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对后世的影响.ppt.ppt
孔子对后世的影响,一、孔子简介,孔子的资料:孔子(前551年9月28日前479年4月11日):子姓,以孔为氏,名丘,字仲尼。前551年9月28日前479年4月11日,排行老二。汉族人,春秋时期鲁国人。据有关记载,孔子出生于鲁国陬邑昌平乡(今山东省曲阜市东南的南辛镇鲁源村);孔子逝世时,享年73岁,葬于曲阜城北泗水之上,即今日孔林所在地。,孔子的成就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世界最著名的文化名人之一。创办私学,打破贵族教育。编撰了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春秋,相传曾修诗书,订礼乐,序周易孔子的言行思想主要载于语录体散文集论语及先秦和秦汉保存下的史记孔子世家。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相传有弟子三千,贤弟子七十二人。,孔子的弟子孔子弟子多达三千人,其中贤人七十二,有很多皆为各国高官栋梁,其中最主要的有:颜回,仲由,端木赐,言偃,曾点,曾参 四科十哲: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 言语:宰我、子贡 政事:冉有、季路 文学:子游、子夏(见论语先进),孔子名言:孔子有很多名言,对后世的人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二、孔子过去的影响,、孔子与中华文化他是中国春秋末期的思想家和教育家。汉武帝时董仲舒提出“罢黩百家,独尊儒术”后,中华文化从此和孔子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孔子也成为中华文化的代表人物。国学大师柳诒徵以孔子为“中国文化之中心”,“其前数千年之文化,赖孔子而传;其后数千年之文化,赖孔子而开;无孔子,则无中国文化”。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国文化是人类古文化中唯一从未中断,延续至今的一种文化。它覆盖面极广,形成了幅员辽阔,人口繁密的泱泱大国。,孔子的形象与思想也被后人根据当时的需要做出了各种不同甚至相反的解读与诠释,其学术思想被奉为占统治地位的官方意识形态直至清朝末期。北宋时孔子嫡派后裔被封为“衍圣公”,子孙世袭一直到中华民国,77代“衍圣公”孔德成民国二十四年(公元1935年)改封大成至圣先师奉祀官,现居台湾。,、孔子对旧时东方国家的影响至明中叶以前,中国的经济、科技、文教的发展水平都居世界前列,在不少方面推动了世界文明的发展。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文化,不靠武力,不靠政府政治背景,仍能远播海外,以伟大的人文精神 人道、仁道、和谐、中庸之道义圭臬,幅射到周边国家,形成了广大的儒教文化圈。这充分说明了孔子思想不仅对中华文明,而且对世界文明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西元一世纪,孔子文化南下越南,东渡日本。早在明朝初年,朝鲜就创设成均馆於汉城,祭孔於文庙,促进了文化、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儒学对日本社会和文化影响很深,尤其在日本明治维新时代,突出王阳明的儒家精神、孔子思想,并与现代化相结合,造就了今天的日本,国强民富,社会安定,人民康乐长寿,国情国体充满东方浓厚特色,弘扬传统宗教与文化,不受外来的极左极右势力冲击与分化、分裂,及意识形态的困扰。二次世界大战后,虽更换了十多位首相,但从未引进外来势力打自己,所以人民团结爱国。这是最具代表性的利用儒家思想得出来的最佳成果。但最大的污点是日本曾侵略亚洲,造成亚洲大灾难,还未能透彻认识孔子的仁者爱人的精神。,、孔子对旧时西方国家的影响孔子文化於十六世纪末、十七世纪初传到欧洲,造成很大震动。四书五经被译成多种文字,中国的文官制度成为部份西方国家的文官制度。由於儒学的传入,向西方展示了一种与基督教文化完全不同的东方文明,这为十七、十八世纪崇尚理性的欧洲思想界所接受,并在法国产生了较大影响。孔子、儒家的思想启发了启蒙思想家,在思想启蒙运动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法国百科全书派重要代表人物豪巴赫(P.H.D.Holbach)赞美中国是唯一把政治的根本与道德相结合的国家,主张以儒家道德来作为主导思想,认为圣人孔子的道德,其作用如同宗教一般,强调“欧洲政府非学中国不可”(社会的体系)。这表现出受中国儒家思想影响非常大。伏尔泰认为儒学是最好最合人类理性的哲学,并以中国为理想国,提倡以中国文化为标准,向往中国的理性道德,接受儒家的性善说,并受到了宋明理学的影响。伏尔泰等启蒙思想家推崇孔子,赞扬中国文化,表明儒学对十八世纪的法国启蒙运动产生了深刻影响,这也是儒学为世界文明的发展所作出的贡献。,三、孔子对当代的影响,1、教育对象“有教无类”。除在当时打破“学在官府”局面而使文化下移,促进士阶层兴起外,今天的义务教育也与之不无联系。2、教育作用于社会和培养人。今天于此尚有偏差,圣人先见何等高明!3、教育目的培养“士”。辩证地看“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既有重大意义也有引起偏差理解的副作用。4、教育内容“文、行、忠、信”。“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学而)既重德育又不薄智育。加工整理补充修订“诗、书、易、礼、乐、春秋”六经,紧扣“文、行、忠、信”施教。其于礼仪之邦的深刻影响举世公认。作为当今教育工作者不能不认真领会。辩证地看待,孔子的教育思想确有自相矛盾之处,如鄙视生产劳动等实际知识,又囿于当时自然科学知识的贫乏,忽视思辨知识和能力培养,缺乏充分的哲学思辨气息。这也可以说与死板教条教学有一定的源流关系。,5、道德教育四原则:(1)立志有恒 当代教育应于此认真反思,实施“挫折教育”。中日夏令营中的“较量”发人深省。养尊处优,好逸恶劳,玩物丧志,“不知好歹”的状况令人忧虑。(2)克己内省 当代教育,包括教师在内,很缺乏此种精神,为人师表意识淡漠;学生以自我为中心,盲目自负,以己之长比人之短,以人之过掩饰自己之过。当然另一方面也要注意孔子思想带来的消极一面;要培养学生胆大心细,发展个性,有主见又能理解别人。(3)改过迁善 要敢于认错勇于改过,切忌文过饰非。怎样看待教师自身的不足,最好的方法就是勇于正视,努力学习,敢于自责。(4)身体力行 言行一致对于教育工作者尤其不可忽视,教师言不由衷学生还不会理解,其负面效应特强。,6、教与学主张八原理:(1)勤于学习,广于见闻 当代教育,既应教导学生,更应要求教师自己,即“群体观”,摆正教师群体中个人位置,取长补短才大有裨益。(2)学而时习,温故知新 师生都应学而时习,培养温故知新,用教改新名词谓之“反刍”和“迁移”,要防死记硬背,纸上谈兵,要注重培养的是牢固掌握知识,能融会贯通,举一反三。(3)学思并重,以学为主“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4)学以致用,言行相符 当今教育也存在学用分离的问题,比如语文教师写不好文章,说不好话(结巴、不畅、不规范、口头禅),学生识读、书写水平低,会背条条不会应用等等。(5)虚心求学,奋发不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老师成为教书匠,往往就是缺乏奋发不息的求学精神,故作玄妙,装得神秘,实际又不思进取,得过且过,使自身渐渐老化、僵化、退化。(6)启发思维,举一反三 当今教改强调的就是启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自学;语文单元教学重在举一反三,实现纵横迁移。(7)因材施教,从实际出发 备课要备学校、备教师、备学生、备教材。照本宣科,满堂灌实际是惰性的表现。学生观“天生其人必有才”。(8)以身作则,言传身教 要认真领会“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和“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为人师表须有强烈的角色意识,当然另一方面也应培养学生“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的独立人格意识。,我们的演讲到此结束 谢谢大家的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