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坑工程安全应急预案.doc
目录第一章 编制目的1第二章 编制依据1第三章 工程概况23.1工程概况23.2基坑支护概况23.3工程地质及水文情况2第四章 危险性分析5第五章 降排水措施55.1现场水文地质情况55.2明排系统施工55.2.1排水系统介绍55.2.2主要材料设备选用65.2.3布置原则65.2.4施工方法65.3质量保证措施75.4基坑明排平面图剖面图8第六章 应急领导小组9第7章 预防与预警107.1 预防107.1.1施工方案编制及施工队伍的选择107.1.2施工监测107.1.3技术交底117.1.4过程中预防措施117.1.5支撑失稳预防117.1.6放坡失稳117.1.7土方垂直运输127.2 信息报告12第八章 应急响应128.1响应程序128.2处置措施148.3坍塌及降水应急处置148.3.1事故发生应立即对受伤人员进行抢救148.3.2对基坑塌的施救148.4抢救受伤人员时几种情况的处理:15第九章 应急物资及装备15第十章 后期处置1610.1保障措施1610.1.2应急队伍保障1610.1.3应急物资装备保障1610.2其他保障1810.3培训及演练1810.3.1培训1810.3.2演练1810.4奖惩1810.5预案修订与完善19第一章 编制目的本工程构筑物占地面积大,且工期紧张,各构筑物需同时开工,开挖面大。基坑开挖及降水过程中存在诸多危险因素,特别是基坑降水及施工现场排水作业,放坡及支护不到位,易出现基坑坍塌;降水管理不好,降水管线出现破损及透水现象,为防止基坑开挖与降水工程出现事故,保证工程顺利进行,确保施工人员生命安全及企业财产不受损失。依据本工程设计要求和专家会议意见未设置降水井方案,但考虑明年雨季河水上涨、雨量丰富,地下水位有可能上升,为了确保土方开挖施工的顺利进行,针对此种情况特编制本应急预案。结合本工程特点,根据突发事件的发展过程、性质和机理,经危害识别、风险评估,本项目安全生产事故为基坑坍塌事故。本次主要阐述基坑开挖与降水工程事故应急预案。应急工作原则:坚持安全第一、以人为本、居安思危、预防为主,贯彻统一指挥、分级响应、项目自救和社会救援的原则。第二章 编制依据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GB/T 29639-2013闽建建200912号文件关于建立建设工程施工现场重大危险源报告制度的通知闽建建200924号文件福建省建设厅关于转发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的通知建字200987号文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的通知依据工程前期危险源评估与风险分析及甲方和专家意见。第三章 工程概况3.1工程概况漳州台商区万达广场位于福建省漳州市角美镇台商开发区角江路北侧,锦江大道东侧。首开区基坑支护总周长约为600m,面积约2.345万平方,地下室为1层,挖深约4.0m。,土方开挖量约11.3万立方。本工程场地周边为荒地无其他建筑物,办公生活区用房设置在离施工现场百米外的售楼处后面。首开区的临时弃土点设置在首开区西侧的未开工区域。建设单位:漳州台商投资区万达广场投资有限公司监理单位: 安徽省建设监理有限公司施工单位:中国建筑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勘察单位:福建省漳州市建筑设计院基坑支护单位:福建省建筑设计研究院3.2基坑支护概况本工程基坑开挖深度4m,基坑支护采用二级支护,第一级边坡支护采用1:1放坡土钉墙支护,土钉墙混凝土等级强度C2O,厚60mm,插筋B122000x2000mm外挂2目钢丝网。二级边坡支护采用灌注桩作为支护桩,采用单轴搅拌桩作为止水帷幕。灌注桩混凝土强度等级C30,桩径800/900间距10001400不等,桩长9500mm14500mm不等。单轴搅拌桩桩径550间距400,桩长7000mm12000mm不等。3.3工程地质及水文情况本工程地下主要土层有:素填土、粉质粘土、淤泥、粉质粘土、中砂、残积粘性土、全风化花岗岩层、土状强风化花岗岩层、碎块状强风化花岗岩层及微风化花岗岩层等。各岩、土层的性状及工程地质特征依序分述如下: 素填土层(Q4ml)新近堆填土。灰褐、褐或褐黄色,稍湿饱和,主要成份为粘性土及碎石等,碎石等硬质物含量约占510%。回填时间约15年,呈欠固结状态。本层整个场地均有分布,层厚为0.502.90米,平均1.40米。本层分布不均匀,剪切波速实测值Vs为102116m/s,为软弱土,工程地质性能差。粉质粘土层(Q4al+pl)新近沉积土,冲洪积形成。灰褐色,饱和,可塑,上部局部为软塑,粘性稍差,刀切面平整,稍有光泽,手捻有砂质感,无摇震反应,韧性中等,干强度中等高。压缩系数a0.1-0.2为0.400.49MPa-1,平均为0.44MPa-1,为中等压缩性土层。现场在本层内进行59次标准贯入试验,实测锤击数N值为5.013.0击,平均为7.8击,经校正后的锤击数标准值Nk为7.4击。本层整个场地大部分有分布,揭露层厚为0.203.20米,平均为1.25米。本层工程地质性能一般,剪切波速实测值Vs为205213m/s,为中软土,承载力特征值fak建议取130KPa。淤泥层(Q4m)新近沉积土,淤积形成。深灰灰黑色,饱和,流塑。刀切面平整光滑,含有少量腐殖质,有臭味,有光泽,无摇震反应,韧性高,干强度高。天然含水量W为60.478.8%,平均为71.50%,压缩系数a0.1-0.2为1.582.06MPa-1,平均为1.80MPa-1,为高压缩性土。本层整个场地均有分布,层厚2.7010.00米,平均5.62米。本层工程地质性能很差,剪切波速实测值Vs为100116m/s,为软弱土,承载力特征值取40KPa。粉质粘土层(Q4al+Pl)新近沉积土,冲洪积形成。灰黄灰褐色,饱和,可塑,粘性较好,刀切面平整,稍有光泽,手捻有砂质感,无摇震反应,韧性中等高,干强度中等。压缩系数a0.1-0.2为0.280.38MPa-1,平均为0.34MPa-1,为中等压缩性土层。现场在本层内进行93次标准贯入试验,实测锤击数N值为5.025.0击,平均为9.2击,经校正后的锤击数标准值Nk为7.1击。本层在场地内大部分地段有分布,揭露层厚为1.106.80米,平均为3.42米,工程地质性能稍差,较不均匀,剪切波速实测值Vs为259269m/s,为中软土,承载力特征值fak建议取150KPa中砂层(Q4al+Pl)新近沉积土,冲洪积形成。灰、灰黄色,饱和,稍密,局部为松散状。以中粗砂为主,砾砂、细砂次之,分选性较差,小于0.075mm的颗粒含量约占20.030.0%,矿物成份以石英为主,长石次之,呈棱角状。局部相变为粉细砂或粗砂。现场在层内进行5次标准贯入测试,实测锤击数N值为9.0011.0击,平均值为10.00击,经校正后的锤击数标准值Nk为7.40击。本层只有在局部地段有分布,层厚为1.903.10米,平均为2.60米。工程地质性能稍差,较不均匀,剪切波速实测值Vs为271m/s,为中软土,承载力特征值fak建议取150KPa。残积粘性土层(QPel)花岗岩类岩石风化形成。灰白色、黄褐色或灰黄夹白色等,饱和,可塑硬塑。粘性弱,矿物成份以石英、长石及云母为主,长石、云母已风化成粘土状,2mm的颗粒约占1.04.0%,母岩残遗结构较清晰,浸水易崩解软化。细粒土的天然含水量Wf为32.8040.20%,平均为36.40%,压缩系数a1-2为0.300.38MPa-1,平均为0.35MPa-1,为中等压缩性土层。现场在本层内进行185次标准贯入测试,实测锤击数N值为10.029.0击,平均为19.60击,校正后的锤击数标准值Nk为14.10击。本层整个场地均有分布,揭露层厚为2.1511.30米,平均为7.56米,层顶标高为-12.13-4.65米,平均为-7.48米。本层工程地质性能随深度增加而渐好,剪切波速实测值Vs为273275m/s,为中硬土,承载力特征值fak建议取200KPa。全风化花岗岩层(53 )花岗岩风化形成。灰白色或褐黄色等,主要矿物成份为石英、长石和云母,长石、云母已高岭土化,原岩组织结构已基本破坏,节理很发育,岩体完整程度为极破碎,RQD为0,岩芯呈砂土状,手压即碎,岩石坚硬程度属极软岩,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级。现场在本层内进行181次标准贯入测试,实测锤击数N值为30.049.0击,平均值为37.50击,校正后的锤击数标准值Nk为25.90击。本层整个场地大部分地段有分布,揭露层顶标高为-17.83-7.90米,平均为-15.00米,局部地段存在微风化花岗岩孤石,具体详见工程地质剖面图,工程地质性能良好并随深度增加而渐好,剪切波速实测值Vs为302325m/s,为中硬土,承载力特征值fak建议取350KPa。拟建场地的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区,本场地地震分组为第一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5g。建筑场地类别为类,设计特征周期取0.35S。本拟建场地为对建筑抗震不利地段,在勘察范围内存在较厚层的素填土及淤泥层软弱土层外,未发现有其它不良地质现象,场地和地基均匀性与稳定性差,适宜性差。拟建场地地下水主要赋存有上层滞水、空隙承压水和基岩风化空隙裂隙水三种类型。上层滞水主要赋存在素填土土中,该空隙连通性、渗透性因颗粒组成不同而差异较大,水量中体较少,补给主要来源为大气降水和地表渗透水补给。空隙承压水主要赋存在中砂层中,空隙连通性好,渗透性好,水量较丰富,具有承压性,其主要补给来源为同一含水层的侧向补给及相邻含水层的渗透补给。基岩风化水空隙裂隙水主要赋存于全、强风化及中风化花岗岩的孔隙裂缝中,其富水性中体上较好,水量丰富,具有承压性。在残积粘性土层中存在少量孔隙潜水。不及主要来源为相邻含水层的渗透补给及同一含水层的侧向补给。场地内粉质粘土层淤泥及粉质粘土层为相对隔水层,残积性粘性土层为弱透水层。上层滞水于孔隙承压水及基岩风化孔隙裂隙水之间没有明显的水力关系,中砂层的孔隙承压水于基岩风化孔隙裂隙水之间有一定水力关系。场地内初见水位埋深为.0503.20m;上层滞水稳定埋深为0.503.20m,水位相对黄海高程为2.243.35m;中砂层承压稳定埋深为5.005.40m,水位相对黄海高程为-1.24-1.25m。勘察期间测得场地地下混合水位埋深为0.303.00m,水位相对黄海高程为2.043.15m。据了解,本地区地下水位年变幅约1.50m,历史最高水位4.5m,近期3-5年内最高水位相对黄海高程为4.00m。第四章 危险性分析施工现场可能发生坍塌事故的环节:(1)土方施工采用挖空底脚的方法挖土;(2)积土、料具、机械设备堆放离坑、槽小于设计规定;(3)坑槽开挖设置安全边坡不符合安全要求;(4)基坑开挖放坡或支护不到位,造成土方坍塌,不设上下通道,人员上下坑槽采踏边坡;(5)料具堆放过于集中,荷载过大;(6)基坑施工未设置有效排水系统;第五章 降排水措施5.1现场水文地质情况详见第三章的工程概况。5.2明排系统施工5.2.1排水系统介绍基坑内设置纵横交叉排水沟将水引流至基坑边的一级沉淀池内,基坑坡顶设置截水沟,防止基坑外地面水流入基坑,截水沟将水排至二级沉淀池。基坑底一级沉淀池用抽水泵抽排至坡顶二级沉淀池,最后由二级沉淀池处理过后由500砼雨水管接入东面排洪渠。5.2.2主要材料设备选用根据设计要求,沉淀池用MU10标准砖、M10防水砂浆砌筑,20厚1:3水泥砂浆打底粉平。明沟用MU10标准砖、M10防水砂浆砌筑,20厚1:3水泥砂浆打底粉平。5.2.3布置原则基坑内在底板后浇带处设置纵横交错的排水沟,不影响地下室主体结构施工。基坑顶设置截水沟防止场地水流入基坑内。详见附图“基坑排水布置图”。5.2.4施工方法沉淀池按普通雨水窨井砌筑方法,墙体宽度为24cm,中间用半砖墙(12 cm)隔开,用MU10标准砖、M10防水砂浆砌筑,20厚1:3水泥砂浆打底粉平;底部素土夯实,浇筑10cmC10砼垫层。一级沉淀池内径长1m,宽1m,深1.5m;二级沉淀池内径长2m,宽1m,深2m。明沟内径40cm宽,坡度为3,两边用MU10标准砖、M10防水砂浆砌筑12cm宽,20厚1:3水泥砂浆打底粉平;底部素土夯实,浇筑10cmC10砼垫层。集水井墙体宽度为24cm,用MU10标准砖、M10防水砂浆砌筑,20厚1:3水泥砂浆打底粉平;底部素土夯实,浇筑10cmC10砼垫层。5.3质量保证措施1. 现场施工员每天对排水施工个个环节进行全方位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2. 工程的原始记录是整个工程施工的真实反应,须认真如实清楚填写,严防伪造;3. 派专人每天清理沉淀池内沉淀物,确保泥浆废水不溢出沉淀池;5.4基坑明排平面图剖面图第六章 应急领导小组本项目应急机构由总指挥、副总指挥、抢险组、安全保卫组、后勤保障组、善后处理组以及事故处理组组成。见下图:应急小组成员组成及职责(1)抢险组:组长由现场负责人担任。主要职责是:组织实施抢险行动方案,协调有关部门的抢险行动;及时向总指挥报告抢险进展情况。(2)安全保卫组:组长由项目安全负责人担任,由项目安全保卫办公室成员及施工队负责人组成。主要职责是负责事故现场的警戒,阻止非抢险救援人员进入现场,负责现场车辆疏通,维持治安秩序,负责保护抢险人员的人身安全。(3)后勤保障部:组长由项目总工程师担任,由项目材料室、工程成员组成。主要职责是:负责调集抢险器材、设备;负责解决全体参加抢救工作人员的食宿问题。(4)善后处理组:组长由项目总工程师担任。主要职责是:负责做好对事故受害者家属的安抚工作,协调落实事故受害者家属抚恤金和受伤人员住院费问题;做好其他善后事宜。(5)事故调查组:组长由项目经理、公司责任部门领导担任,成员有项目安全负责人,公司相关部门及有关技术专家组成。主要职责是:负责对事故现场的保护和图纸的测绘,查明事故原因,确定事件的性质,提出应对措施,如确定为事故,提出对事故责任人的处理意见。第7章 预防与预警7.1 预防7.1.1施工方案编制及施工队伍的选择基坑开挖的专业性很强,施工应由有资质的专业施工队伍进行。在施工前编制专项施工方案,经过专家论证后按照此方案严格指导施工。7.1.2施工监测基坑开挖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异常情况和险情。为了应对上述情况,并在紧急情况下能有条不紊的工作,确保施工不受或少受损失,施工过程中确保:基坑开挖过程中挖掘机要有专人指挥;开挖过程中设专业人员24小时值班,值班电话24小时开通,出现异常情况马上上报。安全员进行旁站,做好旁站记录。7.1.3技术交底作业前,项目部对参与基坑开挖与降水施工的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使施工人员做到心中有数。7.1.4过程中预防措施 严禁采用挖空底脚的方法进行土方施工。 基础工程施工前要制定有针对性的施工方案,按照土质的情况设置安全边坡或固壁支撑。对基坑、井坑的边坡和固壁支架应随时检查,发现边坡有裂痕、疏松或支撑有折断、走动等危险征兆,应立即采取措施,消除隐患。对于挖出的泥土,要按规定放置,不得随意沿围墙或临时建筑堆放。对正处于基坑施工的工地,基坑四周防护栏杆必须坚实可靠,排水设施齐全,要特别注意土体的稳定性,发现土体裂缝及坍塌预兆的,要及时采取有效应急措施,防止事故发生。 施工中严格控制建筑材料、模板、施工机械、机具或其他物料在基坑周边的堆放数量和重量,以避免产生过大的集中荷载,造成土方坍塌。 基坑施工要设置有效排水措施,雨天要防止地表水冲刷土壁边坡,造成土方坍塌。7.1.5支撑失稳预防严格按基坑开挖施工组织设计分层分段开挖,严格控制开挖高度及坡度,需要支护的做好支护措施。基坑开挖过程中加强监控量测,建立预警机制;基坑开挖过程中当监控量测出现预警时,及时调整基坑开挖参数,控制下阶段变形值。7.1.6放坡失稳基坑放坡不得陡于安全坡度。在基坑施工过程中,对土坡加强监测,并将结果及时反馈指导施工,确保边坡的稳定。放坡失稳、局部坍塌时,应立即停止开挖,及时回填土方,加设支撑,并妥善做好排水。边坡外控制附加荷载,当边坡出现预警时,及时卸载,避免出现滑坡事故。基底隆起及突涌,现场备齐钢材、砂袋、止水材料以备抢险急用。基坑开挖前做好基坑降水,并在基坑开挖过程中做好防排水措施。当基坑有隆起的征兆时,对基坑基础下部土层进行注浆加固。基坑开挖过程中减少基坑暴露时间,挖至设计标高后及时浇注垫层和底板。7.1.7土方垂直运输在工作井四周设安全挡板,防止井边坠物伤人;起吊设备有限位保险装置,不带病、不超负荷工作,并定期检修;起吊设备操作由专人持证上岗;吊装时,施工现场有两名指挥,工作井上下各一名;定期检查料索具,发现断丝超标、钢丝绳棱角边损坏等现象,及时报废更换;工程弃土及零星材料吊运时,不可满斗,并进行处理,避免材料散落伤人;施工人员按正确方式佩戴好合格安全帽;配备足够亮度的照明设备,并经常由现场电工检修,保证照明设备的正常使用;加强施工人员教育,严禁向下抛物。7.2 信息报告(1)事故发现人员,应立即向组长(副组长)报告。(2)组长接到报警后,通知副组长、组员,立即启动应急救援系统。(3)根据事故类别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4)报告包括以下内容: 事故发生时间、类别、地点和相关设施; 联系人姓名和电话等;第八章 应急响应8.1响应程序项目部应急响应的过程为接警、警情判断、应急启动、控制及应急行动、扩大应急、应急终止和后期处置。响应程序流程见下图:接警警情判断信息反馈启动预案信息收集联络、上报扩大应急应急资源到位应急行动有关人员赶赴现场事态控制应急增援应急恢复应急结束总结评审现场清理解除警戒善后处理事故调查是i否现场抢救医疗救护人员撤离、疏散信息传递可控不可控指挥人员到位报警事故发生应急避险响应程序流程图(重大事故)(一般事故)8.2处置措施施工现场突发事故发生后,由现场应急领导小组根据事故情况开展应急工作的指挥与协调,通知有关各应急救援组赶赴事故现场进行事故抢险救护工作。各抢险救护组接到应急领导小组指令后,立即响应,派遣事故抢险人员、物资设备等迅速在指定位置聚集,并听从现场总指挥的安排。现场应急领导小组按本预案确立的基本原则、专家建议,迅速组织应急力量进行应急抢救,并且要与各应急救援组保持通信畅通。事故发生时,必须保护现场,对危险地区周边进行警戒封闭,按本预案营救、急救伤员和保护财产。如若发生特殊险情时,应急指挥小组在充分考虑专家和有关方面意见的基础上,依法及时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事故发生时,及时组织联系医护人员赶赴现场开展医疗救治等应急工作。8.3坍塌及降水应急处置当施工现场发生基坑坍塌或降水事故时,现场第一目击人应及时报告项目经理或工程负责人。总指挥宣布启动应急预案,并立即召集应急小组成员,分析现场事故情况,明确抢救步骤、所需设备、设施及人员,按照策划、分工,实施抢救。需要救援车辆时,应急指挥应安排专人接车,引领救援车辆迅速施救。8.3.1事故发生应立即对受伤人员进行抢救(1)挖掘被掩埋伤员,及时脱离危险区。(2)清除伤员口、鼻内泥沙、凝血块、呕吐物等,对昏迷伤员将舌拉出以防窒息。(3)进行简易的包扎、止血或简易固定骨折。(4)有呼吸、心跳停止的伤员予以心脏复苏。(5)尽快与120中心取得联系,详细说明事故地点、严重程度,并派人到路口接应。8.3.2对基坑塌的施救(1)塌方施救加强排水、降水措施。加强支护如支撑、加桩板等,对边坡薄弱环节进行加固处理。如塌方由坑(槽)边弃土、堆料或其他机械设备作用所致,则应迅速运走弃土,材料或机械设备。减缓边坡坡度(2)滑坡施救排水、降水,特别是要有效地降低地下水位。加强支挡措施,如增加支撑、打桩戗等。为滑坡体减重,如削去部分坡体,运走堆置的土方材料或设备。加强护坡措施,减缓坡度。(3)流沙施救措施。抛大石块等重物使流沙及时控制。降低地下水水位,减少动水压力。8.4抢救受伤人员时几种情况的处理: 如确认人员已死亡,立即保护现场; 如发生人员昏迷、伤及内脏、骨折及大量失血:A、立即联系120、急救车或距现场最近的医院,并说明伤情。为取得最佳抢救效果,还可根据伤情联系专科医院。B、外伤大出血:急救车未到前,现场采取止血措施。C、骨折:注意搬动时的保护,对昏迷、可能伤及脊椎、内脏或伤情不详者一律用担架或平板,不得一人抬肩、一人抬腿。 一般性外伤:A、视伤情送往医院,防止破伤风。B、轻微内伤,送医院检查。 制定抢救措施时一定要考虑所采取措施的安全性和风险,经评价确认安全无误后再实施抢救,避免因采取措施不当而引发新的伤害或损失。当社会救援赶到现场,事故现场得以控制,受灾人员全部安全撤离,消除导致次生、衍生事故隐患,经事故现场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批准后,宣布应急结束。应急结束后,将事故情况上报;向事故调查处理小组移交所需有关情况及文件;写出事故应急工作总结报告。第九章 应急物资及装备(1)救护人员的装备:头盔、防护服、防护靴、防护手套、安全带等。(2)消防器材:灭火剂:水、泡沫、CO2、干粉等;灭火器:干粉、泡沫、1211、气体灭火器等;简易灭火工具:扫帚、铁锹、水桶、脸盆、沙箱、石棉被、湿布、干粉袋等;(3)救生器材:救生袋、救生垫、担架等;(4)通讯器材:固定电话一个,移动电话:原则上每个管理人员一人一个,对讲机若干。(5)机械设备:挖掘机2台、铲车1台、吊车1台、救援车2辆等。第十章 后期处置事故发生后,认真调查事故发生原因、经过,对该预案进行加强。事故发生后,对设备、装置实际运行状况的检测、考察,查找项目今后可能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提出合理可行的安全技术调整方案和安全管理对策。事故调查报告批复后,应根据事故调查报告对事故责任人的处理和事故防范措施积极落实,立即进行生产秩序恢复前的污染物处理、必要设备设施的抢修、人员情绪的安抚及抢险过程应急能力评估和应急预案的修订工作。10.1保障措施10.1.2应急队伍保障义务消防队由项目部施工及管理人员组成,由项目经理负责领导,并定期进行培训和演练。10.1.3应急物资装备保障序号名称规格及材质单位数量备注1注浆机ZTG120/105台1现场物资仓库2抽水泵5.5kw扬程15米台2现场物资仓库3污水泵2.2kw 扬程22米台1现场物资仓库4潜水泵5.5kw扬程55米台1现场物资仓库5消防水带50mm米50现场物资仓库100mm米50现场物资仓库6消防软梯20*1幅2现场物资仓库7千斤顶额重200t台2现场物资仓库8钢板10mm厚平米80现场9橡套电缆3*10+2*6(95m)捆1现场物资仓库10橡套电缆2*4(95m)捆4现场物资仓库11雨衣雨鞋分身套10现场物资仓库12手电筒个7现场物资仓库13液压钳 把2现场物资仓库14污水软管150mm米100现场物资仓库15担架 个1现场物资仓库16电钻 套1现场物资仓库17警示灯 个8现场物资仓库18投射灯 个40现场物资仓库19彩条布 块6现场物资仓库20编织袋绿捆4现场物资仓库21医药箱 个1现场物资仓库22灭火器5kg个21现场物资仓库23探照灯1000W个1现场物资仓库24塑料水管6分米150现场物资仓库25水玻璃 吨3现场26速凝水泥双快水泥桶55现场27水泥42.5吨10现场28应急灯 个2现场物资仓库29安全帽红+黄顶250现场物资仓库30抢险服橘红套20现场物资仓库10.2其他保障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设漳州台商投资区中建四局项目部。应急领导小组应日常备用两辆应急交通运输车辆,或备用的车辆只承担距单位较近的运输任务,并留好司机手机电话,一旦应急事故发生,通知司机速回。安全保卫组应当常备用于应急突发事故的警戒带,一旦发生突发事故,在事故现场治安警戒使用。项目部常备医疗急救用品。设置专人负责定期对施工现场的应急物资进行检查、维护,确保险情发生时应急设备的有效使用。10.3培训及演练10.3.1培训制定应急预案的同时制定培训计划。培训包括:基坑开挖的危险性、注意事项以及降水工作的技术要求等。10.3.2演练每年由项目部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组织两次全项目部范围的综合模拟突发事故安全应急演练,检验指挥系统、现场抢救、疏散、救援响应能力。各应急组成员必须熟悉各自的职责,做到动作快、技术精、作风硬。根据实际演练情况,查找不足,总结经验,不断完善事故应急预案。演练结束后对演练进行评估及总结,及时修正及弥补应急突发事件救援预案制定的缺陷。10.4奖惩(1)应急组织机构的全体成员,应树立“接到报警就是命令”的观点。(2)应当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3)在组织机构内,开会或外出时,副职必须承担起正职应当承担的责任。(4)在抢险救灾过程中,应当勇敢,科学、冷静(而不能盲目、蛮干)。(5)所有人员在抢险救灾过程中,必须听从指挥。(6)对于在抢险救灾过程中,无故不到位或迟到及临阵逃脱者,将给予处罚。(7)在抢险救灾过程中,不服命令的,将给予处罚。(8)在抢险救灾过程中,表现勇敢、机智、成绩突出人员应给予表扬或奖励。(9)在抢险救灾中,受到伤害的员工,按照工伤条例处理。(10)事故处理完成后,主管部门写出报告(总结):事故经过、事故发生原因、处理过程、经验教训、人员伤亡、损失大小情况、事故直接损失、间接经济损失、奖罚人员名单等上报上级有关部门,并在项目部存档备案。10.5预案修订与完善(1)为了能把新技术和新方法运用到应急救援中去,以及对不断变化的具体情况保持一致,预案应进行及时更新。(2)对危险源和基坑开挖及降水设备、人员变化进行定期检查,对预案及时更新。(3)在实践和演习中提高水平,对预案进一步合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