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姜堰市城市绿线控制规划.doc

    • 资源ID:2700599       资源大小:2.49MB        全文页数:26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8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姜堰市城市绿线控制规划.doc

    第一章 规划背景第一节 城市概况一、地理位置靖江市位于江苏省中部,长江下游北岸,隔江与江阴市、张家港市相望,东北邻如皋市,西北与泰兴市交界。地处北纬31°56至32°08,东经120°00至120°30。全市总面积664.76平方公里,其中陆地面积556.7平方公里,长江水域面积108.06平方公里。市内水路、公路交通四通八达,水陆交通便利,自古以来是长江下游南北交通要道。靖江市现状共有8个乡镇和1个街道办事处(包括靖城街道办事处、孤山镇、季市镇、马桥镇、生祠镇、新桥镇、东兴镇、斜桥镇、西来镇)。配合沿江开发战略目标,设有江苏省靖江经济开发区(下辖新港园区、城南园区、城北园区)和江苏江阴工业园区2个省级经济开发区。二、区位优势靖江市位于中国经济最为发展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地处长三角的北部,江苏省中轴线与长江的交汇点,襟江近海,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承南启北的重要作用。广靖高速公路通过江阴长江公路大桥和锡澄高速公路,南连沪宁高速公路和沿江高速公路,北接宁通高速公路。新长铁路从靖江过江,向南接沪宁铁路,向北连陇海铁路,区域交通十分便利。顺应江苏省委、省政府审时度势作出的加快沿江开发的重大决策,江阴长江公路大桥和规划中的张靖如通道、锡澄靖通道和常澄靖通道,将是澄张靖城市组团长江南北联动发展的有力支撑,使靖江成为苏南向苏北地区辐射的中转地,加速融入苏南板块。因此,靖江市交通发展战略目标应是:构建区域运输通道网络、强化中心城市的交通节点地位、完善港口的配套设施建设。三、自然概况靖江市地处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区,温和湿润,四季分明,冬干冷,夏湿热,严寒酷暑不长,日照充足,雨量充沛,无霜期长。年平均气温15.39,极端最高温度达39.4(1966年8月7日),历年月平均温度1月最低,为1.5,极端最低温度达-14.1(1955年1月6日)。年平均降雨量1033.1毫米,最大年降雨量为1975年的1465.8毫米,而最小年降雨量为1978年的561.8毫米。最大日降雨量为219.4毫米(1962年9月6日),最大月降雨量384毫米(1970年7月),最长连续降水日数为16天(1982年7月1025日),雨量288.6毫米。全年有两个较集中的雨季,六月中旬至七月上中旬的梅雨季节和七月中旬至九月下旬的台风雨季节。常年主导风向为东南风,冬季为西北风。八、九月份本流域处于副热带高压控制下,台风活动频繁,有的年份达5次之多,最大风速30米/秒。市区地貌属冲积平原,形成历史不长,土质较弱。一般上部为厚1.22.0米的耕植土,下部为亚粘土、粉土和粉砂。老城区内杂填土区及古河道较多,地耐力不高。一般西部、北部地基承载力为815吨/平方米;东部、南部为810吨/平方米。地下水位一般埋深1米左右,最浅处为0.5米。新城区地表均为第四系土层所覆盖,地表厚度在180268米之间。土壤耐压力较低,地基强度在610吨/平方米,地下水埋深大于1.0米。靖江位于新华夏系构造体系中宜陵-射阳断裂的东侧,自北而南由吴堡低凸起,溱潼凹陷,泰州低凸起,海安凹陷等组成。断层内发育着一系列纵横交织的断裂,把整个断裂切割成菱形块体。历史上有感地震和破坏性地震均有记载。四、市域社会经济概况靖江2009年末,全市户籍总人口66.71万人,农业人口34.16万人,城镇人口32.55万人,全市城镇人口比重达48.79%。2009年,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主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全市上下紧紧围绕“学赶苏南、后来居上”的奋斗目标,全面落实“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各项举措,积极推进“以港兴市、港城相依”主体战略,深入推进沿江开发,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再创新高。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64.43亿元,比上年增长15.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5.41亿元,同比增长4.6%;第二产业增加值214.69亿元,同比增长16.7%;第三产业增加值134.33亿元,同比增长14.8%;全年财政总收入68.26亿元,地方一般预算收入27.12亿元,同比增长30.1%。三次产业结构为4.258.936.9。靖江经济的快速发展,为加快城市化进程、优化资源配置创造了有利条件。五、城市文化和风貌特色靖江自建县起,由于移民围垦造田,挖河成圩,凭河开港,因而陆地不断扩大,河港随之增多。市境内有一独立丘陵孤山,其余皆为长江三角洲冲积平原。地势平坦,以横港为界,南低北高,多在2.54.5m(黄海高程)。据地理位置和地面相对高度,可以划分为3个小地貌小区:沿江圩田区、老岸高平田区和孤北洼地区,长江段有江心洲。靖江境内河港纵横,沟渠交错,水利设施良好。有夹港、上六圩港、下六圩港、十圩港、罗家桥港、安宁港、夏仕港与横港组成“七竖一横”的骨干水系。目前约有纵贯南北的通江港道95条,村前埭后有交错的排灌沟河,构成纲目分明的水系网络。全市有一、二级河道93条,总长603km,平均相隔1km左右就有一条港河与长江相通。第二节 项目规划背景靖江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20062020)已由南京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于2006年编制完成并通过专家论证,其主要内容如下:一、规划范围1、城市规划区范围:东起环城公路,西至上六圩港、七圩港路,南起长江,北至横港、环城公路,总面积约143平方公里。其中规划城市建设用地范围:东起新长铁路,西至二圩港、七圩港路、西环路,南起长江,北至华夏路、北二环路,总面积约72平方公里。2、市域规划范围:靖江市域全域,总面积664.76平方公里。二、规划期限规划期限与靖江市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0)保持一致。近期:20062008年;中期:20092015年;远期:20162020年。三、规划目标总体目标是以建设生态园林城市、宜居城市、小康社会为目标,在规划期限内,总体形成布局均匀合理、功能搭配和谐、具有靖江地域特色、城乡一体化的网络型绿地系统。最大限度发挥绿地的生态环保、控制城市形态、景观美化、休闲娱乐和防灾减灾作用,保证靖江城市、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升公共绿地的密度,达到市民出行10分钟可以到达大型绿地,出行35分钟到达小游园。近期目标:2008年靖江市绿地建设力争达到省级园林城市标准,道路绿化普及率、达标率分别在95%和80%以上,市区干道绿化带面积不少于道路总用地面积的25%,重点做好城区内部绿地整治、城郊结合部绿地隔离带建设和新区绿地节点建设工作,提高道路绿化水平,加强河道滨水绿地建设,尤其是十圩港沿线绿化建设,形成相互贯通、具有初步网络型特征的绿地系统;中期目标:2015年绿化建设进一步提高,达到生态市建设标准;远期目标:2020年达到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建设标准,人均公园绿地超过12平方米。四、市域绿地系统空间布局依据市域绿化生态环境结构特征、人类活动与生态环境的相互作用以及环境的区域分异规律,市域绿地系统从大形态上可划分为三大部分:1、市域农田基质。市域良好的农业空间为市域大环境的绿化体系提供了优良的绿色基质,为构建合理的市域绿地系统创造了条件。2、生态斑块。靖江市城区与主要城镇建成区以及市域生产绿地、沿江保护带、滨江湿地构成了市域大环境绿地系统的斑块。根据靖江市的城镇体系发展现状及未来城市化发展的趋势,市域城镇体系形成“一体两翼两支点”的空间结构发展模式。以靖江城区辐射全市域,重点向南向长江方向发展,将重点中心镇的新桥镇和斜桥镇作为“两翼”,把生祠镇、季市镇作为“两支点”,城镇一体发展。3、绿化生态廊道。主要有河流廊道与道路廊道。沿横港、上六圩港、下六圩港、蔡家港、十圩港、罗家桥港与夏仕港组成“一横六纵”的河流绿化生态廊道。而沿靖江市域的主要道路广靖高速公路,江平公路、沿江高等级公路、姜八公路等一级公路,以及宁通轨道交通、常澄靖通道和张靖如通道建设沿路绿化生态廊道。五、城市绿地系统布局结构根据靖江城市发展的空间格局特点,在市域绿地布局的基础上,形成“一带、两心、两环、三核、八楔、八点”绿地空间布局结构,突出“水城交融、水绿相依、环楔结合、点网布局”的特点。以十圩港景观带为中心,通过带状、楔型、环状绿地连通点状分布的公园绿地,形成网络化的绿地系统构造。一带:沿十圩港两侧布置纵向滨水景观带,串联新城和旧城,形成城市绿地系统的中心纵向轴线。优化城市景观结构,提供游憩空间,改善生态景观环境。两心:主城东西两侧布置两处生态风景林地,分别为东部生态农业园和西部的靖西风景林地。形成生态绿心,发挥绿色屏障控制城市形态的作用。两环:围绕城区、沿道路两侧布置的两层环状绿地控制带。内环为东环路南环路西环路北环路道路绿带,外环为环城公路站前路南部高等级公路广靖高速道路绿带。三核:为城市中心地带的三处市级综合公园,分别形成城市绿核。从北往南依次为人民公园、花鸟公园和中央公园。这三处公园处于城市主要发展轴线上,在城市绿地景观结构上位于核心位置。八楔:从郊野绿地深入城市的楔形绿地。包括五里铺桥绿楔、焦家湾绿楔、花园殿绿楔、东郊绿楔、林家港绿楔、大桥旅游区绿楔、六圩港绿楔、西郊绿楔。八点:除了人民公园、花鸟公园和中央公园以外,分布在城区的八处节点绿地。包括城北公园、城南公园、滨江公园、十圩港公园、西郊公园、城西公园、东湖园、新城体育公园。除以上结构型绿地以外,沿河道和道路两侧布置带状绿地。南北向的为天生港绿带、八圩港绿带、渔婆港绿带、庙宇港绿带、陆三港绿带,东西向的为真武河北横港绿带、玉带河绿带、老横港绿带、横港绿带、公新公路新洲路绿带、沿江高等级公路绿带。第三节 绿地系统现状一、现状指标综述2009年靖江市现状建成区面积23.0平方公里,建成区内人口20.92万人,绿地面积为784.76公顷,其中公园绿地面积为173.28公顷,人均公园绿地面积8.28平方米,绿地率34.12,绿化覆盖率39.38。详见表1-1。表1-1靖江市绿地现状统计表序号绿地名称总面积(公顷)占建成区面积比例(%)1公园绿地(G1)173.287.53%2生产绿地(G2)47.152.05%3防护绿地(G3)52.312.27%4附属绿地(G4)490.2821.32%5其他绿地(G5)21.740.95%合计/784.7634.12%注:建成区面积为2300公顷二、各类绿地现状及分析 靖江市现状城市绿地可分为公园绿地(G1)、生产绿地(G2)、防护绿地(G3)、附属绿地(G4)及其它绿地(G5)五大类。(一)公园绿地(G1)1、公园绿地现状靖江市现状城市公园绿地包括综合公园(G11)、社区公园(G12)、专类公园(G13)、带状公园(G14)、街旁绿地(G15)四大类,总面积173.28公顷。1)综合公园(G11)靖江市现有综合公园5处,分别为人民公园、西郊公园、东湖园、马洲公园、花鸟公园,面积为54.36公顷。详见表1-2。表1-2靖江市综合公园(G11)现状统计表序号名称类别位置面积(公顷)1人民公园 全市性公园人民路东侧、骥江路北侧7.52西郊公园区域性公园真武河路南侧、环城西路东侧11.263东湖园区域性公园环城东路东侧、北横港北侧11.24马洲公园 全市性公园阳光大道南侧、城东大道西侧21.05花鸟公园区域性公园环城东路西侧、横港南侧3.40合计/54.362)社区公园(G12)靖江市现有社区公园6处,分别为已建成的钟楼广场、春江花城广场、九圩港绿地、城北公共绿地,面积总计16.96公顷;在建双鱼公园、中毅公园,面积为9.97公顷。面积总计26.93公顷。详见表1-3。表1-3 靖江市社区公园(G12)现状统计表序号名称类 别位置面积(公顷)1钟楼广场社区游园江华街西侧、骥江路北侧0.752春江花城广场社区游园人民南路东侧、江洲路北侧4.213九圩港绿地社区游园横港-环城南路2.704城北公共绿地社区游园北二环路南侧、新建北路西侧9.305双鱼公园社区游园车站路西侧、横港北侧3.136中毅公园社区游园环城西路西侧、陆三港东侧6.84合计/26.933)专类公园(G13)靖江市现有专类公园3处,其中已建2处,分别为位于江平路北侧、江华街东侧的市府绿地,属体育公园;位于东北环的榉园绿地,属榉树种植园,面积为5.54公顷;在建1处,位于环城东路东侧、横港南侧,属纪念园林,面积为14.22公顷。面积总计19.76公顷。详见表1-4。表1-4 靖江市专类公园(G13)现状统计表序号名称类 别位置面积(公顷)1市府绿地体育公园江平路北侧、江华街东侧3.502榉园专类公园东北环2.043纪念林公园专类公园环城东路东侧、横港南侧14.22合计/19.764)带状公园(G14)靖江市现有带状公园15处,一般滨河设置,分别为沙泥河绿地、十圩港绿地(北环城路北侧)、渔婆港街心公园、十圩港景观带(滨江新城)、十圩港景观带(新江海段)、十圩港景观带(环城南路南段)、十圩港景观带(中洲路-广靖高速)、西天生港绿地(环城东路东侧)、西天生港绿地(江阳路-阳光大道)、正南村景点绿地、新虹桥东南侧游园绿地、竖向玉带河绿地、北环绿地、真武河(十圩港-北环桥)绿地、横港(新跃桥-高速)绿地等,面积总计52.17公顷。详见表1-5。表1-5 靖江市带状公园(G14)现状统计表序号名称类型绿地面积(公顷)1沙泥河绿地滨河绿地0.222十圩港绿地(北环城路北侧)滨河绿地0.463渔婆港街心公园滨河绿地3.374十圩港景观带(滨江新城)滨河绿地6.405十圩港景观带(新江海段)滨河绿地1.826十圩港景观带(环城南路南段)滨河绿地2.407十圩港景观带(中洲路-广靖高速)滨河绿地13.538西天生港绿地(环城东路东侧)滨河绿地0.409西天生港绿地(江阳路-阳光大道)滨河绿地6.4910正南村景点绿地带状公园0.6711新虹桥东南侧游园绿地滨河绿地0.6012竖向玉带河绿地带状公园0.1513北环绿地滨河绿地0.2914真武河(十圩港-北环桥)绿地滨河绿地7.2215横港(新跃桥-高速)绿地滨河绿地8.15合计/52.175)街旁绿地(G15)靖江市现有街旁绿地42处,面积总计20.06公顷。详见表1-6。表1-6靖江市街旁绿地(G15)现状统计表序号名称位置面积(公顷)1西北环绿地西环城路东侧、渔婆港西侧0.432城北桥西北绿地人民北路西侧0.353靖安苑南侧绿地靖安苑南侧0.184靖北五组绿地靖北五组0.085江山路绿地江山路两侧0.406康宁路绿地康宁路北侧、桃园路东侧0.507东支河沿绿地东支河沿南侧0.128天妃宫桥东北侧绿地车站路东侧、横港北侧0.209西环岛绿地环城西路与骥江西路交叉口0.54 10启航喷泉绿地环城西路与江平路交叉口0.1311渔婆南路绿地渔婆南路两侧0.3312新世界附近花圃车站路东侧0.04 13南环白马转盘绿地车站路与环城南路交叉口0.09 14骥江西路路口绿地骥江西路南侧0.0115二院北侧绿地环城西路西侧0.02 16庙宇港桥绿地环城西路西侧0.0317扬子江大酒店河前绿地姜八公路西侧0.16 18双港路绿地双港路北侧0.10 19骥江西路与新建路交叉口骥江西路与新建路交叉口0.0120新西北路绿地新西北路北侧、渔婆北路西侧0.0621城市广场人民路西侧、骥江路两侧0.0322朱大路绿地朱大路两侧0.1523江阳路绿地江阳路北侧0.2024康兴路绿地康兴路西侧0.1025正南村景点绿地正南村3.8326长田岸河绿地长田岸河两侧0.7027三匹马绿地环城南路与渔婆南路交叉口0.6828魁星阁团结路南侧、江华街西侧0.3029玉带路绿地玉带路两侧0.7130新跃桥西北侧绿地人民路西侧、横港北侧0.5031新车站广场环城南路南侧、兴业路西侧1.8032混堂河游园绿地安宁路北侧0.2933南环雕塑广场绿地环城南路北侧、人民路东侧0.3034真武河城北桥东南侧绿地人民北路东侧、真武河南侧0.6535新跃桥蘑菇亭人民路东侧、横港南侧0.12 36虹兴社区景点1绿地桃园路东侧、水圩路北侧0.6037虹兴社区景点2绿地虹兴北路西侧、横港北侧1.0038虹兴社区景点3绿地虹兴北路西侧、横港南侧0.6339虹兴社区景点4绿地桃园路西侧、工农路北侧0.5740城西村1号景点绿地渔婆路西侧、朱大路东侧0.7441城西村2号景点绿地靖安路北侧、朱大路西侧1.3242城西村3号景点绿地靖安路南侧、朱大路西侧1.06合计/20.062、公园绿地现状分析1)优势靖江市公园绿地建设得到重视,各类公园绿地的面积和数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新建了西郊公园和东湖园等一系列的综合公园。城区内较大面积的社区公园和街旁绿地也均有建成,整体布局较为均衡,尤其注重对河道水系的利用,营造良好的滨水景观,对改善城市环境,完善绿地游憩服务功能起到了较好的作用。靖江市政府及建设部门投入大量精力和财力,陆续建成了一批重点精品工程,如龙潭游园、正南村景点游园、虹兴村景点游园、城西村景点绿地、十圩港滨河游园等,景观质量良好,对提升城市形象起到了重要的作用。2)不足靖江市人均公园绿地指标较低,与国家级园林城市目标相比,还有距离,需大力建设城市公园绿地,以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从现状看,公园绿地系统性不强,各类公园及绿地类别、选址及规模均不配套,服务半径偏小,还不能满足居民日常生活的需要。尤其是旧城区公园绿地总量偏低,加之用地不足,扩建改建难度较大。公园绿地的规划设计未能有效地体现靖江城市历史文化特色,滨河岸线缺乏应有的滨水开放空间和景观体系。城市公园绿地的使用功能和生态功能不够完善。形式陈旧,在突出地方特色及具有独特风格方面较欠缺,缺少精品园林小品的点缀,在景观设计上需加强。全市性综合公园老城区内有人民公园、西郊公园、东湖园、花鸟公园,新城区有马洲公园,但数量仍然不足;专类公园从数量、内容及景观品质上应全面增强。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公园绿地总量依然偏低,特别是与市民生活密切相关的社区公园数量偏少,绿化广场等街头休憩型绿地不足,分布不够合理,服务半径的覆盖面不够十分完善,小游园面积偏小,服务半径较小。(二)生产绿地(G2)1、生产绿地现状靖江市现有生产绿地11处,面积47.15公顷。详见表1-7。表1-7 靖江市生产绿地(G2)现状统计表序号名称面积(公顷)1东北环苗圃2.402东环苗木市场1.893公园花圃0.594滨江花木市场0.875农业科技示范园2.646通江路苗圃1.877百蔚园23.338城南石榴园1.469靖江市花服1.7610陈兆彬个体苗场0.6511虹兴社区16号路两侧桂花0.6912生态园苗圃9.0合计47.152、生产绿地现状分析1)随着城市建设用地范围的不断扩大和城区生产绿地用地性质的更换,现状的生产绿地面积、品种、数量、质量等尚不能满足城市发展的需要。2)城区里植物色彩不丰富,花圃要多培育适合靖江生长的宿根花卉和球根花卉,苗圃也要多引种培育花灌木。(三)防护绿地(G3)1、防护绿地现状靖江市防护绿地主要为广靖高速公路两侧及环城路两侧的绿地,面积52.31公顷。2、绿地现状分析1)优势靖江市水网密集,沿河防护林体系的建设是城市绿化工作的特点和重点。2)不足靖江市现状建成区范围内防护绿地建设还未引起足够重视,存在偏重和建设不够的问题。主要在境内与过境河流、水网未设防护绿带;在铁路沿线、交通干道、市政设施周围未设防护绿带;工业区与居住区之间也未建设较成规模的防护绿地。靖江市现有的防护绿地还未形成完整的防护体系,还需大力完善,使其生态化、园林化。(四)附属绿地(G4)靖江市城市附属绿地现状总面积为490.28公顷。其中居住附属绿地140.16公顷,单位附属绿地面积总计229.84公顷,道路附属绿地120.28公顷。1、居住附属绿地(G41)1)居住附属绿地现状靖江市现有居住附属绿地面积总计为140.16公顷。2)居住绿地现状分析老城区外居住区绿地率较高。新区居住区成片开发,用地规整,利于绿地建设实施。旧城区的住宅区用地紧张,绿化用地无法保证。居住区绿地中缺乏小区级及组团级集中绿地,可供人们健身、休息的绿地较少,景观缺乏特色及标志性小品点缀。居住区绿地景观设计及植物配置缺乏精品意识和格调,有待提高。2、单位附属绿地(G42)(G43)(G44)(G45)(G47)(G48) 1)单位附属绿地现状靖江市现有单位附属绿地面积总计为229.84公顷。2)单位附属绿地现状分析旧城区内的单位附属绿地率低,尤其是个别老单位绿化用地只占用地的10%-18%。整体绿化水平不高,个别单位因重经济利益,将绿化用地变为其它用地,致使绿地面积减小。一些单位附属绿地在规划设计及植物配置中没有充分考虑自身环境空间因素及工作单位性质,盲目追求奇、新、特,如滥置假山、景亭、喷泉等,与周边环境不相协调。缺乏园林小品的点缀和绿化景观的艺术性。污染较严重的单位对树种的选择没有生态概念,使植物生长不良,发挥不出绿地应有的生态效益,整体景观欠佳,养护水平较低。3、道路附属绿地(G46)1)道路附属绿地现状靖江市现有道路附属绿地面积总计为120.28公顷。其中主要道路附属绿地详见表1-8。表1-8靖江市主要道路附属绿地(G46)现状统计表序号道路名称绿化面积(m2)备注1东郊工业园区路138652北二环路24982主干道3新二路121964东兴北路285175山南路90736新一路127387新三路38008人民北路延伸段14793主干道9渔婆北路-北二环路738010北二环路-人民路西侧16239711通江路(南环-沿江路)143153主干道12中洲路31405主干道13江洲路5763214姜八路16565主干道15苏源路41613主干道16玉带路497517合兴路482118同德桥-姜八路2001519巧丽路1408220中圩路1285621纬二路199722东进路930423新洲路25882主干道24公新公路32817主干道25富阳路4460826兴业路28521主干道27人民路61555主干道28渔婆路68811主干道29江山路10380主干道30车站路897331江平路29423主干道32环城路51008主干道33骥江路351534双港路258635新建路302836安宁路249637康宁路213838东兴街182239江华街153940团结路24741支河沿31442胜利街7843新西路100044朱大路78345靖安路149546长田岸路19547迎宾路85648工农路278549西城河行道树73450三江路97051建安路102052江阳路53853真武河北路144654真武河南路41455康兴路299556北六路27395主干道57横港北路88758人民南路15694主干道59渔婆南路出口西侧2159960横港南路260461新建北路693062朝阳路781063永兴街213064姜八南路16435主干道65北六圩路北段13189主干道66城东大道35025主干道67江防路10010合计12028392)道路附属绿地现状分析城市道路绿化建设已取得一定成效。道路绿化缺乏系统考虑,整体性、特色性、序列性不够。在树种选择及种植形式上缺乏与所在道路性质的结合,主题不突出,难以形成特色。城区间道路绿化的养护管理不够,行道树存在脏、歪、缺等现象,人为破坏也较严重。行道树种类不够丰富。道路绿地中行道树品种相对单一,配置形式不够丰富,美化、彩化效果不突出。4、其他绿地(G5)1)其他绿地现状 靖江市其他绿地主要分布在城区河道两侧,约27处,作为绿化隔离带,面积总计为21.74公顷。2)其他绿地现状分析其他绿地主要指位于市区外围的风景名胜区、水源保护区、郊野公园、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风景林地、城市绿化隔离带、野生动植物园、湿地、垃圾填埋场恢复绿地等。应加强建设和培育其他绿地,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营造良好的绿色生态环境。第二章 规划总则第一节 规划意义所谓绿线,是指城市中各类绿地范围的控制线。绿线的法律效力等同于建筑、道路的“红线”和水体的“蓝线”、文物古迹的“紫线”。 城市绿线管理办法明文规定:绿线内的用地,不得改作他用,有关部门不得违反规定在绿线范围内进行建设。随着我国城市建设的飞速发展和城市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绿地的生态、景观、娱乐休闲等功能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成为城市现代文明程度的一个标志。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绿化建设的通知(国发2001年20号文)明确指出,各城市应当建立绿线管理制度。2002年建设部第63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并发布了城市绿线管理办法,自2002年11月1日起施行,标志着绿线受到了国家法规的保护,这为加强城市绿地建设、减少和杜绝侵占城市绿地的行为提供了法力的保证。城市生态环境正日益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各地城市园林绿化建设工作也成绩斐然,然而,建绿不易,护绿更难。毁绿、占绿、超范围使用绿地的行为仍然时有发生。城市绿线的划定,如同给城市的每一片绿地撑起一把保护伞,将城市不可建设用地和绿化用地划入绿线管理范围,依法进行管理,将城市绿化管理纳入生态城市可持续发展和法制化建设的道路。经过长期不懈的努力,靖江市城市园林绿化建设工作目前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城市景观面貌焕然一新。为了能够有效的保护来之不易的绿化建设成果;同时,也为了使今后的园林绿地建设能按科学、合理的步骤有序进行,在靖江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20062020)编制成果的基础上,继续完成靖江市城市绿线控制规划的编制工作,从而进一步加强城市绿地的建设管理,是最为行之有效的举措。第二节 规划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年)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3、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1998年)4、城市绿线管理办法(建设部2002112号令)5、城市绿化条例(国务院1992100号令)6、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条例(国发198576号)7、城市用地分类及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8、城市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办法(建城2000192号)9、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绿化建设的通知(国发200120号)10、关于转发建设部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编制纲要(试行)的通知(苏建园2002639号)11、城市绿化规划建设指标的规定(建城1993784号)12、城市绿地分类标准(CJJ/T85-2002)13、公园设计规范(CJJ48-92)14、江苏省城市居住区和单位绿化标准(苏标发1995206号)15、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CJJ75-97)16、国家园林城市标准(建设部2000年5月)17、江苏省园林城市评选标准(苏政办发1996169号)18、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绿化工作的通知(苏政发2001117号)19、靖江市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0)20、靖江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20062020)第三节 规划范围、期限、规模一、规划范围城市规划区范围:东起环城公路,西至上六圩港、七圩港路,南起长江,北至横港、环城公路,总面积约143平方公里。其中规划城市建设用地范围:东起新长铁路,西至二圩港、七圩港路、西环路,南起长江,北至华夏路、北二环路,总面积约72平方公里。二、规划期限根据靖江市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0)和靖江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20062020),近期:20102015年;远期:20162020年三、城市规模本次近、远期规模分别为:近期(2015年):35万人,城市建设用地35平方公里;远期(2020年):45万人,城市建设用地54平方公里。第四节 规划目标为维持城市生态环境和自然景观,切实加强城市绿化管理,严格实施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规划对各类城市绿地(主要包括公园绿地、生产绿地、防护绿地)以及规划区内的风景名胜区、山地、湿地等城市生态控制区域的保护范围进行界定,并确定严格而科学合理的绿化监督管理措施,从而推动城市绿化建设、保护工作的有序进行,为逐步形成合理完善的城市绿地系统布局结构提供有效保障。一、具体目标如下:1、近期目标:加快城区的绿地建设,结合旧城改造和新城建设,迅速增加城市公园绿地面积,提高城市的绿地率,提升城市景观风貌品质,构筑城市绿地系统的生态空间景观结构,达到省级园林城市标准。2、远期目标:将靖江市建成自然环境与人工环境相融合,绿水资源、历史文化合理保护利用,达到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的建设标准。二、规划指标靖江市要在近期达到省级园林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需达7.5平方米以上,绿地率达34%以上,绿化覆盖率达39%以上;要在远期达到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建设标准,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2平方米以上,绿地率达40%以上,绿化覆盖率达45%以上。靖江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指标一览表期限人均公园绿地(m2)绿地率(%)绿化覆盖率(%)近期7.53439远期124045第五节 总体规划思路以可持续发展和生态学的理论为依据,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为前提,在靖江市城市总体规划和靖江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基础上,高标准、高起点合理地划定城市各类绿地用地界线,使城市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建设具有靖江城市特色的省级园林城市和生态型的绿水园林城市。1、科学性依据合理、目标明确以城市绿地建设现状为依据,以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城市总体规划以及各分区规划为指导,以尽快形成科学合理的城市绿地系统布局结构、彰显城市绿地景观风貌特色为首要目标,对城市绿地范围按类别、等级以及实施期限进行有针对性的落实。2、有效性因地制宜、弹性规划针对现状绿地、规划绿地以及不同类型绿地在绿线界定中所面临的不同问题和要求,采取与之相适应的规划原则和方针,使绿线尽可能落到实处,提高规划的可操作性。3、严格性定性定量、指标明确除了对城市各类绿地的绿线进行划定以外,规划应对各类绿地的定性、定量控制指标及建设控制引导措施予以明确,并明确城市绿地监督管理的各项条例制度,为形成严格、完善的绿线管理制度提供基础。第六节 规划难点及措施一、规划难点1、部分绿地类型(如社区公园及各类附属绿地)的绿线划定必须依据规划居住区和规划道路来确定,该类绿线的划定与实际城市建设时序相矛盾,在绿线边界的确定上存在较大难度。2、部分规划绿地与城市用地现状相矛盾,绿地范围的确定有待商榷。二、应对措施措施1现状绿地的绿线划定以现状地形图为主要参考和依据,以明确、细化现状保护界限为主要目标;规划绿地结合城市发展时序,近期规划绿地参考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及用地现状,以实施难度较大的地块进行用地置换或纳入远期实施计划;远期规划绿地则以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为主要依据。措施2对于目前规划中绿线范围较难界定的城市绿地(如社区公园及各类附属绿地),可对该区域(以周边道路为边界)的公园绿地总量进行要求,具体位置可不确定。措施3对于规划中与现状用地矛盾较大、近期内较难实施的绿地。可结合现状进行位置置换。第三章 绿地规划与界定第一节 绿线规划范围及内容本次规划以靖江市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建设用地范围为绿线规划控制的范围,重点划定公园绿地(G1)的绿线范围、对生产绿地(G2)、防护绿地(G3)、附属绿地(G4)、其他绿地(G5)按不同类别进行指标及建设要求控制。规划至2020年,靖江市建设用地总面积为5398公顷,绿地总面积为2265.23公顷,其中公园绿地面积为583.64公顷,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2.97平方米,绿地率41.96,绿化覆盖率46.99。表3-1靖江市城市建设用地范围绿地规划规划一览表(2020年)序号绿地名称总面积(公顷)占建成区

    注意事项

    本文(姜堰市城市绿线控制规划.doc)为本站会员(文库蛋蛋多)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