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张家界市城市环境卫生专业规划(—2030) 规划文本.doc

    • 资源ID:2700847       资源大小:245.50KB        全文页数:40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8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张家界市城市环境卫生专业规划(—2030) 规划文本.doc

    张家界市城市环境卫生专业规划文本目 录第一章 总 则1第二章 环境卫生规划目标5第三章 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规划7第四章 生活垃圾收运系统规划9第五章 生活垃圾处理系统规划15第六章 公厕设置、粪便清运处理规划19第七章 道路保洁规划21第八章 建筑垃圾收集、运输和处理系统设计23第九章 环境卫生工作场所规划25第十章 环卫科技发展规划29第十一章 投资估算32第十二章 规划实施步骤与保障体系35第十三章 附 则39第一章 总 则第一条 规划目的为了进一步完善张家界市城市环境卫生设施规划工作,促进张家界市城市环境卫生事业发展,为张家界市城市环境卫生事业的发展、建设、规划和管理提供依据,制定本规划。第二条 规划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主席令第74号,2008)和关于把城市环境卫生设施的建设纳入城市总体规划的通知的规定制定本规划。本文本所涉及的指标及定量数据依据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建规2006146号)、张家界市城市总体规划(2007-2030)、城市环境卫生设施规划规范(GB50337-2003)的有关规定,并结合本次规划的专业性质、特点,考虑今后的发展要求而制定。未作规定的相关指标,应符合国家、湖南省、张家界市有关法规、规范的规定。 第三条 规划范围本次规划范围包括张家界市中心城区和武陵源城区,规划总面积为53.6平方公里,规划总人口47.5万。中心城区的城市建设用地规模为50.1平方公里,武陵源城区的城市建设用地规模为3.5平方公里;中心城区的规划人口为44万,武陵源城区的规划人口为3.5万。第四条 规划年限规划期限为2013-2030年,其中近期:2013-2015年;中期:2016-2020年;远期:2021-2030年。第五条 规划原则协调性原则环境卫生专业规划是城市总体规划中专项规划的重要内容,因此,本规划必须服从张家界市城市总体规划、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以张家界市城市建设发展进程、国民经济社会现状和发展状况为主要规划依据。科学发展原则以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依据循环经济理论和生活垃圾处置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指导思想,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放在首位,深入认识人与自然相互作用、和谐发展的规律,落实“五个统筹”,促进经济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协调与和谐发展,走出一条符合张家界市的可持续发展道路。以人为本原则建立健全环境卫生体系的最终目的是防治环境污染和疾病的传播,提高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能力,确保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创建整洁、舒适、优美、安全的公共环境,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求,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因此,本规划应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在环境卫生设施的设计、布局、建设以及其运营模式和管理系统上体现出深切的人文关怀。创新适用原则坚持体制创新和技术创新,进一步推进环境卫生管理体制、投资体制、建设体制、运营体制改革,实现体制创新、机制创新、制度创新、技术创新,加强城市环境卫生及其基础设施的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在本规划研究编制的过程中心须结合张家界市中心城区及武陵源城区的实际情况对环境卫生设施规划预选方案进行优化分析,提出可行的规划方案和对策措施,体现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性,保证规划既有较强的科学性、先进性,又有较好的现实性和可操作性,这样才能发挥规划应有的指导作用。适度超前原则规划必须具有前瞻性,应对张家界市中心城区及武陵源城区环境卫生发展的需求做出预测,根据预测安排环境卫生设施建设。环境卫生系统规划必须符合社会经济和环境可持续发展、并与城市建设速度同步、适度超前。公众参与原则通过多种形式,普及科学知识,提高全民环境卫生意识,在全社会形成支持环卫、珍爱环境、保护生态、造福后代的良好氛围。实行统一领导、鼓励公众参与,推进社会多元主体共同参与公共环境卫生管理,吸纳各类社会资本参与环卫设施建设与运营管理,加快建立社会监督机制。市场化原则随着城市的发展与城市化进程的进一步推广,积极探索政府管理与市场行为相结合的新型环卫管理模式,并根据环卫体制改革的有关精神,对环卫体制进行了彻底的社会化、企业化服务改革,按照“作业市场化、运行企业化、服务社会化、发展产业化”的原则,建立“投资主体多元化、产权形式多样化、资源配置合理化、统一开放、有序竞争、规范发展”的环卫行业市场体系。始终坚持环卫工作要符合构建和谐社会要求的方向,遵循环卫作业市场规律,坚持专业化管理和标准化作业,环卫改革企业化是基础,市场化是过程,产业化是方向。在市场化建设的原则下,建设清扫保洁市场、垃圾收集运输市场、生活垃圾处置市场,并顺应环卫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要求,逐步形成与之相适应的体制构架、运行模式、政策框架和管理手段。第二章 环境卫生规划目标第六条 总体目标近期(2013-2020年)规划目标到2020年,逐步完善环卫基础设施的建设,张家界市中心城区及武陵源城区近期内分别在三望坡和野猫峪建成标准化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随着三望坡垃圾填埋场处理能力有限,近期内在西溪坪两岔溪村煤炭湾新建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到2020年末,张家界市中心城区及武陵源城区垃圾清运、清扫器具基本齐备;环卫清扫保洁工作基本实现全覆盖,城市环境卫生面貌明显改观,垃圾无害化程度大幅度增高,无害化手段呈现多样化,制定和完善环卫管理法规,初步建立环卫投入机制。远期(2021-2030年)规划目标规划远期,在西溪坪两岔溪村煤炭湾附近建设1座垃圾焚烧发电厂,将市中心城区及武陵源城区的生活垃圾中热值较高的可燃成份进行焚烧处理;为适应逐渐发展的分类收集,妥善的处理有机物成份为主的厨余垃圾,路面清扫垃圾、园林垃圾等,规划在焚烧厂附近建设1座生活垃圾堆肥处理厂。到2030年,通过对垃圾、粪便从产生源头到最终处置各个环节的全过程管理,运用分类收集、压缩式收运、焚烧、卫生填埋与综合利用相结合处理等多种手段,力争做到城市生活垃圾产量与处置能力动态平衡,进一步实现废弃物处理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环卫管理系统化、科学化、市场化的目标,建立高效有序、国内先进的城市环境卫生管理体系,逐步形成和完善生活垃圾收费制度和市场机制健全的环境卫生经营体系,科学完善的垃圾、粪便全过程管理体系,城市环境卫生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第七条 规划控制性目标 张家界市中心城区及武陵源城区环卫规划发展控制性指标一览表项目2020年2030年中心城区武陵源城区中心城区武陵源城区城市道路保洁率100%100%100%100%城市道路机械化清扫率70%70%80%80%垃圾分类收集率50%50%70%70%密闭运输率100%100%100%100%压缩式收集率80%80%100%100%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100%100%100%资源化利用率30%30%40%40%第三章 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规划第八条 生活垃圾分类及定义 生活垃圾主要包括居民生活垃圾、清扫垃圾、商业垃圾、事业单位垃圾、交通运输垃圾等。生活垃圾中的居民生活垃圾又分为厨余垃圾和非厨余垃圾;其它生活垃圾又可分为可回收垃圾、不可回收垃圾。第九条 控制垃圾产生量通过改善城市能源结构、提高民用燃气的使用比例,推行净菜进城、净菜上市,限制一次性物品的使用,严格规范产品包装,征收垃圾处置费等举措从源头上减少垃圾产生量。第十条 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规划目标根据张家界市目前分类收集和环境卫生体系的现状,对张家界市的分类收集提出以下目标:到2020年张家界市中心城区及武陵源城区的垃圾分类收集率达到50%以上,城市建城区实现垃圾收运的容器化、密闭化和机械化,并试点开展分类收集;到2030年张家界市中心城区及武陵源城区的垃圾分类收集率达到70%以上,城市建城区逐步实现垃圾的袋装化、分类化和资源化,垃圾的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设施应较完善,为垃圾的资源化利用打好基础。 第十一条 垃圾分类收集规划根据张家界市目前的社会经济发展现状和未来的发展趋势,根据不同的功能区分别进行分类收集方案规划。居住区规划期内(2013-2030年),张家界市的分类收集方案按照可回收物品和其它垃圾进行分类,可回收物品通过资源回收利用系统加以回收再利用,其它居民生活垃圾则通过收运系统进入填埋场等场所进行处置。商业办公区规划期内(2013-2030年),张家界市商业办公区的垃圾分类方案与居民区一致,也将垃圾分成可回收物品和其它垃圾两大类别。餐饮业垃圾规划期内(2013-2030年),张家界市餐饮业垃圾分成可回收物品和其它垃圾两大类。道路清扫垃圾规划期内(2013-2030年),张家界市中心城区及武陵源城区道路清扫垃圾的分类收集方案按照可回收物品和其它垃圾进行分类,可回收物品通过资源回收利用系统加以回收再利用,其它居民生活垃圾则通过收运系统进入填埋场等场所进行处置。第四章 生活垃圾收运系统规划第十二条 生活垃圾产生量和清运量的预测本规划的生活垃圾产量以基于历年清运量的预测结果为准。张家界市中心城区及武陵源城区生活垃圾产生量预测结果如下表所示。张家界市中心城区及武陵源城区生活垃圾产生量预测表 (单位:吨/天)市(区)基于历年清运量的预测基于人均垃圾产量的预测2020年2030年2020年2030年张家界市中心城区526.03693.15408484武陵源城区154.25200.274238.5第十三条 生活垃圾收集点规划供居民使用的生活垃圾容器和垃圾收集点的位置应固定,既应符合方便居民和不影响市容观瞻等要求,又要利于垃圾的分类收集和机械化运输。供居民投放垃圾的垃圾收集点,其服务半径不宜超过70m。积极推广小区每户设置垃圾分类收集箱,由物业管理人员统一收集。工业区内的工厂、企业单位生活垃圾收集点的设置:原则上一个单位设一个收集点,收集点的位置应在单位红线以内,收集点的环境卫生由单位负责,要达到相应的规范要求。张家界市中心城区及武陵源城区生活垃圾收集点规划结果如下表所示。张家界市中心城区及武陵源城区生活垃圾收集点规划表(单位:个)市(区)已有数量(个)近期新建(个)远期新建(个)规划期末总量(个)张家界市中心城区2909813741645武陵源城区148120160第十四条 生活垃圾收集站规划 封闭的居住小区内,应设置收集站;居住小区内的垃圾日产量超过4000kg时,应设置收集站;居住小区内的垃圾日产量小于4000kg时,应与相邻居住小区联合设置收集站;按每座收集站的服务半径不超过0.5km或最大服务距离不超过0.8km的要求,在居住区内设置收集站。张家界市中心城区及武陵源城区生活垃圾收集站规划结果如下表所示。张家界市中心城区及武陵源城区生活垃圾收集站规划表 (单位:座)市(区)现状近期规划远期规划压缩式行吊式地坑式高台式合计改建新建期末总量改建新建期末总量张家界市中心城区62512341142761725101武陵源城 区1520824125012合 计73032421346882225113第十五条 生活垃圾转运站的规划生活垃圾转运站宜设置在交通运输方便、市政条件较好并对居民影响较小的地区;转运站宜靠近服务区域中心或生活垃圾产量多且交通运输方便的地方,不宜设在公共设施集中区域和靠近人流、车流集中地区。生活垃圾转运站的选址应符合区域性环境规划、环境卫生设施建设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生活垃圾转运站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a.小型转运站每2-3 km2设置一座,用地面积不宜小于800 m2.。b.垃圾运输距离超过20km时,应设置大、中型转运站。c.垃圾转运站用地面积应根据日转运量确定,并应符合下表的规定。垃圾转运站用地标准规模转运量(吨/天)用地面积(m2)与相邻建筑间距(m)绿化隔离带宽度(m)小型1503000105中型150-4502500-10000158大型>450>80003015注:1、表内用地面积不包括垃圾分类和堆放作业用地;2、用地面积中包含沿周边设置的绿化隔离带用地,用地面积可根据绿化率提高而增加;3、表中转运量按每日工作一班制计算;4、当选用的用地指标为两个档次的重合部分时,可采用下档次的绿化隔离带指标;5、二次转运站宜偏上限选取用地指标。张家界市中心城区及武陵源城区规划建设的各转运站的设计规模和用地面积如下表所示。张家界市中心城区及武陵源城区垃圾转运站的设计规模和用地面积转运站名称收集量(吨/天)设计规划(吨/天)分选规模(吨/天)用地面积(m2)2030年远期远期远期荷花转运站20026026018000野猫峪转运站20026026018000合 计40052052036000 注:有分选能力的转运站的用地含垃圾分选、资源回收等功能用地和转运站周边专门设置的绿化隔离。第十六条 生活垃圾转运系统规划张家界市中心城区的垃圾收运系统采取以发展“固定收集站收集方式为主,后装压缩式垃圾车定时收集方式为辅”的收集模式;武陵源城区的生活垃圾收运系统采取“小型压缩式收集站+后装压缩式垃圾车定时收集”的双重收运模式,并且确定后装压缩式垃圾车流动收集为武陵源城区未来主要发展的垃圾收运方式。张家界市中心城区在规划期末形成以西溪坪两岔溪村煤炭湾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为中心的“双圈运输模式”,即“一个直接运输圈”和“一个中转运输圈”。直接运输圈内的生活垃圾不经过转运直接运至西溪坪两岔溪村煤炭湾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中转运输圈是以荷花中型垃圾转运站为中心,生活垃圾先经转运站再送至西溪坪两岔溪村煤炭湾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武陵源城区在近期的生活垃圾从各收集站运至野猫峪填埋场;规划远期,经过野猫峪中转站分拣,可燃性垃圾运至西溪坪两岔溪村煤炭湾附近的生活垃圾焚烧厂进行处置。第十七条 生活垃圾收运车辆规划生活垃圾收集车本规划拟在张家界市中心城区及武陵源城区采用电动三轮车逐步取代传统的手推式车进行生活垃圾收集。张家界市中心城区及武陵源城区生活垃圾收集车辆规划结果如下表所示。 张家界市中心城区及武陵源城区生活垃圾收集车规划表 (辆)市(区)现有数量(辆)2020年末规划数量2030年末规划数量近期新增数量(辆)远期新增数量(辆)电动车人力车电动车人力车电动车人力车电动车人力车张家界市中心城区1756826012629068855830武陵源城 区516701090619420合 计22674330136380741046250注:远期对已经购置的电动收集车和人力收集车按照20%进行更新。生活垃圾运输车根据张家界市的垃圾收运系统规划,采用后装压缩式垃圾车定时收运的车辆统一采用5t级和8t级的后装压缩式垃圾车进行生活垃圾的收运,8t级的后装压缩式垃圾车则主要用于道路宽敞或者垃圾量较大的地区的垃圾收运,按照目前张家界市环卫处提供的资料,5t级和8t级的后装压缩式垃圾车的规划比例宜按1:2计算;采用小型压缩式收集站收集垃圾的统一采用5t的自卸式垃圾运输车。张家界市中心城区及武陵源城区生活垃圾运输车辆规划结果如下表所示。张家界市中心城市垃圾运输车辆规划表(单位:辆)市(区)已有数量近期购置数量远期购置数量2020年末合计2030年末合计自卸式垃圾车后装压缩式垃圾车自卸式垃圾车5t后装压缩式垃圾车8t后装压缩式垃圾车自卸式垃圾车5t后装压缩式垃圾车8t后装压缩式垃圾车张家界市中心城区4215129122431武陵源城 区12212112811合 计54172410243242注:城区的5t级和8t的后装压缩式垃圾车的比例按1:2计;规划远期,车辆更新率按20%计。转运站配套车辆转运站一般采用小型车转入,大型车运出。本规划转运站运出车辆以20t垃圾运输车计,每辆垃圾车平均每天转运垃圾2次,备用车系数取1.2,规划期内荷花垃圾转运站运输车的数量为 5辆;野猫峪垃圾转运站运输车的数量为5辆。第五章 生活垃圾处理系统规划第十八条 生活垃圾处理规划方案规划近期(2013-2020年),张家界市中心城区及武陵源城区均以三望坡、野猫峪垃圾填埋场形成直接运输圈。城区的生活垃圾均送至填埋场进行卫生填埋。由于三望坡垃圾填埋场使用年限仅为2-3年,近期内在西溪坪两岔溪村煤炭湾建设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完善野猫峪垃圾填埋场无害化建设,使之成为垃圾无害化处理基地。规划远期(2021-2030年),三望坡垃圾填埋场已不能满足使用需求,在西溪坪两岔溪村煤炭湾已建设成第二垃圾处理场,在荷花、野猫峪分别建设一座中型的垃圾转运站。在规划期末以西溪坪两岔溪村煤炭湾附近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为中心,将中心城区及武陵源城区的生活垃圾中热值较高的可燃成份纳入到焚烧处理范围;为适应逐渐发展的分类收集,妥善的处理有机物成份为主的厨余垃圾、路面清扫垃圾、园林垃圾等,规划在焚烧厂附近选址建设1座生活垃圾堆肥处理厂,在荷花、野猫峪垃圾转运站内设分选转运设备,作为城区生活垃圾分选转运。第十九条 垃圾填埋场规划张家界市规划在2013-2030年新建和改建3座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其中中心城区2座,武陵源城区1座。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须做好防渗处理,对渗沥液做好导流和处理工作;此外还须做好填埋气体导排和防爆工作,确保垃圾填埋场的安全运行。 张家界市中心城区及武陵源城区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的详细指标如下表所示。 张家界市中心城区及武陵源城区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建设规划市(区)填埋场名称设计处理能力(吨/天)填埋年限(年)库容量(万m3)预计总投资(万元)规模等级备注张家界市中心城区三望坡生活垃圾填埋场100335385扩建西溪坪两岔溪村煤炭湾生活垃圾填埋场5003078011916新建武陵源城区野猫峪生活垃圾填埋场200202614180改建合 计800107616481注:设计处理能力、填埋年限和库容量数据源自湖南省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方案;预计总投资根据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处理工程项目建设标准(建标2001101号)的提供的参数确定;表中不包括征地、拆迁、青苗和破路赔偿等费用。第二十条 垃圾焚烧发电厂规划规划远期在西溪坪两岔溪村煤炭湾附近建设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设计日处理能力 600吨/天。生活垃圾焚烧厂的各项指标如下表所示。张家界市中心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厂建设规划焚烧厂名称设计处理能力(吨/日)用地面积()投资(万元)西溪坪两岔溪村煤炭湾生活垃圾焚烧厂6002500015000注:表中投资不包括征地、拆迁、青苗与破路赔偿等费用。第二十一条 堆肥处理设施规划张家界市中心城市规划在远期建设1座生活垃圾堆肥处理厂,规划选址在西溪坪两岔溪村煤炭湾生活垃圾焚烧厂附近,形成张家界市大型生活垃圾综合处理中心。张家界市生活垃圾堆肥厂的各项指标如下表所示。张家界市生活垃圾堆肥厂建设规划堆肥厂名称设计处理能力(吨/日)用地面积()投资(万元)西溪坪两岔溪村煤炭湾生活垃圾堆肥厂300350004200第二十二条 堆肥处理设施规划生活垃圾分选设施根据张家界市生活垃圾处理技术路线,规划在中心城区及武陵源城区建立生活垃圾分选设施,首先对可利用物质(包括大件垃圾)回收或资源化利用,其次是对煤渣、灰土等成份进行筛分,增加跨区垃圾的可燃性含量,降低跨区运输成本。各转运站在规划运输均设置垃圾分选设施。资源回收利用场根据张家界市分类收集的需要,宜在城郊区地段逐步配套建设资源回收利用场,逐步构建完善的资源回收利用系统,保障可回收利用物质交易市场的顺畅。餐厨垃圾处理设施根据地区条件,可在住宅区或宾馆、饭店、食堂等配置易腐垃圾生化处理机,减少后续处理量。易腐垃圾的就地处理,是源头减量的措施之一,由于其成本较高,一般在经济条件较好的地区或场所使用。张家界市目前的经济发展水平在近期内还不能提供建设餐厨垃圾处理厂的条件,但是在远期可以考虑试点设置餐厨垃圾处理设施。大件垃圾处理设施随着城市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将会有更多的大件垃圾产生,如旧家具、旧电器等,必须对这些垃圾进行妥善处理。目前国内尚未有城市建立大件垃圾处理厂,但有些城市如上海正积极开展这方面的工作。张家界市可以在远期考虑建设大件垃圾处理设施。第六章 公厕设置、粪便清运处理规划第二十三条 公厕规划凡旧城区住宅区和新建、扩建、改建的住宅小区、商业文化街、步行街、交通道路及火车站、长途汽车站(公交始末站)、大型社会停车场(库)、地铁站、轻轨站、客运码头、旅游点、公园 、大型公共绿地、体育场(馆)、影剧院、展览馆、菜市场、集贸市场等人流集散场所附近,应建造公共厕所。各类城市用地公共厕所的设置标准参照现行国家标准城市环境卫生设施规划规范(GB50337-2003)的规定,具体如下表所示。 公共厕所规划指标城市用地类别设置密度(座/km2)设置间距(m)建筑面积(m2)独立式公共厕所用地面积(m2)居住用地3-5500-80030-6060-100公共设施用地4-11300-50050-12080-170工业用地仓储用地1-2800-10003060其他用地1-2800-100030-6060-100注:1、居住用地中,旧城区取密度的高限,新区取密度的中、低限。2、公共设施用地中,人流密集区域取高限密度、下限间距,人流稀疏区域取低限密度、上限间距。商业金融业用地宜取高限密度、下限间距。其它公共设施用地宜取中、低限密度,中、上限间距。3、其它各类城市用地的公共厕所设置按:结合周边用地类别和道路类型综合考虑,若沿路设置,按以下间距:主干路、次干路:500-800m;支路、有人行道的快速路:800-1000m。公共厕所建筑面积根据服务人数确定。独立式公共厕所用地面积根据公共厕所建筑面积按相应比例确定。4、用地面积中不包含与相邻建筑物间的绿化隔离带用地。5、在特定的情况下,独立式公厕有可能采取与其它建筑背靠背或无间距设置。对于独立式公共厕所与相邻建筑间距设置问题,本次规划不做规定。张家界市中心城区及武陵源城区在规划期末公厕总量将达到114座,其中已建公厕28座,近期(2013-2020年)新建公厕 49座,远期(2021-2030年)新建 37座,已建公厕中有18座需进行提质改造。张家界市中心城区及武陵源城区公厕规划结果如下表所示。张家界市中心城区及武陵源城区公厕规划汇总表(座)市(区)已建数量近期新建远期新建规划期末 总量总量近期改建远期改建张家界中心城区241074435103武陵源城区41-5211合计281174937114注:只对三类公厕、简易公厕和旱厕进行改造或重建;为优化公厕,重建公厕时对部分公厕位置进行调整。第二十四条 粪便清运处理规划根据湖南省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规定:到2013年底湖南省所有县(市)区城市污水处理率将达到100%。据此张家界中心城区及武陵源城区在规划期内可采取直接将城市化粪池污水送往城市污水处理厂与生活污水混合处理。第七章 道路保洁规划第二十五条 道路保洁目标本规划加强道路的综合清扫保洁管理,落实绿化、交通护栏等附属设施和新建道路的清扫保洁,提高道路机械化清扫率,城市的一级保洁道路逐步实现高压冲洗、洒水作业,提高城市的洁净度,提升城市的形象和品味。到2020年,张家界市中心城区及武陵源城区的道路清扫保洁率达到100%,其中机械化清扫率超过70%,道路洒水面积达到80%。到2030年,张家界市中心城区及武陵源城区的道路清扫保洁率达到100%,其中机械化清扫率超过80%,道路洒水面积达到90%。第二十六条 道路保洁任务张家界市中心城区及武陵源城区在规划期内的道路保洁任务根据张家界市城市总体规划(2007-2030)的建设用地平衡表中的规划的人均道路面积和规划目标年的人口计算得到,道路保洁面积根据规划目标年的道路面积和道路清扫保洁目标确定,机械化清扫面积根据规划目标年的规划保洁面积和机械化清扫保洁目标确定,洒水面积根据规划目标年的道路面积和洒水保洁目标确定。 第二十七条 道路保洁设施规划根据城市发展,张家界市中心城区及武陵源城区近期新增扫路车18辆,12 t洒水车4辆;远期新增扫路车17辆,12t洒水车6辆。洒水(冲洗)车供水器宜设置在城市次干路和支路上,设置间距不宜大于1500m,张家界市中心城市宜取1000-1200m。在城市商业文化大街、城市道路两侧、车站、码头、街心花园等市民和流动人口活动频繁处,设置美观密闭的废物箱。废物箱的设置间隔规定如下:商业、金融业大街:50100m;主干道、次干道:100200m;支路、有人行道的快速路:200400m。第八章 建筑垃圾收集、运输和处理系统设计第二十八条 建筑垃圾产量预测建筑垃圾产量和建筑施工面积紧密相关,据统计,每1万建筑施工面积大约产生500t600t的建筑垃圾,本规划按每1万建筑施工面积产生550t建筑垃圾计算建筑垃圾年均总量。建筑施工面积按现状统计年到规划目标年(2030年)间的建筑面积的平均增长量计算,建筑面积的平均增长量则按照城市建设用地的年均增长量与建筑容积率相乘得到,张家界市中心城市的建筑容积率均按1.0计,计算结果如下表所示。张家界市中心城区及武陵源城区建筑垃圾产量预测表市(区)建设用地面积(km2)建筑面积年均增长量(万m2)建筑垃圾产量现状数据统计年份现状规划年均产量(万吨/年)日均产量(吨/天)张家界市中心城区15.5250.11.649.02247.122008武陵源城区2.173.50.060.339.042008合 计17.6953.61.79.35256.16第二十九条 建筑垃圾清运量预测建筑垃圾中的许多废弃物经分拣、剔除或粉碎后,大多可以作为再生资源重新利用。结合国内外经验,预测张家界市中心城区及武陵源城区建筑垃圾的循环利用率达到60%,实际的建筑垃圾清运量为产量的40%,约为102.47吨/天。第三十条 建筑垃圾管理处置原则1、减量化和资源化利用原则从源头上加以控制降低建筑垃圾的排放量,大力开发和推广节能降耗的建筑新技术和新工艺,减少建筑垃圾的产生,对已排出的建筑垃圾根据来源和物性进行分类,对分类后的建筑垃圾进行综合处理,提高材料回收利用的比例。2、加强回填受纳的平衡调节原则建筑垃圾管理关键要加强对受纳场所管理,对受纳要统筹按排、管理有序。充分利用三通一平工程对回填土方需求,统筹市区建筑垃圾的排放受纳。3、数字化管理原则电脑网络、电子监控、GPS卫星定位等现代的数字化管理手段应该在建筑垃圾管理中得到充分利用,以提高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第三十一条 建筑垃圾管理处置方式 建筑垃圾的处置方式包括受纳、回填和综合利用。受纳是指把建筑垃圾填入采石(矿)场或山坳的形式处置建筑垃圾;回填是施工项目土地平整和建筑施工需要回填土而回填处置的建筑垃圾;综合利用是将建筑垃圾可利用的部分再生利用。张家界市中心城区及武陵源城区建筑垃圾处置将在规范回填、受纳的基础上,逐步向综合利用过度,着重要开展源头减量化。第九章 环境卫生工作场所规划第三十二条 基层环卫机构用地规划基层环境卫生机构是指按街道(或乡镇)设置的环境卫生机构。基层环卫机构在整个环境卫生管理中起着重要作用,使得城市道路清扫保洁和垃圾清运等环境卫生管理工作将得到 整体安排、统筹管理。根据城镇环境卫生设施设置标准(CJJ27-2005)的相关规定,基层环境卫生机构用地面积和建筑面积按管辖的范围和居住人口确定,用地标准如下表所示。基层环境卫生机构用地指标基层机构设置数(个/万人)万人指标(/万人)用地规模建筑面积修理工棚面积1/15310-470160-240120-170注:1、表中“万人指标”中的“万人”,系指居住地区人口数量; 2、用地面积计算指标中,人口密度大的取下限,人口密度小的取上限。规划期内逐步完善和建立各基层环卫机构,基层环卫机构用地按350/万人的标准设置,修理工棚规划与环卫车辆停车场合建,在基层环卫机构用地中不考虑。张家界市中心城市基层环卫机构用地规模如下表所示。 张家界市中心城区及武陵源城区基层环卫机构用地规划市(区)城市组团2030年人口(人)基层环卫机构用地()近期远期总量张家界市中心城区永定组团120692228015203800南庄坪组团2247910627081770官黎坪组团441538525681420西溪坪组团90203171011402850阳湖坪组团406977084721180长岭组团33046576384960且住岗组团436318105401350荷花组团7710180120300枫香岗组团386706124081020沙堤片区小计4412878790586014650武陵源城区军地坪9639-高云3847-沙坪5437-野猫峪2009-文丰5816-岩门8252300200500小计35000合计4762879090606015150第三十三条 环境卫生车辆停车场规划环境卫生车辆停车场是环境卫生车辆管理、停放、维修的场地,便于环境卫生车辆的有效统一管理与维修,是实现环境卫生车辆科学管理的基本条件,以方便运输、提高效率为原则。环境卫生车辆用地包括绿化、车辆停放、场内通道、管理和维护设施等。环境卫生车辆停车场用地可按每辆大型车辆用地面积不超过150计算,环境卫生车辆修理场与环境卫生车辆停车场合并建设,修理工棚面积以145/万人进行预测。张家界市中心城区及武陵源城区停车场用地规模如下表所示。张家界市中心城区及武陵源城区环境卫生车辆停车场总面积市(区)停车场面积()修理工棚面积()合 计()2020年2030年2020年2030年2020年2030年张家界市中心城区60008000840102068409020武陵源城区3000400042051034204510合 计900012000126015301026013530注:转运站配套车辆停车占地面积在转运站规划中已经计入,此处不再重复规划。本规划对环卫车辆停车场的规划设置如下:张家界市中心城区在规划期内建设2座占地面积各为7000平方米的环卫车辆停车场,一座设置在官黎坪混气站旁 ,一座设置在西溪坪两岔溪村煤炭湾垃圾填埋场附近。武陵源城区在规划期内建设1座环卫停车场,位于野猫峪区地震台大院内。第三十四条 环境卫生清扫、 保洁工人作息场所规划在露天、流动作业的环境卫生清扫、保洁工人工作区域内,应设置工人作息场所,以供工人休息、更衣、淋浴和停放小型车辆、工具等。本规划按照1.2万城市人口规划一处保洁工人休息场所。每处平均建筑面积为45左右,可结合公厕、垃圾收集站、垃圾转运站建设。 张家界市中心城区及武陵源城区环卫工人作息场所规划如下表所示。环境卫生清扫、保洁工人休息场所规划(单位:个)市(区)(2013-2020年)新建(2021-2030年)新建张家界市中心城区1312武陵源城区31合计1613第十章 环卫科技发展规划第三十五条 环卫科技发展目标张家界市环境卫生科技的发展应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建立健全的环境卫生科学体系,必须始终坚持利用环境卫生科技促发展的原则方针,以实际应用为核心,加强科研与环境卫生实际工作相结合,促进环卫科研成果的实际应用;依托“数字环卫”体系的建设提升环卫管理水平;依靠科技进步提升环境卫生各项事业与建设的科技含量;以科学技术为龙头,带动一切工作,建立市中心城区、武陵源城区两级科技网络;全面提升科学技术对张家界市环卫事业发展的贡献。第三十六条 环卫科技发展任务1、制定环卫科技发展专业规划2、加强环卫管理和科学研究3、加大环卫技术研发力度4、加

    注意事项

    本文(张家界市城市环境卫生专业规划(—2030) 规划文本.doc)为本站会员(laozhun)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