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逸盛石化有限公司PTA节能技改扩产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doc
-
资源ID:2696239
资源大小:14.18MB
全文页数:30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浙江逸盛石化有限公司PTA节能技改扩产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doc
浙江逸盛石化有限公司PTA节能技改扩产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 本)宁波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设计院Ningbo Municipal Research&Design Institute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二一二年十月1 建设项目概况1.1 项目由来PTA(精对苯二甲酸)是重要的大宗有机原料之一,其主要用途是生产聚酯纤维、聚酯瓶片和聚酯薄膜,广泛应用于化学纤维、轻工、电子等多个领域。近年来,我国聚酯业发展迅速,PTA市场需求强劲,这就直接导致了PTA产能的快速发展壮大。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最大的PTA生产与消费国,PTA生产能力占全球30%左右,消费量占全球46%左右。PTA需求主要取决于聚酯需求。近十年来,聚酯纤维一直保持15%以上增速发展,聚酯非纤维用量也在相关行业的带动下迅猛增长,年均增长20%以上。从较为稳妥的角度综合分析预测,2015年、2020年我国PTA当量需求分别为3000万吨、3800万吨,按PTA国内满足率80%、开工率90%计算,相应需配套PTA生产能力为2670万吨、3380万吨。与2010年1600万吨能力相比,分别有1070万吨、1780万吨发展空间。为满足国内外聚酯需求增长,增强产业链整体竞争力,我国PTA需适度、有序发展,逐步提高国内供应能力,降低对外依存度。国内石化和轻纺行业的有关专家建议,“十二五”按新增PTA生产能力1100万吨左右、对外依存度控制在20%左右安排,期末总产能达到2700万吨左右。扣除已核准在建PTA产能,还有750万吨左右的空间。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精对苯二甲酸(PTA)、对二甲苯(PX)“十一五”建设项目布局规划的通知,PTA项目为鼓励类行业,其发展建设应在PX原料供应可能的情况下,以最大限度的满足下游需要为目标。石油和化学工业“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出,要“建设具有竞争力的大型乙二醇、精对苯二甲酸装置”。根据甬经信发2011251号宁波市石化产业“十二五”发展专项规划,青峙工业区重点做大做强合成纤维原料PTA的产业链。浙江逸盛石化有限公司成立于2003年,主要经营范围是生产聚酯纤维的原料精对苯二甲酸(PTA),是由浙江恒逸集团有限公司、荣盛化纤集团有限公司、佳栢国际投资有限公司、香港盛晖有限公司合资,为了解决两个股东的原料问题而组建的。该公司目前已实施了三期工程,共有三套PTA生产装置,单套设计产能分别为53万t/a、53万t/a、150万t/a,全厂总产能为256万t/a。现有一至三期工程分别于2006年6月、2007年11月和2012年7月通过竣工验收。目前各套装置运行稳定正常。目前国内市场对PTA仍有较大的需求空间,综合考虑区域市场需求和原料供应条件,并满足投资方聚酯生产对PTA用量的需求,并且为使企业现有资源得到优化配置,降低投资成本和运行成本,提高公司产品竞争力,浙江逸盛石化有限公司拟投资179998.58万元,在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青峙工业区该公司现有厂区的预留用地内实施“PTA节能技改扩产项目”,本项目新增一套150万吨/年精对苯二甲酸装置,设计年产精对苯二甲酸150万吨。本项目投产后,浙江逸盛石化有限公司将会形成406万t/aPTA的生产规模。本项目主要增加一套PTA主装置的生产设备,公用工程设施仅需填平补齐。项目在现有厂区的预留用地内实施,不需新征土地。通过各项节能措施在新装置上的应用,同时合理整合现有装置,带动全厂PTA生产能耗物耗的降低。1.2 建设项目概况1.2.1 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浙江逸盛石化有限公司PTA节能技改扩产项目项目性质:改扩建项目建设单位:浙江逸盛石化有限公司项目地址:浙江逸盛石化有限公司现有厂区位于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青峙工业区西部,本项目位于逸盛石化现有厂区东南侧的预留用地内。1.2.2 产品方案本项目产品方案为平均粒度120±20m的纤维级精对苯二甲酸(PTA),设计年产量为150万t/a。本项目投产后,浙江逸盛石化有限公司的PTA总产能将达到406万t/a。1.2.3 生产班制、作业时间和劳动定员生产班制:四班三运转;作业时间:8150h/a;劳动定员:新增员工110人。1.2.4 项目组成本项目为浙江逸盛石化有限公司的四期工程,部分公、辅设施依托现有设施,项目主要新增一套年产150万吨精对苯二甲酸生产装置及相应的公、辅设施,同时对现有工程部分内容进行改造。本项目的主要工程组成及依托现有设施情况见表1.2-1。表 1.21 项目主要工程组成及依托现有设施情况序号装置名称主项(单元)名称规模、规格数量单位备注一、主体工程1PTA生产线氧化单元150万吨/年1套自主开发精制单元二、辅助工程1成品库PTA班料仓和成品料仓3000m34个新增2000m31个新增2综合库化工、辅料库依托现有3储罐PX贮罐30000m32个新增醋酸异丁酯储罐500m31个依托现有醋酸贮罐1300m32个依托现有4制氢系统制氢装置1200m3/h1套新增甲醇储罐500m31个依托现有三、公用工程1供电变压器25000KVA 1台新增供配电系统新增2供热水煤浆锅炉150t/h1台现有重油锅炉改造燃轻柴油锅炉150t/h1台新增3供水工业给水系统1套依托现有净水站循环冷却水站76000t/h1座新增除盐水站400m3/h1座新增4排水污水管网1套依托现有排海管5供氮液态氮储罐依托现有6压缩空气仪表空气系统6000Nm3/h1套新增7消防系统720m3/h3台依托现有四、环保工程1RTO焚烧炉氧化尾气处理280000m3/h2套新增2除尘、水洗和碱洗系统CTA储罐排气处理18000m3/h1套新增3水洗、碱洗系统闪蒸干燥尾气处理11000m3/h1套新增4布袋除尘器料仓尾气处理10000m3/h×1、4000m3/h×1、6000m3/h×24套新增5脱硝、除尘和脱硫系统改造水煤浆锅炉烟气治理205000m3/h1套新增6生化处理系统污水处理站1800m3/h1套改造7中水回用系统中水回用1000m3/h1套新增8固废堆场固废暂存依托1.3 环保审批原则符合性分析1.3.1 建设项目环评审批原则符合性分析1、生态环境功能区规划符合性分析根据宁波市区生态环境功能区规划,本项目所在区域属于小港城镇、宁波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区生态环境功能小区(V1-10206D01),为优化准入区。按照功能定位,禁止审批列入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中规定的限制类和浙江省工业污染项目(产品、工艺)禁止和发展目录(第一批)中规定的禁止类和限制类建设项目。小港城区主要企业(尤其是二三类企业)应就近入园,撤出街道城区,控制城区内工业发展规模。严格执行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和加工贸易禁止类商品目录,淘汰落后生产能力的企业,关停产业结构调整目录要求淘汰的项目。加强建设项目的审批与管理监督,严格执行建设项目的“三同时”制度。新增污染物排放量的建设项目必须由替代削减方案,建立建设项目污染物排放总量申请和核定制度。严格实施清洁生产审核制度,加强环境执法力度,提高资源和能源利用效率。本项目位于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内,项目不属于国家和地方产业政策中限制类和禁止类项目,属于允许类。同时本项目所需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从现有工程中削减得到,不新增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因此能够满足该生态环境功能区的准入条件。2、污染物排放符合国家、省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分析本项目产生的废气主要为氧化尾气、CTA贮罐排气、结晶干燥尾气、料仓废气和锅炉烟气等,氧化尾气分别经高压吸收塔和常压吸收塔处理后接入RTO进行焚烧和碱洗后排放,其他废气均经各自的水洗塔和碱洗塔处理后排放,料仓尾气经布袋除尘器处理后排放。以上废气经处理后能够满足GB16297- 1996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中二级标准的要求;改建的水煤浆锅炉烟气采用低氮燃烧器、SNCR脱硝、SCR脱硝、静电除尘和氢氧化镁法脱硫处理后排放,能够满足GB13223-2011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表2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中的燃煤锅炉标准的要求;现有的水煤浆锅炉进行低氮燃烧器和SNCR脱硝改造,以减少氮氧化物的排放量。废水经高效厌氧、两段好氧处理达到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二级标准后,1000m3/h进中水回用系统,其余废水通过现有的排海管排海,中水系统产生的淡水作为生产用水回用,浓水返回污水处理站的好氧池进行重新处理。项目厂界噪声能够满足3类标准的要求;项目产生的各项固体废物均可得到妥善处理。因此本项目通过落实环评提出的各项污染防治对策措施,对产生的污染物均可进行有效处理处置,可确保满足国家相关排放标准和控制要求。3、排放污染物符合国家、省规定的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分析本项目实施后,该公司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建议值为COD 790.502t/a,氨氮32.937t/a,二氧化硫519.563t/a,氮氧化物1270.488t/a。本项目通过“以新带老”进行改造,优化现有工程的生产工艺,通过中水回用和现有水煤浆锅炉脱硝等,技改后全厂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在该公司现有工程的总量指标范围内,能够满足总量控制要求。4、造成的环境影响是否符合建设项目所在地环境功能区划确定的环境质量要求分析预测表明,本项目正常工况时,各污染物在各敏感点的最大地面小时浓度、日均浓度均能达到标准要求,因此,本项目的建设对大气环境影响不大,不会改变现有的地区大气环境质量。本项目实施后,该公司全厂的污水排放量将比现有工程减少,污染物排放量也有一定的降低,有助于该海域水质的进一步改善。项目通过采取安装隔声屏障、消声和隔声措施以及建造隔声墙等措施后,项目噪声对各厂界的贡献值能够满足GB12348-2008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中3类标准的要求。同时本项目位于工业区内,周边均为工业企业,不会对敏感目标产生影响。本项目对固体废物进行综合利用及规范处置,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1.3.2 建设项目环评审批要求符合性分析1、清洁生产要求的符合性分析本项目为世界上最大的单线PTA生产装置,通过对该公司现有150万t/a的生产装置的工艺参数进一步优化,设置相应的中水回用以及重金属回收系统、精制母液回收系统,从工艺和采取的清洁生产措施上来说,是在国内外经验积累基础上进行改进的,属当前世界先进水平,根据对比可知,从能耗、物耗和污染物排放量来说,本项目处于国际先进水平行列。根据精对苯二甲酸(PTA)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本项目清洁生产综合评价指数为88分,属于清洁生产先进企业。2、省环保厅行业环境准入条件的符合性分析与浙环发201260号关于印发浙江省印染造纸制革化工等行业整治提升方案的通知中“浙江省化工行业整治提升方案”中相关内容符合性分析见表1.3-1。表 1.31 与浙江省化工行业整治提升方案相关内容符合性分析种类整治提升要求本项目是否符合严格项目准入原则上不再在化工园区(化工集聚区)以外新上化学合成类的传统化工项目。新建(含搬迁)化工项目原则上进入已经依法完成规划环评审查的化工园区(化工集聚区),改扩建项目选址必须符合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产业布局规划、生态环境功能区划和环境功能区划。新、改、扩建项目单位产品能耗达到国内同行先进水平,需新增COD排放总量的替代比不低于1:1.2,需新增氨氮排放总量的替代比不低于1:1.5。本项目位于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青峙工业区内,目前北仑区临港产业布局规划环评正在编制中。项目符合宁波市城市总体规划、生态规划和环境功能区划要求,单位产品能耗达到国内先进水平,项目通过以新带老改造,不新增污染物排放总量。符合淘汰落后淘汰落后产能和落后装备,对不符合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国家发改委第9号令)、部分工业行业淘汰落后生产工艺装备和产品指导目录(2010年本)(工产业2010第122号)、浙江省淘汰和禁止发展的落后生产能力目录(2010年本)(浙淘汰办20102号)等相关产业政策中明令禁止的,重污染、高能耗的落后生产工艺、技术装备和产品,坚决予以淘汰本项目不属于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部分工业行业淘汰落后生产工艺装备和产品指导目录(2010年本)、浙江省淘汰和禁止发展的落后生产能力目录(2010年本)中的限制类和淘汰类工艺、技术装备和产品。符合提升工艺装备1工艺装备总体要求。化学原料药、农药、染料企业工艺和装备水平均应符合我省现已出台的产业准入指导意见,达到行业清洁生产标准二级以上要求,并符合浙江省化工行业生产管理规范指导意见(浙经信医化2010759号)。本项目生产设备基本符合浙江省化工行业生产管理规范指导意见(浙经信医化2010759号)中的相关要求。符合2规范液体物料储存。原则上要求储存于配备呼吸阀、防雷、防静电和降温设施的储罐中。沸点高于45的易挥发介质如选用固定顶储罐储存时,须设置储罐控温和罐顶废气回收或预处理设施,储罐的气相空间应设置氮气保护系统,储罐排放的废气须收集、处理后达标排放,装卸应采用装有平衡管的封闭装卸系统。本项目二甲苯储罐采用浮顶罐+氮封工艺;其他固定顶罐采用氮封+水封(醋酸为碱封)工艺,物料装卸采用装有平衡管的封闭装卸系统。符合3采用先进输送设备。优先采用设有冷却装置的水环泵、液环泵、无油立式机械真空泵等密闭性较好的真空设备,真空尾气应冷凝回收物料,鼓励泵前、泵后安装缓冲罐并设置冷凝装置。本项目采用无油立式机械真空泵,真空尾气经冷凝回收物料后,不凝气经常压吸收塔吸收接至RTO装置处理。符合4提升介质传输工艺。设备之间输送介质应采用气相平衡管技术,涉及危险化学品的介质输送宜采用氮气保护措施。一般应采用密闭机械泵和管道输送液态物料,因特殊原因使用压缩空气、真空压吸等方式输送易燃及有毒、有害化工物料的,应对输送排气进行统一收集、处理。鼓励间歇生产企业安装氮封自动控制系统,对存在恶臭污染的企业应强制配套该系统。本项目物料采用屏蔽泵、计量泵、隔膜泵等进行物料输送,各尾气均有相应的处理系统。符合5优化进出料方式。鼓励反应釜采用底部给料或使用浸入管给料,顶部添加液体宜采用导管贴壁给料,投料和出料均应设密封装置或设置密闭区域,不能实现密闭的应采用负压排气并收集至尾气处理系统处理。使用剧毒物品的区域,设备布置应相对独立。本项目为连续石化装置,各反应釜为全封闭设计,反应釜废气接至相应的处理装置进行处理后达标排放。符合6采用密闭生产工艺。涉及易挥发有机溶剂的固液分离不得采用敞口设备,鼓励采用隔膜式压滤机、全密闭压滤罐、“三合一”压滤机和离心机等封闭性好的固液分离设备。物料的洗涤应采用逆流工艺,鼓励污水串级使用。石化企业可燃性废气宜集中处理。项目采用密闭生产工艺,固液采用全封闭压滤机进行分离,氧化废水作为精制补充用水。符合7采用密闭干燥设备。鼓励使用“三合一”干燥设备或双锥真空干燥机、闪蒸干燥机、喷雾干燥机等先进干燥设备。活性、酸性、直接、阳离子染料和增白剂等水溶性染料的制备,宜原浆直接干燥,或通过膜过滤提高染料纯度及含固量后直接干燥。干燥过程中产生的挥发性溶剂废气须冷凝回收有效成份后接入废气处理系统,存在恶臭污染的应进行有效治理。项目采用封闭的干燥设备,烘干产生的尾气经水洗和干燥后循环使用,外排气经碱液喷淋吸收处理后排放。符合8提高用水循环利用。大力推广当前国家鼓励发展的节水设备(产品),积极采用高效、安全、可靠的水处理技术和工艺,不断提高水循环利用率,降低单位产品取水量。加强废水综合处理,努力实现废水资源化,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到75%以上。本项目设置有中水回用系统,将污水处理站出水进行反渗透处理后淡水作为生产用水;本项目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为98.3%。符合强化污染防治1水污染防治措施:一是实行严格的清污分流和分质分治。配套合适的生产废水预处理设施,受污染的工艺废水、公用工程排污水、作业场地冲洗水、固废堆场渗滤液、废气喷淋吸收废水、生活污水及初期雨水等必须分类收集、分质处理、循环回用、监控排放;采样、溢流、检修、事故放料以及设备、管道放净口排出的料液或机泵废水应收集处理;所有污水不得混入清下水。二是有效防止污水“跑冒滴漏”。工艺废水管线应采取地上明渠明管或架空敷设,废水管道应满足防腐、防渗漏要求,易污染区地面应进行防渗处理。罐区和废物收集场所的地面应作硬化、防渗处理,四周建围堰并宜采取防雨措施。三是确保污水达标排放。本项目实行了清污分流,生产废水和生活污水经废水处理站处理达标后通过现有排海管排海;废水管线采用明渠明管方式,并采取了相应的防腐防渗处理;罐区和固废堆场地面进行了硬化和防渗处理,将渗滤液和初期雨水排至污水处理站处理;废水处理站能够稳定达标运行。符合2大气污染防治措施:一是减少无组织排放。通过储罐化储存、管道化输送、密闭化、连续化、自控化生产减少废气无组织排放,通过平衡管、氮封等。生产系统所有非安全排泄的工艺排放口、储运设施排放口以及间歇性排放的驰放气均应纳入废气处理系统处理。二是强化废气预处理。废气应有效收集,对于水溶性气体,宜采用吸收法预处理;对于高浓度有机溶剂废气,应采用冷凝回收或其他适用技术进行回收预处理。三是提升末端治理水平。石化企业正常和非正常工况产生的可燃性废气应排入火炬系统或回收系统。粉尘类废气应采用布袋除尘或以布袋除尘为核心的组合工艺处理。连续生产的化工企业原则上应对可燃性有机废气采取回收利用或焚烧方式处理,大型石化企业鼓励采用废气、废液一体化焚烧处理。工业锅炉和工业炉窑废气应采取清洁能源或高效净化工艺,并满足主要污染物减排要求。四是严格控制排气量。所有不必要的开口应封闭,尽可能提高工艺设备密闭性,减少不必要的集气处理量。本项目采用储罐化储存、管道化输送、密闭化、连续化、自控化生产减少废气无组织排放,通过平衡管、氮封,以及密闭化设备减少废气的无组织排放。生产系统所有非安全排泄的工艺排放口、储运设施排放口以及间歇性排放的驰放气均纳入废气处理系统处理。根据废气种类和性质,设置相应的RTO装置、水洗+碱洗装置和布袋除尘器进行处理。符合3固体废弃物管理、处置措施。按照“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的原则,对化工固废按其性质和特点分类收集、包装、贮运、处置。厂内应设置符合规范要求的危险废物贮存设施,危险废物的转移和处置应符合国家相关规定,受委托处置企业不得以贸易方式进行固废转移利用。危险化学品和危险废物的包装废物应按照危废进行管理。农药和染料等相关制造企业废水处理污泥必须按照危险废物进行管理,其他行业产生的废水处理污泥可根据鉴别结果按其性质进行管理,确保污泥进行无害化处置。本项目厂区内设有危险固废堆场和一般固废堆场,生化污泥委托热电公司进行焚烧处理,锅炉灰渣由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日顺贸易有限公司进行综合利用,废催化剂由供应商进行回收。各项固废均可得到妥善处理。符合环境风险防范1完善事故应急预案。化工生产企业必须制定有效的突发事故应急预案并及时更新,配备满足要求的环境风险防范措施和应急设施,定期开展演练并与区域环境风险应急预案实现联动。执行了事故应急预案,并定期进行演练。符合2配套事故应急设施。企业应按照水体污染防控紧急措施设计导则(中国石化建标200643号)设置规模合适的应急事故池,事故池宜采取地下式并布置在厂区地势最低处,事故源切断应分别设置手、自动系统,有条件的化工园区可集中设置区域事故应急池,以集约利用土地资源。配备有事故应急池,事故预案切断设有手动和自动系统。符合规范环保管理1完善环保管理机构。化工企业应配备专职、专业管理人员负责内部环保日常管理,管理人员应经过专业技术培训并持证上岗。建立健全环保规章制度和全员岗位环保责任制度,建立完善各种环保管理台帐。建立环保管理机构和相应的管理规章制度,并配备了专职管理人员进行管理,建有各种环保管理台帐。符合2规范监测监控体系。每个厂区原则上只能设一个标准化污水排放口和一个清下水排放口,并均应设置检查井,清下水CODcr浓度不得高于50毫克/升或不高于进水浓度20毫克/升。废水量在100吨/日以上的化工企业和化工园区(化工集聚区),其废水集中处理设施应安装在线监测设施,废水排放口和治理设施关键环节应安装视频监控仪。在线监测和视频监控应省、市、县三级环保部门联网。设有废水标准排放口和清下水排放口,废水排放口设置有在线监测装置,并与当地环保部门联网。符合3提升日常管理水平。重点化工企业应建立年度挥发性有机物、COD、重金属等废物流质量平衡和分析制度,掌握废物来源和基础数据,夯实环境管理基础。鼓励引进国内外先进的设计理念、生产技术和管理制度,鼓励开展ISO14000、OHSAS18001、GMP、FDA、EHS等产品质量、环境安全、职业安全卫生等管理体系认证。建立各主要物料的管理制度和分析制度,已经通过ISO14000、OHSAS18001和ISO9000认证符合综上所述,本项目符合“浙江省化工行业整治提升方案”中的相关要求。3、规划环评要求的符合性分析根据临港产业控制规划及规划环评初步结论,本项目位于青峙工业区内,主要从事精对苯二甲酸的生产,符合青峙片以乙烯、丙烯、对苯二甲酸等为原料的下游化工产业为发展导向的要求,且项目清洁生产水平较高,通过本项目的实施,有助于进一步提升该区域的装备水平以及清洁生产水平,促进青峙工业区的产业转型升级。同时本项目建设对于土地资源、水资源、能源资源等需求能够得到满足,污染物排放对环境影响不大,能够实现总量控制的要求,符合临港产业带规划环评中对于资源环境保护及产业准入条件等的要求。总体来看,本项目建设符合规划环评的要求4、现有项目环保要求的符合性分析该公司现有工程符合环境保护“三同时”要求,各项污染物经治理后符合相关排放标准的要求,污染物排放总量符合总量控制的要求。5、化工石化类及其他存在有毒有害物质的建设项目风险防范措施的符合性分析根据风险识别,本项目涉及的化学品中对二甲苯为高闪点液体,氢气为易燃气体,甲醇、醋酸异丁酯为中闪点液体,醋酸为中酸性腐蚀品,生产和储存过程中存在一定程度的火灾和爆炸风险。预测结果表明,本项目物质发生泄漏时会对周围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但落地浓度均未超过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单项事故最大风险值为0人死亡/年。该风险值低于化学工业目前统计值8.33×10-5人死亡/年。因此本项目能够严格落实上述风险防范措施,其发生概率可进一步降低,其影响可以进一步减轻,环境风险是可以承受的。6、公众参与要求的符合性分析在环评期间,对项目进行了两次公示和公众调查,从调查中可以看出,大多数调查者对本项目持支持态度,无反对意见。1.3.3 建设项目其他部门审批要求符合性分析1、建设项目符合主体功能区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规划的要求分析本项目位于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青峙工业区内,根据宁波市城市总体规划,本项目选址位于规划的三类工业用地区域内,选址符合规划要求。2、建设项目符合、国家和省产业政策等的要求分析本项目不属于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2011年修订)和浙江省淘汰和禁止发展的落后生产能力目录(2010年本)中的限制类或淘汰类,属于允许类,因此,本项目的建设符合产业政策。2 建设项目周围环境现状2.1 项目所在地环境现状1、环境空气各监测点的SO2、NO2小时浓度能够满足GB3095-19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要求,各测点PM10均有不同程度的超标情况,这和附近区域建设项目较多,受到施工扬尘和交通扬尘影响导致。各测点的二甲苯、溴甲烷和醋酸小时浓度污染指数均小于1,能达到相应的环境质量标准。2、海域环境本项目共设有8个水质监测站位,所有站位的pH、CODMn、石油类最大值均能满足GB3097-1997海水水质标准第三类海水水质标准的要求。活性磷酸盐最大值标准除5#站点达到第二类标准外,其余全部超过第三类海水水质标准,其中2#、3#站点超过第四类海水水质标准,1#、4#、6#、7#站点为第四类海水水质标准。无机氮最大值标准指数均大于1,均超过第三类水质标准要求,所有站位最大值标准均超第四类海水水质标准。3、地表水环境项目附近内河小浃江水质除pH达到类水质,二甲苯、钴达到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特定项目标准限值外,其余指标均不满足类功能区水质要求,水质现状较差,分析其原因主要为该断面位于小浃江的下游,受到上游城镇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的排入影响,目前该区域的市政污水管网正在铺设和完善中,随着上游废水纳入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小浃江水质将逐步改善。4、地下水项目共设3个地下水监测点,除石油类、对二甲苯无相应标准未进行评价,其余各监测因子在各测点的监测值均符合GB/T14848-93地下水质量标准类标准的要求。5、声环境项目处在工业区,除南厂界执行4类标准外,其余厂界执行GB12348-2008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3类标准。监测共设置10个厂界噪声监测点,厂界噪声监测表明,昼间噪声监测值为57.071.4 dB(A),2#5#超标,超标范围为3.16.4dB(A),其余测点达标;夜间噪声监测值为55.770.6dB(A),所有测点均超标,超标范围为0.715.6dB(A)。地块噪声超标原因可能是由于现有厂区设备运转引起的。2.2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范围1、大气环境:锅炉烟囱中心东西边长5km、南北边长5km的长方形区域,其中南北向以锅炉烟囱为界,南为3.5km、北(靠海侧)为1.5km,总面积约25km2。具体见图2.2-1。2、水环境:以排污口为中心,垂向(垂直于工程所在海区中心点潮流主流向)距离为2km,纵向(潮流主流)距离为排污口两侧各4.5km,约4.5km×2×2km=18km2的海域。具体见图2.2-2。3、声环境:评价范围为拟建项目厂界外1m。4、环境风险:项目厂区内构成重大危险源,且涉及有可燃易燃危险性物质,风险评价等级确定为一级,评价范围为距离源点5km。具体见图2.2-1。5、地下水:其调查评价范围以装置区为中心,边长为4km的正方形区域,总面积约16km2。图 2.21 项目地理位置及大气、风险评价范围图图 2.22 项目海域水质、生态评价范围图3 项目环境影响预测及拟采取的主要措施与效果3.1 项目主要污染物排放情况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排放情况见表3.1-1至3.3-4。表 3.11 主要噪声源强汇总装置名称设备名称数量(台)声压级dB(A)运转方式治理措施治理前治理后氧化工段空压机2901057590连续房间隔声进料泵68065连续隔声尾气膨胀机28065连续隔声真空过滤机48570连续隔声TA干燥机28570连续隔声TA鼓风机28570连续隔声精制工段圣达因泵69075连续隔声压力过滤机48570连续隔声真空过滤机48570连续隔声PTA干燥机28570连续隔声公用工程冷水塔风机108570连续隔声冷却塔水泵109075连续隔声锅炉风机29580连续房间隔声表 3.12 项目固废分类汇总编号固废名称产生工序形态主要成分属性废物类别产生量(t/a)S1废催化剂加氢反应固态Pb-C危险固废261-005-0620S2生化污泥污水处理站固态泥沙、微生物、水、微量Co、Mn一般固废/5245S3锅炉灰渣水煤浆锅炉固态灰、渣、亚硫酸钠一般固废/12100S4生活垃圾员工生活固态生活办公废弃物一般固废/18合计危险固废20一般工业固废17345表 3.13 正常工况废气污染源强汇总编号污染源排气量Nm3/h污染物量排放源参数排放方式与去向二甲苯醋酸醋酸甲酯溴甲烷溴化氢非甲烷总烃粉尘SO2NOX烟尘高度直径温度mg/m3kg/hmg/m3kg/hmg/m3kg/hmg/m3kg/hmg/m3kg/hmg/m3kg/hmg/m3kg/hmg/m3kg/hmg/m3kg/hmg/m3kg/hmmG1-1高压吸收尾气33940011.23.8268.491.1632.9214.875.125.5122.641.6连续排入RTO处理G1-2常压吸收尾气8500150.13<2.00.00994.10.8150.13200.17连续排入RTO处理G1RTO尾气280000×2<2.00.56<2.00.563.92.16<2.00.563.82.142.01.124.02.24402.450连续排入大气G2CTA贮罐排气18000<2.00.018<2.00.018250.45400.635连续排入大气G3PTA闪蒸干燥尾气11000<2.00.011<2.00.0112.00.022280.435连续排入大气G4班料仓尾气10000300.3480.635连续排入大气G5成品料仓尾气排气筒14000300.12480.435连续排入大气排气筒26000300.18550.435连续排入大气排气筒36000300.18550.435连续排入大气G6甲醇制氢尾气450甲醇150.230连续排入大气260.012G7装置无组织/0.090.3670×140×15连续排入大气G8储罐呼吸废气/0.30.1131×63×19连续排入大气G9水煤浆锅炉烟气处理前20.5万128826448098.4600012301204.4686经脱硝除尘脱硫处理后连续排入大气处理后5010.2510020.5204.1轻柴油锅炉烟气4.1万170.730012.3301.23连续排入大气合计产生量4.34991.598215.625.632.1442.2420.78264.7112.941231.23排放量0.9791.0492.160.562.141.5920.7810.9535.045.33表 3.14 正常工况废水污染源强汇总装置名称编号污染源名称废水种类排水量m3/dpH污染物量排放方式与去向CODCrPXCoMnNH3-Nmg/Lkg/dmg/Lkg/dmg/Lkg/dmg/Lkg/dmg/Lkg/d生产装置W1常压吸收塔废水生产废水7010-12230016120.14连续去污水站W2催化剂回收废水生产废水2049-102200004488015.13.07217.53.576连续去污水站W3PTA精制废水生产废水90729-10615055792.80.444.034.136.6724.742.792连续去污水站公、辅设施W4树脂再生废水生产废水2982-1312035.76间歇去污水站W5初期雨污水初期雨水205-92004间歇去污水站W6冲洗废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