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号地块规划建筑设计初步设计说明(汇总).doc
-
资源ID:2704113
资源大小:574.50KB
全文页数:31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85号地块规划建筑设计初步设计说明(汇总).doc
“余政储出【2013】85号地块规划建筑设计” 项目初步设计说明第一章 总说明一、设计依据1国家及省市有关建筑、规划、消防、交通、环保等规范、条例、规定。2余杭规划局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规划分局选址意见书。3. 甲方提供的地形图和地形电子文件。4. 方案批复5环评批复6交评批复二、规划要求1 低、多层建筑应按图示后退道路红线、河道蓝线,高层建筑按规定增加后退距离;地块内与周边建筑之间的距离须满足相关规范要求,并做好日照分析;(高层建筑离城市道路边线20米,满足相关规定要求;日照详见杭州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的日照分析报告)2 地块内西侧建筑高度不超过13米,具体控制范围以规划部门方案审批为准。(设计满足要求)3 按杭州市城市建筑工程机动车停车位配建标准实施细则配置停车泊位;。(由杭州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的交通分析评估报告已获得通过)4 用地面积132184,容积率1.0-1.8。(方案批复中批准建设面积77668平方米)5 建筑密度不大于28%,绿地率不小于30%,建筑高度不大于60米。(设计满足要求)三、设计标准及规范1.建筑、结构、给排水、电气、暖通等各部分设计标准均按国家及地方的规定、规范执行。2.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3.消防分类为一类高层,耐火等级为一级。4.抗震按6度设防。设防类别标准类(丙类)。抗震等级三四级。5.屋面防水等级II级,地下室防水等级II级。四、工程概况1用地性质. 区位及概况本项目用地性质二类居住用地,用于建设住宅。地块位于杭州市余杭区余杭街道,金鹏夕阳公寓以南,余杭街道城东路延伸段以西,凤联社区桃花源小区以东,与新民半岛隔桃源河相望。本项目用地面积132184,地上计容建筑面积237931,容积率1.8.致力于打造面向刚需和首次改善型客户群体,包括高层住宅、叠排住宅、小型排屋等物业类型的优质青年社区。五、设计理念面向年轻客户群体的园林式家园和邻里交往1、巧妙借景造景,打造充满活力的园林化社区在这里,“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优美的生活画卷向你徐徐打开,“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是我们追求的居住意景。本方案的规划和单体设计充分借用东南面的水景资源,高层区域营造组团内部的景观资源,多层区域除了组团景观,还尽量使组团之间的景观与桃花源小区的带状景观产生呼应。整个小区内部设置中心绿地和组团绿化相互结合,形成一个绿色生态的生活环境。住宅区内人车分流,安静、优雅、安全。高层多层两大区域,布局精巧、错落有致,在恢宏、大气中带着精致典雅宜人的居住享受。沿东南水景结合南侧出入口设计亲水游步道,在组团之间设计景观健身小路和健身活动场地,充分展示了年轻活力亲切交流的生活主题。2、庭院:邻里交往和居住的空间载体借鉴传统的居住空间,打造围合式的居住组团和交往空间,从而达到邻里交往的设计主题,让住户产生强烈的归属感。本方案的总图设计强调大小适中的围合式院落空间,高层将多个院落空间有机串联在一起, 低多层则通过组团平行并列的联系在一起,通过这种院落的联系进而发展到邻里之间的交流。庭院空间是小区内部的架空空间和室外庭院共同组成了一个“露天起居室”的作用。同时在这些空间内设置了供人们健身、休息、交流的场所,使居住其中的人能够有充分的空间进行沟通交流,比原来的交往空间面积更大,空间更舒适,环境更优美,让处于其中的老朋友们更加亲密,同时让更多新朋友变成老朋友,使居住其中的人们能充分感受到社区邻里之间的关爱和友情,在促进邻里关系的同时也极大的增加了居住社区的凝聚力。六、总图设计1总体布局该项目依据物业类型分为五大功能区块:配套公建、高层住宅区、叠排住宅去、排屋区、幼儿园。住宅的布置要充分利用周边的景观资源。地块西侧为桃花源小区,环境优美,南侧为桃源河,得天独厚;设计中要充分发掘其中的景观资源。故将叠排区、排屋区置场地西侧,享有最佳景观面;而高层住宅的布局,依托西侧、东南侧的景观资源,布置以稍大户型的点式住宅,中间布以板式高层,拉大建筑间距,又形成了集中的中央庭院景观,内外皆有景,充分发挥周边景观资源的同时,兼顾了住宅景观的均好性。建筑的朝向,考虑日照、通风,兼顾民间风水文化,结合用地轮廓,为南偏西1°及南偏西23°结合布置。配套公建布置于场地东北侧的主要入口,通过配套公建的退让围合,形成一个入口广场,作为小区内外的过度空间。小区出入口的设置,结合周边道路,在地块的东北侧,西南侧各设置一个出入口。幼儿园设置于场地东南侧,这是主要考虑到要避免高层遮挡对幼儿园日照的不利影响,又要避免幼儿园的交通对住宅交通产生压力。整体的功能布局和组织,应该说是清晰简明,科学合理的。2退界与间距建筑后退东侧城市道路20米,后退西侧用地红线,低层建筑(排屋)为4米,多层建筑后退6米,后退北侧通过日照分析满足要求。南侧建筑后退用地红线18米。间距按照杭州市城市规划建筑管理技术规定(试行)(2008年9月版)控制。点式高层住宅与北面住宅的日照间距均按L(米)=H(米)-24×0.3+S(米)控制,但最小间距不小于29米。(注:H为建筑高度,S为建筑面宽)。因为本地块内建筑同步设计,所以建筑间距折减至0.9L。板式高层与北面住宅的日照间距按L(米)=H(米)×1.2控制,但最小间距不小于29米。其中G-15#楼与G-20#楼之间L值扣除了北侧新建住宅非居住用房的高度,扣除最大值不超过10m。同时作日照分析,确保南面宿舍大寒日满窗有效日照连续2小时。详见杭州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的日照分析报告。本地块北侧为金鹏夕阳公寓,其已建成的建筑距本地块较远。本地块南侧隔河相望新民半岛。日照分析报告中南岸地块建筑按设计中的方案来计算。上述三者之间距离较远,影响不大。分析结果显示三个地块间的日照分析时数图能满足规范要求。详见杭州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的日照分析报告。3交通组织设计(1)小区内主要交通道路是7m道路沟通南北入口,通过余杭街道城东路延伸段上主入口进出。内部设计可供消防用途兼有消防登高作用的次级路6m宽,形成环路,其余道路4m宽,平时以步行为主。 小区设有地下机动车库,机动车出入口设置在在外部道路和出入口附近,尽量减少对小区内部的影响,地下车库可以通向各个宿舍单元的垂直交通系统,用户停车后可以便捷的入户, 4个地下车库出入口分别在G-20#楼北面,G-21#楼G-22#楼之间,G-1#南侧和G-9#楼东侧。入各宿舍楼首层门厅的道路为3m左右的铺砖道路。由此,形成功能清晰、等级明确的道路体系。(2)消防道路设计本方案道路严格按国家及杭州市有关消防规范设计.消防道路系统以机动车环线为骨架,可到达每一栋高层的消防登高场地,形成可到达各楼座的应急消防扑救态势。各高层宿舍楼设有沿长边连续布置的15mx15m的消防登高场地,所有道路交叉及急转弯处的绿化皆考虑为低平草坪以备紧急状况碾压之需。在室外按规范要求配置消防结合器;配合物业管理的安全宣传及措施,确保防火安全。(3)停车系统机动车停车主要在地下停车库,同时结合一定量的地面停车。车辆布置充分利用规则的柱网与宅间区域,布置车辆,经济实用。(4)竖向设计 本工程场地较为平整。结合近年来地块洪水水位,我们确定地块场地标高为6.80米,西侧场地抬高,为7.30米。城市道路进入小区内部通过2%的缓坡路衔接。4环境绿化设计主入口设置了作为对景的硬质广场,由林荫步道进入入口圆形广场,顿时空间安静下来,形成了家的归属感、场所感。中央沿曲形环道设置有交往草坪。能形成“绿肺”效应,有效改善小范围环境和气候,中央景观河蜿蜒曲折,为南北两区提供了丰富的视觉空间,力争户户有景、家家赏绿、美不胜收。地下车库顶为1.2M的覆土绿化。5主要经济技术指标经济技术指标表序名称单位数量备注1建设用地面积1321842总建筑面积347085 其中地上计容建筑面积237931 其中住宅面积230487 其中高层建筑面积207289 叠排建筑面积12623 排屋建筑面积10575 其中90以下住宅面积154030 占住宅面积66.7%,不小于45%90以上住宅面积76457 配套公建面积4258 其中社区用房694 30/百户养老服务设施463 20/百户物业经营用房952 计容建筑面积的4物业办公用房714 计容建筑面积的3商铺1300 开闭所134幼儿园3187 依据DB33/10402007地上不计容建筑面积1154 其中骑楼建筑面积182 不计容架空面积972 地下建筑面积108000 含六级人防260003容积率1.80 4建筑基底面积25700 5建筑密度19.4%不大于28%6绿化面积39656 其中集中绿地10746 达到1/人7绿地率30%不小于30%8机动车位辆2511其中访客车位20个,不计入机动车位数其中地上机动车位辆70其中访客车位20个,不计入机动车位数地下机动车位辆2441非机动车位辆4692s套数套2312其中高层住宅套2168叠排住宅套84排屋套6010人数人8093 3.5人/套11建筑高度(H)低、多层H13m,高层60m分栋面积明细表分项结构高度占地建筑面积计容面积住宅套数备注G-1#剪力墙53.25 971 13695 13695 144 G-2#剪力墙53.25 517 7280 7280 72 G-3#剪力墙53.25 539 7619 7619 72 G-4#剪力墙53.25 517 7280 7280 72 G-5#剪力墙53.25 517 7280 7280 72 G-6#剪力墙53.25 519 7532 7532 70 底层架空G-7#剪力墙53.25 519 7532 7532 70 底层架空G-8#剪力墙53.25 539 7619 7619 72 G-9#剪力墙53.25 465 6386 6386 72 G-10#剪力墙53.25 539 7619 7619 72 G-11#剪力墙53.25 921 12846 12846 144 G-12#剪力墙53.25 921 12846 12846 144 G-13#剪力墙53.25 465 6367 6367 72 G-14#剪力墙53.25 517 7260 7260 72 G-15#剪力墙53.25 1326 13359 13413 134 其中养老服务设施464,其中社区用房695,商铺300G-16#剪力墙53.25 445 6304 6304 70 底层架空G-17#剪力墙53.25 825 12846 12846 140 底层架空G-18#剪力墙53.25 539 7619 7619 72 G-19#剪力墙53.25 539 7619 7619 72 G-20#剪力墙53.25 1265 13384 13438 136 商铺1000,消控中心40G-21#剪力墙53.25 1331 19289 19343 216 G-22#剪力墙53.25 684 9972 9972 108 G-23#框架9.40 933 1696 1696 其中物业用房952,物业经营用房714,消控室30小计16355 211249 211412 2168 P-1#框架10.50 352 705 705 4 P-2#框架10.50 704 1410 1410 8 P-3#框架10.50 704 1410 1410 8 P-4#框架10.50 352 705 705 4 P-5#框架10.50 352 705 705 4 P-6#框架10.50 352 705 705 4 P-7#框架10.50 352 705 705 4 P-8#框架10.50 352 705 705 4 P-9#框架10.50 352 705 705 4 P-10#框架10.50 704 1410 1410 8 P-11#框架10.50 704 1410 1410 8 小计527910575 10575 60 D-1#框架13.00 561 1638 1804 12 厅上空部分建筑面积按1.5倍计容D-2#框架13.00 468 1365 1503 10 厅上空部分建筑面积按1.5倍计容D-3#框架13.00 468 1365 1503 10 厅上空部分建筑面积按1.5倍计容D-4#框架13.00 468 1365 1503 10 厅上空部分建筑面积按1.5倍计容D-5#框架13.00 468 1365 1503 10 厅上空部分建筑面积按1.5倍计容D-6#框架13.00 468 1365 1503 10 厅上空部分建筑面积按1.5倍计容D-7#框架13.00 468 1365 1503 10 厅上空部分建筑面积按1.5倍计容D-8#框架13.00 282 819 901 6 厅上空部分建筑面积按1.5倍计容D-9#框架13.00 282 819 901 6 厅上空部分建筑面积按1.5倍计容小计393211466 12623 84 开闭所-1框架3.30 67 67 67 开闭所67开闭所-1框架3.30 67 67 67 开闭所67幼儿园框架12.31134 3187 3187 合计25700 236611 237931 2312 机动车非机动车配比表项目车位配建备注机动车住宅户型建筑面积系数套数车位数依据2013版杭州市城市建筑工程机动车停车位配件标准实施细则表4.0.2、表4.0.3、表4.0.4执行140户建筑面积2001.5 6091 90户建筑面积1401.2 532639 60户建筑面积901.0 1715 1715 户建筑面积600.6 5 4 配套公建项目系数面积车位数物管、社区用房等配套办公0.4 1873.0 8 商业0.6 2252.0 14 幼儿园20 应建2491 实建2491其中20个地面访客车位,满足要求非机动车住宅户型建筑面积系数套数车位数依据DB33/1021-2013城市建筑工程停车场(库)设置规则和配建标准表5.0.2、表5.0.3、表5.0.4执行140户建筑面积2001.5 60 90 90户建筑面积1401.8 532 958 60户建筑面积902.0 1715 3430户建筑面积602.2 5 11配套公建项目系数面积车位数物管、社区用房等配套办公2.5 1873.0 47 中型商业4.8 2252.0 109 幼儿园75 应建4709 实建4709满足要求第二章 建筑设计一、平面设计G-1#-G-22#为高层住宅,高层住宅均为18层,单元除G-22#楼为一梯三户外,其他均为一梯四户的平面布局。P-1#-P-10#楼为四拼或八拼的3层排屋。D-1#-D-9#楼为一二层一户三四层一户的叠拼排屋。5大底盘地下车库共设小汽车位2413个,设有4个净宽不小于7m的汽车坡道出入口,另有8471m2的自行车库。二、户型设计基于本案的设计理念,设计着力于以下几点的考虑:A、结构合理动静分区,公私分区,动线简短紧凑,使面积利用达到最大化。B、户型面积分配合理面积分配合理性的最大化是使用者最为关注的,我们在这次设计中也对此给予了充分的重视。我们在设计中将户型的使用面积合理分布在各个使用功能上,避免了出现“大而空”的面积浪费。各种面积等级的户型都进行了模数优化,使各种面积等级的户型布局结构都最合理,而又显示出不同面积等级所带来的弧形差异。C、注重生活化细节在户型设计时除了考虑大的功能流线合理,还站在使用者立场上结合日常生活场景考虑了室内的细节设计,为以后使用的合理性留有余地,例如考虑了洗衣机的摆放;卧室衣柜位置也给了充分的位置预留;各主要居室都预留了空调机位等。D、以高标准的“四明”户型设计来做教师宿舍用房,充分利用自然光线,让阳光充斥生活的每一个细节。开间进深合理,充分考虑居住者的利益。虽然每单元的宿舍数较多,但是务求舒展以利通风采光。E、本方案着力塑造宿舍的均好性,小区户型面积不等,但是设计力求每种户型的户内设计和外部环境景观都能达到最优化,让人性化在住区生活方式上得到体现。三、立面造型本方案的建筑设计,在风格上力求精致典雅,并配合社区布局形成舒适、亲和的家园感;建筑造型简洁大方,色彩和谐。远观简洁,近看精神、典雅,满足城市与建筑性格的双重要求。屋顶、檐口、窗框、线角等方面均作了恰当的细部处理,配合落地窗、外凸窗、架构的运用,丰富而无赘、鲜明而统一、清新而优雅;摒弃纯粹为追求新生的装饰物,突出住宅的功能美,强调了建筑物垂直挺拔的意向。为保持社区建筑风格与一致性,宿舍建筑外观色彩基本统一,略偏暖的静雅浅黄色墙面为基调,格调高雅,又不失可识别性。在外墙装饰上,高层底层及二层局部采用石材,三层及以上为真石漆,排屋与叠排采用石材外墙,既经济又明快。四、剖面设计大底盘地下室层高:3.4米。高层住宅层高:底层3.15米、标准层2.9米。排屋层高:底层3.3米,二三层3.15米。叠排层高:标注层3.0米商铺一层层高:4.2米五、建筑用材1楼地面:a. 所有住宅室内部分均预留30厚面层;b. 底层门厅、电梯厅、公共走道及各层电梯厅、走道做花岗岩面层。c. 住宅楼梯间做环氧树脂面层。d. 地下室汽车库、自行车库做环氧树脂地面。配电间、水箱间等设备用房采用细石砼地面。2外墙:高层外墙底层及局部二层为石材,以上为真石漆,底多层为石材和真石漆结合。3顶棚:做白色乳胶漆饰面。4内墙:卫生间采用瓷砖贴面,其余部分采用白色乳胶漆饰面。5踢脚所有房间做与地面同材料150高踢脚。6门窗外门窗采用塑钢中空玻璃门窗;楼梯间、前室、设备用房等按消防要求采用不同防火等级的防火门。底层入口门厅门采用单元电控门,入户门采用防盗、隔声、保温多功能门。7落水:采用UPVC落水管及落水头子。8设备:设竖向排烟井出屋面,墙面预留安装热水器位置及排气道预留孔;卫生间设地漏、座便器、洗脸盆;预留洗衣机位置。第三章 结构设计一、设计规范本项目按现行国家、部和浙江省颁布的规范和规程进行设计,主要有(1)建筑结构设计术语和符号标准GB/T50083-97(2)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3)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4)工程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153-2008(5)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6)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7)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J50010-2010(8)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10(9)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GB50038-2005(10)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8(11)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12)浙江省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DB 33/1001-2003(13)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45-95(2005年版)二、材料1混凝土:结构构件所用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小于C25,按GB50010-2010材料参数如下表。强度等级标准值fck(N/mm2)设计值(N/mm2)弹性模量Ec(N/mm2)fcf1C2516.711.91.272.80×104C3020.114.31.433.00×104C3523.416.71.573.15×104混凝土剪变模量G按弹性模量E的0.4倍采用主楼剪力墙、框架柱混凝土采用C35C30,随楼层递减;地下室基础底板,侧墙采用C35,地下室顶板采用C35,±0.000以上楼面梁板砼均采用C35C30;幼儿园的混凝土等级为C25。2钢筋: 钢筋应符合GB50010-2010的规定钢筋种类直径(mm)标准值fyk(N/mm2)设计值fy,fy(N/mm2)弹性模量Es(N/mm2)HPB3006-10300270/2702.1×105HRB4006-32400360/3602.0×1053砌体填充墙:外墙采用页岩多孔砖,要求容重不大于14.00kN/m3,抗压强度不小于MU5,采用M5混合砂浆砌筑;内墙均采用A05(B06)砂加气混凝土砌块,采用M5干粉砂浆砌筑。三、建筑分类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二级结构重要性系数1.0结构设计使用年限50年建筑抗震类别幼儿园重点设防类(乙类)其余标准设防类(丙类)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乙级地下室防水等级二级四、荷载:1楼面活荷载按照国家规范GB50009-2012选用下列之荷载标准值。部 位活荷载(KN/m2)组合值系数频遇值系数准永久值系数住宅2.00.70.50.4阳台2.50.70.60.5商业4.00.70.60.5疏散楼梯3.50.70.60.5电梯机房7.00.90.80.8大地下室绿化5.00.70.60.5消防通道单向板35双向板200.70.70.6上人屋面2.00.70.50.4上不人屋面0.50.70.502风荷载按50年一遇基本风压为0.45KN/m2,地面粗糙程度为B类;3雪荷载按50年一遇,雪荷载采用0.45KN/m2;4地震荷载地震设计参数如下:抗震设防烈度6度,近震,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05g,建筑场地类别为类,地震分组为第一组,特征周期为0.35秒,钢筋混凝土结构阻尼比为0.05。5人防荷载人防荷载按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GB50038-2005中核6级常6级的有关规定选取等效静荷载,具体如下:顶板及外墙:75 kN/m2和55 kN/m2底板:25 kN/m2门框墙:200 kN/m2出入口临空墙:130 kN/m2和160 kN/m2人防与非人防之间的隔墙:110 kN/m26场地地质条件:该区块场地各土层的主要岩性特征自上而下分布如下:0-1层 杂填土(Q4):色杂,灰色为主,松散,稍湿。成分主要为新近开挖的塘泥、碎砖及水泥块等建筑垃圾、强中风化基岩碎块,颗粒最大直径1.2m左右。局部含较多生活垃圾、腐殖质等。本层主要分布于场地南侧沿河区域,为新近堆积。层顶高程4.038.65m,层厚0.505.00m。0-2层 素填土(Q4):灰黄、黄灰色,局部灰色,稍湿,松散,局部稍密。成分以粘性土为主,含植物根茎,局部含少量碎石。本层全场大部分区域分布,层顶高程3.858.37m,层厚0.102.20m。层 粉质粘土(Q4):灰黄、黄灰色,局部青黄、灰色,软可塑,饱和。含铁锰质斑。切面稍光滑,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本层局部缺失,层顶高程1.724.96m,层厚0.454.10m。1层 淤泥质粉质粘土(Q4):灰、深灰色,流塑,局部软塑,饱和。含有机质、腐殖质。切面光滑,干强度较高,韧性较高。本层质不均,局部为淤泥。本层场地内局部分布,层顶高程1.283.30m,层厚0.504.70m。2层 粉质粘土(Q4):灰、浅灰色,软塑,饱和。切面光滑,干强度较高,韧性较高。本层场地内局部分布,层顶高程1.782.87m,层厚0.902.30m。层 粉质粘土(Q3):灰黄、青黄、红黄、黄褐、黄色,局部青灰色,硬可塑,饱和。含铁锰质斑、高岭土。切面稍光滑,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局部含少量砾,含量5-20%,呈强中风化,成分为泥岩、硅质岩等,粒径1cm以下为主,个别大于3cm。本层局部缺失,厚度延山势有一定变化。层顶高程-1.495.38m,层厚0.6015.80m。1层 全风化泥岩(2):灰黄、黄褐、红黄、黄色,湿,硬可塑。原岩已风化成粉质粘土状,局部夹少量强风化碎块,原岩结构构造不清晰,有残余结构强度,干钻可钻进。本层全场地局部分布,层顶标高-12.2510.15m,层厚0.507.60m。2层 强风化泥岩(2):灰黄、黄灰色,原岩风化强烈,裂隙极发育,呈大小不等的碎块状,岩芯极破碎,呈碎块夹土状、砂砾状,碎块多可折断,原岩特征较清晰,干钻不易钻进。本层全场地分布,层顶标高-14.779.55m ,层厚0.506.70m。3层 中风化泥岩(2):灰黄、黄灰、青灰色,薄层状构造。层面倾角大都在70°以上,岩体破碎,裂隙面充填铁锰质、泥质及方解石薄膜或细脉。岩芯呈碎块状、短柱状,易沿结构面开裂。本层质不均,局部为粉砂岩。局部具硅化,强度相对较高。据场地岩样抗压强度试验成果,本层饱和单轴抗压强度在2.638.15MPa之间,平均值为4.68 MPa,标准值为2.77MPa;本层天然单轴抗压强度在2.889.25MPa之间,平均值为5.38 MPa,标准值为4.39MPa。属极软岩软岩。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V级。本层全场地分布,层顶标高-19.828.35m,钻探已控制最大层厚13.20m,未揭穿。五、上部结构设计1、 多层商业网点采用框架结构,楼面和屋面均为钢筋砼现浇板;标准层板厚110mm,梁、柱、墙布置及截面尺寸详见各层平面图。2、 18F的高层住宅采用带部分框架柱的剪力墙结构(框架柱的倾覆力矩不大于10%),楼面和屋面均为钢筋砼现浇板;标准层板厚110mm,梁、柱、墙布置及截面尺寸详见各层平面图。3、 3F4F的多层住宅采用框架结构,楼面和屋面均为钢筋砼现浇板;标准层板厚110mm,梁、柱、墙布置及截面尺寸详见各层平面图。4、 3F的幼儿园采用框架结构,楼面和屋面均为钢筋砼现浇板;标准层板厚110mm,梁、柱、墙布置及截面尺寸详见各层平面图。5、对于超长的房屋,采用抗震缝兼伸缩缝将两者分开。六、抗震设计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05g。1、 18F的高层住宅为高度不大于80M的剪力墙结构,剪力墙抗震等级为四级。2、 幼儿园的框架抗震等级为三级。3、 商业网点、3F4F的多层住宅框架结构的框架抗震等级为四级。4、 采用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编制的PKPM、SATWE软件进行分析计算。5、 结构主要计算指标:第一平动周期第一扭转周期周期比X向层间最大位移与层高之比Y向层间最大位移与层高之比X向最大位移与层平均位移的比值Y向最大位移与层平均位移的比值G-1#楼2.49252.03310.821/18991/12061.091.4G-2#楼、45#楼、14#楼2.55162.23960.881/17891/12521.091.28G-3#楼、68#楼、10#楼2.34291.73080.741/22031/15691.191.20G-9#楼、13#楼、16#楼2.5142.07790.831/18291/24981.081.28G-11#楼、12#楼、17#楼2.52892.08480.821/18901/18391.071.38G-15#楼2.57062.09350.811/18251/19071.121.36G-18#楼、19#楼2.34291.73080.741/22031/15691.191.20G-20#楼2.53312.08930.821/18591/19021.071.38G-21#楼2.48312.05060.831/18951/16981.081.38G-22#楼2.67232.3390.881/16761/23081.141.34七、基础地下室设计1 本工程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由浙江省地矿勘察院编制的余政储出【2013】85号地块项目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详勘)进行设计。高层主楼部分采用600900的钻孔灌注桩,以10-3中等风化泥岩层为持力层,桩端全截面进入10-3层不小于0.5m,有效桩长为918m,单桩承载力特征值分别为1850kN、2300kN、2800kN、3350kN;高层主楼部分采用500600的预应力管桩,以10-2层强风化泥岩为持力层,要求桩端全截面进入10-2层强风化泥岩不小于2D,有效桩长为15m,单桩承载力特征值分别为1450kN、1900kN;车库处部分采用天然浅基础,部分采用500600的预应力管桩。2 主楼剪力墙、框架柱下采用独立承台,承台间设地梁;底板为钢筋砼现浇板,地下室外墙采用钢筋砼墙;车库处采用带下柱墩的纯板式筏板,筏板厚为400mm。3 本工程抗浮设防水位为黄海高程5.500米,大部分区域不需要其它抗浮措施,局部自重不足处采用预应力管桩进行抗浮。4 本工程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乙级。地下室防水等级为二级。5. 地下室远超过规范要求的两条结构缝间距离,考虑到地下室完整性,根据同类建筑的设计经验,考虑布置结构后浇带来缓解地下室的硬化收缩,地下室混凝土中另加掺微膨胀剂和抗裂纤维,适当增加配筋率等措施来满足无缝设计要求。地下室不设结构缝。6. 本工程地下一层,地下室防水抗渗等级为P6。防水底板、侧板均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遇水面保护层厚度取为50mm,同时严格控制混凝土裂缝宽度小于0.2mm。要求混凝土粗骨料宜连续级配,其最大粒径不宜大于40mm,其含泥量不得大于1.0%,泥块含量不得大于0.5%;细骨料的含泥量不得大于3%,泥块含量不得大于1.0%;砂率宜为35%45%。外加剂宜采用防水剂、膨胀剂、引气剂或减水剂。供试配用的抗渗混凝土最大水灰比不大于0.50。加强施工要求:振捣密实,并加强养护。由于大地下室平面超长,故地下室底板、侧墙、顶板混凝土内掺入HEA或ZY膨胀剂,设计为补偿收缩混凝土;同时掺入聚丙烯纤维,纤维的掺入,不改变混凝土设计配合比,其对混凝土的增强是一种物理作用,不是化学作用。为改善混凝土早期伸缩及解决塔楼的不均匀沉降设置后浇带,待主楼结顶以后,将两侧混凝土表面凿毛,再浇灌比设计强度高一级的补偿收缩混凝土。第四章 给排水设计一、 设计依据1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2009年版);2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3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4居住区给水排水设计规范(CECS 57:94);5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6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年版);7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8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084-2001,2005年版);9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10 建筑等专业提供的资料。二、给水设计1. 水源:给水水源取自城市自来水管网。2用水量定额及用水量表: 序号用水量类别用水量定额数量最高日用水量最大时用水量备注1住宅250L/人.d8093人2023 m3/d210 m3/h2公建6L/ m2.d 4191 m225m3/d4 m3/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