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市竹资源利用技术现状及产业发展对策.ppt
三明市竹资源利用技术现状及产业发展对策,一、三明市竹产业发展概况二、竹资源利用技术及其产品特点三、竹资源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 四、竹资源利用技术与产业发展对策,12,一、三明市竹产业发展概况,福建省是我国竹子的重点产区,竹类种质资源、竹林面积、竹材蓄积和产量均居首位。现有竹林面积1575万亩,约占全国1/5,毛竹林面积1445万亩,丰产竹林面积502万亩。2009年福建竹产业总产值198亿元。三明市现有竹类30多个属近120种,竹林面积 430万亩,其中毛竹林395万亩,中小径竹35万亩,毛竹总立竹株数3.99亿株,居全省第二位。辖区内永安、沙县、尤溪被列为中国竹子之乡。永安、沙县、将乐等县(市)先后获得中国笋竹之乡、中国竹凉席之乡称号。2009年三明市竹业总产值达60.61 亿元。,竹林资源稳步增长 从2003年的400万亩增加到2009年的430万亩,年均增长5万亩;到2009年,丰产竹林达146.1万亩,抚育竹林达250.4万亩,竹林施肥达35.66万亩,丰产示范基地效益从每亩300元提高到800-900元。,竹资源加工利用发展迅猛 加工技术进步较快,从粗加工到精加工,从手工作坊式作业向规模化、机械化方向发展;产品开发水平不断提高,品种除了传统的清水笋、笋干、土纸、竹筷、竹席、竹编、竹工艺品等外,竹模板、竹地板、竹快餐盒、高档竹家俱、竹炭、竹浆造纸等产品大量增加,产品涉及10多个系列、300多个种类,功能用途不断拓展,涌现一批在国内外市场上具有影响力的名牌产品;产业规模不断壮大,至2009年全市笋竹加工企业达773家,千万元以上的规模企业50家,国家级龙头企业1家(沙县福建三和食品集团有限公司),省级龙头9家,竹胶板产量27.9 万m3、竹地板763 万m2、竹浆(纸)4.6万吨、竹炭2.48万吨、清水笋10.9万吨、软包装笋4.9万吨。,竹业经济总量增长快速 竹业总产值从2003年的21.06 亿元增加到2009年的61.75亿元,增长了193,年平均增长率为12.25%。2009年三明市竹业产值占全省的31%。,过去七年是三明市竹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取得了巨大成效的时期,也是改革开放以来竹业发展最好最快的时期。取得这些成效,得益于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2003年竹业管理机构进行重大调整,由供销社系统管理划归林业部门主管;得益于相关部门的密切配合、积极推动;得益于林业部门的有效指导、精心服务,引导竹产业又好又快地发展。从2003年起,三明市先后启动实施竹业开发工程、现代竹业生产发展项目、丰产竹林基地建设,培育笋竹加工企业,强化竹业科技开发和品牌建设,调整竹材采伐管理政策,优化竹业发展环境,促进了竹业经济快速发展,逐步形成集资源培育、加工利用和出口贸易为一体的竹产业群。实例:永安市提出“打响竹业品牌、发展竹业经济”思路,于2002年10月18日举办第一届永安“笋竹节”以来,每年举办一次,永安“笋竹节”已成为企业、院校、林业管理部门广泛开展竹业技术交流、产品展示、经贸合作的平台。,二、竹资源高效利用技术及其产品现状,特点:竹材收缩量小,高度的割裂性,弹性和韧性、顺纹抗压强度、抗拉强度大,竹材的力学性能强于木材。壁薄中空、直径较小、尖削度大、结构不均匀,易产生虫蛀和霉变等,传统的木材加工设备和工艺不能直接用于竹材加工,因此竹材长期停留在原竹利用、编织工艺品、制作简单家具和生活用品等初级利用阶段。,竹材的传统利用(以物理、机械利用为主),1、竹材割裂性:编帘用具、竹帘竹席、竹棚竹篱、扇骨伞骨、灯笼等;2、竹材力学性能:晒竿、旗竿、担架、脚手架、竹床、竹筷、矿柱、梁柱、衍椽、门窗、地板、竹桥、竹筏及其它家具、用具;3、竹材弹性:弓、弩、钓竿等;4、竹材韧性:床柱、机脚、手杖、伞柄、撑竿、竹钉、竹箍等;5、竹材中空特性:水车、水桶、水管、烟筒、吹火筒、竹瓶、笛子等各种乐器;6、竹材外观特性:竹索、蔑榄、工艺品、玩具等。,上海世博园里的“德中同行之家”,竹材现代工业化利用(物理、化学、生物活性物质利用方式),竹子与树木相比,具有生长快、成材周期短、生产力高等特点,被称为我国的“第二森林”。科技发展为竹材高效利用不断开辟出新途径。特别是近30年来,我国在竹材工业化利用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基本形成了竹材工业体系,研究开发处于世界领先水平。,1、竹材人造板 我国竹材人造板开发起步较晚,始于上世纪70年代,90年代后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并初具规模,产品品种众多,从结构上看,可分为:竹质胶合板、竹质地板、竹材碎料板、竹材复合板、重组竹等。竹质人造板材质细密,不易开裂、变形,具有优良的物理力学性能,广泛应用于建筑、包装、家具、运输等行业。,(1)竹质胶合板竹编胶合板:生产效率低,胶耗量大,板面平整度差,用做模板时,脱模困难,使用渐少;竹帘胶合板:以竹帘为构成单元,代替竹席作芯材,节省了编席时间,提高了劳动效率,成本较低;竹材层积板:根据组坯方式不同分为定结构板和非定向结构板,生产工艺简单,不需编席织帘,但胶耗量大,板的纵向强度很高,横向强度较低,主要用作火车、载重汽车底板和集装箱底板;竹材胶合板:主要特征为竹材在高温条件下软化展平,再经刨削加工,此法可获得最大厚度和宽度的竹片,减少劳动消耗和胶耗量,成品强度高、刚性好,是优良的结构用材。由于该板在展平过程中对竹材表面有一定破坏,外观质量较差,且对原材料要求高,工艺复杂,设备多,控制难等因素。,(2)竹质地板 根据其结构不同可分为三层弦向板、单层径向板和复合地板。竹材因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易发生虫蛀、霉变和腐朽,用做地板时须作蒸煮及“三防”处理,有的还要作炭化处理,以适应不同客户对色泽的不同需求。竹地板对设备精度及技术要求很高,竹材利用率低(约20左右),成本高。(3)竹材碎料板 包括竹材纤维板、竹材刨花板等,以竹材采伐和加工剩余物以及小径杂竹为主要原料。竹材刨花板外观及物理力学性能均较普通木质刨花板优良。发展竹材碎料板,有利于竹类资源综合利用,应用前景广阔。,(4)竹材复合板 以竹材为主要原料之一,由两种或两种以上性质不同的材料,或者以竹材不同构成单元为原料,利用合成树脂或其它助剂,经特定的加工工艺制成。这类产品可以根据不同的使用要求,灵活地进行结构设计,如竹木复合地板、竹木复合车箱底板、竹塑复合材料等。(5)重组竹 重组竹是将竹材重新组织并加以强化成型的一种竹质新材料,是将竹材疏解成通长的、相互交联并保持纤维原有排列方式的疏松网状纤维束,再经干燥、施胶、组坯成型后胶合而成的板状或其他形式的材料。重组竹机加工少,生产工艺有其特殊性,既保证竹材的高利用率,又保留竹材原有的物理力学性能。,(6)刨切微薄竹 以竹板条(长2000mm以上)为原料,采用加压浸注提高含水率和特殊的胶粘剂,将其顺纹组坯、冷压湿胶合成竹方,然后径向刨切成0.21.2mm的微薄竹,作为装饰贴面材料。刨切微薄竹具有竹材质感和高附加值的特点,推广应用前景看好。(7)竹制食品包装容器 利用大径毛竹,通过旋切成竹单板、经漂白处理、胶合、模压成型。竹制食品包装容器生产过程清洁环保,且可降解,是绿色环保产品,取代塑料食品盒是一种必然趋势,市场前景极为看好。,主要是利用竹材中的纤维素、半纤维素、木素和各种内含物及竹材的特殊微观结构,通过各种化学加工的方法开发以竹材为主要原料的竹材化工产品。目前三明市在竹材化学利用方面已形成工业规模的主要有竹浆造纸和竹炭系列产品。,2、竹材化学利用产品,(1)竹浆造纸 我国古代就有用嫩竹通过土法制竹浆、造竹纸的传统历史;竹子制浆的常用方法有碱法或硫酸盐法、碱性亚硫酸法以及多硫化物制浆法,其中碱法和硫酸盐法脱木质素效果好,纸浆得率高,一般本色浆的生产多采用化学机械浆;竹浆与木浆、草浆合理搭配,可生产文化、生活、包装用纸及纸板等多种纸品。随着新闻、出版、包装业的迅速发展,发展竹浆是解决纸业供需矛盾的有效途径,也是调整纸业原料结构的现实方法。三明市水热资源丰富,适宜大面积发展丛生竹,为造纸企业提供原料林基地。,(2)竹炭系列产品 竹子具有特殊的微孔构造,炭化后具有很强的吸附能力。竹炭及竹质活性炭主要应用在环境保护、保健、医药、高新技术领域,如饮用水净化、城市污水处理、工业废水处理,竹炭能吸附居住环境中各种有害气体,调节湿度,遏制室内霉菌微生物的繁衍;竹炭放置在电冰箱中可消除异味;竹炭还有改良土壤,促进植物根系生长等功能;三明市竹炭产品主要有烧烤炭、净水炭、空气净化炭、房间调湿炭及竹炭风铃、炭枕、炭被等。,(3)竹醋液 由竹炭烧制过程中产生的一种茶褐色液体附产品,它含有多种化学成份和生物活性物质,其中水占80%以上,其次是酸类、醇类等物质和成分复杂的竹焦油;竹醋液具有杀菌、消除异味等作用;在农药、医药、保健、环卫等方面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4)竹纤维纺织材料 利用新鲜的竹材加入适量的辅助软化剂,经高温软化和各种工艺处理,可将竹材制成纺织用竹纤维。该研究是近年来竹材开发利用的又一项重大创新技术成果。该种纤维与麻、丝、毛等混纺后,可大大改善纯纺织品的性能,被专家称之为是我国继大豆蛋白纤维后的又一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纺织用材料,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都十分显著。,3、竹子生物活性物质利用 利用笋竹加工附产物提取生物活性物质及其综合利用技术,是竹资源在生化利用方面开辟的新途径。竹叶提取植物类黄酮制剂是浙江大学张英博士的一项专利技术。竹叶黄酮具有优良的抗自由基、抗氧化、抗衰老、抗菌、抗病毒等功效,近年来在天然功能性食品添加剂和医药保健品领域崭露头角。目前竹叶黄酮的系列产品如竹康宁胶囊等均已上市,并小批量出口至日、韩、美、加拿大等国。永安兴国人造板有限公司正在与有关高校合作开发竹叶黄酮的系列产品。,三、竹材资源高效利用的主要问题,竹材加工企业规模小,资源利用率低 全市竹材加工企业773家,产值超千万元的企业仅有50家,小规模企业约占93%;竹制品的竹材利用率大部分在30-60%之间,竹地板为20%左右。设备不配套,技术装备落后 多数企业技术装备落后,加工精度低,工艺不配套,影响产品质量的关键设备短缺,自动化程度不高,许多工序仍以手工操作为主,劳动生产率低,产品质量不稳定。自主创新意识薄弱,竞争力不强 有的企业产品品种单一,科技含量不高,还没有下功夫去研究开发市场、根据市场需求去开发适销对路、低成本、高水平、高附加值的新产品。多数企业没有自己独立的研发机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少,仿造产品多,企业市场竞争力不强。,生产工艺不完善,能耗物耗高 如竹胶板生产中采用的冷进冷出工艺,热压周期长,用水量大,能耗高,而热进热出工艺的透胶、鼓泡问题还没有根本解决;有的企业竹地板甲醛释放量超标,加工精度、含水率、油漆等质量不合要求,影响了产品销售和出口;竹浆造纸工艺不完善,得率不高,能耗水耗高,污染较严重;竹炭、活性炭生产设备简陋,物耗高,产品质量不稳定,成本偏高。低毒高效处理技术、专用胶粘剂等关键技术缺乏 低毒高效抗流失的竹材化学处理技术和竹材防腐技术的开发尚未取得实质性突破,解决竹子开裂、色泽的保护和改良、竹子防霉和阻燃等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竹材的结构和化学组成与木材有很大差异,而现在竹材人造板厂所用的胶粘剂几乎都沿用木材人造板的配方和生产工艺,极少有厂家深入研究竹材人造板专用胶粘剂,使得竹材人造板质量一直难以保证,胶合强度低,粘板的问题较为突出。,四、竹资源高效利用技术与产业发展对策,竹材工业利用重点应放在进一步提高技术装备水平和产品质量,重视发展清洁生产技术、节能节材技术和循环利用技术,消除环境污染,解决资源利用率不高和节能降耗的问题,深入开展竹材资源深度开发利用和竹复合材料及其它新型材料的研究开发,要把大力开展自主开发与引进吸收新技术、新设备、新成果有机地结合起来。,(一)突出信息技术,应用现代电子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加速提升竹产业的加工装备水平,我省竹材加工装备相对滞后,自动化程度不高,在产品的生产过程中自动检测、自动控制及加工精度、设备原器件质量等方面与木材工业都有较大的差距。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加快竹加工装备技术改造,走自主创新与引进消化吸收相结合的路子,尽快缩小差距,提升国产设备研发水平,提高劳动生产率和产品质量。围绕专业化、自动化和提高原料利用率的发展方向,加快开发竹材制品的精、深加工技术与设备,逐步淘汰借用的木材加工机械,进一步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耐用性,提高设备的自动化程度。,(二)突出自主创新,加强竹资源高效利用的研究与开发,提升竹产业的工艺技术水平,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研究开发竹材高效利用的新产品、新工艺,延伸产品链,依靠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来促使竹业发展方式的转变。由粗加工向精深加工、由资源消耗向全竹利用、由一般产品向环保型、功能型产品的转变,提高竹资源高效利用水平。加强企业技术改造,完善竹胶合板材、家具制造、造纸等加工工艺技术,开发竹重组材、竹质新型复合材料,尤其是要利用我省丰富的速生材、小径材资源开发竹木复合板。重视竹材精、深加工产品开发和化学利用,如微薄竹(高档贴面材料)、纺织用竹纤维、竹炭、竹醋液提高产品附加值。,开发低毒高效抗流失的各种竹材处理剂(防腐、防虫、阻燃、尺寸稳定等)以及相应的处理技术、低毒(低游离甲醛、低游离酚)高效的系列胶粘剂,保证各类人造板或制品具有各种优良性能。采用生物化工和食品化工新技术,应用发酵动力学和酶动力学,研究竹子天然物质和生物活性物质的分离技术,如从竹材、竹叶、竹箨、竹根等竹副产品中提取有保健和医药价值物质(如黄酮)、竹汁、竹茹、竹沥及其它活性物质的技术;开发凉性补养剂、催化剂、抗氧化剂、抗肿瘤剂、杀菌剂、除臭剂等产品。,(三)突出循环利用,加强竹材废料的回收利用,提高竹材综合利用率,竹材废料主要指采伐剩余物和加工废料,如边脚料、细刨花、竹枝丫等。随着竹业的迅速发展,各种竹材废料逐渐增加,如何充分有效地利用这些废料,已成为竹材综合利用的一个紧迫问题。采用枝丫等采伐剩余物和竹材加工废料为原料可生产竹材刨花板和纤维板,也可作为制浆造纸、竹炭、活性炭等原料。,(四)突出定向培育,建立集约经营的原料基地,保证竹资源的可持续经营,加强竹林资源培育,注重定向培育优良竹种与开发现有竹类资源相结合。竹材种间材性和产量差异大,应根据不同的用途,建立集约经营的竹材加工工业原料林基地,定向培育相应的竹种,为各种竹加工企业提高充足的优质原料。,(五)突出品牌建设,加强引导服务,拓展竹产业发展空间,鼓励企业通过联合、重组、兼并等方式扩大生产规模,通过技术改造,提高产品质量,以促进企业的规模效益和竞争力的提高;进一步树立品牌意识,鼓励企业制订和实施品牌战略,努力打造自主品牌,形成以名牌产品带动的产业发展机制。加强行业管理,加大政策和资金扶持力度,推进产学研合作,通过制定政策和发布有关信息进行宏观调控,引导竹加工生产经营的有序进行;发挥行业协会和学会在产业发展、技术进步、标准制订、贸易促进、行业准入和公共服务等方面的桥梁纽带作用,鼓励和促进企业通过IS0 9000质量体系和IS0 14000环境质量等认证,争创品牌优势,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