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大砻下省级森林公园总体规划.doc
江西省大砻下省级森林公园总体规划第一章、基本情况大砻下省级森林公园位于江西省新余市分宜县钤山镇大岗山村(原大岗山乡),距分宜县城30公里。东起大岗山村江边村民小组水井向北经庙前岗、小北坑上小中龙齐龙分水至十字路上,南起江边水井向西齐龙分水至铜岭坑,西起铜岭坑老路向北经长坑齐龙分水直至甑盖垴,北起甑盖垴向东齐龙分水经石仓下至十字路上,公园规划总面积755公顷。地理位置为东经 114º32'13”114º34'37”,北纬 27º38'02”27º40'00”。大砻下森林公园园内森林茂密,四季鸟语花香,气候宜人,园内峰峦叠翠,景色宜人,溪水长流,以森林为主体,山、水、石、野生动植物装点成一幅优美的天然画卷。第一节、自然地理概况一、自然概况地文条件大砻下森林公园属武功山东北余脉,由西北、东南走向。地质构造与地质年代:地质构造为压性或纽压性断裂体系;地质年代为侏罗系上下统。地形地貌。以低山丘陵为主,地势为西北高,东南低,由西北向东南方向倾斜,海拔高程为489米-977.5米,主峰甑盖垴海拔高977. 5米,土壤及母岩状;大砻下森林公园地处亚热带红壤地区南部,成土母岩以千枚岩、页岩、砂岩为主,土层深厚,质地疏松、肥沃。土壤属长江中下游高丘土壤类型区,主要土壤类型有黄红壤、红壤、山地黄壤。地文条件对开展旅游的价值。有于利各种植物的生长发育和各类基础设施建设,发生地质灾害的可能极小,有利于开展森林生态旅游。二、气候条件大砻下森林公园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光照充足,四季分明,无霜期长。年平均气温17.9 ,极端最高气温39.9,极端最低气温-8.3;最热月为7月,平均气温28.9度;最冷为1月,平均气温4.8度。年平均气温17.9 ,极端最高气温39.9,极端最低气温-8.3;年平均日照市数1657小时,无霜期265天;年平均降雨量1593.7毫米,4-6月为雨季,占全年降雨量的45%。年平均日照时数1986小时,但受到地形和在气候条件的影响,实照时数为1657小时,稳定通过10度的日期为226天,积温4868度。湿度状况。由于地处较高海拔和森林覆盖度较高,此区域湿度较大,常年湿度多年平均在86%,秋冬季湿度较小,在78%,春夏季,特别是春季湿度较大,可达93%。降水情况。多年平均降水量1593.7毫米。一般1-6月递增,7月剧减,到8月又略有增加,9月以后锐减,以6月份雨量最多,达336毫米,11、12月最少,在166.8毫米。降雨日数116天。降雪年份平均2年降一次雪,降雪以小雪为主,持续时间短。三、水文条件大砻下森林公园境内的主要河流为新址河的上游支流。新址河系长江的二级支流袁河的支流,水质清澈透明,符合国家一级水质标准,公园内地面水和地下水资源丰富,由于植被保存良好,全年溪水潺潺。四、生物资源公园自然植被属中亚热带中部常绿阔叶栲楠林区松、杉林亚区,主要植被类型有常绿阔叶林、常绿阔叶与落叶阔叶混交林、针阔混交林、常绿针叶林、毛竹林、灌木林等,植物种类有1920种(含引进种),其中木本植物126科,356属,913种,主要乔木组成树种有壳斗科的栲属、麻栎属、板栗属;杉科的杉木属、水杉属;松科的松属;樟科的檫木属、樟属、润楠属;山茶科的木荷属、山茶属、柃木属;杜英科的杜英属、猴欢喜属;木兰科的木兰属、含笑属等。灌木主要种类有樭木、柃木、杜鹃、乌饭、白栎、冬青、胡枝子等。草本植物中主要有铁芒箕、狗脊、淡竹叶、芭茅等。层外植草本植物南蛇藤、大血藤、野木瓜、爬山虎、蛇葡萄、刺果卫予等。其植物水平分布规律:从南到北,依次为山顶矮林、常绿针叶林、常绿阔叶林、针阔混交林、毛竹林、落叶阔叶林、常绿与落叶阔叶混交林、油茶林、灌木林。其植物垂直分布规律:海拔300-500m以杉、松针叶林和毛竹林为主。600850米为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和针阔混交林或毛竹纯林等,主要分布在各个山头地块。850米以上为山顶矮林、灌丛林或山顶草地。公园内已发现的野生动物有二百余种,其中两栖爬行动物100余种,属于国家一、二级保护动物有豹、白颈长尾雉、虎纹蛙、穿山甲、小灵猫、大灵猫、白鹇、锦鸡、短尾猴、老鹰等10余种。第二节、社会经济概况新余市位于江西省中部,全市总人口111.59万人,城镇化率48%。2005年全市生产总值(GDP)达到177.32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7.1%,增速居全省第一,人均生产总值15935元。2005年全市财政总收入23.03亿元,比上年增长26.7%地方财政收入10.52亿元,增长39.6,增速居全省第一,全市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059元,居全省第二,农民人均收入3840元,居全省第三。全市去年接待游客197.18万人次,比上年增长40%,接待入境游客2161人次,增长6.8%,国内旅游收入11.58亿元,增长51.4%,旅游外汇收入62.6万美元,增长7%。分宜县位于江西省西中部,东邻新余市渝水区,南连吉安市安福县,西接宜春市袁州区,北毗宜春市上高县。总面积1389平方千米。2005年底,总人口31万人,其中非农人口7.7万,年财政收入亿元,增长,首次突破亿元大关,人均突破千元大关。其中,地方财政收入完成亿元,比上年增长。全县辖5个镇、5个乡:分宜镇、杨桥镇、湖泽镇、双林镇、钤山镇、凤阳乡、洞村乡、高岚乡、操场乡、洋江乡;芳山林场、大砻下林场、畜牧良种场、山下林场、上村林场、长埠林场。钤阳管理处、东坑林场由仙女湖管理区管理。分宜县大砻下林场前身是江西省共产主义劳动大学分宜分校,1981年撤校建场,是分宜县林业局下属的独立工商法人副科级事业单位,总人口246人,现有职工183人,其中:退休职工31人、专业技术人员13人,年总产值230万元,林业产值150万元,工业产值80万元,职工人均收入5200元。第三节、历史沿革分宜古为吴、楚之地。后属袁州府宜春县。宋雍熙元年(984年8月),析宜春之神龙、招贤、丰乐、化全、儒林、彰善、挺秀、文标、旌儒、清教10乡,立分宜县,仍属袁州。大中祥符元年(1008)全县计16798户,28492人。 元初,袁州隶属湖南行省,至元十九年(1282),袁州府升为袁州路,隶江西行省,分宜属袁州路。 明洪武二年(1369),改路为府。明、清两朝,分宜属袁州府。 中华民国成立(1912),废府留县,分宜直隶江西省。民国3年,全省分四道(豫章、赣南、浔阳、庐陵),分宜属庐陵道。民国15年,废道尹制,分宜直隶江西省。民国21年,江西省分为13个行政区,分宜属第8行政区。民国24年,江西省调整为8个行政区,分宜改属第2行政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949年10月1日),江西初设9个专区,分宜属袁州专区。1952年,调整为6个专区,袁州专区与南昌专区合并,分宜属南昌专区。1958年,南昌专署迁宜春,改名为宜春专区(后称宜春地区),分宜属之。1983年7月,恢复新余市,分宜属新余市管辖。分宜县大砻下林场前身是江西省共产主义劳动大学分宜分校,1981年撤校建场,是分宜县林业局下属的独立工商法人副科级事业单位。第四节、公园建设与旅游现状一、交通、通讯设施1、对外交通大砻下森林公园位于分宜县钤山镇境内,公园距县城30公里(已通水泥公路),距仙女湖国家级风景名胜区15公里,浙赣铁路、沪瑞高速、武吉高速、清宜公路横贯分宜,且到分宜县城已通水泥公路。森林公园距离南昌昌北机场215公里,距长沙机场248公里。2、对内交通大砻下森林公园有一条4米宽水泥公路横贯东西,到各个景点有林区公路、林间小道通行,交通比较便利。 二、服务设施供电:有高压专用线通到场部,用电十分方便。供水:水资源充沛,溪水经过卫生防疫部门检测符合饮用水水质标准。在枯水季节地表水拥有量完全能保证景区建设要求。通讯:程控电话的通讯光缆已接通到场部并已开通,移动电话已基本覆盖全境,对外通讯便捷。食宿:林场建有能容纳50人住宿、100人开会的招待所,食宿方便。随着森林公园的开发和完善,可以发展一批农家乐项目,如农家小吃、农家饭庄等项目。医疗:林场现有场办卫生院一个,周边乡办卫生院距离森林公园2公里,完全能够保障森林公园内基本的医疗卫生。商业:公园设有小型商场,经营各种生活日用品和土特产品。森林公园内土特产品众多,主要有经国家绿色食品认证的“翠峰”牌系列山野菜产品,有保鲜毛竹笋、小山笋、香椿等绿色食品及蕨菜、山芹菜等优质山野菜和以毛竹为原料生产的“翠峰” 牌竹制工艺品。三、旅游及开发现状随着仙女湖旅游开发的深入,仙女湖已成为新余市一颗璀璨的明珠,成为新余市对外宣传,对外交流,对外发展的重要窗口。新余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提出:按照观光旅游向休闲旅游转变得发展思路,打造生态型旅游休闲中心。以开发休闲旅游为主要内容,积极开发红色旅游、生态旅游,观光旅游、会展旅游等新的旅游产品。以仙女湖开发建设为龙头,高品味,高标准建设一批旅游景点和旅游主题公园,规划建设仙女湖旅游城、度假村、影视城、龙府休闲中心、仰天岗森林公园、百丈峰森林公园元以及旅游购物、美食、娱乐休闲街等一批旅游项目、切实改善旅游基础设施和优化旅游环境。加强旅游营销策略研究,注重景区文化内涵包装宣传,突出打好“仙”字牌和做好山水溶洞文章,大力开发具有新余特色的旅游工艺品、纪念品,加大与各地旅行社和重点景区联系,推出精品旅游路线,积极开拓客源市场,抢占旅游发展先机。2010年全市旅游收入达到35亿元,旅游业成为我市新的经济增长点。第五节、旅游发展环境SWOT分析一、优势1、区位优势明显大砻下森林公园位于分宜县钤山镇境内,公园距县城30公里(已通水泥公路),距仙女湖国家级风景名胜区15公里,浙赣铁路、沪瑞高速、武吉高速、清宜公路横贯分宜,且到分宜县城已通水泥公路。森林公园距离南昌昌北机场215公里,距长沙机场248公里。2、自然资源丰富森林公园的自然资源数量丰富,山地与森林气候优越,其旅游气候特别适宜于景点景物观赏、短期森林休闲度假、避暑野营,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科研价值较大,在当地有一定的知名度,因而拥有巨大的客源市场。3、地方政府和林业部门大力支持2003年经新余市人民政府批准成立市级森林公园,相关的林业政策与项目也已逐步向其倾斜。地方政府及林业部门对森林公园的开发非常重视,县人民政府在2005年成立了大砻下森林公园建设保护指挥部,并成立专门办公室负大砻下森林公园的相关资源保护,出资近百万元改善当地的交通状况和解决森林禁伐后当地农民生活水平下降的问题,把森林公园建设纳入当地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并招商引资,开发建设景点、景区,已建设森林宾馆招待所,公园内主要公路全部水泥化,森林公园至县城的公路已全部水泥化。二、劣势资金薄弱大砻下森林公园所属地大砻下林场经济基础薄弱,由于大砻下林场前身是江西省共产主义劳动大学分宜分校,1981年撤校建场,林场森林面积小,退休职工多,所以在森林公园的开发建设,需要大量启动资金的问题上会造成一定的困难。三、机遇分析1、旅游业前景广阔分析根据国际旅游业发展的一般经验,当一个国家的人均 GDP 达到 1000 美元时,国内旅游就会兴旺起来;达到 3000 美元时,就会出现到周边国家旅游的出国热潮;达到 5000 美元时,人们就会更多地追求周游世界。我国目前的人均已经超过了 800 美元,而由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有些地区的人均已远超过了 1000 美元。所以说,我国森林旅游业的发展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经济基础。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发展森林旅游业拥有庞大的需方市场。我国地域辽阔,地貌变化复杂,林区自然游憩资源极其丰富,加上我国林区特有的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这为我国森林游憩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广阔的舞台。 我们还可以换一个角度来分析。从某种意义上说,经济发达国家户外游憩业的今天就是我们户外游憩业的明天。 20 世纪 80 年代时,美国的户外游憩消费就高达 3000 亿美元,美国人均收入的 1/8 都用在了户外游憩上 ( 当然不全是森林旅游 ) ;到了 20 世纪 90 年代,美国每年参加户外游憩的人次高达 20 多亿,几乎是美国人口总数的 10 倍 。我们不妨做一个较保守的预测:在 2010 年,我国参加森林旅游活动的人次达到 3 亿,每人次在森林游憩区中的消费为 500 元人民币 ( 包括门票、吃住、娱乐、购物等方面的开支)那么森林旅游业的直接收入就将达到 1500 亿元人民币。据世界旅游组织预测,到 2020 年,中国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旅游接待国,旅游收将达到 33000 亿元人民币,而其中有半数以上的游客将走进森林、回归自然。 所以,我们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森林旅游业的春天到了。森林的文化与旅游功能必将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中发挥更大的作用。2、 地方政府高度重视森林生态保护分宜县委、县政府把保护大砻下森林公园作为改善新址河流域整体生态效益的重点来考虑,加强了源头区域的环保和生态建设,停止了木材采伐,还在大砻下森林公园周围村庄启动了日本政府贷款林业发展项目、国家公益林、省级公益林建设项目、退耕还林项目等国家重点生态林业建设项目。同时,县人民政府在2005年成立了大砻下森林公园建设保护指挥部,并成立专门办公室大砻下森林负责公园的相关资源保护,出资近百万元改善当地的交通状况和解决森林禁伐后当地农民生活水平下降的问题,把森林公园建设纳入当地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四、威胁分析竞争对手各地旅游业竞争日趋激烈,分割了原有的旅游市场。 根据江西省林业厅的消息,未来5年,江西省将在现有75个森林公园的基础上扩展到140个,总面积达到1000万亩。 据介绍,江西省现有国家级森林公园33个,省级森林公园42个,今年新申报的国家级和省级森林公园11个。新余已经申报2个,分别是仰天岗森林公园和太宝峰森林公园。仰天岗森林公园主要是以红色旅游项目为主,太宝峰森林公园主要是水上娱乐项目为主,而大砻下森林公园主要是以漂流、野生动植物观赏区以及徒步登山游等。这些省级森林公园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也是各具特色。而大砻下森林公园周边的森林公园的旅游资源也是十分丰富,并正在蓬勃发展中,这些森林公园打造的越出色对大砻下森林公园客源市场的分流就越明显,所以大砻下森林公园就更应充分发挥自己的资源优势,打造成一个具有丰富内涵、独具特色、高质量的省级森林公园。五、综合分析大砻下森林公园的风景资源丰富,山地与森林气候优越,其旅游气候特别适宜于景点景物观赏、短期森林休闲度假、避暑野营,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科研价值较大,在当地有一定的知名度;尤其与仙女湖国家名胜风景区相邻,与其能相互补充和影响,因而拥有巨大的客源市场。公园的开发建设已经具备了必要的基础设施,领导、管理和技术等基础条件,具有较高的投资效益,社会效益显著,生态环境效益良好。第二章、森林旅游资源与开发建设条件评价第一节、森林旅游资源定性评价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的要求,普查对象为具有旅游开发前景的,有明显经济、社会、文化价值的旅游资源单位或根据国家标准复合型旅游资源单体中 具有代表性的部分。他既包括客观存在的实体事物和现象。普查强调全过程的科学性、客观性和准确性,做到“定位、定形、定性、定量、定级”。普查方式以收集、分析、利用与旅游资源有关的各种资料和研究成果为主,并逐个对旅游资源单体进行现场调查核实,包括访问、现场观察、测量、记录、绘图、摄影等。一、旅游资源分类依据为保证旅游资源普查结果的客观性、可比性和可度量性。提高调查成果在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森林公园规划与项目建设、旅游行业管理与法规建设、森林旅游资源信息管理与开发利用等方面的实际应用价值,为森林公园总体规划提供依据,本次旅游资源调查和评价的基本单位是各种旅游资源单体。 根据旅游资源的现存状况、形态和特征,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将旅游资源分为“主类”、“亚类”、“基本类型”3个层次。所有旅游资源被分成8个主类、31个亚类和155个基本类型。8个主类分别是:地文景观(A)、水域风光(B)、生物景观(C)、天象与气候景观(D)、遗址遗迹(E)、建筑与设施(F)、旅游商品(G)、人文活动(H),其中地文景观、水域风光、生物景观、天象与气候景观4个主类属于自然旅游资源,遗址遗迹、建筑与设施、旅游商品和人文活动4个主类属于人文旅游资源。表2-1 旅游资源分类表主类亚类基本类型A地文景观AA综合自然旅游地AAA山丘型旅游地 AAB谷地型旅游地 AAC沙砾石地型旅游 AAD滩地型旅游地AAE 奇异自然现象AAF自然标志地 AAG垂直自然地带AB沉积与构造ABA断层景观 ABB 褶曲景观ABC节理景观 ABD 地层剖面ABE钙华与泉华 ABF 矿点矿脉与矿石积聚地ABG生物化石点AC 地质地貌过程形迹ACA凸峰 ACB 独峰ACC峰丛ACD石林ACE 奇特与象形山石ACF岩壁与岩缝 ACG峡谷段落 ACH沟壑地ACI丹霞ACJ雅丹ACK堆石洞ACL岩石洞与岩穴ACM沙丘地CAN岸滩AD自然变动遗迹ADA重力堆积体 ADB 泥石流堆积ADC地震遗迹 ADD陷落地ADE 火山与熔岩ADF冰川堆积体 ADG冰川侵蚀遗迹AE岛礁AEA岛区 AEB岩礁B水域风光BA河段BAA观光游憩河段 BAB 暗河河段BAC 古河道段落BB天然湖泊与池沼BBA观光游憩湖区 BBB沼泽与湿地 BBC潭池BC瀑布BCA 悬瀑BCB 跌水BD泉BDA冷泉 BDB地热与温泉BE河口与海面BEA 观光游憩海域BEB 涌潮现象BEC击浪现象BF冰雪地BFA 冰川观光地BFB常年积雪地C生物景观CA树木CAA林地 CAB丛树 CAC独树CB草原与草地CBA草地 CBB疏林草地CC花卉地CCA草地花卉地 CCB林间花卉地CD野生队动物栖息地CDA 水生动物栖息地CDB 陆地动物栖息地CDC鸟类栖息地 CDE蝶类栖息地D天象与气候景观DA光现象DAA日月星辰观察地 DAB光环现象观察地 DAC海市蜃楼现象多发地DB天气与气候现象DBA云雾多发区 DBB避暑气候地 DBC 避寒气候地DBD极端与特殊气候显示地 DBE物候景观E遗址遗迹EA史前人类活动场所EAA人类活动遗址 EAB 文化层EAC 文物散落地EAD原始聚落EB社会经济文化活动遗址遗迹EBA历史事件发生地 EBB军事遗址与古战场 EBC废弃寺庙 EBD 废弃生产地EBE 交通遗迹EBF 废城与聚落遗迹EBG长城遗迹EBH烽燧F建筑与设施FA综合人文旅游地FAA教学科研实验场所 FAB 康体游乐休闲度假地FAC宗教与祭祀活动场所 FAD园林游憩区域 FAE文化活动场所 FAF建设工程与生产地 FAG 社会与商贸活动场所FAH动物与植物展示地 FAI军事观光地 FAJ 边境口岸FAK景物观赏点FB单体活动场馆FBA 聚会接待厅堂FBB祭拜场馆 FBC 展示演示场馆FBD 体育健身场馆FBE歌舞游乐场馆FC景观建筑与附属型建筑FCA 佛塔FCB塔形建筑物 FCC 楼阁FCD 石窟FCE 长城段落FCF 城堡FCG摩崖字画 FCH碑林 FCI广场 FCJ人工洞穴 FCK建筑小品FD居住地与社区FDA 传统与乡土建设FDB特色街巷 FDC特色社区 FDD 名人故居与历史纪念建筑FDE书院 FDF会馆 FDG特色店铺 FDH特色市场FE归葬地FEA 陵区陵园FEB墓 FEC 悬棺FF交通建筑FFA桥 FFB车站 FFC港口渡口与码头 FFD 航空港FFE栈道FG 水工建筑FGA 水库观光游憩区段FGB水井 FGC 运河与渠道段落FGD堤坝段落 FGE灌区 FGF提水设施G旅游商品GA地方旅游商品GAA菜品饮食 GAB 农林畜产品与制品GAC水产品与制品 GAD中草药材及制品 GAE传统手工产品与工艺品 GAF日用工业品 GAG其他物品H人文活动HA人事记录HAA人物 HAB 事件HB艺术HBA 文艺团体HBB文学艺术作品HC民间习俗HCA地方风俗与民间礼仪 HCB民间节庆 HCC民间演义 HCD民间健身活动与赛事 HCE宗教活动 HCF庙会与民间集会 HCG饮食习俗 HCH特色服饰HD现代节庆HAD旅游节 HDB 文化节HDC商贸农事节 HDD体育节数量统计8主类31亚类155基本类型二、森林公园旅游资源定性评价(一)自然旅游资源定性评价1、地文景观公园内山峦叠嶂、绵亘曲折、层次分明,峻秀多姿的山峦构成的森林公园风景的骨架,立于山前深涧,仰望峰顶,群峰耸立,绰约多姿;循径登高葱龙作萌,苍翠满目,立体空间参差有致。甑盖垴海拔高977.5米,站在山顶,俯揽群山,顿觉心胸开阔。独特的群山、云雾、日落、山风构成了一幅独特的自然景观。2、水体景观园内水资源丰富,水系发达,溪、瀑、泉、涧、各显奇姿,众多水景使森林公园显得清秀妩媚、娇柔可人,既有清澈见底的泉潭,又有迂回慢泻的溪涧,黄毛洞瀑布海拔高约600米,落差达百余米,瀑布婀娜多姿,寓动态之美于天然野趣之中。小砻瀑布,小巧玲珑,水雾迷漫,夏日清凉舒适。清澈透明的天鹅湖面积3公顷,犹如镶嵌在群山中的一颗明珠。3、生物景观大砻下森林公园内沟谷纵横,相对高差大,小气候环境优越,从海拔3001000m的山体孕育着不同植被类型,植被的垂直分布显著。地带性植被为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随地形海拔升高的影响,水热分布不同,植被呈梯度重直性地带分布,海拔800米以上为阔叶林和山地灌丛;海拔800米以下为有杉科、松科、樟科、山茶科、壳斗科、金缕梅科、木兰科、蔷薇科、禾本科等,植被类型呈多元化分布。具有较高保护、科研、审美价值的森林珍稀植物种类有楠木、香柏、黄檀、银雀树、方竹、三尖杉等20余种。4、植物景观 园内珍稀植物达20余种,其中具有较高保护、科研、审美价值的森林植物种类有银杏、南方红豆杉、楠木,方竹、三尖杉、半枫荷、山乌桕、锥栗、银雀树等分布于海拔500-900米的低山,属原始天然林,面积5000亩。乐东拟单性木兰、云南拟单性木兰、红花木莲、华木莲、香柏、黄檀、方竹、锥栗等分布丘陵地带,面积3000亩。天然林海:森林公园内有一片面积4000亩的天然林,位于主峰甑盖垴,主要树种有继木、青冈栎、松树、枫树等,林内古木参天。 竹海:森林公园内三茨坪千亩毛竹林,一到春季,竹笋穿土破岩而出,似枝枝利剑直刺云天;冬天,雪压翠竹,银装素裹,别有一番情趣。 “劲节生来瘦;高材老去刚。”“竹青怀素志;梅老秉芳心。”更是赞修竹坚忍不拔、朴素无华,因而受到世人的尊敬。另外,竹可用于制作农具、生活用具、多种竹制工艺品等。竹叶性凉,能消肿清目,可入药。水杉林:漕水源230亩水杉林,每到秋季一片火红,当人们漫步其间,一种无限舒适的感受和美好想象便油然而生,一切疲劳和烦恼都会自然忘掉。使人有一种步入人间仙境的美好感觉,无限风光尽收眼底。古树名木景观公园内古树名木主要有:陂古冷上一雌一雄千年古银杏,胸径2.3米,高17.8米,冷水坑千年红豆杉群,北坑的古樟树群,树龄均在500年以上,这些名木古树有的独木成林,枝叶繁茂,冠如巨伞,有的连片如海,巍巍壮观。 野生动物景观景区内野生动物种类繁多,已发现的有二百余种,其中属于国家一、二级保护动物有豹(分布于步岭、田坑,数量少、白颈长尾雉、虎纹蛙、穿山甲、小灵猫、大灵猫、白鹇、锦鸡、鹰等11种,海拔800米以上的步岭,十字路、有林间漫步的白颈长尾雉,白鹇,环颈雉;田坑林中穿梭的小灵猫、松鼠;天鹅湖中嬉戏的野鸭,空中盘旋的老鹰。4、天象景观森林公园内气象景观神奇迷人。随着海拔的升高,温、湿度不断变化,清晨披苍茫雾色,踏星间雨露站在山峰顶向东眺望,稍顷,东方天际鱼肚白变为一片红色云海,但见万道霞光穿云破雾,一轮红日跳跃而出,特别是春、秋两季山顶常有白云如纱,烟雾飘渺,置身地处,山峦沉浮,林海空蒙,茫茫白雾象浩瀚的潮水在千沟万壑间缓缓流动 ,欣赏旭日东升时霞光万道,一轮红日从云层中涌出,无限的苍山撒上一层奇幻的金辉,人间仙境尽收眼底5、气候资源大砻下森林公园四面环山,因独特的地理条件,形成了独特的小气候,6-10月份平均气温比外面低4-6度,素有“小庐山”之称,实是盛夏旅游、休闲、避暑的圣地。6、历史景观 步岭寺座落在半山腰上,地理位置独特,群山、云雾、日落、山风构成了一幅独特的自然景观。每当春季来临,漫山遍野的映山红竞相开放,让人流连忘返。动人的历史传说及神话般的经历至今吸引着不少外地游客和居民来此游览、朝拜。共产主义劳动大学的教学设施依然清晰可见,留下了许多历史痕迹。(二)可借景观资源定性评价大砻下森林公园处在仙女湖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以南15公里处,与仙女湖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相邻,仙女湖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在全国都有一定的知名度,千百年历史文化的洗礼积淀,多年来锦上添花的开发建设,赋予了仙女湖以秀才之容和金玉之质。孔子曰:智者乐山,仁者乐水,而予仙女湖而言,山因水秀,山水相依,如梦如幻。在万顷碧波的仙女湖,即可观赏水天相依、烟波浩淼,鱼舤点点的汪洋平湖,又可领略星罗棋布的小岛、山水缠绵、湖叉曲径通幽的迷幻世界;还可轻舟漫游在蜿蜒曲拍、船动景移的湖光山色中。仙女湖秀美的湖光正好和大砻下森林公园的森林风景资源有较强的补充和影响。第二节、旅游资源定量评价评价原则以资源调查为基础,按风景资源的类型分类定级。通过定量评价,对森林公园资源进行综合评价。评价方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中国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等级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18005-1999)大砻下省级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以及风景资源等级进行定量评价。评价标准(1)评价公式根据中国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等级评定(GB/T18005-199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18005-1999),大砻下省级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公式1、公式2)以及风景资源等级(公式3)评定如下:国家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评定公式:B=xiFi/F M=B+Z+T式中,M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评价分值,B为风景资源基本质量评价分值,X为风景资源类型评分值,F为风景资源类型权数,风景资源组合状况按满分1.5分对组合度(Z)评分,特色附加分(T)按满分2分评分森林公园风景资源等级评定公式:N=M+H+L式中,N森林公园质量等级评定值,M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评价分值,H森林公园区域环境质量评价值,L森林公园旅游开发利用条件评价分值。(2)各类资源评分标准选择表21 地文资源评分值X1评价因子权值极强强较强弱典型度5543210自然度5543210吸引度443210多样度332110科学度332110表22 水文资源评分值X2评价因子权值极强强较强弱典型度5543210自然度5543210吸引度443210多样度332110科学度332110表23 生物资源评分值X3评价因子权值极强强较强弱地带度10108765320珍稀度10108765320多样度886543210吸引度66543210科学度66543210表24 人文资源评分值X4评价因子权值极强强较强弱珍稀度4443210典型度4443210多样度3322110吸引度222110.50.50利用度222110.50.50表25 天象资源评分值X5评价因子权值极强强较强弱多样度110.80.70.50.4030.20珍稀度110.80.70.50.4030.20典型度110.80.70.50.4030.20吸引度110.80.70.50.4030.20利用度110.80.70.50.4030.20表26 组合状况评分值Z评价因子极强强较强弱组合度1.51.21.10.80.70.40.40表27 特色附加分评分值T评价因子极强强较强弱附加分21.51.41.00.90.50.40表29 森林公园环境质量评价表H评价项目评价指标评价分值大气质量达到国家大气质量(GB30961996)一级标准达到国家大气质量(GB30961996)二级标准21地面水质量达到国家地面水质量(GB30961996)一级标准达到国家地面水质量(GB30961996)二级标准21土壤质量达到国家土壤环境质量(GB30961996)一级标准达到国家土壤环境质量(GB30961996)二级标准1.51负离子含量旅游旺季其主要景点为5万个/cm3旅游旺季其主要景点为1万至5万个/cm3旅游旺季其主要景点为3千至1万个/cm3旅游旺季其主要景点为1千至3千个/cm32.5210.5空气细菌含量空气细菌含量为1千个/m3以下空气细菌含量为1千至1万个/m3空气细菌含量为1万至5万个个/m321.50.5注:各单项指标评分值累加得出环境质量评价分值,满分值为10分。表28 森林风景资源质量评价计算表资源类型评价因子评分值权数资源基本质量加权值资源质量评价值地文资源X1典型度520F121.45B24.95M自然度5吸引度4多样度3科学度3水文资源典型度520F2自然度5吸引度4多样度3科学度3生物资源地带度1040F3珍稀度10多样度8吸引度6科学度6人文资源珍稀度415F4典型度4多样度3吸引度2科学度2天象资源多样度15F5珍稀度1典型度1吸引度1利用度1资源组合组合度1.51.5特色附加分T22注: B = xiFi /F M = B + Z + T表210 森林公园旅游开发利用条件评价指标平分标准L评价项目评价指标评价分值公园面积森林公园面积大于500hm21旅游适宜期大于或等于240天/年1.5150240天/年之间1小于150天/年0.5区位条件距省会城市(含省级市)小于100km,或以公园中心为半径100km以内有人口规模的城市或100km内有著名的旅游区(点)1.5距省会城市(含省级市)或著名的旅游区(点)100200km1距省会城市(含省级市)或著名的旅游区(点)超过100200km0.5外部交通铁路50km内通铁路,在铁路干线上,中等或大站,客流量大150km内通铁路,不在铁路干线上,客流量小0.5公路国道或省道,有交通车随时可达,客流量大1省道或县级道路,交通车较多,有一定客流量0.5水路水路较方便,客运量大,在当地交通中占有重要地位1水路较方便,有客运0.5航空100km内有国内空港或150km内有国际空港1内部交通去内有多种交通方式可供选择,具备游览的通达性1区域内交通方式较为单一0.5基础设施条件自有水源或各区通自来水,有充足变压电供应,有较为完善的内外交通条件,旅游接待服务设施较好1通水、电、和接待能力,但各类基础设施条件一般0.5注:各单项指标评分值累加得出风景旅游开发利用的评价值4、定量评价结果地文资源(X1):=14水文资源:(X2):=19生物资源(X3):=30人文资源(X4):=15天象资源(X5):=4资源组合(Z):=1.5特色附加分(T):=2.0B=xiFi+/F=21.05M=B+Z+T=21.05+1.5+2.0=24.55H=2+2+1+2+2=9L=1+1.5+1+0.5+0.5+0.5+0.5=6.5N=M+H+L=40.05按风景资源质量评定分值划为三级,大砻下省级森林公园综合质量等级评分为:40.05分,森林公园综合质量评定属于一级,风景资源的科学价值、美学价值、历史价值等资源价值和旅游价值都很高,应加强保护,制定保全、保存和发展的具体措施。三、景点等级评定第三节、森林风景资源质量等级评定公园风景资源质量评价包括风景资源质量评价、区域环境质量评价、旅游开发利用条件评价3 部分。对森林公园进行风景资源质量评价,并由此评定风景资源质量等级,有利于确定森林公园资源的保护标准、利用形式、开发规模和服务功能,为森林公园的开发建设提供指导性依据。一、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评价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评价是森林公园开发建设的基本条件,其资源评价有地文资源、水文资源、生物资源、人文资源、天象资源等5 个综合类型和资源组合与特色附加几个部分组成。按“中国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等级评定”的国家标准( GB/ T18005 1999) ,对照其他国家森林公园的风景资源的实地调查考察,对照标准,公园资源质量评价值为18.1 分。二、 森林公园区域环境质量评价森林公园区域环境质量评价是森林公园开发建设的环境条件,其中的评价项目有大气质量、地面水质量、土壤质量、负离子含量、空气细菌含量等。通过实地调查和经有关部门检测数据,对照标准,其评价分值为9.2 分(满分为10 分) 。三、森林公园的旅游开发利用条件评价森林公园的旅游开发利用条件评价是公园开发建设综合评价的一个重要条件。其中评价项目有公园面积、旅游适游期、区位条件、外部交通、内部交通、基础设施条件。通过调查,对照标准的评价分值为5.7 分(满分为10 分) 。根据以上3 个方面的评价总分合计为33 分(满分为50 分) , 质量评定为二级,具体评价为: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评价风景资源质量评价18.1分;地文资源基本质量评价3.6分;水文资源基本质量评价4.2分;生物资源基本质量评价6.0分;人文资源基本质量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