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温岭市动物无害化处理项目.doc

    • 资源ID:2686562       资源大小:1.08MB        全文页数:77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8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温岭市动物无害化处理项目.doc

    温岭市动物无害化处理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报 批 稿)杭州联强环境工程技术有限公司Hangzhou Lianqiang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 Ltd.国环评证:乙字第2031号2014年10月目 录1前言81.1项目由来81.2评价工作过程91.3主要环境问题101.4主要结论102总论112.1编制依据112.1.1国家法律法规112.1.2地方性法规和地方性规章122.1.3产业政策及相关行业规范142.1.4技术规范152.1.5相关技术文件162.1.6其他依据162.2评价因子和评价标准172.2.1评价因子172.2.2评价标准182.3评价工作等级和评价重点222.3.1评价工作等级222.3.2评价重点252.4评价范围及环境敏感区262.4.1评价范围262.4.2环境敏感区272.5相关规划及环境功能区划292.5.1温岭市层面相关规划292.5.2镇级相关规划302.5.3环境功能区划353拟建工程概况及工程分析373.1拟建工程概况373.1.1拟建工程基本组成373.1.2温岭市动物死亡量预测373.1.3处理工艺选择383.1.4项目主要设备423.1.5主要技术经济指标463.1.6原辅料消耗清单473.1.7项目生产工艺流程473.1.8工程主要系统简介503.1.9物料平衡563.1.10项目厂区总图布置573.1.11劳动定员与生产制度583.2工程分析583.2.1产污环节分析和拟采取的环保措施583.2.2废气污染源强分析593.2.3废水污染源强分析623.2.4噪声污染源强分析643.2.5固废源强分析653.3污染源强汇总674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684.1自然环境概况684.1.1地理位置684.1.2地形和地貌684.1.3地质694.1.4土壤694.1.5植被和动物694.1.6气象特征704.1.7水文特征714.2社会环境概况734.2.1温岭市社会环境概况734.2.2温岭市滨海镇社会环境概况744.2.3温岭市东部新区社会环境概况744.3温岭市东部新区北片污水厂工程简介744.4温岭市东部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简介764.5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794.5.1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794.5.2地面水环境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834.5.3海水水质现状监测与评价874.5.4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884.5.5声环境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934.5.6土壤环境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945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965.1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965.1.1施工期大气污染物影响分析965.1.2施工期废水影响分析985.1.3施工期噪声影响分析995.1.4施工期固废影响分析1005.1.5施工期生态影响分析1005.2营运期环境影响评价1015.2.1环境空气影响分析1015.2.2地面水环境影响分析1195.2.3地下水环境影响分析1205.2.4声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1225.2.5固废影响分析1255.2.6营运期生态影响分析1266环境风险评价1286.1风险识别1286.1.1物质危险性识别1286.1.2环境风险辨识1306.1.3危险单元和重大危险源确定1316.1.4环境风险评价等级划分1316.2最大可信事故源项和影响分析1326.2.1恶臭废气治理设施故障废气事故污染风险1326.2.2火灾爆炸风险评价1336.2.3病原体扩散事故风险评价1346.3事故防范措施1356.3.1恶臭废气废气治理设施故障事故风险防范措施1356.3.2火灾爆炸事故防范措施1356.3.3病原体扩散事故防范措施1366.3.4主要原料事故救援措施1386.3.5台风、潮水等事故风险影响及应急措施1396.4应急预案1416.4.1应急救援指挥部的组成、职责和分工1416.4.2应急救援专业队伍的组成和分工1436.4.3报警信号系统1446.4.4事故的处置1446.4.5有关规定和要求1457污染防治对策1477.1运行期污染防治措施1477.1.1废气防治措施1477.1.2废水防治措施1537.1.3地下水污染防治措施1547.1.4固体废弃物处置1597.1.5噪声治理措施1597.2施工期污染防治措施1607.2.1废气污染防治措施1607.2.2废水污染防治措施1617.2.3噪声污染防治与控制措施1627.2.4固体废弃物污染防治措施1637.2.5生态污染防治措施1637.3厂区绿化与卫生防疫1637.4风险事故防范措施1647.5污染防治措施汇总1648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1688.1清洁生产1688.1.1概述1688.1.2清洁生产水平分析1698.1.3清洁生产建议措施1718.2循环经济1718.2.1概述1718.2.2循环经济技术1729总量控制1749.1总量控制的指导思想、控制目标与技术原则1749.1.1指导思想1749.1.2控制目标1749.2主要常规污染物总量控制分析1759.2.1主要常规污染物总量控制因子1759.2.2主要常规污染物总量控制方案1759.2.3主要常规污染物区域平衡方案17510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17710.1社会和经济效益分析17710.1.1经济效益分析17710.1.2社会效益分析17710.2环境经济损益分析17810.2.1环保投资估算17810.2.2环保投资效益分析17811环境管理及环境监测计划18011.1环境管理18011.1.1 环境管理的基本任务18011.1.2 环境管理机构18111.1.3项目前期工作阶段环境管理18211.1.4施工期环境管理18211.1.5试生产期的环境管理18311.1.6营运期环境管理18411.2环境监测计划18511.2.1监测目的18511.2.2监测内容18611.3排污口规范化建设和信息公示18811.4环境监理18911.5项目“三同时”验收监测19012公众参与19212.1公众参与的目的与形式19212.1.1公众参与的目的19212.1.2公众参与原则19212.1.3公众参与调查形式19212.2公众调查结果统计分析19312.2.1个人调查统计结果19312.2.2个人调查统计结果分析19612.2.3团体调查统计结果19612.2.4团体调查统计结果分析19912.2.5环保公示反馈意见19912.3公众调查结论19913审批原则符合性分析20113.1建设项目环评审批原则符合性分析20113.2建设项目环评审批要求符合性分析20213.3建设项目其他审批要求符合性分析20213.3.1规划符合性分析20213.3.2产业政策符合性分析20313.3.3相关规范符合性分析20313.3.4相关文件符合性分析20513.4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分析20613.5项目建设的合理性分析20913.5.1项目选址合理性分析20913.5.2项目平面布置合理性分析20914环评总结论21014.1建设项目概况21014.2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结论21014.2.1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评价结论21014.2.2水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结论21014.2.3声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结论21114.2.4土壤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结论21214.3工程分析结论21214.4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结论21214.4.1环境空气影响预测与评价结论21214.4.2水环境影响评价结论21314.4.3声环境影响评价结论21314.4.4固体废弃物处置影响分析结论21414.4.5事故风险影响分析结论21414.5项目污染防治措施汇总21414.6审批原则符合性分析结论21514.7公众参与结论21514.8环评总结论21614.9要求和建议21614.9.1要求21614.9.2建议217附图及附件附图附图1项目拟建地地理位置图;附图2-1项目拟建地周边概况卫星图;附图2-2拟建项目厂界到周边敏感点的距离分布图;附图2-3 拟建项目处理车间到周边敏感点的距离分布图;附图2-4 拟建项目排气筒到周边敏感点的距离分布图;附图3项目拟建地周边概况实景照片;附图4项目总平面布置图;附图5-1环境质量现状监测点位图(空气常规、地下水和NH3、H2S);附图5-2环境质量现状监测点位图(土壤、地表水、噪声和恶臭);附图6-1第一次公示照片;附图6-2第二次公示照片。附图7项目拟建地周围敏感点及环境防护距离分布图附件附件1 温岭市发展和改革局项目服务联系单(温发改函201453号,2014年6月20 日);附件2;关于温岭市东部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审查意见(浙江省环境保护厅,浙环建201420号,2014年4月30日);附件3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温岭市建设规划局,选字第2014115130001号,2014年2月14日); 附件4 温岭市东部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地块2500米范围内房屋测量(台州市金陆海勘测设计院,台金测CL<2013-12-18>;附件5 关于温岭市东部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建设规划的说明(温岭市住房和城乡建设规划局,2013年11月20日);附件6 关于温岭市东部产业集聚区北片污水处理及中水回用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批复(温岭市环境保护局,温环审2012015号,2012年3月6日);附件7 公众参与个人调查表样本;附件8 公众参与团体调查表样本;附件9 第一次环保公告样本(张贴);附件10 第一次环保公告(登报);附件11 第二次环保公告样本(张贴);附件12 第二次环保公告(登报);附件13 第一、第二次环保公告张贴证明;附件14温岭绿能固废处理有限公司环境污染事故应急预案封面;附件15关于温岭市动物无害化处理中心项目施工建设有关事宜协调会议纪要(温岭市人民政府办公室,温政办纪2014126号,2014年9月25日);附件16温岭市农业林业局证明(2014年9月24日);附件17温岭绿能固废处理有限公司在垃圾电厂和东部新区北片污水处理厂未建成投运前,动物无害化处理项目不进行商业运营承诺函;附件18关于温岭动物无害化处理项目环评海胜村团体调查的说明(2014年9月22日);附件19关于温岭绿能新能源有限公司和温岭绿能固废处理有限公司的合作协议;附件20油脂回收意向书;附件21温岭市国土资源局关于要求批准并公布实施2014年度国有建设用地计划的请示(温岭市国土资源局,温土资201414号);附件22关于核发温岭市DB240102-1地块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规划条件的通知(温建规许2014114号);附件23环评文件确认书;附件24温岭市动物无害化处理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评审意见;附件25修改清单。环评确认书环评审批登记表1前言1.1项目由来疫病动物是动物饲养生产经营活动和动物检疫、监督管理过程中的客观产物。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第二十一条规定:“染疫动物及基排泄物、染疫动物产品,病死或者死因不明的动物尸体,运载工具中的动物排泄物以及垫料、包装物、容器等污染物,应按照国务院兽医主管部门的规定处理,不得随意处置”。实际上,疫病动物的尸骸如果得不到及时规范有效地处置,将会引起重大动物疫病的发生和传播,不仅威胁畜牧业的生产,同时也对畜产品的质量安全造成巨大危害,因此对疫病动物进行无害化处理显得尤为重要。温岭市作为沿海经济发达城市,既是畜产品消费大市,也是畜产品生产大市。近年来,在各级政府共同努力下,温岭市保持了对重大动物疫病的有效防控。尽管如此,全市动物疫情还存在较大风险,其主要来自以下三种情况:一是养殖过程中因病死亡;二是发生重大动物疫病时对病害动物实施强制扑杀;三是动物屠宰检疫过程中发现的病害动物。由于这些病害动物不符合食用卫生条件,如果不能及时进行无害化处理,有效的消灭疫源,易造成疫源的传播扩散和环境污染,一旦流入社会,将对人民健康构成严重威胁,甚至引起恐慌。由此可见,要从根本上消灭病原体和传染源,无害化处理设施是切断疫情传播途径的关键环节。因此建设温岭市动物无害化处理厂项目,能切断动物疫病,特别是人畜共患病的传播途径,彻底销毁劣质畜禽产品,有效扑灭重大动物疫病,控制外来动物疫病输入,推进温岭市动物防疫体系的建设。基于以上形势,温岭绿能固废处理有限公司拟投资2964万元在温岭市长新塘(东部新区垃圾焚烧发电厂旁,见图1-1)实施温岭市动物无害化处理项目(项目拟建地位置见图1)。项目已于2014年06月20日取得温岭市发展和改革局出具的项目服务联系单(温发改函201453号,见附件1)。根据温发改函201453号,项目设计年处理规模为1500吨。由浙江省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和浙江博世华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温岭市动物无害化处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可知,项目拟采用干式化制处理工艺,主要包括物料破碎、高温高压干式化制和油渣分离等主要工段。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和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该项目必须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为此,温岭绿能固废处理有限公司委托杭州联强环境工程技术有限公司编制本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书。本单位接受委托后对拟建区域进行现场踏勘,收集相关资料,征求环保主管部门的意见,并对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的要求,编制完成了温岭市动物无害化处理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送审稿)。本环评送审稿已于2014年9月28日通过技术咨询会。与会领导和专家提出了许多宝贵的建议和要求,并形成了专家咨询意见(见附件24)。会后,环评单位和建设单位经过进一步沟通、现场踏勘和资料收集整理,对项目的环保可行性进一步分析论证,形成了温岭市动物无害化处理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报批稿),并附具了修改清单(见附件25),敬请环保主管部门审查。1.2评价工作过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如图1-1所示。1.3主要环境问题由工程分析及类比调查,可以确定建设项目可能造成的主要环境问题有:污蒸汽冷凝处理后排出的不冷凝气、车间负压抽风收集的恶臭气体、无组织散发的臭气等所造成的大气环境影响;冷凝污水、冲洗和消毒排水、废气处理设施排水和生活污水等所造成的水环境影响;肉骨粉、动物粪便、裹尸袋、污泥等所造成的环境影响;冷却塔、风机设备等产生的噪声。1.4主要结论根据后文的工程分析、环境影响预测和评价、污染防治措施技术可行性分析以及政策规范符合性分析等,环评总结出的主要结论如下:根据第13章分析,项目位于温岭市长新塘(东部新区垃圾焚烧发电厂旁),符合浙江省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中明确的项目环保审批原则及其它相关要求。项目不冷凝气和负压收集的车间恶臭废气经一套两级碱液吸收+两级植物萃取液吸收+生物滤池的组合废气净化工艺处理后达标排放;冷凝污水、消毒排水经隔油后与废气处理设施排水和生活污水一起送紧邻的东部新区垃圾焚烧发电厂渗滤液处理站(主体工艺为预处理+UASB厌氧反应器+MBR生化处理系统)达标处理;经采取降噪措施后厂界噪声能够达标排放;固废满足消毒效果检验指标后送东部新区垃圾焚烧发电厂焚烧处置。总体来说,从环保角度出发,本项目是可行的。2总论2.1编制依据2.1.1国家法律法规1、环境保护综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12月26日)。2、环境保护单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3年09月0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00年09月0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08年6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1997年03月0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修订)(2005年4月1日)。3、环境保护相关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2009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2006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2012年修订)(2012年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2013年06月29日修正);。4、环境保护行政法规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253号);关于加强环境保护重点工作的意见(国发201135号);关于印发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国发201337号);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国务院令第643号);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条例(国务院令第450号)。5、政府部门规章关于进一步加强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监管工作的意见(环发201119号);关于加强环境噪声污染防治工作改善城乡声环境质量的指导意见(环发2010144号);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防范环境风险的通知(环发201277号);关于切实加强风险防范严格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的通知(环发201298号);关于印发<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的通知(环发2012130号);关于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严格环境影响评价准入的通知(环办201430号);关于推进环境保护公众参与的指导意见(环办201448号);关于进一步推进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438号)。2.1.2地方性法规和地方性规章(1) 浙江省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浙江省人民政府令288号,2011年12月1日);(2) 关于印发浙江省清洁空气行动方案的通知(浙政发201027号);(3) 关于印发浙江省清洁水源行动方案的通知(浙政发201160号);(4) 浙江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2003年9月1日);(5) 浙江省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条例(2013年修正)(2013年12月19日);(6) 浙江省水污染防治条例(2013年修正)(2013年12月19日);(7) 关于印发浙江省大气复合污染防治实施方案的通知(浙政办发201280号);(8) 浙江省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工作暂行办法(浙政办发2010132号);(9) 关于印发<浙江省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分级审批管理办法>的通知(浙政办发201486号);(10) 关于发布<省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审批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建设项目清单(2014年本)>和<设区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审批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重污染、高环境风险以及严重影响生态的建设项目清单(2014年本)>的通知(浙环发201443号);(11) 关于印发<浙江省建设项目主要污染物总量准入审核办法(试行)>的通知(浙环发201210号);(12) 关于进一步加强建设项目环境保护“三同时”管理的意见(浙环发201314号);(13) 关于印发浙江省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专项实施方案的通知(浙政办发201461号);(14) 关于进一步减少环评文件审批环节提高审批效率的通知(浙环发201228号);(15) 关于进一步加强建设项目固体废物环境管理的通知(浙环发200976号);(16) 关于印发浙江省建设项目环境监理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浙环发201241号);(17) 关于印发浙江省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工作暂行办法实施细则的通知(浙环函2011247号);(18) 关于规范危险废物鉴别管理程序的通知(浙环发20133号);(19) 关于环保优化发展促进经济转型的意见(浙环发201231号);(20) 关于印发<浙江省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2013-2017年)>的通知(浙政发201359号);(21) 关于印发<台州市主要污染物排污权交易办法(试行)>的通知(台政发200948号);(22) 关于进一步规范台州市排污权交易工作的通知(台环保2012123号);(23) 浙江省企业事业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实施办法(试行)(浙环函2012449号);(24) 浙江省动物防疫条例(省人大第59号,2011年3月1日)。2.1.3产业政策及相关行业规范(1) 关于修改<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有关条款的决定(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第21号,2013年5月1日);(2) 部分工业行业淘汰落后生产工艺装备和产品指导目录(2010年本)(工产业2010第122号);(3) 浙江省淘汰和禁止发展的落后生产能力目录(2012年本)(浙淘汰办201220号);(4) 关于进一步加强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监管工作的通知(农医发201212号);(5) 关于印发<病死及死因不明动物处置办法(试行)>的通知(农医发200525号);(6) 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技术规范(HJ/T81-2001);(7) 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处置技术规范(农政发20041号);(8) 畜禽养殖业污染治理工程技术规范(HJ497-2009);(9) 病害动物和病害动物产品生物安全处理规程(GB16548-2006);(10) 畜禽病害肉尸及其产品无害化处理规程(GB16548-1996);(11) 动物防疫条件审查办法(农业部令2010年第7号);(12) 浙江省死亡动物无害化集中处置技术导则(试行)(浙农专发201380号);(13) 关于加快构建畜禽养殖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和监管长效机制的通知(浙政明电201358号);(14) 关于加强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的通知(台政办发201336号);(15) 关于做好生猪规模化养殖场病死猪无害化处理补助相关工作的通知(温农林发2012208号);(16) 关于病害动物无害化处理有关意见的复函(环办函2014789号)。2.1.4技术规范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总纲(HJ2.1-2011);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HJ2.2-2008);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面水环境(HJ/T2.3-9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下水环境(HJ610-2011);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声环境(HJ2.4-2009);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04);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HJ19-2011);关于印发<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政府信息公开指南(试行)>的通知(环办2013103号);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环发200628号);浙江省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要点(修订版)(2005年4月);制定地方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技术方法(GB/T3840-91);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和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实施细则(试行)(浙环发201428号);环境空气质量评价技术规范(试行)(HJ663-2013)。2.1.5相关技术文件温岭市发展和改革局项目服务联系单(温发改函201453号,见附件1);温岭市建设规划局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选字第2014115130001号,2014年2月14日,见附件3);浙江省工程咨询有限公司、浙江博世华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温岭市动物无害化处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2.1.6其他依据温岭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年2020年);温岭市滨海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台州市路桥区金清镇城镇总体规划(2005-2020年);温岭市城乡环卫一体化规划(修编)(2012-2020);温岭市生态环境功能区规划;建设单位委托我公司编制本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技术合同;建设单位提供的其他技术文件。2.2评价因子和评价标准2.2.1评价因子2.2.1.1污染因子识别根据项目生产过程特性和环境特征,项目环境影响污染因子识别见表2-1。表2-1 环境影响污染因子识别类别污染因子运输贮存干化过程职工生活废气治理废水处理水pHCODcrNH3-N气氨硫化氢恶臭声噪声固废肉骨粉动物粪便裹尸袋污泥生活垃圾2.2.1.2评价因子筛选表2-2 项目评价因子一览表类别现状评价因子影响评价因子环境空气SO2、NOx、TSP、PM10、NH3、H2S、臭气(无量纲)NH3、H2S地表水水温、CODMn、CODCr、BOD5、pH、SS、DO、NH3-N、氟化物、硫化物、挥发酚、石油类、Hg、Cd、Pb、Ni、AsCODCr、NH3-N地下水色度、pH、总硬度、硫酸盐、亚硝酸盐(以N计)、硝酸盐(以N计)、Cl、挥发酚、高锰酸盐指数、氟化物、氨氮、总大肠菌群、Hg、Cd、Pb、Ni、As/环境噪声等效A声级等效A声级土壤环境pH值、铜、锌、铅、镉、总铬、镍、汞、总砷/2.2.2评价标准2.2.2.1环境质量标准、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依据环办函2012520号、浙政办发201235号和台政发1998152号批准实施的台州市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划,SO2、NO2、TSP、PM10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二级标准;NH3、H2S参照执行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36-79)中“居住区大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详见表2-3。表2-3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汇总污染因子选用标准取值时间标准限值SO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年平均60µg/m324小时平均150µg/m31小时平均500µg/m3NO2年平均40µg/m324小时平均80µg/m31小时平均200µg/m3TSP年平均200µg/m324小时平均300µg/m3PM10年平均70µg/m324小时平均150µg/m3NH3一次0.20mg/m3H2S一次0.01mg/m3上表中无一次浓度或小时浓度的,环评中根据原93导则推荐的一次取样、日、月、季(或期)、年平均按1、0.33、0.2、0.14、0.12比例进行换算,其它也相同,本报告不另作说明。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项目选址于温岭市长新塘(东部新区垃圾焚烧发电厂旁),依据浙江省水功能区水环境功能区划分方案(2006年4月),项目拟建地区域内的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为类区,地表水环境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标准,详见表2-4。表2-4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单位:除pH 外mg/L指标名称pHCODMnNH3-NBOD5DOCODCr氟化物Ni类6-9101.563301.50.02指标名称HgCdPbAs硫化物石油类挥发酚悬浮物类0.0010.0050.050.10.50.50.01近海海域海水水质标准项目拟建地位于温岭市长新塘(东部新区垃圾焚烧发电厂旁),根据浙江省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划(调整)方案,东面大港湾海域环境功能区属浙江中部一类区,其水质标准执行海水水质标准(GB3097-1997)一类,具体标准限值见表2-5。表2-5 海水水质标准(GB3097-1997)指标名称悬浮物溶解氧pHCOD硅酸盐NH3-N硝酸盐-氮石油类单位mg/Lmg/Lmg/LMg/Lmg/Lmg/Lmg/L一类1067.88.520.05指标名称总氮总磷亚硝酸盐-氮总有机碳盐度磷酸盐叶绿素-aHg单位mg/Lmg/Lmg/L%mg/Lg/Lmg/L一类0.20.00005指标名称AsCuPbCdCrZn单位mg/Lmg/Lmg/Lmg/LMg/Lmg/L一类0.020.0050.0010.0010.050.02地下水质量标准评价区域地下水目前尚未有功能区划,据地下水水质属性和使用功能,项目拟建地所处区域地下水暂执行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类标准(以农业和工业用水要求为依据。除适用于农业和部分工业用水外,适当处理后可作生活饮用水)。具体标准限值见表2-6。表2-6 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项目色度pH总硬度(以CaCO3计)硫酸盐亚硝酸盐(以N计)硝酸盐(以N计)单位mg/Lmg/Lmg/Lmg/L类标准255.56.5,8.595503500.130项目氯化物(以Cl-计)挥发酚(以苯酚计)高锰酸盐指数氟化物氨氮总大肠菌群单位mg/Lmg/Lmg/Lmg/L个/L类标准3500.01102.00.5100项目汞镉铅镍砷单位mg/Lmg/Lmg/Lmg/Lmg/L类标准0.0010.010.10.10.05声环境质量标准项目拟建地属于3类声环境功能区,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3类标准,即昼夜65dB(A),夜间55dB(A)。土壤环境质量标准项目拟建地所处区域土壤执行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中的三级标准。具体标准值见表2-7。表2-7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 单位:除pH外均为mg/kg指标名称pH值镉汞砷 水田砷 旱地铜 农田等三级>6.51.01.53040400指标名称铜 果园铅铬 水田铬 旱地锌镍三级4005004003005002002.2.2.2污染物排放标准废气污染物项目动物堆放、处置过程产生的NH3、H2S度等恶臭污染物排放执行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其中恶臭污染物厂界标准执行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表1中的相关限值,具体见表2-8。根据GB14554-93,项目排气筒排放的NH3、H2S最高允许排放速率为该标准中排气筒高度40m下NH3、H2S的排放速率限值。为进一步控制恶臭废气的环境影响,项目臭气浓度排放速率从严执行GB14554-93中排气筒高度15m下的排放限值。详见表2-8。表2-8 NH3、H2S等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值控制项目排气筒高度(m)排放量(kg/h)厂界标准值(mg/m3)NH340351.5H2S402.30.06臭气浓度402000(无量纲)20(无量纲)废水项目冷凝水、冲洗废水和消毒排水经隔油后与废气处理设施排水、初期雨水和生活污水等一起排入东部新区垃圾焚烧厂渗滤液处理站达标处理。温岭市东部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及其批复明确了废水纳管排放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三级排放标准,经温岭市东部新区北片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达标后排放。其中,NH3-N纳管标准根据工业企业废水氨、磷污染物间接排放限值(DB33/887-2013)相关要求。温岭市东部新区北片污水厂尾水排放执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中一级A标准。具体执行标准见表2-9和表2-10。表2-9 废水排放执行标准污染因子单位执行标准标准依据CODcrmg/L500温岭市东部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及其批复BOD5mg/L300SSmg/L400NH3-Nmg/L35动植物油mg/L100pH/6.59.5表2-10 城镇污

    注意事项

    本文(温岭市动物无害化处理项目.doc)为本站会员(laozhun)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