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某开发区东部片区污水管网工程XX路及周边污水管网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 资源ID:2686246       资源大小:1.27MB        全文页数:40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8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某开发区东部片区污水管网工程XX路及周边污水管网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XX市XX开发区东部片区污水管网工程XX路及周边污水管网工程 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XX市国际工程咨询公司XX分公司二一二年十二月 目 录第 1 章 项目概述11.1 项目简介11.1.1 项目名称11.1.2 建设单位11.1.3 联系方式11.1.4 污水管网工程项目拟建地区、地点11.1.5主要研究内容11.1.6工程总投资11.1.7 可行性研究主要结论21.2 编制依据21.3 编制原则及指导思想2第 2章 工程背景和建设条件32.1城市概况32.1.1地理位置32.1.2 城市性质和规模32.1.3 区域环境42.2污水管网工程项目建设条件42.2.1自然条件 42.2.2基础设施52.2.3社会经济条件52.2.4 管道沿线现状62.3工程背景62.3.1污水管网工程项目发起人和发起缘由72.3.2给水现状及规划82.3.3排水现状及规划82.3.4已进行的调查研究污水管网工程项目及其成果82.3.5现状管网存在问题及调整建议9第 3 章 工程建设必要性103.1完成减排目标任务及满足污水厂正常运行的需要103.2 本项目的建设是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需要,满足城市市政服务功能的需要103.3 经济自身发展的需要10第 4 章 工程规模及方案确定124.1 管网服务范围124.2东部片区现状情况124.3功能定位及发展规模134.4东部片区污水建设的方案134.5 工程建设规模134.6排水体制确定134.7 污水管平面布置方案13第5章 工程设计155.1 工程方案155.1.1污水管网设计原则155.1.2 管网布置方案155.2 管材选择155.2.1 管材选择原则155.2.2 管材选择和确定165.3 工程设计计算175.3.1 总污水排量的设计计算175.3.2 牵引施工钻杆轨迹设计计算185.3.3顶管顶力设计计算185.4 主干管敷设195.5 管道敷设工艺流程及注意事项195.5.1大开挖施工195.5.2牵引施工195.5.3顶管施工205.6施工期交通组织管理205.7绿化恢复工程20第 6 章 项目组织、招投标及实施计划216.1 组织管理机构与分工216.2 项目招标方案216.3 项目实施进度计划226.3.1 污水管网工程项目实施的各阶段226.3.2 污水管网工程项目实施进度表22第 7 章 环保与安全卫生247.1 建设地区的环境现状247.2 项目主要污染源分析267.3 项目拟采用的环境保护标准267.4 治理环境的方案267.4.1减缓工程环境影响的对策277.4.2水环境污染防治措施277.4.3环境风险防范与应急277.5 环境监测制度的建议287.6劳动保护与安全卫生297.6.1本项目有可能影响劳动安全的因素297.6.2 劳动安全保障措施29第 8 章 节能篇308.1 合理用能标准和节能设计规范308.2 节能措施概述308.2.1设计、建设阶段节能308.2.2施工节能措施30第 9 章 工程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319.1 投资估算319.1.1 编制依据319.1.2 费用的取定319.1.3建设工程内容329.1.4项目总投资估算329.2 资金筹措32第 10 章 工程效益分析3310.1经济效益分析3310.2 社会效益和社会影响分析3310.3 环境效益分析3310.4 评价结论34第 11 章 可行性研究结论与建议3511.1 研究结论3511.2 建议35附件: 1. 关于XX开发区东部片区污水管网工程-XX路及周边污水管网工程火立项的请示批复;2. XX污水规划总图-东部片区建设计划示意图;3. 项目地理位置图; 第 1 章 项目概述1.1 项目简介1.1.1 项目名称XX开发区东部片区污水管网工程-XX路及周边污水管网工程。1.1.2 建设单位XXXX高技术产业开发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1.1.3 联系方式1.1.4 污水管网工程项目拟建地区、地点 本项目位于XXXX开发区东部片区XX路,基本为南北走向,北起沿九洲大道与世纪三路交汇处,路线由北向南走向,终点至环茂三路交汇处。工程地理位置如附件3所示。1.1.5主要研究内容本次研究根据XXXX开发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在以往所做工作的基础上,结合XX开发区东部片区污水管网工程污水管网规划平面图、沿线自然条件、污水排放状况及建设条件等因素,对方案从技术、经济、环境等方面进行综合论证,提出工程方案,推荐工程方案设计,进行投资估算和工程效益分析。本次研究的工作内容如下:(1)调查分析XX开发区及沿线街区社会经济发展、污水排放现状和发展趋势,依据XXXX开发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结合未来本地经济发展环境,分析研究其对本项目的影响,论证项目实施的必要性;(2)进行建设标准和工程方案论证;(3)对拟建项目沿线地形、地貌及水文条件进行踏勘,调查分析其特征,进行管线方案设计;根据项目所在地区的发展环境及建设条件,合理确定技术标准及工程方案;(4)进行工程投资估算,进行经济效益分析和社会效益分析;(5)根据工程规模和资金筹措方案,研究建设工期安排、实施方案及工程招投标方案;(6)调查管线通过地区的环境现状,进行节能分析及工程环境影响分析,并提出环境保护措施。1.1.6工程总投资本工程总投资估算1263.99万元。1.1.7 可行性研究主要结论1、通过对项目影响区的调查研究,本项目已基本具备建设条件,包括自然条件、工程地质水文、交通运输、建筑材料、社会环境、用地、施工技术等。2、本报告认为该项目是可行的本项目是可行的本项目是污水处理厂的重要配套工程,它的建设可提高城市污水收集率,改善XX开发区的城市生态环境,改善XX开发区的投资环境,提高市民生活环境和健康水平,为发展生产、对外开放和繁荣城市经济创造了条件;该项目的兴建是必要的。3、通过项目建设必要性、技术方案论证、经济社会效益分析和其他相关内容的论证,项目建成后可达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该项目是可行的。1.2 编制依据(1)XX市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年)(纲要)文本;(2)XX市污水建设规划(修编)(2010-2020)(2010年9月);(3)XXXX高技术产业开发区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暨南大学产业经济研究院(2011);(4)关于XX开发区东部片区污水管网工程-XX路及周边污水管网工程立项的请示批复;(5)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规范(GB 50318-2000);(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8);(7)国家建设部颁发的建标2008162号市政公用设施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8)国家和地方的有关政策及法规;(9)承办方提供的与项目相关的基础资料以及对项目的要求。1.3 编制原则及指导思想以XX市污水建设规划(修编)(2010-2020)、XXXX开发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为指导,以国家制定的城市污水处理工程技术政策为依据,编制工作遵循以下原则:1、在工程方案设计中采用先进、成熟可靠的技术,满足污水排放,方便建设及管理单位对管网的管理、维护,配合污水处理厂正常运转;根据本项目实际情况,确定合理的工程实施方案;2、充分利用现有排水设施和现状条件,在保证满足污水正常输送、排放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的降低工程造价和工程维护费用,合理有效的使用有限的建设资金,减少运行成本;3、合理解决近远期结合的问题,达到项目具有超前性及操作性;4、工程规模、投资数额要考虑国家和地方财政的支付能力,做到切合实际,降低工程费用。第 2章 工程背景和建设条件2.1城市概况2.1.1地理位置XX市位于广东省中南部,珠江三角洲中部偏南的西、北江下游出海处,北接XX市番禺区和佛山市顺德区,西邻江门市区、新会区和珠海市斗门区,东南连珠海市,东隔珠江口伶仃洋与深圳市和香港特别行政区相望。行政管辖面积1800.14平方公里,2010年11月1日零时,全市常住人口为312万人,外来人口165万人,首次超过本地户籍人口。市中心陆路北距XX市区86公里,东南至澳门65公里,由XX港水路到香港52海里。XX市是一个以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XX先生命名的南方名城,又是广东省著名侨乡,有祖籍本市的海外华侨和旅居港、澳、台同胞60多万人,分布于世界五大洲的64个国家和地区。 XX市地处北纬22°1122°46,东经113°09113°46。地貌由大陆架隆起的山地、丘陵台地和珠江口的冲积平原、海滩组成。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光热充足,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21.8,年平均降水量为1748.3毫米。 XX市水系可以划分为平原河网和低山丘陵河网两个部分。珠江八大出海水道中有磨刀门、横门、洪奇沥等三条经市境出海,径流量分别为923、365和209亿立方米。主要水道有鸡鸦水道、小榄水道、横门水道、黄沙沥、黄圃水道、石岐河、北台溪和大环河。小榄水道的马大丰水厂、西江的全禄水厂和长江水库辟为一级水源保护区。2.1.2 城市性质和规模 XX市定位为珠江口西岸的地区性中心城市,广东省生态、投资环境良好的宜居创业城市,以伟人故里为特色的旅游城市。广东省珠江三角洲城镇群协调发展规划的实施,XX市“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示范市”和“适宜创业、适宜居住”的城市发展新目标的确立,已把XX市的城市发展推到了一个更高的起点。XX市1992年被评为全国地级十佳卫生城市,1994年被建设部授予“全国园林绿化先进城市”,1995年,被授予“国家卫生城市”称号,1996年被评为“国家园林城市”,1997年又获得联合国人居中心颁发的亚洲唯一个“人居荣誉奖”。1998年,经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终于迎来另一项丰硕成果XX市荣获“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荣誉。 XX市域人口规模按城市化发展水平测算控制。XX市域近期(2010年)总人口规模控制为315万人,城镇化水平按78%左右控制,远期(2020年)总人口规模控制为390万人,城镇化水平按90%左右控制。XX市域用地规模。近期城镇建设用地为440平方公里(为人均130平方米),远期城镇建设用地为490平方公里(人均125平方米)。2.1.3 区域环境XXXX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简称“XX高新区”)自1991年设立以来,经过20年的发展,园区形态、产业发展、创新体系建设日趋完善,成为全市经济发展的龙头:2010年,全区工业总产值达到1131亿元,成为XX市首个“千亿工业强区”。“十二五”期间,XX市围绕国家创新型科技园区建设,加快推进XX区产业转型升级,推动健康医药产业集群、电子信息产业集群、现代包装印刷产业集群从集聚要素向深度分工、紧密协作的高技术制造业集群转变,加快高新技术高端化。把XX区打造成为培育新兴产业的先行区、先进制造业与高技术服务业协同发展的示范区。XX高新区的新定位: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内涵,努力实现由要素驱动型向创新驱动型转变;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发挥重要作用。近年来,XX高新区积极创新社会管理,实施环境改造工程。累计投入新社区建设资金2亿多元,建设道路、自来水改造等项目400多个,大大改善了生产生活环境。XXXX开发区东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把东片区定位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现代制造业为主,集居住、商业、教育科研、物流于一体的环境优良的产业园区。据了解,XX开发区东片区总规划面积约为23.67平方公里,其中建设用地面积1469.88公顷,规划区人口约为5.2万人。按照控规的结构功能分布,片区未来发展要充分考虑与东部片区、南朗镇及临海工业园区的衔接,逐步形成适宜开发、可持续发展的布局结构。2.2污水管网工程项目建设条件2.2.1自然条件1、地形、地貌XX市地质发展历史悠久,地壳变动频繁,地质构造体系属于华南褶皱束的粤中坳陷,XX位于北段。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势中部高亢,四周平坦,平原地区自西北向东南倾斜。五桂山、竹嵩岭等山脉屹于市中南部,五桂山主峰海拔531米,为全市最高峰。地貌由大陆架隆起的低山、丘陵、台地和珠江口的冲积平原、海滩组成。其中低山、丘陵、台地占全境面积的24%,一般海拔为10200米,土壤类型为赤红壤。2、气象、水文条件XX处于北回归线以南,热带北缘,光照充足,热量丰富,气候温暖,四季宜种,历年平均温度为21.8。年际间平均温度变化不大。全年最热为7月,日均温度28.4;最冷为1月,日均温度13.2。无霜期长,霜日少,年平均只有3.5天。受海洋气流调节,冬季气候变化缓和。冬、春两季是施工的黄金季节。XX市河网密度是中国较大的地区之一。各水道和河涌承纳了西、北江来水,每年4月开始涨水,10月逐渐下降,汛期达半年以上。东北部是北江水系的洪奇沥水道;中部是东海水道,下分支鸡鸦水道和小榄水道,汇合注入横门水道;西部为西江干流,在磨刀门出海。还有黄圃水道、黄沙沥等互相沟通,形成了纵横交错的河网地带。全市共有支流289条,全长977.1公里。主要水道:横门水道上接小榄、鸡鸦、石岐水道,经张家边、XX港区,由横门流出珠江口。全长12公里,面宽800至1000米。石岐河横穿市境中部,往东北经郊区、张家边区出东河口水闸,注入横门水道;西往南经环城区和板芙镇,至西河口水闸,出螺洲门,全长46公里,面宽80至200米。3、地质条件 XX市出露地层以广泛发育的新生界第四系为主,在北部、中部和南部出露有古生界、中生界地层和北部零星出露的元古界震旦系的古老地层。新生界第四系在境内分布广泛,按其成因类型分为残积层、冲洪积层、冲积海积层和海积层。地质构造体系属于华南褶皱束的粤北、粤东北、粤中坳陷带内的粤中坳陷。粤中坳陷又分为若干个隆断束,XX则位于其中的增城至台山隆断束的西南段。市境内断裂构造发育,分布广泛,出露清楚。按其走向可分为北东向、北北东向、北西向和东西向数组。2.2.2基础设施  XX开发区位于交通发达的珠江口,广珠高速公路、建设中的广珠轻轨、XX至香港的海运交通相互交汇,距离深圳机场仅需1个小时,距珠海机场约半小时,形成了现代发达的交通体系;规划中的港珠澳大桥,论证中的深中大桥近在咫尺。如此交通枢纽为XX开发区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最基础的保障。自建水厂,工业用水和民用水供应充足。2007年全区总供水量为4340万吨。现代化的污水处理厂,建有110千伏变电站4座,220千伏变电站1座,新建的50万千瓦发电厂已有两台机组并网发电2007年程控电话装机容量为76,938部,实际装机54,215部,小灵通实际放号数达49,985台,光纤网络覆盖全区。2.2.3社会经济条件 XX市2011年生产总值(GDP)2190.8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下同)增长13.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8.38亿元,增长2.1%;第二产业增加值1223.25亿元,增长13.7%;第三产业增加值909.19亿元,增长12.9%。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2.7:55.8:41.5。民营经济增加值1010.13亿元,增长13.1%,占全社会GDP的比重达46.1%。 全年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83.22亿元,增长39.6%;其中税收收入139.27亿元,增长16.4%。全年累计灰霾天气日数157天;全年平均日照时数2034.2小时,增长10.2%;全年平均降雨量1460.2毫米,下降24.7%。空气质量达标天数365天,达到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全市已建成污水处理厂20座,全市污水日处理能力达90万吨,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为90.1%,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为100%。全市森林覆盖率19.3%,建成区绿化覆盖率38.76%,城市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1.88平方米。 年末全市水库蓄水总量2477万立方米,比上年减少1901万立方米。全市监测评价河长274公里,其中达标河长215公里,超标河长59公里;全市共监测水库14个,水质全部优良。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城市水域功能区水质达标率100%。 2.2.4 管道沿线现状本项目为新建管道,管道沿城市主干道布置,所经区域,产业发达,土地面积少,土地价值高。为减少占用可开发的用地,本项目计划沿人行道绿化带或沿道路底下敷设。2.3工程背景城市污水管网是城市重要的基础设施,是污水收集和集中处理的关键,是污水处理保护水资源和改善环境的必要手段。近年来XX市不断加大对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城镇污水处理设施配套管网建设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和发展。随着国家对节能减排、雨污水分流、污水处理重视程度的提高,各级政府也高度重视这项工作,并且提升到战略高度。从XX市环保局公布的XX的生态文明建设规划(2010-2020年)中了解到,XX将规划城镇生活污水全处理, 基于XX市整体景观格局识别,构建“一核、五区,三级廊道,十二节点,三条生态隔离带”的自然生态安全体系。重点建设33座水厂水源地水源保护区。2020年,城镇生活污水基本上做到全部处理。2015年前,以辖区内劣V类河涌为重点整治对象,优先开展污染最为严重的25条内河涌治理,到2020年,完成全部65条劣V类水体进行环境综合整治。到2015年,削减工业SO2排放总量1.37万吨,氮氧化物1.38万吨。随着城镇化建设进程的加快,XX市用水量迅速增长,同时,大量的生活、工业污水直接排入水体,使江、河水环境日趋恶化。为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我市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发展,保护水资源、改善水环境,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使XX成为适宜居住、适宜创业的城市,全市编制了给水、污水专项规划,为给水、污水工程规划、建设、管理提供了科学的决策依据。按照XX市污水建设规划(修编)20102020规划的要求,流域内各镇区建设并完善包括污水处理厂、市政污水管网、污水提升泵站等配套的污水处理系统;以前这么多年来XX只建设了300公里排污管网,如前期工作开展顺利,3年内XX市将建雨污分流收集管网600公里。 据了解,“十二五”期间,XX市将争取达到城镇污水处理率达到90%以上,中心主城区雨污分流面积达70%以上,岐江河流域内主要镇区雨污分流面积达到60%以上的目标,基本实现岐江河及其汇入河涌截污,主要污染源接入污水处理系统。2.3.1污水管网工程项目发起人和发起缘由XXXX开发区是由国家科技部、广东省政府和XX市政府于1990年共同创办,并于次年经国务院批准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在这片70平方公里、总人口25万的热土上,崛起了中国电子(XX)基地、中国包装印刷产业基地、国家健康科技产业基地、国家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加工基地、中国技术市场科技成果产业化(XX)示范基地、国家XX计划XX(临海)装备制造业基地、中国绿色健康食品产业基地等七个国家级基地,是全国唯一同时拥有七块国家级基地牌子的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中心城区建设已投入16亿元资金,待全部22亿元投入完成后,中心城区的公有物业将达160万平方米,商住用地将达3500亩,积累资产将达60亿元,并将成为XX城市化进程的新亮点。XX开发区依托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和完善的基础设施,并凭借视投资者为上帝、开放超前的经营观念,诚信、高效、透明的办事风格,特有的多种优惠政策,吸引了一大批世界知名企业及大财团来此投资设厂,如佳能、住友、东芝、纬创资通、默克-雅柏等;区内共有工业企业1000多家,其投资来自世界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规模以上企业500多家,世界500强企业近20家。完善的市政基础设施是加快经济发展的基础条件。大手笔的城市与园区策划经营,提升了开发区的综合竞争力,越来越多的国际品牌资本涌流而来。从一个传统意义上的工业园区到一个具有相当经济规模的现代化海滨新城,开发区正经历着从“XX速度”到“XX效益”的重大跨越。为了适用XXXX开发区经济的持续发展,完善片区级公共配套实施,进一步完善管网系统,开发区准备实施岐逸仙路污水管工程。2.3.2给水现状及规划目前XX市XX开发区的供水系统已基本完善,负责向本区供水的大丰水厂目前供水能力为20万吨日,最终设计规模为80万吨日;XX开发区XX港西片区东西向DN1600输水管接至逸仙路DN1400输水干线,并在XX港大道与全绿供水并网;主要饮用水水源小榄水道类地表水标准。随着XX开发区企业和人口增加,用水量也增加,本区配水系统需要重新进行管网平差,调整部分管线,完善管网体系;由于本地地基沉降,已有部分供水管网需进行维修改造。2.3.3排水现状及规划本工程所在地属中心繁华地带,排水管网系统较为完善,但现状排水为合流制管道。经现场调查,XX路为南北走向,路两侧现状建有合流管道,管径DN500DN1200,分段流入小隐涌,最终出口为横门口。 XX市于2009年9月出台了XX市城市排水规划管理办法,明确全面实行雨污分流排水体制,对未实行雨污分流的排水设施,要有计划进行改造;对暂不能实行雨污分流的,要进行污水截留并逐步实行雨污分流。开展雨污分流规划方面,各镇区雨污分流专项规划亦基本编制完成,为下阶段雨污分流的实施提供科学依据和指导。全面实施污水收集管网雨污分流规划建设工作,有效解决排水管网存在的雨污混流、雨污合流、错接乱排问题,提高污水处理厂治污效率。在全面推进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的同时,大力推行辖区内水环境污染综合治理。通过点面结合和工程措施相结合方式重点整治河涌黑臭问题,充分发挥城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的整体效益。预测XX市污水总量:2020年为260万m3/日;中心城区污水量2020年为95万m3/日。城市污水处理率:22020年达到90以上;工业污水处理达标率100。全市污水处理厂规模:2020年为244.5万m3日。  按照“资源共享,合理布局”的规划原则,经“集中处理方案,分散处理方案,适度集中处理”方案比选,推荐适度集中处理方案。全市规划21个污水分区,21座污水处理厂。2.3.4已进行的调查研究污水管网工程项目及其成果据了解,至2011年全市已建成污水处理厂20座,其中2家服务于城区,另外18家分布在各个镇区,全市污水日处理能力达90万吨,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为90.1%。污水处理厂已经建起,但支管网建设相对滞后、雨污分流任务艰巨。此前曾有方案提出,中汇集团将对镇区首期和二期生活污水处理厂及其配套主干管网实行收购。 据悉,十二五期间,XX将扩建或新建10个镇区污水处理厂,计划投入12.7亿元,污水处理能力27.5万吨。其中,XX区临海水质净水厂和民众镇生活污水收集工程二期是新建,主要用来处理邻近城区的污水,其余8个是在原来基础上扩建。环保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十一五期间建设的生活污水处理厂更多是考虑中心城区或者镇区中心建成区。但随着中心城区范围的扩大,需要提高污水收集能力,扩大污水收集范围,特别是三乡、坦洲等地区,人口不断增加,而且与珠海交界,群众要求高,邻近城市要求大。 XX市虽然在全省率先实现 “镇镇建有污水处理厂”,但由于管网铺设尚未完善,污水处理厂的效能并不能得到最大限度发挥。尤其在雨季来临时,本来可以直接排放到河涌里的雨水也随着污水一起顺着同一条管道进入污水处理厂,加重了污水处理的负担。为了解决这一问题,XX出台XX市城市排水规划管理办法,明确指出XX市将实行 “雨污分流排水体制”。过去,雨污合流制一直是城镇排水设施的主体,随着政府对水环境问题的重视度提升,污水处理的问题引起各级部门高度重视,除了建设污水处理厂外,各镇区也相应铺开管网建设。但却变成了污水和雨水通过同一条管道一起进入污水处理厂,造成污水处理厂压力大增。如小榄镇跟很多其他镇区一样采取了一种折中的办法,实施截流式合流制,就是设置截留干管,开挖截流井,当雨量小的时候,雨水和污水仍然会一同进入污水处理厂。但暴雨来临时,超出处理负荷的雨水就能够通过截流管直接排入河涌。这种做法成本相对低廉,且水质得到明显改善。2.3.5现状管网存在问题及调整建议 根据现状调查,各镇现状排水体制为合流制,生活污水就近排入内河涌。XX市工业项目的建设严格贯彻“三同时”的政策,大多数工业污水进行处理达标后排放。据资料分析:构成XX市水污染的因素中,生活污染:面源污染(即农业污染):工业污染的比例是7:2:1,工业污染所占的比例很小,因此现阶段重点应解决生活污染。XX开发区污水收集系统存在的主要问题有:1、 老城区的排水管渠因修建时间较早,断面偏小,部分破损,阻塞较严重,造成排水不畅,需维修与改造;区内明渠污染严重,散发出臭气,污染周围环境。2、 部分新区建设规划采用雨污分流制,施工阶段没有敷设污水管道,造成污水无出路,只好将污水接入雨水管内,未达到雨污分流的目的。 3.城市排水工程建设远落后于城市建设速度,尤其排水管网建设欠账多,使得大量污水直接排入河涌,影响环境。第 3 章 工程建设必要性随着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排水系统在社会可持续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污水处理是城市水环境改善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越来越受到市民、地方政府乃至中央的关注和重视,成为环保产业链上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十二五期间国家更是巨资着力改善环境,促进建设和谐社会。    城镇污水管网建设,是水污染综合治理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表明城市基础设施完善程度和衡量城市现代化的标志之一,不仅反映城市的经济实力、社会发展和人口素质,同时随着环境的改善,增强了对内资和外资的吸引力。污水收集、处理系统的完善与否与地区经济发展息息相关,经济的发展和环境优美,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因此兴建污水收集系统对改善区内生态环境和投资环境有重要的意义。3.1完成减排目标任务及满足污水厂正常运行的需要我国把环境保护作为一项基本国策,把实现可持续发展作为一项重大战略。保护实施节能减排,是温家宝总理在哥本哈根国际环保大会上向世界做出的庄严承诺。作为一项刚性目标任务,各个县市必须无条件完成。从开发区污水处理系统的现状来看,必须进一步提高污水收集率,作为XX开发区东部片区污水管网工程污水管网配套工程,本项目的建设有利于缓解XXXX开发区污水排放压力。污水管网的建设是收集污水,保证污水处理厂正常运行的重要保障。加紧污水管网的配套设施建设迫在眉睫。故为加快改善XX开发区水体环境质量状况,保证经济可持续发展,必须加快完善东部片区污水管网工程的建设。3.2 本项目的建设是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需要,满足城市市政服务功能的需要污水管网工程建设是一项民生工程,完备的城市污水管网不仅有利于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更有利于改善居民生活环境、维护百姓的身体健康。从改善人居环境、提升城市品位的角度出发,也需要进行污水管网建设。本项目的建设可以增加了XXXX开发区的市政管网配套能力,改善XXXX开发区投资环境,对实现社会、经济环境和谐健康发展,引导城市发展也具有现实意义,可满足城市市政服务功能。3.3 经济自身发展的需要国家环保部门已将节能减排的完成情况与经济发展实行“两个挂钩”。一是新建工业项目和污染物排放量挂钩。如果没有污染物排放量指标,环保部门将不允许新上涉水工业项目。新上涉水工业项目需要将原来污染物排放存量减少,为上新项目腾出空间。二是节能减排完成情况与区域限批挂钩。国家现在已采取区域限批的措施,对未完成节能减排任务的地区,将实行区域限批。因此,如果未完成减排任务,不仅无法新上涉水工业项目,而且将被环保部门实行区域限批,就会对XX开发区经济发展带来冲击。 综上所述,XXXX开发区经济活跃,区内工商企业势必不断增加,人口有不断增长的趋势。若不尽快完善污水收集系统,可能导致水污染加重,景观脏乱,影响区内生态环境,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因此兴建污水收集系统是十分必要的,产生的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第 4 章 工程规模及方案确定4.1 管网服务范围东部片区污水管网工程服务范围涵盖民园路及周边,面积约为23.67平方公里。区内主要道路包括14个道路片区,分别是:沿江东三路(东西走向)、沿江东四路(东西走向)、沿江东五(东西走向)、联鸿路(南北走向)、联民路(南北走向)、民康东路(东西走向)、民园路(南北走向)、东镇东二路(南北走向)、XX路(南北走向)、健康路(南北走向)、世纪三路(东西走向)、世纪四路(东西走向)、环茂二路、环茂三路会展东路(东西走向)。4.2东部片区现状情况东片区位于XXXX高技术开发区东面,西接中心片区,东临海工业园,距XX市石岐城区不足20公里,形成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现代制造业为主,集居住、商业、教育科研、物流于一体的环境优良的产业园区发展规模。规划范围西至经九路、北临横门水道,东南面包含部分山体行政边界线,总规划面积约23.67平方公里,其中建设用地面积1469.88公顷。规划区人口规模约为5.2万人。规划区除东南部有部分低矮山体外,其余均为平坦用地;区内水系众多,水质一般,纵向水系均北向流入横门水道,横向水系流入小隐涌;现状用地已经逐渐形成一定的功能格局,居住用地以低层村民住宅用地为主,二类居住用地尚未形成规模。工业园区已初步建成。4.3东部片区污水建设的方案东部片区位于开发区东面,根据先建主干管,后建支管,开发到那污水管网建设到那,新建区域按完全雨污分流建设,建成一片,污水接收一片的原则对片区污水管道进行建设。4.4 工程建设规模本项目污水管总长4860米,其中顶管(635米):D800 635米;明开挖(790米)DN300 535米,DN400 255米;牵引施工(3435米):DN300 1535米,DN400 1440米,DN600 460米。本工程为XX开发区东部片区污水管网工程污水管网配套工程;包括管道铺设、管井施工及部分路面的破除及修复等。4.5排水体制确定根据XX市规划排水体制:各镇、区旧城区及按合流制建设的建成区采用截流式合流制,有条件的地区随城市改造由截流式合流制逐步过渡为分流制;新建区采用雨污分流制。本项目采用雨污分流制。排水体制:XX开发区对已建成区地块,排水方式按截流式合流制考虑。未建成区实行分流体制。预测污水总量为10.4万m3/d,其中集中新建区4.9万吨/日(其中城市生活污水量2.0万吨/日,工业废水量2.9万吨/日),政策区一3.3万吨/日(其中城市生活污水量1.0万吨/日,工业废水量2.3万吨/日),政策区二2.2万吨/日(其中城市生活污水量1.1万吨/日,工业废水量1.1万吨/日)。东部片区污水管网工程服务区预测污水量,根据规划,XX区规划末期(2020年)建设用地面积49.36平方公里。预测2020年污水量为16.8万吨/日,折合比面积流量为0.34万吨/平方公里。规划末期,东部片区污水管网工程服务区建设用地面积23.67平方公里, 2020年预测民园路及周边污水管网工程污水量8.05万吨/日。4.6 污水管平面布置方案根据XX开发区排水规划图,作为东部片区污水管网工程管网配套工程,本工程基本沿XX路及周边污水管网工程道路双侧布置,其中北侧管道为污水干管,管径为DN800,污水管线位置在现状合流管网路中线偏移4米处;南侧为污水支管,管径为DN300-DN600,管线位置在现状合流管往路中线偏移2米处,分段流入北侧污水干管。第5章 工程设计5.1 工程方案5.1.1污水管网设计原则 1、符合城市规划、区域规划及市政配套工程总体规划; 2、执行国家和地方有关部门所制定的现行有关标准、规范和规定; 3、应处理好污染源治理与集中处理的关系; 4、与邻近区域内的污水与污泥处理与处理协调。5.1.2 管网布置方案 坚持整体规划、分期建设的原则,按照远期规模规划污水管道;充分考虑现状,尽量利用和发挥原有的排水设施的作用,使规划排水系统与现有排水系统合理地有机结合,在充分利用现有污水管网的基础上结合地形情况,改造和规划建成区污水排水系统,杜绝污水外溢,最大程度减少污水对城市环境的污染。实行污水治理,改善市区河流的水体质量。城市综合管线工程一般分为雨水管线工程、污水管线工程、电力管线工程、电信管线工程、燃气管线工程、给水管线工程。本项目仅考虑污水管线工程的铺设,其他电力电信、燃气管线、给水管线、雨水管线工程如有需要则另行考虑,不在本项目中计列投资。本该项目污水管总长4860米,其中顶管(635米):D800 635米;明开挖(790米)DN300 535米,DN400 255米;牵引施工(3435米):DN300 1535米,DN400 1440米,DN600 460米。线路平面布置在规划要求的基础上,结合限制条件并考虑沿线现状的情况进行局部调整。本项目路线按规划布局。5.2 管材选择5.2.1 管材选择原则 在市政污水工程中,管道工程的投资在工程总投资中占有很大的比例,而管道工程总投资中(一般条件下施工),管材费用约占总费用 50以上。污水管道属于城市地下永久性隐蔽工程设施,要求具有很高的安全可靠性。因此,合理选择管材非常重要。对管材选用、设备选型、土地资源利用等均要本着高效、节能、环保及与周围环境相适应的原则进行设计和建设。 1、根据排水水质、水温、冰冻情况、土质、地下水位、地下水侵蚀性和施工条件等因素进行选择; 2、选用的管材应安全可靠,安装、运行技术成熟; 3、选用的管材应价格低廉、合理; 4、选用的管材应检修维护,简单、方便; 5、选用的管材应便于运输,长度、高度不能超出运输限制,最好就地取材; 6、选用的管材应符合管网的使用年限; 7、严把管材质量关,不允许次品管道进入施工过程。 5.2.2 管材选择和确定城市大型污水管道路径具有距离长,管道断面大,市区内铺设,因此合理确定截流干渠的管材形式对于工程的安全实施非常重要,在管材选择上,必须做到保证城市防洪及排水功能的有机统一,结合工程实际情况, 污水管应满足如下要求:a.封闭性能好、无渗漏、安全性高;b. 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以承受外部的荷载和内部的水压,适应复杂地质情况;c.使用经验成熟、易于施工;d.耐腐蚀、使用寿命长;e.经济合理、建设投资省。根据XX市XX开发区市软土地区的特点和本区生活污水截流工程的情况,具体分析城市污水管道管材分别具有的优缺点,按照经济性、安全性和实用性的原则,借鉴污水管道存在的问题,分析比较几种污水管材的特性,推荐适合本地区的污水重力式管材。管材技术性能比较根据国内各地区的管材使用经验,提出五种管材进行技术经济比较,分别为钢筋混凝土管、钢管、UPVC管、高密度聚乙烯管(HDPE)、PE钢带增强螺旋波纹管。常用管材性能比较见表5-1。表5-

    注意事项

    本文(某开发区东部片区污水管网工程XX路及周边污水管网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为本站会员(文库蛋蛋多)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