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红寺堡区红崖至大河九村公路改建工程环评报告.doc

    • 资源ID:2653946       资源大小:7.66MB        全文页数:71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8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红寺堡区红崖至大河九村公路改建工程环评报告.doc

    红寺堡区红崖至大河九村公路改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建设单位:吴忠市红寺堡区交通运输局评价单位:宁夏特莱斯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二一五年九月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说明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由具有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资质的单位编制。1项目名称指项目立项批复时的名称,应不超过3 0个字(两个英文字段作一个汉字)。2建设地点指项目所在地详细地址,公路、铁路应填写起止地点。3. 行业类别按国标填写。4总投资指项目投资总额。5主要环境保护目标指项目区周围一定范围内集中居民住宅区、学校、医院、保护文物、风景名胜区、水源地和生态敏感点等,应尽可能给出保护目标、性质、规模和距厂界距离等。6结论与建议给出本项目清洁生产、达标排放总量控制的分析结论,确定污染防治措施的有效性,说明本项目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给出建设项目环境可行性的明确结论。同时提出减少环境影响的其他建议。7预审意见由行业主管部门填写答复意见,无主管部门项目,可不填。8审批意见由负责审批该项目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复建设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红寺堡区红崖至大河九村公路改建工程建设单位吴忠市红寺堡区交通运输局法人代表-联系人高晓东通讯地址吴忠市红寺堡区交通运输局联系电话13895416661传真-邮政编码751999建设地点吴忠市红寺堡区大河乡立项审批部门自治区交通运输厅批准文号宁交办发201540号建设性质新建改扩建技改行业类别及代码E4812公路工程建筑占地面积(m2)139840绿化面积(m2)31786.9总投资(万元)2300其中:环保投资(万元)92.1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4%工程建设概况:1、项目由来红寺堡区位居宁夏中部,隶属吴忠市管辖。2009年10月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设立吴忠市红寺堡区,以吴忠市红寺堡镇、太阳山镇、大河乡、南川乡的行政区域为红寺堡区的行政区域,红寺堡区人民政府驻地为红寺堡镇。红崖至大河九村公路位于红寺堡区大河乡,道路为四级沥青路,修建于2003年,由于超服务期使用,路面状况差,旧路排水设施不全,导致道路坑槽、水毁等病害频发,晴天尘土飞扬,雨期泥泞难行,给当地百姓出行造成了诸多不便,行车安全无法保障;同时因道路狭窄,周边村镇农副产品运输受到了严重阻碍,制约了当地经济的发展。据此,红寺堡区政府决定对红崖至大河九村公路进行翻修,方便当地村民出行,促进当地经济发展。为科学客观地评价项目建设过程中以及建成后对周围环境造成的影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和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第253号令)、宁夏回族自治区环境保护条例及宁夏回族自治区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吴忠市红寺堡区交通运输局委托宁夏特莱斯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评价单位)对“红寺堡区红崖至大河九村公路改建工程”(以下简称本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评价单位自承担了该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后,随即组织技术力量进行了资料收集和现场踏勘工作,并根据环评技术导则及其它有关文件,编制本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2、项目概况项目名称:红寺堡区红崖至大河九村公路改建工程建设性质:改扩建建设单位:吴忠市红寺堡区交通运输局建设地点:本项目建设地点位于吴忠市红寺堡区大河乡起点接省道S302(地理坐标为北纬37°2019.38、东经105°5726.25),终点接恩红公路(地理坐标为北纬37°2356.23、东经105°5254.12),全长约10.448km。本项目所在地行政区划见图1,地理位置见图2。3、公路现状本项目拟翻修道路为红崖至大河九村公路,是红寺堡区大河乡境内连接省道S302与恩红公路的一条乡村道路,已建成通车11年,途经乌沙塘村、龙兴村、龙泉村、红崖九村,现有道路为四级道路,路面宽7m,路基宽7.5m,路面结构为沥青混凝土路面,道路两侧设有排水沟。近年来随着红寺堡地区经济的发展,农村地区机动车数量的增加,该条道路车流也在逐年增加,加之该道路因使用时间较长,修复频率较低,大部分路面已出现坑槽,导致附近村庄农产品运输速度降低,且因道路颠簸而损坏农产品外观,影响销量。经调查,路面损坏类型以松散(坑槽、啃边、麻面)和裂缝(龟裂、不规则裂缝)为主,修补损坏面积大,数量多,出现频繁,且在道路经过干河沟谷地段,均未设置涵洞,下雨天洪水直接从路面经过,不仅阻碍了通行车辆,还增加了道路被冲毁的风险。经路面损坏状况评价,路面状况指数PCI分值小于30,路面状况属于很差。4、建设内容及规模本项目在原有道路基础上进行翻修重建,设计标准任为四级公路。总体方案为对现有道路在保持道路原有平面线型,在避免拆迁的前提下,进行两侧拓宽及路面重建,并在原有河沟路段未设置桥涵处新增桥涵。在满足设计规范和行车顺畅的前提下,不对道路高程进行大的改动,保证与沿线建成街坊和相交道路的平顺衔接,对局部纵断设计进行优化和微调。拆除原路面,按照现行设计规范,提高道路质量标准,对原路基进行加强处理,重建路面。现有道路工程组成见表1,改扩建工程项目组成见表2,本项目与现有工程的依托情况见表3,建设规模及工程数量见表4,道路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见表5,交通量预测见表6。表1 现有道路工程组成一览表工程类别现有工程工程内容及规模路线工程长度全长10.448km路基面积7.84万m2起止点起于红崖村,止于大河九村道路等级四级公路路基工程路基宽度7.5m路基结构0.75m土路肩+2×3m行车道+0.75m土路肩路基边坡1:1.5路拱横坡2%路面工程路面宽度7m路面结构4cm细粒式沥青混凝土面层+18cm水泥稳定砂砾基层+10cm砂砾垫层,路面总厚度为32cm桥涵工程桥梁现有道路经过干河及排洪沟的路段,均为河沟底部建路,洪水期洪水从路面流过,仅与红三干渠相交段建有一座小桥,桥长22m。本次翻修不对该桥进行改动。涵洞现有道路全程无涵洞交叉工程全线平面交叉20处,其中与302省道交叉1处,与乡村道路交叉19处安全设施现有道路等级较低,沿线缺少道路安全提示标志路基排水现有路基边沟约1000m表2 扩建工程项目组成一览表工程类别改扩建工程内容及规模路线工程长度与现有道路相同路基面积13.98万m2起止点与现有道路相同道路等级四级公路路基工程路基宽度8.5m路基结构0.75m土路肩+2×3.5m行车道+0.75m土路肩路基边坡1:1.5路拱横坡2%路面工程路面宽度7.5m路面结构新增路面:4cm细粒式沥青混凝土面层+18cm水泥稳定砂砾基层+20cm砂砾垫层,路面总厚度为42cm旧路补强层:4cm细粒式沥青混凝土面层+18cm水泥稳定砂砾基层,路面总厚度为22cm桥涵工程桥梁项目沿线有3处沟谷较深,翻修工程拟新建小桥3座,共82m,涵洞根据沿线地形情况,项目拟建涵洞15道(其中圆管涵2道,盖板涵13道),共168m;交叉工程全线平面交叉20处,其中与302省道交叉1处,与乡村道路交叉19处安全设施根据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5768-2009)规定,在相应路段设置安全提示标志路基排水为减免路基遭受水患,确保路基稳定,根据路段具体情况,沿线共设浆砌片石边沟2930m。临时工程施工便道及营地该部分工程为临时占地,占地面积为6666.7m2,施工结束后将被恢复。取土场项目拟建取土场两处,总占地面积为3333.3m2,前期用于取土,后期用于弃方堆置,项目借方为15220m3,弃方量为18904m3,剩余的弃方就近送至红寺堡开发区皮条沟砂场。表3 本项目与现有工程依托情况桩号现有工程情况改造情况改造后工程备注K0+000.000K10+447.540长度为10.448km,路基宽度为7.5m,路面宽度7m,加宽并重铺路面长度为10.448km,路基宽度为8.5m,路面宽度7.5m,沿现有公路全线K1+678,K2+816,K5+300过水路面3处拆除新建小桥82m/3座K9+547跨红三干渠小桥利旧保持原状不变动利旧K0+970,K4+001,K5+750,K6+514,K7+515,K10+290现有排水涵洞6处拆除新建将现有涵洞拆除后新建,并在适合路段新增排水涵洞9处沿现有公路全线表4 项目主要工程数量一览表序号项 目单 位指标、工程量1路段长度km10.4482土石方挖方m338910填方35226总方741263路面m2734164道路占用土地m2139840.75新增占用土地m261480.36临时占用土地m2100007桥梁m/座82/38涵洞m/道168/159路基防护m326554.810路基排水m3/m1817/293011估算金额万元230012每公里造价万元201.39表5 道路主要技术指标表序号工程单位指 标1道路等级级四2设计速度km/h403超高曲线最小半径m6004圆曲线最小半径一般值m1005圆曲线最小半径极限值m606最大纵坡%77最小坡长m1208停车视距m409会车视距m8010超车视距m20011竖曲线最小半径凸形一般值m700极限值m450凹形一般值m700极限值m45012路基宽度m8.513行车道宽度m2×3.514路面面层类型沥青混凝土15路拱横坡%216设计汽车荷载等级公路-II级17地振动峰值加速度g0.218设计洪水频率大中桥1/50小桥涵1/2519桥梁宽度m8.520路线交叉形式平面交叉表6 工程交通预测量一览表 单位:pcu/d特征年路段20152016202020252030红寺堡红九公路(10.448km)187123173320422947715、线路走向本项目位于吴忠市红寺堡区大河乡境内,起点桩号为K0+000.000,与省道302线相接,途经乌沙塘村、龙兴村、龙泉村、红崖九村,终点桩号为K10+447.540,与恩红公路相接,该条道路是一天红寺堡区西南部链接省道302线与恩红公路的一条乡村道路,道路走向大致为东西向,全长10.448km,路线走向见图3。6、主要工程6.1路基工程本项目路面设计等级为四级公路,即本工程是对现有公路进行加宽加搞建设,设计路基宽为8.5m。行车道采用直线型双向路拱横坡,坡度2%。道路断面示意图见图4。图4 本项目道路断面示意图6.2 路基边坡主线填方边坡:当填方边坡高度H6m时,填方边坡坡度采用1:1.5,当填方边坡高度H6m时,在6m处变坡,6m以上采用1:1.5,6m以下采用1:1.75。图5 边坡强补设计图挖方边坡:当挖方高度H均小于8时,边坡坡率为1:1.5,道路两侧设排水沟,水沟与边坡之间设坡度为3%的平台,平台需加固并设平台排水沟。6.3路拱横坡行车道路拱横坡采用2%,土路肩路拱横坡3%。6.4路基防护 路堤当路堤高度H3m时不设防护,当填方高度H3m时,采用片石固定路基,并在片石间隙植草防护。 路堑路堑高度H3m处的路段不设防护,当路堑高度3mH8m时,采用拱形骨架防护;路堑高度H8m时,一级边坡采用拱形骨架防护,二级及以上边坡采用植物防护。本项目为四级道路,大部分路段沿原有道路高程而建,路垫高度大部分路段小于3m,仅在建设的小桥两端的小部分路段会出现3mH8m的路段,应按要求对其进行防护。项目拟建道路全程无路堑高度H8m的路段。6.5路基、路面排水挖方路段设置(60×60)cm矩形边沟,填方路段在坡脚1m外设置(60×60)cm梯形排水沟,深挖方路段在路堑边坡坡顶5m外设置(60×60)cm梯形截水沟,边沟、排水沟、截水沟均采用M10浆砌片石加固。图6 边沟及排水沟截面图6.6桥涵工程根据现有道路沿线地形变化情况,改扩建工程拟新建3座小桥,共82m,原有红三干渠桥利旧,不改造;涵洞15道(其中圆管涵2道,盖板涵13道),共168m。拟建小桥情况见表7,拟建排水涵洞情况见表8。道路沿线设置桥涵具体位置见图3。表7 项目拟建桥梁技术参数一览表桥梁名称项目号小桥号小桥号小桥跨红三干渠小桥中心桩号K1+678.000K2+816.000K5+300.00K9+574.000孔数-孔径(孔-m)1×10.01×6.03×16.01×16.0交角(度)80909090桥梁宽度(m)8.58.58.58.0桥梁长度(m)16125422桥梁面积(m2)136102459176地震烈度VIIIVIIIVIIIVIII上部结构现浇钢筋混凝土空心板现浇钢筋混凝土空心板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下部结构U型台、扩大基础U型台、扩大基础柱式墩台、钻孔灌注桩基础柱式墩台、钻孔灌注桩基础备注新建新建新建旧桥利用表8 项目拟建及改建涵洞技术参数一览表序号中心桩号涵洞类型涵长(m)孔径(孔数-孔径)进口形式出口形式备注1K0+545钢筋混凝土圆管涵101×1.5八字墙八字墙新建2K0+970钢筋混凝土盖板涵111-3.0×1.5八字墙八字墙拆除重建3K1+437钢筋混凝土盖板涵201-1.0×1.0水渠水渠新建4K1+620钢筋混凝土盖板涵101-1.0×1.0水渠水渠新建5K2+348.5钢筋混凝土盖板涵101-1.0×1.0水渠水渠新建6K2+356钢筋混凝土盖板涵101-1.0×1.0水渠水渠新建7K2+397钢筋混凝土盖板涵101-1.0×1.0水渠水渠新建8K4+001钢筋混凝土盖板涵111-2.0×1.0水渠水渠拆除重建9K5+750钢筋混凝土圆管涵101×1.5八字墙八字墙拆除重建10K6+514钢筋混凝土盖板涵121-1.0×1.0水渠水渠拆除重建11K7+515钢筋混凝土盖板涵101-1.0×1.0水渠水渠拆除重建12K7+802钢筋混凝土盖板涵161-1.0×1.0水渠水渠新建13K8+158钢筋混凝土盖板涵101-1.0×1.0水渠水渠新建14K10+226钢筋混凝土盖板涵101-1.0×1.0水渠水渠新建15K10+290钢筋混凝土盖板涵101-1.0×1.0水渠水渠拆除重建6.7路面工程本着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并结合区域气候、筑路材料及交通量的情况,路面采用沥青混凝土高级路面。 新建路面结构上面层:4cm细粒式沥青混凝土(AC13F连续密级配);基 层:18cm水泥稳定砂砾基层(水泥:碎石=4.5:100);底基层:20cm级配砂砾。总厚度:路面总厚度为42cm 补强路面结构上面层:4cm细粒式沥青混凝土(AC13F连续密级配);基 层:18cm水泥稳定碎石(水泥:碎石=4.5:100)。总厚度:路面新增层总厚度为22cm6.8道路交叉工程本项目范围内的道路交叉口均为平面交叉,相交口共有20个,除起点与省道302线相交外,其它均为乡村道路,主要交叉口见表9。表9 主要交叉口设计方案序号交叉道路等级交叉位置桩号被交叉路宽度(m)交叉口形式1省道302K0+00010T2乡村道路K0+0626T3乡村道路K0+2286T4乡村道路K2+3446十5乡村道路K3+3936T6乡村道路K3+5156T7乡村道路K3+6326T8乡村道路K3+7496T9乡村道路K3+8576T10乡村道路K3+9836T11乡村道路K4+0086十12乡村道路K4+1076T13乡村道路K4+2246T14乡村道路K5+4206T15乡村道路K8+0706T16乡村道路K8+1566T17乡村道路K8+9266T18乡村道路K9+8226T19乡村道路K10+2366Y20恩红公路K10+4488T所有平交口,根据道路纵横粕进行竖向设计。6.9绿化工程本项目施工完成后对施工期扰动的原有绿化植被进行植被恢复,并在沿线道路两侧路基裸露处,进行种草绿化,固定路基。恢复措施包括直播草籽3.178hm2。图7 项目路基边坡绿化位置6.10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全线设置完善的交通标志和标线,对带有文字的标志,指路标志可考虑适当增大字高和板面尺寸,交通标志、路面标线的设置按照国标GB5768-2009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规定执行,设置完善的交通标志和标线。7、土石方平衡本项目挖方为38910m3,填方总量为35226m3,弃方为3684m3,借方15220m3,弃方为18904m3。挖填方平衡见表10。表10 项目挖填方平衡表线路长度(km)挖方(m3)借方(m3)填方(m3)弃方(m3)拟建公路10.44838910152203522618904土石方量74136 m3挖方38910 m3填方35226m3弃方18904m3借方15220 m3利用方20006m3图8 土石方平衡图本项目拟设2个取土场,分别位于在K0+500左侧50m处与K2+900左侧87m处,总占地面积为0.33hm2,本项目部分普通土借方均来自取土场。项目产生弃方用于填补取土场产生的凹坑,剩余的弃方就近送至红寺堡开发区皮条沟砂场,用于填补取沙后遗留的废弃凹坑;旧路铲除沥青经破碎后用于加宽部分的路基填料。8、筑路材料来源 碎石、片石取自红寺堡开发区砂坝沟碎石料场,该料场位于省道302线(盐兴路)K211+300左侧6.1km处,料场规模较大,石质为深灰色石灰岩,碎石压碎值为12.8%,可供路面面层、防护、桥涵等工程用料。储量丰富,开采方便,外购取料,汽车运输。 砂砾、砾石、砂取自红寺堡开发区皮条沟砂场,该料场位于省道302线(盐兴路)K211+300左侧1km处,砂砾料场规模较大,级配好,采集方便。可供路基、路面基层、底基层及各类垫层、排水、防护及安全设施等工程用料。 水泥水泥购自宁夏赛马水泥有限公司,水泥运至本项目施工营地搅拌站,与砂石料制度混凝土用于路面、桥涵、排水、防护等工程。 工程及生活用水用水水源为沿线村庄供水管线供水。 钢材、沥青本项目刚才均购自青铜峡市钢材企业;沥青购自位于青铜峡市大坝镇的宁夏青铜翼龙物资有限公司青铜峡沥青库,沥青运至本项目施工营地沥青拌合站(15t/h),沥青在拌合站内与砂石料混合,得到沥青混合料后运至施工路段进行路面修建。 路基用土本项目路基用土大部分从本项目挖方中调配,其余借方从设置取土场取用。9、工程占地工程永久占地13.984hm2(含旧路),其中新增6.148hm2,临时性占地1hm2(临时施工营地占地0.67hm2,取土场占地0.33hm2)。本项目设置临时施工营地1处,包括堆料场、水泥拌合站、预制场、施工生活区,位于本项目K100+50左侧10m处,占地面积共0.67hm2。设置取土场2处,位于K0+500左侧50m处,占地面积0.15hm 2,K0+900左侧87m处,占地面积0.15hm 2占地类型和面积详见表11。表11 工程占地一览表序号行政区项目组成占地性质用地类型及数量(hm2)合计其它草地林地建设用地(旧路)1红寺堡区路基工程永久6.0107.6713.682桥涵工程永久0.1400.160.33临时施工营地临时0.67000.84取土场临时0.33000.33合计7.1507.8314.98本项目新增永久占地为61480.3m2,新增用地均为现有道路两侧拓宽部分,拓宽距约为1m,不涉及拆迁。10、工期安排根据建设方建设期为2015年8月2016年8月,计划建设工期12个月。11、总投资及环保投资本项目总投资总投资2300万元,环保投资92.1万元,占总投资的4%。本项目环保投资见表12。表12 项目环保投资一览表时段项 目内 容投资金额(万元)比例(%)环境效益施工期水土保持工程措施路基防护11.512.48防止水土流失,减小本工程对当地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大气环境影响减缓措施筑路材料堆放及运输过程中篷布遮盖6.57.06减轻本工程对当地大气环境及过往行人产生的不利影响。路基施工洒水降尘9.310.09声环境影响减缓措施设置禁止鸣笛、减速慢行等标志,设置减速带25.027.14减轻本工程施工过程中对声环境敏感点的不利影响小计52.356.78/营运期改善生态环境临时用地植被恢复17.418.89防止水土流失,减小本工程对当地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绿化工程道路绿化带及其他绿化工程22.424.32小计39.843.21/合计92.1100/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本项目旧路为沥青混凝土路面,由于超负荷运营,路面破损严重,导致过往车辆颠簸幅度较大,使道路起尘量增大,污染沿线环境空气;由于现有道路建设时大部依地势高低起伏而建,破路较多,致使过往车辆行车速度下降,耗费功率较大,机动车发动机噪声较大,对沿线村庄居民会有一定影响;现有道路在沟谷内都是依其底部而建,因洪水冲刷,部分路段路况很差,运输废物车辆经过时,若在下雨天发生侧翻等事故,会有污染水环境的风险。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介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1 项目的地理位置本项目改扩建道路位于宁夏吴忠市红寺堡区大河乡境内,起点接省道S302(地理坐标为北纬37°2019.38、东经105°5726.25),终点接恩红公路(地理坐标为北纬37°2356.23、东经105°5254.12),全长约10.448公里。途经乌沙塘村、龙兴村、龙泉村、红崖九村,该道路为红寺堡区南部一条链接省道S302线与恩红公路的重要交通线。2 地形地貌红寺堡区属山间丘陵地貌区,大陆性气候特征十分明显,平均年气温8.4,年太阳总辐射143.9千卡/平方厘米,年日照时数达3036.4h,日照时间长,光热资源丰富。土壤侵蚀程度轻微,土壤类型为淡灰钙土,温度及日照条件可满足多数农作物生长发育的需要,特别是日温差大,平均14,有利于有机物质的合成和积累。项目经过区域主要地貌类型由罗山谷冲积扇,红寺堡洪积冲积平原和黄河河谷平原构成。路线整体上处于低山丘陵区,地形起伏较缓,平岗与宽谷相间,主要由平岗浅滩、坳谷洼地等组成,总体地势东南向西北倾斜。3 气象、水文红寺堡地势南高北低,平均海拔1240m1450m。属大陆性中温带干旱及中温带半干旱气候,具有冬寒长、夏热短,春暖快、秋凉早、干旱少雨、日照充足、蒸发强烈、风沙大、气象灾害较多等特点。区内年平均气温为7.78.4,多年极端最高气温为37.938.1,极端最低气温为-27.329.6,区内日温差较大,昼夜一般相差1116,年平均降雨量277296mm左右,主要集中在7、8、9三个月;年平均蒸发量在19282148mm。年平均风速2.83.0m/s;以西北风为主,最大风速2024m/s,多出现在春季。最大冰冻深度为1.37m。红寺堡处于清水河水系及红柳沟流域。其特点是气候干旱少雨,风沙多,植被稀少。水资源较为贫乏。河流沟道多属于干旱间歇性河流,径流量小,矿化度高达213g/l,水质差,对钢筋混凝土有较强的腐蚀性。红寺堡区地表水来源主要为扬水灌溉渠和大气降水。扬水灌溉渠道主要有固海扬水灌溉工程、“1236”红寺堡扬水灌溉工程和盐环定扬水工程,遍布项目所经大部分区域。灌区内排灌水系发达,水利设施完善,流域内渠道均为人工沟渠,流量为人工调节。4 地质与地震路线经过地段土层结构基本一致,为第四系晚更新世风积黄土(Q3e01)。5.5-14m内为浅黄色,具有大孔隙结构,土层不均,具有中等自重湿陷性;以下土质呈浅黄色-黄褐色,不具湿陷性。项目区所处大地构造位置隶属“祁吕贺”山字型构造体系的脊柱贺兰皱带,二级构造单元为:横山堡青龙山彭阳复皱带。该带自灵武横山堡向南磁窑堡、马家滩、大罗山、青龙山、云雾山直入甘肃境内,自北向南可划分为:横山堡复背斜,磁窑堡马家滩萌城复向斜,罗山复背斜,韦州复向斜,青龙山复背斜,惠安堡向斜以及云雾山彭阳新生代隆断。横山堡复背斜北部自内蒙古抗盖井以北地区向南入宁夏横山堡直至磁窑堡西,在宁夏境内长约40km,地面广为新生界覆盖。该复背斜自西向东由一系列走向略呈北北东向的背斜向斜及断裂组成。主要褶皱有:三道沟背斜、沙沟向斜、丁家梁背斜、马莲台向斜等,他们由奥陶纪灰岩、石炭纪和二叠纪煤系地层所组成。复背斜内的断裂走向北偏东或偏西,多倾向东,长几公里至几十公里,如灵武东隐伏状断裂-黑山-风嘴子坡冲断裂。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路线所经地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2g,对应地震基本烈度为VIII度。依据交通部发布的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14),对人工构造物按相应地震动峰值加速度系数进行抗震设计。5 工程地质项目区地势较平缓,沿线地质多为粉质沙土,地下水埋深较深,属干旱区,无不良地质现象,施工相对较容易。6、土壤植被项目区土层深厚,土壤以淡灰钙土、风沙土为主,两者呈复区存在居多,土壤有机质4.48g/kg,碱解氮13.0mg/kg,速效磷小于2.0mg/kg,速效钾138mg/kg,全氮0.34g/kg,全磷0.31g/kg,全钾17.24g/kg,表层含盐量低,为0.21g/kg。红寺堡区天然植被覆盖率低,开发过程中进行了大量的人工植被栽培。截止2012年,累计完成人工造林面积129.1万亩。其中:防护林13.2万亩,经济林24.2万亩(其中葡萄11.6万亩、经果林12.6万亩),退耕还林23.8万亩,荒山造林58.4万亩,封育9.5万亩。行政区划调整后新接管林地26.31万亩,林地总面积达到155.41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13.66%,林木绿化率达到34%,土地沙化治理比例达到40%,农田林网化率达到85%,村庄绿化率达到85%,城市公共绿地12.09万m2,城区绿地率31%,绿化覆盖率35%,城区人均公共绿地9m2,单位面积森林蓄积量达到12.7m3,林业产业基地面积达到11.6万亩,林业总产值达到3300万元。本工程局地天然植被型为荒漠草原植被,属温带荒漠类型中的旱生植物,植被稀疏。主要植被有沙蒿、甘草、猫头刺、牛心朴子、白草、芨芨草等。沿线村庄路段多为农田,其植被主要以农作物为主。7、矿产资源红寺堡区的矿产主要有煤、白云岩、石灰岩、冶镁白云岩、砂石等。煤矿产资源主要分布在太阳山移民开发区、土坡等地,其中太阳山含煤范围南北长6.5km,东西长1.5km,面积9.75km2,煤炭初步勘探储量为19亿t,属大型矿,有较高开采价值;土坡煤矿位于大河乡西南、原石炭沟乡东北,勘探储量为1.47亿t,属中型矿,矿区以无烟煤为主,年产量250万t。金属矿产主要分布于罗山、小罗山、太阳山一带。据统计开发区现有铜矿点3处,铅矿点4处,铁矿点2处,但都因储量不丰,矿石品位不高,而无较大开采价值;太阳山开发区(原太阳山镇驻地)已探明的冶镁白云岩(镁矿)露天矿储量572.77万t,远景储量18亿t,镁含量达到22%,具有较大的开采价值;位于南川乡的电石灰岩矿床,质量好,出露条件优越,宜露天开采,为中型矿床。社会环境简况(社会经济结构、教育、文化、文物保护等)1、行政区划及人口本项目所在区域属红寺堡区管辖,辖区内共有3个乡,2个镇,1个街道,2个城镇社区,61个村委会,土地面积3522.99km2。2013年年末红寺堡区全区常住户数44514户,常住人口179390人。其中:男性92565人,女性86825人;民族以回族为主,其中汉族69217人,回族109988人,其他少数民族185人;城镇人口49154人,乡村人口130236人,城镇化率27.4%。全年人口出生率15.37,自然增长率为9.72,死亡率5.65,出生政策符合率80%。2、社会经济概况红寺堡狠抓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全力推进工业化、城市化和农业产业化进程。大力培育节水高效农业,累计发展酿酒葡萄11.6万亩、设施农业7.45万亩,黄牛养殖8万头,葡萄产业成为引领农业转型的特色优势主导产业,作为宁夏葡萄四大产区之一,已纳入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产业长廊。依托境内丰富风光资源和国有未利用荒地,大力发展环保新型工业。老马清真食品厂、科冕葡萄酒厂、瑞丰葡萄榨汁厂、芦草井沟煤矿、罗花崖煤矿、卓德酒庄等重点工业项目快速推进;长山头、鲁家窑、嘉泽风电和宁夏发电集团50MW光伏发电等新能源产业不断壮大。商贸服务、信息中介、金融保险、交通运输和清真餐饮等服务业快速发展。2012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86亿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8000万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8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000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12000元。2013年底,完成地区生产总值6.5亿元,占全区GDP的0.59%、吴忠市的12.8%;人均GDP为2800元,只相当于全国的1/6、全区的1/5、吴忠市的1/3;农民人均纯收入3030元,与全区平均水平比差470元, 与南部山区八县比高407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330元;三产业比为52:16:32,完成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51亿元,完成地方一般预算收入1909万元,财政自给率仅10.64%。红寺堡区经济发展水平在全区总体处于中低水平。随着农田水利和沟渠排水等基础设施逐步完善,红寺堡农业生产已步入正轨,区内农户基本上已解决温饱问题。工业发展处于初期阶段,工业经济基础十分薄弱,总量较小。现状红寺堡区的工业主要以煤炭开采、建筑建材、药材加工、农副产品加工为主。主要的工业产品为煤炭、中药材、机砖、炭化硅等。第三产业发展迅速,主要以科教文化、交通运输和商贸业为主,特别是商贸流通日趋活跃,已成为带动第三产业乃至城市发展的主导力量。城区作为红寺堡的行政、经济和文化中心,是红寺堡第三产业的主要聚集地。旅游开发处于探索阶段,罗山自然、人文景观资源蕴藏丰富,是红寺堡区旅游产业开发的重要依托,较具发展前景。城区具有相对较完善的基础服务设施,城郊邺已形成万亩葡萄种植园、枸杞园、桑树园和枣园(四大生态园)将更有利于形成罗山脚下,与罗山国家自然保护区相望的田园画卷。3、交通运输红寺堡区区位、交通优势明显,是承接宁夏东西南北的地理中心,北临吴忠市利通区和青铜峡市、灵武市,南至同心县,东至盐池县,西北与中宁县接壤。北距首府银川市127km,南距固原市220km,西距甘肃省兰州市360km。境内盐中高速、福银高速、定武高速3条高速公路和盐兴公路、黄同公路、滚新公路、恩红公路4条县道纵横交错,太中银铁路、滚红高速公路和即将建设的红桃高速、银西高铁穿境而过,城区东距银川河东机场、西距中卫香山机场均不超过150km,中部干旱带交通枢纽型城市地位业已形成。本项目西距省道S304 约600m,交通便利。4、文化旅游红寺堡区充分利用全国最大的生态移民扶贫开发区的优势和影响,大力挖掘红寺堡历史上的草原文化、农耕文化,深度开发扬黄水文化、移民多元文化,建成宁夏移民博物馆,建设生态移民文化广场、生态移民文化主题公园、雕塑群、碑林群等文化基础设施,使红寺堡区成为我国反映古今中外生态移民的展示交流中心和生态移民文化展示区。红寺堡旅游资源开发潜力巨大,罗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宁夏三大名山之一,蕴藏着丰富的生物物种,截止目前,共登记旅游景点12处。罗山生态旅游系列景点、黄河梯级大泵站系列景点、移民风情休闲度假山庄和葡萄旅游等旅游开发项目,为红寺堡旅游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环境质量状况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环境空气、地表水、地下水、声环境、生态环境等)1、环境空气质量现状本次现状评价引用宁夏智诚安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实验室(计量认证证书编号:2013300230B号)于2014年10月8日2014年10月14日的现状监测数据,监测点位为大河乡人民政府和大河乡中心学校,大河乡人民政府位于本项目东北侧10km处,大河乡中心学校位于本

    注意事项

    本文(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红寺堡区红崖至大河九村公路改建工程环评报告.doc)为本站会员(仙人指路1688)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