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建设单位 验收自评报告1310511114138.doc
-
资源ID:2702439
资源大小:75.50KB
全文页数:12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建设单位 验收自评报告1310511114138.doc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单位)验收自评报告中心名称:教学实验中心中心类别:医学所在学校(盖章):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中心网址:http:/211.93.39.11 中心联系电话:0451-82196204中心联系人: 王晓源概况(1000字以内)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始建于1954年,经半个多世纪的建设与发展,学校已成为具有较高教学、科研、医疗水平,在国内外有一定影响的高等中医药院校,现为黑龙江省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大学。学校于2004年获得全国首批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结论,2007年全国首家通过教育部本科中医学专业认证单位,2008年被确定为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建设单位,2009年晋升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我校实验中心成立于2002年,为校级建制。学校高度重视教育教学工作,特别是重视实验和实践教学这一培养高等中医药人才的关键环节,为培养高质量、高素质、具有创新能力的中医药人才,在2002年做出重大改革决策,成立教学实验中心,由学科、教研室分管实验教学转为教学实验中心统管全校的实验教学,将原隶属于基础医学院、药学院各教研室的25个实验室的人、财、物与教研室彻底分离,按功能合并、重组、科学配制,建成隶属于实验中心的5个大型的综合实验室(医学形态实验室、医学机能实验室、中药形态实验室、化学实验室、综合实验室)和一个测试中心(室),2006年后又成立了人体解剖组胚实验室和分子生物学实验室,现有7个实验室和1个测试中心,承担着全校各专业、各层次的实验教学和科研任务。教学实验中心主任由学校选聘,实行主管校长领导下的主任负责制。2002年6月落成的7828实验中心大楼,完全按照国际标准建设,从整体设计到仪器设备配套和水、电、排风系统以及实验台、桌、椅等在全国同类院校中居先进水平。中心拥有36个标准实验室(130 /个)和8个测试室(80/个)。近几年投入2300万元购置了液相色谱仪、气相色谱仪、紫外分光光度计、双波长薄层扫描仪等先进教学仪器设备和电子显微镜(透射)、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原子发射光谱仪等高、精、尖仪器设备,形成了一个开放型的仪器设备共享的教学平台。经过近几年的再建设,我校实验教学条件得到了进一步发展,现使用面积达到10480,仪器设备2915台件,总值达2700余万元,仪器设备更新率为95;承担52门实验课,380个实验项目的教学任务。覆盖23个专业和方向本科学生,年学生人数为6000余人,年实验人时数为 561298人学时。实现了“统建统管、科学合理、规范高效”的实验教学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建立以能力培养为核心、分层次的实验教学体系;形成了一支专兼职结合,教学理念先进,结构合理,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互通,可持续发展的实验教学团队,实验教学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2003年,实验中心下设的5个综合实验室,均被评为黑龙江省基础课实验室评估合格实验室。在2003年本科教学水平评估中得到教育部评估专家组的认可和好评,2005年教学实验中心被评为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006年被评为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学校支持政策和举措(1000字以内)学校高度重视高等中医药实验教学这一培养高质量、高素质中医药人才关键环节,成立了教学实验中心,实行校级管理,主任和副主任由学校聘任,实行主管校长领导下的主任负责制。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上实现了规范、科学、合理,推进了实验教学改革的进程。自中心成立以来,学校相继下发了实验教学管理体制改革方案、黑龙江中医药大学教学实验中心建设发展“十五”规划、教学质量监测工作条例、教学督导工作规程、教师教学质量评价办法、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实验教师教学质量评价办法、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实验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等一系列文件,以保证实验教学质量,使实验教学质量得到切实的保障和不断提高。2007年学校成立“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生科技创新实验研究项目管理”办公室及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生科技创新实验研究项目管理暂行办法校教发2007第23号文件,积极鼓励和支持学生在课余时间参加开放式实验教学和科技创新实践活动,以推动本科学生素质教育,提高实验教学水平和质量。自2006年教学实验中心被评为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以来,学校高度重视实验中心的进一步建设和可持续发展,在财力、人力和实验室建设等方面给予大力的支持。实验室使用面积由2006年以前的7828增加至10480,其中中药标本馆由240增加到1600;增加2个化学实验室(240),2个中药形态实验室(160),1个分子生物学实验室(180),药剂实训室、药剂实验室各1个(240),4个大学生创新实验室(230)。近几年,通过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拨款,申请财政部支援地方高校实验室平台建设项目以及学校拨款等多种渠道筹集经费用于实验室建设,共计1956万元,其中学校投入782万元,用于仪器设备的购置、实验室环境与条件的改善,大学生科技创新及创新性实验教学项目立项等。学校重视实验教师的队伍建设,采用引进、培养相结合的方法加强队伍建设。在引进博士、硕士的同时,从专业教师中培养或聘请一批学科学术带头人、技术骨干充实实验队伍。对专职实验教师在职称、进修培训、攻读在职研究生等方面给予倾斜政策,建立一支专兼职结合的高素质、稳定的实验教师队伍。实验教学是提高基础医学、药学教学质量的关键环节。学校大力支持实验教学内容和方法手段的改革。我校根据中医药类院校实验教学内容的实际情况,以校基金立项的形式鼓励从事实验教学的教师开展实验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条件与环境(1000字以内)根据学校实验教学的需要,实验中心统一调整和合理配置仪器设备、人才资源,组建了实验教学大平台和四个大型的仪器室,满足多层次实验教学和科研需要,避免了设备的重复购置,最大程度的实现了资源共享。近几年,实验室条件与环境建设又得到进一步改善。1. 实验室基础建设:实验中心各实验室均是严格按照国家的安全和环保标准的要求进行设计和建设的现代化实验室,每个实验室130,所有实验室均配有多媒体教学设施,实验室通风、照明、噪音等指标均符合标准实验室要求。每个实验室电路、水、气管道与实验大楼一体化建设,布局合理、安全、规范,设施良好。2.组建新的实验室:2007年学校拨款270万元,购置仪器设备,建设了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及重新完善医学实验室建设。根据学校发展的需要,在实验中心原有5个大型实验室机构设置的基础上增加了2个实验室机构设置,并重新修订和制定了相关管理规章制度,进一步实现了管理的规范化和科学化。在满足教学需要的情况下,所有的实验室和仪器设备均面向全校学生开放,构建了开放、共享的实验教学大平台,为综合性、研究性和创新性实验的开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3. 调整实验室布局,有利于实验室开放:为方便学生的学习,进一步满足实验教学、实验室开放需求,使实验室布局更加科学合理,并扩大实验室面积。将解剖实验室、解剖展列室、中药标本室的布局重新调整,使开放实验室的面积扩大一倍。中心以高教强省和财政部支援地方高校为契机,在2010年初,中心组织申报了中央财政支援地方高校发展专项资金教学实验平台建设项目,当年并获得400万元资助,主要用于建设数码互动实验室、数字解剖实验室和标本馆,现已建成医学形态学数码互动实验室和数字解剖实验室各2个,使实验课更生动、形象,并有利于师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现已投入使用。2011年再次组织申报,在中心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下,其中有六个项目得到资助,现到位资金640万元,主要用于建设中药标本馆、中药数码互动实验室、大学生创新实验室、化学实验室和综合实验室的改建以及中心仪器设备的更新和补充。2012年又顺利地完成了中药标本馆的搬迁工作,组建了核磁实验室,现已接近尾声,2013年将全面投入使用。4.安全:实验中心制定了安全、防火、防盗、防破坏的规章制度,同时遵照执行国家及学校的相关规定,四防设施齐全,遇突发事件有应急措施。中心经常对实验室工作人员及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教学实验中心重视环境保护工作,制定了“三废”处理制度,并与相关厂家签订协议,对实验室所产生的废物分类存放,定期进行规范处理。实验中心环境优良、整齐、卫生,为广大师生提供了良好的实验环境。实验队伍(1000字以内)学校十分重视实验教师队伍建设,制定了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关于进一步实施人才强校战略的决定和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82015年教师队伍建设规划等文件。通过人才引进和优秀研究生留校、在职提高等方式,充实与优化现有实验教学队伍。建设一支教学、科研、技术兼容,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互通,核心骨干相对稳定,结构合理,爱岗敬业,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实验教学团队。1.相关政策措施:学校支持鼓励高水平的教师、学术带头人参加实验教学工作;在学校职称聘任中,从事实验教学的教师和实验技术人员,依据其业绩和水平,同样可以得到晋升;在津贴分配方案中,对实验室主任和实验人员实行倾斜政策;学校设立的教育教学研究基金和科学研究基金,在项目评审上对实验教学人员给予政策倾斜,鼓励教师开展实验教学研究工作,将教学成果与科研成果同等对待;支持实验教学人员在职攻读博士或硕士学位,对进一步提高实验教师队伍整体素质起到了积极的作用。2.队伍组成:中心实验教师与实验技术人员比例接近3:1。实验中心现有专兼职实验教师、技术人员共177人(专职50人,兼职127人),其中博导19人、教授31人、副教授31人、高级实验师18人; 博士55人、在读博士14人;硕士84人、在读硕士20人。50名专职人员中实验教师39人、实验科研人员6人;教授5人、副教授及高级实验师18人;博士生导师2人,硕士生导师5人;博士5人、在读博士4人;硕士22人,在读硕士3人;具有硕士以上学历的人员占专职人员总数的54%,副高级职称以上人员占专职人员总数46%,平均年龄40岁。形成一支专兼结合,职称、学历、年龄、结构合理,教育理念先进,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和科学研究互通相融,可持续发展的实验教学团队。3.培养培训:中心制定了各类人员岗位责任制和实验队伍培养培训制度,鼓励与支持实验教师在职提高学历教育,参加岗前培训和实验技术培训等。中心对专职青年教师制定了“四个一”培训制度即每学期中心至少选派1人去外校进修学习;新上岗的人员每人安排1名经验丰富的实验技术人员进行指导;每学年每人在中心学术讲座1次;每人2-3年学习一门与所从事专业相关的课程。 通过走出去,请进来加强与校外实验人员、科技人员学术交流,参加各种类型的实验技术培训班,吸取各种先进实验教学方法,技术改革经验。对拥有贵重精密仪器的实验室,培养一批专兼职的精通仪器设备操作与维修技能的人才,以保证仪器的正常运行,提高利用率。近五年来,中心人员培养培训共计88余次,其中4人到国外相关院校交流学习; 45名青年教师参加岗前培训;10人次参加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培训。信息化平台建设与利用(1000字以内)为了更好的发挥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示范作用和辐射效应,按照教育部示范中心网站建设新的要求, 对实验教学中心网站进行了升级改造,基本实现教学网络化。1.更换了中心网络域名2007 年黑龙江中医药大学教学实验中心网址由原来的IP地址改为现在的2.及时发布实验室信息,扩充网上共享资料通过学校网络和中心信息发布系统,发布了本中心新闻报道20余篇,有力地宣传和扩大了中心知名度。将教学实验项目、教师课件、实验课件、教学课表、实验室仪器设备介绍及实验仪器设备操作规程等及时在网上公布,方便学生学习。3.开放实验室,实现网上预约中心所有实验室和实验仪器设备向全校师生开放,为了便于安排和管理,我们采用网上预约的方式,并在网上回答有关问题,收到很好的效果。4.组建网络建设团队为加快信息化建设,中心专门成立了中心网站建设小组(全部由中心人员兼职),由熟悉中心教学和管理的中心副主任负责整体设计,小组负责制作和维护中心网站。2009年中心加强了网站建设小组队伍结构,引进1名学习现代教育技术的毕业生,专职负责网络及管理系统的建设。建立了较完善的网络化维护和管理机制,中心网站和信息建设运转情况良好。09年中心组织网站建设小组成员对兄弟院校的实验教学网络及计算机管理系统进行调研学习,同时与多家计算机管理系统软件设计机构探讨沟通,设计新网站及新的实验教学管理软件系统。对中心网站进行了全面更新;升级了新的实验教学管理软件系统 。该项目运行后,中心网站的信息量更加全面、将提供更多的实验教学资源;新实验教学管理软件系统的使用功能更加强大,能更好的满足实验教学,更好的发挥辐射作用。实验教学及效果(1500字以内)1.质量保证体系:学校制定了教学质量监测工作条例、教学督导工作规程、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实验教师教学质量评价办法和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实验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等文件来监控实验教学质量。中心对首次上岗的教师或新开设的实验项目都要进行试讲和试做,由教研室主任组织经验丰富的教师和技术人员进行考评与指导。中心建立主任听课制度,认真执行学校规定,配合教学督导组,定期对实验教师和教学质量进行监测,以听课、随机抽取学生测评等方式对实验教学质量进行检查,使实验教学质量得到切实的保障和不断提高。2. 实验教学改革:我校分别在2006年底和2010年在药学类和医学类各专业,对实验课的课程和学时数也做了大幅度的改革,总的方向是增加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实验学时数,部分课程改为选修课。目的是加强学生的基本功训练、掌握专业技术的技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让学生适应当前形势下的发展需要。3.承担课程:教学实验中心的7个大型综合实验室,承担全校17个专业、6个方向的全部实验课,共计52门课程的实验课教学任务。实验项目共计380项,其中必修实验项目338项,选修实验项目43项。在必修实验项目中基础性实验(包括基础技能训练、验证性、基础实验)141项,综合性、设计性实验197项,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占总实验项目的51.8,同2006年的43.6相比增加了8.2%;另外,中心提供一定数量的选修(开放性实验)实验项目供学生选做,共计78项,学生亦可自带题目,中心为学生提供技术、仪器设备等方面的服务。各实验室承担课程分别为医学机能实验室承担5门课程;医学形态实验室承担9门课程;解剖组胚实验室承担5门课程;化学实验室承担11门课程;中药形态实验室承担8门课程;综合实验室承担9门课程;分子生物学实验室承担5门实验课。4.基本技能考核的改革:为加强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除常规实验考核外,药学院针对大四学生,增加了基本功测试和考核环节,预先设置了40余个实验项目,供学生抽签选做,并将该考核成绩纳入毕业成绩中。5. 培养科学研究素质: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启迪探索精神,训练科学思维和科学研究能力,提高科学研究素质,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在全校各专业继续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实验研究项目的遴选工作。为使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这项活动中来,每年举办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研究项目立项培训会,对我校学生科技创新小组成员及广大学生科技爱好者进行培训,截止到11年底,共有59项大学生科技创新实验研究课题获得立项资助。6.学生学习效果:由于实验环境的改善,仪器设备的更新,加上实验课多媒体化、网络化、信息化、个性化,参加实验课的学生具有很高的积极性,学习非常认真,普遍反映学习效果好。特别是实验内容的改革,大幅度增加了设计性和创新性实验内容,吸引大批学生参与,使他们经历了科研全程的训练,其科研、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得到显著提高。把“被动式”学习转变为“主动探索式”,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努力培养学生的实验兴趣。7.获奖:2009年,匡海学教授主持的“内部保障与外部监控相统一的中医药高等教育质量保证体系构建的研究与实践”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2006年匡海学教授主持的“论高水平中医药大学的建设方略”获黑龙江省高教学会成果一等奖; “创建三优化实验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2005年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2007年“改革医学机能实验学课程体系,培养高等中医药学生实践能力的研究与实践”获得黑龙江省教育科学研究规划课题优秀教育科研成果二等奖;2008年“提高中药学教学质量相关教学策略的研究()-教学方法改革与教学质量相关性研究”获得第十五次高等教育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加强医药院校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获2012年省教学成果一等奖。2007年至今,我校大学生在科技创新活动中获得多项奖励,其中,省级以上获奖19项,2007年吴革林同学研究的“中药复方药效物质基础研究途径与方法”获黑龙江省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一等奖;2009年孙世林等同学研究的“温针灸减低阿司匹林抗风湿剂量引起胃肠道副作用的研究方案” 获2009年“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三等奖;贾惠岚等同学研究的“宁神益智保健方便面新型料包的研发方案” 获2009年“挑战杯”黑龙江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三等奖;2010年,由“高等学校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联席会议医学学科组”、“中国高等医学教育学会基础医学教育分会”及“教育部基础医学专业与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主办的“首届全国大学生基础医学创新论坛暨实验设计大赛”中,我校共有3个项目分别参加“创新论坛”和“设计大赛”二个组别比赛,其中由肖洪彬教授指导的项目“白虎汤中石膏起解热作用的有效成分或部位研究”喜获设计大赛三等奖;由孙忠人教授指导的项目“温针灸减低阿司匹林抗风湿致胃肠道副作用的研究”获设计大赛优秀奖;由孙世晓教授指导的项目“逐呆方对A25-35诱导痴呆模型大鼠学习记忆影响的研究”获创新论坛大赛优秀奖。建设成效与示范辐射(1500字以内)教学实验中心的实验教学管理体制改革、实验教学课程体系改革、实验教学模式改革,整体优化了实验教学结构,突出了对学生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综合素质的培养,目标明确,措施得力,特色鲜明,符合创新人才培养要求。在实验室与教学队伍建设、教学内容、教材建设、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进等方面进行了创造性的改革,产生了重要、积极的影响,为我国中医药高等教育的改革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在国内外已经起到了较强示范、辐射作用。1.获奖: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项,2009年由匡海学教授主持的“内部保障与外部监控相统一的中医药高等教育质量保证体系构建的研究与实践”,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省部级教学成果奖12项。2.经验交流:2007年应邀参加山东大学组织的教育部(医学)实验教师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和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医学组第二次联席会会议,肖洪彬主任并在大会作了示范中心经验交流;08年参加了在湖南长沙举办全国第一届医学类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研讨会,中心刘玠副主任、医学机能实验室宋春燕主任作了大会交流;09年4月组织有关人员参加了在广州召开的第二届全国医学类实验教学研讨会暨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联席会医学组第三次会议,中心陈晶主任在会上作大会发言,向来自全国70余所医药类院校的250多名与会代表介绍了我中心建设经验,并与他们进行充分交流和研讨。认真总结了近年来中心在课程体系建设、创新实验项目、实验教学条件与环境、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等8个方面的建设成果和经验,在中南大学医学机能实验教学中心的组织下,与其他的医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有关人员共同编辑出版了使命与责任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医学学科组建设成果汇展一书。作为黑龙江省省属院校中第一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本中心积极支持和帮助省内其他省属院校的实验教学中心的建设。配合省教育厅组织召开了“黑龙江省高等学校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会议”和“黑龙江省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与发展研讨会”,会上做了经验交流。3.实验教材:已经出版的国家级“十五”规划配套实验教材药剂学实验、中药化学、天然药物化学实验、正常人体解剖学;国家“十二五”规划教材生物化学、中成药、药理学等已被全国多所院校采用,发挥了推广实验教学改革成果的作用和很好的示范辐射作用。4.参观、进修:近几年中心共接待了辽宁中医药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长春中医药大学、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国药科大学、北京大学药学院、吉林大学药学院、哈尔滨医科大学、佳木斯大学、牡丹江医学院、内蒙民族大学、新疆医科大学药学院、重庆大学等30余所不同类型高等院校领导和260多名教师到中心参观学习和交流。同时又接待俄罗斯阿穆尔国立医学院、香港大学、英国伦敦大学、泰国兰实大学、日本明治药科大学、日本九州大学等访问团。并接待4所院校实验技术人员来中心进修学习。特色(1000字以内)1.建立了校级教学实验中心,改革实验教学管理体制,实现了实验教学运行机制的创新。将实验教学自成体系的设想与贯彻素质教育的思想,提高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紧密融合。实验教学管理体制的创新,开创了同类院校实验教学管理体制改革的先河。2.创建了“三优化”实验教学模式,即优化实验教学管理体制,优化实验教学资源,优化实验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实验教学方法,实现实验教学手段现代化的实验教学模式。3.建立了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的有机结合,以能力培养为核心,适合中医院校特点分层次的实验教学体系,实现了 “基本型实验综合设计型实验研究创新型实验”开放性实验教学内容的创新。4.为培养大学生的动手能力、思维能力、科研能力和创新意识,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引导大学生积极参与创新性实践活动,面向全校本科学生设立“大学生科技创新实验研究”专项基金。5.率先建立了国内同类实验教学中心中仪器品种齐全、规模较大、高效运行的实验教学仪器共享平台;立足教学,服务科研;专管共用,全天开放。存在不足及改进方案(1000字以内)1.随着实验室条件不断改善,实验仪器设备大幅度更新,为实验教学手段、方法的改进创造了良好的物质基础,有必要进一步改革实验内容。2012年6月学校决定,由学校教务处牵头,组织承担实验教学的二级学院和实验中心召开了的有关“实验教学实验内容改革”的讨论会,并作出“实验教学实验内容改革”决定,目前具体改革内容已开始在承担实验教学任务的二级学院实施,实验中心协助完成。2.实验室信息化和网络化管理、教学平台建设需进一步加强和完善。由于近几年经费主要用于实验室仪器设备的更新提高、实验室的改造和扩建等,而对实验室信息化和网络化管理、教学平台建设投入经费不足。为进一步加强信息化、网络化教学平台建设,扩大资源共享。预计近两年投入160万元建立利用计算机技术的实验教学网络管理系统包含实验教学基本信息管理、实验教学运行及课程管理、实验设备管理、实验操作监控等。该系统含三大模块:管理员控制模块、教师控制模块和学生控制模块三大模块。 学校意见黑龙江中医药大学教学实验中心在国内率先进行了实验教学管理体制的改革,对原隶属于基础医学院、药学院各教研室的25个实验室的人、财、物与教研室彻底分离,按功能合并、重组、科学配制、建成隶属于实验中心的综合实验室、医学形态实验室、医学机能实验室、中药形态实验室、化学实验室和一个测试中心(室)。积极开展实验教学研究与改革,创建了 “三优化”的实验教学模式。将生理学、药理学、生物化学、中药药理学、实验针灸学有机的融合,重组成一门“机能实验学”新实验课程。开放实验室,开设设计型和创新型实验,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通过探索、研究和教学实践,编写并出版了具有自己特色的医学机能实验学等教材。经过几年的建设,黑龙江中医药大学教学实验中心具备了现代化的实验教学环境,拥有了先进的实验教学手段,提高了实验技术水平,优化了实验室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创造了教学资源共享教学平台,建立了以能力培养为核心分层次的实验教学体系,拥有一支较优秀的实验教学团队,教学效果突出,取得了一批有积极示范、推广意义的教学和科研成果,对兄弟院校有辐射和示范作用,符合教育部“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标准”的各项指标要求。特同意该中心申请教育部对“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验收。签章:年 月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