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居住建筑与公共建筑的节能设计中的几个问题.doc

    • 资源ID:2695092       资源大小:167KB        全文页数:26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8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居住建筑与公共建筑的节能设计中的几个问题.doc

    四川地区居住建筑与公共建筑节能设计中的几个问题 一、居住建筑的节能设计标准 目前仍有两本标准: 一是:四川省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 51/5027-2008四川省地方标准。 二是: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 134-2001建设部行业标准,现已修编,基本上无改动。 在四川省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 51/5027-2008颁布实施后,原四川省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 51/5027-2002于实施之日起同时废止。实施之日是:2008-10-01,但由于四川省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 51/5027-2008的备案表及节能设计软件没有跟上,目前,不少设计单位仍是以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 134-2001作为设计依据。 应当注意的是:在节能设计书中不能同时将以上两个标准都写上去,而只能是写上一个,也只能按你写上的那一个标准来进行建筑节能设计。 二、四川省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与四川省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区别 1、四川省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 51/5027-2008包含了四川省的四个气候区:严寒、寒冷、夏热冬冷、温和气候区,仅管没有夏热冬暖地区,但攀枝花地区的公共建筑是要求按夏热冬暖地区进行设计,因为攀枝花的气候条件与夏热冬暖地区一些典型城市的气候条件相近。 2、居住建筑的体形系数不是按所谓的“条式”或“点式”来划分提出限值,而是按居住建筑的“层数”来分别提出限值(如表4.1.5),并且还规定了体形系数的上限值。这个上限值主要是在能耗计算时用,亦或者可以认为要求是不超过这个限值,若超过了,就必须修改建筑设计,使之不超过最大的限值。 对于夏热冬冷地区,实际上还是规定了体形系数的基本限值S0.4,只是在表4.2.5-3中,进一步提出了当S>4.0及4.5、S>4.5及5.0和S>5.0的屋面与外墙的热工性能限值,这与原四川省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 51/5027-2002中提出的:当S超过0.01,外墙、屋面的平均传热系数相应减少0.02W/(m2·K)是相同的函义,都是出自如下计算式:Km.d·Km.s公式的导出: QKm·t·Ao Q/VoKm·t·Ao/VoKm·t·S Km.d·t·SdKm.s·t·Ss Km.d·SdKm.s·Ss Km.d·Km.s 这个计算公式实际上是给了一个平均传热系数Km的调整余地。当然,如果体形系数过大,肯定会对外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要求高。比如要求的S是0.4,现在设计为0.6,那么外墙的平均传热系数就应变为0.4/0.6×1.50.67×1.51.01W/(m2·K),就相当于公共建筑的设计要求了。所以,对体形系数的设计计算是非常重要的。 3、平均热惰性指标限值由Dm3.0变为Dm2.5和Dm<2.5两档,并要求外墙的热惰性指标取平均热惰性指标。这主要是考虑轻质结构较多以及取平均热惰性指标的缘故。同时还提出了采用材料表面太阳辐射吸收系数s0.5时,对平均热惰性指标Dm的修正(见P11)。修正的基本公式是来源于Dm.d1.5·s·Dm.s 4、外窗不是按各个朝向的窗墙面积比来确定窗的传热系数限值,而是以房间的性质分类来确定限值。首先是将房间分成两大类:居室即需要采暖空调的房间,如起居室、餐厅、卧室、书房等,辅助房间即不完全需要采暖、空调的房间,如厨房、厕所、储藏间等;其次是根据各类房间的综合平均窗面积来确定窗的传热系数限值。平均窗面积可以采用各个房间的窗面积与其所在外墙面积的加权来进行计算,如下式: 经验算,也可简化按算术平均方法计算平均窗面积(如下面的计算比较)。 ·平均窗面积的两种计算方法比较: 房间1层高3m,开间3.6m,A110.8m2 窗面积:1.5×1.52.25m2 房间2层高3m,开间3.0m,A29.0m2 窗面积:1.2×1.21.44m2 算术平均计算平均窗面积:1.85m2 加权平均计算平均窗面积: 1.88m2 1.851.88m2,即二者计算相近。 这一点在标准中没有明确,所以往往会形成节能设计时以单个房间确定窗面积,并确定其K限值,这样就会使窗的类型增多。此外,P12的表4.2.2不应写为不同朝向,因为不是按朝向不同的房间计算窗面积;另外,在“注”中还提出了凸形窗、弧形窗按展开面积计算窗面积,一个房间有两个窗时,应累加计算。但,该标准对遮阳系数的确定是不对的,应该是的综合遮阳系数SC,而不是指透明部分的遮阳系数。实际上,还应考虑窗框的影响。明显看出,“表”中的提法与“注”是矛盾的。 5、对凸窗上下、左右实体结构的传热系数作了规定,原标准只是提出了要求,而没有进行量化。这个传热系数限值是根据不同气候地区的气候条件对外围护结构的低限传热阻Ro.min要求计算确定的。 6、专门对室外空调机的安装和封闭式阳台的节能设计提出了要求(强调见4.1.9和4.2.7)。 7、节能综合指标计算方法不同。 (1)原标准是绝对指标法,比如成都是取年采暖空调能耗不超过39.52W/(m2·年)。 (2)现标准是比较法,像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规定的那样采用参照建筑与设计建筑分别计算,要求设计建筑的能耗不能超过参照建筑。但是,在夏热冬冷地区的建筑物节能综合指标计算中,又将整套住宅室内计算温度定为16,比设计计算温度降低了2,与标准规定的冬季采暖室内热环境计算温度取18不相符。 8、提出了外墙平均传热系数Km与外墙平均热惰性指标Dm的便捷计算方法(见附录B.2.1)。 总的来讲,新标准有其特点,也有其创新之处,但由于要求高,特别是严寒和寒冷地区部分指标的确定依据不明确,再加上与之对应的施工图审查备案表及软件没及时跟上,形成目前仍是以行业标准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 134-2001为设计依据的较多。有的设计院由于对这些情况比较了解,所以根本就不按新的四川省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 51/5027-2008进行设计。 当然,不管是采用哪个标准,在节能计算书中都只能写一个标准作为节能设计依据。 三、体形系数的计算 体形系数是用来控制外围护结构面积不能过大的一个指标,即体形系数越大,通过外围护结构传出的热、冷耗就越大。计算公式是:S 当然,必须和采暖空调房间的外围护结构面积和体积相适应。因此,对建筑外表面面积的确定就需视所包围的体积同时考虑,比如: (1)坡屋面,有三种情况: 1)没有天棚。 2)天棚在坡屋面的中部。 应视是否是使用空间确定。 3)天棚在坡屋面的下部。 (2)平屋面就只有一种情况。 (3)临外墙的厨房、卫生间、楼梯间、储藏室等并不一定要采暖空调的房间,热工计算中不能两头都占便宜。即:体形系数计算中,将其外墙作为外围护结构面积考虑,而在外墙的保温隔热措施中又不将其作为外墙考虑。如果不将其作为外墙考虑,就应以凸凹计算体形系数,而且墙也应作保温处理,至少应达到分户墙的要求。这样计算,体形系数是肯定超标的。 目前的一些住宅设计中将居室标注成空中花园、阳台也属此种情况。 四、相关的修正系数取值 建筑热工设计计算中的修正系数主要有: 1、保温材料的导热系数与蓄热系数S的修正系数a,为什么要修正?是考虑了使用条件下的湿度、密度的变化及位置等因素。 2、采暖能耗计算中,对南墙的日辐射修正系数k。 3、热惰性指标修正,等等。 这些修正系数都是专指对某项进行修正。 有些节能设计计算中对屋面的平均传热系数及外墙的平均传热系数Km采取用计算的主体部位的传热系数Kp×11.5Km或Km1.2×K,是不对的。 一是虽然考虑了冷热桥的影响,但没有表明具体如何修正;二是写成KmKp×11.5Kp×1.2,这是个不成立的不等式。 五、能耗计算软件中的一些问题 目前,有三个建筑节能设计计算软件在应用:中国建研院的PKPM、北大方正、清华。 这些软件都是在夏热冬冷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 134-2001问世时编制的,也都是以那时的计算对象和相关参数代入编制的。 计算表明:三人用同一软件计算同一建筑,结果不一样;一人用三个软件计算同一个建筑的结果不一样;三人用三个软件计算同一个建筑的计算结果也不一样。大家都很清楚,计算机技术是先进的计算技术,但程序是人编制的,相关计算参数是人输入的,计算时是人操作的,由于人为的因素影响很大,加之可供选择的参数也不统一,那就必然会计算出不同的结果来。 所以,诸如不少建筑师提出的有关能耗计算中的建模问题,公共建筑中房间的采暖与非采暖定义,是否对同一单体不同厚度外墙分别设置不同厚度保温材料进行能耗计算,架空层、通客厅如何建模,阳台在建模时需不需要作为遮阳考虑,坡屋顶的建模(三种形式)等问题,我们都要具体进行分析,不能完全听从软件的指挥。比如:能耗计算软件基本上是以多层居住建筑建的模,外墙平均传热系数的计算都是选择一个典型墙来计算,有构造柱、有圈梁、有楼板、有过梁等,而现实的居住建筑不完全是这样的结构体系。还有像层间楼板、分户墙,在整幢建筑的能耗计算中,它是不起作用的,可以通过能耗计算达到不作保温处理的目的。还有朝向和遮阳的影响很大,计算时也可设置遮阳措施,降低遮阳系数等。总的来讲,不能作软件的奴隶,要作软件的主人。 目前,大多都是因为体形系数超标而进入能耗计算。如果按照前述的Km.d·Km.s公式调整外墙或屋面的平均传热系数,也就没有必要去进行能耗计算了。可以说,现在的能耗计算,并不能称为围护结构热工性能权衡判断,因为不是从围护结构自身来进行调整。 六、内遮阳 内遮阳不仅是一种遮阳隔热措施,而且还是一种保温措施,这是不可否认的。但在公共建筑及原来的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 134-2001中,都规定只能用外遮阳,不能用内遮阳。原因是:1、验收时无法验收;2、遮阳效果不如外遮阳。但是,现实的建筑设计基本上都没进行外遮阳的设计,即使是活动式的外遮阳也没考虑。但在房屋使用过程中,内遮阳是少不了的。 其实,建筑师在建筑设计时,同样可以设计采用活动式的外遮阳。至于房屋工程验收时如何进行验收,那是工程质检部门的事。内遮阳是有作用的,只是其遮阳系数比用在窗外侧时提高1.2倍。 在四川省地方标准建筑外窗、遮阳及天窗节能设计规程DB 51/T5065-2010中,对内遮阳问题作了专门的阐述。 七、自保温墙材的应用 四川省建设厅发布了建筑自保温墙体热工性能技术导则,其中,对建筑自保温墙体材料、建筑自保温墙体、墙体自保温系统下了定义: 自保温墙体材料具有良好热工性能,且构成的墙体主体符合建筑自保温墙体热工性能指标的墙体材料。 建筑自保温墙体由自保温墙体材料构成的符合建筑自保温墙体热工性能指标的墙体主体。 墙体自保温系统在建筑墙体主体两侧不复合保温系统,墙体主体部位的传热系数(Kp)能满足建筑所在地区现行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规定的墙体平均传热系数(Km)限值的墙体构造系统。 同时,还对其热工性能指标墙体热阻或当量导热系数限值作了规定。 最近,建设厅又发布了关于推广应用建筑墙体自保温系统的通知要求墙体保温与建筑结构一体化。 墙体保温隔热工程系统的类型,如果按保温层在墙体中的设置位置分:(1)外墙外保温系统;(2)外墙内保温系统;(3)夹心保温系统;(4)外墙全自保温系统和局部自保温系统。如果考虑其他因素分类,还有:按保温材料形状分类、保温材料化学性质分类、保温系统的施工作业状态分类、保温系统的固定方式分类、外饰面层类型分类等等。 各种类型的外墙保温系统各有优缺点,总的来讲是:“外”高于“自”高于“内”,技术也是“外”高于“自”高于“内”,所以价格上也是“外”高于“自”高于“内”。 (插另一文档) 目前,适用于外保温的类型有: 适用于内保温的类型有: 自保温的类型有: 采用自保温墙材在热工计算中应考虑两个因素:一是平均传热系数Km;二是结构性冷热桥部位的低限传热阻Ko.min要求。 八、窗的节能设计 四川省地方标准建筑外窗、遮阳及天窗节能设计规程DB 51/T5065-2001已于今年初颁布实施,可去建设厅购买。 这里主要讲: 1、关于贴膜玻璃。 2、关于传热系数K的计算值与检测值。 九、居住建筑与公共建筑节能设计实例(供参考)四川省建筑科学研究院韦延年2010年4月建筑节能专项设计实例(供参考)居住建筑节能专项设计一、工程概况 1、工程名称 2、工程建设地点 3、工程子项名称 4、建筑类别、建筑面积、建筑的结构体系等基本概况二、地区气候参数 成都地区气候参数见表1。表1 成都地区气候参数年平均温度16.1最冷月平均温度5.4极端最低温度5.9最热月平均温度25.5极端最高温度37.3最冷月平均相对湿度80%最热月平均相对湿度85%全年日照率27%冬季日照率21%冬、夏季主导风向NNE主导风向频率33%夏季平均风速1.1米/秒三、建筑节能设计依据 1、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 50176-93 2、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 134-2001 3、外墙外保温工程技术规程JGJ 144-2004 4、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 50345-2004四、建筑与建筑热工节能设计(一)建筑的体形系数 1、体形系数计算公式: Cf/v 2、本工程居住建筑的体形系数Cf/v见表2。表2 居住建筑的体形系数Cf/v幢号Fo,m2Vo,m3Cf/v建筑形式标准规定1(条式或点式建筑)(0.35或0.40)234提示:若体形系数超过标准规定,可采用如下调整方法: 体形系数超过0.01,将外墙的平均传热系数Km相应减少0.02W/(m2·K),屋面的传热系数K相应减0.02W/(m2·K)。例如,设计建筑为条式建筑,体形系数Cf/v0.40,超过标准规定的0.05。此时,应将外墙的平均传热系数Km调整为Km1.50W/(m2·K)5×0.02W/(m2·K)1.40W/(m2·K);屋面的传热系数调整为K1.0W/(m2·K)5×0.02W/(m2·K)0.90W/(m2·K)。(二)窗墙面积比及窗的性能设计 1、各向立面的窗墙面积比及对应的外窗传热系数K限值 本工程居住建筑各向立面的窗墙面积比及对应的外窗传热系数限值K见表3。表3 各向立面的窗墙面积比及对应的外窗传热系数限值K幢号向位外门窗洞口面积,m2外墙(含门窗洞口面积)m2窗墙面积比外窗的传热系数限值K,W/(m2·K)1东南西北2东南西北提示:表2中的窗墙面积比及对应的K值应符合居住建筑节能设计的规定。 2、窗的选型 (1)传热系数限值K4.7W/(m2·K)的居室外窗选用塑钢或铝合金断热桥单玻窗; (2)传热系数限值K3.2W/(m2·K)的居室外窗选用5+9A+5塑钢或铝合金断热桥中空玻窗; (3)传热系数限值K2.5W/(m2·K)的居室外窗选用5+9A+ Low-E5塑钢或铝合金断热桥中空玻窗; (4)所有辅助房间的外窗均选用塑钢或铝合金断热桥单玻窗。 3、东西向外窗应在室内装饰工程中采用适宜的内遮阳措施,使其遮阳系数Sc0.30。 4、外窗的气密性不低于现行国际建筑外窗气密性能分级及其检测方法GB 7107规定的4级。(三)屋面的热工节能设计 本工程屋面为倒置式上人屋面,采用30厚挤塑板(XPS)作保温层,构造层次及热工性能计算值见表4。表4 屋面的构造层次及热工性能计算值层 次材料名称(由外至内)厚度m计算导热系数cW/(m.k)计算蓄热系数ScW/(m2.K)材料层热阻RjRj=/(m2.K)/W材料层热惰性指标DjDj=R.S面层细石混凝土刚性保护层0.041.5115.360.030.41隔离层聚脂无纺布一层/保温层挤塑聚苯板(XPS)0.030.03×1.2=0.040.36×1.20.430.750.38防水层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0.0040.179.370.020.22找平层1:3水泥砂浆0.020.9311.370.020.25找坡层陶粒混凝土,起坡厚度400.040.50×1.2=0.606.70×1.2=8.040.070.54结构层钢筋混凝土屋面板0.121.7417.20.071.20内抹灰1:3水泥砂浆抹灰0.0150.8710.750.020.22 RjR0.98(m2·K)/W,DjD3.22 屋面的传热阻RoRe+R+Ri0.04+0.98+0.111.13(m2·K)/W 屋面的传热系数K1/Ro0.88W/(m2·K)<1.0W/(m2·K) 屋面的热惰性指标D3.22>3.0, 即,屋面的热工节能设计符合标准的规定。 提示: 1、保温材料的计算导热系数和蓄热系数应乘以使用位置和湿度影响的大于1的修正系数,称为计算导热系数和计算蓄热系数; 2、保温层的计算厚度尺寸应取最小部位的厚度尺寸。(四)外墙的热工节能设计 1、外墙主体部位的传热系数Kp及热惰性指标Dp 外墙主体部位为FK型180厚页岩空心砖砌体+聚苯板薄抹灰外墙外保温系统,构造层次及Kp、Dp计算值见表5。表5 外墙主体部位的Kp与Dp计算值材 料 名 称(由内至外)厚度m计算导热系数cW/(m.k)计算蓄热系数ScW/(m2.K)材料层热阻RjRj=/(m2.K)/W材料层热惰性指标DjDj=R.S1:3水泥砂浆内抹灰0.020.9311.370.020.23FK页岩空心砖0.180.587.920.312.461:3水泥砂浆找平层0.020.9311.370.020.23聚苯板薄抹灰外墙外保温系统0.030.042×1.20.050.36×1.20.430.600.26专用聚合物粘贴砂浆0.020.9311.370.020.23饰面砖,厚度不大于6 RjRp0.97(m2·K)/W,DjDp3.41 外墙主体部位的传热阻Ro.pRe+Rp+Ri0.04+0.97+0.111.12 (m2·K)/W, 外墙主体部位的传热系数Kp1/Ro.p1/1.120.89W/(m2·K), 外墙主体部位的热惰性指标Dp3.41, 2、外墙结构性冷(热)桥部位的传热系数Kb和热惰性指标Db 外墙结构性冷(热)桥部位采用与主体部位相同的聚苯板薄抹灰外墙外保温系统,Kb和Db的计算值见表6。表6 外墙主体部位的Kb和Db材 料 名 称(由内至外)厚度m计算导热系数cW/(m.k)计算蓄热系数ScW/(m2.K)材料层热阻RjRj=/(m2.K)/W材料层热惰性指标DjDj=R.S1:3水泥砂浆内抹灰0.020.9311.370.020.23钢筋混凝土梁、柱0.201.7417.20.122.061:3水泥砂浆找平层0.020.9311.370.020.23聚苯板外墙外保温系统0.030.042×1.20.050.36×1.20.430.600.26专用聚合物粘结砂浆0.020.9311.370.020.23饰面砖,厚度不大于6 RjRb0.78(m2·K)/W,DjDb3.01 外墙结构性冷(热)桥部位的传热阻Ro.bRe+Rb+Ri0.04+0.78 +0.110.93(m2·K)/W 外墙结构性冷(热)桥部位的传热系数Kb1/Ro.b1/0.931.08W/(m2·K) 外墙结构性冷(热)桥部位的热惰性指标Db3.11 提示: (1)保温材料的计算导热系数c和计算蓄热系数Sc是以材料在实验室绝干状态下检测的导热系数和蓄热系数S乘以考虑使用位置和湿度影响的大于1的修正系数后的计算值; (2)钢筋混凝土梁、柱的计算厚度尺寸取与墙体厚度相对应的尺寸。 3、外墙的平均传热系数Km和热惰性指标Dm 本工程居住建筑为框架结构体系,取外墙主体部位的面积Fp占外墙面积的65%,结构性冷(热)桥部位的面积Fb占外墙面积的35%。即外墙的Km和Dm分别为: Km0.65×0.89+0.35×1.080.96W/(m2·K)<1.5W/(m2·K), Dm0.65×3.41+0.35×3.013.27>3.0, 即外墙的热工节能设计符合标准的规定。 提示: (1)若建筑为砖混结构体系,取外墙主体部位面积占外墙面积的95%,结构性冷(热)桥部位面积占外墙面积的25%,计算外墙的Km和Dm; (2)若建筑为框剪或剪力墙结构体系,取外墙主体部位面积占外墙面积的50%55%,结构性冷(热)桥部位面积占外墙面积的45%50%,计算外墙的Km和Dm。(五)分户墙的热工节能设计 本工程的分户墙为FK型180厚页岩空心砖砌体,双面抹水泥砂浆,传热系数K的计算值见表7。表7 分户墙的传热系数K计算值材 料 名 称材料厚m计算导热系数cW/(m.k)材料层热阻Rj(m2.K)/W1:3水泥砂浆抹面0.020.930.02FK页岩空心砖墙0.180.580.311:3水泥砂浆抹面0.020.930.02 RjR0.35(m2·K)/W 分户墙的传热阻RoRi+R+Ri0.11+0.35+0.110.57(m2·K)/W 分户墙的传热系数K1/Ro1/0.571.75 W/(m2·K)<2.0,W/(m2·K),符合标准的规定。 提示:若分户墙有部分是剪力墙,应按外墙平均传热系数的计算方法计算分户墙的Km。(六)楼地面的热工节能设计 1、层间楼地面采用保温砂浆做垫层,未考虑面层的传热系数K的计算值见表8。表8 层间楼地面的传热系数K计算值材 料 名 称(由上至下)材料厚m计算导热系数cW/(m.k)材料层热阻Rj(m2.K)/W水泥砂浆面层0.010.930.01保温砂浆垫层0.030.12×1.20.140.21钢筋混凝土楼板0.121.740.07水泥砂浆面层0.020.930.02 Rj0.31(m2·K)/W 层间楼地面的传热阻RoRi+R+Ri0.11+0.31+0.110.53(m2·K)/W 层间楼板的传热系数K1/Ro1/0.531.89W/(m2·K)<2.0 W/(m2·K),符合标准要求 提示: 保温材料的计算导热系数c和计算蓄热系数Sc是以材料在实验室绝干状态下检测的导热系数和蓄热系数S乘以考虑使用位置和湿度影响的大于1的修正系数后的计算值。 (七)其他部位的节能设计 1、分户门:采用双面金属板内衬保温材料的防盗、隔音、保温多功能们,厂家提供的传热系数K<3.0W/(m2·K); 2、底部自然通风的架空楼地面:采用聚苯板薄抹灰或复合硅酸盐板薄抹灰外保温系统;参见川02J106图集1/75,K<1.5W/(m2·K); 3、飘窗:采用聚苯板薄抹灰或复合硅酸盐外保温系统;参见川02J106图集8/59,K<2.0W/(m2·K)。四、小结 1、本工程建筑与建筑热工节能设计符合规定性指标的设计要求,因此不用进行节能综合指标验算。 2、本工程为一般居住建筑,不采用集中采暖空调,因此不作采暖空调节能设计。建筑节能专项设计实例(供参考)公共建筑节能专项设计一、工程概况 1、工程名称 2、子项名称 3、建筑地点 4、建筑类型、建筑面积、结构体系等二、地区气候参数 成都地区气候参数见表1表1 成都地区气候参数年平均温度16.1最冷月平均温度5.4极端最低温度-5.9最热月平均温度25.5极端最高温度37.3最冷月平均相对湿度80%最热月平均相对温度85%全年日照率27%冬季日照率21%冬,夏季主导风向NNE主导风向频率33%夏季平均风速1.1米/秒三、建筑节能设计依据 1、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 50176-93 2、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 3、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 50345-2004 4、外墙外保温工程技术规程JGJ 144-2004四、建筑与建筑热工节能设计(一)、外窗(含透明幕墙)的热工节能设计 1、各向立面的窗墙面积比及对应的传热系数K、遮阳系数Sc和可见光透射比限值。 本工程各向立面的窗(含透明幕墙)墙面积比及对应的传热系数K、遮阳系数Sc与可见光透射比限值见表2表2 各向立面的窗墙面积比及对应的传热系数K、遮阳系数Sc与可见光透射比限值向位外窗面积(含透明幕墙)m2外墙(含外窗面积)m2窗墙面积比传热系数K限值W/(m2·K)遮阳系数Sc限值可见光透射比限值东0.40南0.40西0.40北0.40提示:表2中的窗墙面积比及对应K、Sc限值应符合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相关规定。 2、外窗(含透明幕墙)的窗型选择 (1)传热系数限值K4.7W/(m2·K)的外窗用塑钢单玻窗或铝合金断热桥单玻窗;(2)传热系数限值K3.5W/(m2·K)的外窗用塑钢中空玻窗或铝合金断热桥中空玻窗; (3)传热系数限值K3.0W/(m2·K)的外窗用充惰性气体的塑钢或铝合金断热桥中空玻窗; (4)传热系数限值K2.8W/(m2·K)的外窗用一面为Low-E玻璃的塑钢或铝合金断热桥中空玻窗; (5)传热系数限值K2.5W/(m2·K)的外窗用一面为Low-E玻璃的、空气间层为12mm的塑钢或铝合金断热桥中空玻窗。 3、外窗(或透明幕墙)的传热系数K应有质检部门提供的检验证书。 4、外窗(或透明幕墙)的气密性不低于国家标准规定的4级,应有质检部门提供的检验证书。 5、外窗或透明幕墙应采取适宜的遮阳措施使其综合遮阳系数Sc符合表2限值的要求。 遮阳措施为:(列出具体的遮阳措施)(二)屋面的热工节能设计 本工程采用倒置式上人平屋面、保温层材料为挤塑板(XPS),屋面的构造层次及传热系数K计算值见表3。表3 屋面的构造层次及传热系数K计算值层 次材 料 名 称(由上至下)厚度m计算导热系数cW/(m.k)材料层热阻Rj(m2.K)/W保护层细石混凝土刚性保护层0.041.510.03隔离层聚脂无纺布一层/保温层挤塑聚苯板(XPS)0.0450.03×1.20.041.13防水层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一道,胶粘剂二道/找平层20厚1:3水泥砂浆0.020.930.02找坡层1:6陶粒混凝土,起坡厚400.040.50×1.20.600.07结构层钢筋混凝土板0.121.760.07内抹灰1:3水泥砂浆抹灰0.0150.870.02 RjR1.34(m2·K)/W 屋面的传热阻RoRi+R+Re0.11+1.34+0.041.49(m2·K)/W 屋面的传热系数K1/Ro1/1.490.67W/(m2·K)<0.7 W/(m2·K),屋面的热工节能设计符合标准的规定。 提示: 1、保温材料的计算导热系数c和计算蓄热系数Sc是以材料在实验室绝干状态下检测的导热系数和蓄热系数S乘以考虑使用位置和湿度影响的大于1的修正系数后的计算值; 2、保温层的计算厚度尺寸应取最小部位的厚度尺寸。(三)外墙的热工节能设计 本工程为框架结构体系,外墙主体部位为FK200型页岩空心砖墙,并与外墙结构性冷(热)桥部位同样采用聚苯板薄抹灰外墙外保温系统形成一整体。 1、外墙主体部位的传热系数Kp计算值见表4。表4 外墙主体部位的传热系数Kp材 料 名 称(由内向外)材料厚m计算导热系数cW/(m.k)材料层热阻Rj(m2.K)/W1:3水泥砂浆抹灰0.020.930.02FK页岩空心砖0.180.580.311:3水泥砂浆找平层0.020.930.02聚苯板薄抹灰外墙外保温系统0.040.04×1.20.050.80专用聚合物粘结砂浆0.020.930.02饰面砖/ RjRp1.17(m2·K)/W 外墙主体部位的传热阻Ro.pRe+Rp+Ri0.04+1.17+0.111.32 (m2·K)/W 外墙主体部位的传热系数Kp1/Ro.p1/1.320.76W/(m2·K) 2、外墙结构性冷(热)桥部位的传热系数Kb计算值见表5。表5 外墙主体部位的传热系数Kb材 料 名 称(由内向外)材料厚m计算导热系数cW/(m.k)材料层热阻Rj(m2.K)/W1:3水泥砂浆抹灰0.020.930.02钢筋混凝土梁、柱0.201.740.121:3水泥砂浆找平层0.020.930.02聚苯板外墙外保温系统0.040.050.80专用聚合物粘结砂浆0.020.930.02饰面砖/ RjRb0.98(m2·K)/W 外墙结构性冷(热)桥部位的传热阻Ro.b0.98+0.151.13(m2·K)/W 外墙结构性冷(热)桥部位的传热系数Kb1/Ro.b1/1.130.89W/(m2·K) 提示: (1)保温材料的计算导热系数c和计算蓄热系数Sc是以材料在实验室绝干状态下检测的导热系数和蓄热系数S乘以考虑使用位置和湿度影响的大于1的修正系数后的计算值; (2)钢筋混凝土梁、柱的计算厚度尺寸取与墙体厚度相对应的尺寸。 3、外墙的平均传热系数Km 本工程为框架结构体系,取外墙的主体部位面积占外墙面积的65%,结构性冷(热)桥部位面积占外墙面积的35%,计算得Km为: Km0.65×0.76+0.35×0.890.81W/(m2·K)<1.0W/(m2·K), 即,外墙的热工节能设计符合标准的规定。 提示: (1)若建筑为砖混结构体系,取外墙主体部位面积占外墙面积的95%,结构性冷(热)桥部位面积占外墙面积的25%,计算外墙的Km和Dm; (2)若建筑为框剪或剪力墙结构体系,取外墙主体部位面积占外墙面积的50%55%,结构性冷(热)桥部位面积占外墙面积的45%50%,计算外墙的Km和Dm。(四)地面的热工节能设计 1、直接接触土壤的地面 由于基础的持力层深度>1.5米,取地面下土壤的导热系数1.16 W/(m·K),地面的热阻R>1.2(m2·K)/W,符合标准的规定。 从防潮考虑,采用200厚焦渣作地面垫层。 2、底面接触室外空气的架空或外挑楼板 底面接触室外空气的架空或外挑楼板采用40厚聚苯板薄抹灰外墙外保温技术,由上至下构造层次为:20厚水泥砂浆面层、钢筋混凝土结构层、水泥砂浆找平层、外保

    注意事项

    本文(居住建筑与公共建筑的节能设计中的几个问题.doc)为本站会员(laozhun)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