毒血症,稳定溶酶体,也可解痉、增强心肌收缩力及抑制血小板凝聚,有利于抗休克。氢化可的松成人每日100500ml,儿童810mg/kg,休克纠正即停用,一般应用不超过3日。,治疗,抗DIC治疗:如皮肤瘀点、瘀斑不断增加,且融合成片,并有血小板明显减少者,应及早应用肝素治疗,治疗,保护重要脏器功能:如心率明显增快时用强心剂。,治疗,(1)应尽早使用有效抗菌药物:用法同休克型。(2)减轻脑水肿及防止脑疝:本型病人治疗的关键是早期发现颅压升高,及时脱水治疗,防止脑疝及呼吸衰竭。用20%甘露醇,用法同前。如症状严重,可交替加用50%葡萄糖静脉推注,直到颅内高压症状好转,同时注意补充电解质。,2.脑膜脑炎型,治疗,(3)肾上腺皮质激素:除上述作用外,并有减轻脑水肿降颅压作用,常用地塞米松,成人每日1020mg,儿童0.20.5mg/kg,分12次静脉滴注。,治疗,(4)防治呼吸衰竭:对呼吸衰竭病人,予以吸痰、保持呼吸道通畅,并吸氧。在应用脱水剂同时,应用山梗菜碱、回苏林等呼吸兴奋剂。如呼吸衰竭症状仍不见好转反而加重,甚至呼吸停止,则应尽早气管切开及应用人工呼吸器。,治疗,(5)对症治疗:有高热及惊厥者应用物理及药物降温。并应尽早应用镇静剂,必要时行亚冬眠疗法。,预防,预防,1.早期发现病人并就地隔离治疗,密切观察接触者,应医学观察7日。2.流行期间加强卫生宣教,应尽量避免大型集会或集体活动,不要携带婴儿到公共场所,外出应戴口罩。,预防,3.疫苗预防 近年年来由于C群流行,我国已经开始应用脑膜炎奈瑟菌 AC群多糖菌苗,有很高的保护率。,注射AC疫苗,预防,4.药物预防 对密切接触者,除作医学观察外,可用磺胺嘧啶或磺胺甲垩唑进行药物预防,剂量均为每日2g,儿童50100mg/kg,连用3日。,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