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新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必修)实施系列之基于小组合作下的课型研究与实施(2).ppt
基于小组合作下的课型研究与实施,人教版高中新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必修)实施系列之,一、新课程标准中教与学方式变革的基本理念:,标准倡导探究性学习,力图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勤于动手和动脑,逐步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与合作的能力、重在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二、合作学习的两种分组模型:,合作品质的基础培养,合作品质培养的基础上实施分层教学,案例一:高中必修本“细胞、分子生物学专题”讲评课的设计与实施,三、讲评课型的研讨与实施,案例一:高中必修本“细胞、分子生物学专题”讲评课的设计与实施,案例一:高中必修本“细胞、分子生物学专题”讲评课的设计与实施,案例一:高中必修本“细胞、分子生物学专题”讲评课的设计与实施,案例一:高中必修本“细胞、分子生物学专题”讲评课的设计与实施,案例一:高中必修本“细胞、分子生物学专题”讲评课的设计与实施,案例一:高中必修本“细胞、分子生物学专题”讲评课的设计与实施,案例一:高中必修本“细胞、分子生物学专题”讲评课的设计与实施,案例一:高中必修本“细胞、分子生物学专题”讲评课的设计与实施,案例一:高中必修本“细胞、分子生物学专题”讲评课的设计与实施,案例一:高中必修本“细胞、分子生物学专题”讲评课的设计与实施,案例一:高中必修本“细胞、分子生物学专题”讲评课的设计与实施,案例一:高中必修本“细胞、分子生物学专题”讲评课的设计与实施,案例一:高中必修本“细胞、分子生物学专题”讲评课的设计与实施,案例一:高中必修本“细胞、分子生物学专题”讲评课的设计与实施,小结:,1.运用异质分组的教学模式,对传统教与学的方式进行了多元化的变革:教学方式:讲授式 讲授式、启发式、合作式、探究式 学习方式:听课式 自主、合作、探究式,小结:,2.培养了学生的合作品质,同时也培养了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勤于动手和动脑,逐步培养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四、新课程背景下复习的有关问题,1.复习在学习环节中的重要地位,2.课型分类和复习课课型特征,4.问题与反思,3.复习策略与案例分析,1、复习在学习环节中的重要地位,(1)学习的三大环节:预习 学习 复习,(2)复习的定义:复习是学习的重要一环,不仅是对知识的加深理解、强化记忆、构建知识的系统化和完整化过程,而且是训练和提升多方面的能力的过程,同时也是达成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过程。,(3)复习的重要地位:孔子名言:“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温故而知新”(复习是件能理解已学的知识,增进新知识的快乐事情)。,中外教学理论“复习”是教学过程的重要教学环节,是一个全面达成教学目标,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2.课型分类和复习课课型特征,以课的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作为分类基点,课可划分为讲授课、讨论课、自学辅导课、练习课、实践或实习课、参观或见习课等。,(1)课型的分类,以教学任务作为课的分类,通常有:新授课、练习课、复习课、实验课、检测课、试题讲评课等。,以教学内容的不同性质作为课的分类基点,课可划分为自然科学课、人文科学课、思维科学课、艺术科学课等,每一类课型又可再分为若干个亚型。,(2)复习环节的课型组成,学习的三大环节:预习 学习 复习,练习课型,复习课型,检测课型,试题讲评课型,2.课型分类和复习课课型特征,(3)复习课的课型特征,背景分析,流程模式,整合资源构建知识体系,及时反馈实现举一反三,师生互动挖掘思维深度,目标达成,2.课型分类和复习课课型特征,3.复习策略与案例分析,(1)目标设定 潜心研究“课标”和“考纲(全国版、广东版、江苏版)”,明确行为动词或考核层次的要求,细化每节课和每个单元的教学目标。,案例二:07课标与考纲的考核层次研究,1.生物科课程标准要求,2.生物科全国和省考纲要求,案例二:07课标与考纲的考核层次研究,3.生物科课程标准和考纲的综合要求分析,案例二:07课标与考纲的考核层次研究,4.生物科江苏考纲的学习研究与借鉴,案例二:07课标与考纲的考核层次研究,(2)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 树立正确的“教材观”,把握好教材内容的“量”和“度”,以及编制“高考试题考点荟萃”或“学案”来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案例三:高考试题考点荟萃,3.复习策略与案例分析,年报举例试卷评价,“高考试题荟萃”,案例三:高考试题考点荟萃,年报举例试卷评价,“高考试题荟萃”,案例三:高考试题考点荟萃,年报举例试卷评价,“高考试题荟萃”,案例三:高考试题考点荟萃,课堂教学的教学方式:讲授式、程序式、启发式、合作式、探究式。,(3)变革教与学的方式策略,合作学习的概念:合作学习指利用小组成员之间的分工合作、相互支持,来进行学习活动,并利用小组本位的评价及组间比赛的社会心理气氛,来增进学习成效。,合作学习的特征与策略特征:1.积极的相互依赖;2.面对面互动;3.个人绩效;4.人际与小团体技巧;5.团体历程。,3.复习策略与案例分析,(3)变革教与学的方式,案例四:3 2 3合作型复习模式下的单元复习,系统复习阶段专题突破阶段模拟训练阶段,异质分组方式 同质分组方式,复习课型 测试课型 讲评课型,3.复习策略与案例分析,(3)变革教与学的方式,案例四:3 2 3合作型复习模式下的单元复习,备考复习七流程(每个单元约12个课时来完成):1.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网络的构建与反馈(4课时复习课)2.重、难点、易混淆点知识的剖析和例题的精讲和精选(1 课时复习课)3.学生分小组讨论课后作业中的练习题(1课时讲评课)4.备考指南进行自测和习题的讨论(1课时测试课1课时讲 评课)5.单元考试(2课时测试课)6.学生分小组进行试题讲评和公布小组在本单元的过程性评 价情况(2 课时讲评课)7.学习小组的学习反思(课后),(3)变革教与学的方式,案例四:3 2 3合作型复习模式下的单元复习,备考复习七流程(每个单元约12个课时来完成):,1.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网络的构建与反馈(4课时复习课),6.学生分小组进行试题讲评和公布小组在本单元的过程性评价情况(2 课时讲评课),7.学习小组的学习反思(课后),小结:,1.运用异质分组的教学模式,对传统教与学的方式进行了多元化的变革:教学方式:讲授式 讲授式、启发式、合作式、探究式 学习方式:听课式 自主、合作、探究式,(3)变革教与学的方式,2.培养了学生的合作品质,同时也培养了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勤于动手和动脑,逐步培养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小结:,(3)变革教与学的方式,(4)分层教学,案例五:同质分组合作学习,1.按市一模的名次和学生学业成就的过程性评价为标准进行分组;2.学习目标和任务分层;3.做好心理疏导,引导学生选准每个人的最邻近发展区,做到面向全体学生共同发展和进步;4.合作、竞争是主旋律,培养学生的合作品质和加强挫折观教育。,策略,3.复习策略与案例分析,4.问题与反思,1.课型不明,千节一律;成见相袭,思想轻视。2.观念陈旧,固步自封;自以为是,目中无人。3.没有计划,随感觉走;无的放矢,雾里看花。4.迷恋资料,舍本逐末;迷信信息,旁门左道。5.题海战术,忽视基础;以考代练,忽视能力。6.就题讲题,缺乏拓展;逐对答案,不作归纳。7.倒推答案,不讲思路;只求题量,不求容量。8.蜻蜓点水,没有重点;浅尝辄止,不破关键。9.只讲解法,不讲学法;满堂提问,没有层次。10.口头表现,不动笔墨;气氛沉闷,枯燥乏味。,反思:1.认真领会课改理念,它不受课型的限制,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要将其真正转化为自身的教学行为;2.加强复习备考的计划、统筹、系统和针对性;3.研究复习的有效性,注意深、广和密度的把握和调整;4.注意对学生进行解题技巧的引导,如:如何把握好“入口”和“出口”的问题,等等。,07高三生物选修高考复习(第一轮),高中生物学(必修一)部分,高中生物学(必修二)部分,高中生物学(必修三)部分,高中生物学(选 修三)部分,高中生物学(选修一)部分,第十二单元 基因工程,第十三单元 细胞工程,第十四单元 胚胎工程,高中生物学(选修三)部分,第十五单元 生物技术安全性和伦理问题,基因工程,DNA重组技术的基本工具,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基因工程的应用,蛋白质工程的崛起,分子手术刀,分子缝合针,分子运输车,目的基因的获取,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植物基因工程,动物基因工程,基因治疗,缘由,基本原理,进展和前景,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二)获取方法:1.从基因文库中获取:(1)含义(2)种类:基因组文库 部分基因文库(3)获取依据:基因核苷酸序列、基因的功能、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基因的转录产物mRNA、基因的翻译产物蛋白质。,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一)目的基因编码蛋白质的结构基因。,一、目的基因的获取,胚胎工程,体内受精和早期胚胎发育,体外受精和早期胚胎发育,胚胎工程的应用及前景,精子和卵子的发生,受精,胚胎发育,从试管牛说起,体外受精,胚胎的早期培养,胚胎移植,胚胎分割,胚胎干细胞,胚胎工程,胚胎工程指对动物早期胚胎或配子所进行的多种显微操作和处理技术,如胚胎移植、体外受精、胚胎分割、胚胎干细胞培养等技术。经过处理后获得的胚胎,还需要移植到雌性动物体内生产后代,以满足人类大各种需求。,操作对象:早期胚胎和配子技术手段:胚胎移植、体外受精、胚胎分割、胚胎干细胞培养等理论基础:哺乳动物的受精卵和早期胚胎 的发育规律,试管动物技术,是指通过人工操作使卵子和精子在体外条件下成熟和受精,并通过培养发育成早期胚胎后,再经移植产生后代的技术。,采集良种母牛的卵母细胞,卵母细胞的体外培养,采集良种公牛精子,精子体外获能,体外受精,良种牛体外受精胚胎,胚胎移植,受体牛,良种犊牛,成熟期牛,屠宰加工厂,市场,采集卵巢中的卵母细胞,“试管牛”工厂化生产的技术流程图,(3)复习课的课型特征,背景分析:复习课的学习内容是学生已经学过的知识,因此学习的兴趣一般不如新授课那样强烈,大脑皮层的相关中枢也容易疲劳,同时还存在学生认知水平的参差不齐。复习课的知识容量大、任务重。,2.课型分类和复习课课型特征,(3)复习课的课型特征,整合资源构建知识体系:复习课不是新授课的简单重复,而是要调取学生的认知内存(泛学的知识),对之进一步加工、补充、编码、储存、运用而进行更为突出的重组课程资源构建知识体系(突出主干知识、明确支干知识、梳理知识点)的教学过程。,2.课型分类和复习课课型特征,(3)复习课的课型特征,及时反馈实现举一反三:通过更为及时和频率较高的习题反馈,检测学生对复习内容的掌握(记忆或遗忘)程度和应用能力,及时调控复习的进程。通过查漏补缺,在一定程度上缩小新授课中留下的个体差异问题。,2.课型分类和复习课课型特征,(3)复习课的课型特征,师生互动挖掘思维深度:学生参与学习的程度是影响复习效果的重要环节,也是实行有效学习的基础。因此复习课因信息量大、任务重更要充分挖掘学生的思维深度,主动寻求主干知识、支干知识及知识点间的联系和规律,促进学习过程中的良性互动,引导学生勤于思考、乐于思考,积极考试、认真练习,谋求“教”与“学”最大程度的共同参与和学生的收益。,2.课型分类和复习课课型特征,(3)复习课的课型特征,流程模式:构建知识网络,展示思维过程,注重归纳总结。,2.课型分类和复习课课型特征,(3)复习课的课型特征,三维度目标的达成:加深理解、强化记忆、构建系统化和完整化的知识体系,训练和提升多方面的能力,如归纳、概括能力,分析、比较能力,推理能力,记忆能力,逻辑思维的能力,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此基础上也才能达成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2.课型分类和复习课课型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