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热连轧机组验收规范西安重型机械研究所.doc

    • 资源ID:2703364       资源大小:1.85MB        全文页数:26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8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热连轧机组验收规范西安重型机械研究所.doc

    JB ICS 77.180 H94 备案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 JB/T××××××××热连轧机组 验收规范Hot Strip MillAcceptance standard(征求意见稿)××××-××-××发布 ××××-××-××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发布 JB/T××××-××××目 次前言1范围32规范性引用文件33设备安装验收44试车验收35保证值33 JB/T××××-××××前 言本标准的起草规则依据GB/T 1.1-2009。本标准按照GB/T1.1-2009规则起草。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本标准由全国冶金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中国第一重型机械股份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JB/T××××-××××热连轧机组 验收规范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热连轧机组中主要设备的安装验收、试车验收和保证值。本标准适用于热连轧机组中主要设备安装后的验收、试车验收和产品保证值。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50231 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通用规范 GB50386 轧机机械设备工程安装验收规范 3设备安装验收3.1总则3.1.1设备验收前应按GB50231 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通用规范,GB50386 轧机机械设备工程安装验收规范和经规定程序批准的图样及技术文件进行安装。3.1.2 安装施工单位准备好安装检测项目文件并出具安装结果检测报告。3.1.3参与安装验收的人员对机组中各设备进行安装精度测试及验收,确保符合图样及技术文件的精度要求。3.1.4安装施工单位出具各方确认后的安装结果检测验收报告,由各有关单位及相关人员签署设备安装验收报告。3.2 验收项目及要求3.2.1 热连轧机组的验收项目及要求见图1、表1。 表1 热连轧机组的验收项目 mm序号检测项目允许偏差备注1机组中心线厂房柱列平行距离±12机组轧制中心线标高±0.33机架间轧机中心线相互距离±0.54轧制线标高±0.55高压水除鳞机至加热炉中心间距±0.56R1粗轧机架中心线至除鳞机中心线间距±0.57E1立辊轧机中心线至粗轧机架中心线间距±0.58R2粗轧机架中心线至R1粗轧机架中心线间距±0.59E2立辊轧机中心线至R2粗轧机架中心线间距±0.510R2粗轧机中心线至工作辊换辊机横移位置间距±0.511飞剪中心线至F1精轧机机架中心线间距±0.512精除鳞机中心线至飞剪中心线间距±0.513F1精轧机中心线至粗轧机架中心线间距±0.514各架精轧机机架中心线之间间距±0.515精轧机中心线至工作辊换辊机横移位置间距±0.516卷取机中心线至精轧机架中心线间距±0.517夹送辊中心线至卷取机中心线间距±0.518各架卷取机之间中心线间距±0.5 图13.2.2 辊道 辊道验收项目及要求见图2、表2。图2 表2辊道验收项目及要求 mm序号检测及调试项目允许偏差备注1中心线(纵向)±0.52中心线(横向)±0.53辊道架相对机组纵向中心线的平行度0.2/10004辊道架顶面标高±0.35辊道架顶面水平度0.1/10006辊子上表面标高±17辊子间辊面高度差0.28基准辊相对机组纵向中心线的垂直度0.1/10009相邻两辊子的平行度0.2/100010辊子平行度积累误差每组111辊子水平度0.1/10003.2.3 高压水除鳞机验收项目及要求见图3、表3。图3 表3 高压水除鳞机验收项目及要求 mm序号检测及调试项目允许偏差备注1除鳞机辊道中心线(纵向)±0.52除鳞机辊道中心线(横向)±0.53辊道架相对机组纵向中心线的平行度0.2/10004辊道架顶面标高±0.35辊道架顶面水平度0.1/10006辊子上表面标高±17辊子间辊面高度差0.28基准辊相对机组纵向中心线的垂直度0.1/10009相邻两辊子的平行度0.2/100010辊子平行度积累误差每组111辊子水平度0.1/100012上集水管相对于辊子的位置误差213上集水管升降极限位置误差±13.2.4 轧机推床验收项目及要求见图4、表4。轧制中心推板图4 表4 轧机推床验收项目及要求 mm序号检测及调试项目允许偏差备注1齿轮箱箱体纵向(推出方向)中心线与轧机机座中心线的距离±22齿轮箱小齿轮轴向中心线与轧制中心线的距离±23托辊中心线与齿轮箱小齿轮轴向中心线的距离±24推板与轧制中心线的平行度0.3/1000全长25推杆顶面与压辊或滑板的间隙0.50.66推床打开、闭合极限位置误差±13.2.5 立辊轧机验收项目及要求见图5、表5。图5 表5 立辊轧机验收项目及要求 mm序号检测项目允许偏差备注1轧机底板标高 (根据基准点安装)±0.32轧机底板标高 (根据已安装设备安装)±0.13轧机底板中心线 (根据主要中心线安装)±0.54轧机底板中心线 (根据已安装设备安装)±0.35轧机底板水平度0.05/10006轧机底板总水平度0.17机架与底板接触间隙(水平方向)接触面积75%,非接触部位间隙不得大于0.1。8机架与底板接触间隙垂直方向接触面积75%,非接触部位间隙不得大于0.1。9机架窗口内侧左、右两侧面相对水平机架中心(轧制中心线)的对称度0.110机架内侧下滑板中心相对上滑板中心对称度0.111机架上表面水平度0.2/全长12机架内侧滑板与轧制中心线垂直度0.2/全长13轧辊上轴承座两侧滑板相对下轴承座两侧滑板对称度0.214轧辊轴承座两侧滑板相对轧辊中心线的平行度0.215机架中心线(根据主要中心线)±0.516机架中心线(根据已安装设备安装)±0.317机架辊上表面标高±0.318机架辊水平度0.1/100019压下减速机各轴承同轴度0.053.2.6 R1粗轧机验收项目及要求见图6、表6。 图6 表6 R1粗轧机验收项目及要求 mm序号检测项目允许偏差备注1轧机底座标高 (根据基准点安装)±0.32轧机底座标高 (根据已安装设备安装)±0.13轧机底座中心线 (根据主要中心线安装)±0.54轧机底座中心线 (根据已安装设备安装)±0.35单个轧机底座水平度0.05/10006两个轧机底座水平度0.05/10007轧机底座相对中心线平行度0.05/10008两底轧机座间平行度0.05/10009轧机底座与机架接触的铅垂面垂直度0.05/100010轧机机架窗口面垂直度0.05/100011轧机机架窗口侧面垂直度0.1/100012轧机机架水平度(轧制线方向)0.05/100013轧机机架水平度(主传动方向)0.05/100014轧机两机架间水平度0.1/100015轧机机架窗口在水平方向的扭斜0.1/100016轧机两机架窗口中心线在水平方向的偏移0.1/100017机架中心线(根据主要中心线)±0.518机架中心线(根据已安装设备安装)±0.319机架与底座接触间隙(水平方向)接触面积75%,非接触部位间隙不得大于0.1。20机架与底座接触间隙垂直方向接触面积75%,非接触部位间隙不得大于0.1。21机架与横梁接触间隙接触面积75%,非接触部位间隙不得大于0.1。22机架工作辊换辊轨道相对于机架中心线偏差±0.223机架工作辊换辊轨道水平度0.1/100024机架支承辊换辊轨道相对于机架中心线偏差±0.225机架支承辊换辊轨道水平度0.1/100026工作辊轴承座换辊轨道或车轮平面度0.05/100027工作辊轴承座侧面滑板对换辊轨道或车轮垂直度0.1/100028机架辊上表面标高±0.329机架辊水平度0.1/100030压下减速机各轴承同轴度0.053.2.7 R2粗轧机验收项目及要求见图7、表7。 图7 表7 R2粗轧机验收项目及要求 mm序号检测项目允许偏差备注1轧机底座标高 (根据基准点安装)±0.32轧机底座标高 (根据已安装设备安装)±0.13轧机底座中心线 (根据主要中心线安装)±0.54轧机底座中心线 (根据已安装设备安装)±0.35单个轧机底座水平度0.05/10006两个轧机底座水平度0.05/10007轧机底座相对中心线平行度0.05/10008两底轧机座间平行度0.05/10009轧机底座与机架接触的铅垂面垂直度0.05/100010轧机机架窗口面垂直度0.05/100011轧机机架窗口侧面垂直度0.1/100012轧机机架水平度(轧制线方向)0.05/100013轧机机架水平度(主传动方向)0.05/100014轧机两机架间水平度0.1/100015轧机机架窗口在水平方向的扭斜0.1/100016轧机两机架窗口中心线在水平方向的偏移0.1/100017机架中心线(根据主要中心线)±0.518机架中心线(根据已安装设备安装)±0.319机架与底座接触间隙(水平方向)接触面积75%,非接触部位间隙不得大于0.1。20机架与底座接触间隙垂直方向接触面积75%,非接触部位间隙不得大于0.1。21机架与横梁接触间隙接触面积75%,非接触部位间隙不得大于0.1。22机架工作辊换辊轨道相对于机架中心线偏差±0.223机架工作辊换辊轨道水平度0.1/100024机架支承辊换辊轨道相对于机架中心线偏差±0.225机架支承辊换辊轨道水平度0.1/100026工作辊轴承座换辊轨道或车轮平面度0.05/100027工作辊轴承座侧面滑板对换辊轨道或车轮垂直度0.1/100028支承辊轴承座换辊轨道或车轮平面度0.05/100029支承辊轴承座侧面滑板对换辊轨道或车轮垂直度0.1/100030机架辊上表面标高±0.331机架辊水平度0.1/100032压下减速机各轴承同轴度0.053.2.8 热卷箱验收项目及要求见图8、表8。 图8 表8 热卷箱验收项目及要求 mm序号检测项目允许偏差备注1热卷箱中心线(纵向)±0.52热卷箱中心线(横向)±0.53导入辊的辊子上表面标高±14导入辊辊子间辊面高度差0.25一号托辊相对机组纵向中心线的垂直度0.1/10006相邻导入辊、托辊的平行度0.2/10007导入辊、托辊平行度积累误差18导入辊、托辊辊子水平度0.1/10009弯曲辊与一号托辊的水平度±0.510所有托辊运动位置精度0.23.2.9 转毂式飞剪验收项目及要求见图9、表9。 剪刃机架下转毂上转毂 图9 表9 转毂式飞剪验收项目及要求 mm序号检测项目允许偏差备注1底座水平度0.05/10002底座在全长范围内总水平度0.23机架与底座接触率>75%0.05塞尺不入4机架与底座侧面接触间隙0.25同步齿轮间隙0.456同步齿轮接触率-齿高方向>75%7同步齿轮接触率-齿长方向>90%8剪刃间隙0.6-0.99剪刃重合度Max 53.2.10 精除鳞机验收项目及要求见图10、表10。 图10 表10 精除鳞机验收项目及要求 mm序号检测项目允许偏差备注1除鳞机辊道中心线(纵向)±0.52除鳞机辊道中心线(横向)±0.53辊道架相对机组纵向中心线的平行度0.2/10004下夹送辊和辊道辊子上表面标高±15下夹送辊和辊道辊子间辊面高度差0.26基准辊相对机组纵向中心线的垂直度0.1/10007相邻两辊子的平行度0.2/10008辊子平行度积累误差19辊子水平度0.1/100010上集水管相对于辊子的位置误差211机架内夹送辊滑板面平行度0.212机架内夹送辊滑板面垂直度0.23.2.11 精轧机验收项目及要求见图11、表11。图11 表11 精轧机验收项目及要求 mm序号检测项目允许偏差备注1轧机底座标高 (根据基准点安装)±0.32轧机底座标高 (根据已安装设备安装)±0.13轧机底座中心线 (根据主要中心线安装)±0.54轧机底座中心线 (根据已安装设备安装)±0.35单个轧机底座水平度0.05/10006两个轧机底座水平度0.05/10007轧机底座相对中心线平行度0.05/10008两底轧机座间平行度0.05/10009轧机底座与机架接触的铅垂面垂直度0.05/100010轧机机架窗口面垂直度0.05/100011轧机机架窗口侧面垂直度0.1/100012轧机机架水平度(轧制线方向)0.05/100013轧机机架水平度(主传动方向)0.05/100014轧机两机架间水平度0.1/100015轧机机架窗口在水平方向的扭斜0.1/100016轧机两机架窗口中心线在水平方向的偏移0.1/100017机架中心线(根据主要中心线)±0.518机架中心线(根据已安装设备安装)±0.319机架与底座接触间隙(水平方向)接触面积75%,非接触部位间隙不得大于0.1。20机架与底座接触间隙垂直方向接触面积75%,非接触部位间隙不得大于0.1。21机架与横梁接触间隙接触面积75%,非接触部位间隙不得大于0.1。22机架工作辊换辊轨道相对于机架中心线偏差±0.223机架工作辊换辊轨道水平度0.1/100024机架支承辊换辊轨道相对于机架中心线偏差±0.225机架支承辊换辊轨道水平度0.1/100026工作辊轴承座换辊轨道或车轮平面度0.05/100027工作辊轴承座侧面滑板对换辊轨道或车轮垂直度0.1/100028支承辊轴承座换辊轨道或车轮平面度0.05/100029支承辊轴承座侧面滑板对换辊轨道或车轮垂直度0.1/1000 3.2.11 工作辊换辊机验收项目及要求见图12、表12。图12 表12 工作辊换辊机验收项目及要求 mm序号检测项目允许偏差备注1换辊轨道与机架内轨道的不平度0.22换辊轨道的平面度0.1/10003横移轨道水平度0.2/10004横移轨道平面度0.1/1000 3.2.13支承辊换辊机验收项目及要求见图13、表13。 图13 表13 支承辊换辊机验收项目及要求 mm序号检测及调试项目允许偏差备注1换辊滑道中心线相对于机架中心线偏差 ±0.32换辊滑道上表面标高 ±0.33换辊滑道纵向水平度0.3/10004两换辊滑道在同一横截面内的标高差 0.25两滑道的间距 ±0.56换辊滑道与机架换辊滑道接头部的标高差 0.17液压缸纵向中心线偏移0.58液压缸横向中心线偏移0.59液压缸水平度0.1/10003.2.14 机架间活套验收项目及要求见图14、表14。 图14 表14 机架间活套验收项目及要求 mm序号检测项目允许偏差备注1活套辊上表面水平度0.1全长范围内2活套辊中心线与机架中心线的平行度0.23.2.15 输出辊道 输出辊道验收项目及要求见图15、表15。图15 表15辊道验收项目及要求 mm序号检测及调试项目允许偏差备注1中心线(纵向)±0.52中心线(横向)±0.53辊道架相对机组纵向中心线的平行度0.2/10004辊道架顶面标高±0.35辊道架顶面水平度0.1/10006辊子上表面标高±17辊子间辊面高度差0.28基准辊相对机组纵向中心线的垂直度0.1/10009相邻两辊子的平行度0.2/100010辊子平行度积累误差每组111辊子水平度0.1/10003.2.16 夹送辊验收项目及要求见图16、表16。 图16 表16 夹送辊验收项目及要求 mm序号检测项目允许偏差备注1底板标高 (根据基准点安装)±0.32底板标高 (根据已安装设备安装)±0.13底板中心线 (根据主要中心线安装)±0.54底板中心线 (根据已安装设备安装)±0.35底板水平度0.05/10006机架底面与底座接触率面,沿周长方向75%, 0.05塞尺不入,塞入深度为507下夹送辊和机架窗口的不平行度0.1在辊身全长范围内8上、下夹送辊对轧制水平面的不平行度0.19上、下夹送辊对轧线的垂直度不大于0.110上、下夹送辊贴合后的间隙0.20.2塞尺不入11机架辊上表面与下夹送辊上表面水平互差0.112机架辊和下夹送辊的上表面标高±0.313机架辊辊子间辊面高度差0.214基准辊相对机组纵向中心线的垂直度0.1/100015相邻两辊子的平行度0.2/10003.2.17 卷取机验收项目及要求见图17、表17。 图17 表17 卷取机验收项目及要求 mm序号检测项目允许偏差备注1卷取机底板标高 (根据基准点安装)±0.32卷取机底板标高 (根据已安装设备安装)±0.13底板中心线 (根据主要中心线安装)±0.54底板中心线 (根据已安装设备安装)±0.35底板水平度0.05/10006机架底面与底座接触率面,沿周长方向75%, 0.05塞尺不入,塞入深度为507助卷辊臂铰点中心线与助卷辊辊子中心线同轴度0.18卷筒直径胀到762mm检查助卷辊与卷筒的间隙0.29活动支撑与卷筒端轴承套的间隙0.0510卷筒的水平度0.05/10004 试车验收4.1总则4.1.1 设备安装验收后,设计调试单位出具机组单动试车、空负荷试车及负荷试车调试检测文件,安装施工单位对机组的各个单体设备进行单动试车及功能测试,调试单位对机组进行空负荷试车及负荷试车。4.1.2 单动试车的各项测试指标必须符合设计单位出具的单动试车检测文件要求。4.1.3 空负荷试车及负荷试车的各项测试指标必须符合设计单位出具的空负荷试车及负荷试车调试检测文件要求。4.1.4 单动试车及功能测试完成后由安装施工单位出具调试验收报告,空负荷试车及负荷试车完成后由调试单位出具调试验收报告,所有验收报告需经各有关单位及相关人员确认,由各有关单位及相关人员签署验收报告。4.1.5 最终设备性能和产品质量要达到供需双方之间签订的保证值要求。4.2 检测及调试的前提条件4.2.1 车间各种公辅设备满足机组对能源介质要求。4.2.2 各滑动配合处及所有轴承及齿轮、齿条均应涂注足够干油。管路各连接处没有渗漏。4.2.3 液压管路酸洗、冲洗完成,油的清洁度达到要求的相关等级。做打压试验各连接处没有渗漏。4.2.4 电气设备安装、配线、校对完毕。4.2.5在开始进行试车前,应制定好安全计划并且采取必要防护措施。4.2.6单体设备试车应遵守下列规定: 先手动、后电动; 先点动、后连续; 先低速、后高速。4.3 单动试车4.3.1 液压、气动、润滑试车4.3.1.1 液压站设备应调节到所要求的流量和压力,液压站设备工作正常。4.3.1.2 冷却水泵站设备应调节到所要求的流量和压力,冷却水泵站设备工作正常。4.3.1.3 润滑站设备应调节到所要求的流量和压力,润滑站设备工作正常。4.3.1.4 所有液压阀组设备应调节到所要求的流量和压力,液压阀组设备工作正常。4.3.1.5 所有气动阀组设备应调节到所要求的流量和压力,气动阀组设备工作正常。4.3.2 机械设备试车4.3.2.1 所有液压缸(液压马达)调节到所要求的速度和压力,液压缸(液压马达)带动机械设备动作灵活、位置准确。4.3.2.2 所有气缸应调节到所要求的速度和压力,气缸带动机械设备动作灵活、位置准确。4.3.2.3 所有气动抱闸与刹车片间隙应调节合适,气动抱闸动作灵活有效。4.3.2.4 启动润滑站设备对设备进行干、稀油润滑,确认流量和润滑位置正确。4.3.2.5 减速齿轮电机带动设备转动正常,转速满足要求。4.3.2.6 所有检测开关、编码器、传感器等电气检测元件安装正确。4.3.3 电气设备试车4.3.1 所有传动电机旋转方向正确、空转运行测试满足要求。4.3.2 所有操作台、操作按钮、控制器等电气元件与所操纵设备对应关系正确。4.3.3 所有检测开关、编码器、传感器、显示器等电气检测元件输出数值与设备实际移动位置相符合。4.4 空负荷试车及负荷试车4.4.1 机械设备、液压设备、电气设备按照控制程序进行全线空负荷联动试车。4.4.2 机械设备、液压设备、电气设备的空负荷联动试车应符合相关调试要求。4.4.3 机械设备、液压设备、电气设备按照控制程序进行负荷联动试车。4.4.4 按照控制程序进行各种自动控制、连锁条件的运行测试并符合相关调试要求。4.4. 按照轧制工艺规程进行各种产品的轧制。5保证值5.1产品保证值5.1.1 厚度保证值:按供需双方签订的带钢厚度保证值的有关条款进行考核。5.1.2 凸度保证值:按供需双方签订的带钢凸度保证值的有关条款进行考核。5.1.3 宽度保证值:按供需双方签订的带钢宽度保证值的有关条款进行考核。5.1.4 长度保证值:按供需双方签订的带钢长度保证值的有关条款进行考核。5.1.5 平直度保证值:按供需双方签订的带钢平直度保证值的有关条款进行考核。5.1.6产量保证值: 按小时产量考核机组生产能力。按供需双方签订的产量保证值的有关条款进行考核。5.2环保保证值5.2.1 噪声保证值环境噪声范围(在设备1米远的地方测量)应满足表17要求。 表17设备噪声范围序号名称噪声等级(单位)位置备注1轧机传动齿轮箱85dBA传动侧2轧机排尘系统90dBA传动侧3轧机吹扫系统100dBA在轧机旁4轧机高压水除鳞系统100dBA在轧机旁5液压泵100dBA地下油站6辅助液压泵95dBA地下油站7润滑齿轮泵85dBA地下油站8排污泵90dBA地下油站9油库通风风扇100dBA地下油站10冷却水泵 95dBA地下油站

    注意事项

    本文(热连轧机组验收规范西安重型机械研究所.doc)为本站会员(文库蛋蛋多)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