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顶板裂缝处理方案.doc

    • 资源ID:2688702       资源大小:125KB        全文页数:8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8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顶板裂缝处理方案.doc

    顶板裂缝处理方案金太阳大厦二期工程地下室于2009年7月18日浇捣Y-d交20-38区域顶板混凝土,混凝土等级为C35,Y-d交1-20区域顶板混凝土在2009年7月30日浇捣,混凝土等级为C35。一、裂缝的部位:1、Y-d交20-38区块顶板砼于2009年8月3日拆除模板,检查时发现在C-d交28-32轴区块东北角有三条0.50.8mm裂缝,裂缝方向为东南至西北方向,长度分别为1.2m、2.1m、1.5m,有少许渗水现象,有待进一步观察其势态变化(见附图1)。2、Y-d交1-20轴区块顶板砼在2009年8月16日拆除模板,检查时发现在Y-Q交5-10轴区块西北角,有四条0.30.7mm裂缝,裂缝方向为东北至西南方向,长度分别为2.4m、1m、2.7m,有少许渗水现象,需进一步观察裂缝的变化。3、在5-10轴线段的梁中,有0.20.5mm,长为0.32m,走向为斜向的微小裂缝,在5-10轴线,往下2.4m处的次梁,也有0.10.4mm,长为0.21m,走向为斜向的微小裂缝。两梁的裂缝均未达梁底,属于未贯穿裂缝,需进一步观察动向(见附图2)。二、裂缝产生的原因分析:1、顶板混凝土浇捣时,属于夏季施工,日气温达到36°C,地下室顶板板厚为250mm,由于结构截面较大,水泥用量多,水泥水化所释放的水化热会产生较大的温度变化和收缩作用,由此形成的温度收缩应力使导致钢筋混凝土产生裂缝。2、对于C35以上的强度较高的混凝土,水泥用量大,水化热大,早期收缩大,温升速率也较大,一般可达35°C40°C,加上初始温度可使最高温度超过70°C80°C,一般混凝土的热膨胀系数为10×10/°C,当温度下降至20°C 25°C时造成的冷缩量为22.5×10,而混凝土的极限拉伸值只有11.5×10,因而冷缩引起混凝土开裂。三、跟踪检查:对产生裂缝的两个部位,施工方、监理方对其进行每隔半月一次检查,观测其宽度有无增大,长度有无增长,并对邻边区域检查,发现并无增加变化现象。四、处理方案:通过近七个多月来的检查,并无发现裂缝增长、增大现象。可以确定,该两处裂缝属于温度引起开裂,对其结构和其他功能并无影响,针对裂缝的修补,方案如下:1、防水涂料:、基层清理:对其裂缝部位的面层进行清洗,不留一点污秽,待其干燥后,准备局部处理。 、专用防水剂:本次采用欧普森ST专用防水涂料进行涂刷,涂刷前对干燥的砼表面进行洒水湿润,采用纵横涂刷方式,分二次进行,二次间隔时间为4小时,完毕后,进行覆盖保养。 、通一段时间的观察,如没有产生漏水、渗水现象,才能开始顶板表面的下道工序施工。2、环氧树脂浆料注浆法:、采用机压式注浆机和压环式注浆嘴。、清理渗水区域,待基本干燥后进行注浆准备工作。、注浆孔的选择:注浆孔位置应使注浆孔的底部与漏水缝隙相交,选在漏水量最大的部位。沿水平缝从下向上造斜孔。垂直缝隙宜正对缝隙造孔。、注浆孔的间距:一般为100200mm。、注浆孔的深度:深度不应穿越结构物,留10-20cm为安全距离。、埋设注浆嘴:一般情况下,埋设的注浆嘴不应少于2个,一为排气嘴,一为注浆嘴。、配好浆液进行注浆,选其一孔嘴进行注浆,待多孔见浆后,立即关闭各孔,仍持续压浆,注浆压力应大于渗漏水压力,使浆液沿着漏水通道逆向推进。注到不再进浆时,停止压浆,立即关闭注浆嘴,注浆结束后,应将注浆孔及检查孔封填密实。、效果观察:待浆液凝固后,剔除注浆嘴,观察注浆效果,必要时可重复注浆。3、梁加固采用环氧树脂浆料注浆和碳纤维:(1)、对梁的裂缝加固采用先注浆,后用碳纤维加强做法,注浆法同上板施工做法。(2)、碳纤维片材的主要力学性能指标要求根据碳纤维片材加固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CECS146:2003)及设计图纸要求,碳纤维片材应达到以下力学性能:性能碳纤维布抗拉强度标准值fcf,k3000MPa弹性模量Ecf2.1×105MPa伸长率1.4%另外,单层碳纤维布单位面积碳纤维质量不宜小于150g;在施工质量有可靠保证时,单位面积质量可提高到600g/m2。(3)、配套树脂类粘结材料根据碳纤维片材加固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CECS146:2003)及设计图纸要求,配套树脂粘结材料的主要性能指标满足下列各表:底层树脂性能指标性能性能指标要求正拉粘贴强度2.5 MPa且不小于被加固混凝土抗拉强度标准值ftk找平材料性能指标性能性能指标要求正拉粘贴强度2.5 MPa且不小于被加固混凝土抗拉强度标准值ftk浸渍树脂和粘结树脂性能指标性能性能指标要求拉伸剪切强度10 MPa拉伸强度30 MPa压缩强度70 MPa弯曲强度40 MPa正拉粘贴强度2.5 MPa且不小于被加固混凝土抗拉强度标准值ftk弹性模量1500 MPa伸长率1.5%本工程根据设计图纸选用300g/m2型碳纤维片材及配套树脂胶,进行加固施工,其材料各项性能指标均符合碳纤维片材加固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CECS146:2003的要求。(4)、碳纤维加固施工工序及程序如图所示(准备工作)搭设临时设施(基层处理)修补表面,清除粉层浮灰,修平凹凸处(涂刷基层树脂工作)划定施工范围,涂刷基层树脂(找平砼表面工作)待基层树脂接近固化后,用补土主剂找平 (铺贴碳纤维工作)剪裁碳纤维布搅拌涂刷主涂铺贴碳纤维表面再涂刷主涂(养护工作)养护碳纤维及胶体,保护施工现场。(5)、施工过程清除原注浆后遗留的残迹,如有凹凸不平之处,用专用修复胶泥材料或等强度砂浆进行修复,再用手提砂轮机磨平。将被粘贴混凝土面打磨平整,除去表层浮浆、油污等杂质,直至露出混凝土面。特别是模板接缝处,需打磨得适度圆滑自然,不得有急弯或凸出,以免产生应力集中,影响粘贴效果和质量。处理好后的混凝土表面应保持干净干燥。(6)、粘贴面的不平整修复如粘贴面有严重凹凸不平之处,应先去除不平之处的浮尘再用专用修补材料进行修补平整。将需粘贴“U”型碳纤维箍的梁角用磨光机磨成圆弧,以免造成受力时应力集中。 (7)、刷基层树脂(底漆工程)将底漆的主剂和硬化剂以规定的配比进行标量,置于干净容器内搅拌均匀,一次搅拌量为在可使用时间(视施工时的环境温度,常温一般以40分钟为宜)内用完。施工时用滚筒毛刷含浸底漆在被粘贴砼表面均匀涂布,并注意涂布时不得留下空洞或漏涂,涂层厚度应均匀。待底漆达到指触干燥后,即可进行下一步施工。(8)、粘贴碳纤维布碳纤维加固粘贴施工顺序,应按如下程序操作:将碳纤维布用剪刀或刀片依设计尺寸裁切;将主涂主剂及硬化剂按规定比例称重后搅拌均匀待用,一次配制不宜过多,应于40分钟用完。用滚筒或毛刷含浸主涂在混凝土面均匀涂布,涂布时应注意主涂不宜过多或不足,以免引起碳纤维布滑移或扭曲。将纤维贴片平顺的贴合在含浸树脂的涂布面上,并用刮刀或橡皮滚筒沿着纤维方向用力刮平以除去气泡和贴平贴片。用滚轮沿纤维方向来回反复滚压以充分含浸树脂和除去气泡,拱起部位及角落容易产生气泡处,须用刮刀小心除泡。在已贴好的碳纤维面层上,用滚筒浸主涂重复(5)步骤,以使碳纤维表层浸润良好,施工时须待纤维粘贴30分钟以上时间方能进行,并注意是否有浮起或错位现象,若有,则应用滚轮或刮刀压平修正。如甲方需要在已粘贴好的碳纤维表面粉刷,为了方便后道工序施工,粉刷牢固,则应当在最后一遍主涂初凝前粘撒黄砂或绿豆砂,以使表面毛糙。(9)、养护平均温度在10。C20。C时,初期硬化养护时间约12天,平均温度在20。C以上时,初期硬化养护时间约1天。20。C时须养护1周。在养护期应尽量避免受力或扰动。(10)、检验及验收根据碳纤维片材加固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CECS146:2003)要求,在开始施工之前,应确认碳纤维片材及配套树脂类粘结材料的产品合格证、产品质量出厂检验报告,各项性能指标应符合本碳纤维施工方案第1、2条要求。采用碳纤维片材及配套树脂粘结材料对混凝土结构进行加固修复时,应根据碳纤维片材加固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CECS146:2003)要求,严格按本施工方案以上各条款进行工序隐蔽工程检验与验收,如不满足应立即采取补救措施或返工。碳纤维片材实际粘贴面积应不少于设计量,位置偏差应不大于10mm。碳纤维片材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质量可用小锤轻轻敲击或手压碳纤维片材表面的方法来检查,总有效粘结面积不应低于95%。当碳纤维布的空鼓面积小于10000 mm 2时,可采用针管注胶的方式进行补救。空鼓面积大于10000 mm 2时,宜将空鼓处的碳纤维片材切除,重新搭接贴上等量的碳纤维片材,搭接长度不小于150 mm。

    注意事项

    本文(顶板裂缝处理方案.doc)为本站会员(文库蛋蛋多)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