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研究:农产品供需维持紧平衡状态-2013-01-15.ppt
。,农产品供需维持紧平衡状态,方正证券研究所证券研究报告,农业研究,2013 年 1 月 14 日,石磊执业证书编号:S1220512090001电话:010-68584801邮件:联系人:汪庭满电话:010-68582897邮件:请务必阅读最后特别声明与免责条款,一、农产品贸易逆差呈现常态化伴随工业化的不断推进,大多数国家或地区都经历过从农产品贸易顺差国转变为逆差国的过程。对于中国的基本国情而言,人多地少也决定了中国在土地密集型农产品出口中不具备优势,而在劳动力密集型农产品中的国际竞争力提升较为缓慢,从而也决定了中国在农产品贸易中将延续逆差走势。农产品进口弥补了国内农产品供需缺口,缓解了中国农业资源紧张的局面。但是中国农产品进出口规模不断增大,依然缺乏一个统筹的农产品贸易战略机制,大宗农产品等关系国计民生的农产品在进口上,既没有稳定渠道,也没有形成全球供应链,容易受制于人。二、未来全球、中国农产供需形势依旧十分严峻耕地面积增加有限决定农产品产品产量受限,过去十年南美洲耕地面积增长推动全球耕地面积增加 6.6%,未来十年全球耕地面积增加的主要区域是南美洲和非洲,将成为未来十年全球粮食供应的保证。国内方面,近十年玉米的种植面积挤占大豆,大豆产业萎缩,本土油脂产业面临着逐渐被边缘化的危险。我国政府的扶农政策趋向也将成为未来我国农产品价格走势的决定性因素。未来十年全球人口增速放缓,发展中国家生活质量提高使得粮食消费增加过去十年全球人口的增速约为 1.2%。随着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的发展,这些国家的中产阶级人口收入将逐渐增加,食物消费水平和数量也将随之增长,这将成为未来十年全球粮食消费的主要增长点。三、多重因素推动农产品价格上涨人口增多但耕地面积却在减少,导致供需矛盾成为农产品价格上涨最根本因素。但是在农产品供需结构背后,还有一个因素在发挥作用就是资本炒作。在气候异常导致自然灾害背景下,农产品减产预期成为一个价格波动的因素,一旦有人操纵供应,将进一步推高农产品的价格。四、行业及个股推荐我们认为农产品供需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将呈现紧平衡格局,价格温和上涨趋势,推动农业转型加速,农业呈现积极向上的变化。短期来看我们认为农业机会主要在一号文件涉及的产业,可关注两条投资路线:一是种子行业,种业作为农业最上游,关注粮食安全,也是未来粮食增产的方向,政府必将加大政策力度扶持,推动龙头公司表现,推荐隆平高科(000998)、登海种业(002041);二是农机行业,农机作为现代农业必不可少的环节,目前三大作物中水稻小麦的机械化水平达到 90%以上,而玉米在 33%左右,玉米机械化有非常大的成长空间,推荐新研股份(300159)、关注吉峰农机(300022)研究源于数据 1 研究创造价值,1984,1998,1980,1982,1986,1988,1990,1992,1994,1996,2000,2002,2004,2006,2008,2010,2012(1-11),农业行业 专题研究,一、,农产品贸易逆差呈现常态化,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和工业化的不断推进,大多数国家或地区都经历过从农产品贸易顺差国转变为逆差国的过程。对于中国的基本国情而言,人多地少也决定了中国在土地密集型农产品出口中不具备优势,而在劳动力密集型农产品中的国际竞争力提升较为缓慢。从而也决定了中国在农产品贸易中将延续逆差走势。从另一方面来说,农产品进口弥补了国内农产品供需缺口,缓解了中国农业资源紧张的局面。虽然中国农产品进出口规模不断增大,从进出口产品种类来看,也趋于丰富、多元化。但依然缺乏一个统筹的农产品贸易战略机制,大宗农产品等关系国计民生的农产品在进口上,既没有稳定渠道,也没有形成全球供应链,容易受制于人。因此,未来中国农产品贸易发展目标将是建立统筹的战略机制,一方面降低大宗农产品的对外依存度,另一方面也要保持进口渠道的畅顺,形成稳定、多元化的供应链。图表 1 农产品进口依赖度逐步上升160,000140,000120,000100,00080,00060,00040,00020,0000,进口金额(百万美元),出口金额(百万美元),数据来源:wind 方正证券研究所图表 2 农产品贸易逆差扩大100,00080,00060,00040,00020,0000-20,000贸易逆差(百万美元)数据来源:wind 方正证券研究所研究源于数据 2 研究创造价值,农业行业 专题研究二、主要农产品供需情况分析当前,我国农业农村经济形势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但近来居民食品消费价格明显上涨的现象说明,我国农产品的供给与需求格局正在发生新的变化。这种变化除了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宏观经济形势以及我国经济逐步融入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影响外,有些影响农产品供求关系的变动趋势也值得重视。尤其是随着城乡居民对农产品的需求持续增长和农用土地资源不断减少,部分农产品供求关系出现结构性短缺的可能性正在增加。国内农产品供求关系的格局正在发生变化当前,农业形势变化的最重要特征是农产品市场供求关系出现了新的格局,对农产品的需求明显增长,而农产品供给增长受到的资源约束更加显现。在当前宏观经济条件下,农产品供求关系由 20 世纪 90 年代后期的总量基本平衡、丰年有余,正在转向总量平衡偏紧、一些农产品供求出现较大缺口的格局。玉米:12/13 年全球玉米产量上调,期末库存下调美国 12/13 年度美国饲粮供应和使用量维持不变,但根据最新的价格报告显示,玉米和高粱的价格预期下降。预测美国 12/13 年度玉米年度平均价格中间值下调,饲粮年终库存略上调。甜味剂生产需求量年比略减少导致玉米食用种用及工业用量下调去年玉米收获较早也提振季节性销售,并打压玉米年度平均价格。2012/13 年度全球玉米产量上调 940 万吨,基于国家统计局近期公布的预测,中国 11/12 年度玉米产量上调 800 万吨。高企价格刺激种植面积增加及夏季适宜的降雨,尤其是东北部地区,使得亩产提高,导致中国玉米产量预测上调至创纪录水平。图表 3 全球玉米供需结构,10008006004002000,25%20%15%10%5%0%,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产量(百万吨)资料来源:USDA 方正证券研究所研究源于数据 3 研究创造价值,消费(百万吨),库存消费比-右轴,农业行业 专题研究图表 4 我国玉米供需结构,250200150100500,36%34%32%30%28%26%24%22%20%,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产量(百万吨),国内消费(百万吨),库存消费比-右轴,资料来源:USDA 方正证券研究所图表 5 我国玉米供需结构,350300250,20%15%,20010%150,100500,5%0%,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产量(百万吨),国内消费(百万吨),库存消费比-右轴,资料来源:USDA 方正证券研究所小麦:12/13 年全球小麦产量及期末库存上调产量方面:全球小麦产量增加 370 万吨抵消因 2011/12 年度中国小麦饲用量较大引起的期初库存下降,使得本月全球 12/13 年度小麦供应量上调 160 万吨。中国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12/13年度中国小麦产量上调 260 万吨。澳大利亚和加拿大小麦产量分别上调 100 万吨和 50 万吨。其中部分增长被欧盟 27 国和巴西产量下降抵消。进出口方面:预测全球 12/13 年度小麦出口本月小幅上调。澳大利亚、欧盟 27 国、印度小麦出口各上调 50 万吨,抵消了美国小麦出口下降。巴拉圭和土耳其小麦出口也下调。巴西、中国、伊朗、俄罗斯小麦进口上调,而土耳其进口下调。研究源于数据 4 研究创造价值,农业行业 专题研究库存方面:2012/13 年度全球小麦饲用量略微上调,因欧盟 27国、澳大利亚饲用量下降抵消了中国、加拿大、伊朗的增加。对欧盟 27 国,玉米进口增加和饲用量抵消了预期小麦饲用量下调的问题。因美国、澳大利亚、俄罗斯和欧盟 27 国增加,2012/13 年度全球小麦期末库存预计上调 280 万吨。图表 6 全球小麦供需结构,720700680660640620600580560540,35%30%25%20%15%10%5%0%,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产量(百万吨),消费(百万吨),库存消费比-右轴,资料来源:USDA 方正证券研究所图表 7 中国小麦供需结构,140120100806040200,60%50%40%30%20%10%0%,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产量(百万吨),国内消费(百万吨),库存消费比-右轴,资料来源:USDA 方正证券研究所稻谷:12/13 年全球稻米期末库存略增全球 12/13 年度稻米供应数据上调大于总用量增长,导致全球期末库存略增加。预测全球稻米产量将达到创纪录的 4。653 亿吨,较上月上涨 100 万吨,主要是由于日本、北朝鲜和越南预测较高。越南 2012/13 年度稻米上调 61 万吨至纪录水平 2770 万吨。受益于可利用化肥增加和适宜的种植和收获的天气。朝鲜稻米上涨 16%至研究源于数据 5 研究创造价值,。,农业行业 专题研究174 万吨。因收获面积和亩产上调,本稻米上涨 3%至 780 万吨,全球 2012/13 年消费量预测达创纪录水平 4。685 亿吨,大部分因日本、北朝鲜、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国家的增长。全球 2012/13 年贸易量较上月略变化。全球 2012/13 年期末库存预测 1.025 亿吨,较上月上涨 30 万吨,但较去年同期下降 320 万吨。越南和日本期末库存上调,而伊拉克、伊朗、韩国期末库存下降。图表 8 全球稻谷供需结构,480470460450440430420410400390,25%20%15%10%5%0%,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产量(百万吨),消费(百万吨),库存消费比-右轴,资料来源:USDA 方正证券研究所图表 9 中国稻谷供需结构,150145140135130125120115,33%32%31%30%29%28%27%26%,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产量(百万吨),国内消费(百万吨),库存消费比-右轴,资料来源:USDA 方正证券研究所大豆:维持预估数据2012/13 年度美豆单产预估 39.3 蒲式耳/英亩,与上月持平;美豆产量预估 8086 万吨,与上月持平,同比减产 4.0%。小幅上调全球大豆产量预估 12 万吨至 2.68 亿吨,同比增长 11.9%;小幅上调全球大豆消费预估 23 万吨至 2.61 亿吨,同比增长 2.1%;下调期末研究源于数据 6 研究创造价值,农业行业 专题研究库存预估 10 万吨至 5993 万吨,库存消费比由上月预估的 23.0%下调至 22.9%。2012/13 年度中国大豆产量预估为 1260 万吨,与上月持平,同比下降 13.0%;进口 6300 万吨,与上月预估持平,同比增长 6.4%;消费与期末库存预估也与上月持平,分别为 7658万吨和 1469 万吨。北半球大豆收割完毕,南美大豆仍处于播种期。在种植面积显著增长背景下,南美大豆产量有望创新高,有利于缓解全球大豆供应紧张格局。对南美大豆数据基本没有调整,阿根廷大豆产量继续维持在 5500万吨,巴西大豆产量在 8100 万吨。需要关注的是本次报告中关于中国的数据有所调整,调高中国大豆进口量 200 万吨到 6300 万吨,2011/12 年度的量为 5923 万吨。出于对明年国内消费市场悲观的预期,对此数据持怀疑态度,除非国储再次入市大量囤积。也就是说后期中国的消费市场非常关键,如果没有这 200 万吨的增量,美豆的期末库存将会再次回到 2 亿蒲以上。总体来说,夏季的干旱毕竟导致了减产,虽然价格目前已经出现了将近 19%的下跌,但是价格水平依然总体出于中等偏高的状态。夏季高昂的价格让市场忽略了消费,虽然价格的下跌,影响的主要因素再次回到消费市场,随着时间的推移,市场将会发现消费市场可能是非常悲观的。图表 10 全球大豆供需结构,300250200150100500,30%25%20%15%10%5%0%,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产量(百万吨)资料来源:USDA 方正证券研究所研究源于数据 7 研究创造价值,消费(百万吨),库存消费比-右轴,农业行业 专题研究图表 11 中国大豆供需结构,9080706050403020100,25%20%15%10%5%0%,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产量(百万吨),国内消费(百万吨),库存消费比-右轴,资料来源:USDA 方正证券研究所图表 12 美国大豆供需结构,100806040200,35%30%25%20%15%10%5%0%,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产量(百万吨),国内消费(百万吨),库存消费比-右轴,资料来源:USDA 方正证券研究所三、未来农产品供需情况分析3.1 未来全球人口增加推动消费由于发达经济体人口出生率的下降,预计人口增速将放缓至 1%,中国作为全球人口的第一大国,人口增长率将由目前的 1.5%逐渐放缓至未来十年的年均 0.4%,而印度的人口增长率也将由 2%放缓至1.2%,但是人口总数是增加的。随着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的发展,这些国家的中产阶级人口收入将逐渐增加,食物消费水平和数量也将随之增长,这将成为未来十年全球粮食消费的主要增长点。根据美国农业部的统计,作为主要粮食作物的小麦、大米、粗粮的人均消费为 630 斤每年,而且此数字在近 20 年基本保持不变。如果要满足未来十年 8.5 亿人的需求,那么全球主要粮食作物产量研究源于数据 8 研究创造价值,农业行业 专题研究,需要在未来十年增加 2.68 亿吨。虽然耕地面积发展的空间不大,但随着生物技术以及粮食单产的提高,预计 2020 年主要粮食作物产量将增加 3.5 亿吨以上。,3.2 全球耕地面积增加有限,过去十年里,在巴西和阿根廷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外资大量涌入这两个国家并帮助其增加耕地面积和作物产量。未来十年,全球耕地面积增加的主要区域是南美洲和非洲。从北美到拉美,尚未开发的土地还较多。巴西可耕地面积 1.68 亿公顷,目前仅开发 0.62亿公顷,尚有可开发土地 1.06 亿公顷。非洲现有耕地两亿公顷,占世界耕地总面积的 13%,而莫桑比克可耕地面积 3600 万公顷,其中仅开发约 510 万公顷。赞比亚可耕地面积 4200 万公顷,其中开发面积仅占 14%。非洲因水资源丰富具有较优越的农业发展自然条件,非洲联盟已将农业发展列入发展非洲经济的第一重要目标。南美洲和非洲耕地面积的增加成为未来十年全球粮食供应的保证。在这个增产过程中,因前几年粮食产量增幅不大,料将导致全球粮食供应相对趋紧,随着非洲耕地的逐渐开垦,20152020 年的粮食供应将相对趋于缓和。,国内方面,近十年我国玉米的种植面积增加了近 22%,挤占了大豆种植面积,因受进口大豆冲击,国内大豆种植意愿近几年逐渐减少,种植面积也开始逐渐萎缩,本土油脂产业面临着逐渐被边缘化的危险。,3.3 农产品价格震荡上行,介于全球气候变暖带来的恶劣天气增多,未来十年农产品产量增加面临着不确定性,任何具规模的自然灾害都将左右全球农产品的供给并令市场产生对库存紧张的担忧,灾害成为未来市场推高农产品价格的潜在因素。而价格的上涨又将限制需求的增加,进而令农产品供需逐渐趋于平衡。,综合来看,全球人口未来十年增长速度将逐渐放缓,各作物因其用途的分化将导致消费需求不均匀增长。南美洲耕地和非洲大陆的耕地面积增加将成为全球粮食供应的保证,且单产会因生物技术的成熟与普及而增加,将缓解全球粮食供应紧张局面。由于用途导致的需求分化以及短期的供需不平衡,种植面积将在各大农作物之间转换。未来十年,农产品并不会出现明显的供应偏紧局面,但由于自然灾害所导致的个别品种减产将令农产品价格呈现短暂的上涨,农产品价格呈现震荡上行趋势。,四、农业投资机会分析,4.1 短期价格走势判断,人口增多但耕地面积却在减少,导致供需矛盾成为农产品价格上涨最根本因素,但是在农产品供需结构背后,还有一个因素在发挥作用就是资本炒作。在气候异常导致自然灾害背景下,农产品减产预期成为一个价格波动的因素,一旦有人操纵供应,将进一步推,研究源于数据 9 研究创造价值,。,Y,农业行业 专题研究,高农产品的价格。,近期天气寒冷推动农产品价格上涨,尤其是蔬菜类价格大幅上涨,受春节影响需求上升推动肉价反弹,我们认为节前农产品价格呈现上升态势,节后会回落。,4.2 投资机会分析,农业发展模式、经营体制变化,政策扶持和行业自身经营水平都在好转,中国农业进入转型加速期,大趋势来看是积极向上的变化,对未来农业投资有积极推动作用。,我们认为短期来看农业机会主要在一号文件涉及的产业,可关注两条投资路线:一是种子行业,种业作为农业最上游,关注粮食安全,也是未来粮食增产的方向,政府必将加大政策力度扶持,推动龙头公司表现,推荐隆平高科(000998)、登海种业(002041);二是农机行业,农机作为现代农业必不可少的环节,目前三大作物中水稻小麦的机械化水平达到 90%以上,而玉米在 33%左右,玉米机械化有非常大的成长空间,推荐新研股份(300159)、关注吉峰农机(300022),4.2.1 隆平高科(000998):受益政策扶持,进入高增长轨道,(1)政策扶持力度加强,种子经营许可证集中在 2012 年到 2015 年到期,平均每年为1700 家,市场普遍预期许可证到期意味着大批中小企业将退出种子行业,由此客户资源会逐步集中到具备“育繁推”一体化的优势企业,这正是符合国家鼓励“育繁推”一体化企业发展的政策。,(2)行业景气阶段性走弱,但是公司景气向上,受种子行业高毛利影响,企业调控制种面积,行业呈现有规律的波动,大约 5 年一个周期,今明两年又将进入一个高库存周期,而种子价格是一个重要影响因素,降价促销是一个必然的选择。公司是中国种业的龙头,以水稻、玉米种子为核心,其中杂交水稻种子的全国市场占有率高达 20%,稳居全国第一;玉米种子进入放量阶段,成为利润增长的一个亮点。,(3)杂交水稻种子梯队完善,玉米种子放量,杂交水稻种子产业保持良好业绩:两优 1 号进入增长期,2011年推广面积在 700 万亩左右,占据推广面积首位。深两优 5814 经过两年示范推广,得到终端种植户的认同,销量、利润出现显著提升,今年也进入推广面积前 10,处于快速推广期。玉米种子经过过去几年推广,开始进入放量增长阶段,隆平 206 去年开始发力推广面积 500 万亩左右,预计这两年会保持高速增长的状态,还有后备品种 207、208 等。,投资评级与估值:,预计公司2012-2014年EPS为0.57、0.73、1.03元,对应PE为31、24、,研究源于数据 10 研究创造价值,农业行业 专题研究,18倍,公司是种业龙头受益政策扶持,目前正处于优势品种逐步放量,维持增持评级。,股价表现的催化剂:一季度销售收入大幅增长,完成子公司股权收购。,核心假设风险:销售不达预期、收购股权速度低于预期。,4.2.2 登海种业(002041):玉米种子销售好于预期,(1)玉米种子新品表现优异,公司研发实力强,向来注重产品的研发,已储备部分产品品种。大田品种登海 605 销量稳步增长,预计登海 605 在 12/13 销售季推广面积同比增长 40-50%,可以判断母公司已经开始步入盈利上升周期。良玉 99 号通过审定丰富公司玉米品种。登海 618 夏玉米的测产验收结果,该品种已经经过两年区试,正处于山东省审定前的生产试验阶段。该品种具有早熟、高产、抗倒伏的特点,品种过审后将为公司贡献业绩。,(2)登海先锋的先玉 335 表现好于预期,先玉 335 在销售季的表现好于预期,此前市场预期先玉 335 经历 8 年推广,走到品种的生命尽头,但是从销售市场表现来看好于预期。登海先锋主要布局黄淮海地区,主推品种先玉 335 经历多年推广后进入稳定期,由于登海先锋近年来销售季业绩在四季度和次年一季度分配比例在不断变化,我们预判先锋在 2012 和 2013 年一季度的利润分配比例仍会发生变化,2013 一季度的利润分配比例有望得以提升。公司一季报的业绩有望大幅增长。,投资评级与估值:,预计 2012-2014 年每股收益分别为 0.72、0.90 和 1.15 元,对应 PE 为 34、28、22,其中 13 年 1 季度单季有望同比增长 100%以上,给予公司增持投资评级,股价表现的催化剂:一季度销售收入大幅增长,种业政策。,核心假设风险:销售不达预期。,4.2.3 新研股份(300159):疆内农用机械龙头,(1)疆外市场开拓是公司未来主要看点,公司是我国新疆地区最大的农机装备生产企业,生产的玉米机、青贮机和动力旋转粑均在疆内占有很高的市场份额。其中玉米机在疆内市场占有率高达 95%以上,但全国来看市场占有率仅 20%左右,疆外市场潜在需求巨大。近年来,公司逐步拓展疆外市场,已陆续和内蒙古、东北三省等地区展开合作。疆外地区销售收入占比已经由 2009 年的 26.23%提升至 2011 年的 68.14%,今年公司将继续扩展销售覆盖面,争取在至少 6-7 个省或自治区能形成稳固的销售关系,疆外拓展将成公司未来主要看点。,研究源于数据 11 研究创造价值,农业行业 专题研究,(2)辣椒机国内唯一生产商,新产品将成新的业绩增长点,公司是目前国内唯一的辣椒机生产商,2011 年售出 21 台辣椒机,销量较 2010 年翻了一番,实现销售收入 1.65 亿,同比增长153.10%,产品价格不到进口机器价格的 1/5,并且毛利率高达 60%以上,竞争优势明显,进口替代逐步加速,未来市场空间巨大;公司计划在 2012 正式展开采棉机销售,棉花收获基本上集中在 9 月份,公司预计在 7 月份接收订单,同时公司番茄收获机完成图纸设计,两年内有望投放市场。,投资评级与估值:,我们看好公司疆外市场的开拓和新产品的陆续投产带来的持续增长动力,预计公司 2012-2014 年全面摊薄 0.59、0.78、1.01元,对应动态 PE 为 31 倍、25 倍、19 倍,维持公司“增持”评级。,股价表现的催化剂:2013 年中央一号文件。,核心假设风险:竞争加剧导致价格下滑风险,研究源于数据 12 研究创造价值,300,300,300,300,地址:,农业行业 专题研究分析师声明作者具有中国证券业协会授予的证券投资咨询执业资格,保证报告所采用的数据和信息均来自公开合规渠道,分析逻辑基于作者的职业理解,本报告清晰准确地反映了作者的研究观点,力求独立、客观和公正,结论不受任何第三方的授意或影响。研究报告对所涉及的证券或发行人的评价是分析师本人通过财务分析预测、数量化方法、或行业比较分析所得出的结论,但使用以上信息和分析方法存在局限性。特此声明。免责声明方正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公司”)具备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本报告仅供本公司客户使用。本报告仅在相关法律许可的情况下发放,并仅为提供信息而发放,概不构成任何广告。本报告的信息来源于已公开的资料,本公司对该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或可靠性不作任何保证。本报告所载的资料、意见及推测仅反映本公司于发布本报告当日的判断。在不同时期,本公司可发出与本报告所载资料、意见及推测不一致的报告。本公司不保证本报告所含信息保持在最新状态。同时,本公司对本报告所含信息可在不发出通知的情形下做出修改,投资者应当自行关注相应的更新或修改。在任何情况下,本报告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在任何情况下,本公司、本公司员工或者关联机构不承诺投资者一定获利,不与投资者分享投资收益,也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报告中的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投资者务必注意,其据此做出的任何投资决策与本公司、本公司员工或者关联机构无关。本公司利用信息隔离制度控制内部一个或多个领域、部门或关联机构之间的信息流动。因此,投资者应注意,在法律许可的情况下,本公司及其所属关联机构可能会持有报告中提到的公司所发行的证券或期权并进行证券或期权交易,也可能为这些公司提供或者争取提供投资银行、财务顾问或者金融产品等相关服务。在法律许可的情况下,本公司的董事、高级职员或员工可能担任本报告所提到的公司的董事。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投资者不应将本报告为作出投资决策的惟一参考因素,亦不应认为本报告可以取代自己的判断。本报告版权仅为本公司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发表或引用。如征得本公司同意进行引用、刊发的,需在允许的范围内使用,并注明出处为“方正证券研究所”,且不得对本报告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和修改。公司投资评级的说明:,买入:预期未来6个月内相对沪深增持:预期未来6个月内相对沪深中性:预期未来6个月内相对沪深减持:预期未来6个月内相对沪深,指数涨幅 20%以上;指数涨幅介于 10%20%之间;指数涨幅介于-10%10%;指数下跌 10%以上。,行业投资评级的说明:增持:预期未来6个月内相对沪深 300 指数涨幅 10%以上;中性:预期未来6个月内相对沪深 300 指数涨幅介于-10%10%之间;减持:预期未来6个月内相对沪深 300 指数下跌 10%以上。,北京北京市西城区阜外大街甲34号方正证券大厦8楼(100037),长沙湖南省长沙市芙蓉中路二段200号华侨国际大厦24楼(410015),电话:传真:网址:E-mail:,(8610)68584820(8610)68584803http:/,(86731)85832351(86731)85832380http:/,研究源于数据 13 研究创造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