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井区桥梁工程施工方案.doc
贵州华隆煤业有限公司化乐煤矿一井区桥梁工程(3#桥)施工方案批准: 审核: 编制: 目 录一、编制依据及原则二、工程概况三、组织措施四、主要施工工艺及方法五、雨季和冬季施工六、资源配置七、安全质量保证措施八、施工环保和水土保持九、文明施工十、施工进度计划横道图十一、施工平面布置图一、编制依据及原则1.1编制依据1、贵州华隆煤业有限公司化乐煤矿一井区桥梁工程3#桥招标文件及设计施工图;2、贵州华隆煤业有限公司化乐煤矿一井区桥梁工程3#桥总平面布置图。3、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4、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 041-2000;5、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6、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1.2编制原则结合本框架桥施工特点,按照业主的总体目标及要求编制详细的实施性施工方案,明确施工工艺及施工方法,强调过程操作要点,指导现场标准化施工,确保施工安全、工程质量,满足工期要求。二、工程概况1、工程概述一井区3#桥为框架箱体结构桥,其总宽度为14m。桥上线路为平坡,设计活荷载等级为公路一级,基底置于粉土层上,地基承载力基本允许值为180KPa,基底垫层为C15素混凝土,垫层襟边尺寸为10cm,桥箱体为C40防水钢筋混凝土,桥面栏杆为大理石栏杆,桥面保护层为C35钢丝网豆石混凝土,箱体顶面采用两布三冷涂料作为防水层,箱体两层采用两遍再生橡胶沥青胶涂料,检查台阶采用M5浆砌片石砌筑。2、施工的难点 2.1、该桥梁贯穿河道,其基础土石方开挖难度较大,根据场地实际情况,因此基础施工阶段如何处理好排水和防土方塌陷问题是一个难点。2.2、冬季防冻是本工程中的难点,如果不作好提前准备将会影响整个工程进度,并且可能会影响到施工质量和工程安全。2.3、因该工程防水要求较高,做防水处理过程中,施工时必须精细,缜密处理防水每一个环节。认识到了工程的难点,我公司针对问题认真分析,做出了预案,将保证工程保质、保量、保安全、保工期全面完成。三、组织措施 1、施工组织机构针对本工程我公司将选派具有丰富经验的管理和技术人员,组织一支精干的项目管理队伍,全力以赴组织施工,并与公司团结协作,诚实守信,克服困难。以科学的组织,严格的管理,精心的施工,确保工程优质、高效的达到预计工期。1.1、项目管理框图项目副经理:技术负责人:项目经理:安全员 :统计员:施工员:质量员 : 1.2、项目部和施工班组职责 (1)项目经理 项目经理是我单位在项目施工现场的最高代表,代表我单位行使法人代表的权力,主要职责如下: 1)受法人代表的委托,负责本工程承包合同的全面履行对项目的施工工期、质量、成本、安全、服务等全面负责。 2)贯彻执行国家和地方政府的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执行我单位制定的各项管理制度。 3)按项目管理要求建立适合本工程的组织管理机构,任命专业的主要负责人,并制订各项规章制度及各类管理人员的职责和权限。 4)严格执行财经制度,加强财务管理,正确处理国家、企业、个人的利益关系。 5)确定项目管理总目标和阶段目标,进行目标分解,通过对项目各分解目标的控制,确保实现总体目标。 6)及时适当地作出项目管理决策,包括重大技术、组织措施,财务工作,资源调配,进度等决策。 7)协调本组织机构与协作单位之间的配合及经济、技术关系,代表法人进行有关签证。 8)处理项目外部事务,协调友邻单位和地方政府的关系,签署有关文件。 9)全面负责项目的施工经营活动。 10)及时向单位报告项目实施情况。 (2)项目副经理 1)全面组织管理施工现场的各项生产活动,合理调配劳动力、生产材料和施工机械的配置使用。 2)对项目的阶段目标进行细化分解,落实到各施工班组,按目标实施管理,确保工期、质量与目标的实现。 3)按项目的施工组织设计施工。 4)组织有关部门对现场各施工阶段的开工条件进行检查,确认,适时组织人员进场,开展各阶段、各专业的施工。 5)主持现场施工协调会,处理不同阶段的进度、质量,安全等方面的问题。 6)负责审批施工计划,并组织实施。 7)负责管理项目的环境保护、安全、文明施工等工作。 8)负责项目施工的中间验收和交工工作。 9)在项目经理的授权下,代理项目经理部分职责。 (3)项目技术负责人 1)根据单位月度施工生产计划,组织编制周计划,包括劳动力、材料、机械和设备的使用计划,并监督、检查。 2)组织编制工程项目的施工组织设计,包括工程进度计划和技术方案,制订安全生产和保证质量措施并组织实施 。 3)编制项目质量计划,按质量体系ISO9001:2000标准制定实施计划并落实。 4)组织并监督、检查标准、规范,实施施工方案的技术措施。 5)负责推动运用新工艺、新技术。 6)批准项目的重大施工方案。 7)参加施工调度协调会,解决施工中的技术问题。 8)负责项目的施工技术管理工作。 9)负责项目的施工技术管理工作,主持项目的施工资料的整理和归档工作。 (4)统计员 1)编制项目月度和周计划,并监督、检查计划的实施。 2)根据施工生产计划,与各部门签订供需保证和租赁合同,并严格履行。 3)负责合同管理,监督合同的执行并处理合同方面的纠纷。 4)负责项目各项统计,按时向有关部门报告。 5)参与项目经营方面的决策,充分掌握和了解市场行情,为各项决策提供依据和信息。 6)负责项目的预、结算管理工作。 7)负责项目各项经济考核制度的建立、检查与考评管理工作。 (5)施工员 1)全面负责施工现场的生产活动。 2)负责项目的生产组织和管理,并使生产活动满足施工组织设计、施工计划的要求。 3)负责项目的安全及文明施工。 4) 组织实施项目部制定的施工计划,并根据情况及时进行调整,确保施工的总进度计划。 5)编制施工进度计划,合理调配劳动力、材料和机械设备,保证工程进度的顺利进行。 6)负责施工过程中各工序的持续进行,合理安排,保证施工的正常进行。 7)负责施工过程中的各项中间验收的申报及落实工作。 8)填写施工日志及施工记录,参加质量评定工作。 9)负责施工现场的技术管理工作 10)组织实施图纸会审和技术交底工作。 11)负责对建设方、监理、质检等各部门技术资料的申报和填写。 12)负责工程技术资料的收集及整理、归档。 (6)质量、安全员 1)负责ISO9001:2000质量标准体系在施工项目中的具体运用。 2)负责施工组织设计中安全措施的落实、管理和检查工作。 3)负责制定施工质量,安全方面的管理制度,规定。 4)负责质量、安全方面的教育、培训和技术交流工作。 5)负责质量安全等方面的记录资料的填写、收集归档。 6)负责质量、安全的检查、控制点的制定和监督。 7)负责质量、安全隐患的检查、处理纠正。 8)负责与质量、安全等部门的联系,按要求填报有关报表。 9)在项目范围内行使质量、安全一票否决权。 (7)施工班组: 1)根据项目部下达的施工计划,认真组织班组进行施工作业。 2)参加项目部调度会及有关协调会,提出人力、机具、物资的协调要求。 3)严格按照施工图纸,规范及施工方案和技术交底的要求,在工程技术人员的指导监督下,进行施工作业。 4)严格按照质量标准和检验程序,完成自检工作,接受专业互检和专项检查,确保工程质量。5)认真做好班前质量、安全及施工方面的各项技术交底工作。2、临时工程2.1、施工用水:现场搅拌站施工使用地下水和当地自来水,以及使用周边水塘及河道中的水均可以作为施工用水和工地养护砼用水的主要来源。2.2、施工用电:根据业主指定的施工电源接点,在施工现场安装一台300KW的变压器,以保证现场搅拌站及现场施工机具的施工用电量。2.3、搅拌站设置:砼搅拌站设置在施工现场,桥的西北侧,均为现场自拌砼,现场配置两台120型搅拌机,一台砼输送泵。四、主要施工工艺及方法:1、施工工艺流程框架桥施工工艺流程图见下图。框架桥施工工艺流程图底板侧墙底部混凝土浇筑底板及侧墙底部模型安装检查验收施工准备测量放线基坑开挖基底处理基底垫层底板钢筋加工绑扎隐蔽工程检查等强(P>5MPa)拆模;侧墙及顶板钢筋绑扎隐蔽工程检查侧墙及顶板混凝土模板安装加固侧墙及顶板混凝土浇筑等强(>100%)拆 模检查验收防水处理附属施2、施工方法总体施工方法:底板、墙身、顶板各部位均采用定型组合钢模板,脚手架采用满堂钢管脚手架,砼现场搅拌后,采用砼输送泵进行浇筑,桥身分底板和墙身下部(底板上500mm)一并浇筑、墙身上部和顶板钢筋砼一并浇筑的两次浇筑方式。2.1、施工准备2.1.1、小桥开工之前,施工单位技术部门根据设计施工图及相关资料认真核对小桥的细部结构尺寸、标高及地基承载力的要求。2.1.2、小桥施工之前,应在小桥四周设置临时排水沟和截水沟,存料、加工场地按照规范化管理要求进行硬化处理。2.1.3、施工前,按照设计要求和技术规划小桥的砼框架主体模型、同时编制好施工组织计划与安排。2.1.4、施工用材料陆续进场,并进行材料的检验,不合格材料坚决不予以进场。2.1.5、进行施工放样,定出开挖位置及中心线控制桩并按照要求设置测量控制点,以便施工过程中进行复测。2.1.6、开工之前,由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工程部、施工班组开专题技术交底会议,明确施工过程的控制及有关技术规范要求,提高全体施工人员的质量、安全意识。2.2、测量放样施工前,首先确定出桥体中心以及纵横轴线,施工放样时应注意框架与河道线路斜交的定位方法,准确的定出箱体轴线与线路的中心线的准确位置。根据纵、横轴线,计算出基础边线,再放出基坑的开挖范围,基坑各定位点的标高及开挖过程中标高的复查,用水准测量控制。2.3、基础施工2.3.1、基坑开挖框架桥基坑采用明挖法,挖掘机开挖,辅以人工清基底,机械开挖至设计标高30cm时采用人工清底避免扰动地基。基坑底平面尺寸应按照基础换填尺寸大小每边加宽0.5m,基坑范围以外四周设置排水沟和集水井,采用人工或水泵将基坑内的积水排出坑外,防止基坑遭水浸泡,影响基底承载力达不到设计要求。根据现场实际地质情况及开深度进行放坡开挖,一般坡度系数取1:0.75。2.3.2、地基检验A、基底平面位置、尺寸大小和高程。B、基底地质情况和承载力是否与设计资料相符合。C、基底处理和排水情况。D、基底高程容许误差符合下列规定序号基坑情况允许偏差(mm)检验方法1土(高程)±50测量检查2石(高程)+50200基坑开挖到位后,联系监理及设计单位进行地基承载力的试验和地基情况核实,且满足设计要求后按下图示意开挖基坑。对特殊的地质水文地段,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决定支护方案、开挖范围和防排水措施。基础开挖示意图2.3.3、地基处理若框架桥基底不能满足设计要求,则采用级配砂石,掺入3%的水泥浆进行换填处理。主体结构基底设计应力必须满足设计要求,且处理后级配砂石及地基承载力必须满足设计规定。2.3.4、砼垫层浇筑A、框架桥主体下部10cm厚C15素砼垫层施工前首先按照设计位置进行放样及挂线,经过现场核对合格后立模板,一次性浇筑砼垫层,采用插入式振动棒振捣,浇筑施工的砼由现场搅拌站搅拌,输送泵送入现场浇筑。B、垫层根据不同的环境等级分别采用设计要求的相应的砼,砼由现场搅拌站统一供应。拌和的砼的原材料要符合有关技术规范规定,并经检验合格,严格按施工配合比进行拌和,并按本次浇筑砼的数量由试验员做好砼试件。砼采用输送泵送入现场,从一端向另一端浇筑,采用插入式振动器逐层振捣。砼浇筑完毕后,应进行抹面。2.4、框架桥主体施工2.4.1、钢筋加工及安装钢筋加工严格按照设计尺寸进行加工,主筋接头必须采用闪光对焊,接头进行纵向打磨,钢接头应避免设置在应力最大处,并分散布置。双筋采用并排布置,三筋采用梅花型布置。结构中钢筋骨架均为双面焊接,其中相互搭接长度不小于10d(d为钢筋直径),同时预留架立钢筋,架立钢筋加工好的一次性绑扎到位,采用钢管架加固。骨架在钢筋工棚内下料制作,半成品运至施工地点进行绑扎,钢筋的弯制应严格其几何尺寸,接头型式、位置、焊接、弯制半径、长度等符合下页表要求。钢筋加工允许偏差序号项目允许偏差(mm)检验方法1受力钢筋全长±10尺量2弯起钢筋的弯折位置203箍筋内净尺寸±5(桥梁±3)钢筋加工在现场加工后,加工成品钢筋经相关检验合格后人工进行绑扎,绑扎按已放出的中心线位置确定几何尺寸,弹好墨线,绑扎底板下梗肋及竖墙部分钢筋,顶、底板上下层钢筋之间绑扎定位支撑钢筋,以保证上下层钢筋的间距。钢筋与模板之间采用同标号混凝土垫块或者大理石垫块,保证保护层的厚度。绑扎完成经自检合格后报请监理工程师进行验收,监理验收合格后进行模板安装。钢筋安装及钢筋保护层厚度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序号名称允许偏差(mm)检验方法1受力钢筋排距±5尺量,两端、中间各一处2同一排受力钢筋间距基础、板、墙±20柱、梁±103分布钢筋间距±20尺量,连续3处4箍筋间距绑扎骨架±20尺量,连续3处焊接骨架±105弯起点位置(加工偏差±20mm包括在内)30尺量6钢筋保护层厚度c(mm)C35+10 -5尺量,两端、中间各2处25C35+5 -2C25+3 -12.4.2、框架桥底板施工框架桥施工首先要做好测量工作,应使框架身中心线、基础中心线在同一线上,将框架身的十字线弹出,并按设计弹出框架身沉降缝位置,缝宽3cm,绑扎钢筋,立底板外模,模板采用钢模,模板衔接处用宽胶带密封。在模板、钢筋施工完成后,应对模板和钢筋进行认真检查,特别是模板的垂直度、表面平整度及棱角线型的检查,保证模板竖直,表面平整及接缝严密、棱角分明。基础模板架立加固到位后向监理工程师报验,并浇筑混凝土。混凝土在拌和站集中拌制,混凝土罐车运输,混凝土溜槽入模或泵送入模,插入式振捣棒振捣,插入式振动棒捣固时,其移动间距不应超过振动棒作用半径的1.5倍,并注意与侧模保持50100mm的距离;插入下层砼50100mm;每一处振动完毕后应边振边徐徐提出振动棒;振动时振动棒避免碰撞模板、钢筋及其他预理件;对每一振动部位,必须振动到该部位砼停止下沉,不再冒出气泡、表面呈现平坦、泛浆为止。砼初凝后,采用土工布覆盖洒水养生,养生时间不得小于7d。2.4.3、框架桥墙体及顶板模板施工底板混凝土灌注完毕,达到一定强度,支立架设边墙模板及顶板内模。模板的安装顺序:先立两边墙内模至上倒角,然后立外边墙模板,最后搭支撑架铺顶部模板。顶板模板设置预拱度。模板安装详见下表要求:模板安装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序号项 目允许偏差(mm)检验方法1轴线位置基础15尺量每边不少于2处梁、板、墙52表面平整度52m靠尺和塞尺不少于3处3高程基础±20测量梁、板、墙±54模板的侧向弯曲柱h/1000拉线尺量梁、板、墙l/15005梁、板、墙两模板内侧宽度+10 -5尺量不少于3处6梁底模拱度+5 -2拉线尺量7相邻两板表面高低差2尺量注:h为柱高;l为梁、板跨度。2.4.3.1支架及加固2.4.3.1.1为保证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框架身内及顶部采用满堂支架,满堂支架采用碗扣式脚手架作为支撑体系,支架纵、横向及两侧间距根据顶板实际厚度确定,整个支撑体系纵、横向设置剪刀撑,使整个支架形成一个牢固、稳定的整体。支架顶部及两侧安装好调节杆,在调节杆顶托上方铺设10×12横向方木(松木)。纵向铺设50×6木板,外模板采用1215厚胶合模板钉于木板上,内模采用组合钢模,局部尺寸变化采用木模。(1)支架采用碗扣式脚手架,立杆主要采用3.0m、2.4m、1.8m等几种,立杆接长错开布置,横杆采用0.9m、0.6m、0.3m三种组成,顶托、底托采用可调托撑。(2)安装时先确定起始安装位置,并根据底面标高确定立杆起始高度安装预制块,利用可调底托将标高调平,避免局部不平导致立杆不平悬空或受力不均,安装可采取先测量所安装节段地面标高,根据所测数据计算出立杆底面标高,先用可调底托将四个角标立杆高调平后挂线安装其它底托,后安装立杆。(3)支架布设注意事项a.当立杆基底间的高差大于60cm时,则可用立杆错节来调整。b.立杆的接长缝应错开,即第一层立杆应用长2.4m和3.0m的立杆错开布置,往上则均采用3.0m的立杆,至顶层再用1.5m和0.9m两种长度的顶杆找平。 c.立杆的垂直度应严格加以控制:架子按1/200控制,且全高的垂直偏差应不大于10cm。 d.在无荷载情况下逐个检查立杆底座有否松动或空浮情况,并及时旋紧可调座和小钢板调整垫实。 e.剪刀撑的大小应与架子的尺寸相适应。一般情况下剪刀撑应尽量与脚手架的节点相连,但亦可以错节布置。 f.斜撑杆的布置密度, 为整架面积的1/21/4,斜撑杆必须对称布置,且应分布均匀。斜撑杆对于加强脚手架的整体刚度和承载能力的关系很大,应按规定要求设置,不应随意拆除。(4)支架搭设安全注意事项:a、支架上安装警示彩灯管条,夜间及多雾时打开。距离支架前后50m处于路边架设行车减速标识牌,以防车辆撞到支架。b、支架施工区域外围设置隔离护栏,可采用塑料网围住,外围开阔处设置安全警戒标志牌,严禁非施工人员进入施工现场。c、架子工必须有上岗操作证,搭架过程严格按支架安装安全技术规范要求施工。(5)支架预压预压目的:检验支架的强度及稳定性,消除整个支架的塑性变形,测量出支架的弹性变形。预压材料:用袋装A、B组料对支架进行预压,预压荷载为梁体自重的120%。预压范围:整桥全宽范围。支架拼装时按设计纵距及横距布置立杆,支架顶利用顶托调平,铺设横向方木和纵向木板,拼装组合钢模板。 预压观测:在每一节段在每一段的中心、横向左右侧布3个点进行观测,在预压前对底模的标高观测一次,在预压的过程中平均每2小时观测一次,观测至沉降稳定为止,将预压荷载卸载后再对底模标高观测一次,从以上的观测资料中计算出支架的弹性变形及地基的下沉。 预压过程中进行精确的测量,可测出混凝土顶板荷载作用下支架将产生的弹性变形值,将此弹性变形值与施工控制中提出的因其它因素需要设置的预拱度叠加,算出施工时应当采用的预拱度,按算出的预拱度调整底模标高。同时要注意在支架外侧2米处设置临时防护设施,预压完成移除土袋,拆除模板,重新调整立杆高度。2.4.3.1.2框身外采用钢管及方木加固,为确保框身的几何尺寸,边墙内外模板再采用12钢筋拉杆及支撑方木加固方法。2.4.3.1.3框身内所有外露面模板采用组合钢模板,与混凝土相接触的模板表面刷涂脱模剂。边墙模板用拉杆固定,伸出混凝土外露表面的拉杆加焊止水环,拆模时将拉杆拆除。2.4.3.1.4模板接缝采用双面胶贴严实,保证接缝处严密不漏浆,安装完毕后及时检查其几何尺寸是否符合设计要求。2.4.3.1.5模板及支架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其必须安置于符合设计的可靠基座上,并有足够的支承面积和防、排水措施。模板及支架与脚手架之间不得相互连接。2.4.4、框架桥砼施工框架桥分两次浇筑成型,混凝土采用自动计量集中拌和站拌和,输送泵送料入模。 浇筑前对支架、模板、钢筋和预埋件进行检查,并将模板内的杂物、积水和钢筋上的污垢清理干净。模板的缝隙填塞严密,内面涂刷脱模剂。沉降缝的设置,应在框架桥浇筑混凝土之前,沉降缝应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安装防水涂料浸木板,不得有偏斜。 浇筑时检查混凝土的均匀性和坍落度。混凝土分层浇筑厚度不超过30cm,并用插入式振动器振捣密实。振动器移动间距不超过其作用半径的1.5倍与模板保持510cm的间距,插入下层5cm左右,并防止碰撞模板钢筋及预埋件。砼坍落度现场严格控制。 砼的捣固:砼的捣固是保证质量的关键工序,必须严密组织,规范操作。一是必须固定人员,责任到人。二是捣固要适当,既要防止振捣不足,也要防止振捣过度,以砼不再下沉、表面开始泛浆、不出现气泡为度。 混凝土的浇筑连续进行,如因故必须间断时,其间断时间小于前层混凝土的初凝时间或能重塑的时间,并经试验确定,若超过允许间断时间,须采取保证质量措施或按施工缝处理。大体积砼施工中要注意内外温差及砼核心温度最大值的控制。 浇筑混凝土时,应经常检查模板、钢筋、沉降观测点及预埋部件的位置和保护层的尺寸,确保其位置正确不变形。 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随时观察注意模板、支架等支撑情况,设专人检查,如有变形、移位立即校正并加固。 砼浇筑必须坚持动态质量控制和“三方值班制”(工程项目领导、技术和试验人员),人、机、料、工每一个环节应具备条件,不得盲目施工。 外加剂:所使用的外加剂使用前必须经过试验室复试合格后,报监理批准使用,使用外加剂时须采用计量装置。 原材料:同一桥用同一厂同标号的水泥,砂石料也必须来自同一料场,同一材质。结构外形尺寸见下表要求:结构外形尺寸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序号项 目允许偏差(mm)检验方法1轴线位置基础20每边尺量不少于2处梁、柱、板、墙102表面平整度82m靠尺和塞尺测量不少于3处3高程基础±30测量不少于2处梁、柱、板、墙±104垂直度1/1000吊线尺量5截面尺寸+20 0尺量不少于3处6梁、桁架的拱度+5 -2拉线尺量7预留孔洞中心位置15尺量尺寸+10 08预埋件中心位置5尺量2.4.5、沉降缝及施工缝施工2.4.5.1一般框构桥沉降缝及施工缝沉降缝的施工,按设计施工图位置施作,做到两端竖直、平整,上下贯通形成闭合环,沉降缝的填塞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要做到使缝两边的构造物能自由沉降,又能严密防止水分渗漏,故沉降缝必须贯穿整个断面(包括基础)。施工缝接缝处应加强设置分布钢筋,施工接缝以上1.0m,以下0.5m范围内应加强双筋。沉降缝外侧铺设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铺设卷材时,应保证沉降缝两侧结构物一致,否则应用M30水泥砂浆找平后铺设卷材。出入口挡墙与框身沉降缝内外测塞M20水泥砂浆深15cm,中间如有空隙可填塞聚丙烯腈纤维砼。2.4.6混凝土养生砼浇筑完成后,应尽早对砼进行养生,养生期应至少保持14天或监理工程师指示的天数。养生包括对未拆模的模板进行洒水和在砼表面覆盖麻袋或塑料薄膜等能保持湿润的吸水材料并直接向结构物洒水养护。混凝土养护期间,应重点加强混凝土的湿度和温度控制,尽量减少表面混凝土的暴露时间,及时对混凝土暴露面进行紧密覆盖(可采用蓬布、塑料布等进行覆盖),防止表面水分蒸发。暴露面保护层混凝土初凝前,应卷起覆盖物,用抹子搓压表面至少二遍,使之平整后再次覆盖,此时应注意覆盖物不要直接接触混凝土表面,直至混凝土终凝为止。混凝土带模养护期间,应采取带模包裹、覆盖塑料布、草垫等措施进行保温、保湿养护,保证模板接缝处不致失水干燥。混凝土去除表面覆盖物或拆模后,应对混凝土采用蓄水、浇水或覆盖洒水等措施进行潮湿养护,也可在混凝土表面处于潮湿状态时,迅速采用麻布、草帘等材料将暴露面混凝土覆盖或包裹,再用塑料布或帆布等将麻布、草帘等保湿材料包覆。包覆期间,包覆物应完好无损,彼此搭接完整,内表面应具有凝结水珠。养护时间不得少于14天,有条件地段应尽量延长混凝土的包覆保湿养护时间。砼浇筑完毕后进行洒水保湿养护。2.4.7混凝土拆模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承重模板支架, 在混凝土能够承受其自身重力及其他叠加荷载时方可拆除,在混凝土强度符合设计强度标准值的75%的要求后,方可拆除。顶板底模的拆除应在其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100%以后进行。模板拆除按设计的顺序进行,拆模顺序为先外模后内模依次拆模,先侧模后顶模。2.4.8、防水层施工2.4.8.1防水层的组成无填土的框构桥电缆槽内侧:采用聚氨脂防水涂料(厚2mm)+C40细石聚丙烯腈纤维砼保护层;侧墙: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顶板部分:C40细石聚丙烯腈纤维砼保护层+2mm厚聚氨脂防水涂料。2.4.8.2防水层施工工艺砼基层表面处理为保证防水层的铺设质量和节省防水材料,施工前应对基层面层进行验收。基层表面应平整、均匀一致,期平整度用1m长的直尺检查,空隙不大于3mm,空隙只允许平缓变化。基层及涂刷防水材料进行封边的部位应坚实,干燥清洁、平整、无尖锐异物等。对蜂窝麻面做填补前,应清除蜂窝、麻面中的松散层、浮渣、浮灰、油污等,并使之湿润。蜂窝麻面应用水泥砂浆填不平整。对蜂窝、麻面的填补,均应在水泥砂浆、水泥浆中添加适量水溶性胶以增强水泥砂浆水泥净浆与基底的连接。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的铺贴砼基层表面处理完毕并验收合格后,方可涂刷基层处理剂,铺设防水卷材。基层处理剂涂刷前要求基层干燥,涂刷应均匀,不露底面、不堆积,待处理剂达到干燥度方可进行防水卷材施工。防水卷材纵向宜整幅铺设,当防水卷材进行搭接时,若需要横向搭接,纵向搭接接头应错开。纵、横向搭接宽度不得小于100mm。较低的一幅防水卷材粘贴完毕后,方可铺贴另一幅,涂刷防水涂料时应与此前涂层衔接好。铺贴时应用刮板将防水卷材推压平整,并使防水卷材的边缘和搭接处无翘起,其他部分无空鼓。防水卷材通过粘贴剂粘贴后,防水卷材与混凝土要粘贴良好,无脱离、缝隙、裂缝。聚氨脂防水涂料的涂刷涂刷防水涂料基层应干燥。基层干燥的鉴别方法,一般可凭经验、肉眼观察,也可用1m见方的塑料布覆盖其上,利用阳光辐射23小时后,观察是否出现水汽,若无水汽出现可视为干燥。备好防水卷材、防水涂料、圆形防水涂料拌合桶、220V电源、手枪式搅拌器、量具、刮板等。防水涂料应搅拌均匀,搅拌时间约为35分钟,或根据产品说明确定。涂刷时应分两次进行,以防止气泡存于涂膜内。第一次使用平板在基面上刮涂一层厚度0.2mm左右的涂膜,12小时内使用金属锯齿进行二次涂刮。防水涂料的涂刷应从涵顶向另一端涂刷,涂刷宽度应与防水卷材宽度相对应。涂刷应均匀,涂刷厚度不得小于2mm并不得漏刷,一边涂刷一边铺贴防水卷材。防水层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见下表:防水层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序号项目允许偏差(mm)检验方法1表面平整度31m直尺检查2卷材搭接长度-10尺量检查2.4.9 保护层施工防水层敷设完毕后,方可进行保护层的施工。框构顶面采用C40细石聚丙烯腈纤维砼保护层。横桥向每隔4m设置一道宽23mm、深约保护层厚度的断缝。当保护层砼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50%以上时,用聚氨脂防水涂料将断缝填实、填满。C40细石聚丙烯腈纤维砼材料要求如下: 水泥采用强度等级42.5普通硅酸盐水泥。细骨料:中砂,粒径小于1mm。级配应符合铺贴混凝土用砂标准及检验方法JGJ52中的规定。粗骨料:最大粒径10mm的碎石,其质量应符合铺贴混凝土用碎石或卵石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J53中的规定。聚丙烯腈纤维网质量应符合纤维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CECS38:2004的规定,每立方米混凝土中聚丙烯纤维网的掺量为1.8kg。拌制和养护混凝土用水应符合混凝土用水拌合标准JGJ63要求。纤维混凝土应 采用强制搅拌,将石子、砂子、水泥、水、减水剂和纤维同时倒入搅拌机中,搅拌时间应不少于3分钟,应拌和均匀。将混合均匀的纤维网混凝土均匀铺在涵洞的防水层上,用平板振捣器捣实,在拉动平板振捣器时速度应尽量缓慢,是纤维网混凝土的振捣时间达到20s左右,并无可见混凝土为止。混凝土接近初凝时方可进行抹面,抹刀应光滑一面带出纤维,抹面时不得过量加水,抹面次数不宜过多。混凝土面浇筑完成后,应采取必要的保水养护措施,避免失水太快。冬季施工应加入防冻剂。自然养护时,涵身应采用草袋或麻袋覆盖,并在其上覆盖塑料薄膜,涵身混凝土洒水次数应能保证表面充分湿润。当环境相对湿度小于60%时,自然养护应不少于28d;相对湿度在60%以上时,自然养护应不少于14d。纤维混凝土保护层指标要求序号项目指标要求1抗压强度40MPa2劈拉强度3.5MPa3抗冻融循环300次4抗渗性P20556d电通量1000C6抗碱-骨料反应当骨料碱-硅酸反应砂浆棒膨胀率在0.100.20%时,混凝土的碱含量3kg/m³。2.4.10、出入口及附属工程基坑回填采用级配碎石进行回填,压实标准应符合验标要求。台背回填采用掺3%水泥的级配碎石对称填筑。出入口挡墙砼采用大块组合钢模现浇,钢管架支撑加固,帽石砼采用普通组合钢模现浇,砼浇筑完毕后及时覆盖,洒水养护。施工完毕后,及时按设计要求做好出入口铺砌及锥体、导流槽等附属工程的施工,确保交通和排水顺畅。桥上轨道排水,按路基设计,漫流至帽石下,顺桥向集中到两侧及路基边坡接水槽引到路面。桥内路面做硬化处理,先回填泥结碎石,再回填0.20.3m厚C25混凝土,并与两侧道路顺接保证排水通畅。框构主体内外除底板顶沟渠设C25混凝土防冲刷层外,沟渠边坡铺砌35cm厚浆砌片石及10cm厚碎石垫层,两端设垂裙。铺砌与上下游沟渠顺接,最低点不得设于框构内。附属施工首先做好场地防排水工作,加强工艺控制,做到附属工程施工内实外美。具体施工方法如下:砂浆配合比应由工地试验室现场取样进行确定。砌筑时,由边坡坡脚处向上砌筑。砌块间要砂浆饱满,粘结牢固,不得干接触,形成干缝、瞎缝。露出地面部分及台阶面均应用M10水泥砂浆抹面。砌筑完成后,由专人负责洒水养护,养护时间不得少于七天。清理施工场地周边的环境,施工中产生的废渣,运至指定的弃土场掩埋。2.4.11基坑回填施工:2.4.11.1施工总体方案框构施工完成后,方可进行基坑回填,回填采用级配碎石,分层摊铺碾压,回填至原地面标高。框构与路堤缺口填土必须按照路基施工专用图施工。 2.4.11.2施工方法级配碎石拌合级配碎石混合料用级配碎石拌和设备在拌和厂集中进行拌和,混合料需拌和均匀,采用不同粒径的碎石和石屑,按预定配合比在拌和设备内拌制级配碎石混合料。在正式拌制级配碎石混合料之前,必须先调试所用的厂拌设备,使混合料的颗粒组成、级配和含水量都能达到规定的要求,并通过试验段的试拌、试铺总结的各种施工参数进一步合理的调整和确定拌和需要各种级配的碎石数量,以使基床表层的级配碎石填层具有更好的强度和刚度。基坑回填:基坑内两侧混凝土垫层厚度范围用碎石回填,每层虚填1015cm,采用打夯机先夯实3遍后进行检测,根据检测结果调整夯实遍数。基坑内两侧底版厚度范围采用混凝土回填并振捣密实,回填应连续进行。底板以上基坑采用级配碎石(掺3%水泥)进行回填,每层虚填1015cm,用油漆在涵洞上画标记控制。采用打夯机夯实后进行检测,检测合格后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养生在下层施工完后,由于机械故障或其它因素影响而不能及时进行上层施工时,需要对果断段进行雾状洒水覆盖养生。水车均匀运行在成型部位上,洒水完成后及时彩条布进行覆盖,并在四周用砖块压紧。检测:级配碎石拌和前测试原材料的含水量和拌和料的含水量,并做好记录。填层的压实检测:每压实层抽样检验孔隙率n 3点,其中距路基两侧填筑级配碎石边线1m处左、右各1点,路基中部1点;每填高约30cm检验动态变形模量Evd 3点,其中1点必须靠近桥台或横向建筑物边缘处;每填高约60cm抽样检验地基系数K30 2点,其中距路基两侧填筑级配碎石边线2m处1点,路基中部1点。过渡块施工当填层达到设计标高后,过渡段检验合格后。对桥过渡块段场地平整,进行钢筋加工、绑扎,及时进行混凝土施工。2.4.12沉降观测2.4.12.1沉降观测点设置正线下框构,设置8个观测标,分别设在两侧边墙上,位置为进、出口及左右线中心顶板以下0.5m处。2.4.12.2沉降观测频次框构施工完成后,应系统观测框构的沉降。其沉降的观测精度为±1mm,读数取位至0.1mm。各阶段观测频次应满足下表要求。沉降观测频次观测频次备注观测阶段观测期限观测周期主体工程施工完全程荷载变化前后各1次或1次/周设置观测点,并进行观测桥身路面施工全程荷载变化前后各1次或1次/周架桥机(运梁车)通过全程前后至少进行2次通过前后的观测完工无砟轨道铺设前6个月1次/周岩石地基的桥梁,一般不宜少于2个月无砟轨道铺设期间全程1次/天无砟轨道铺设完成后24个月03个月1次/月工后沉降长期观测412个月1次/3个月1324个月1次/6个月2.4.12.3沉降变形观测中的注意事项2.4.12.3.1水准点使用时应作稳定性检验,并以稳定或相对稳定的点作为沉降变形的参考点,并有一定数量稳固可靠的点以资校核。2.4.12.3.2每次观测前对所使用的仪器和设备应进行检验校正,并保留检验记录。2.4.12.3.3每次沉降变形观测应符合下列要求:严格按照水准测量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