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设计技术规程.doc

    • 资源ID:2703626       资源大小:3.73MB        全文页数:68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8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设计技术规程.doc

    山东省工程建设标准 DB 编 号:DB 37/T*-2014 备案号:J *-*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设计规程Specification for Design of Monolithic Precast Concrete Structures(征求意见稿)2014-*-*发布 2014-*-*实施-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联合发布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前     言 为加快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技术的推广应用,促进山东省建筑产业现代化的发展,根据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统一安排,山东建筑大学组织有关单位和专家,依据国家相关标准,借鉴国内外实践经验,结合我省实际,编制本规程。本规程主要包括:总则、术语、基本规定、材料、建筑设计、结构设计基本规定、构件及连接设计、外挂墙板设计。本规程由山东省住房与城乡建设厅负责管理,由山东建筑大学负责具体内容的解释。本规程在执行过程中如发现需要修改和补充之处,请将意见和有关资料反馈至山东建筑大学(济南市历山路96号,邮编250013,联系电话:0531-86367325,电子邮箱: 13505407526),以供今后修订时参考。本规程主编单位:山东建筑大学本规程参编单位:山东建大建筑规划设计研究院山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山东同圆设计集团有限公司山东万斯达集团有限公司本规程主要起草人员:张 鑫 周广强 张玉明 王总辉石玉仁 张维汇 蒋世林 肖宁海本规程主要审查人员: 目 次1 总则32 术语和符号42.1 术语42.2 符号63 基本规定84 材料104.1 混凝土104.2 钢筋及钢材104.3 连接材料114.4 其它材料135 建筑设计145.1 一般规定145.2 建筑平面设计145.3外墙板、内隔墙设计155.4 装修、设备管线设计166 结构设计基本规定176.1一般规定176.2 结构分析216.3框架结构设计226.4剪力墙结构设计237 构件及连接设计257.1 一般规定257.2 预制构件设计257.3 连接设计277.4 叠合板307.5 叠合梁377.6 预制框架柱及梁柱节点417.7 预制剪力墙467.8 预制楼梯578 外挂墙板608.1 一般规定608.2 作用及作用组合618.3 外挂墙板和连接设计64Contents1 General 32 Terms and Symbols 42.1 Terms42.2 Symbols63 Basic Requirements84 Materials 104.1 Concrete104.2 Reinforcement and Steel.104.3 Connection Materials 114.4 Others Materials 135 Architectural Design 145.1 General Requirements 145.2 Plan Design 145.3 Facade and Interior Design.155.4 Internal Fitting and Conduit Design 166 Structural Design17 6.1 General Requirements 176.2 Structural Analysis 21 6.3 Frame Structure Design22 6.4 Shear Wall Structure Design 23 7 Component and Connection Design25 7.1 General Requirements 257.2 Component Design25 7.3 Connection Design 27 7.4 Composite Slab30 7.5 Composite Beam.377.6 Precast Column and Beam-column Joint417.7 Precast Shear Wall.467.8 Precast Stair8 Shear Wall Structure Design 57 8.1 General Requirements 608.2 Precast Shear Wall Panel Detailing618.3 Connection Design 641 总则1.0.1 为加快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技术的推广应用,促进山东省建筑产业现代化的发展,做到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确保质量、经济合理、保护环境,实现设计标准化、生产工厂化、施工装配化、管理信息化,制定本规程。【说明】1.0.1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在美国、日本、新加坡、瑞典、英国等国家得到广泛的应用,它具有工业化水平高、便于冬期施工、减少施工现场湿作业量、减少材料消耗、减少工地扬尘和建筑垃圾等诸多优点。近年来,随着研究的深入以及对国外先进技术、成熟经验的借鉴,装配整体式混凝土建筑在我国多个省市得到了大力推广及应用。为加快我省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技术的推广应用,促进建筑产业化的发展,制定本规程。1.0.2 本规程适用于非抗震设计和抗震设防烈度为68度地区的装配整体式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框架-现浇剪力墙结构、剪力墙结构及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的民用建筑,房屋建筑的最大高度应符合本规程的有关规定。【说明】1.0.2本规程在充分调研、考察的基础上,并结合我省的实际情况,规定了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的适用范围。我国现阶段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技术应用尚处于起步阶段,许多关键技术尤其是预制构件连接技术主要是借鉴国外技术。为确保结构安全,在现阶段,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宜采用水平结构构件(叠合板、叠合梁、楼梯)及竖向非受力构件(外挂墙板、内隔墙)为预制装配式、竖向受力结构构件现浇的形式;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有条件时宜设计为隔震建筑。1.0.3 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应因地制宜、就地取材、节约资源、精心设计。【说明】1.0.3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应充分结合本地特点,降低成本,做到经济合理。1.0.4 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的设计除符合本规程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2 术语和符号2.1 术语2.1.1 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 monolithic precast concrete structure由预制混凝土构件或部件通过各种可靠的方式进行连接,并与现场浇筑的混凝土形成整体的混凝土结构。简称为装配整体式结构。【说明】2.1.1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中,主要受力预制构件之间(如柱与柱、墙与墙、梁与柱或墙等预制构件之间),通过后浇混凝土和钢筋套筒灌浆连接等技术进行连接,预制梁、板上部后浇混凝土形成叠合梁、叠合板,可保证装配式结构的整体性能,使其结构性能与现浇混凝土基本等同。2.1.2 装配整体式混凝土框架结构monolithic precast concrete frame structure 主要受力构件柱、梁、板部分或全部由预制构件(预制柱、叠合梁、叠合板)组成的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简称为装配整体式框架结构。2.1.3 装配整体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monolithic precast concrete shear wall structure主要受力构件剪力墙、梁、板部分或全部由预制构件(预制墙板、叠合梁、叠合板)组成的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简称为装配整体式剪力墙结构。2.1.4 装配整体式混凝土框架-现浇剪力墙结构monolithic precast concrete frame - cast-in-situ shear wall structure 由装配整体式框架结构与现浇混凝土剪力墙结构组成的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简称为装配整体式框架-剪力墙结构。2.1.5 预制混凝土构件 precast concrete component在工厂或现场预制的混凝土构件,简称预制构件。【说明】2.1.5本规程中预制构件,主要是指在工厂制作的预制构件,另外还有少量因运输等条件限制而在现场制作的预制构件。2.1.6 混凝土叠合受弯构件 composite concrete flexural component在预制混凝土受弯构件安装就位后,在其上部浇筑混凝土而形成整体的受弯构件,包括叠合式混凝土楼(屋)面板和叠合式混凝土梁。简称叠合板、叠合梁。2.1.7 预制外挂墙板 precast concrete facade panel安装在主体结构上,起围护、装饰作用的非承重预制混凝土外墙板。简称外挂墙板。2.1.8 预制混凝土夹心保温外墙板 precast concrete sandwich facade panel中间夹有保温层的预制混凝土外墙板。简称夹心外墙板。2.1.9 混凝土抗剪粗糙面concrete rough surface for shear resisting预制构件结合面上用于抗剪的凹凸不平或骨料显露的表面。简称粗糙面。2.1.10 钢筋套筒灌浆连接 rebar splicing by grout-filled coupling sleeve在预制混凝土构件中预埋的金属套筒中插入钢筋并灌注水泥基灌浆料而实现的钢筋连接方式。2.1.11 钢筋套筒灌浆连接用套筒 the grouting coupler for rebars splicing通过水泥基灌浆料的传力作用将钢筋对接连接所用的金属套筒,通常采用铸造工艺或者机械加工工艺制造。包括全灌浆套筒和半灌浆套筒两种形式,前者两端均采用灌浆方式与钢筋连接;后者一端采用灌浆方式与钢筋连接,而另一端采用非灌浆方式与钢筋连接(通常采用螺纹连接)。2.1.12 钢筋套筒灌浆连接用水泥基灌浆料 cementitious grout for coupler of rebar splicing 一种以水泥为基本材料,配以适当的细骨料,以及少量的混凝土外加剂和其他材料组成的干混料,加水搅拌后具有大流动度、早强、高强、微膨胀等性能,填充于套筒和带肋钢筋间隙内,形成钢筋灌浆连接接头。【说明】2.1.102.1.12 钢筋套筒灌浆连接的技术在美国和日本已经有近四十年的应用历史,是一项十分成熟的技术。目前,美国ACI明确将这种连接列入机械连接的一类,不仅将这项技术广泛应用于预制构件受力钢筋的连接,而且还用于现浇混凝土受力钢筋的连接。我国部分单位对这种接头进行了一定数量的试验研究工作,证实了它的安全性。 连接套筒是钢筋套筒灌浆连接的一个关键技术,国外采用的连接套筒主要是全灌浆套筒,即两端均采用灌浆方式与钢筋连接;目前国内已研发出另外一种连接套筒半灌浆套筒,它一端采用灌浆方式与钢筋连接,而另一端采用非灌浆方式与钢筋连接(通常采用螺纹连接),与全灌浆套筒相比,套筒连接长度大大缩短。深圳市现代营造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钢筋连接用球墨铸铁半灌浆套筒,由国家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对HRB400级14、16钢筋连接,HRB400E级18、20、22钢筋连接性能进行了检验,其单项拉伸试验、高应力反复拉压试验、大变形反复拉压试验所检验的项目均符合现行行业标准钢筋机械连接技术规程JGJ107中规定的“”级型式检验性能要求。钢筋套筒灌浆连接用水泥基灌浆料钢筋套筒灌浆连接的另一个关键技术,必须保证能与套筒、被连接钢筋有效地结合在一起共同工作。2.1.13 钢筋浆锚搭接连接 rebar lapping in grout-filled hole在预制混凝土构件中采用特殊工艺制成的孔道中插入需搭接的钢筋,并灌注水泥基灌浆料而实现的钢筋搭接连接方式。【说明】2.1.13浆锚搭接连接是一种将需搭接的钢筋拉开一定距离的搭接方式。这种搭接技术在欧洲有多年的应用历史,也被称之为间接搭接或间接锚固。我国已有多家单位对间接搭接技术进行了一定数量的研究工作,如哈尔滨工业大学、黑龙江宇辉新型建筑材料有限公司等对这种技术进行了大量试验研究,也取得了许多试验研究成果。目前主要采用的是在预制构件中有螺旋箍筋约束的孔道中进行搭接的技术,称为钢筋约束浆锚搭接连接。2.2 符号2.2.1 材料性能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普通钢筋的抗拉、抗压强度设计值。2.2.2 作用,作用效应及承载力施加于外挂墙板重心处的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外挂墙板的重力荷载标准值;轴向力设计值;荷载效应组合设计值;水平地震作用组合的效应设计值;竖向地震作用组合的效应设计值;水平地震作用组合的效应设计值;竖向地震作用组合的效应设计值;永久荷载效应标准值;风荷载效应标准值;持久设计状况下接缝剪力设计值;地震设计状况下接缝剪力设计值;被连接构件端部按实配钢筋面积计算的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设计值;持久设计状况下接缝受剪承载力设计值;地震设计状况下接缝受剪承载力设计值;水平地震作用分项系数;竖向地震作用分项系数;永久荷载分项系数;风荷载分项系数。2.2.3 几何参数建筑平面宽度;建筑平面长度。2.2.4 计算系数及其他水平地震作用影响系数最大值;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结构重要性系数;接缝受剪承载力增大系数;风荷载组合系数。3 基本规定3.0.1 装配整体式建筑在方案设计阶段,应协调建设、设计、制作、施工各方之间的关系,并应加强建筑、结构、设备、装修等各专业之间密切配合。【说明】3.0.1装配整体式建筑的特点决定了它的设计施工与现浇混凝土建筑存在很大区别。由于大量构件及部件都是由工厂预制,因此建设、设计、施工、制作各单位在方案阶段就应进行协同工作,提出最优方案;建筑、结构、设备、装修等各专业也应密切配合,对预制构件的尺寸和形状、节点构造等提出具体技术要求,并对制作、运输、安装和施工全过程的可行性及经济性能等作出预测。3.0.2 装配整体式建筑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模数协调统一标准GB 50002的规定。在满足建筑功能和结构安全要求的前提下,应遵循“模数协调一致、少规格、多组合”的设计原则。【说明】3.0.2装配整体式建筑应实现基本单元的标准化定型,尽量减少规格,以提高生产制作及施工效率,降低造价。3.0.3 装配整体式结构的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的基本要求,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 应采取有效措施加强结构的整体性;2 装配整体式结构宜采用高强混凝土、高强钢筋;3 装配整体式结构的节点和接缝应受力明确、构造可靠,并应满足承载力、延性和耐久性等要求;4 应根据连接节点和接缝的构造方式和性能,确定结构的整体计算模型。【说明】3.0.3装配整体式结构应重视概念设计和构件连接设计。对于可能遭受偶然作用,且倒塌可能引起严重后果的重要混凝土结构,宜进行防连续倒塌设计。3.0.4 抗震设防的装配整体式结构,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 50223 确定抗震设防类别及抗震设防标准。3.0.5 装配整体式结构应根据设防烈度、建筑高度及抗震等级选择适当的节点连接方式和构造措施。3.0.6 装配整体式结构的拆分设计,应满足以下要求:1 预制构件应符合模数协调原则,优化预制构件的尺寸、减少预制构件的种类;2 预制构件的连接部位宜设置在结构受力较小的部位,连接接缝构造应简单;3 预制构件应与施工吊装能力相适应,并便于施工安装,便于进行质量控制和验收。【说明】3.0.6预制构件的拆分应同时满足模数协调、承载力及施工简便的要求。3.0.7 预制构件的连接部位应满足建筑物理性能的功能要求。预制外墙及其连接部位的保温、隔声和防潮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及山东省相关设计标准的规定。3.0.8 预制构件深化设计应由相关单位完成,并由设计单位确认,应满足建筑、结构、机电、设备等各专业和构件制作、运输、安装等各环节的综合要求。【说明】3.0.8预制构件深化设计在装配整体式结构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在预制构件加工制作阶段,应将各专业、各工种所需的预留孔洞、预埋件等一并完成,避免在施工现场进行剔凿、切割,伤及预制构件,影响质量或观感。因此,在一般情况下,装配式结构的施工图完成后,还需要进行预制构件的深化设计,以便于预制构件的加工制作。目前此项工作尚未形成成熟的制度和工作程序,一般由有相应设计资质的设计、咨询、研究单位或预制构件加工制作单位承担,也可委托具有丰富的全过程经验的设计单位单独完成深化设计详图。4 材料4.1 混凝土4.1.1 装配整体式结构中,混凝土的各项力学性能指标和有关结构耐久性的要求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的规定。4.1.2 预制构件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低于C30,预制预应力构件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不宜低于C40,且不应低于C30;现浇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25。【说明】4.1.2对预制构件及现浇混凝土的最低强度等级作出了规定。4.2 钢筋及钢材4.2.1 装配整体式结构中受力钢筋的选用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的规定,其中采用套筒灌浆连接和浆锚搭接连接的钢筋应采用热轧带肋钢筋,其屈服强度标准值不应大于500MPa,极限强度标准值不应大于630MPa。【说明】4.2.1钢筋套筒灌浆连接和浆锚搭接连接时,钢筋应力都是靠钢筋与周围灌浆料之间的粘结力来传递的,而热轧带肋钢筋的肋,可以使钢筋与灌浆料之间产生足够的摩擦力,有效地传递应力。为保证连接的可靠性,对连接钢筋强度的最大限值作出了要求。4.2.2 钢材宜采用Q235等级B、C、D的碳素结构钢及Q345等级B、C、D、E的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4.2.3 钢筋的各项力学性能指标均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钢材的各项性能指标均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的规定。4.2.4 预制构件中采用的钢筋焊接网,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钢筋焊接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114的规定。【说明】4.2.4为提高建筑的工业化生产水平,应鼓励在预制构件中采用钢筋焊接网。4.2.5 受力预埋件的锚筋应采用HRB400或HPB300,不应采用冷加工钢筋。4.2.6 预制构件的吊环应采用未经冷加工的HPB300钢筋制作。预制构件脱模、翻转、吊装用内埋式螺母或内埋式吊杆及配套的吊具,应符合现行国家相关标准的规定。【说明】4.2.5、4.2.6条要求同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的第9.7节。4.3 连接材料4.3.1 钢筋套筒灌浆连接采用的套筒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钢筋连接用灌浆套筒JG/T 398 的规定;采用的灌浆料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钢筋连接用套筒灌浆料JG/T 408 的规定;钢筋套筒灌浆连接接头应满足现行行业标准钢筋机械连接技术规程JGJ 107 中级接头的性能要求。【说明】4.3.1钢筋套筒灌浆连接是本规程中预制构件连接的关键技术。根据连接套筒的不同,钢筋套筒灌浆连接又包括两种形式:全灌浆套筒连接,即套筒两端均采用灌浆方式与钢筋连接;半灌浆套筒连接是指,套筒一端采用灌浆方式与钢筋连接,而另一端采用非灌浆方式与钢筋连接(通常采用螺纹连接)。与全灌浆套筒相比,半灌浆套筒连接研发及应用时间较短,但套筒连接长度大大缩短。钢筋套筒灌浆连接接头的工作机理,是由于灌浆套筒内灌浆料有较高的抗压强度,同时自身还具有微膨胀特性,当它受到灌浆套筒的约束作用时,在灌浆料与灌浆套筒内侧筒壁间产生较大的正向应力,钢筋藉此正向应力在其带肋的粗糙表面产生摩擦力,藉以传递钢筋轴向应力。因此要求灌浆套筒应具有较大的刚度和较小的变形能力,灌浆料要有较高的抗压强度。目前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主编完成的建筑工业产品标准钢筋连接用灌浆套筒JG/T 398及由北京榆构有限公司主编完成的建筑工业产品标准钢筋连接用套筒灌浆料JG/T 408-2013已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正式批准。钢筋套筒灌浆连接接头是一个组合体,除了对连接套筒、灌浆料、钢筋作出要求外,对于三者的匹配性,或者组合体应有明确的规定;另外,在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中,重要的预制构件(如框架柱)之间的连接均处于箍筋加密区,且接头百分率为100%,必须确保连接可靠,因此要求钢筋套筒灌浆连接接头须满足现行行业标准钢筋机械连接技术规程JGJ107对钢筋连接的级接头的性能要求。工程施工前,应对所选用的钢筋套筒灌浆连接接头进行性能试验。4.3.2 钢筋浆锚搭接连接接头应采用水泥基灌浆料,灌浆料的性能应满足表4.3.2的要求。表4.3.2 钢筋浆锚搭接连接接头用灌浆料性能要求项目性能指标试验方法标准沁水率(%)0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 50080流动度(mm)初始值200水泥基灌浆材料应用技术规范GB/T 5044830min保留值150竖向膨胀率(%)3h0.02水泥基灌浆材料应用技术规范GB/T 5044824h与3h的膨胀率之差0.020.5抗压强度(MPa)1d35水泥基灌浆材料应用技术规范GB/T 504483d5528d80最大氯离子含量(%)0.06混凝土外加剂匀质性试验方法GB/T 80774.3.3 纵向钢筋采用浆锚搭接连接时,对预留孔成孔工艺、孔道形状和长度、构造要求、灌浆料和被连接钢筋,应进行力学性能以及适用性的试验验证。【说明】4.3.24.3.3浆锚搭接连接是一种将需搭接的钢筋拉开一定距离的搭接方式。这种搭接技术的关键在于孔洞的成型技术、灌浆料的质量以及对被搭接钢筋形成约束的方法等各个方面。目前我国的孔洞成型技术种类较多,尚无统一的论证,因此提出较为严格的要求。根据哈尔滨工业大学、黑龙江宇辉新型建筑材料有限公司等单位的试验研究成果和工程实践经验,建议采用预制构件中有螺旋箍筋约束孔道的搭接技术,即钢筋约束浆锚搭接连接。4.3.4 钢筋锚固板的材料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钢筋锚固板应用技术规程JGJ 256的要求。4.3.5 预制构件连接用预埋件、钢材、螺栓、锚栓、铆钉以及焊接材料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及行业标准建筑钢结构焊接技术规程JGJ 81、钢结构焊接及验收规程JGJ 18的规定。【说明】4.3.44.3.5当建筑物层数较低时,通过钢筋锚固板、预埋件等进行连接的方式,也是预制构件之间可行的连接方式。其中,钢筋锚固板、预埋件和连接件,连接用焊接材料,螺栓、锚栓和铆钉等紧固件,应分别符合国家或行业现行相关标准的规定。4.4 其它材料4.4.1 外墙板接缝处的密封材料应符合下列规定:1 密封胶应与混凝土具有相容性,以及规定的抗剪切和伸缩变形能力;密封胶尚应具有防霉、防水、防火、耐候等性能;2 硅酮、聚氨酯、聚硫建筑密封胶应分别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硅酮建筑密封胶GB/T 14683、聚氨酯建筑密封胶JC/T 482、聚硫建筑密封胶JC/T 483的规定。【说明】4.4.1鉴于目前国内对密封胶的研究尚不充分,仅对密封胶提出最基本的、定性的要求。4.4.2 夹心外墙板中的保温材料,其导热系数不宜大于0.040 W/(m·K),燃烧性能不应低于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材料及制品燃烧性能分级GB 8624 中B2级的要求。【说明】4.4.2夹心墙板在我国的应用历史还较短,有待进一步研究,本规程借鉴国外资料,仅提出了基本要求。4.4.3 装配式建筑采用的室内装修材料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 50325 和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 50222 的有关规定。5 建筑设计5.1 一般规定5.1.1 装配整体式建筑设计应符合建筑功能和性能要求,宜采用主体结构、装修和设备管线等装配化集成设计。【说明】5.1.1装配整体式建筑中,宜采用主体结构构件、装修部品和管线设备的三部分装配化集成技术系统,实现装修、管道设备与主体结构的分离,便于装修、管道设备的检修及更换,从而使建筑具备结构耐久性,室内空间灵活性以及可更新性等特点。5.1.2 装配整体式建筑设计应符合相关模数协调标准的规定,采用基本模数或扩大模数的设计方法实现建筑构配件与建筑平立面的模数协调。5.1.3 装配整体式建筑的围护结构以及楼梯、阳台、隔墙、空调板、管道井等配套构件宜采用工业化、标准化产品。【说明】5.1.25.1.3模数协调的目的是减少建筑部件的规格,实现建筑部件的通用性和互换性,使规格化、通用化的部件适用于各类常规建筑,满足各种要求。同时,大批量的规格化、定型化部件的生产可稳定质量,降低成本。建筑模数协调工作涉及到的行业与部件的种类很多,需各方面共同遵守各项协调原则,制定各种部件或组合件的协调尺寸和约束条件。5.1.4 装配整体式建筑防火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防火设计规范GB 50016 的有关规定。5.1.5 装配整体式建筑节能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和山东省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规定。5.2 建筑平面设计5.2.1 装配整体式建筑平面布置应符合建筑功能和结构设计要求。平面布置宜简单、规则,墙、柱等竖向承重构件应上下对应贯通;门窗洞口宜上下对齐、成列布置,其平面位置和尺寸应满足结构受力及预制构件设计和制作要求;剪力墙结构中不应采用转角窗。【说明】5.2.1装配整体式建筑在满足建筑功能要求的基础上,还要做到结构受力合理。平面设计时应考虑各功能空间的使用尺寸,并注意模数协调的原则,根据结构受力特点合理拆分结构预制构配件。剪力墙结构中,在角部墙体开洞形成的转角窗,对结构抗震极为不利,因此装配整体式剪力墙结构设计时,禁止采用转角窗。5.2.2 装配整体式建筑厨房和卫生间的平面布置应合理,其平面尺寸宜满足标准化整体橱柜及整体卫浴的要求,设备管线宜采用管井集中设置。【说明】5.2.2装配整体式建筑设计时,应充分考虑设备管线与结构体系之间的关系。例如住宅卫生间平面设计时应考虑卫生间平面位置与竖向管线的关系、卫生间降板范围与结构的关系等。如采用标准化的预制盒子卫生间(整体卫浴)及标准化的厨房整体橱柜,除考虑设备管线的接口设计,还应考虑卫生间平面尺寸与预制盒子卫生间尺寸之间、厨房平面设计尺寸与标准化厨房整体橱柜尺寸之间的模数协调。5.3外墙板、内隔墙设计5.3.1 装配整体式建筑外墙板、内隔墙与主体结构应有可靠连接,并宜采用柔性连接。【说明】5.3.1建筑外墙板、内隔墙与主体结构的连接应安全可靠,另外,为了避免对主体结构抗震性能产生不利影响,宜采用柔性连接。5.3.2 预制外墙板、内墙板及其接缝应满足保温、防火、隔声的要求。5.3.3 装配整体式建筑外墙饰面宜结合外墙板整体设计,饰面材料宜结合当地条件,采用耐久、不易污染的材料。【说明】5.3.3在生产预制外墙板的过程中,可将外墙饰面材料与预制外墙板同时制作成型。5.3.4 预制外墙板的接缝及门窗洞口等防水薄弱部位宜采用材料防水和构造防水相结合的做法,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 墙板水平接缝宜采用高低缝或企口缝构造;2 墙板竖缝可采用平口或槽口构造;3 当板缝空腔需设置导水管排水时,板缝内侧应增设气密条密封构造。【说明】5.3.4装配整体式建筑外墙板连接节点的构造设计的非常关键,应根据建筑功能的需要,满足结构、热工、防水、防火、保温、隔热、隔声及建筑造型设计等要求。预制外墙板的各类接缝设计应构造合理、施工方便、坚固耐久。5.3.5 门窗或独立装饰构配件应与墙体可靠连接。5.3.6 空调板宜与阳台等悬挑构件合并或集中布置。【说明】5.3.6集中布置的目的是提高预制外墙板的标准化和经济性。5.3.7 预制女儿墙板宜采用与下部墙板结构相同的分块方式和节点做法,女儿墙板内侧在要求的泛水高度处应设凹槽、挑檐或其他泛水收头等构造。 【说明】5.3.7在要求的泛水高度处设凹槽或挑檐或金属泛水板,便于屋面防水的收头。5.4 装修、设备管线设计5.4.1 装配整体式建筑采用的室内外装修材料应符合现行相关国家标准的规定。【说明】5.4.1室内外装修材料应符合现行相关国家标准的规定,结合本地条件及使用功能要求采用耐久、防水、防火、防腐及不宜污染的材料与做法。5.4.2 装配整体式建筑室内外装修宜采用工厂化生产的标准构配件,减少施工现场的湿作业。【说明】5.4.2室内外装修应充分发挥装配整体式建筑的特点,采用工厂化生产的标准构配件,减少施工现场的湿作业,提高施工效率。5.4.3 装配整体式建筑设备管线应进行综合设计,减少平面交叉;竖向管线宜集中布置,并应满足维修更换的要求。5.4.4 装配整体式建筑应根据装修及设备的要求在构件中预留电器接口及吊挂配件的孔洞、沟槽。【说明】5.4.4装配整体式建筑不应在预制构件安装完毕后剔凿孔洞、沟槽等。5.4.5 装配整体式建筑宜采用同层排水设计,并应结合房间净高、楼板跨度、设备管线等因素确定降板方案。【说明】一般建筑的排水横管设置在楼板下,称为异层排水;排水横管布置在本层称为同层排水。住宅建筑卫生间宜优先采用同层排水方式。5.4.6 竖向电气管线宜统一设置在预制板内或装饰墙面内,墙板内竖向电气管线布置应保持安全间距。5.4.7 隔墙内预留有电气设备时,应采取有效措施满足隔声及防火的要求。5.4.8 设备管线穿过楼板的部位,应采取防水、防火、隔声等措施。6 结构设计基本规定6.1一般规定6.1.1 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可采用装配整体式框架结构、装配整体式剪力墙结构、装配整体式框架-现浇剪力墙结构及装配整体式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体系。各种结构体系房屋适用的最大高度应符合表6.1.1的规定。表6.1.1 装配整体式结构房屋的最大适用高度(m)结构类型非抗震设计抗震设防烈度6度7度8度(0.2g)8度(0.3g)装配整体式框架结构7060504030装配整体式框架-现浇剪力墙结构15013012010080装配整体式剪力墙结构140(130)130(120)110(100)90(80)70(60)装配整体式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120(110)110(100)90(80)70(60)40(30)注:1 房屋高度指室外地面到主要屋面的高度,不包括局部突出屋顶部分;2在规定的水平力作用下,装配整体式剪力墙结构和装配整体式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中,当预制剪力墙构件底部承担的总剪力大于该层总剪力的50%时,最大适用高度应适当降低;当预制剪力墙构件底部承担的总剪力大于该层总剪力的80%时,应取括号中数值;3 当结构中仅采用叠合梁、板构件,而竖向承重构件全部现浇时,其最大适用高度同现浇结构。【说明】6.1.1装配整体式结构的最大适用高度系参照现行行业标准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确定。对装配整体式框架结构及装配整体式框架-现浇剪力墙结构中的框架部分,当节点及接缝采用适当的构造并满足本规程中有关条文的要求时,可认为其性能与现浇结构基本一致,其最大适用高度与现浇结构相同;若装配式框架结构中节点及接缝构造措施的性能达不到现浇结构的要求,其最大适用高度应适当降低。 因为装配整体式剪力墙结构及装配整体式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中,墙体之间的接缝数量多且构造复杂,而且目前的研究成果及工程经验均不足,对装配整体式剪力墙结构及装配整体式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的最大适用高度从严要求。6.1.2 高层装配整体式结构的高宽比不宜超过表6.1.2的数值。表6.1.2 高层装配整体式结构适用的最大高宽比结构类型非抗震设计抗震设防烈度6度、7度8度装配整体式框架结构

    注意事项

    本文(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设计技术规程.doc)为本站会员(文库蛋蛋多)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