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中药]亚健康体质的调养与中医辨证防治.ppt
暨南大学医学院孙立主讲,亚健康体质的调养与中医辨证防治,什么是“健康”,定义WHO: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而且是身体、心理和社会应能力的完好状态。,什么是“亚健康”,定义亚健康是一种既没有病,又不健康的状态,是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种状态,又称为“慢性疲劳综合症”、“次健状态”。整体看,它病因复杂,与社会环境、经济文化、心理因素及自身体质密切相关。中医病因病机七情内伤、饮食不节、起居无常、劳逸无度、年老体衰等因素致人体脏腑阴阳失调、精气血亏虚、气机升降失常、津液耗伤、形神失养。,亚健康体质,一 气虚型体质(气虚质)二 血虚型体质(血虚质)三 阳虚型体质(阳虚质)四 阴虚型体质(阴虚质),五 痰湿型体质(痰湿质)六 湿热型体质(湿热质)七 瘀血型体质(瘀血质)八 气郁型体质(气郁质)九 特禀型体质(特禀质),亚健康体质1,一 气虚型体质(气虚质)1 临床症状2 病因病机3 病理变化4 常见兼证5 治疗法则6 中医食疗7 其他调养方法8 辨证治疗9 针灸按摩,一 气虚型体质(气虚质)二 血虚型体质(血虚质)三 阳虚型体质(阳虚质)四 阴虚型体质(阴虚质)五 痰湿型体质(痰湿质)六 湿热型体质(湿热质)七 瘀血型体质(瘀血质)八 气郁型体质(气郁质)九 特禀型体质(特禀质),亚健康体质2,二 血虚型体质(血虚质)1 临床症状2 病因病机3 病理变化4 常见兼证5 治疗法则6 中医食疗7 其他调养方法8 辨证治疗9 针灸按摩,一 气虚型体质(气虚质)二 血虚型体质(血虚质)三 阳虚型体质(阳虚质)四 阴虚型体质(阴虚质)五 痰湿型体质(痰湿质)六 湿热型体质(湿热质)七 瘀血型体质(瘀血质)八 气郁型体质(气郁质)九 特禀型体质(特禀质),亚健康体质3,三 阳虚型体质(阳虚质)1 临床症状2 病因病机3 病理变化4 常见兼证5 治疗法则6 中医食疗7 其他调养方法8 辨证治疗9 针灸按摩,一 气虚型体质(气虚质)二 血虚型体质(血虚质)三 阳虚型体质(阳虚质)四 阴虚型体质(阴虚质)五 痰湿型体质(痰湿质)六 湿热型体质(湿热质)七 瘀血型体质(瘀血质)八 气郁型体质(气郁质)九 特禀型体质(特禀质),亚健康体质4,四 阴虚型体质(阴虚质)1 临床症状2 病因病机3 病理变化4 常见兼证5 治疗法则6 中医食疗7 其他调养方法8 辨证治疗9 针灸按摩,一 气虚型体质(气虚质)二 血虚型体质(血虚质)三 阳虚型体质(阳虚质)四 阴虚型体质(阴虚质)五 痰湿型体质(痰湿质)六 湿热型体质(湿热质)七 瘀血型体质(瘀血质)八 气郁型体质(气郁质)九 特禀型体质(特禀质),亚健康体质5,五 痰湿型体质(痰湿质)1 临床症状2 病因病机3 病理变化4 常见兼证5 治疗法则6 中医食疗7 其他调养方法8 辨证治疗9 针灸按摩,一 气虚型体质(气虚质)二 血虚型体质(血虚质)三 阳虚型体质(阳虚质)四 阴虚型体质(阴虚质)五 痰湿型体质(痰湿质)六 湿热型体质(湿热质)七 瘀血型体质(瘀血质)八 气郁型体质(气郁质)九 特禀型体质(特禀质),亚健康体质6,六 湿热型体质(湿热质)1 临床症状2 病因病机3 病理变化4 常见兼证5 治疗法则6 中医食疗7 其他调养方法8 辨证治疗9 针灸按摩,一 气虚型体质(气虚质)二 血虚型体质(血虚质)三 阳虚型体质(阳虚质)四 阴虚型体质(阴虚质)五 痰湿型体质(痰湿质)六 湿热型体质(湿热质)七 瘀血型体质(瘀血质)八 气郁型体质(气郁质)九 特禀型体质(特禀质),亚健康体质7,七 瘀血型体质(瘀血质)1 临床症状2 病因病机3 病理变化4 常见兼证5 治疗法则6 中医食疗7 其他调养方法8 辨证治疗9 针灸按摩,一 气虚型体质(气虚质)二 血虚型体质(血虚质)三 阳虚型体质(阳虚质)四 阴虚型体质(阴虚质)五 痰湿型体质(痰湿质)六 湿热型体质(湿热质)七 瘀血型体质(瘀血质)八 气郁型体质(气郁质)九 特禀型体质(特禀质),亚健康体质8,八 气郁型体质(气郁质)1 临床症状2 病因病机3 病理变化4 常见兼证5 治疗法则6 中医食疗7 其他调养方法8 辨证治疗9 针灸按摩,一 气虚型体质(气虚质)二 血虚型体质(血虚质)三 阳虚型体质(阳虚质)四 阴虚型体质(阴虚质)五 痰湿型体质(痰湿质)六 湿热型体质(湿热质)七 瘀血型体质(瘀血质)八 气郁型体质(气郁质)九 特禀型体质(特禀质),亚健康体质9,九 特禀型体质(特禀质)1 临床症状2 病因病机3 患病倾向4 治疗法则5 中医食疗6 其他调养方法 7 针灸按摩,一 气虚型体质(气虚质)二 血虚型体质(血虚质)三 阳虚型体质(阳虚质)四 阴虚型体质(阴虚质)五 痰湿型体质(痰湿质)六 湿热型体质(湿热质)七 瘀血型体质(瘀血质)八 气郁型体质(气郁质)九 特禀型体质(特禀质),一 气虚型体质(气虚质),1 临床症状2 病因病机3 病理变化4 常见兼证5 治疗法则6 中医食疗7 其他调养方法8 辨证治疗9 针灸按摩,1 临床症状,主要表现(易疲乏)面色晄白或萎黄,目光少神,气短声低、少气懒言,性格内向,胆小,精神疲惫,肢体容易疲乏,易出汗(自汗),容易感冒;口淡,唇色少华,毛发不华,大便烂;或有头晕目眩,健忘。活动后诸症加重。舌淡嫩,舌体胖大,边有齿痕,脉象虚缓。,2 病因病机,先天不足、后天失养、年老体弱等致元气匮乏;久病、重病、劳累等耗伤元气,而致元气匮乏或耗伤。,3 病理变化,气虚可导致如血虚、阳虚,生湿、生痰、水停,气滞、血瘀,易致外感、食积、虫积等病理变化。容易感冒,生病后抗病能力弱且难以痊愈,还易患内脏下垂比如胃下垂等。,4 常见兼证,如气血两虚,气阴亏虚、阳气亏虚、津气亏虚等。,5 治疗法则,补气。,6 中医食疗,红糖姜茶:生姜5片,红糖适量。参芪淮山乌鸡汤【制法】乌鸡1只,人参10克,黄芪30克,淮山50克,生姜1块。【功效】补气健脾。【禁忌】上火者(比如长痘痘,口臭,口苦,大便干结,舌苔厚腻等)不适合。纯阴虚的患者也不宜食用。,7 其他调养方法,【饮食调摄】多吃具有益气健脾作用的食物,如黄豆、白扁豆、鸡肉、泥鳅、香菇、大枣、桂圆、蜂蜜等。少食具有耗气作用的食物,如槟榔、空心菜、生萝卜等。【起居调摄】以柔缓运动,散步、打太极拳等为主,不宜做大负荷运动和出大汗的运动,忌用猛力和长久憋气。,8 辨证治疗,肺气虚【症状】短气自汗,声音低怯,时寒时热,平素易于感冒,面白,舌质淡,脉弱。【治法】补益肺气。【方药】补肺汤(人参,黄芪,熟地,五味子,紫菀,桑白皮)心气虚【症状】心悸,气短,劳则尤甚,神疲体倦,自汗,舌质淡,脉弱。【治法】益气养心。【方药】七福饮(人参、白术、炙甘草、熟地、当归、酸枣仁、远志)脾气虚【症状】饮食减少,食后胃脘不舒,倦怠乏力,大便溏薄,面色萎黄,舌淡苔薄,脉弱。【治法】健脾益气。【方药】加味四君子汤(人参、黄芪、白术、甘草、茯苓、扁豆)肾气虚【症状】神疲乏力,腰膝酸软,小便频数而清,白带清稀,舌质淡,脉弱。【治法】益气补肾。【方药】大补元煎(人参、山药、炙甘草、杜仲、山茱萸、熟地、枸杞子、当归),9 针灸按摩,【穴位】足三里(外膝眼向下量4横指,在腓骨与胫骨之间,由胫骨旁开1横指,该处即是)。,二 血虚型体质(血虚质),1 临床症状2 病因病机3 病理变化4 常见兼证5 治疗法则6 中医食疗7 其他调养方法8 辨证治疗9 针灸按摩,1 临床症状,主要表现(面色白)头晕,眼花,心慌、失眠多梦健忘,神疲乏力,劳累易头痛,怕冷不怕热,手足麻木,两目干涩,冬季皮肤干燥搔痒,指甲淡白变软、易裂,易便秘,性格内向、胆怯,面色淡白或萎黄,唇舌淡白,脉细无力,女性月经减少或延迟,面容憔悴、皮肤衰老。,2 病因病机,因外伤失血过多、月经过多,或其它慢性失血皆可造成血虚证;暴饮暴食,饥饱不调,嗜食偏食,营养不良等原因,均可导致脾胃损伤,不能化生水谷精微,气血来源不足,而导致血虚;劳作过度、大病、久病消耗精气,或大汗、呕吐下利等耗伤阳气阴液,劳力过度易耗伤气血,久之则气虚血亏;劳心太过,易使阴血暗耗,心血亏虚等,均可导致血虚。,3 病理变化,血虚常导致如心血虚,肝血虚,血虚肠燥(便秘),血虚肤燥生风等病理变化。,4 常见兼证,气血两虚证、血虚兼阳虚证,阴血亏虚证、血虚兼血瘀证。其中血虚兼血瘀证易导致动脉硬化,血管狭窄,或血液粘度增高,大脑血液流量减少,易出现脑功能减退、缺血性中风、缺血性痴呆等。,5 治疗法则,补血养血因心主血脉,肝藏血,脾统血,故心、肝、脾皆当补之。,6 中医食疗1,红糖蜜枣赤豆汤:赤豆200克,去核蜜枣20克,红糖适量。红豆清洗干净后,用水浸泡一夜,然后加蜜枣用大火烧开,小火煮至赤豆酥粒,然后加入红糖熔化即可食用。红糖蜜枣赤豆汤具有益气养血、健脾暖胃、活血化瘀、改善贫血、消炎消肿作用,月经来时或者前后食用,能帮助经期更加顺畅并减少疼痛,可让身体温暖,增加能量,活络气血,加快血液循环,经后若感觉精神差,气色不好,可以在每天中餐前喝一杯,不适症状较重时则可在晚餐前再加饮一杯,持续一星期即可有效改善。,6 中医食疗2,当归生姜羊肉汤:【配方】当归20克,生姜20克,羊肉500克,植物油、精盐、黄酒、柑橘皮适量。【制法】羊肉切成块,洗净,滤干。再用食油、黄酒、生姜加工,焖烧5分钟后,盛入砂锅内,加水,再加入当归和其它作料,煮开,慢炖,直至羊肉酥烂。食时弃当归,吃肉喝汤。【功效】温中补血,调经止痛。对于血虚身寒,腹痛连胁,月经后期,食之甚效。火盛者不宜。,6 中医食疗3,固元膏(阿胶核桃膏):【配方】红枣(去核)500克,胡桃肉、黑芝麻(炒熟)、桂圆肉各150克,阿胶、冰糖各250克,黄酒500克。【功效】补肾养血、润肤美容。【服用方法】初次食用,每天早晨空腹食用一次,每次10克。以后以5天为一个单位周期,每5天加量一次,每次加5克。根据自己的感觉,加量到每天20-30克左右就可以了,维持这个量继续服用。建议食用者不要过于加量,女性朋友在月经期不服用。【不适宜人群】固元膏性味滋腻,偏性较重,长期吃会慢慢降低脾胃运化功能。脾虚和子宫虚寒者不宜食用。,7 其他调养方法1,【饮食调摄】多吃富含“造血原料”的蛋白质、卟啉铁、铜、叶酸和维生素B12等营养的食物。下列食品适宜血虚体质饮食调养:动物肝脏、鸡鸭血、牛奶、乌鸡、甲鱼、蛋黄、瘦肉、羊肉、猪蹄、猪血、驴肉、蜂蜜、各种鱼类、豆制品、鹌鹑、海参、虾、花生、红枣、黑米、芝麻、莲子、桂圆、赤豆、枸杞子、桑椹子、何首乌、黄精、熟地、黑木耳、菠菜、金针菜、芦笋、番茄、胡萝卜等各种深绿色蔬菜和红色蔬菜,樱桃、水蜜桃、苹果、荔枝、葡萄等。,7 其他调养方法2,【起居调摄】平时起床站立,动作要稍慢些,避免大脑供血不足而头晕目眩,甚至晕厥。要谨防“久视伤血”,不可劳心过度,要注意劳逸结合,避免用脑过度和用眼过度。充足的睡眠能提高血液含氧量,使血管舒缓,增强免疫力,恢复体力。经常参加体育活动,促进造血功能,改善血液循环。体育活动还能增进食欲,增强脾胃吸收营养的功能。消除便秘,保持大便通畅。粪便在肠道停积过久,粪毒素被肠壁吸收,会抑制骨髓的造血功能。,7 其他调养方法3,【精神修养】血虚的人,时常精神不振、失眠、健忘、注意力不集中,故应振奋精神。当烦闷不安、情绪不佳时,可以听一听音乐,欣赏一下戏剧,观赏一场幽默的相声或哑剧,能使精神振奋。处世待人应保持平和的心态,避免过分剧烈的情绪波动,影响营养吸收和血液运行。,8 辨证治疗,心血虚【症状】心悸怔仲,健忘,失眠,多梦,面色不华,舌质淡,脉细或结代。【治法】养血宁心。【方药】养心汤(人参、黄芪、茯苓、五味子、甘草、当归、川芎、茯神、柏子仁、酸枣仁、远志、肉桂、半夏)。肝血虚【症状】头晕,目眩,胁痛,肢体麻木,筋脉拘急,或筋惕肉困,妇女月经不调甚则闭经,面色不华,舌质淡,脉弦细或细涩。【治法】补血养肝。【方药】四物汤(熟地、当归、芍药、川芎)。脾血虚(心脾两虚)【症状】体倦乏力,纳差食少,心悸气短,健忘,失眠,面色萎黄,舌质淡,苔白薄,脉细缓。【治法】补脾养血。【方药】归脾汤(人参、黄芪、白术、甘草、生姜、大枣、当归、茯神、酸枣仁、龙眼肉、远志、木香)。,9 针灸按摩,血海(屈膝,在大腿内侧,髌底内侧端上2寸,当股四头肌内侧头的隆起处。或屈膝,以对侧手掌按其膝盖,2-5指向膝上伸直,拇指向膝内侧约呈45角斜置,指端尽处取穴)足三里(外膝眼向下量4横指,在腓骨与胫骨之间,由胫骨旁开1横指,该处即是)。,血海,足三里,三 阳虚型体质(阳虚质),1 临床症状2 病因病机3 病理变化4 常见兼证5 治疗法则6 中医食疗7 其他调养方法8 辨证治疗9 针灸按摩,1 临床症状,主要表现(手脚怕冷):体质虚弱,面色晄白,毛发易落,平素畏冷,手足不温,肢凉,口淡不渴,或喜热饮食,可有自汗,精神不振,睡眠偏多,小便清长或尿少浮肿,大便溏薄。舌淡胖嫩边有齿痕,脉象沉迟无力。可兼有气虚证(神疲、乏力、气短)。,2 病因病机,病程日久,久居寒凉之处气虚而进一步发展年高而命门之火不足过寒凉之品等导致脏腑机能减退,机体失去阳气温煦,寒从中生。,3 病理变化,阳虚常导致如阳气亏虚,易感寒邪,易致气滞、血瘀、痰浊、水肿等病理变化。,4 常见兼证,阳气亏虚,阴阳两虚等。,5 治疗法则,温阳。,6 中医食疗1,巴戟菟丝子饮巴戟、菟丝子各10克,红糖15克。服用方法:巴戟、菟丝子洗净放煲内,加水适量,煮开片刻,去渣取汁,加入红糖再煮至糖溶化。每日1剂,连服2-3日。,6 中医食疗2,当归生姜羊肉汤【制法】羊肉300克,当归30克,生姜50克。首先把羊肉片洗净,切块后放入沸水中焯一下,焯掉血水,捞出羊肉,沥干水分,再倒入砂锅,加入当归、生姜,倒入清水(大约是肉的2到3倍),先用大火煮开,再换小火煮大约两个小时。煮好后加入适量盐,即可以食用了。【功效】温阳散寒,温中补虚。当归补血,性质偏温,有活血养血补血的功效;生姜既是厨房不可缺少的调料,也是作用广泛的中药,可以温中散寒,发汗解表;羊肉老少皆宜,性质温热,温中补虚。【禁忌】口干口苦,咽喉疼痛,经常发炎比如喉咙发炎的燥热体质的病人不适合长期吃或者多吃。患有皮肤病、过敏性哮喘,及某些肿瘤患者,也不适合。,7 其他调养方法,【饮食调摄】可多吃容易“发”(甘温益气)的食物,比如牛羊狗肉、葱、姜、蒜、花椒、鳝鱼、韭菜、辣椒、胡椒等。少食生冷寒凉食物如黄瓜、藕、梨、西瓜等。【起居调摄】秋冬注意保暖,尤其是足下、背部及下腹部丹田部位的防寒保暖。夏季避免吹空调电扇。可做一些舒缓柔和的运动,如慢跑、散步、打太极拳、做广播操。自行按摩气海、足三里、涌泉等穴位,或经常灸足三里、关元,可适当洗桑拿、温泉浴。【精神修养】多与别人交谈,平时多听一些激扬、高亢、豪迈的音乐。,8 辨证治疗,心阳虚【症状】心悸,自汗,神倦嗜卧,心胸憋闷疼痛,形寒肢冷,面色苍白,舌质淡或紫暗,脉细弱或沉迟。【治法】益气温阳。【方药】保元汤(人参、黄芪、肉桂、甘草、生姜)。脾阳虚【症状】面色萎黄,食少,形寒,神倦乏力,少气懒言,大便溏薄,肠鸣腹痛,每因受寒或饮食不慎而加剧,舌质淡,苔白,脉弱。【治法】温中健脾。【方药】附子理中汤(党参、白术、甘草、附子、干姜)。肾阳虚【症状】腰背酸痛,遗精,阳痿,多尿或不禁,面色苍白,畏寒肢冷,下利清谷或五更腹泻,舌质淡胖,有齿痕,苔白,脉沉迟。【治法】温补肾阳。【方药】右归丸(附子、肉桂、杜仲、山茱萸、菟丝子、鹿角胶、熟地、山药、枸杞、当归)。,9 针灸按摩,【穴位】神阙穴(位于脐窝正中),关元穴(位于脐下3寸处)。气海穴(脐下1.5寸)。灸神阙穴和关元穴具有温中回阳功效。按摩气海穴有调整全身虚弱状态,增强免疫力,强壮全身的作用。每天揉1次,每次1到3分钟。不是阳虚体质同样可以经常按摩气海穴。,四 阴虚型体质(阴虚质),1 临床症状2 病因病机3 病理变化4 常见兼证5 治疗法则6 中医食疗7 其他调养方法8 辨证治疗9 针灸按摩,1 临床症状,主要表现(怕热):形体消瘦,面色潮红、有烘热感,目干涩,视物模糊,唇红微干,皮肤偏干、易生皱纹,手足心热,平素易口燥咽干,鼻微干,口渴喜冷饮,大便干燥,眩晕耳鸣,睡眠差,小便短黄,舌红少津少苔,脉象细弦或数,2 病因病机,熬夜劳累,热病后期,杂病日久,情志过极,房事不节,过服温燥之品等导致阴液暗耗,阴不制阳,3 病理变化,阴虚常导致的易患咳嗽、干燥综合征、甲亢等病例变化,4 常见兼证,气阴两虚,阴血亏虚,阴阳两虚,阴虚阳亢,阴精亏虚,阴虚燥热,5 治疗法则,滋阴。,6 中医食疗1,苦杏仁炖雪梨:苦杏仁10克,雪梨1个,冰糖30克。服用方法:共放炖盅内,加水半碗,隔水炖1小时。食梨,饮汤,6 中医食疗2,海参百合羹【制法】海参1条,猪肉末150克、百合50克,鸡蛋2个、冬菇5朵、冬笋一块、葱、姜适量。【功效】海参药性偏温,有补肾益精、养血润燥功效,尤其适用于精血亏虚者。百合药性微寒,与海参共奏养阴润燥之功。适用于阴虚体质的人群。,7 其他调养方法,【饮食调摄】多吃甘凉滋润的食物,比如瘦猪肉、鸭肉、龟、鳖、绿豆、冬瓜、芝麻、百合等。少食羊肉、狗肉、韭菜、辣椒、葱、蒜、葵花子等性温燥烈的食物。【起居调摄】中午保持一定的午休时间。避免熬夜、剧烈运动和在高温酷暑下工作。宜节制房事。只适合做中小强度、间断性的身体锻炼,可选择太极拳、太极剑等。锻炼时要控制出汗量,及时补充水分。不适合洗桑拿。【精神修养】平时宜克制情绪,遇事要冷静,正确对待顺境和逆境。可以用练书法、下棋来怡情悦性,用旅游来寄情山水、陶冶情操。平时多听一些曲调舒缓、轻柔、抒情的音乐,防止恼怒。,8 辨证治疗1,肺阴虚【症状】干咳,咽燥,甚或失音,咯血,潮热,盗汗,面色潮红,舌红少津,脉细数。【治法】养阴润肺。【方药】沙参麦冬汤(沙参、麦冬、玉竹、桑叶、甘草、天花粉、生扁豆)。心阴虚【症状】心悸,失眠,烦躁,潮热,盗汗,或口舌生疮,面色潮红,舌红少津,脉细数。【治法】滋阴养心。【方药】天王补心丹(人参、玄参、丹参、茯苓、五味子、远志、桔梗、当归身、天冬、麦冬、柏子仁、酸枣仁、生地黄、辰砂)。脾胃阴虚【症状】口干唇燥,不思饮食,大便燥结,甚则干呕,呃逆,面色潮红,舌干,苔少或无苔,脉细数。【治法】养阴和胃。【方药】益胃汤(沙参、麦门冬、生地、玉竹、冰糖)。,8 辨证治疗2,肝阴虚【症状】头痛,眩晕,耳鸣,目干畏光,视物不明,急躁易怒,或肢体麻木,筋惕肉困,面潮红,舌干红,脉弦细数。【治法】滋养肝阴。【方药】补肝汤(当归、白芍、川芎、熟地、酸枣仁、木瓜、炙甘草)。肾阴虚【症状】腰酸,遗精,两足痿弱,眩晕,耳鸣,甚则耳聋,口干,咽痛,颧红,舌红,少津,脉沉细。【治法】滋补肾阴。【方药】左归丸(熟地、山药、山茱萸、菟丝子、枸杞子、川牛膝、鹿角胶、龟板胶)。,9 针灸按摩,【穴位】太冲穴:第1、2跖骨结合部之前凹陷处。就是脚背上大拇趾和第二趾结合的地方向后,在脚背最高点前的凹陷处。每晚临睡前花10分钟来按摩,对阴虚失眠有帮助。太冲穴又称“消气穴”,人在生气后按此穴,有消气作用。可缓解人因生气引起的一些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