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纪新建筑.doc
二十世纪新建筑 时代背景现代建筑现代建筑运动的时代背景现代建筑运动的产生新建筑运动现代主义建筑现代主义建筑的传播现代建筑走向多样化 主要理论与流派包豪斯新建筑五点“现代城市”设想功能主义建筑有机建筑有机建筑派“有机疏散”论 建筑大师瓦尔特·格罗皮乌斯(1883-1969)勒·柯布西耶(1887-1965)密斯·范·德·罗(1886-1969)阿尔瓦·阿尔托 (18981976)彼得·贝伦斯(1868-1940)奥古斯特·贝瑞(18741954)维斯宁兄弟()赖特 主要建筑巴塞罗那博览会德国馆流水别墅萨伏伊别墅洛克菲勒中心帝国州大厦透平机工厂东京帝国饭店约翰逊蜡烛公司总部住宅西塔里埃森古根汉姆博物馆 时代背景 现代建筑(modern architecture)现代建筑一词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现代建筑包括20世纪出现的各色各样风格的建筑流派的作品;狭义的现代建筑常常专指在20世纪20年代形成的现代主义建筑。在一些英文文献中,常用小写字母开头的modern architecture表示广义的现代建筑,以大写字母开头的Modern Architecture或Modernism表示狭义的现代建筑。在本文中用“现代建筑”表示广义的,而用“现代主义建筑”或“现代派建筑”表示狭义的。在20世纪初期,现代建筑曾经被称为新建筑(new architecture)。现代建筑运动的时代背景现代建筑不是随着20世纪的来临而突然出现的。它的产生可以追溯到产业革命和由此而引起的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的大变革。在一些国家出现了影响建筑发展的新的因素。这种变革表现如下: 房屋建造量急剧增长,建筑类型不断增多。19世纪工业的大发展和城市的扩大需要建造大批工厂、仓库、住宅、铁路建筑、办公建筑、商业服务建筑等。在建筑史上长期占有突出地位的帝王宫殿、坛庙和陵墓退居次要地位,而生产性和实用性为主的建筑愈益重要。对新型建筑提出了新的功能要求。有的要求大跨度,如博览会、展览馆、铁路站棚;有的要求增加建筑层数,如大城市中心区的商业建筑;有的要求有复杂的使用功能,如医院、科学实验室。建筑形制变化迅速,照搬照抄传统的定型的法式制度已经不能满足上述要求了。 工业发展给建筑业带来新型建筑材料。已往几千年世界各地区建筑所用的主要材料不外是土、木、砖、瓦、灰、砂、石等天然的或手工制备的材料。产业革命以后,建筑业的第一个变化是铁用于房屋结构上。先是用铁做房屋内柱,接着做梁和屋架,还用铁制作穹顶。19世纪后期,钢产量大增,性能更为优异的钢材代替了铁材。与此同时水泥也渐渐用于房屋建筑。19世纪出现了钢筋混凝土结构,钢和水泥的应用使房屋建筑出现飞跃的变化。 巴黎博览会机器展览馆(1867) 结构科学的形成和发展使人越来越深入地掌握房屋结构的内在规律,从而能够改进原有的结构形式,有目的地创造优良的新型结构。过去建筑工匠只能按照传统做法或凭感性判断去建造房屋,盲目性和局限性很大。随着数学和力学的发展,终于在19世纪后期弄清了一般建筑结构的内在规律,建立了为实际工程所需要的计算理论和方法,形成系统的结构科学。这样就可以在建筑工程开始之前预先计算出结构的受力状态,做出合理、经济而坚固的房屋结构设计。1889年巴黎建造的高 300米的埃菲尔铁塔和跨度为 115米的机器陈列馆就表明了建筑结构方面的成就。 建筑业的生产经营转入资本主义经济轨道。在资本主义社会大量的房屋是企业家手中的固定资本或商品。资本的所有者要求在最短的时间内以最少的投资从建筑活动中获取最大的利润。这一准则也在建筑设计、建筑观念以及建筑美学方面或隐或现地表现出来。此外,从19世纪起资本主义国家建筑师的社会地位也有了变化。建筑师是自由职业者,他们在建筑设计中从事竞争,于是商品生产的经济法则也渗入建筑师的职业活动中。 19世纪出现建筑领域的这些变化,无论就深度和广度来说,在建筑历史上都是空前的。这是一场由产业革命引起的建筑革命。进入20世纪后,变化继续进行着,并且向世界更多的地区扩散。正是这个建筑历史上空前的建筑革命孕育了20世纪的现代建筑。现代建筑运动的产生-新建筑运动19世纪西方建筑界占主导地位的建筑潮流是复古主义建筑和折衷主义建筑。复古主义者认为历史上某几个时期如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建筑形式和风格是不可超越的永恒的典范,谁要建造优美的建筑,就必须以那些历史上的建筑为蓝本,模拟仿效。折衷主义者也认为建筑师的工作就是因袭已往的建筑模式,不过他们认为不必拘泥于某一形式某一风格,而可以把多种样式多种手法拼合在一座建筑上。在复古主义和折衷主义建筑潮流影响下,建筑师对实用功能和结构技术不甚重视,在他们的心目中,万般皆下品,惟有艺术高。这种建筑思想的主导方面是唯美主义。当时的大本营是巴黎高等艺术学院,因此,这样的建筑潮流又被称为学院派建筑。 但是建筑领域中正在涌现新事物,社会生活要求建筑具有新功能并且出现了新材料和新结构,这就同学院派建筑发生矛盾。例如,现代化银行的功能要求有形式复杂的大小房间,如果把它们统统纳入古希腊神庙式的建筑模式之中,在使用上是非常不便的。在十几层的钢框架结构的商业办公楼仍用中世纪罗曼式建筑的石砌外形,也是削足适履,徒增造价。因循守旧会遇到难以克服的矛盾。19世纪中叶,伦敦水晶宫的设计和建造就是例证。1850年为建造伦敦世界博览会举行了国际设计竞赛。欧洲各国建筑师送去 245个方案,没有一个被采纳,原因是博览会建筑要求在一年内建成,要有宽敞明亮的内部空间,博览会结束后又要能够方便地拆迁。当时的建筑师们对此束手无策。后来采用的是一位熟悉用铁和玻璃建造温室的园艺师的新颖的建筑方案。用工厂生产的玻璃和铁构件作建筑材料,利用预制装配的施工方法,终于在很短时间内建成光线充足的大型展览建筑。这个事例表明保守的传统的建筑观念已不适应建筑发展的新形势。建筑学到了需要改造和发展的时候了。 从19世纪30年代开始,西欧和美国一些建筑师提出了改革建筑设计的主张。例如法国建筑师H.拉布鲁斯特1830年写道:“在建筑中,形式必须永远适合它所要满足的功能。”他设计的巴黎国家图书馆(18601868)采用了新颖的铁结构。19世纪后期,美国芝加哥一批积极改革、大胆创新的建筑师和工程师形成了一个建筑流派芝加哥学派。芝加哥是美国摩天楼的发源地,建造的房屋越来越高,结构和功能都同传统建筑大不相同。芝加哥学派的建筑师L.H.沙利文指出,复古主义的做法,使“功能受到压抑”。他强调“形式随从功能”的原则。 传统观念是不容易消失的。芝加哥学派只活跃了20年左右就在学院派的冲击下沉寂了。但改革者仍然此伏彼起,影响渐渐扩大。从19世纪末到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这段时间,倡导建筑改革的人更多了。有的人运用新的建筑材料,如法国建筑师A.佩雷用钢筋混凝土建造了一批房屋;有的人在建筑形式和手法上进行创新,其中有以比利时为中心的“新艺术运动”,奥地利的“分离派”,意大利的“未来派”等。1907年,德国成立“德意志工业联盟”推动各种产品的设计改革,其中也包括建筑。德国建筑师P.贝伦斯于1909年设计的德国通用电气公司的涡轮机工厂是一座反映新建筑观念的著名厂房建筑。在美国,建筑师F.L.赖特继承芝加哥学派的精神坚韧不拔地进行建筑创新活动。他在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期,在美国中西部地区设计了许多小住宅和公共建筑,以其独创的手法和清新的风格启发和鼓舞了当时欧洲的改革派建筑师。 以上这些建筑师个人或流派虽然在思想观点和建筑风格上差异很大,但都是在寻求新的建筑。他们的活动被称为“新建筑运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2030年代是建筑思潮十分活跃的时期。在这一时期中保守和革新两种趋向激烈斗争,新建筑运动终于由弱而强,取得成功。在新建筑运动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现代主义建筑和有机建筑两个流派对20世纪的建筑发展,有重大的影响。现代主义建筑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初期,在许多国家中复古主义建筑仍然相当流行。很多纪念性建筑和官方建筑以及一些大银行、大保险公司仍然应用古典柱式。1924年建成的伦敦人寿保险公司以至到40年代完工的华盛顿国家美术馆和美国最高法院大厦都是这样的例子。 但总的说来,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欧洲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思想状况对于建筑学领域的改革创新是有利的。第一,战后初期欧洲各国的经济困难状况,促进了讲求实效的倾向,抑制了片面追求形式的复古主义作法;第二,工业和科学技术的继续发展,带来更多的新的建筑类型,要求建筑师突破陈规。建筑材料、结构和设备方面的进展,促使越来越多的建筑师走出学院派的象牙之塔。第三,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惨祸和俄国十月革命的成功在世人心理上引起强烈震动。人心思变,大战后社会思想意识各个领域内都出现许多新学说和新流派,建筑界也是思潮澎湃。新观念、新方案、新学派层出不穷。 战后初期影响较大的有表现派(expressionism)、风格派(de stijl(也称新造型派neo-plasticism或要素派elementarism)和构成派(constructivism)。德国、法国、荷兰以及十月革命后最初几年的苏联是这些新流派最活跃的地方。由E.门德尔松设计19191920年建造的德国波茨坦市的爱因斯坦天文台是表现派的代表作品。建筑师G.T.里特弗尔德1924年设计的荷兰乌德勒支市一所小住宅体现了风格派的特征。苏联美术设计师B.E.塔特林19291930年所作的第三国际纪念碑建筑设计方案是构成派的作品。 表现派、风格派、构成派等原是美术方面的派别。它们对建筑创作的影响主要是在造型风格方面。要解决建筑向何处去的问题,还需要回答一系列实际的与理论的课题。其中包括建筑如何满足现代生产和生活提出的功能要求;建筑如何同工业和科学技术相配合;建筑如何适应新的社会经济条件;建筑师如何改进自己的工作方法等等。在这些方面,19世纪下半叶以来已有一些人作过探索。在此基础上,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西欧一批青年建筑师提出了比较系统比较激进的改革建筑创作的主张,并且推出一批大胆创新的优秀作品,大大推动建筑改革走向高潮。德国建筑师W.格罗皮乌斯和L.密斯·范·德·罗,法国建筑师勒·柯布西耶是他们中的杰出代表。 格罗皮乌斯和勒·柯布西耶等人在20年代提出以下的观点: 强调建筑随时代发展变化,现代建筑应同工业化时代的条件相适应;强调建筑师要注意研究和解决实用功能和经济问题,担负起自己的社会责任;积极采用新材料和新结构,促进建筑技术革新;主张摆脱历史上过时的建筑样式的束缚,放手创造新形式的建筑;主张发展建筑美学,创造反映新时代的新建筑风格。 以上这些建筑观点曾经有过许多不同的名称,诸如“功能主义”,“客观主义”,“实用主义”,“理性主义”,以及“国际式建筑”等。50年代以后,更多地被称为“现代主义”,或“现代派”。70年代以来,也有人在“现代主义”之前冠以“20年代”或“正统”的字样。对这些建筑观点,有人称为“功能主义”,有人称为“理性主义”,现在更多的人则称为“现代主义”。在2030年代,持有现代主义建筑思想的建筑师设计出来的建筑作品,有一些相近的形式特征,如平屋顶,不对称的布局,光洁的白墙面,简单的檐部处理,大小不一的玻璃窗,很少用或完全不用装饰线脚等等。这样的建筑形象一时间在许多国家出现,于是有人给它起了一个名称叫“国际式”建筑,当然,这样的称呼是就其某些表面形式而言的现代主义建筑的传播现代主义自30年代起迅速向世界其他各地区传播,终于成为20世纪中叶现代建筑中的主导潮流。现代主义首先向北欧和拉丁美洲扩展。芬兰建筑师A.阿尔托和巴西建筑师O.尼迈耶在3040年代的建筑作品明显地表现出现代主义的影响。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格罗皮乌斯和密斯·范·德·罗迁居美国,使现代主义在美国迅速扩展。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5060年代现代主义在全世界广泛传播。世界各地的城市中,新建的商业建筑、工业建筑、文教建筑和大规模建造的住宅几乎都摆脱了传统风格的羁绊,具有显著的现代主义建筑的特征。更重要的是许多政府建筑物和纪念性建筑也舍弃了历来沿用的传统建筑形式而呈现出崭新的面貌。纽约联合国总部大厦、巴西议会大厦和加拿大多伦多市政府大厦都是例证。这种情况,最根本的原因是现代主义的基本原则比较符合建筑发展的客观规律。现代主义思潮到20世纪中叶,在世界建筑潮流中占据主导地位。现代建筑走向多样化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正是现代主义风行的时候,现代建筑出现了多样化发展的趋势。其原因是:一方面在5060年代世界科学技术和生产力有了新的发展,发达国家的物质生活水平有很大的提高,社会生活方式也有明显的变化,对建筑和建筑艺术提出了新的要求;另一方面,当初在西欧形成的现代主义建筑在向世界其他地区传播的过程中,遇到不同的自然条件和社会文化环境,也出现相应的变化。新一代的建筑师要求修正和突破20年代现代主义,导致国际现代建筑协会在1959年停止活动。越来越多的建筑师要求建筑形象更有表现力,他们不再遵从“形式随从功能”、“少就是多”、“装饰就是罪恶”、“住宅是居住的机器”等信条。他们提出建筑可以而且应该有超越功能和技术的考虑;可以而且应当施用装饰;并在一定程度上吸收历史上的建筑手法和样式;现代建筑也应该具有地方特色等。在这样的思想引导下,50年代西方出现了许多新的建筑流派,其中影响较大的有美国建筑师E.D.斯通和 M.雅马萨基(山崎实)为代表的典雅主义(formalism),又称新古典主义(neo-classicism),以及英国建筑师史密森夫妇为代表的“粗野主义”(brutalism)。有强调在建筑中运用和表现高技术的“高技术倾向” (high-tech),强调建筑造型亲切宜人的“人性化”建筑(humanism)和具有地方民间建筑特色的“地方化建筑”(vernacular architecture)等。此外,还有许多次要的流派,诸如“反直角派”(antirectangle)“新自由派”( neo-liberty)、“雕塑派”( sculpturalism)、“感性主义”(sensationlism)以及“怪异建筑派”(fantastic architecture),其中一些流派存在时间短暂。60年代后期,对现代主义的指责和批判增加了。美国建筑师R.文丘里在1966年出版的建筑的复杂性和矛盾性批判了现代主义,影响很大。文丘里主张建筑设计中形式与功能可以脱节;针对“少就是多”的说法,认为“少是枯燥”。他主张建筑要有装饰,要有象征性,建筑创作不必追求纯净、明确;提出含混、折衷、歪扭的形象也是美的。自此以后西方建筑界出现了讲究建筑的象征性、隐喻性、装饰性以及与现有环境取得联系的倾向。这种潮流被称为后现代主义建筑思潮。展望60年代以来,在建筑艺术风格方面,发生激烈争论;在建筑设计理论方面取得重大进展。电子计算机辅助建筑设计,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以及行为科学、环境科学等渗入建筑领域,孕育着建筑学新的突破。现代建筑在100年左右的时间中所取得的进步,无论在建筑科学技术方面,还是在建筑设计和建筑艺术方面,都是历史任何时期所不能比拟的主要流派和理论 包豪斯(Bauhaus)德国魏玛市的 “公立包豪斯学校”(Staatliches Bauhaus)的简称,后改称“设计学院”(Hochschule fur Gestaltung),习惯上仍沿称“包豪斯”。包豪斯是德语Bauhaus的译音,由德语Hausbau(房屋建筑)一词倒置而成。以包豪斯为基地,20世纪20年代形成了现代建筑中的一个重要派别现代主义建筑,主张适应现代大工业生产和生活需要,以讲求建筑功能、技术和经济效益为特征的学派。包豪斯一词又指这个学派。 W.格罗皮乌斯1919年任魏玛实用美术学校校长时,该校同魏玛美术学院合并成为一专门研究建筑设计和工业日用品设计的学院,取名“公立包豪斯学校”,格罗皮乌斯担任校长。包豪斯教师阵容整齐,人才辈出。1925年,包豪斯由于在学术见解上同当地名流发生分歧,迁至德绍,改名为“设计学院”。19281930年瑞士建筑师H.迈耶任院长,19301932年L.密斯·范·德·罗任院长。包豪斯于1932年迁柏林,不久停办。教师大多流往国外,包豪斯的学术观点和教育观点随之传播四方,一度为欧美许多大学所采纳。 包豪斯提倡客观地对待现实世界,在创作中强调以认识活动为主,并且猛烈批判复古主义。它主张新的教育方针以培养学生全面认识生活,意识到自己所处的时代并具有表现这个时代的能力为原则。它认为现代建筑犹如现代生活,包罗万象,应该把各种不同的技艺吸收进来,成为一门综合性艺术。它强调建筑师、艺术家、画家必须面向工艺;为此,学院教育必须把车间操作同设计理论教学结合起来;学生只有通过手眼并用,劳作训练和智力训练并进,才能获得高超的设计才干。 学院的教学计划分三个阶段: 预科教学(六个月)。在实习工厂中了解和掌握不同材料的物理性能和形式特征;同时还上一些设计原理和表现方法的基础课。 技术教学(三年)。学生以学徒身分学习设计,试制新的工业日用品,改进旧产品使之符合机器大生产的要求。期满及格者可获得“匠师”证书。 结构教学。有培养前途的学生,可留校接受房屋结构和设计理论的训练,结业后授予“建筑师”称号。在教学方法上包豪斯认为指导如何着手比传授知识更为重要。教师必须避免把自己的手法强加给学生,而要让学生自己去寻求解决办法,同时强调设计中的集体协作。包豪斯在十多年中设计和试制了不少宜于机器生产的家具、灯具、陶器、纺织品、金属餐具、厨房器皿等工业日用品,大多达到“式样美观、高效能与经济的统一”的要求。在建筑方面,师生协作设计了多处讲求功能、采用新技术和形式简洁的建筑。如德绍的包豪斯校舍、格罗皮乌斯住宅和学校教师住宅等。他们还试建了预制板材的装配式住宅;研究了住宅区布局中的日照以及建筑工业化、构件标准化和家具通用化的设计和制造工艺等问题。包豪斯的设计和研究工作对建筑的现代化影响很大。新建筑五点勒·柯布西耶就自己的住宅设计提出的“新建筑的五个特点”,它们是:(1) 独立柱支撑的架空的底层,房屋的主要使用部分放在二层以上,底层全部或部分地腾空,留出独立的支柱;(2) 屋顶花园;(3) 自由的平面;(4) 横向的长窗;(5) 自由的里面。这些都是由于采用框架结构,墙体不再承重以后产生的建筑特点。勒·柯布西耶充分发挥这些特点,在二十年代设计了一些同传统的建筑完全异趣的住宅建筑。萨伏伊别墅是一个著名的代表作。萨伏伊别墅“现代城市”设想(conceptual modern city ) 法国建筑师勒·柯布西耶提出的一种城市规划设想方案。勒·柯布西耶根据城市发展的历史和对巴黎市的调查研究,提出一个300万人口的“现代城市”设想方案。作者的观点在他的明日的城市(1922)中作了表达,后来又在阳光城(1933)一书中加以发挥。勒·柯布西耶认为从中古时期发展起来的城市,包括巴黎在内,已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必须进行彻底改造。改造城市的基本原则是:城市按功能分成工业区、居住区、行政办公区和中心商业区等。城市中心地区向高空发展,建造摩天楼以降低城市的建筑密度。他提出建筑物用地面积应该只占城市用地的5,其余95均为开阔地,布置公园和运动场,使建筑物处在开阔绿地的围绕之中。他认为城市道路系统应根据运输功能和车行速度分类设计,以适应各种交通的需要。他主张采用规整的棋盘式道路网,采用高架、地下等多层的交通系统,以获得较高运输效率;各种工程管线布置在多层道路内部。他强调现代城市建设要用直线式的几何体形所体现的秩序和标准来反映工业生产的时代精神。勒·柯布西耶的 300万人口现代城市的城区设想草图1922年巴黎秋季沙龙展览会曾展出勒· 柯布西耶的可容 300万人口现代城市规划设想草图。其布局设想是:城市中心是铁路、航空和汽车交通的汇集点;站屋广场采用多层空间处理。市中心区布置24幢60层的摩天办公楼,人口密度为每公顷3000人。中心区西侧布置市政府、博物馆、市级管理机构以及一个英国式花园。中心区东侧为工业区、仓库和铁路货运站。中心区的南北两侧为住宅区,人口密度约为每公顷300人。城区四周为保留的发展用地,布置绿地和运动场。城市郊区布置若干个田园城镇。城区住100万人,田园城镇容纳200万人。1925年巴黎万国博览会上展出了勒·柯布西耶的巴黎市中心改建规划方案,提出要拆除大量旧建筑,拓宽道路,修建18幢高层办公楼。但可惜这个方案没有实施。勒·柯布西耶的城市规划思想影响深远。例如,在城市采用立体式的交通体系,在市区修建高层楼房,扩大城市绿地,创造接近自然的生活环境等原则,已被许多城市的规划全部或部分地采用。具有代表性的实例有昌迪加尔规划、巴西利亚规划和巴黎德方斯区规划等。功能主义建筑(functionalism architecture)一种建筑流派,认为建筑的形式应该服它的功能。自古以来许多建筑都是注重功能的。到了19 世纪后期,欧美有些建筑师为了反对学院派追求形式、不讲功能的设计思想,探求新建筑的道路,又把建筑的功能作用突出地强调起来。19世纪8090年代,芝加哥学派建筑师L.H.沙利文宣扬“形式随从功能”的口号,认为“功能不变,形式就不变”。沙利文根据功能特征把他设计的高层办公楼建筑外形分成三段:底层和二层功能相似为一段,上面各层是办公室为一段,顶部设备层为一段。这成了当时高层办公楼的典型。沙利文认为建筑设计应该由内而外,必须反映建筑形式与使用功能的一致性。这同当时学院派主张按传统式样而不考虑功能特点的设计思想完全不同。后来,现代主义建筑的代表人物如勒·柯布西耶等都强调满足功能要求是建筑设计的首要任务。随着现代主义建筑运动的发展,功能主义思潮在20世纪2030年代风行一时。本来讲求建筑的功能是现代主义建筑运动的重要观点之一,但是后来有人把它当作绝对信条,被称为“功能主义者”。他们认为不仅建筑形式必须反映功能,表现功能,建筑平面布局和空间组合必须以功能为依据,而且所有不同功能的构件也应该分别表现出来。例如,作为建筑结构的柱和梁要做得清晰可见,建筑内外都应如此,清楚地表现框架支撑楼板和屋顶的功能。功能主义者颂扬机器美学。他们认为机器是“有机体”,同其他的几何形体不同,它包含内在功能,反映了时代的美。因此有人把建筑和汽车、飞机相比较,认为合乎功能的建筑就是美的建筑,其几何形体在阳光下能表现出美的造型。他们认定功能主义会自动产生最漂亮的形式。2030年代出现了另一种功能主义者,主要是一些营造商和工程师。他们认为经济“实惠”的建筑就是合乎功能的建筑,就会自动产生美的形式。这些极端的思想排斥了建筑自身的艺术规律,只会给功能主义本身造成混乱。50年代以后,功能主义逐渐销声匿迹,就连强调建筑功能的勒·柯布西耶也同功能主义者分道扬镳了。但无庸置疑,功能主义产生之初对推进现代建筑的发展起过重要作用。有机建筑(organic architecture)现代建筑运动中的一个派别,代表人是美国建筑师F.L.赖特。这个流派认为每一种生物所具有的特殊外貌,是它能够生存于世的内在因素决定的。同样地每个建筑的形式、它的构成,以及与之有关的各种问题的解决,都要依据各自的内在因素来思考,力求合情合理。这种思想的核心就是“道法自然”(赖特十分欣赏中国的老子哲学),就是要求依照大自然所启示的道理行事,而不是模仿自然。自然界是有机的,因而取名为“有机建筑”。流水别墅秋景赖特主张设计每一个建筑,都应该根据各自特有的客观条件,形成一个理念,把这个理念由内到外,贯穿于建筑的每一个局部,使每一个局部都互相关联,成为整体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他认为建筑之所以为建筑,其实质在于它的内部空间。他倡导着眼于内部空间效果来进行设计,“有生于无”,屋顶、墙和门窗等实体都处于从属的地位,应服从所设想的空间效果。这就打破了过去着眼于屋顶、墙和门窗等实体进行设计的观念,为建筑学开辟了新的境界。有机建筑对待建筑的其他问题,也有自己的见解:对待环境,主张建筑应与大自然和谐,就像从大自然里生长出来似的;并力图把室内空间向外伸展,把大自然景色引进室内。相反,城市里的建筑,则采取对外屏蔽的手法,以阻隔喧嚣杂乱的外部环境,力图在内部创造生动愉快的环境。对待材料,主张既要从工程角度,又要从艺术角度理解各种材料不同的天性,发挥每种材料的长处,避开它的短处。它认为装饰不应该作为外加于建筑的东西,而应该是建筑上生长出来的,要像花从树上生长出来一样自然。它主张力求简洁,但不像某些流派那样,认为装饰是罪恶。它对待传统建筑形式的态度是,认为应当了解在过去时代条件下所以能形成传统的原因,从中明白在当前条件下应该如何去做,才是对待传统的正确态度,而不是照搬现成的形式。它认为机器是人的工具,建筑形式应表现所用工具的特点,有机建筑接受了浪漫主义建筑的某些积极面,而抛弃了它的某些消极面。赖特的流水别墅、西塔里埃辛冬季营地以及德国建筑师H.沙龙的柏林爱乐音乐厅(1963年建成)是有机建筑的实例。有机建筑派流水别墅冬景美国建筑师赖特创立并倡导有机建筑论。现代主义比较强调工业化对建筑的广泛影响,赖特则强调建筑应当像植物一样成为大地的一个基本的和谐的要素,从属于自然。他认为每一座建筑都应当是特定的地点、特定的目的、特定的自然和物质条件以及特定的文化的产物。赖特创作的流水别墅是有机建筑的卓越的代表作品。在20世纪中叶,现代主义派的传播较为迅速广泛,但有机建筑的理论对建筑师创作思想的影响也很深远。在世界许多地区都有有机建筑的追随者。德国建筑师H.沙龙和H.赫林是有机建筑派的代表。芬兰建筑师A.阿尔托设计的许多建筑也被认为是体现了有机建筑原则的成功作品。“有机疏散”论(theory of organic decentralization)芬兰建筑师E.沙里宁为缓解由于城市过分集中所产生的弊病而提出的关于城市发展及其布局结构的理论。沙里宁在他1942年写的城市,它的生长、衰退和将来一书中对有机疏散论作了系统的阐述。他认为今天趋向衰败的城市,需要有一个以合理的城市规划原则为基础的革命性的演变,使城市有良好的结构,以利于健康发展。沙里宁提出了有机疏散的城市结构的观点。他认为这种结构既要符合人类聚居的天性,便于人们过共同的社会生活,感受到城市的脉搏,而又不脱离自然。有机疏散的城市发展方式能使人们居住在一个兼具城乡优点的环境中。沙里宁认为,城市作为一个机体,它的内部秩序实际上是和有生命的机体内部秩序相一致的。如果机体中的部分秩序遭到破坏,将导致整个机体的瘫痪和坏死。为了挽救今天城市免趋衰败,必须对城市从形体上和精神上全面更新。再也不能听任城市凝聚成乱七八糟的块体,而是要按照机体的功能要求,把城市的人口和就业岗位分散到可供合理发展的离开中心的地域。有机疏散论认为没有理由把重工业布置在城市中心,轻工业也应该疏散出去。当然,许多事业和城市行政管理部门必须设置在城市的中心位置。城市中心地区由于工业外迁而腾出的大面积用地,应该用来增加绿地,而且也可以供必须在城市中心地区工作的技术人员、行政管理人员、商业人员居住,让他们就近享受家庭生活。很大一部分事业,尤其是挤在城市中心地区的日常生活供应部门将随着城市中心的疏散,离开拥挤的中心地区。挤在城市中心地区的许多家庭疏散到新区去,将得到更适合的居住环境。中心地区的人口密度也就会降低。有机疏散的两个基本原则是:把个人日常的生活和工作即沙里宁称为“日常活动”的区域,作集中的布置;不经常的“偶然活动”的场所,不必拘泥于一定的位置,则作分散的布置。日常活动尽可能集中在一定的范围内,使活动需要的交通量减到最低程度,并且不必都使用机械化交通工具。往返于偶然活动的场所,虽路程较长亦属无妨,因为在日常活动范围外缘绿地中设有通畅的交通干道,可以使用较高的车速迅速往返。有机疏散论认为个人的日常生活应以步行为主,并应充分发挥现代交通手段的作用。这种理论还认为并不是现代交通工具使城市陷于瘫痪,而是城市的机能组织不善,迫使在城市工作的人每天耗费大量时间、精力作往返旅行,且造成城市交通拥挤堵塞。有机疏散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对欧美各国建设新城,改建旧城,以至大城市向城郊疏散扩展的过程有重要影响。70年代以来,有些发达国家城市过度地疏散、扩展,又产生了能源消耗增多和旧城中心衰退等新问题。建筑大师 瓦尔特·格罗皮乌斯(Walter Gropius,1883-1969)现代建筑师和建筑教育家,现代主义建筑学派的倡导人之一,包豪斯的创办人。1883年5月18日生,1969年7月5日卒。德国法古斯工厂,现代主义建筑的代表作,19111912年建,W.格罗皮乌斯和A.迈耶设计格罗皮乌斯原籍德国,19031907年就读于慕尼黑工学院和柏林夏洛滕堡工学院。19071910年在柏林建筑师P.贝伦斯的建筑事务所任职。19101914年自己开业,同A.迈耶合作设计了他的两座成名作:法古斯工厂和1914年在科隆展览会展出的示范工厂和办公楼。1915年开始在魏玛实用美术学校任教。1919年任校长,将实用美术学校和魏玛美术学院合并成为专门培养建筑和工业日用品设计人才的学校,即公立包豪斯学校。1928年同勒.柯布西耶等组织国际现代建筑协会,19291959年任副会长。1934年离德赴英开业。1937年到美国定居,任哈佛大学建筑系教授、主任。1952 年起任荣誉教授,参与创办该校的设计研究院。格罗皮乌斯在美国广泛传播包豪斯的教育观点、教学方法和现代主义建筑学派理论,促进了美国现代建筑的发展。他在美国还从事设计实践。最初同学生合作成立建筑事务所,设计住宅;1945年又同他人合作创办协和建筑师事务所,发展成为美国最大的以建筑师为主的设计事务所之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他的建筑理论和实践为各国建筑学界所推崇。5060年代,他获得英国、联邦德国、美国、巴西、澳大利亚等国建筑师组织、学术团体和大学授予的荣誉奖、荣誉会员称号和荣誉学位。格罗皮乌斯积极提倡建筑设计与工艺的统一,艺术与技术的结合,讲究功能、技术和经济效益。这些观点首先体现在法古斯工厂和1914年科隆展览会展出的办公楼中。两幢建筑均为框架结构,外墙与支柱脱开,作成大片连续轻质幕墙。法古斯鞋楦厂的幕墙由大面积玻璃窗和下面的金属板裙墙组成,室内光线充足,缩小了同室外的差别;房屋的四角没有角柱,充分发挥了钢筋混凝土楼板的悬挑性能。展览会办公楼正面两端各有一个全玻璃幕墙的圆塔。里面的螺旋形楼梯与上下楼梯的人全部暴露出来。这些作法在后来的现代建筑中,特别是在百货商店和疗养院之类的公共建筑中广为应用。上述两座建筑不仅提出了新的功能和表现出新的美学观点,并且说明功能和美观是同现代材料和结构技术分不开的。包豪斯校舍的实验工厂格罗皮乌斯在他设计的包豪斯校舍的实验工厂中更充分地运用玻璃幕墙。这座四层厂房,二、三、四层有三面是全玻璃幕墙,成为后来多层和高层建筑采用全玻璃幕墙的先声。把大量光线引进室内是当时现代主义建筑学派主张的现代功能观点的一个主要方面。欧洲传统建筑大多室内幽暗,阳光很少,而格罗皮乌斯设计的房屋有较大的窗户,有阳台。在总体布局上,为了保证阳光照明和通风,摒弃了传统的周边式布局,提倡行列式布局,并提出在一定的建筑密度要求下,按房屋高度来决定它们之间的合理间距,以保证有充分的日照和房屋之间的绿化空间。这些观点在格罗皮乌斯19291930年和H.沙龙等人共同设计的德国西门子城住宅区,40年代初和M.L.布劳耶合作设计的美国匹兹堡的铝城住宅区中都得到充分体现。德国西门子城住宅区 他对建筑功能的重视还表现为按空间的用途、性质、相互关系来合理组织和布局,按人的生理要求、人体尺度来确定空间的最小极限等。这些观点充分体现在下述建筑中:包豪斯校舍,他在英国和E.M.弗莱合作设计的剑桥伊姆品登学院(1936),他和协和建筑师事务所同人设计的哈佛大学研究生中心(19491950)以及西柏林汉莎区的高层公寓(1957)。 哈佛大学研究生中心格罗皮乌斯力主用机械化大量生产建筑构件和预制装配的建筑方法。早在包豪斯学校任教时期,他便致力研究使家具器皿等日用品和建筑设计适应工业化大生产的要求,认为只有这样才能进行大规模建筑并降低造价。他还提出一整套关于房屋设计标准化和预制装配的理论和办法。40年代初,他和K.瓦许曼合作研制了供装配用的大型预制构件和预制墙板。70年代以来,西方建筑界新的建筑流派和理论不断涌现,出现了批判现代主义建筑千篇一律、枯燥无味的倾向,认为这是偏重功能、技术和经济效益,忽视人的精神要求造成的。这种批判波及格罗皮乌斯。对于格罗皮乌斯在建筑理论和实践上的作用评价不一,但对于他创立包豪斯学校等在现代建筑教育上的贡献则是一致肯定的。格罗皮乌斯参加发起组织现代建筑协会,传播现代主义建筑理论,对现代建筑理论的发展起到一定作用。勒·柯布西耶(Le Corbusier,1887-1965)平台别墅现代建筑大师,本世纪最重要的建筑师之一,现代建筑运动的积进分子和主将。1887年10月6日出生于瑞士一个钟表制造者家庭。他早年学习雕刻艺术,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曾在巴黎A·佩雷和柏林P·贝伦斯处工作,1917年移居法国,1930年加入法国国籍。1928年他与W·格罗皮乌斯、密斯·范·德·罗组织了国际现代建筑协会。1965年8月27日在美国里维埃拉逝世。巴黎瑞士学生公寓 勒·柯布西耶现代主义建筑的主要倡导者,1923年出版了他的名作走向新建筑,书中提出了住宅是“居住的机器”。1926年提出了新建筑的5个特点:1. 房屋底层采用独立支柱;2. 屋顶花园;3. 自由平面;4. 横向长窗;5. 自由的立面。他的革新思想和独特见解是对学院派建筑思想的有力冲击。这个时期的代表作是萨伏伊别墅(19281930)、巴黎瑞士学生公寓、平台别墅。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他的建筑风格有了明显变化,其特征表现在对自由的有机形式的探索和对材料的表现,尤其喜欢表现脱模后不加装修的清水钢筋混凝土,这种风格后被命名为粗野主义(或新粗野主义)。朗香教堂拉吐亥修道院勒·柯布西耶的代表作品有马塞公寓、朗香教堂、昌迪加尔法院、拉吐亥修道院等,其中朗香教堂的外部形式和内部神秘性已超出了基督教的范围,回复到巨石时代的史前墓穴形式,被认为是现代建筑中的精品。昌迪加尔法院勒·柯布西耶又是一个城市规划专家,他从事了大量城市规划的研究和设计,代表作品有印度昌迪加尔规划等密斯·范·德·罗(Ludwig Mies van der Rohe,1886-1969)美国伊利诺工学院建筑及设计系馆(1956)现代建筑大师。1886年3月27日生于德国亚琛。未受过正规的建筑训练、幼从其父学石工,对材料的性质和施工技艺有所认识,又通过绘制装饰大样掌握了绘图技巧。21岁时设计了第一件作品,以其娴熟的处理手法引起当时德国最著名的建筑师贝伦斯的注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