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小区建设项目(代实施方案).doc

    • 资源ID:2704319       资源大小:13.03MB        全文页数:58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8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小区建设项目(代实施方案).doc

    第一章 总 论1.1 项目概述1.1.1 项目名称:*畜产品专业合作社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小区建设项目(代实施方案)1.1.2 项目主管单位:*畜牧兽医局1.1.3 项目建设单位:*畜产品专业合作社单位法定代表人:丁伟民(*畜产品专业合作社社长)1.1.4 项目建设地点:和布克赛尔镇二区赛尔南街1.1.5 项目建设性质:扩建项目建设期:1年(2010年)1.1.6项目建设内容、规模和目标:(1)新建牛舍640平方米;(2)挤奶厅300平方米;(3)购置挤奶器1套;(4) 建设车辆消毒池1个和绿化隔离带800平方米; (5) 污水处理池500立方米;(6)青贮池1座,200立方米通过扩建后,到2012年,存栏奶牛由252头增加到376头,产奶量由500吨增加至740吨。1.1.7 项目总投资和资金筹措:本扩建项目总投资103.7万元,其中申请中央预算内专项补助投资50万元,*地方及养殖专业合作社自筹53.7万元。1.2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项目实施后,新增投资财务内部收益率所得税前为20.83,所得税后为16.45;新增投资财务净现值(预期收益率取12)所得税前为42.96万元,所得税后为20.62万元;全部投资回收期所得税前为6.52年(含建设期1年),所得税后为7.37年(含建设期1年)。项目投入运营后年平均税前利润为19.44万元,税后利润为14.58万元,总投资收益率14.58。1.3 可行性研究编制依据(1)国务院关于促进奶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国发200731号);(2)农业部办公厅关于下发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生产技术规范试行)的通知(农办牧20083号);(3)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贯彻国务院促进奶业持续健康发展意见的实施意见(新政发200794号);(4)新疆自治区畜牧厅、发展改革委关于申报2010年奶牛、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小区(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实施方案)的通知(牧畜字201011号);(5)2010年自治区畜牧工作会议精神;(6)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畜牧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7)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8)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9)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奶业条例;(10)塔城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11)*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1.4 项目综合评价从项目建设的政策面上看,本项目建设符合国家、自治区政策支持方向及畜牧业发展方针,以及塔城地区、*畜牧业发展总体战略部署,是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是促进建设现代畜牧业的关键环节,同时得到了自治区发展改革委、畜牧厅、塔城地区及*政府的大力支持,具有良好的政策优势。从项目建设的选址与布局与设备配置上看,本项目建设选址符合国家和*城镇总体布局规划要求,距主要交通干线和居民区的距离能够满足防疫要求,水、电供应稳定,各项配套条件完善,饲草料资源丰富。从项目建设的布局上看,生产区、管理区、废弃物处理区相隔离,布局合理,符合防疫要求,可阻断相互污染,确保人畜安全。从项目设备配置上看,设备选型和数量严格按照设计规模进行合理配置。从项目建设的作用效益来看,项目区饲草资源丰富,技术依托可靠,产品市场潜力大,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带动农民增收效果明显。项目投资经济合理,财务上可行,有较强的抗风险能力。本项目的建设实施,将对提升*畜牧业整体发展水平,促进畜牧业产业化、现代化发展,增加农牧民收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项目建设不仅可行,而且必要。第二章 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2.1 项目建设背景及意义近年来,*坚持走农牧业稳县、工业强县、科教兴县、生态立县之路,使*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经济综合实力不断提升,促进全县各行各业的快速发展。2010年县委九届六次全委(扩大)会议明确提出:积极发展现代农牧业,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建设富裕和布克赛尔,要巩固畜牧业主导地位,加快发展现代畜牧业。根据这一总体思路,*因地制宜,挖掘优势产业潜力,大力实施“牧业富民”战略,加快传统畜牧业快速向现代畜牧业转变步伐,不断提高畜牧业整体水平和效益,使畜牧业支柱产业地位不断巩固,为农牧民持续增收奠定了基础。2009年全县牲畜最高饲养量达74.12万头(只),年末牲畜存栏头数达51.8万头(只),其中大畜存栏头数6.01万头(只),牛存栏4.2万头,羊存栏49.44万只;年内牲畜出栏数40.22万头(只),出栏率77,各类牲畜繁殖成活数45.71万头(只)。全年肉类总产量9300吨,奶产量13600吨,禽蛋类产量75吨,羊毛产量770吨,山羊绒产量31吨,畜牧业生产继续朝效益型、规模型的方向发展,带动了农牧民增收,农牧民人均纯收入中来自畜牧业的比重达58。长期以来,*奶牛养殖以分散养殖为主,存在养殖户饲养管理技术落后、养殖规模较小、市场信息不灵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奶农与市场、生产与技术、政府与奶农之间缺乏有效联系,奶牛业缺乏市场竞争力。为适应市场发展需要,2002年兴建了*畜产品专业合作社养殖场,占地36亩,已形成了奶牛养殖小区,小区内养殖基础设施已初具规模,除饲养工人外,无入住户。小区建设及设施建设按城建、畜牧部门统一规划实施,小区内实行道路硬化、通水通电、小区绿化和废弃物统一处理。通过近几年的发展,由最初的传统养殖逐步向现代化养殖转变,养殖效益突出,带动了周边地区农牧民大力发展奶牛业。目前,*畜产品专业合作社奶牛养殖小区已成为*主要的产奶区。该小区现有人员16人,其中,汉族6人,民族10人。“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要求,其中首要的是生产发展,只有生产发展了,农民收入水平才能提高,才能实现生活宽裕、村容整洁。增加农民收入,一是要继续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二是要开辟外部增收渠道。目前由于*耕地面积少,农民人均占有耕地量少,农民依靠种植业增加收入潜力已十分有限,而大力发展养殖业是增加农牧民收入的有效途径。温家宝总理已明确提出要增加财政补助,支持建设标准化奶牛养殖小区。*结合当地农村、农业、农民以及从事畜牧业生产农牧企业的实际情况,经过多方论证,决定实施奶牛标准化养殖小区建设项目。这对促进*畜牧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具有积极、重大的现实意义。2.2 项目建设必要性2.2.1发展规模养殖小区是国家解决奶业存在问题的重要举措国务院关于促进奶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国发200731号)指出,我国奶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奶牛良种覆盖率和单产水平低,养殖方式较为落后;质量保障体系不健全,液态奶标识制度不落实等。并提出目前全国奶业工作的重点之一是:推进养殖方式转变,提高原料奶质量。通过发展规模养殖小区(场)等方式,加快推进养殖环节的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逐步解决奶牛养殖规模小而散问题。要求农业部门抓紧制定奶牛规模化养殖标准和规范,到2012年,奶牛规模养殖的比重要有较大幅度提高。把提高原料奶质量放在突出重要的位置,努力提高原料奶的乳脂率和乳蛋白含量,降低菌落总数。大力推广科学饲养技术,加强饲草料基地建设,扩大青贮饲料生产。加快普及机械化挤奶,减少生产环节的污染。认真落实“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切实加强奶牛疫病防治,有效降低传染病、多发病发病率。加强饲养环节的技术服务,努力提高基层畜牧兽医人员业务素质和进场入户服务水平。2.2.2 发展规模养殖小区,有利于促进新疆畜牧业健康发展大力发展现代畜牧业,加快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的转变,把新疆建成一个名副其实的畜牧业大区,是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事关新疆现代化建设全局,事关我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顺利实现。我区畜牧业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没有彻底摆脱四季游牧和数量扩展型的传统发展模式,生产周期长、牲畜死亡率高、经济效益低的现象依然普遍存在。根据自治区畜牧工作会议精神及自治区“十一五”发展规划,当前要在推进畜牧业产业化经营上尽快突破;要在发展规模化、标准化养殖上尽快突破;要在着力建设饲草料基地和推动牧民定居上尽快突破;要在动物防疫监督体系建设上尽快突破,确保我区畜牧业发展的关键环节顺利推进。每个地州都要确定储备510个奶牛标准化养殖小区项目。2.2.3 提高奶牛规模化、集约化养殖水平是塔城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根据塔城地区“十一五”规划,*是发展养牛业重点区域,全地区发展13万头优质荷斯坦牛养殖基地,到2010年全地区建设32个标准化养殖小区,总投资1959万元,新增产值1080万元,增加值594万元,乳品日加工量达到360吨以上。*因地制宜,挖掘优势产业潜力,大力实施“牧业富民”战略,加快传统畜牧业快速向现代畜牧业转变步伐。2009年全县牲畜最高饲养量达74.12万头(只),年末牲畜存栏头数达51.8万头(只),其中大畜存栏头数6.01万头(只)。全年奶产量13600吨,农牧民人均纯收入中来自畜牧业的比重达58。第三章 市场分析与销售预测3.1 市场分析3.1.1 奶产品市场供求现状近年来,奶业在国家大力扶持下快速发展,全国奶牛存栏数、奶类产量逐年递增,乳品消费呈现增长势头。2007年我国奶业继续保持了较快的增长势头。据统计,2007年全年奶牛存栏达到1387.9万头,比上年增长1.82;奶类总产量达到3684.18万吨,比上年增长11.56。2007年全国液态奶产量1441万吨,比上年增长15.83,干乳制品产量346.45万吨,同比增长60.74。销售收入500万以上规模乳制品加工企业销售额1800亿元,比上年增长72.84。乳品加工企业利润总额64.38亿元,比上年增长17.01。2007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乳制品消费量为29.69公斤,同比增长1.68。城镇人均乳制品消费支出160.72元,同比增长6.98。2007年乳制品进口29.87万吨,同比降低14.12,乳制品进口金额7.4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3.33。乳制品出口13.46万吨,同比大幅增长79.71,乳制品出口2.42亿元,比上年同期大幅增长157.45。新疆从2002年实施现代畜牧业发展战略以来的6年间,全区年内牲畜出栏由2001年的2833万头(只)增加到了2007年的4717万头(只),增长66.5;平均年递增8.87。畜牧业产值由2001年的134亿元提高到了2007年的227亿元,增长69.4。2007年,全区农牧民人均增收中来自畜牧业的贡献达到了244元,占农牧民人均增收的59.08。畜牧业在农业和农村经济中主导产业的地位逐步得到确立,对农牧民增收的支撑作用显著增强。3.1.2 奶产品市场前景分析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大幅提高,乳制品消费有更加广阔的前景。目前我国人均奶类产品消费只有9公斤,虽然奶类人均占有量上升很快,但与世界平均水平100公斤、发达国家平均水平300公斤相比仍有很大差距。在乳制品消费方面,2006年城镇居民乳品消费保持小幅上升态势,农村居民乳制品消费逐渐启动,带动乳品消费量持续上升,今后几年将继续保持这种增长势头。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居民的乳品消费,全社会广泛宣传和大力普及奶类营养知识,培养国民乳品消费习惯,引导城乡居民扩大消费,特别是注重培养青少年消费群体。这将对奶类消费产生深远的影响,将促进我国乳制品消费的进一步增长。新疆牛奶消费市场潜力大,2006年全区人均消费牛奶76公斤,按照国家提出的每人每天喝一斤牛奶的标准计算,年人均消费应达到182.5公斤,我区人均牛奶消费量与国家标准差106.5公斤,以全区2100万人口计算,每年牛奶缺口达223.65万吨。同时,吉尔吉斯斯坦、哈萨克斯坦等周边国家乳制品消费市场也有较大潜力,目前这些国家高档乳制品主要从俄罗斯和西欧进口,新疆应发挥地缘优势,发展外向型乳业潜力巨大。3.1.3 项目产品市场竞争优势分析2007年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下发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贯彻国务院促进奶业持续健康发展意见的实施意见,提出“发展规模养殖,加快奶业标准化生产”的指导方针,并确定了乳业中长期发展目标:到2010年,全区能繁母牛存栏达到280万头,良种母牛占73;荷斯坦奶牛年平均产奶量达到4.5吨,西门塔尔牛和新疆褐牛年平均产奶量达到2吨,牛奶总产量达到300万吨;到2015年,全区能繁母牛存栏达到350万头,良种母牛占80;荷斯坦奶牛年平均产奶量达到5吨,西门塔尔牛和新疆褐牛年平均产奶量达到2.5吨,牛奶总产量达到450万吨;培育12个全国知名乳品龙头企业,力争创出12个全国知名品牌,把新疆建设成我国重要的奶业生产基地。新疆是全国五大牧区之一,发展奶业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全疆草场面积4800万公顷,仅次于内蒙古、西藏,居全国第三。绿洲农业发达,饲草料种植条件好。气候也适于奶业发展。新疆奶牛总数和牛奶总产分别列全国第二位和第五位,奶牛养殖优势显著,是国内主要乳制品生产区之一。新疆有辽阔无污染的天然草地,牧区大多采用较原始的放牧方式,农区也多利用玉米、大豆、秸秆、棉粕、豆粕等农副产品作为饲料。质优价廉的绿色原料奶是新疆乳品走向全国市场的重点优势之一。3.2 项目竞争优势与销售预测畜牧业是新疆的传统产业,也是当今最富有活力的特色产业,又是在当前农业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中最有希望的优势产业。改革开放以来,新疆畜牧业有了长足发展,然而由于种种原因,畜牧业发展不平衡,发展速度低于其他行业,特别是新疆牧业产值在大农业总产值中所占的比例20年来一直徘徊在20左右。迄今为止,新疆畜牧业还没有摆脱传统的生产模式,还处自产自销、自给自足的半封闭状态,还没有发生质的突变和形成进入国际市场的生产能力,其结果导致畜产品加工业及相关联动产业规模小、发展慢、效益差,从而直接或间接影响到新疆国民经济的整体发展和社会的繁荣稳定。2008年,以三鹿为首的国内知名品牌的奶制品企业均发现在产品中不同程度的参杂有三聚氰胺,而区内企业的产品因为奶源质量高,企业质量把关严,未发现产品出现质量问题,从而进一步提升了区内奶制品企业的市场信誉度,为区内奶制品企业进军国际国内市场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区内奶制品企业抢占国内国际市场,必然会拉动奶源的需求量。新疆有辽阔无污染的天然草地,牧区大多采用较原始的放牧方式,农区也多利用玉米、大豆、秸秆、棉粕、豆粕等农副产品作为饲料。质优价廉的绿色原料奶是新疆乳品走向全国市场的重点优势之一。今后510年是新疆畜牧业产业化发展的重要时期,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入实施,我区经济将保持快速稳定的增长,城乡居民收入及生活水平也将呈现快速增长,同时外来人口的增加、小城镇建设的加快和农村市场的启动,都将促进奶类产品消费,拉动养殖业发展,且本项目有统一标准、环保、安全等特点,代表着未来奶产业生产发展的方向。第四章 项目建设场址条件4.1 项目区概况4.1.1 自然、地理条件*位于准噶尔盆地西北部,塔城地区东北部,介于北纬45°20-47°12,东经84°37-87°20之间。县境东接福海县,南在古尔班通古特沙漠与昌吉市、呼图壁县、玛纳斯县、沙湾县毗邻,西南接克拉玛依市,西以白杨河为界与额敏县、托里县相连,西北与哈萨克斯坦共和国交界,北隔赛尔山与吉木乃县接壤。全县东西最长210公里,南北最宽207公里。全县总面积30589.2平方公里,约占全疆总面积的1.9%。4.1.2 气候、光热条件*地处内陆,远离海洋,属大陆性北温带干旱气候,由于纬度及地形的差异,全县分为两个大的不同气候区。北部山地气候区,包括和布克谷地在内,10的积温在2100左右,年平均气温只有3.1-3.5,无霜期短,仅135天左右;降水量除中山带以上稍多外,一般降水都在150毫米左右;积雪不稳定,有明显的冬季逆温层,有利于牲畜越冬和喜凉作物的生长,但春秋多有偏西大风,常受风灾之害。南部平原气候区,热量丰富,年平均气温7.0-7.3,10的积温在3300-3350之间,光照充足,无霜期较长达180190天;降水少,年平均降水只有88.5毫米,蒸发量大;夏季炎热,有干热风之害;冬季严寒,降雪少,积雪薄,不宜种植冬小麦。4.1.3 水土资源条件(1)水资源*水资源年径流量为2.02亿立米。其中年径流量在1000万立方米以上的只有哈拉盖特、阿尔恰特、吉木格尔三条河流。发源于哈同山流入白杨河的有14条河流和沟溪。中部谷地、低山丘陵为散流灌溉区,前区渗入地下的水在本区谷地底部溢出,形成东西长约108公里的泉水溢出带,汇成五条较大支流注入和布克河。和布克河发源发于本区的霍尔茹,全长134公里,流域面积900平方公里,年径流量为3664万立方米,平均流量为0.91立方米/秒。白杨河发源于前区的丹木巴斯,全长180公里,在县内的流域面积为612平方公里。本区其它部分没有径流,只零星分布有泉水。南部荒漠为无流区,地势低平,气候干旱,无地表径流。 (2)土地资源全县总面积30589.2平方公里,有可耕地131197亩,占全县总面积的0.29%,其中已利用的耕地78297亩;林地196719亩,占0.43%;草场27486963亩,占59.9%;城乡居民点用地26472亩,占0.058%;水域42459亩,占0.09%;难利用土地2259.6万亩,占49.56%;驻县团场用地83133亩,占1.82%。4.1.4 区位、交通条件随着塔城地区“东联西出”战略的推进*公路建设力度的不断加大,以省道S318线和S217线线干线公路为骨架,以县城为中心辐射通达周边县市(克拉玛依市)、团场、矿区的公路网络已经形成。*作为塔城盆地畜牧业发展的重地,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在地区畜牧业发展规划中把*作为今后畜牧业发展重点,标志着*作为塔城盆地畜牧业发展重地的地位逐步确立,交通运输业得到了持续发展。全年货物运输总量完成1262万吨,增长14.8,完成客运量81万人,增长8.3,旅客周转量2312万人公里,增长7.1。全县年末拥有机动车1238辆,其中汽车856辆,分别比上年增长3.8和4.3。该项目建设地位于和布克赛尔镇,小区生产区与居民生活区完全分离,生产安全性高,交通便利,能够保证各种原材料的调入和加工产品的调出。4.1.5 社会经济发展条件近年来,*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机遇,牢牢把握发展第一要务,加快推进优势资源转换战略,加大经济结构调整力度,大力发展优势特色经济,实现了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2009年*完成生产总值12.99亿元,同比增长25,其中一产完成2.15亿元,同比增长7.8;二产完成7.35亿元,同比增长41.3;三产完成3.49亿元,同比增长10.2。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21:73:35。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3000万元,同比增长20.63;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3.5亿元,增长17.1。农牧民人均收入4921元,较上年增加612元;招商引资到位资金6.29亿元。以优质小麦、棉花为代表的区域特色种植业,得到长足发展,小区建设成效显著,农产品产量大幅增加。粮食总产量9057吨,比上年增加1423吨,增长3.78,其中小麦产量4319吨,下降6.32,玉米产量4738吨,增长42.3%。油料产量1737吨,比上年下降359.6吨;棉花籽棉总产35000吨,上升3.98%。4.2 项目建设场址条件4.2.1 场址条件该养殖小区占地36亩,地块呈长方形,南北宽110米,东西长220米。养殖小区四周为空闲地,发展空间非常充足。4.2.2 土壤地质条件项目区地处和布克赛尔镇河洪积平原地带,土壤类型主要为栗钙土、棕钙土、草甸土、灌淤土,沼泽土和盐碱土。4.2.3 工程、水文条件建设地水源主要来自采用地下水,地下水位深18米,深水层为60米,水源丰厚。 4.2.4 配套条件(1)交通条件该项目建设地位于*和布克赛尔镇内,生产区与居民居住区分离,生产安全性高,交通便利,能够保证各种原材料的调入和加工产品的调出。(2)通讯条件养殖场有通讯光缆宽带网、电话、传真等通讯设施,通讯方便。(3)给排水条件建设场地给排水设施已建设完善,可直接从小区已建供水管网接入,供水管线联接现有线路。动物粪便及污水处理方式由各养殖户将牲畜粪便、污水拉运到养殖小区管理人员指定的堆放地点(或氧化池)后自然堆肥。处理场地约有12亩,划为6个处理区,粪便及污水按季度堆放于指定的小区内,待自然风干后供给合作社农田种植。 (4)供电条件电源来自城镇变电所(自治区二级变电所),已架设至养殖小区。(5)供热条件养殖场采用土暖气方式供暖,依靠烧煤来解决圈舍供暖问题,燃料供应来自本县煤矿,煤质优良,供应可靠。4.3 项目建设单位现状*畜产品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09年,共计成员有67户123人,奶牛养殖小区,兴建于2009年,占地36亩,小区内养殖基础设施已初具规模,除饲养工人外,无入住户,小区建设及设施建设按城建、畜牧部门统一规划实施,小区内实行道路硬化、通水通电、小区绿化和废弃物统一处理。通过近几年的发展,由最初的传统养殖逐步向现代化养殖转变,养殖效益突出,带动了周边地区农牧民大力发展奶牛业。目前,*畜产品专业合作社奶牛养殖小区已成为*主要的产奶区,奶牛养殖规模达到256头,年产鲜奶500吨,县城居民鲜奶供应的15%来自该小区,该小区现有人员养殖工16人,其中汉族6人、民族10人,该小区位于县城南部周边有1个乡(莫特格乡)的2个农业村,共计种植面积达到1260亩,年产各类农作物秸秆630吨,其主要种植农作物为小麦、玉米等。为养牛业提供了丰富的秸秆资源,由于周边区域大畜养殖量小,秸秆利用率低,而且价格低廉,小麦秸秆8元/亩、玉米秸秆10元/亩。该小区还拥有耕地面积500亩,年产青贮饲料300吨,秸秆480吨,*全县种植棉花面积14万亩,年产棉花副产品、秸秆达到35000吨,为养牛业提供了坚实的草料基础。第五章 项目建设原则、思路和目标5.1 建设原则(1)坚持项目建设与国家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小区建设及管理标准相一致的原则;(2)坚持项目建设严格按照生产区、管理区、废弃物及无害化处理区进行功能布局的原则;(3)坚持项目建设示范带动与推进区域奶牛养殖方式改变、提高奶牛养殖规模化、集约化和标准化水平相结合的原则;(4)坚持项目建设有利于区域畜牧业健康、快速发展和农牧民增收致富的原则;(5)坚持项目建设以“生产高效、资源节约、质量安全、环境友好”为基本目标的原则;(6)坚持项目建设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原则。5.2 建设思路本项目建设严格按照新疆自治区畜牧厅、发展改革委关于申报2010年奶牛、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小区(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实施方案)的通知(牧畜字201011号)的总体要求、奶牛标准化养殖小区(场)建设与管理标准和自治区的总体规划部署,在*畜产品专业合作社奶牛养殖小区建设规划基础上,进一步完善设施与设备。通过本项目实施,尽快建成标准化规模养殖小区,发挥项目效益,带动县域畜牧业朝着规模化、集约化和标准化方向发展,充分发挥龙头小区的示范带动作用,促进*畜牧业现代化建设。5.3建设目标通过本扩建工程的实施,将使项目达到以下目标:存栏奶牛由252头增加到374头,产奶量由500吨增加至740吨。养殖小区经扩建后,建立奶牛养殖档案,进行奶牛生产性能测定(DHI);实行机械化集中挤奶、粪污集中处理及综合利用、普及全日混合日粮饲喂(TMR)技术;达到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小区建设与管理标准要求。第六章 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6.1 现有设施情况*畜产品专业合作社奶牛养殖小区现有暖圈2座,面积444平方米;挤奶厅1座,面积80平方米,职工住房1座,面积60平方米;铺设0.5公里砂石路两条;架设电路1公里;大、中型粉碎机各1台;隔离区900平方米。6.2 扩建内容及规模本项目在已有设施基础上,通过配套完善相应设施设备,最终实现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小区建设目标。建设内容具体见下表。扩建内容一览表序号项目或费用名称单位数量1牛舍平方米6402挤奶厅平方米3003挤奶设备套14车辆消毒池个15污水处理池立方米5006绿化隔离带平方米8007青贮池立方米200第七章 奶牛标准化养殖技术方案7.1 奶牛饲养栓系饲养有固定牛床及栓系设施,牛只平时在舍外运动场自由运动,不能自由进出牛舍。采食、刷拭和挤奶在舍内进行。按奶牛生长发育阶段和成母牛泌乳期、泌乳量等分群饲养。散栏饲养按照奶牛的自然和生理需要,不拴系,无固定床位,自由采食,自由饮水,自由运动,并与挤奶厅集中挤奶、TMR日粮相结合的一种现代饲养工艺。需要牛舍、挤奶设备、搅拌车、铲车等设备设施配套才能发挥作用。成母牛群的散栏饲养一般将牛群分成五种,即头胎牛群、泌乳盛期群、泌乳中期群、泌乳末期群和干奶牛群。后备牛的散栏饲养可根据牛群规模分群,对各群牛分别提供相应日粮。7.1.1 犊牛的饲养管理(1)犊牛哺乳期(060日龄)犊牛饲喂做到“五定”,即定质、定时、定量、定温、定人,每次喂完奶后擦干嘴部。新生犊牛出生后尽快吃到初乳,并持续饲喂初乳3天以上;一周以后开始补饲,以促进瘤胃发育。饮水保证犊牛有充足、新鲜、清洁卫生的饮水,冬季饮温水。每头每天饮水量平均为58公斤。卫生做到“四勤”,即勤打扫、勤换垫草、勤观察、勤消毒。犊牛的生活环境要求清洁、干燥、宽敞、阳光充足、冬暖夏凉。哺乳期犊牛做到一牛一栏单独饲养,犊牛转出后及时更换犊牛栏褥草、彻底消毒。犊牛舍每周消毒一次,运动场每15天消毒一次。去角犊牛出生后,在2030天去角(用电烙铁或药物去角)。去副乳头在犊牛6月龄之内进行,最佳时间在26周,最好避开夏季。先清洗消毒副乳头周围,再轻拉副乳头,沿着基部剪除副乳头,用2碘酒消毒。(2)犊牛断奶期(断奶6月龄)随着月龄的增长,逐渐增加犊牛优质粗饲料的喂量,选择优质干草、苜蓿供犊牛自由采食,4月龄前禁止饲喂青贮等发酵饲料。干物质采食量逐步达到每头每天4.5公斤。断奶后犊牛按月龄体重分群散放饲养,自由采食。保证充足、新鲜、清洁卫生的饮水,冬季饮温水。保持犊牛圈舍清洁卫生、干燥,定期消毒,预防疾病发生。7.1.2 育成牛的饲养管理(715月龄)(1)饲喂日粮以粗饲料为主,每头每天饲喂混合精料22.5公斤。日粮蛋白水平达到1314;选用中等质量的干草,培养耐粗饲性能,增进瘤胃机能。干物质采食量每头每天逐步达到8公斤,日增重为0.770.82公斤。(2)采取散放饲养、分群管理。保证充足新鲜的饲料供给,采用TMR日粮饲喂。应保证充足、新鲜、清洁卫生的饮水。定期监测体尺、体重指标,及时调整日粮结构,以确保17月龄前达到参配体重(380公斤),保持适宜体况。并注意观察发情,做好发情记录,以便适时配种。7.1.3 青年牛的饲养管理(1)饲喂1618月龄的日粮以中等质量的粗饲料为主,混合精料每头每天饲喂2.5公斤,日粮蛋白水平达到12,日粮干物质采食量每头每天控制在1112公斤。19月龄预产前60天的混合精料饲喂量每头每天为2.53公斤,日粮粗蛋白水平1213。预产前60天预产前21天的日粮干物质采食量每头每天控制在1011公斤,以中等质量的粗饲料为主,日粮粗蛋白水平14,混合精料每头每天3公斤。预产前21天分娩采用干奶后期饲养方式,日粮干物质采食量每头每天控制在1011公斤,日粮粗蛋白水平14.5,混合精料每头每天4.5公斤左右。(2)做好发情鉴定、配种、妊娠检查等工作并做好记录。根据体膘状况和胎儿发育阶段,合理控制精料饲喂量,防止过肥或过瘦。注意观察乳腺发育,保持圈舍、产房干燥、清洁,严格执行消毒程序。注意观察牛只临产症状,以自然分娩为主,掌握适时、适度的助产方法。7.1.4 成母牛各阶段的饲养管理(1)干奶前期(停奶产前21天)饲养日粮应以中等质量粗饲料为主,日粮干物质采食量占体重的22.5,粗蛋白水平1213,精粗比以3070为宜。混合精料每头每天2.53公斤。停奶前10天进行妊娠检查和隐性乳房炎检测,确定怀孕和乳房正常后方可进行停奶。配合停奶调整日粮,逐渐减少精料供给量。停奶采用快速停奶法,最后一次将奶挤净,用消毒液将乳头消毒后,注入专用干奶药,转入干奶牛群,并注意观察乳房变化。此阶段饲养管理的目的是调节奶牛体况,维持胎儿发育,使乳腺及机体得以休整,为下一个泌乳期做准备。可根据个体不同体况,增减精料饲喂量。控制饲喂食盐、苜蓿。(2)干奶后期(产前21天分娩)饲养日粮以优质干草为主,日粮干物质采食量应占体重的2.53,粗蛋白水平13,可适当降低日粮中钙的水平,添加阴离子盐产品,促进泌乳后日粮钙吸收和代谢,不补喂食盐。此阶段为围产前期,防止生殖道和乳腺感染以及代谢病发生,做好产前的一切准备工作。产房产床保持清洁、干燥,每天消毒,随时注意观察牛只状况。产前7天开始药浴乳头,每天2次,不能试挤。(3)泌乳早期(分娩产后21天)注意产前、产后日粮转换,分娩后视食欲、消化、恶露、乳房状况,每头每天增加0.5公斤精饲料,自由采食干草。提高日粮钙水平,每千克日粮干物质含钙0.6、磷0.3,精粗比为以4060为宜。喂TMR日粮时,按泌乳牛日粮配方供给,并根据食欲状况逐渐增加饲喂量。让牛只尽快提高采食量,适应泌乳牛日粮;排尽恶露,尽快恢复繁殖机能。(4)泌乳盛期(产后21天100天)饲养日粮干物质采食量从占体重的2.53.0逐渐增加到3.5以上。粗蛋白水平1618、钙0.7、磷0.45。精粗比由4060逐渐过渡到6040。多饲喂优质干草,对体重降低严重的牛适当补充脂肪类饲料(如全棉籽、膨化大豆等)并多补充VA、VD、VE和微量元素,饲喂小苏打等缓冲剂以保证瘤胃内环境平衡。适当增加饲喂次数,运动场采食槽有充足补充料和舔砖供应。尽快使牛只达到产奶高峰,保持旺盛的食欲,减少体况负平衡。搞好产后监控,及时配种。(5)泌乳中期(产后101200天)饲养日粮干物质采食量占体重3.03.5,粗蛋白13,钙0.6,磷0.35,精粗比以4060为宜。此阶段产奶量渐减(月下降幅度为57),精料可相应渐减,尽量延长奶牛的泌乳高峰。此阶段为奶牛能量正平衡,奶牛体况恢复,日增重为0.250.5公斤。(6)泌乳后期(产后201天停奶)饲养日粮干物质占体重的3.03.2,粗蛋白水平12,钙0.6,磷0.35,精粗比以3070为宜。调控好精料比例,防止奶牛过肥。该阶段以恢复牛只体况为主,加强管理,预防流产。做好停奶准备工作,为下胎泌乳打好基础。7.1.5 奶牛夏季的饲养管理(1)运动场应有凉棚,可减少30的太阳辐射热。牛舍应打开门窗,必要时安装排风扇,保证通风。对高产牛、老弱体质差的牛要及时淋浴降温。在牛舍周围、运动场四周植树绿化。定期灭蝇,至少每月一次。调整牛只的活动时间,中午尽量将牛留在舍内,避免辐射热。(2)确保新鲜、清洁、充足的饮水供应。可适当提高日粮精料比例,但精料最高不宜超过60。可在日粮中添加脂肪,如添喂12公斤全棉籽。使用瘤胃缓冲剂,在日粮干物质中添加11.5的碳酸氢钠或0.40.5的氧化镁。注意补充钠、钾、镁,提高维生素添加量。7.2 奶牛的选育与繁殖7.2.1 后备母牛选择(1)按系谱选择奶牛系谱是牛群管理的基础资料,它包括奶牛编号、出生日期、生长发育记录、繁殖记录、生产性能记录等。系谱选择是根据所记载的祖先情况,估测来自祖先各方面的遗传性。按系谱选择后备母牛,应考虑来源于父亲、母亲及外祖父的育种值。特别是产奶量性状的选择,应当依据父亲和外祖父的育种值,不能只以母亲的产奶量高低作为唯一选择标准,应同时考虑父母的乳脂率、乳蛋白率等性状指标。(2)按生长发育选择主要以体尺、体重为依据。主要指标包括初生重、6月龄、12月龄、第一次配种(15月龄左右)及头胎牛的体尺、体重。体尺性状主要有体高、体斜长和胸围等。(3)按体型外貌选择根据后备牛培育标准对不同月龄的后备牛进行外貌鉴定,对不符合标准的个体及时淘汰。鉴定时应注重后备牛的乳用特征、乳房发育、肢蹄强弱、后躯宽窄等外貌特征。7.2.2 发情鉴定(1)发情鉴定采用观察法,每天不少于3次,主要观察牛只性欲、粘液量、粘液性状,必要时进行直肠检查,查看卵泡发育情况。(2)对超过14月龄未见初情的后备母牛,必须进行母牛产科检查和营养学分析。(3)对产后60天未发情的牛、间情期超过40天的牛、妊检时未妊娠的牛,要及时做好产科检查,必要时使用激素诱导发情。7.2.3 配种(1)输精时间最佳时间是奶牛出现静立发情时。在发情后1224小时配种;通常在早上发现牛发情的,应在下午输精;在下午发现发情的,应在次日早晨输精。(2)输精操作配种前进行母牛产科检查,患有生殖疾病的牛不予配种,应及时治疗。采用直肠把握法输精,配种时应对卵巢检查,适时输精。输精前要用清水冲洗外阴部,用消毒毛巾(或纸巾)擦干。从液氮罐里提取精液时,提桶在液氮罐颈口部的停留时间不得超过10秒钟,停留部位应距液氮罐颈口部8厘米以下,精液取出后置于3638温水中浸泡1020秒,进行解冻。输精前应进行精液品质检查,符合国家质量标准的精液,方可用于输精。输精器具用后要及时清洗干净,放入干燥箱内经170消毒2小时。每次输精后,进行精液品质回检,精子活力应30,及时填写配种记录。配种过程要保证无污染操作。7.2.4 妊娠诊断(1)母牛输精后进行两次妊娠诊断,分别为配种后23个月和停奶前。(2)妊娠诊断可采用直肠检查法、激素法、子宫颈粘液诊断法、酶联免疫吸附法、腹壁触诊法、超声诊断法等。7.2.5 产科管理(1)分娩管理分娩母牛出现临产征兆,对牛进行后躯消毒,再进入产房,产后48小时无异常情况方可离开产房。产房每天消毒1次,牛每天进行后躯消毒,经常更换垫草。以自然分娩为主,需要助产时,由专业技术人员按产科要求操作。(2)产后监护产后6小时内,注意观察母牛产道有无损伤,发现损伤应及时处理。产后12小时内观察母牛努责情况,对努责强烈的母牛,要注意子宫内是否还有胎儿或有无子宫脱落征兆,并及时处理。产后7天内,监视恶露排出情况,发现恶露不正常或有隐性炎症表现,应立即治疗。产后14天,进行第一次产科检查。产后35天,进行第二次产科检查。产后5060天,对一检、二检的治疗牛进行复查,如未愈,应继续治疗。(3)子宫隐性感染的监测产后2周内,用4苛性钠溶液2毫升取等量子宫粘液混合于试管内加热至沸点,冷却后根据颜色进行判定,无色为阴性,呈柠檬黄色为阳性。(4)记录对母牛的发情、配种、妊娠、产犊等情况需用专门的表格记录。牛场应根

    注意事项

    本文(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小区建设项目(代实施方案).doc)为本站会员(仙人指路1688)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