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土地利用规划浅谈.doc

    • 资源ID:2700258       资源大小:127.50KB        全文页数:33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8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土地利用规划浅谈.doc

    规划的战略与思路,规划实施中的相关问题。研讨过程中,不少学者对大陆土地利用规划发表了各自的观念。自1990年以来,大陆全面编制了两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特别是新一轮跨世纪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编制和实施,在保护耕地,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不少学者分析了新形势对土地利用规划的新要求,侧重从理念和制度上分析当前土地利用规划存在问题的动因,提出新形势下规划理念转变和规划制度创新的建议。尤其必须进一步拓宽土地利用规划思路,完善规划调控方式和方法,加强规划法制建设和民主管理,积极运用经济手段和先进科技手段加强规划管理,加速规划人才培养和职业制度建设。面对经济全球化和大陆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等新的规划环境,土地利用规划必须不断探索体系建设,包括组织系统的完善、法制系统的提升、运作系统的改进、技术系统的更新和科教系统的强化。规划的实施政策也是学者高度关注话题,如当前在大陆经济快速发展和实行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背景下,一些地区在规划实施中采取了某些灵活的“易地政策”。这些政策的产生和实行有其客观合理性并取得积极效果,但在实践中也存在一定风险,处理不好会对土地用途管制制度造成冲击,影响耕地保护目标的实现。大陆学者通过对这些政策产生的原因和利弊的分析,对土地规划实施中如何对“易地政策”进行积极的引导和规范提出了建议。两岸学者都对农用地保护问题进行了认真的探讨。台湾学者论述了台湾农地保护政策的演变,台湾在1995年以前实施严格的农地保护政策,而自1995年以后逐渐走上农地自由化,不再强调农地保护。将来是否坚持农地农有、农地农用,还有待观察。台湾学者对此政策也有两种不同的看法。近些年来,大陆进一步贯彻实施“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实行非农建设占用耕地必须做到“占一补一”的耕地保护政策,这一政策已经取得了巨大成效。到2001年,大陆31个省份全部实现了耕地的占补平衡,但大陆今后除对耕地数量进一步保护外,应强化对补充耕地的数量、质量和环境等进行综合考虑。规划中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问题是近些年海峡两岸土地学术交流的热门话题。在这次大会上,专家们认为,土地利用已不再是单纯追求土地生产力的提高,而是追求更高生活环境的创造。人们必须尊重自然规律,“人定胜天”的思想是错误的。有的学者对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理论问题进行了探讨,如熵定律及其在可持续发展议题上的意义与定位。本次研讨会两岸学者更加注重了对区域个案与实证的研究。台湾学者针对台湾土壤污染整治政策与法令进行了认真的探讨,主要描述了现阶段台湾农地的污染状况,以及政府所采取的对策,其中主要讨论了二年通过的“土壤及地下水污染整治法”的重要内容,并透过过去个案的深入研究,评论其成效及探讨未来可能的改革方向。大陆学者从大陆西部地区土地生态特征及土地生态保护与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出发,探讨西部地区土地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利用的途径,探索解决西部土地生态问题的措施和方法。尤其论述了西部地区土地资源持续利用规划的原则,提出了西部地区土地资源持续利用规划的目标、重点、关键以及西部地区土地资源持续利用规划应注重研究的范畴。大陆学者选择西部典型地区进行了研究,如云南省土地生态环境特征及其保护利用,云南金沙江流域水土流失区土地可持续利用,河西走廊土地开发整理,新疆土地规划中的生态设计。与会专家学者特别针对西部土地资源利用规划提出建言。因为大陆西部生态脆弱,经济现代化不如东部沿海,因此编制生态持续发展的规划相当重要。故建议:依据土地资源可利用限度、人口承载力、环境效益、规划机制等区域因素,实行因地制宜、区别对待、农用优先等原则,并依不同时期目标,分阶段实现。相信这些建言,对西部整体土地规划利用与开发管理,将会有深远的影响。台湾学者则注重对区段征收地主选择行为模式、高速铁路区段征收问题、住宅区居民对土地混合使用意识、美国洪保险制度应用于洪泛区管理制度、土地开发利得处理进行了认真而详细的研究。2 土地信息系统在土地信息系统专题的研讨中,海峡两岸学者的12篇论文从不同方面研究和阐述了土地信息系统建设、信息技术应用的相关内容。其中,台湾学者的“住宅咨询系统整合之研究”、“新一代地政咨询系统的规划设计与发展”和大陆学者的“面向对象的土地定级估价信息系统结构设计、功能及实现”、“南京市地籍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建立县(市)级土地管理信息系统的关键问题技术研究”等论文阐述了各类土地信息系统的设计、开发及应用;此外,台湾学者的“地震后土地变形与面积变化函数之建立”、“遥感与地理讯息系统于台湾土地利用管理之应用”、“坡地利用生态保育适宜性分析”和大陆学者的“带时间维土地信息系统的时空数据管理”、“土地信息数据模型的研究”等论文研究了当今3S技术及其应用,并对信息及相关理论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探讨。还有,大陆学者的“四川省国土资源电子政务技术的思考”和“以信息化带动土地管理现代化”等论文都从整体上论述了信息系统建设的基本思路、主要内容以及系统实施的关键环节。通过交流,海峡两岸的学者相互了解了彼此土地信息系统建设和应用的情况。对相关技术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探讨和交流,借鉴了经验,形成了初步的共识。其交流的成果对促进两岸土地信息系统建设必将具有积极的作用。在系统的开发与应用上,台湾由于面积较小加上起步较早,有比较完整的地政电脑化系统,业务面涵盖地价管理、地用管理、地权管理、地籍管理、土地开发管理、不动产服务业管理等,且已涵盖至最基层的地政事务所,甚而已有新一代地政资讯系统规划设计与发展的介绍,相信对大陆可以起观摩作用。土地信息系统建设毕竟是一个全新的领域,其内容非常复杂,涉及面广,很多问题还未进行全面、深入的讨论与交流。3. 进一步需要探讨的问题3.1 当前两岸土地利用规划共同面临的挑战。两岸都已加入WTO,共同面临经济全球化的国际大环境,在人类对土地的需求无限性和土地供给有限性矛盾加剧的情况下,如何进行土地利用规划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尤其是对于新形势下土地利用规划的理论、方法及相关政策研究需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耕地保护与生态发展、产业及农业内部结构调整、保护良田与都市发展、生活品质提高与人居面积加大而产生占地需求的压力,致使土地规划面临新的形势。全球化经济时代的来临以及土地资源保护的市场失灵,都需要海峡两岸更强化土地利用规划学术研究的范畴:从理论基础的建构、评估基准与指标的建立、系统化规划方法的应用等都迫切需要创新。3.2  农地政策的演变与走向。在农地保护政策上,两岸都存在保护与开放两种不同立论的拉锯战。以台湾而言,在1995年以前,处于经济发展初期的起飞开发阶段,虽然发生产业发展对农地变更使用的压力,但仍以加强农地保护的用途及人的管制为主,以保护优良农田。1995年后,台湾的农地政策走向自由化,农地是否会因此大量流失,农村绿色环境是否会遭到破坏,农业生产是否加速衰退,自然生态是否面临威胁,人民生活品质是否恶化等影响,都有待研究与观察。 而大陆因人口众多,粮食压力大,目前实行用途管制的“占一补一”制度,处于耕地严格保护阶段。但是各位专家认为需要加强市场机制下的农地保护问题的探讨。3.3 区段征收方式的创新。台湾在各种建设用地的开发取得上,曾积极采用的区段征收方式,由于提供现金补偿及抵价地补偿的选择权给土地所有权人,算是极富弹性的补偿方式,对重大公共建设的利益颇大,但近几年的不动产及经济不景气,也因此突显土地分配是否合理、抵价地依据何种标准计算比率及面积、财务计划因不确定性高而难以预估及推动等问题。本次会议论文中,有地主选择权行为模式之研究,算是一个好的开始,建议更多学者加入此方向的理论研究,以寻求区段征收有更佳的成效。 3.4规划的公众参与。虽然大陆较为重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台湾较为重视规划后的实施问题,但基本上,两岸土地管理者对公众参与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对资讯库建立及公开化的要求愈来愈迫切。无论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还是耕地保护、土壤污染整治政策等都是如此。大陆与台湾近几年来民众参与机会虽已大增,甚至部分土地开发利用已透过开发许可制,朝由下而上的规划方向修正;但是普遍都认为公众参与的机会不够,甚至参与条件、时机、内容、方式等都有待讨论。3.5 信息系统的进一步建设。在系统理论之建构与开发上,两岸都有新模型、新问题的研究,包括:带时间维数据结构的模型、城镇土地定级估价信息系统、遥感探测、卫星定位系统、土地面积三度空间变位函数、模糊隶属函数、层级分析法等,相信要简单快速而又正确的将不同时间下的空间资料处理好并供分析使用、建立合理的基准地价体系、健全地籍管理信息系统、有效监测土地利用与管理、决定最适土地利用形态,绝对是难事,但对未来科技化的应用将会有更好的成果。两岸的学者都认为,在今后的交流活动中,还需要加强这方面的探讨,以全面推进两岸土地信息系统的建设,使其在土地管理与经济发展工作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土地资源是有限的,如何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是有关国计民生的大事。尤其是中国这样疆土广大的国家,更应该重视有计划的开发利用土地,结合各地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国土整治和资源环境保护的要求、土地供给能力以及各项建设对土地的需求,进行总体规划,避免重复建设,浪费土地资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的规定,在我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按照下列原则编制:(一)严格保护基本农田,控制非农业建设占用农用地;(二)提高土地利用率;(三)统筹安排各类、各区域用地;(四)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保障土地的可持续利用;(五)占用耕地与开发复垦耕地相平衡。此外,下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应当依据上一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编制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的建设用地总量不得超过上一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控制指标,耕地保有量不得低于上一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控制指标,而城市建设用地规模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充分利用现有建设用地,不占或者尽量少占农用地。城市的总体规划和村庄、集镇的规划,应当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衔接,规划中建设用地规模不得超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建设用地规模。为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国家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法规,问题是如何严格执行国家的政策法规仍是当务之急。各级政府部门的领导如何摆脱地方主义倾向,从全国一盘棋的角度出发,严格执行国家关于土地管理与利用的有关规定,那么我国的土地资源利用将步入健康有序的发展阶段。只有充分重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重要性,才不会出现偏面追求经济效益而重复建设或占用有限的耕地之类情况,关键是各级政府的决策者必须要有清醒的认识,同时加强必要的监督。简要说明土地利用规划的任务。 土地利用规划的任务有四个方面:即土地供需综合平衡;土地利用结构优化;土地利用宏观布局;土地利用微观设计。 简要说明土地利用规划的内容。 土地利用规划依据其范围或层次可以分为:(1)包括区域全部土地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其主要内容是确定区域内各类用地规模和空间布局;(2)耕地、草地、林地等单一土地利用系统的详细利用规划,主要内容是各类用地的内部土地利用组织,以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3)为了解决特定土地利用问题的土地利用专项规划,内容包括防止土地退化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土地保护规划,合理开发利用未利用土地的土地开发规划,以及土地复垦规划、土地整理规划等。 什么是土地利用规划?为什么要进行土地利用规划? 土地利用规划是对一定区域内未来土地利用超前性的计划和安排,是依据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和土地的自然历史特性在时空上进行土地资源分配和合理组织土地利用的综合经济技术措施。要进行土地利用规划,是因为土地资源的特性决定的。首先是土地面积的有限性,人口增加对土地造成的压力;其次是土地资源位置的固定性和区域的差异性,决定了使用要因地制宜;第三,土地资源各组成要素有整体性,它们相互依存、相互制约,构成了完整的土地生态系统;第四,土地资源有多用途性;最后,是土地资源的社会性。由于这些原因,决定了要充分、合理利用和保护土地资源,就需要对土地利用进行规划。 为什么要保护土地资源? 是因为人口快速增长已形成对土地资源的巨大压力。为了满足食物需求,人类将林地、草地、湿地等开垦为农田,在生态环境恶劣地区,相当多的开垦耕地已成为不毛之地,人口的增加对居住、交通、文化娱乐等用地的要求也增加,大量肥沃良田正在转变为非农业用地;土地开发利用不当,土地资源严重退化。由于水土流失、土壤沙化、盐渍化、酸化、贫瘠化、污染等造成土地生物生产潜力降低或生物产品质量降低,大面积的耕地、林地、草地不同程度的退化,高化肥、农药的投入,造成土壤和地下水的污染;同时保护土地资源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全球食物的98%是陆地生产的,海洋和陆地水域生产不到2%,植物性食品占人类膳食的92%,而只占8%的动物性产品大部分也间接来自于植物性产品,这些决定了土地资源的重要性。 简要说明运积物,特别是沙性运积物土壤的特性。 一般来说,运积物比残积物的地面坡度较小,一般不存在水土流失问题;运积物一般土层较厚,不存在土层浅薄的限制问题。沙性运积物通气透水性好,春季土温上升快,可栽培对积温要求较高的作物,如棉花;沙性运积物热容量小,昼夜温差大,栽种瓜果有利于糖分积累;沙性运积物土质疏松,适宜于栽种花生、甘薯和马铃薯等作物。 简要说明黏质运积物土壤和壤质运积物土壤的特点。 黏质运积物质地黏重,土壤的通透性差,不适宜栽培果树、瓜及花生、甘薯、马铃薯等作物,但它的保蓄能力强,养分含量较多,有后劲,所以种植小麦、玉米、水稻等谷类作物是比较适宜的。壤质运积物质地适中,土壤的通透性和保蓄能力都比较好,适宜于各种作物的栽培。 什么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在一定区域内,根据国家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和当地自然、经济、社会条件,对土地的开发、利用、整治、保护,在时间上、空间上所作的总体安排和布局。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实施措施包括哪几方面? 实施措施包括法律措施、行政措施、经济措施和技术措施四个方面。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经同级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后,报上级批准,作为地方性法规,由人大监督执行。政府要制定配套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条例,对有关问题作出具体规定,贯彻执行。积极推行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实行土地有偿使用,启动和发展土地市场。开展土地利用动态监测,监督保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实施。 简要说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其他专项规划的关系。 土地利用专项规划是总体规划的深入和补充,是总体规划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总体规划实现的重要技术措施。土地利用专项规划包括行业用地规划以及有特定目标的土地利用规划,如为了流域水土保持而进行的流域治理规划;为了改良土壤而进行的土壤改良规划;为了防风固沙而进行的绿化规划等。 基本农田保护规划包括一些什么内容? 基本农田保护规划包括三方面内容:首先是基本农田保护方案的编制和保护区的划定;其次是落实规划方案;最后是制定保护措施。 基本农田保护方案要在对土地类型和土地利用现状的调查分析的基础上,进行耕地分等定级,并根据人口发展预测,计算粮食需求,确定耕地保护面积;在土地评价的基础上划分基本农田保护区。落实规划方案要将方案逐级分解下达到乡、村,并落实到地块,在田间设立保护标志。在保护措施方面,应规定占用基本农田的审批手续和权限;建立基本农田登记制度、损失补偿制度、地力保养和环境保护制度、基本农田保护区监督检查制度;确立政府在基本农田保护中的责任,逐级签订基本农田保护责任书直到村委会。 县级和乡(镇)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内容:(1)根据地级规划所规定的土地利用方向、重点基础设施的布局,结合本县的土地资源特点,确定县内的土地利用方向、各类用地的规模和布局,重点确定耕地、土地开发整理和城镇建设用地控制指标和布局,并把指标分解到乡;(2)进行土地利用分区,编制各分区用途管制规则;(3)制定实施规划的措施。 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主要内容有:(1)根据县级规划的要求和和本乡(镇)自然社会经济条件,确定本乡土地利用的目标、发展方向和各类用地指标,重点安排好耕地、生态环境用地及其它基础产业、基础设施用地,确定村镇建设用地和土地整理、复垦、开发的规模和范围;(2)进行土地用途分区,落实每一块土地的具体用途和限制条件;(3)制定实施规划的措施。 耕地利用规划的基本思路是什么? 耕地利用规划要考虑“山、水、田、林、路”综合协调,最大限度地开发土地生产力,方便生产,保护土地资源与环境。 如何进行防护林带设置? 首先根据当地主害风风向确定林带的方向,主林带要垂直于主害风风向;其次确定林带的结构,林带结构一般有紧密结构、透风结构和稀疏结构三类,稀疏结构林带的防风效果比较好。第三要考虑林带的间距,林带间距根据林带防护距离确定,一般林带防护距离为树高的2025倍。最后是考虑林带的宽度,林带宽度应能够保证树的正常生长和较好的防风效果,在平原地区,为节约耕地,一般以沟渠路两侧可以用于植树的土地宽度来确定林带的宽度。草地改良有哪些技术措施? 利用补播技术增加草层的植物种类、草地的盖度,提高草地的产量和质量;利用封育技术使草地得以复壮;利用浅耕翻技术,创造有利于优良根茎禾草生长的环境,促进优良牧草的生长发育;有条件地区可进行草地的灌溉和施肥。 草地建设包括哪些内容? 草地建设包括修建围栏、棚圈、人畜饮水点、草地水利设施、药浴设施等。修建草围栏是防止草地退化,恢复草地生产力的一项有效措施,也是培育人工草地、半人工草地,实行草地放牧管理(轮牧)的有效手段。草地打井、截流、引洪淤灌、兴修水利工程是解决人畜饮水,灌溉人工草地、饲料地的有效措施,可大幅度提高草地的产量和质量。棚圈建设是我国冷季漫长、春季气候多变的北方草原地区家畜越冬度春寒的必要条件,可以有效提高存活率,减少掉膘损失。 如何进行季节草场划分? 划分冬、春、夏、秋季节草场的依据是季节变化,海拔高低,草层生长和枯萎时间,以及经营习惯。把条件最好的草场留给冬季,选避风、向阳,植被覆盖度大,植株较高,距居民点和饲料基地较近,便于管理,有较好水源,有一定棚圈防寒设施的草场。春季牧场基本同冬季牧场,同时地形开阔、向阳、风小,植被萌发早。夏季牧场则应地势较高,通风凉爽,蚊蝇较少,有可靠水源。地形起伏大的地区,将高山处和阴坡处划归夏季牧场。秋季牧场选地势较低,平坦开阔,植被丰富多汁而枯黄较晚的草地,以便催肥出栏。 建设人工鱼塘在选择用地方面应如何考虑? 人工鱼塘用地选择一般应考虑以下几方面的要求:(1)水源充足,水质好,含盐、含铁量少;(2)土壤渗漏少;(3)安全,无洪水、潮汐和大风等威胁;(4)交通便利,运输通畅。 说明平原干旱地区耕地规划设计的程序。 在平原干旱地区,往往以渠路为骨架进行规划,程序为:(1)配置作物种植区和轮作区;(2)确定与公路或居民点相连接的主要田间道路及与干渠相连接的支、斗渠的配置;(3)综合考虑防风林带的防风要求,向田间及时输水和排水的要求,以及作物种植方向的要求来确定田块的配置方向;(4)配置护田林带和田间道路网。 说明在地形复杂地区,为防止水土流失减少地表径流,耕地规划的程序。 (1)配置作物种植区和轮作区;(2)根据自然地形,划分几个田块;(3)确定各种水土保护林带的设置;(4)根据地形特点和等高线方向,确定合理的耕作方向;(5)结合林带、田间渠系配置耕作田块;(6)配置田间道路。 说明果园用地的选择基本条件。 (1)平原地区,应具有良好的排水条件,地下水位在1.52.0m以下;在丘陵山区,坡度不超过30º,以免造成水土流失。(2)坡向,北方宜选阳坡,以便采光增温。(3)土质,以砂性土和轻壤土为宜,土层厚度应在11.5m以上。(4)避免风害影响,不选风口。(5)要求有水源灌溉条件。(6)要求交通便利。(7)尽量利用山地丘陵,或较零散土地或居民点周围边角土地,不占大片农田。 造成山地丘陵区水土流失的因素有哪些? 造成山地丘陵区水土流失(单位面积上的水土流失量)与降雨因子、土壤可蚀性因子、坡长因子、坡度因子、作物管理因子、土壤保持措施因子有关。 简要说明山地丘陵区自然条件的特点。 山地丘陵区土地类型复杂,既有海拔高度差异造成的水分和热量条件的垂直分布变化,又有阴坡阳坡的不同造成的水分热量的差异;即使在同样的海拔高度和地形部位上,岩石和土壤特性的不同也会给予土地不同的特性。复杂的土地类型,为因地制宜,发展多种经营带来了便利条件。 山地丘陵原本林草覆盖,植物种类繁多,是野生动物的栖息地,但由于大量砍伐森林和开垦耕地,天然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加剧,生态条件恶化。特别是地面的坡度,为土壤侵蚀创造了条件。在治理中要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 山区耕地小,零散,耕地土层薄,砾石多,不利于机械耕作。农民为方便耕作,分散居住,村庄小,劳动多依靠人力。 山地交通不便,信息闭塞,文化教育落后。 简要说明滩涂的特点及开发利用。 滩涂的特点有三方面:经常有水淹的危险;质地为砂质;地下水位高。滩涂开发利用:营造防护林带;修筑堤防;围滩造田;水产养殖;滩地牧场;湿地保护等。 在盐土地区,土壤改良的农业耕作措施有哪些? 盐土地区,土壤改良的农业耕作措施主要有:平整土地;深翻改土;晒垡养坷垃;适期播种;选育耐盐品种;土壤培肥;植物覆盖等方面。 简要说明复垦规划的程序。 编制复垦规划一般分四个阶段:(1)待复垦土地的勘测和综合调查阶段;(2)待复垦土地的适宜性评价阶段;(3)土地复垦规划阶段;(4)土地复垦实施阶段。 简要说明砖瓦窑取土坑的土地复垦技术。 复垦方式有两种,一是利用其蓄水作为水塘或鱼塘(2分),二是将其垫平和复土种植植物或压实作为建筑基地。充填物可用无毒无害的固体废弃物,如粉煤灰、矿山废渣、建筑垃圾等。复垦后用于种植作物,需覆盖50cm以上厚度的土壤;如作绿化地,覆土厚度可小一些。取土坑充填后作为建筑地基需要经过一段时期的沉降,并经过压实或夯实后,才可以开槽施工。简要说明在煤矿塌陷区的土地复垦技术。 分为充填复垦和非充填复垦两种。充填复垦的物料有煤矸石、坑口电厂的粉煤灰以及矿区的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等。由于一般矿区固体废弃物只能充填大约1/4的塌陷区,因此,常用的还是非充填复垦技术,通过蓄水将其用于水产养殖或作为矿山城市公园水域。 简要说明城市垃圾场的复垦技术。 城市垃圾场复垦有两个步骤,首先是清除垃圾,然后是复垦垃圾堆占的土地。清除垃圾要找到垃圾填埋地,并且要避免污染地下水。垃圾填埋地一般选在地下径流的下游,最好是封闭洼地;用黏土衬底填埋坑,以防污物渗入地下水。垃圾填埋地可以覆土后用以植树造林,甚至可以复垦为农田。 简要说明建筑地基的复垦技术。 旧建筑地基可以直接用于建设,在建筑用地审批中,要充分利用闲置的旧地基(2分)。要复垦为农用地,必须先将上部夯实板结的土壤取走,然后复上肥沃松软的新土(2分)。也可以采用分垅深翻的措施,并通过灌水冻融松土(2分)。土层深度至少应达到50cm,以满足根系的生长要求。 山地丘陵区的土地开发战略规划要考虑到哪几方面的问题? 要处理好保护与开发、治理与利用的辩证关系。首先是山、水、田综合治理,以小流域综合治理着手,整体考虑,生物措施、工程措施和农业技术措施相结合、治理与利用相结合;注意立体农业开发,一些地方“山上林草戴帽、山腰果树盘绕、山下粮田富饶”的立体农业开发模式,十分成功;在山区,水土保持是治理的根本,在适当的地方植树,乔灌草结合,增加植被覆盖度,还要结合工程措施;山区要以林为主,多种经营,树木生长期长,取得经济效益慢,要注意种植速生树种,并加强人工抚育。北方干旱、半干旱山区, 不适宜种植乔木的,应以灌木和草为主。山区土地类型的多样,可考虑栽培一些特殊的经济作物,如柑橘、茶叶、烤烟、板栗、柿子、核桃等;最后,由于林果生产经营周期长,在政策层面上,要解决好山区土地使用权长期(或至少50年)不变的问题。 土地复垦规划有哪些内容? 土地复垦规划内容包括前言(简述复垦的目的、任务、依据和规划期限)、复垦土地的概况(描述土地类型、特性和面积,所在地理位置、区域气候、地形、地质和水文条件,原来土地的状况和用途,土地权属等)、复垦土地的适宜性评价(通过对复垦土地的性状、区域自然条件和技术经济条件的分析,对待复垦土地进行技术经济评价,评价其对农林牧建设等各业用地的适宜性和适宜程度,并说明采取什么技术措施才能使复垦后的土地达到所需的用途)、复垦土地的用途规划(在适宜性评价基础上,根据当地国民经济各业对土地的需求,确定复垦后的利用方案,并有不同规划方案在技术经济方面的比较)、土地复垦技术措施(根据确定的用途和待复垦土地的性状及复垦条件,提出复垦技术和措施)、实施计划和经费预算(计算所需人力、物力,并折算为资金,编制分阶段具体实施计划和所需经费、物资预算)。 、正确把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作用 可持续发展是转变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的发展,是在控制人口、保护环境和自然资源永续利用前提下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日趋明显的今天,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区域发展的公平性、发展过程的持续性、人和自然的和谐性等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是遵循经济发展规律和自然环境规律的必然要求,也是浙江现代化建设的必然选择。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合理布局发展空间,优化土地利用结构,提高土地利用效率,这些正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工作的职责所在。 (一)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要保证浙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基础。必须保有足够数量和品质的耕地,巩固农业基础地位;必须保护好土地生态环境,遏制生态恶化,提高城乡环境品质;必须妥善安排各项建设用地,支持经济快速发展;必须建立良好的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提高土地资源的生产能力。实现这样一个四重目标,解决好当前与长远土地利用问题,必须搞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对有限的土地资源进行科学规划、合理配置。 (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国家调控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手段。 只有严格按规划控制土地供应总量,实行土地用途管制,才能有效发挥市场配置土地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只有通过规划合理配置土地资源,才能促进城乡建设合理有序进行,达到城乡统筹、区域统筹、协调发展的目标。曾培炎副总理在全国进一步治理整顿土地市场秩序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中强调指出:“土地的科学规划,关系到土地资源的利用和保护,关系到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是国家调控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一个重要手段。”这既是对新的历史条件下土地利用规划本质和作用的科学概括,又是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工作提出的总要求。 三、正确把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工作的发展趋势 以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为出发点和目标,深刻审视上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经验教训,深入思考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工作的发展趋势,理出新思路,找出新方法,以更好地发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作用。 (一)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定位应向区域规划转变。 浙江的城镇化已进入到快速发展阶段,随着城市经济实力增强和区域基础设施外延,城市与区域间、城市与城市间、建设与资源保护间的联系和矛盾日益突出,必须通过区域规划加以协调。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区域统筹、城乡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使得区域规划的重要性日益显现。从近几年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效果来看,它能弥补长期以来计划等部门编制的区域规划难以实施、可操作性较差的问题,为区域规划的发展作了新的探索。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应抓住机遇,从土地供需平衡迈向区域统筹各个领域,进一步发挥区域规划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作用。 (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工作任务应向资源保护和集约利用并重转变。 保护土地资源和促进土地资源合理集约利用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主要任务。上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强调了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以及基本农田保护和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忽略了土地利用效益提高的同等重要性,使近几年土地利用粗放型方式未能得到根本性改变。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必须进一步贯彻落实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研究土地集约利用指标体系,探索建立土地供应量与土地利用效益挂钩的机制,促进土地合理利用和优化配置,提高土地资源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能力。 (三)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方法应由指标控制型向空间控制型转变。 随着政府职能向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转变,规划职能也应由计划经济时期的定规模、定速度、定项目和分钱、分物、分指标向空间管制和控制合理的开发时序、环境容量、建设标准为主转变,规划体系应由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为主体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与空间规划相结合并逐步加强空间规划转变。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应淡化原有的各项规划指标的控制和分配,加强各类用地布局整合、结构优化和用途管制规则。 (四)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内容应由耕地保护研究向综合研究转变。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具有整体性和综合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针对的是区域内的全部土地,要协调各个部门的土地利用活动。不仅要加大保护耕地资源的力度,巩固农业基础地位,而且要保护生态林地、水资源、湿地、自然保护区、文物古迹、重要矿产等影响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各类土地资源;不仅要研究以新增耕地为目的的土地开发整理,而且要加强研究改善农民生活水平的农村居民点整治,工业用地整合,城镇群的合理布局等;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跳出单纯耕地保护的圈子,实现对各类土地开发、利用、整治、保护的综合安排。 (五)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决策逐步由领导决策向民主决策转变。 随着公众政治参与程度的不断提高,要求规划编制过程应重视民主化,强调公开编制规划,强调专家咨询和公众参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应探索公众参与的内容、程序和方法。 (六)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实施应由目标导向型向过程导向型转变。 “三分规划,七分管理”,严格按规划实施管理是发挥规划宏观调控作用的关键。我省上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在编制实施中对规划的弹性、可操作性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较好地解决了土地管理中遇到的困难。新一轮规划应继续贯彻动态规划的理念,从纯技术规划到实施规划,注重服务于土地资源管理的各项功能,使规划从原来对规划结果的严格控制转为对土地利用过程的严格控制,以充分发挥和强化规划的过程导向作用。 四、正确把握当前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和管理工作的重点 当前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工作一定要按照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的要求,着重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抓紧开展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 由于我省近几年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国家、省一系列重大工程提前组织实施,致使我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规划目标、任务、重点项目布局等都已提前实现。为实现土地资源在浙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保障作用,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已迫在眉睫。目前,新一轮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试点和前期准备工作已全面展开。 省国土资源厅在抓紧组织编制省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同时,加强业务指导和监督,通过调查研究制定了规划修编的相关规范,如上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执行情况调查和评价办法,新一轮建设用地需求量调查和预测办法,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大纲编制办法,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规程研究,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文本、图件格式等等。 各地在修编中应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和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五个统筹的要求,正确处理好保护国土资源与保障经济社会发展对用地的合理需求、规划引导与市场调节、内涵挖潜与外延扩大等重大关系,以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土地生态环境保护和改善、土地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为重点,继续抓紧做好优质园地划为基本农田和村庄整治复垦规划,做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和村庄、集镇规划的衔接,提高规划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运用规划编制的先进理念和方法,有所创新,促进土地利用方式和管理方式的转变,保障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二)严格按照规划用地,规范土地利用规划审查。 严格按照规划实施土地用途管制制度,是土地利用规划工作的重点和核心。编制是基础,审批是保证,实施是目的。针对当前实施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必须坚持规划用地。 首先,切实增强规划意识,提高按规划管地用地的自觉性。教育干部群众尤其是各级领导充分认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作用,树立起“执行规划就是执法、违反规划就是违法”的观念。 其次,加强土地利用计划调控。土地利用年度计划作为实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主要手段之一,对调控年度用地规模,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随着市场经济体制建设和政府管理体制改革的推进,以及强化土地宏观管理的需要,必须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土地利用年度计划工作。要改进计划的编制主体、时间、期限、程序和下达方式,提高计划的科学性;要调整充实计划内容,将年度土地整理折抵指标、建设用地规模、房地产开发用地和存量土地利用纳入年度土地利用计划;要严格审查追加计划指标项目,加强对计划执行情况的监管。 再次,强化建设用地预审。建设项目用地预审是土地管理法确立的一项重要制度,是实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引导建设项目按照规划集约用地的一项重要举措,是法律赋予各级国土资源部门依法管理土地的一项重要职责。我省目前建设项目用地预审工作还不够到位,各地对预审的重要性、预审的范围、受理单位、审批权限、审查内容都还认识不足,尚存在“重农转用和供地审批,轻建设项目用地预审”的倾向,“规划审查应前置”的原则未得到较好的体现。今后要通过规范化、法制化建设,强化预审的效力,落实国家九部委联合文件(建规2002204号)和国土资源部文件(国土资发2003388号)精神,凡未按要求进行建设项目用地预审或未通过建设项目用地预审的,有关部门不得批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国土资源部门不得受理农用地转用和建设用地申请。 再者,规范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调整和修改。由于国家和省重点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行政区划的调整、城市建设总体规划的调整、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主要控制指标提前实施完成等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确实要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进行修改和调整的,必须严格按照法定程序进行。同时规划调整、修改工作要细化、科学化,必须进一步明确修改调整的条件、类型、审批权限、阶段、程序和修改调整方案内容要求等等,制订相关实施意见或办法,使规划调整、修改走向规范化、制度化。 (三)加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从业人员培训,提高业务素质。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一项综合性、技术性、政策性都比较强的工作,虽然才处于起步阶段,但其发展将日新月异,没有一支具备相当素质的规划队伍,是难以做好这一工作的。目前我省现有在岗人员的数量和素质远不能适应,使规划得不到准确理解和有效执行。当务之急必须研究探索规划编制机构的资质认证审查制度和规划师职业制度,并加强从业人员的培训,在工作中结合实践不断学习、充实更新知识和技术,建立规划事业长远的可持续发展机制,从根本上促进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工作,保障规划质量和有效实施,维护土地利用的社会公共利益,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四)加快土地利用规划管理信息系统建设。 由于土地利用规划编制实施管理涉及大量的指标、图件等空间数据的维护和更新,对规划成果和管理的时效性要求较高,所以必须加快信息系统建设,才能提高土地利用规划的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率。随着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的开展,我省土地利用规划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已由探索阶段进入扩大试点阶段。省级土地利

    注意事项

    本文(土地利用规划浅谈.doc)为本站会员(文库蛋蛋多)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