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部城市群产业规划.doc
目 录第一章 总 论3第一节 规划背景3第二节 编制依据4第三节 规划范围和期限4第二章 发展基础5第一节 基本情况5第二节 发展环境8第三章 发展方式10第一节 指导思想10第二节 发展原则11第三节 发展目标11第四章 战略路径14第一节 全面发展特色农牧业14第二节 大力发展新型工业14第三节 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14第四节 着力发展园区经济15第五章 发展重点15第一节 特色农牧业15第二节 新型工业17第三节 现代服务业20第四节 产业园区22第六章 项目建设25第一节 重点项目25第二节 投资估算25第三节 资金筹措26第七章 预期效益26第一节 经济效益26第二节 社会效益27第三节 生态效益27第八章 保障措施28第九章 规划实施29附件一 青海省东部城市群农牧业项目表31附件二 青海省东部城市群工业项目表40附件三 青海省东部城市群服务业项目表58第一章 总 论第一节 规划背景青海省东部地区处在国家兰西格主体功能区,是我省乃至青藏高原的经济发展核心区域,是青海省主体功能区规划确定的重点开发区之一,是我省改革开放的先行地区,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开放大局中具有突出的带动作用和不可替代的战略地位。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推进以西宁为中心的青海东部城市群建设,是加速全省城镇化、工业化进程的必然选择,是促进全省区域协调发展和统筹城乡一体化的重要举措,对引领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和推动实现“四个发展”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和重大现实意义。从全省战略全局和长远发展出发,为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落实青海省“十二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主体功能区规划和“四区两带一线”发展规划纲要,加快城市化进程,促进城乡统筹发展,转变发展方式,编制了青海省东部城市群发展总体规划(下称总体规划)。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推动东部城市群发展,于2010年12月批准了总体规划,印发了关于推进以西宁为中心的东部城市群建设意见,于2010年12月26日召开了推进以西宁为中心的东部城市群建设动员大会,省委书记强卫、省长骆惠宁在会上作了重要讲话,标志着东部城市群建设正式拉开序幕。产业发展是城市群发展的动力和引擎,为加快推进产业集约,促进发展方式转变,编制了青海省东部城市群产业发展规划(下称规划),本规划是总体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今后一段时期内指导青海省东部城市群产业发展的指导性规划。第二节 编制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2、青海省“四区两带一线”发展规划纲要;3、青海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4、青海省东部城市群发展总体规划;5、青海省东部城市群城镇体系规划;6、青海省“十二五”特色农牧业发展规划;7、青海省“十二五”工业和信息化发展规划;8、青海省“十二五”服务业发展规划;9、青海省商贸流通业发展规划(2010-2015年);10、青海省“十二五”文化发展规划; 11、青海省“十二五”旅游业发展规划;12、西宁市2030年城市空间总体发展规划;13、青海省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实施方案;14、青海省产业转移指导目录(2011年本);15、相关市(区)、县、镇总体规划和“十二五”相关规划;16、相关园区总体规划。第三节 规划范围和期限一、规划范围规划范围包括西宁市区和大通县、湟中县、湟源县及海东行署所辖平安县、乐都县、民和县和互助县的农牧业、工业、服务业发展。二、规划期限根据总体规划,规划期限分三期:近期20112015年;中期20162020年;远期20212030年。规划水平年为2010年。第二章 发展基础第一节 基本情况青海省以西宁为中心的东部地区经过60多年的建设,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大发展,综合经济实力明显增强。2010年东部城市群地区生产总值达到767.95亿元,占全省的56.87%,年均增长13%以上;其中农牧业增加值53.46亿元,工业增加值313.56亿元,服务业增加值342.72亿元,分别占全省农牧业、工业、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分别为39.62%、42.11%、72.78%。人均生产总值达到24084元,高于全省的平均水平。农牧业基础地位得到增强,设施农业、农牧区畜牧业和集约化养殖业已成为特色农牧业发展的新亮点;工业化进程加快,新型优势工业不断壮大,成为引领城市群产业发展新引擎;服务业蓬勃发展,成为我省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高原旅游名省建设取得长足进步,以西宁市为中心的生态旅游圈已初步建成,有力推动和促进了全省旅游业的发展,为产业结构的调整创造了条件。西宁市。2010年西宁市地区生产总值628.28亿元, 其中农牧业增加值24.47亿元,工业增加值275.40亿元,服务业增加值283.05亿元,分别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3.89%、43.83%、45.06%。工业发展具备一定基础,已形成8个产业集群,即以太阳能光伏硅材料和动力储能电池为重点的新能源产业集群,以轻金属合金材料、电子信息材料、锂电池材料为主体的新材料产业集群,以铝、铜、铅、锌、镍为主的有色金属生产和精深加工产业集群,以复合肥、PVC、烧碱、甲醇等化工产品为主体的化工产业集群,以高原动植物精深加工、现代中藏药为重点的高原生物产业集群,以机织藏毯、牛羊绒精梳纺为主的特色轻纺产业集群,以高档数控机床、石油机械、专用车为主的装备制造产业集群,以民族服装、民族饰品、手工艺品为主的民族特色文化产业集群。是全省交通枢纽、金融中心、物流中心和旅游集散地,中国夏季会展之都。2011年西宁市被评为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城市,对全省服务业发展具有示范引领作用。大通县。2010年大通县地区生产总值80.77亿元, 其中,农牧业增加值8.51亿元,工业增加值54.73亿元,服务业增加值10.79亿元,分别占全县地区生产总值的10.54%、67.76%、13.36%。目前,已形成以煤炭开采为主的采掘业,以火力发电为主的能源工业,以铝冶炼为主的有色金属工业,以水泥为主的建材工业,以机床为主的装备制造业,以设施农业和农畜产品加工为主的现代农业,以老爷山、宝库峡、鹞子沟等省级风景名胜区为主的旅游业。2009年列全国西部百强县第79位。湟中县。2010年湟中县地区生产总值90.02亿元, 其中,农牧业增加值10.28亿元,工业增加值58.41亿元,服务业增加值11.87亿元,分别占全县地区生产总值的11.42 %、64.89%、13.19%。湟中县是全省的农业大县和畜产品生产基地县,现有耕地87.5万亩,总耕地面积占全省的七分之一,主要作物有春小麦、蚕豆、豌豆、马铃薯、油菜;有天然草场183万亩,主要畜产品有猪肉、牛羊肉、羊毛、牛羊皮、牛奶等。甘河工业园区已初具规模,成为青海省有色金属加工基地和盐湖化工精深加工基地。旅游资源丰富,塔尔寺、多巴国家体育训练基地成为我省重要的旅游景点。湟源县。2010年湟源县地区生产总值17.08亿元, 其中,农牧业增加值3.01亿元,工业增加值7.60亿元,服务业增加值5.01亿元,分别占全县地区生产总值的17.62%、44.50%、29.34%。现已形成建材、冶金、轻工等产业。旅游资源丰富,拥有青海日月山、赞普林卡和丹噶尔古城等重点旅游景点。2009年在“中国最具民俗文化特色旅游目的地”评选活动中名列第三。平安县。2010年平安县地区生产总值25.70亿元, 其中,农牧业增加值2.82亿元,工业增加值7.31亿元,服务业增加值12.43亿元,分别占全县地区生产总值的10.97%、28.44%、48.37%。现已形成以高精铝板带、镍资源开发为主的有色金属工业,以种植为主的富硒农副产品加工业,以物流、生态旅游为主的服务业。乐都县。2010年乐都县地区生产总值35.31亿元, 其中,农牧业增加值7.58亿元,工业增加值8.80亿元,服务业增加值15.81亿元,分别占全县地区生产总值的21.47%、24.92%、44.77%。农业生产相对发达,设施农业起步较早,蔬菜生产已形成产业优势,是全省最大的蔬菜生产基地。现已形成以装备制造、建材、农畜产品加工为主的工业体系。乐都县是河湟文明发源地之一,文化教育较为发达,瞿昙寺、原始社会墓地遗址、柳湾彩陶等在省内外有较大影响力,具有文化旅游优势。互助县。2010年互助县地区生产总值46.16亿元, 其中,农牧业增加值11.93亿元,工业增加值13.77亿元,服务业增加值17.06亿元,分别占全县地区生产总值的25.84%、29.83%、36.96%。互助县是青海农牧业大县,有耕地90万亩,草场114万亩,高原特色现代农业示范园核心区建设初具规模。已形成以青稞酒酿造、土豆、蚕豆、豌豆、油菜籽“三豆一油”为主的农副产品加工业,以特种水泥为主的建材业。民族特色旅游业发展势头强劲,旅游基础设施日臻完善,土族民族风情园为青海民族特色,鼓楼、青稞酒作坊等已申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民和县。2010年民和地区生产总值28.85亿元, 其中,农牧业增加值6.66亿元,工业增加值7.10亿元,服务业增加值12.18亿元,分别占全县地区生产总值的23.08%、24.61%、42.22%。主要农作物有小麦、青稞、马铃薯等粮食作物和葱、韭菜、大头菜、辣椒、苹果等蔬菜瓜果。工业园区建设取得重大进展,通过下川口工业园有效整合了当地铁合金生产,有色金属冶炼及深加工得到有序发展,青海的东大门形象得以改善。第二节 发展环境一、有利因素1、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国际经济深度调整和变革,信息化迅速推进,科技创新孕育新突破,我国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经济结构转型加快,国际环境总体上有利于我国产业发展。2、随着当前世界经济开始复苏,产业结构进一步调整,产业转移进程加快,青海作为我国西部内陆省份,要素资源成本较低、资源较为丰富、产业发展有一定基础,为承接产业转移创造了有利条件。3、国家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鼓励东中部地区加强对口支援,支持企业到西部地区投资创业,有助于我省优势资源开发和特色产业发展,为东部城市群产业发展提供了政策机遇。4、东部城市群产业体系经过60年的建设和发展,已经初步建立了以新型工业为主导,以生态农牧业为基础,以特色服务业为支持的产业体系框架,为东部城市群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奠定了较为坚实的基础。5、西宁经济技术开发区和海东工业园两大工业平台的搭建,引大济湟工程、青藏铁路、京藏高速等重大基础设施的建设,改善了东部城市群的基础环境,为东部城市群的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6、国家继续支持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继续实施强农、惠农的一系列政策措施,以及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优惠政策,将使西部地区的农业生产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农牧民增收致富途径进一步拓展,为农业发展环境的改善创造了条件。二、不利因素1、当前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的影响还未消除,经济回升的基础还不牢靠,全球经济不确定性不稳定性仍然存在,我国产业发展在新环境下多年积累的粗放型矛盾继续显现。2、国家宏观调控力度进一步加大,节能减排、淘汰落后产能压力加剧,产业竞争日趋激烈,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的任务十分紧迫而艰巨。3、发展不足仍然是我们的基本省情,发展方式粗放,科技创新不足,资源约束日趋凸显,加快发展与生态保护矛盾突出;城镇化进程缓慢,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公共服务能力依然薄弱。4、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存在产业同质化现象,重复建设的问题仍然存在;园区集聚度不高,特色不明显,优势不突出,产业整合度不高,示范、带动作用难以发挥。第三章 发展方式第一节 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四个发展”为目标,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园区经济为载体,紧紧抓住国家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历史机遇,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推进科技创新、信息技术的应用,初步构建结构优化、布局合理、领域拓宽、优势突出、技术先进的产业体系,推动区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第二节 发展原则一、坚持扩大总量,实现跨越发展发展大产业、培育大集团、建设大基地,推动特色优势产业做大总量、提升质量、增强实力。二、坚持生态立省,实现绿色发展正确处理环境保护与发展经济的关系,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转变发展方式,努力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产业。三、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和谐发展把改善民生作为发展经济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推动农牧业、工业、服务业融合发展,积极增加就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四、坚持重点突破,实现统筹发展充分发挥各地比较优势,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分类指导,统筹园区建设,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第三节 发展目标一、总体目标“十二五”期间,累计完成投资2800亿元,2015年,地区生产总值1350亿元以上,年均增速13.5%以上,到2020年,地区生产总值2300亿元以上,年均增长12%以上,到2030年总量比2020年翻一番以上。二、具体目标(一)农牧业到2015年,特色产业规模进一步扩大,农牧业综合产业能力显著提高;菜、肉、奶等主要农畜产品自给水平明显提升;农牧民人均收入明显提高,农牧民生活更加殷实,设施农业加快发展,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农业示范园建设取得明显进展,一县一园的发展格局基本形成,成为引领现代生态农业又好又快发展的示范园。1、粮食总产达到79.94万吨,确保农牧民口粮自给;油料、蔬菜总产分别达到20.6万吨和176万吨;肉类、奶类、禽蛋、水产品分别达到18.32万吨、18万吨、4万吨和1000吨,实现大宗农畜产品肉、奶、油、菜的全面自给。2、农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5%左右,达到65亿元以上;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2%以上,突破6800元/人。3、“十二五”期间,累计完成投资220亿元。4、特色产业规模进一步扩大。做大做强油菜、马铃薯、蚕豆、蔬菜、中藏药、特色果品、牛羊肉、奶牛、毛绒、饲草料等十大农牧特色产业,特色作物种植比重达80%以上。打造3-5个全国有知名度、有竞争优势的特色农畜产品品牌;农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50%以上。(二)工业到2015年,循环经济快速发展,产业链进一步延伸,新能源、新材料、有色金属、化工、装备制造、钢铁、轻工纺织、生物和建材等九大特色产业体系基本形成。优势产业、骨干企业规模明显扩大,综合经济实力明显增强,经济效益显著提高,工业对城市群经济发展的带动力持续增强。1、十二五”时期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值15%,到2015年达到630亿元以上。2、“十二五”时期累计完成投资2000亿元以上。(三)服务业西宁市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城市建设取得成效,骨干企业数量增加,新型业态不断涌现,品牌化、规模化、专业化、社会化水平进一步提高,金融、现代物流、科技服务、信息与中介、商贸餐饮、房地产、旅游、文化体育、社区服务和商务会展等全面发展,服务业成为东部城市群最具发展潜力的优势产业和支柱产业。1、“十二五”期间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4%以上,到2015年达到600亿元以上。2、“十二五”期间,累计完成投资600亿元。3、服务业从业人员比重达到40%以上。(四)园区园区基础设施配套服务能力基本满足产业发展需要,集聚效应凸显,产业、产品结构进一步优化,园区经济成长为地区经济发展的新增长极。“十二五”末,园区经济占地区国民生产总值比重达80%以上。第四章 战略路径第一节 全面发展特色农牧业做大做强油菜、马铃薯、蚕豆、蔬菜、中藏药、特色果品、牛羊肉、奶牛、毛绒、饲草料等十大农牧特色产业。转变农牧业发展方式,优化农牧业产业结构,加强农牧业设施建设,大力推行农牧业产业化经营。加强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现代农牧业,引导农产品加工业在产区布局,打造一批特色主导产业集群,建成一批县乡农牧业产业园区。大力培育高原绿色农畜产品品牌,提高农牧业综合产业能力、市场竞争能力和生产规模化、设施现代化、经营产业化、服务社会化水平,实现新型农业合作组织全覆盖,形成现代生态农牧业全面发展新格局。第二节 大力发展新型工业加快推进新型工业,改造提升有色金属、化工、装备制造、钢铁、轻工纺织、建材等传统支柱优势产业,培育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生物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推进信息技术的推广应用和信息化、工业化的融合发展,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的转变。第三节 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统筹生产性和生活性服务业发展,重点发展金融、现代物流、科技服务、信息与中介、商贸餐饮、房地产、旅游、文化体育、社区服务和商务会展等十大产业,促进服务业转型升级,使服务业成为东部城市群最具发展潜力的优势产业和支柱产业。第四节 着力发展园区经济把园区作为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和平台, 以西宁经济技术开发区和海东工业园等园区为重点,统筹规划、合理确定产业定位和发展方向,加强基础设施配套,创新园区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园区。按照产业园区规范化、集约化、特色化发展要求,引导产业向园区集中, 增强园区经济的集聚效应、规模效应和品牌效应,实现集约发展。第五章 发展重点第一节 特色农牧业一、转变农牧业发展方式加强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壮大设施农牧业,集中力量建设一批现代农牧业示范园区和种植基地、养殖基地、制种基地,打造一批特色主导产业和品牌,发展特色鲜明、发展持续、经营集约、安全生态的现代农牧业,提高农牧业综合产业能力、市场竞争能力和生产规模化、设施现代化、经营产业化、服务社会化水平,努力实现肉、菜、蛋、奶自给,实现新型农业合作组织全覆盖,全面形成现代生态农牧业发展新格局。二、优化农牧业产业结构稳定粮食播种面积,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保障农牧区粮食安全。大力优化种养业结构,建设河湟百里特色种养业长廊,实施万棚蔬菜、万亩核桃、万头奶牛、万头猪仔和千万只家禽工程。调整优化农牧业布局结构,建设麦类、豆类、油菜、马铃薯、果蔬产业带,推进林业产业体系建设,打造沙棘、高原花卉、经济动物养殖、生物质能能源基地,建设河湟谷地经济林带,积极发展林下产业。不断延伸农牧业产业链,拓展农牧业多种功能,发展观光农业、休闲农业。三、加强农牧业设施建设加快日光节能温室、畜用暖棚、饲草料基地、农区养殖场(小区)建设,日光温室农户基本达到全覆盖。建成集中连片的规模养殖场210个,畜用暖棚8万座。大力发展农牧业机械化,加大对大型农机具购置补贴力度,推广应用耕作、田管、收获等新型农机具,提高农机综合作业率。加快建设农产品保鲜储藏、水产养殖、林业生产经营等设施,增强农牧业设施化和装备水平,不断提高农牧业生产经营效率。四、大力推行农牧业产业化经营以特色农牧业百里长廊及农牧业产业园区为重点,扶持培育一批技术先进、带动力强的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引导农产品加工业在产区布局,打造一批农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集群,建成一批县乡农牧业产业园区。积极推广先进生产经营模式,鼓励龙头企业通过订单农牧业、股份合作等方式,强化龙头企业与农牧民之间稳定的利益连接机制,实现龙头企业增效、农牧民增收的双赢目标。大力培育高原绿色农畜产品品牌,加快发展农畜产品保鲜储藏、营销业,努力提高市场占有率和竞争力。五、创新农牧业社会化服务体系鼓励农村基层组织、农技人员、种养大户、农民经纪人及龙头企业开展产业合作,发展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等农牧业专业合作组织,提高农牧业经营组织化程度。创新农牧业生产技术服务体系,在设施农业、标准化生产、生态畜牧业、农畜产品精深加工等重点领域,加强科技攻关和技术引进,加快农牧业先进技术推广与应用,建立完善社会化的现代农牧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第二节 新型工业一、新能源牢牢抓住国家把新能源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有利时机,发挥比较优势,积极抢占绿色经济的制高点。充分利用我省丰富的电力、锂、硅资源,加快发展锂动力电池、锂离子储能电池、高纯硅材料等产品,构建晶体硅、非晶硅、聚光发电、太阳电池、光伏发电系统集成的光伏产业链和碳酸锂正负极材料电解液隔膜锂离子电池产业链。二、新材料加快有色、盐湖、石油天然气及其它非金属材料精深加工,构筑以电子材料、新型合金材料、新型化工材料、新型建筑材料等为主体的新材料产业体系。加快发展晶体硅、电子薄膜、镁合金、铝合金、化成箔、铜箔、合成树脂、高性能玻璃等产品,打造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重要新材料产业基地。三、生物充分发挥高原生态环境的优势,坚持资源可持续利用、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加快生物产业发展。发展绿色食品、生物医药、生化制品、动植物种植利用产业,构筑有鲜明地域优势和高原特色的生物产业体系。发展以高原中药材为原料的中间提取物与新型药物制剂,沙棘、枸杞、冬虫夏草等系列保健品和油菜籽、马铃薯、蚕豆、青稞、牦牛、藏羊等特色农畜产品。四、有色金属利用资源能源优势承接产业转移,加强铝、镁、铜、铅、锌、镍等有色金属精深加工配套能力建设,大力发展各类有色金属合金、管棒材、板带箔材、型材等下游精深加工产品,提升产业技术和装备水平,延伸产业链,增强产业整体素质和发展水平,建成区域性有色金属生产基地。五、化工充分利用省内丰富的盐湖、天然气、煤炭等资源,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实现资源的综合利用。积极承接 “东碱西移”,开展现代煤化工升级示范和二氧化碳转化利用示范,推动聚氯乙烯生产技术升级。重点发展磷酸铁锂、烧碱、聚氯乙烯、烯烃等产品,加大下游精细化工产品的开发力度,培育壮大精细化工产业。六、装备制造加快结构调整和技术改造,提高工艺技术水平和产业配套能力,重点发展数控机床、专用汽车、环卫设备、风力发电设备、石油机械、重化工用非标设备、大型铸锻件、基础零部件生产性配套等。积极推进绿色设计和绿色制造,加快形成自主技术、标准和品牌,鼓励建设生产、维修基地,推进装备制造业由生产型向生产和服务型转变。七、钢铁充分利用区位优势,立足省内与周边资源和市场,加强对现有生产工艺的技术改造升级,研发新产品,提高市场竞争能力,稳定提高特钢产能。大力推广余热发电等新技术,加快产品结构调整,淘汰落后产能,推进铁合金企业兼并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八、轻工纺织依托丰富的高原动物绒毛资源,抓住东部沿海地区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步伐加快的有利时机,以毛纺为主,在扩大生产规模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纺织业集中度,推动纺织工业向精梳、精纺和深加工方向发展。开发富有地方民族特色的民族食品、民族服饰、民族用品、民族旅游纪念品。发展宝玉石、装饰毯、黄河石画等高档文化产品,积极培育民族特色产品生产基地。九、建材立足区域市场和资源优势,大力推广废渣利用,发展新型干法水泥,满足区域市场需求。采用先进生产工艺技术扩大玻璃生产能力,提高产品档次。大力开发节能环保型建筑材料和新型墙体材料,根据地区资源与市场需求发展粉煤灰、煤矸石、矿山尾渣制砖。加快推进石膏资源开发,发展装修装饰材料等新型建材产品。主要建材产品能够自给,部分产品销向省外。第三节 现代服务业一、金融以扩大金融服务网络覆盖面为重点,增强网点建设,改善金融环境,完善金融政策,健全金融市场体系。加强信用体系建设,增强金融支撑,强化金融招商,积极引进国内外著名金融机构在区内设立营业机构;加快推进金融产品创新,提高金融要素集聚水平和配置能力,增强金融业对经济的支撑力和渗透力。二、物流按照一体化、大网络的思路,构建和完善物流网络体系,大力推进物流的社会化和专业化,积极培育引进现代物流企业,用现代物流信息技术改造提升物流运营和管理水平。着力改造提升国省干道和兰青、青藏铁路物流通道,推进航空物流发展,完善公共仓储和终端配送设施建设,积极搭建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三、科技服务把科技创新作为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支撑,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完善技术服务体系,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全面增强科技实力,提升产业技术水平。加快研发创新、技术推广体系建设,大力发展工程技术咨询、地质勘查测绘、节能和环保服务。四、信息与中介完善综合信息网络基础设施,扩大广播电视覆盖面,推进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互联网三网融合,加大信息技术在区域建设和管理中的应用,推动信息化与工业、农牧业的融合发展,着力发展经济鉴证、法律服务、咨询管理、金融服务、设计代理等中介服务。五、商贸餐饮以建设大型综合商贸中心为重点,发展多形式、多层次餐饮和娱乐,完善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扩大设施规模,实现规模经营。鼓励引进国内外商贸餐饮知名品牌,创新经营理念,转变经营方式,提高服务水平,提升服务档次。深入推进“万村千乡”、“农超对接”、“双百工程”,强化服务能力。六、房地产统筹环境、土地、水资源和人口的承载能力,合理划分功能区,优化土地资源配置,促进房地产业与城市建设的和谐发展。加快旧城改造和保障性住房的建设,提高住宅质量,改善居住环境。建立健全房地产市场体系,稳定房地产市场价格。加大物业服务企业培育力度,规范和加强物业市场和企业管理,全面提高物业管理水平。七、旅游坚持高起点规划、高层次招商,打造大美青海旅游品牌。以旅游景区景点开发为中心,提升“食、住、行、游、购、娱”六大环节服务水平,完善市场、服务、管理和政策法规四大体系。加快环西宁旅游圈建设,促进跨区合作,丰富旅游发展内涵,拓展旅游发展空间。完善旅游基础设施、配套服务设施,推进重点景区建设和旅游创牌评优工作,全力提升旅游业发展保障水平。八、文化体育以提高综合文化实力为目标,开发高品位特色文化产品,深入发掘民族文化、生态文化等文化精髓。积极发展民族文化演艺业,培育壮大民族出版业,做精做强民族特色工艺美术产业。以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世界攀岩赛等国际赛事及多巴国家高原训练基地为依托,积极发展竞赛观赏、高原训练、健身休闲等产业。九、社区服务发展全方位、多层次的社区服务,完善服务设施,健全服务网络,增强服务功能,创新服务方式,重点发展家政、养老、社区照料和病患陪护等服务,满足家庭基本需求。推进公益性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完善行业自律机制,加强市场监管,规范服务行为,维护家庭消费权益。加强就业服务和职业技能培训。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逐步发展面向农村尤其是中心城镇的社会服务。十、商务会展结合“夏都”旅游品牌建设,加强以西宁市为重点的会议经济和会展经济发展。鼓励和支持各会展经营企业联盟发展,提高行业整体的服务能力和竞争能力。完善会展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会展承办能力和服务水平,引进一批有实力的会展营运商,积极培育有特色、有影响、有规模的品牌展会,实现会展业快速发展。第四节 产业园区一、农业产业园区西宁市现代农业示范园区,重点发展特色花卉、温棚水果、休闲农业、食用菌及加工业。湟中县现代农业示范园区,重点发展蚕豆、专用型马铃薯、肉牛养殖及加工。湟源县现代农业示范园区,重点发展中藏药材、畜产品深加工及林下养禽业、牛羊肥育。大通县现代农业示范园区,重点发展油菜、脱毒马铃薯、奶牛养殖、肉牛养殖及乳品加工、肉品加工产业、食用菌、蔬菜。互助县现代农业示范园区,重点发展青稞、油菜制种、生猪良种繁育、马铃薯制种及深加工、食用菌。乐都县现代农业示范园区,重点发展紫皮大蒜、设施蔬菜、脱毒马铃薯及深加工销售、富硒农产品加工。平安县现代农业示范园区,重点发展富硒农产品、复合饲料、牛羊育肥及草产品加工。民和县现代农业示范园区,重点发展特色温棚水果、脱毒马铃薯、冷水渔业、牛羊育肥、奶牛养殖、特禽养殖及加工。二、西宁经济技术开发区东川工业园重点发展硅材料光伏产业、新材料产业;南川工业园重点发展藏毯绒纺、新能源材料等;甘河工业园重点发展有色金属和化工产业;生物科技产业园重点发展高原生物产业和装备制造业。三、海东工业园区曹家堡临空综合经济园:平西经济区重点发展全省航空客运、航空物流和仓储保税中心以及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高原生物医药、特色轻工纺织产业;平东经济区重点发展高精铝板带材、锌镍磷产品加工、轻质合金产业;平北经济区重点发展有色金属精深加工。积极承接我国东中部地区产业转移,延伸西宁(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的资源精深加工产业链,是环湖、青南地区工业发展的“飞地”。乐都工业园:北区重点发展大型、精密铸锻件及汽车零部件。西区重点发展农机、新型建材等产业。民和工业园:重点发展以金属冶炼及深加工、现代物流、新型建材、农畜产品加工四大产业。四、县域工业园区大通北川工业园:重点发展能源、电解铝、金属冶炼及深加工、新型建材。湟源大华工业园:重点发展金属冶炼、农畜产品加工、新型建材等产业。互助绿色产业园:重点发展青稞酒酿造、农副产品加工、民族旅游工艺品、医药保健品等轻工产业。五、朝阳物流园重点发展仓储配送,立足西宁服务全省,辐射周边地区,建成全省的物流集散中心。第六章 项目建设第一节 重点项目“十二五”期间,规划安排项目409项。其中,农牧业项目81项,工业项目243项,服务业项目85项。一、农牧业规划农牧业项目81项,其中,西宁市37个项目,海东4县44个项目。(详见附件一 青海省东部城市群农牧业项目表)。二、工业规划工业重点项目243项,其中,西宁市155个项目,海东4县88个项目。(详见附件二 青海省东部城市群工业项目表)。三、服务业规划服务业项目85项,其中,西宁市36个项目,海东4县49个项目。(详见附件三 青海省东部城市群服务业项目表)。规划项目汇总表序号项目项目数量西宁市海东地区小计1农牧业项目3744812工业项目155882433服务业项目364985小计228181409第二节 投资估算规划估算总投资2831.44亿元。按类别分:农牧业项目投资220.16亿元,工业项目投资2004.53亿元,服务业项目投资606.75亿元。按地区分:西宁市项目投资2032.83亿元,海东4县项目投资798.61亿元。规划投资汇总表序号项目估算投资(亿元)西宁市海东地区小计1农牧业项目61.82158.34220.162工业项目1501.25 503.29 2004.53 3服务业项目469.77 136.98 606.75 合计2032.83 798.61 2831.44 第三节 资金筹措支持产业项目建设,发挥产业政策作用,引导投资资金整合多渠道流入。通过多种方式,建立政府引导、企业主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多元化投融资机制,强化金融机构对城市群产业发展的金融支持。各部门按照“渠道不变、用途不改、各负其责”原则,加强项目支持力度。对于科技研发、重点技术推广、循环经济、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项目,政府可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第七章 预期效益第一节 经济效益规划实施后,可实现销售收入2816.75亿元。按类别分:农牧业项目可实现销售收入174.35亿元,工业项目可实现销售收入2090.09亿元,服务业项目可实现销售收入490.43亿元。按地区分:西宁市项目可实现销售收入2140.12亿元;海东4县项目可实现销售收入614.76亿元。规划收入汇总表序号项目销售收入(亿元)西宁市海东地区小计1农牧业项目47.41126.94174.352工业项目1762.43 389.54 2151.97 3服务业项目392.15 98.28 490.43 合计2202.00 614.76 2816.75 第二节 社会效益该规划的实施将促进文化事业发展,带动人口集聚,提高城市化水平。工业水平的提高,使其“反哺”农业的能力增强,使农业集约化程度不断提高,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现代服务业在自身发展为支柱产业的同时,为实体经济的发展和民生改善提供支持和保障。产业的发展可以加快科技发展和成果的转化,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不断提高劳动者素质和收入水平。总之,产业发展是基础、是动力,必将为提升经济实力、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做出重要贡献。第三节 生态效益以循环经济为理念的产业体系建设有利于资源的科学配置和重复、循环、清洁利用,从源头上减少了污染物的排放和土地、淡水、能源的节约利用,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业固体废弃物的循环利用以及工业废水的处理和中水回用,节约了资源,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减少了污染物的排放;新能源、新材料及清洁能源的应用,减少了有害气体对大气环境的污染和温室气体的排放。特色种养业的发展,扩大了绿色面积,科学栽培技术的推广应用,增加了二氧化碳的吸收转化,消耗了大气圈中的二氧化碳,降低温室气体的浓度,有利于应对气候变化,保护大气环境。发展服务业是减少能源、资源消耗总量的重要途径。工业、服务业的集聚发展更有利于污水的集中处理和生活污水的资源化转化,实现清洁生产零排放或微排放。三产的融合发展,生态效益十分显著,必将极大促进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第八章 保障措施一、组织保障各地区各部门要切实加强对规划实施的组织领导,统筹安排部署,明确工作分工,创新工作机制,落实工作责任,做好产业项目的实施管理工作,在政策落实、项目审批、资金安排、土地供应、体制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给予积极支持,共同推进特色产业的发展。二、制度保障建立健全规划体系,在产业发展中要按照规划的定位,做好规划的衔接落实工作,保证规划目标的实现。相关部门要加强对规划实施情况的跟踪分析,并进行定期评估,提出调整修订意见。完善社会参与监督机制,鼓励公众参与。将项目的建设纳入相关部门和地区的年度考核目标。三、资金保障积极争取信贷支持,扩大信贷规模。鼓励企业上市融资,拓宽融资渠道。积极争取国家资金支持,加大转移支付。加强地方财政资金支持,加大政府投入力度。提高招商引资质量,注入新的发展活力。积极落实税收优惠政策,增强自身发展能力。通过政府引导、企业主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等方式,吸引各类资金投入产业发展,实现投资多元化。四、科技保障充分发掘和整合蕴藏在企业、科研单位和高等院校中的科技、人才、教育资源,由政府牵头,抓紧组建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科技创新战略联盟,加大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消化吸收再创新的力度,在关键技术、核心技术的合作攻关上尽快取得新突破,推动和促进现代产业体系的尽快形成和发展。积极培养、使用和引进各类专业技术和技术人才,为产业发展做好人才储备工作。第九章 规划实施为推动本规划实施,各有关部门要明确职责,落实措施,对规划实施进行跟踪分析,监测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确保规划目标任务圆满完成。一、明确实施责任。实行目标责任管理,完善考核体系和制定具体考核办法。将规划目标、任务分解落实到各相关部门和地区,明确工作责任,加强协调配合,指导和帮助解决规划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协调跨地区项目的建设方案、建设进度等。二、强化政策落实。围绕青海省东部城市群发展总体规划布局,充分利用西部大开发等各项政策,促进东部城市群产业的快速、健康、有序发展。 三、加强监督检查。建立健全规划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