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巢湖地质实习文字报告.doc

    • 资源ID:2663295       资源大小:3.94MB        全文页数:24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8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巢湖地质实习文字报告.doc

    安徽省巢湖凤凰山地区1:5万地质测量报告目录第一章 概况 (2) 第一节 实习目的和任务(2) 第二节 工作区位置;行政区划(2) 第三节 自然地理(3) 第四节 地质调查历史(4) 第五节 工作方法;工作安排;工作量;工作质量评价(4) 第 六节 实习队组织情况(5)第二章 地层(6)第一节地层划分 (6) 第二节.分述(6)第三章 岩石(14)第一节 沉积岩(14)第二节 岩浆岩(14)第四章 地质构造(15)第一节 大地构造位置(15)第二节 褶皱(15)第三节 断层(17)第四节 综合分析(18)第五章 矿产(19)第六章 区域地质发展史(20)第七章 结束语(22)第一章 概况第一节 实习目的和任务 1、实习目的通过野外实习,使我们巩固,充实普通地质学、构造地质学、矿物岩石学、古生物地史学、测量学、水文地质学等基础地质学的理论教学内容,加深对课程相关内容的理解,学会典型地质现象的观察、描述、综合分析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基本技能,以及团结互助、吃苦耐劳的精神。2、实习任务(1)学会对岩石的肉眼判别;(2)了解麒麟山山麓地层与岩石组成及其颜色等、凤凰山的地貌类型、马鞍山与平顶山的地层与断层;(3)通过巢北凤凰山地区自然露头和人工揭露的地质点进行系统的观测,收集各种地表地质信息等有关资料,研究地表地质规律,包括地层划分和层序、岩性组合及岩相特征、地质构造及构造变动、岩浆活动以及有用矿产的赋存规律等;(4)绘制相应的图件如地层剖面图,地质图等;(5)编写文字报告,对巢湖北部地区的地层、构造、环境地质(水文地质及工程地质)、岩浆岩及矿产等进行分析研究。第二节 工作区位置;行政区划1. 工作区位置实习地区位于安身省中部巢湖市市区北部山区,三面环山一傍水,南临我国五大淡水湖泊之一的巢湖,北依江淮丘陵区南缘,西北距合肥市约65公里,南距芜湖市80公里,东距南京市约120公里。实习的地址是巢湖市北部凤凰山区,东以炬嶂山为界,西至龟山一线,南以巢湖之滨,北抵园山试刀山附近,大致位于北纬31º35¹31º42¹,东经117º47¹117º54¹之间,面积约50平方公里。2 行政区划2011年8月巢湖市进行了新的行政划分。撤销原地级巢湖市居巢区,设立县级巢湖市。以原居巢区的行政区域作为新设的县级巢湖市的行政区域。新设的县级巢湖市由安徽省直辖,合肥市代管。原地级巢湖市管辖的庐江县划归合肥市管辖。无为县划归芜湖市管辖;和县的沈巷镇划归芜湖市鸠江区管辖。含山县、和县(不含沈巷镇)划归马鞍山市管辖。本次实习在现巢湖市北边郊区(即原地级巢湖市居巢区)。第三节 自然地理1 气候巢湖市属于北亚热带湿润气候区。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量适中,光照充分,热量条件较好,无霜期长,全年在232247天。年平均气温为15.716.1,最高可达40,最低在-7,年平均降水量1200mm,一般在10001158mm之间。季节分布不均,春季(三五月)占年降水量2832%,夏季(六八月)占3844%,秋季(九十一月)占1819%,冬季(十二二月)占1011%,一年内七月降水最多,十二月最少。区内属于季风气候区,风向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夏季以偏南风为主,冬季以偏北风为主。年平均风速3.03.4米/秒,春季最大为3.43.7米/秒,秋季最小,为2.63.2米/秒。2地貌:山脉走向10°40°,平面“M”型展布,最高山峰海拔350m,最低处20 m。3地形巢湖市位于安徽省中部,巢湖之滨,属于江淮丘陵区的南部,距合肥市约70公里。实习区位于市区北部山区,。区内三面环山,南面近邻巢湖。山脉走向为35°40°,平面图上呈“M”形延伸,主要由龟山、马家山、平顶山、朝阳山、碾盘山、凤凰山、大尖山、岠嶂山等组成。最高峰大尖山海拔高程350m,一般山区海拔高程100300m,最低处狮子口海拔高程仅20m。实习区西南为巢湖我国五大淡水湖泊之一,东南为裕溪河及其冲积平原,地势平坦,水系发育,系长江流域。东南为裕溪河冲击平原,地形平坦,水系发育,系属长江流域。裕溪河是巢湖水注入长江的通道,也是沟通省会合肥市与长江沿岸芜湖等城市的水上通道。4实习区的交通实习区交通极为便利,淮南铁路贯穿境内,高等级公路四通八达。以巢湖市为中心,有干线连结合肥市、芜湖市、马鞍山市、江苏省南京市以及邻县庐江、无为、含山等地,乡村都有支线相通,以巢湖为中心,水上运输可通往合肥及长江沿岸各城市,可谓铁路、公路、水路交通纵横交错,直达全国各地。5实习区的经济农产品以水稻、小麦为主,豆、薯次之。经济作物有棉、麻、茶叶、油菜、芝麻、花生等;水果有花红、桃、杏、石榴等;水产品有鱼、虾、河蟹等,尤以巢湖银鱼驰名中外,素有鱼米之乡之美称。矿产有煤、白云石、化工石灰岩、熔剂石灰岩、水泥石灰岩、硅石、萤石、耐火粘土、陶用粘土和驰名省内外的半汤矿泉水等。工业较发达,主要为水泥、化工、机械及轻工业等,规模较大的工厂有巢湖水泥厂、安徽维尼纶厂、柴油机厂、油泵油咀厂、铸造厂、坦克修配厂等。第四节 巢湖市北部地质调查简史1、1934年,徐克勤曾在巢湖市北部地区作过1:5万地质调查,著有“安徽省巢县北部地质报告”。2、1953年4月,安徽省地质局合肥市地质队李云祝,对该区曾做过1:1万泥盆纪铁矿普查,著有“安徽巢县凤凰山岠嶂山铁矿评价报告”。3、1956年元月,华东地质局巢县地质队曾做过1:1万煤田普查,著有“安徽含山、巢县、怀宁一带煤田普查报告”。4、1978年,安徽省地质局区域地质调查队作过1:20万区域地质调查,著有“1:20万合肥、定远幅区域地质调查报告”。5、1983年,安徽省地矿局区域地质调查队作过1:5万区域地质调查,著有“1:5万巢县幅区域地质调查报告”。上世纪50年代,合肥工业大学就将巢湖北部地区作为地质实习基地。50多年来,基地研究和教学活动的开展,在地层、构造、岩石、古生物、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地貌与第四纪、旅游等方面不断有新的发现,积累了大量教学资料,完善了后勤保障系统,已经成为一个开放型的地球系统科学的实习基地。来此实习的高校有:安徽理工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南京大学、西北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同济大学、浙江大学、中山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石油大学等30余所。 第五节 工作方法;工作安排;工作量;工作质量评价1 工作方法有关资料的收集、观察线的布置(穿越法,追索法,全面踏勘法)、踏勘(实地踏勘,目测踏勘)野外观察与描述(用GPS定点)、地层剖面测制(导线法,投影法)、地质构造的观察与描述、野外地质素描和信手剖面图绘制、野外记录。2 工作安排野外实习共19天第一阶段:2011-10-262011-11-1 野外踏勘5天,其中29、30号休息;第二阶段:实测剖面一天,室内画图3天;第三阶段:2011-11-72011-11-12 综合填图5天,其中10号休息);第四阶段:共两周,主要为室内资料整理、绘制1:5万地形地质图、构造纲要图、综合地层柱状图、剖面图及编制文字报告。3 工作量及工作质量评价此次实习的工作量较大,实习范围包括麒麟山,凤凰山,长腰山,平顶山,柴火山,马家山,万山埠,狮子口等一带,时间比较紧迫,工作很粗糙。此次实习的目的达到了,就我而言此次实习受益匪浅。第六节 实习队组织情况本次区域地质测量实习队由地质工程09级5个班组成,实习带队老师主要有:李宗海、刘文中、成春奇、郑建斌、吴诗勇、王兴阵、刘会虎等,由李宗海老师担任队长。各班带队老师根据各班级情况,每个班分组实习。本班共36人,分成6组。 各组组长分别为:一组:王伟 二组:王宇 三组:沈书豪 四组:孙超杰 五组:郭鹏飞 六组:刘少林本组成员有:汪义龙、徐冉冉、刘少林、田明绍、彭彬、陈曌。第二章 地层第一节 地层划分巢湖市北部郊山区的地层区划上属扬子地层区,下扬子地分区,六合巢湖地层小区,巢北沉积区。区内地层除第三系缺失外,自上震旦统灯影组至第四系均有不同程度的发育,以发育古生界为特点,尤其是上古生界至下三叠统发育齐全,剖面完整,露头连续。化石丰富,是进行科研、教学、地质旅游的良好地区。本区地层总厚度达34854397米,现按地层时代由老到新依次叙述如下。第二节 分述(一)震旦系 区内震旦系仅有上震旦统灯影组(Z2d),主要分布在汤山、青苔山两地,分别构成北东向汤山背斜、青苔山背斜的核部。由于受断裂影响或掩盖,该组未见底。上统灯影组(Z2d)灯影组厚度约163360米,其岩性可分为上、下两段。 下段以青苔山剖面为代表,可分为上、中、下三部分,厚约291米。下部:灰、灰红、深灰色中厚层含硅质条带、硅质结核,含微古植物化石,厚约148米;中部:浅灰白色中厚层葡萄状含凝块石含蓝藻泥晶白云岩,风化后呈砂状,厚约96米;上部:浅灰色中薄层砂状硅质岩,白云石呈碎裂状,厚47米。    上段以汤山剖面为代表,岩性为浅灰白中厚层含硅质条带、硅质结核、硅质团块泥晶白云岩、泥晶含灰质白云岩及细晶鲕粒白云岩,底部为黄绿色含磷粉砂页岩,厚约90米。    本区灯影组上段顶部直接为下寒武统冷泉王组假整合超覆。(二)寒武系    本区寒武系主要分布在汤山一带,以含镁碳酸盐为主,厚达570m。由于近年来发现部分三叶虫化石,因而已将该区寒武系自上而下划分出:下统冷泉王组、半汤组,中上统凹丁群,下、  中统之间呈假整合接触。 (三)奥陶系三叶虫化石本区奥陶系出露不多,仅见于汤山一带。总的划分与下扬子地层一致,但由于出露差,发育不全,以下奥陶统仑山组较发育为特征。下统大湾组、牯牛潭组、中统宝塔组、上统汤头组、五峰组,由于受断裂构造影响,岩石强烈硅化,原岩外貌难以辨认,或出露不全,无法选择剖面测量,不适合野外地质教学。   (四)志留系    志留系在巢南与巢北都比较发育,露头分布较广,出露良好,常组成背斜核部地层。但巢南、巢北的志留系沉积有明显差异,表现在巢北地区缺乏上统茅山组,而以中统坟头组直接与泥盆系五通组相接触。    下统    高家边组(S1g)除邻区含山县境内横山一带可见本组下部与奥陶系五峰组呈假整合接触(缺化石带)外,区内高家边组大多出露不全,仅见高家边组之中上部。以狮子口及旗山出露较好。下段:底部为一层厚约1厘米的棕黄色铁质薄膜及粘土层。下部以灰白、灰紫、紫红色薄层含硅质条带粘土岩、粘土质泥岩、页岩为主,厚约21米,富含笔石化石。常见有栅笔石(Climacograptus)、雕笔石(Glyptograptus)等属。上部以灰黄、土黄色薄层泥岩夹砂质泥岩、粉砂岩、页岩为主。厚度大于83米。中段:黄绿、青灰、灰黑色页岩、含粉砂质泥岩夹薄层粉砂岩,厚度大于138米。含中华棘鱼(Sinacanthus sp)及三叶虫、腕足类、大壳类、腹足类化石。上段:黄绿、棕黄色页岩、泥岩、石英粉砂岩为主,化石较少。厚度约136米。中统坟头组细砂岩-丘状构造 坟头组(S2f)区内都较发育,其中以下朱田村与旗山两地剖面化右丰富。可以分为上、中、下三部分,总厚89m。  下段:黄绿色局部呈浅紫色中薄一中厚层石英细砂岩及含泥质砾石石英砂岩。砂岩中具交错层理,如右图所示。厚148m左右。含磷。其中所含化石有鱼类,中华棘鱼(Sinacanthus sp),皖中新亚洲棘鱼(Neoasiacanthus wanzhongensis);王冠虫(Coronocephalus sp)、腕足类的舌形贝(Lingula)及瓣鳃类后直蛏(Orthonota sp)等。 中段:黄绿色薄层粉砂质泥岩与石英砂岩呈互层。层内波痕、交错层系都较发育,厚38米。含中华棘鱼(Sinacanthus sp)、霸王皇冠虫(Coronocephalus rex)、慧星虫(Encrinurus sp.)、湖北条纹石燕(Striispirifer hubeiensis)、全口螺(Holopea sp),链房螺(Hormotoma sp)等。上段:以紫红、灰紫红、灰绿等杂色薄层泥岩、粉砂质泥岩组成,厚2.63米。本组地层与下伏高家边组连续沉积,整合接触。(五)泥盆系    上统:    五通组(D3w)    区内泥盆系分布广泛,但仅有上统五通组,露头良好,厚度为176米。根据岩性组合特征,可明显分为上、下两  段。巢湖市北狮子口处剖面最为良好,其岩性可分上、下两段。    下段(D3w1)    石英砂岩段,厚73米。下部的灰白色厚层或中厚层砾岩、砂砾岩、含砾石英砂岩组成。砾石成分以石英、燧石为主也含有细砂岩、粉砂岩、条带硅质岩等成分。上部厚层至中厚层,硅质胶结,中粒或中细粒石英砂岩夹少数泥质粉砂岩、泥岩层。石英砂岩中时可见大型单向斜层理及层面波痕,部分槽形斜层理。本段由于岩性坚硬在区内多组成山脊或陡壁。含化石甚少,仅见个别亚鳞木?  (Sublepidodendron? sp)。五通组顶部-耐火粘土采坑上段(D3w2)    砂、页岩层段,厚度103米。该段岩性以灰黄、灰紫、灰白等色薄层粉砂岩、粉砂质泥岩与中厚一中薄层石英细砂岩呈明显的韵律性互层。见有植物化石:拟鳞木(Lepidodendropsis sp.)、奇异亚鳞木(Sublepidodendron  mirabile)、无锡始鳞木(Eolepidodendron wusihense)、须羊齿(Rhodea? sp)、鳞孢穗(Lepidostrobus sp);叶肢介:光滑叶肢介(Lioestheria sp)、古渔乡叶肢介(Palaeolimnadia  sp)。    本组在巢北地区与下伏中志留统坟头组呈假整合接触关系。   (六)石炭系    本区石炭系发育齐全,分布广泛,多出露于背斜和向斜之翼部,厚度不大,分上、下二统。下统包括金陵组、高骊山组、和州组,老虎洞组巢北缺失。上统包括黄龙组、船山组。除高骊山组为碎屑岩外,其余皆为碳酸盐沉积。    下统    1、金陵组(C1j)    厚7.7米,分为上、下两段。    下段:灰黄色薄层含泥细砂岩或含铁砂岩,厚0.1米至l米左右。含腕足类无窗贝?(Athyris? sp)等。 上段:深灰黑色中厚层生物碎屑粉晶、微晶灰岩,含方解石小晶。内含丰富的化石,如珊瑚:假乌拉珊瑚(Pseudouralinia sp)、笛管珊瑚(Syringopora sp)、贵州管珊瑚(Kueichouphyllum sp)、犬齿珊瑚?(Caninia? sp)等;与下状五通组为假整合接触。本组下段碎屑岩分布较稳定,上段灰岩呈大的透镜体状分布。2、高骊山组(C1g)    本组地层相变显著,厚度有西厚东薄趋势,厚度约13米。本组可分上、中、下三段。    下段:底部为厚08米的黄褐、紫红、黄绿色薄层泥岩夹O.1 O.3 米厚的褐铁矿层,上部为灰黑灰黄薄层粘土岩,含植物化石碎片,厚3米。    中段:灰黄、紫红薄层泥岩夹姜块状灰岩和中薄层含生物碎屑泥质灰岩。厚约56米。含腕足类:珊瑚:中国拟棚珊瑚(Arachnolasma sinense)、石柱珊瑚(Lithostrotion sp)、顶饰珊瑚(Lophophyllum sp)、棚珊瑚(Dibunophyllum)、蛛网珊瑚(Clisiophyllum sp)等。    上段:灰黄、黄褐色泥铁质胶结细粒石英砂岩、灰白色中厚层石英砂岩。厚约4米。本组地层与下伏地层金陵组呈假整合接触。    3、和州组(C1h)    巢湖北部地区的和州组以岠嶂山剖面较为完整,按岩性特征可分为上、下两段,厚约27米。 和州组顶部炉渣状灰岩-标志层下段:灰深灰、灰黑色中薄至厚层生物碎屑泥晶、微晶白云质灰岩、泥质灰岩夹灰黄、灰紫色薄层泥岩。厚约23m。含蜓:小泽蜓状史始塔夫蜓(E.ozaweinellaeformis)等;珊瑚:石柱珊瑚(Lithostrotion sp)、亚洲石柱珊瑚(L.asiaticum)、玖瑰石柱珊瑚(比较种)(L.cfrossicum)、笛管珊瑚(Syringopora sp),袁氏珊瑚(Yuanophyllum sp)等;腕足类:大长身贝(Gigantoproductus sp),围脊贝(Marginifera sp)以及牙形刺。    上段:灰色微带肉红色中厚层巨厚层亮晶及微晶生物碎屑灰岩,底部为粗结晶灰岩,顶部为灰色姜粒状灰岩(风化外貌呈炉渣状)。厚43米。含始史塔夫蜓(Eostaffella  sp)、和县史始塔夫蜓(比较种)(E.cf.hohsienica  );珊瑚:石柱珊瑚(Lithostrotion sp)、轴管珊瑚(Aulina sp)、棚珊瑚(Dibunophyllum sp)等。    本组地层与下伏高骊山组接触处,具有含铁质泥岩组成的风化壳,故两者之间为假整合接触。上统  1、黄龙组(C2h)本区缺失黄龙组下段,仅出露其上段,厚度约27米。按其岩性特征可分为上、下两部分。    下部:灰、深灰、肉红色中厚至厚层生物碎屑泥晶与微晶灰岩,厚16米。含蜒:原小纺缍蜓(Profusulinella sp.)、旋转原小纺缍蜓(P.convoluta)、卵形原小纺缍蜓(P.ovata)、小原小纺缍蜓(P.parva)、假薄克氏小纺缍蜓(P.Pseudobocki)等;珊瑚:刺毛虫(Chaetetes sp)、多壁管珊瑚(Multithecopora  sp)、小石柱珊瑚(Litho 黄龙组灰岩-血线构造 strotionella sp)roductus sp)等。    上部:灰色、紫红色厚至巨厚层亮晶生物碎屑灰岩夹砂屑灰岩,顶部夹有不连续的灰、黄色含铁质泥岩,厚约11米。含蜓:除多种小纺缍蜓(Fusulinella sp.)外,出现纺缍蜓(Fusulina sp.)、蚂蚁比德蜓(Beedina mayiensis)等;腕足类:蟹状蟹形贝(Cancrinella cancriniformis)、以及小石柱珊(Lithostrotionella sp)、泡沫柱珊瑚(Thysanophyllum sp)等。 本组与下伏地层为假整合接触。2、船山组(C2c)本组岩性区域分布稳定,以含球藻灰岩为特征,厚约58m。在巢湖北部岠嶂山一带可分为上、下两段。下段:灰灰黑色厚层微晶灰岩,底部有一薄层灰黄色含碣铁矿团块泥岩,厚l米多。灰岩中含石炭皱戟贝(Rugosochonetes carbonifera)、舒克贝(Schuchertella sp),泥岩中含植物碎片化石。    上段:灰、深灰色中厚至厚层亮晶生物碎屑球藻灰岩,夹灰色泥晶生物碎屑灰岩,下部可见灰黑色角砾状灰岩,角砾分选、磨圆均差,成分为微晶生物碎屑灰岩,属同生角砾岩。含蜒:始拟纺缍蜒(Eoprofusulina sp)、希瓦格蜒(Schwagerina sp);腕足类:网格长身(Dictyoclostus sp)、纹窗贝(Phricodothyris sp)等。厚度约4.6米。    本区船山组底面不平整,并见有泥岩和砾状灰岩,砾石成分均为黄龙组灰岩,故与下伏黄龙组为假整合接触。(七)二叠系    巢湖北部地区的二叠系分布平顶山、马家山、龟山及俞府大村等地,由下统栖霞组、孤峰组、银屏组,上统龙潭组、大隆组组成。总厚288488米。    下统    l、栖霞组(P1g)本组厚度约171米,自下而上可分为两段六部分。 煤线- 船山与栖霞的分界标志层 下段:厚62米,可分为上下两部分:    下部:为碎屑岩夹劣质煤,平顶山剖面碎屑岩风化为土黄色风化物。该部分岩性变化较大,在岠嶂一带为深灰色、灰黄色钙质透镜体泥岩,厚0.25m,向西到东风石矿为灰黑色页岩及黑色劣质煤层,厚O75m,与下伏船山组呈凹凸不平之假整合面。    上部(臭灰岩层):深灰、灰黑色薄至中层含沥青质臭灰岩及含生物碎屑泥灰岩,厚6060m。    下部(下硅质层):含燧石结核或团块灰岩,黑、灰黑色灰岩,夹黑色薄燧石层及生物碎屑粉砂质泥岩,厚8.7米。含早板珊瑚(Hayasakaia sp)、泡沫米氏珊瑚(Cystomichelinia sp),亚曾珊瑚(Yatsengia sp)、神螺(Bellerophon sp)等。    中部(合燧石结核灰岩层):深灰灰黑中薄到中层含燧结核灰岩,夹黑色薄层含沥青质泥类岩,厚78米。含南京蜓(Nankinella sp)、球蜓(Sphaerolina sp)、豆蜓(Pisolina sp.)、早坂珊瑚(Hayasakaia sp)、多壁珊瑚(Polythecalis sp.)、多种拟方管珊瑚(Tetraporinus spp)、马丁贝(Martinia sp)、轮皱贝(Plicatifera sp)及大量有孔虫化石。    上部(上硅质层):黑色中薄层硅质岩、深灰色含燧结核白云质灰岩及薄板状硅质灰岩互层,厚77米。含拟纺缍蜓(Parafusulina sp)、希瓦格蜓(Schwagerina sp)、多壁珊瑚(Polythecalis sp)等。    顶部(顶部灰岩层):灰、深灰色含燧石结核灰岩、白云岩质灰岩。厚15米。含拟纺缍蜓(Parafusulina sp)、奇壁珊瑚(Allotropiophyllum sp)等。    本组与下伏船山组假整合接触。2、孤峰组(P1g)    孤峰组由薄层黑色硅质岩及薄层棕、褐、紫等色泥岩组成,巢北地区该组厚度一般在  28米左右。本组与栖霞组假整合接触。3、银屏组(P1y)本组厚度约21米,岩性以灰深灰色页岩为主,下部有黄褐、紫红色薄层泥岩。页岩中局部夹硅质条带及结核。含瓣腮类、腹足类、栉羊齿(Pecopteris)等植物化石。本组与下伏孤峰组整合接触。    上统    l、龙潭组(P2l)     龙潭组为一套滨岸沼泽相的含煤沉积,厚约65米,可以为上、下两段,下段又分为下部、上部、顶部三部分。下段:厚度约54米。 下部:灰黄、黄褐、棕灰色中薄层泥岩、粉砂质泥岩、细粒岩屑长石砂岩及含砾砂岩,上部夹红褐色薄层硅质结核层。厚度约23米。  上部:灰黄、灰黑色薄层泥岩、页岩、粉砂质泥岩、粉砂岩,夹煤线,厚度约27米。 顶部:黄褐、红褐色中薄层铁质细粒石英砂岩,局部相变为灰岩透镜体。厚度约3米。上段:岩性以灰紫色页岩、黑色薄层硅质岩、薄层含铁质泥岩为主。局部夹黄褐色钙质细砂岩、含铁质粉砂岩。含菊石、蜿足类化石。厚度约11米。    龙潭组在巢湖北部地区主要分布在俞府大村向斜核部炭井村一带及平顶山向斜平顶山四周,但掩盖较多,剖面不全。与下伏银屏组整合接触。 2、大隆组(P2d)    本组岩性较稳定,以灰黑色薄层硅质岩、炭质硅质岩及紫色泥岩、炭质页岩、硅质页岩为主,化石较丰富,厚约30m。本组与下伏龙潭组为整合接触。(八)三叠系    巢湖北部地区三迭系下统分为殷坑组、和龙山组和南陵湖组,中统为马鞍山组,各组段间及与下伏二叠系之间为整合接触。主要分布在平顶山向斜核部平顶山一马家山一阴都山一带。以马家山剖面为代表。    下统:    l、殷坑组(T1y)    本组厚84米,可分为上、中、下三段。    下段:厚23米。岩性为浅灰绿、黄绿色泥岩、含粉砂质泥岩,夹薄层泥灰岩,下部泥岩中局部含钙质结核或似瘤状灰岩,底部为厚约1cm的黄色泥岩。含蛇菊石(Ophiceras sp)、克氏蛤(Claraia sp)、海浪蛤(Posidonia sp)以及牙形刺等。   中段:灰黄色粉砂质泥岩夹灰色中薄层泥质条带灰岩或似瘤状灰岩,厚22米。含齿叶菊石(Prionolobus sp)、第纳尔菊石(Dieneroceras sp)、克氏蛤(Claraia sp)等。上段:灰绿色钙质页岩夹薄层泥质灰岩及薄层条带白云质灰岩,厚39米。含佛莱明菊石(Flemingites sp)、齿叶菊石(Prionolobus sp)、米克菊石(Meekoceras sp)、第纳尔菊石(Dieneroceras sp)、克氏蛤(Claraia sp)及牙形刺等。    2、和龙山组(T1h)    马家山剖面本组厚约21米,可分为上、下两段。  下段:灰黄绿色、紫红色薄层似瘤状灰岩与钙质泥岩层,近上部夹灰、深灰色中薄层含泥质灰岩,厚9.3米。含第纳尔菊石(Dieneroceras sp)、海浪蛤(Posidonia sp)及牙形刺等化石。 上段:灰、深灰色薄至中厚层灰岩夹黄绿色薄层似瘤状泥质灰岩及页岩,厚12米。含似西伯利亚菊石(Anasibirites sp)、米克菊石(Meekoceras sp)、假胄菊石(Pseudosageceras sp)等。3、南陵湖组(T1n)    巢湖北部地区马家山剖面本组厚160米,可分为上、中、下三段。    下段    为厚层灰岩段,厚49米。    下部:以瘤状灰岩为主,由灰绿、微红色中薄层瘤状灰岩夹深灰色灰岩组成,厚约13米。含狄那菊石 (Dinarites sp)、哥伦布菊石(Columbites sp)等。上部:以厚层灰岩为主,由灰、深灰色厚层灰岩夹黄色中薄层瘤状灰岩及钙质泥岩、同生砾状灰岩组成。厚36米。含哥伦布菊石(Columbites sp)、光叶菊石(Leiophyllites sp)等。中段 为瘤状灰岩段,厚47米。 上段:为薄层黑色灰岩段,厚64米。 4、东马鞍山组(T2d)    本组厚度大于95.8米,未见顶。根据岩性特征可以分为上、下两段。    下段:灰、深灰色薄中层灰岩,底部为灰、浅肉红色中至厚层状含石膏假晶灰质白云岩,厚12.7米。含牙形刺化石。    上段:灰、灰黄色厚层至块状角砾岩状灰岩、泥质灰岩、泥质白云质灰岩。厚度大于83米。(九)侏罗系出露较少,巢湖北部地区仅零星见于俞府大村向斜南部,如东侧小山村附近。西侧九棵松一铸造厂一变电所一带。前者仅发育底部灰白色砾岩层及部分灰黄、黄褐色中至薄层长石石英砂岩夹细砂岩薄层,曾采到过尼尔桑(Nilssonia sp)、苏铁杉(Podozamites sp) 磨山组-细砂岩 等植物化石,不整合覆于二迭系栖霞组灰岩之上。而后者底部砾岩夹中粗粒灰黄、浅灰色长石石英砂岩,不整合于五通组之上。其上部逐渐出现黄绿、紫红色等细砂岩、粉砂岩、页岩及薄层细砂岩互层。 (十)第四系    第四系沉积在巢湖市地区覆盖了一定的面积,沉积类型较多为:早更新世的残积与冲积、中更新世的冰川、冰水堆积、晚更新世的冲积物以及全新世的冲积与湖积类型,其中尢以早一中更新世的洞穴堆积更为重要,近年来在巢北地区的猫耳洞、巢南地区的银小村后山坡皆发现重要的动物群化石,对确定时代及了解第四世早、中期下扬子区古生态、古气候、古地理具有重要意义。   第三章 岩石工作区内的地质体主要由沉积岩构成。沉积岩岩石类型众多,分陆源碎屑岩、碳酸盐岩和其它内源岩。第一节 沉积岩1砾岩石英岩砾岩:浅灰白色、乳白色。砾石的成分主要为石英岩及少量的燧石岩岩屑。砾状结构。砾石的大小在2-64mm以上,砾石的园度较好,添隙物为细砂和中岩当砾石含量最高时,空隙式硅质胶结,砾石含量低时,为杂基支撑、基底式胶结。断层角砾岩 2砂岩1)石英砂岩:灰白色,粗砂结构。碎屑颗粒的磨圆度和分选性较好,碎屑颗粒的主要成分为石英,填隙物硅质。岩石颗粒支撑,孔隙式胶结类型。命名为灰白色中厚层粗粒石英砂岩,主要见于五通组下段。2)岩屑砂岩:灰白色,局部为灰紫红色。岩粒为中细粒砂状结构。碎屑物呈次棱角状次圆状,分选性中等差。碎屑颗粒主要以石英为主,填细物主要为泥质或铁质。岩石颗粒支撑,孔隙式胶结类型。3)粉沙岩:主要为灰色,灰白色和杂色。粉沙岩 结构,粉沙的主要成分为石英,少量长石。粉沙的主要成分为棱角状次棱角状,分选性较好。岩层厚度主要为薄层,有时发育水平层理或沙纹层理。广泛分布与志留系、泥盆系和三叠系。局部泥质含量高时,过渡为泥质砂岩。3)泥岩此类岩石分布相当广泛,几乎区内所以地层中都有不同程度的发育。其成因比较复杂,具泥质结构,水平层理发育,形成于水动力较弱的环境中。尤其在泥盆系、下石炭系统及二叠系部分地层中发育较好,五通组和高骊山组泥岩主要为高岭石泥岩。 第二节 岩浆岩 火成岩出露处工作区内岩浆岩仅在狮子口王乔洞一带出露,岩体与围岩的接触关系为侵入接触。除狮子口岩体侵入下志留统高家边组外,其余三个岩体均侵入二叠系地层。岩体规模均不大,呈岩株状产出,属于浅成超浅成侵入体。侵入岩岩性单一,为花岗斑岩花岗闪长斑岩的单相岩体。第四章 地质构造 第一节 大地构造位置巢湖位于扬子(华南板块)的西北缘,郯庐断裂带东 实习基地构造位置 侧,半汤复背斜的西翼,西界为滁河断裂,南缘以桥头集东关断裂为界。本区位于特提斯构造与太平洋构造的交汇处,中生代以来构造活动表现强烈,奠定了区内的构造框架。主要发育为褶皱构造及伴随有一系列纵、横、斜向断裂。 第二节 褶皱本区位于半汤复式背斜西翼,以三个二级褶皱为主要构造形式,自东向西主要由俞府大村向斜、凤凰山背斜、平顶山向斜组成。出露地层有志留系(S)、泥盆系(D)、二叠系(P)、三叠系(T)。其中二叠系龙潭组(P2l)为俞府大村向斜核部地层,而三叠系殷坑组(T1y)、和龙山组(T1h)、南陵湖组(T1n)和东马鞍山组(T2d)地层则构成俞府大村向斜核部,凤凰山背斜核部由志留系(S)组成。褶皱相互平行排列,加之褶皱枢纽倾伏,在平面上表现为“M”形展布的低山地貌,南端则被EW向桥头集东关断层横切而终止。多期构造运动的叠加,使区内形成的褶皱大都斜歪,局部倒转,次级小褶皱颇为发育,特别在两个向斜核部尤为明显。褶皱多被断裂破坏,并有岩浆侵入。1)向斜:(1)平顶山向斜 平顶山向斜核部构造 位于本区西部,分布于马家山平顶山向核山(石灰山)一带,出露规模仅次于俞府大村向斜,总体构造线方向为NEESWW。向斜核部为三叠系东马鞍山组(T2d)、南陵湖组(T1n)中部地层;两翼为南陵湖组(T1n)下部、殷坑组(T1y)、和龙山组(T1h)和二叠系大隆组(P2d)的地层,两翼岩层产状:平顶山南坡山脚下东翼27752,西翼13283;山顶东翼26151,西翼15044。该向斜扬起端出露清晰,西翼(平顶山西南坡)岩层直立,局部斜转,山顶北坡转折端清楚,其瘤状灰岩挤压破碎,但未发生位移。北坡转折端产状:东翼23546,西翼14644。 影响平顶山向斜发育的因素有: 核部扬起端岩层产状很陡( 50 80),风化剥蚀主要沿着岩层节理面进行。 三叠系殷坑组(T1y)岩层软,抗蚀性差,易风化,即岩性差异造成的。 同样,由于受多期构造运动的影响,其向斜形态复杂多变,并被许多断层破坏。在向核山(石灰山)转折端正 是受到一条右行平移正断层的影响,而使石炭系地层向下跌落,地形上表现为向东扭转。 (2)马家山向斜核部最新地层为中三叠统东马鞍山组,翼部为下三叠南陵湖组,和龙山组,殷坑组下志留统高家边组。产状南北各异,平顶山以南,两翼均向西倾,其中北翼较陡,倾角68º以上,南东翼倾角50º-60º,而往北两翼正常,北西翼倾向110º-130º,倾角75º左右,南东翼倾向280º-305º,倾角46º-65º.枢纽被动仰起,仰起角28º-37º,子平顶山向北逐渐平缓。轴面在平顶山以南倾向西,倾角75º左右,北部近于直立,故轴面弯曲,属直立、倒转褶皱。褶皱轴向30º左右,长约8km。该向斜在马家山南,次级褶皱发育,靠山

    注意事项

    本文(巢湖地质实习文字报告.doc)为本站会员(文库蛋蛋多)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