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主城两江四岸滨江地带总体战略规划和城市设计.doc
-
资源ID:2701548
资源大小:147KB
全文页数:54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重庆主城两江四岸滨江地带总体战略规划和城市设计.doc
2 现状分析 Baseline Analysis1重庆两江四岸地区总体战略规划和城市设计 Chongqing Waterfront District Strategic Plan & Urban Design2大渡口九龙坡滨江改造示意项目摘要executive summary长江是中国的母亲河,重庆居其上游,是中国最年轻的直辖市。今天,正迈向世界级城市行列。 长江、嘉陵江会同中梁山、铜锣山衍生出重庆壮丽的滨江山城风貌和源远流长的文化积淀。占地230平方公里的两江四岸地区(长江和嘉陵江主城段)作为重庆城市发展、联系外部和城市公共生活的舞台,战略地位之重要不言而喻。 客观反思,由于多年来对两江四岸地区发展缺乏战略统筹,城市建成区原本生动宜人的滨水空间正逐步被夸张的快速交通、单调的水利工程、蔓延的住宅开发所割裂和破坏,公共活力和城市风貌形象渐失,沦为萧条的城市后院和令人望而却步的人工沟壑。远见卓识的城市领导者邀请易道公司共商两江四岸地区的总体发展战略,希望重新定位滨水地区,开启塑造世界水平的山水文化名城的愿景,同时为后续的城市规划设计深化提供技术原则和方向。易道设计小组从都市经济、生态环境、城市规划、景观等多学科出发,以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系统分析城市生态系统及城市建设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明确了规划愿景和总体发展战略:“庆山水,承启生态人文;庆城市,重塑国际都市”“以生态与人文为主导的可持续发展城市战略” 在总体战略规划和城市设计框架研究层面,强调:- 激活生态: 重新构筑大山大水的城市生态框架 针对已经或即将遭到人工破坏的自然生态系统,采用生态廊道和视线走廊连接山体、江岸和城市,鼓励采用自然或生态工程护岸,创建湿地公园和动物栖息地,维育生态消落带,节能减排,显山活水,重新恢复城市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和重庆独特的山城风貌。 - 引导开发 : 以重大公共及文化旗舰项目引导沿江开发 挖掘重庆山水文化特质,保护历史建筑、街区和场所,再生码头等工业遗产,吸引公共文化生活重新回归水岸,共创城市文化的永恒。 总体规划空间结构跳脱目前单中心发展的现状,确定渝南、渝东、渝北三个核心新城,缓解中心压力,并形成新的城市增长极心;针对城市核心竞争力不强的现状,将金融、旅游等高端产业集群和大型文化、休闲等旗舰型公共设施优先配置在城市稀缺的滨水区域。 划定沿江都市核心区、创意经济区、会展度假区、旅游休闲区等不同特色的功能分区,避免相互无序竞争和协调发展;配合现有码头改造和公共交通TOD站点的联合开发,形成经济增长点。 通过有序的重点引导性开发,带动后方广阔的腹地,共同引领重庆城市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强化风格: 构建分区意向强化沿江不同区域景观特色分流现有滨江路快速交通职能,鼓励轻轨、地铁、水上运输等公共交通,在满足可达性的前提下,强调公共性的步行和自行车景观休闲体验,提升江上旅游的品质。 配合滨水功能分区,对码头和水利工程进行改善,将大山大水的城市自然风貌和城市公共活动巧妙结合,创造一系列连续的庆典、商务、休闲、宜居、独处、沉思等开放空间体验,优美的和自然融合的建筑轮廓线将展示给来自全国和国际的游客。 另外,为配合城市政府后续的规划深化,对重点分区进行城市设计框架性研究,工作内容包括建设用地可操作性、总体城市设计框架、产业主题与主要项目布局、沿江交通组织(滨江路)、开放空间系统、公交及站点/步行系统、天际线处理(山水城-主要轮廓线及视线通廊)等示范性设计,以加强公众理解和可操作性。 本报告作为本项目的第二阶段,旨在能兼顾战略高度和技术实现,为城市领导者、专家、开发商、城市市民提供重庆滨水地区发走向世界水准的切实可行的城市设计技术指导性纲领,共创可持续发展的新典范。2 现状分析 Baseline Analysis3cONteNts 目 录PrOJect uNDerstaNDiNG 项目背景 061 iNtrODuctiON 项目缘起 08BaseLiNe aNaLysis 现状分析2strateGic POsitON OF cHONGQiNG 重庆市战略定位 12cHONGQiNG PersPective 重庆视野 13cHiNese PersPective 中国视野 14asiaN aND GLOBaL PersPective 亚洲和世界视野 15GeOGraPHic cONtext 地理情况 16POLLutiON 环境污染 17HyDrOLOGy 水文 18BiODiversity 生物多样性 19urBaN LaNDscaPe 城区绿化 20HarBOr cuLture tOurism resOurce 码头、人文与旅游资源 21OPPOrtuNity & cHaLLeNGe 机遇与挑战 22visiON aND GOaLs 愿景与目标 243PLaNNiNG strateGy 规划策略 4ecOLOGicaL strateGies 生态策略 30sOciaL & cuLturaL strateGy 人文策略 36ecONOmic strateGy 经济策略 44OveraLL strateGic PLaN 总体战略规划5urBaN structure 空间结构 54riverFrONt LaND use 沿江用地布局 56OPeN sPace 开放空间 58riverFrONG circuLatiON 沿江道路组织 60riverFrONt LiGHtraiL access 沿江地铁可达性 62Key issue stuDy 专项规划6 Key issue stuDy iNtrODuctiON 专项研究简介 66riverFrONt rOaD stuDy & strateGy 滨江路专项研究 68WaterFrONt cHaracter 滨水空间特色研究 72riverFrONt eDGe treatmeNt stuDy 岸线专项研究 76DOWN-DraW area stuDy 消落带专项研究 84PuBLic FaciLities aND tOurism PLaN 公共服务设施及旅游研究 90riverFrONt District urBaN DesiGN GuiDeLiNes 分区城市设计框架7District iDeNtity 滨江分区框架 96city ceNtraL 都会核心区 100urBaN cuLturaL tOurism 都市文化旅游区 110creative BusiNess ZONe 创意综合区 120r&D District 研发科教区 130DiaOyuZui recreatiONaL tOurism District 钓鱼嘴休闲旅游区 136LOGistic & cONFereNce District 现代物流区/旅游度假综合区 142sPOrts cOmmuNity District 体育居住综合区 148NOrtH-sPriNG cuLturaL tOurism District 北泉温泉文化旅游区 154ecOLOGicaL iNDustry District 生态产业示范区 160Key NODe iLLustrative PLaN 重要节点示意8steeL PLaNt iLLustrative PLaN 重钢改造示意 168 raiL statiON iLLustrative PLaN 重庆站改造示意 170cixi KOu reDeveLOPmeNt iLLustrative PLaN 瓷器口旅游节点改造示意 172sOutH raiLWay statiON iLLustrative PLaN 重庆南站改造示意 174sPOrts BeLt iLustrative PLaN 综合体育核心区示意 176Diu yu Zui tHeme ParK iLustrative PLaN 钓鱼嘴主题公园示意 178tOurism aND resOrt DeveLOPmeNt 广阳坝旅游度假开发示意 180aPPeNDix 附录9case stuDy 案例研究 184cHecK List OF tHe Districts FuNctiONaL settiNG 与总规的衔接 194PrOJect team 项目设计团队 1961项目背景PrOJect uNDerstaNDiNG项目缘起iNtrODuctiON项目缘起重庆位于青藏高原与长江中下游平原的过渡地带,是世界著名的山城。它地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冬春季节雨轻雾重,号称“雾都”。重庆的现有人口为3,144.23万人,人口密度379人/平方公里;市域面积约82,403平方公里,为北京、天津、上海三市总面积的2.39倍,是我国面积最大同时最年轻的直辖市。重庆是长江上游地区的经济中心,又是国家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同时它也担当了中西部地区综合交通枢纽和西部经济整体发展的重任。 长江和嘉陵江作为重庆城市水上运输、产业聚集、滨水公共活动、宜居所在,是城市最重要的发展地区。重庆城市领导者面对历史的发展机遇,重新定位城市的发展目标和策略,希望将滨江地区作为城市精明增长和城市形象提升的关键所在,引领重庆早日跨入世界级城市的行列。本项目作为贯彻城市发展方针,以研究两江四岸地区(长江和嘉陵江主城段)发展潜力,科学制定未来发展策略,形成切实可行的城市设计技术指导性纲领文件为目的,将对重庆市两江四岸地区乃至国内的滨水地区发展起到深远的影响。工作范围工作范围包括嘉陵江和长江180公里长岸线,占地约230平方公里的滨水地区。工作内容一、总体战略规划总体发展定位生态系统维护主导产业发展建议分区定位和分区特色建议二、总体城市设计框架城市交通/开放空间/土地利用的整体框架开发控制、重要性建议、城市设计指导原则重庆两江四岸地区总体战略规划和城市设计 Chongqing Waterfront District Strategic Plan & Urban Design82 现状分析 Baseline Analysis9重庆两江四岸地区总体战略规划和城市设计 Chongqing Waterfront District Strategic Plan & Urban Design102现状分析2 现状分析 Baseline Analysis11BaseLiNe aNaLysis重庆市战略定位strateGic POsitON OF cHONGQiNG不变的根基:工业基地、西部中心一小时经济圈规划预期的转型:综合型的经济中心一圈两翼规划西部地区重要增长极“314”总体部署长江上游地区的经济中心城乡统筹发展的直辖市西部地区率先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城乡总体规划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西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未来长江上游地区的经济中心“十一五”规划国家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商务服务中川东军政中心心,金融服务中心,综合交通枢纽。区域增长和辐射的极核西部地区的产业创新基地和承东启西产业服务基地带活一条线(长江上游)辐射一大片(西部尤其西南地区)中国西部最大的工商业城市长江经济带战略大后方巴国夏国设市抗战陪都设直辖市设直辖市设直辖市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首都首都192919371939195319972007中国经济第四极: 成-渝经济圈成为继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环渤海经济圈之后推动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第四极国家战略性城市: 重庆作为中国西部的核心城市,国家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对于协调中国东西部发展差距、城乡发展矛盾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中央导航的直辖市:重庆是西部地区唯一的直辖市,长江上游经济中心西部航运中心: 重庆是连接中国西部、东盟地区与中国东部的航运中心(每年3000万吨的水上货运量)重庆的经济腹地:四川、贵州、云南西南三省以及部分西北地区2亿多人口市场重庆两江四岸地区总体战略规划和城市设计 Chongqing Waterfront District Strategic Plan & Urban Design12重庆视野cHONGQiNG PersPective进出口情况外商直接投资百万美元百万美元800012007000100060008005000进出口总额进出口情况出口额4000进出口情况600进口额百万美元进出口情况3000百万美元8000400百万美元200080007000800020010007000600070000060005000进出口总额199719981999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199719981999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60005000进出口总额出口额40005000进出口总额出口额进口额40003000出口额进口额40003000进口额20003000200010002000100001000199719981999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0199719981999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0199719981999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1996-2007年重庆市GDP计量单位:亿元,% 1996-2007年工业增加值增速及占GDP的比重% 纵向比较:2005年后,重庆经济开始蛙跳式增长。 2006-2007年,重庆GDP增速从全国22位一跃攀升到第3位。2007年,重庆GDP增长15.6%,人均GDP达到14622元,增长15.2%1. 2007年人均GDP增长率达15%,跃居全国第三2. 工业增加值增速达20%以上,为直辖10年以来最高水平3. FDI增速为24%,进出口额增长36%,对外开放程度大幅增加4. 2007年重庆成为国家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而主城区将是统筹城乡发展的核心动力2 现状分析 Baseline Analysis13中国视野cHiNese PersPective2007年中国52个城市解释竞争力排名人才本体企业本体主要产业本公共部门生活环境商务环境创新环境社会环境城市竞争力竞争力体竞争力竞争力竞争力竞争力竞争力竞争力香港14221121上海22134213深圳437423515北京31241314337澳门541667647杭州67310915817重庆392653312384748成都2036122820262546武汉834402715301935西安4450234124474950数据来源: 倪鹏飞等. 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8第三产业内部行业结构差异比较 2006年第三产业内部行业结构差异比较20%Comparison of the tertiary industry structure上海北京18%成都重庆16%14%12%10%8%6%4%2%0%交通运输仓储信息技术金融业商务服务业科研技术人均GDP比较 2006年各直辖市实际利用外资比较比较(万美元) 2006年人均GDP比较(元)2006年各直辖市实际利用外资(万美元)70,00080000060,00070000050,00060000040,00050000030,00040000030000020,00020000010,00010000000上海武汉西安成都重庆重庆重庆市辖区上海北京天津横向比较:重庆与长江上游经济中心还存在较远的差距1.经济开放度不高:实际利用外资较低,2.出口产品技术含量低:以初级材料型为主3.产业发展阶段较低:工业位于产业价值链低端4.高端服务业缺乏:第三产业以交通运输仓储业为主导,而非金融、商务、IT服务5.创新氛围不足:人才本体竞争力(39位)、创新环境竞争力(47位)6.综合竞争力(39位)落后于其它直辖市和一般省会城市重庆两江四岸地区总体战略规划和城市设计 Chongqing Waterfront District Strategic Plan & Urban Design14亚洲和世界视野asiaN aND GLOBaL PesPective 2007年重庆市FDI来源地和投资额 亚洲67.3%、香港44.38%、台湾12.6%、美国12.5%亿美元港台:重庆FDI的主要来源>2东盟:进出口和对外直接投资腹地0.1-10.1-0.5日韩:进出口贸易和制造业转移(汽车、船舶、电子)主战场<0.01欧美:高新技术和高端服务业转移潜力来源2015泛亚铁路对接”重庆昆明” 快速铁路重庆-南宁-河内-万象-曼谷高俟?006年重庆市在亚洲区各国的进出口额(万美元)亚洲区进出口总额(万美元)70000600005000040000CQ3000020000100000本国南港湾度其国坦朗台耳斯日韩越香国印土泰基伊 中 巴 2006年重庆市境外游客主要来源国(人次/年)160000140000120000100000800006000040000200000国本胞胞国国亚国坡大国利同同利加拿大美日澳湾德英大法新加泰意 港台 澳 外商投资来源集中,亚洲为投资主要来源地。 外商投资行业集中,以工业企业和房地产企业为主。截至2006年底,来重庆投资的957家外商投资企业中,来自亚洲的有644家,占全市所有外商投资企业的比重达67.3%。东盟在重庆对外贸易中的地位日益凸显, 重庆将成为东盟自由贸易区的重点城市。 为突破交通瓶颈,在今年6 月获铁道部通过的重庆铁路枢纽规划方案中,新规划的“西安重庆昆明”的快速铁路引人注目,重庆至昆明铁路建成后,将搭上泛亚铁路,从而步入东盟自由贸易区“快车道”。欧亚大陆桥的重要连接节点东盟自由贸易区的重点城市2 现状分析 Baseline Analysis15地理情况GeOGraPHic cONtext高程分布图重庆城内山峦叠嶂、沟壑纵横,高程上的多变起伏限制了城市建设中土地使用的有效性,但是山、水、城交错相应的格局同时也给城市风貌注入了独特的性格。两江四岸项目范围内的可建区大多处于丘陵地带,海拔高程在山江城市196-350米之间。激活城市生态应顺应自然形态,充分发挥山水资源的优势,创造沿江背山面水、错落有致的山水城市。同时,确定城市制高点,保留重要山脊线的自然形态,根据地势控制建设高度等对未来城市规划也至关重要。坡度分布图坡度是重庆发展的重要限制因素。只有坡度小于25%的土地属于适建地,而在研究范围内, 25%以下的坡地只占60%。坡地城市重庆的大面积坡地,使得重庆的建设用地异常珍贵,也造成城市建设成本高, 难度大。不适当的建设开发以及暴雨冲刷易造成地质灾害, 比如山体滑坡等,并加重水土流失和泥沙沉积。水体 坡度<=25% 坡度>25%水土流失一直是山城重庆的典型问题, 随着经济开发、城市建设等各方面的因素影响, 重庆水土流失日趋严重。具体原因包括:- 河坡陡,稳定性差;- 地表径流冲刷,造成泥土流失加速;生态安全- 岸边植被退化,固土能力不高;- 不合理的开发建设破坏岸线,例如道路建设距离水岸太近,沿岸开采沙石等;- 沿江分布的农业加剧了土壤退化;- 船行波侵蚀,也对水土流失造成一定压力。重庆两江四岸地区总体战略规划和城市设计 Chongqing Waterfront District Strategic Plan & Urban Design16环境污染POLLutiON长江和嘉陵江是重庆市的重要水源地。目前长江、嘉陵江干流主城区上游河段水质为IIIII类,主城区段水质基本上处于IIIIV类。根据2006年重庆市环境质量简报,两江枯水期水质较好,平水期水质较差。超标指标主要包括粪大肠菌类群。总磷和石油类等指标有所提高。水质保护任务艰巨。两江河段主要水污染源包括:水质污染- 沿江生活污水排放- 沿江各类工业废水排放- 航运及码头污染- 雨水径流污染- 农业面源污染- 固体废弃物(工业和生活垃圾)重庆独特的地理地形造成静风期较多。主要空气污染源包括:1. 交通尾气. 交通堵塞加剧尾气排放2. 冶金, 钢铁, 化工等重工业排出大量废气污染物3: 道路交通以及施工带来的扬尘污染空气污染实施蓝天行动后,主城空气质量有改善,主要污染物由以前的SO2变为可吸入颗粒物。根据2006年重庆市环境质量简报,主城区空气质量满足优良天数的比例达到78.6%,酸雨污染有所加重,酸雨频率有所上升,降水酸度略有增加。视觉生态的研究有助于确定影响视觉效果的因素,寻找合适途径提升河岸视觉效果。现有的河岸景象提供了特殊的视觉纹理变化, 其中包括:- 植被- 起伏的地形- 历史和现代的人工建设视觉污染破坏现有的河岸景象构架的因素有:- 基础设施,如架高的道路桥梁、截流管等人工管道、岸壁、工业区等- 无序的码头设置- 广告标志- 未经系统设计的霓虹灯- 比例不适当的建筑2 现状分析 Baseline Analysis17水文HyDrOLOGy基地红线百年洪泛区长江自西南向东北横贯重庆市,嘉陵江自北而下在朝天门出汇入长江。都市区内还有重要支流如御临河、梁滩河、黑水滩河、后河、箭滩河、五布河、桃花溪、花溪河、清水溪等。长江在都市区内流域面积达5473平方千米。寸滩水文站多年平均流量达11056立方米/秒。嘉陵江在都市区内流域面积为3670平方千米,河口多年平均流量2120立方米/秒。重庆都市区多年平均降雨量为1068.5mm,时空分布不均匀,汛期5-10月降水量占年降水量的75%左右。地表径流由降雨形成,规律与降雨基本一致,存在时空分布不均匀。地下径流深总体上是长江以南的地区大于长江以北地区。相比前几种水资源,入境水才是重庆市可利用的最重要水资源。2006年地表水源供水占总供水量的97%,而其中提水工程又占到地表水源供水总量的61%。2009年三峡水库全面启动运作,重庆主城区的水文条件将遭到重大人为改变。按照三峡蓄水运作计划,主城区的水位变化将分为四个阶段:- 每年5月底至六月初,三峡工程泄水,重庆海关水位降至自然水位,160米左右;- 6至9月洪水期,三峡水库处于低水位,主城水位为自然洪水位;- 10月左右洪水期结束,三峡水库蓄水水位逐渐提升到175米,主城基本处于自然水位。- 11月至次年2月,三峡水库保持175米水位,主城水位在自然水位的基础上有所提升,重庆海关水位维持在179.37米左右(高程均为吴淞高程)。重庆两江四岸地区总体战略规划和城市设计 Chongqing Waterfront District Strategic Plan & Urban Design18生物多样性BiODiversity重庆是我国17个生物多样性关键区之一,生物资源十分丰富,已经建立缙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及重庆植物园、重庆花卉园,保留了丰富的植物物种资源。但是,除了缙云山和北碚等区为植物多样性丰富的区域外,其他城区以次生植被为主,在岩溶区评价方面属于潜在脆弱区。在主城区内,由于地势和建设开发等因素,分散出现的多是季节性的低洼地、陡坡地、茅草地、冲积滩涂等,缺乏管理。这些因素的存在都严重影响了本土植物的繁衍和生养,使物种多样性受到威胁。重庆水资源十分丰富,在两江沿岸主要有三种生物生境:主城区的防护大堤、低缓丘陵上的林耕区和陡峭的峡谷区。大堤的修建使得动物生境遭到破坏,特别是水禽;过度地开垦使得农耕区内原有的湿地生态环境大大地改变;峡谷地带植被覆盖良好、水较深,是鱼类良好的生存环境,但是,该区域河漫滩较少,两栖动物和水禽的栖息空间有限。这三类生境都存在水生态圈和陆生态圈缺乏链接和完整性的问题,难以真正体现山水城市的生态特色。同时,三峡水库的建成,使适合流水生活的鱼类受到严重影响。两江和其沿岸生态带是贯穿市区东西的主要绿色廊道,对于改善周围环境、延续山体水系的自然生态系统、以及提高生物多样性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但是,目前适用于生态廊道修复和连接的土地非常有限,难以达到生态廊道所要求的宽度。在城区内动物种类稀少,密度低。2 现状分析 Baseline Analysis19城区绿化urBaN LaNDscaPe城市景观绿地在近20年内有了明显的改观。资料显示,在1981-2002年间,重庆的园林绿地面积增长了5倍。但绿化指标还远远低于园林城市或生态城市的标准(表1),和其他三个直辖市相比也有差距(表2)。主城区的景观绿化也存在若干问题,一是城市绿地以小型斑块(面积小于500平方)为主,难以发挥改善城市热岛效应等生态效益;二是各区间的分布不均,难以满足生态斑块和廊道间的连续性和完整性;三是物种单调,层次单一,在沿江的景观带上,只是单一地考虑美观的要求,没有因地制宜地选择适合的乡土树种,来达到改善生态机制,促进环境自身的养育和康复。最后,在城市建成区内的绿地设计上,缺少季节性和地域性的特点,在色彩搭配和四季变化上需进一步探讨。表1 重庆市绿化指标和园林绿化标准?WHO生态 20 >40 >40城市标准 国家园林 6 38 45 城市标准重庆市(2003) 2.2 15.7 17.4表2 四大直辖市绿化建设比较?建成区面积 747.77 424.06 549.58 328.91人口(万人) 1122.30 913.98 1327.14 3097.912城市园林绿化面积(m) 29365 8871 14660 97712城市公共绿化面积(m) 7070 2993 5784 15762城市人均公共绿地面积(m) 9.9 6 5.9 3.4重庆两江四岸地区总体战略规划和城市设计 Chongqing Waterfront District Strategic Plan & Urban Design20码头、人文与旅游资源HarBOr cuLture tOurism resOurce游客码头危险品码头 历史文物保护单位地质遗迹近代历史遗迹环保码头货物码头古建筑及历史纪念建筑温泉码头重庆因水而兴, 自古水运发达,素有“码头文化甲天下”,但配合总体规划的工业和市政用地布局,沿江集中了大量的工业码头历史文化长江与嘉陵江是城市资源框架的核心,沿江集中了大量的历史文化资源,包括民国陪都时期的文化遗址、七星岗古巴渝文化文脉、南岸开埠史迹等不同年代的历史文化资源传统街区重庆很多历史传统街区沿江布局,包括磁器口、金刚碑老街等旅游资源资源主要集中为风景区、温泉、历史遗产等,包括南山、南泉、北泉等。两江四岸孕育了重庆丰富的巴渝文化、山水文化、码头文化、移民文化、陪都文化等系列,文化复兴是两江四岸规划的灵魂核心2 现状分析 Baseline Analysis21机遇与挑战OPPOrtuNity & cHaLLeNGe机遇之一:生态资源的激活与修复充分利用水位变化, 地形起伏及结合市政设施规划创造出多变的河岸景观改造并利用沿江丰富的工业遗址及码头使其成为市民可达可用的开放和休闲娱乐空间,强化环境人文特色市政设施的改造和新建将提供生态网络再生与激活的机会,以并进一步结合自然与城市生态的构建机遇之二:总体战略定位的审视与提升直辖市的行政级别带来的管理和资源优势国家“新特区”独有的政策优势对外综合交通的提升将强化重庆与区域和国际经济的互动影响内陆唯一保税港将进一步扩大重庆的经济辐射范围和辐射能力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为重庆带来经贸合作潜力三峡大坝将增加重庆的港口通航能力机遇之三:两江四岸丰富的山水空间资源与固有城市人文特色现任领导对两江四岸城市发展的关注利用丰富的山水资源来强化并改善城市空间结构,建立沿江区城市景观、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相互协调烘托的河滨风貌和城市形象发展公共交通以及未建滨江路所提供的滨江地区改造契机,创造活跃的滨江场所和沿江景观网络充分利用水位变化, 地形起伏及结合市政设施规划创造出多独特随季节变化的河岸景观重庆两江四岸地区总体战略规划和城市设计 Chongqing Waterfront District Strategic Plan & Urban Design22挑战之一:敏感的滨江生态环境沿江多变的地形起伏、陡直的河岸和巨大的水位变化而导致的防洪、地质灾害控制和景观植栽难度快速城市化带来的滨江污染及生态系统破坏(水质/空气/噪声/农地)沿江缺乏相互协调的市政基础设施、工业、码头物流及各类建筑等造成的岸线视觉污染构成滨江特色人文环境的各类地标性基地缺乏充有效的保护与开发策略挑战之二:既有城市产业转型和认识上的滞后季节性水位高差造成产业功能布局的限制重庆工业形象根深蒂固,多元特色有待挖掘和彰显城乡二元差距对城市经济全面提升的压力来自于周边重点城市的区域竞争(如成都、西安)新一轮全球产业转移过程中,重庆面临承接高新技术和高端服务业的压力挑战之三:沿江建设和景观的无序发展与特色流失城市增长迅速,缺乏对沿江地区建设有效先行的总体规划控制与设计导引交通和市政设施以及沿江大型开发造成城市活动和水岸的隔离缺乏总体引导的各类建设造成沿江城市风貌的紊乱及城市景观的个性流失缺乏系统的公共活动空间规划及配套配套2 现状分析 Baseline Analysis233愿景与目标visiON aND GOaLs庆山水,承启生态人文庆城市,重塑国际都会以生态与人文为主导的两江四岸可持续发展战略重庆两江四岸地区总体战略规划和城市设计 Chongqing Waterfront District Strategic Plan & Urban Design26愿景与目标visiON aND GOaLs项目目标 从多个尺度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城市框架一、宏观层面: 构建与自然生态和谐的城市整体框架二、中观层面: 建立特色分区和城市设计框架,突出重要项目三、微观层面: 进行局部设计指导,优化滨江城市景观发展策略构建以生态与人文为主导的可持续发展城市以生态与人文为主导的可持续性城市发展战略是指,在以本地的自然生态与人文环境为核心价值,保证建筑环境与社会经济等方面的平衡发展。在本案中体现在以下三个层面:一、激活生态 重新构筑大酱笏某鞘锌沙中蚣?二、引导开发 以重大公共及文化旗舰项目引导沿江开发三、强化风格 构建分区意向强化沿江不同区域景观特色成为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城市意味着“在不给后代留负担的前提下,提高城市生活品质,包括生态上、文化上、政治上、制度上、社会上和经济上的各个层面。这个负担是指消耗后减少了的自然资本所带来的后果和在当地产生的额外的负面影响。” - 引自城市21研讨会,柏林,2000年7月3 愿景与目标 Vision and Goals27?规划策略PLaNNiNG strateGy生生态特质态ecOLOGicaL cONtext策略特质? ? 山城:主要山脉(自西向东)有缙云山、中梁山、龙王洞山、铜锣山、明月山和桃子荡山,形成了重庆独特的地形地貌,众多山脉及其周边自然环境也创造出多样的栖息地类型并带来丰富的物种多样性,但地形起伏、坡度陡峭、以及水土流失同时也成为重庆发展的重要限制因素。? 江城:除长江、嘉陵江外,重庆还有诸多次级河流,为野生动物提供重要栖息地的同时,也为沿岸的生物栖息地和生物物种带来丰富的水资源。与此同时,江城重庆作为三峡水库库尾地带,长江水位受到三峡工程运行的一定影响。以上两大特质,决定了重庆在自然条件上的特殊性,为开发建设提供机遇的同时也带来巨大挑战重庆两江四岸地区总体战略规划和城市设计 Chongqing Waterfront District Strategic Plan & Urban Design30核心问题 eNvireNmeNtaL Key issues问题? 为了寻求更多可开发用地,炸山除丘陵严重破坏了重庆的山体地貌,不当建设及管理加剧了水土流失,山体滑坡和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频繁发生。? 对林地的侵占行为(包括农业开垦、开山挖石、木材砍伐、城市建设等)加重了水土流失和水岸植被退化。? 诸多水利工程(三峡大坝、沿岸防洪墙等)改变了河道水文条件,破坏了自然河漫滩生态系统,? 两江及其支流成为城市污水的受纳体,污染物的增加和河流自净能力的减弱使得水质恶化,破坏水生生态系统的同时严重影响饮用水源的水质,对饮用水安全带来隐患。? 沿江的交通设施、截留管、建筑等大量人为因素侵占河岸线,破坏了生物栖息地的同时,造成了严重的景观视觉污染。4 规划策略 Plannin朠却rate杹31生生态策略态ecOLOGicaL strateGies策略基地红线一级水域生态廊道二级水域生态廊道三级水域生态廊道一级山脊线二级山脊线三级山脊线一级山林生态廊道二级山林生态廊道三级山林生态廊道总规绿地策略? ?一级生态廊道:? 长江、嘉陵江:在百年洪泛区和三峡正常蓄水位线两侧50米的综合区修复河漫滩生态系统健康,并建立缓冲林带;? 缙云山、中梁山、明月山、铜锣山:综合现有林地,在山脊线以下40米落差范围内和坡度大于40%区域重点恢复植被。二级生态廊道:? 御临河、五布河、梁滩河、一品河、黑水滩河、后河、花溪河:在支流两侧50米内着重修复河漫滩生态系统;? 龙王洞山、北部中央山脊线、渝中半岛中央山脊线、南部中央山脊线、桃子荡山、明月山和铜锣山之间的南北向中央山脊线:龙王洞山、桃子荡山和明月山地处主城区外,应结合现有林地,在山脊线以下40米落差范围和坡度大于40%以上修复山林生态系统;主城区内的中央山脊线需结合规划绿地和公园,利用山脊线以下20米落差范围和陡坡地等建立良好连接。三级生态廊道:? 汇水面积200公顷以上的支流:在这些支流两侧20-30米范围内修复河漫滩生态系统;? 其他重要山脊线:在山脊线以下20米落差范围和陡坡地等区域恢复山林生态系统。四级廊道:? 山水相交汇的区域以及城郊大型郊野公园都是重点建设的生态板块。上述四级生态廊道间需加强横向联系,形成强化的生态系统网络。重庆两江四岸地区总体战略规划和城市设计 Chongqing Waterfront District Strategic Plan & Urban Design32生态策略ecOLOGicaL strateGies低水位水体消落带百年洪泛区策略? ?嘉陵江和长江水域生态廊道的修复,需要综合考虑水体、消落带和洪泛区等自然因素,以及城市规划与建设等人为因素,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四种:嘉陵江和长江上游消落带不明显,现有山林和湿地植被良好,应注意保护自然生态系统,特别须注意周边区域退耕还林。长江下游消落带较明显,除维护现有植被外,需考虑在陡坡地做生态固岸,在缓坡地根据新的水文条件人工修复湿地。主要规划建设区域需要退耕还林,城市建设退让至腹地;在缓坡消落带和洪泛区面积较宽地带,着重修复湿地栖息地,在陡坡消落带和洪泛区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