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青路面裂缝处治技术规范陕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doc
-
资源ID:2653547
资源大小:7.72MB
全文页数:20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沥青路面裂缝处治技术规范陕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doc
ICS XXXX XXDB 61陕 西 省 地 方 标 准 DB61/×××2015沥青路面裂缝处治技术规范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Asphalt Pavement Crack Reparation(编制说明)2015××××发布 2015××××实施陕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 布沥青路面裂缝处治技术规范编制说明1 工作简况1.1 任务来源经过几十年的大规模建设,我国的公路交通基础设施得到了跨越式发展。我国高等级公路已经由原来“建设为主”逐渐过渡至“建养为主”的发展阶段。沥青路面建成以后,裂缝作为不可避免的病害之一,不仅影响路面的使用性能和表面功能,而且还会引发其它类型的路面破损。及时对沥青路面裂缝进行治理,防止更严重的病害发生,显得尤为必要。目前,现有的交通部规范中关于沥青路面裂缝的内容涉及较少,且有些内容以不适应当前公路养护事业的发展需要。为此,制定公路沥青路面裂缝处治技术标准十分必要。沥青路面裂缝处治技术标准的提出,将有效指导公路沥青路面养护中各个环节的工作,为养护工程技术及管理人员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为采用安全可靠、节约环保的公路养护新技术、新材料提供有效支撑。因此,提出适合陕西省实际情况的裂缝处治方法和施工工艺,对路面保持良好的使用性能、降低维修养护费用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实用价值。根据陕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下发的陕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关于下达2013年地方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的通知,由西安公路研究院主持承担陕西省地方行业标准沥青路面裂缝处治技术规范的起草工作。1.2主要工作过程2012年3月由西安公路研究院向陕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申请的SMA路面设计与施工技术标准标准获得陕西省交通运输厅批准立项。本标准制订任务下达后,西安公路研究院积极组织,成立标准编写小组,明确标准编写任务。编制组在对国内外相关技术标准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开始起草标准,并于2015年7月完成了标准初稿。接着各编写人员就标准内容反复进行了认真讨论,并邀请相关领导和知名专家提供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而后编制组就专家提供的意见和建议,分析比对,借鉴其他地方标准经验、查阅资料,向国内工程建设单位一线技术人员了解现状,确定标准草案,经多次修改完善于2015年11月形成了标准征求意见稿。2015年11月开始通过网络、信函等方式向同行业、省内外有关方面专家征求意见。2014年3月将征集到的所有意见进行归纳汇总,逐条提出处理意见,形成了地方标准送审稿。1.3 起草组成员及其所做的主要工作起草组组长:张娟。主要工作:对标准编制进行全面审核;参与室内试验,对一些关键指标进行研究;组织定期召开标准编制讨论会议,研究进展和实施深度,并根据标准编制进展情况对下阶段重点工作进行布置。起草组副组长: 。主要工作:对标准编制进行全面审核;负责室内试验,对一些关键指标进行研究。起草组成员: 。主要工作:参与编制本标准;负责试验段现场指导,对一些关键指标进行研究。起草组成员: 。主要工作:参与试验段现场指导;参与试验段现场指导与室内试验,对一些关键指标进行研究。起草组成员: 。主要工作:参与编制本标准;参与试验段现场指导与室内试验,对一些关键指标进行研究。2 标准编制原则和主要内容2.1 标准编制原则本标准的编制贯彻“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立足于我省沥青路面裂缝处治技术现状,以相关科研成果为依据,积极采用国内外先进标准与规范,遵循“科学性、实用性、统一性、规范性”的原则,吸收和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加强沥青路面裂缝修补技术改造,加强预防性养护,提高沥青路面耐久性与抗灾害能力,以适应公路交通事业不断发展。2.2 主要技术内容本地方标准包含以下主要内容:0前言、1范围、2规范性引用文件、3术语和定义、4沥青路面裂缝调查、5沥青路面裂缝处治方案、6裂缝处治、7工程质量控制与验收标准。2.3 与原标准主要差异情况本标准为首次发布。3 试验验证3.1 试验(或验证)准确度、可靠性、稳定性的分析和说明本标准通过对不同工程实体应用调查与研究,提出了沥青路面裂缝的分级指标以及对应的处治方案。针对不同的沥青路面裂缝处治技术,采用室内试验、现场检测、实地调研、经济社会效益分析等手段,提出了沥青路面面层与基层裂缝处治的施工工艺和可参照的质量控制标准与检测方法,针对不同的处治方法施工温度、混合料拌和、运输、摊铺、碾压等工艺流程提出了详细的要求,确保各项技术标准在准确度、可靠性、稳定性方面均有定量评价。3.2 试验结果综述3.2.1裂缝分级指标及对应处治方案本标准参照国内外已有的技术标准,通过对已有工程经验的总结和分析,提出了裂缝分级指标及对应处治方案(见本标准表2)。在已经废止的公路路基路面现场测试规程(JTJ059-95)中,提出了路面裂缝率和路面裂缝度的概念。路面裂缝率(Ck):路面裂缝总面积与测定区间路面总面积的比值,以m2/1000m2计。当为沥青路面时,裂缝总面积为单根裂缝长度的总和乘以换算系数后与龟裂及块裂的面积之和。路面裂缝度(Cd):路面裂缝长度与测定区间路面总面积的比值,以m/1000m2计。在现行的公路路基路面现场测试规程(JTG E60-2008)中,未提及裂缝率及裂缝度的概念。在现行的养护方面的规范公路沥青路面养护技术规范(JTJ 073.2-2001)和公路养护技术规范(JTG H10-2009)中,均未提及裂缝率及裂缝度的概念。在虞文景译自日本道路协会铺装设计施工指南(2006版)的译文中,提及了裂缝率和裂缝度。裂缝率:产生裂缝的面积和调查总面积之比。裂缝度:裂缝长度和调查面积之比。路面结构的非破坏性调查和试坑调查,是为了了解路面开裂的发展速度和裂缝状况进行的检测。文中提出了非破坏调查和开挖调查实施期的裂缝指标,见表1:表1 非破坏性调查及开挖调查的裂缝状况指标路面类型路面位置裂缝状况沥青路面主要干线道路的行车道和硬路肩裂缝率10%干线道路的行车道和硬路肩裂缝率15%其他道路的行车道和硬路肩裂缝率20%水泥混凝土路面全部路段裂缝度10cm/m2在安徽省2014年出版的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养护标准化技术指南中提出,采用裂缝率和横向裂缝状况指数对路面裂缝状况进行评价。裂缝率定义为:每1000m2路面的裂缝长度,单位为:m/1000 m2。表2 高等级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判断标准指标养护需求时间判断标准需采取的养护措施裂缝率CR(m/1000m2)5%日常性养护或轻养护强度5%20%中等养护强度20%50%重养护强度在张争奇编著2010年出版的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维修养护技术一书中,路面裂缝率被定义为路面裂缝损坏的影响面积(长度×影响宽度)与调查的路面面积之百分比。裂缝率是一个中间指标,使用时需要通过有效的试验标定,将裂缝率转换成路面破损率。对沥青路面,路面破损率(DR)和路面破损状况指数(PCI)的对应关系见表3:表3 PCI-DR对应关系PCI90807060DR0.42.05.511.0若不考虑路面坑槽,路面破损率只包含裂缝率(CR),则表中PCI-DR的对应关系即为PCI-CR对应关系。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维修养护技术一书中将裂缝密度定义为用于评价给定长度的路面横向裂缝的发生程度,即指垂直裂缝走向方向上单位长度(m)内的裂缝条数(n),又称裂缝频率或裂缝线密度。裂缝密度可按每100m长路面计算或按裂缝间距划分,裂缝密度调查方法见表4:表4 裂缝密度调查(按裂缝长度划分)调查方法裂缝密度裂缝特征按裂缝长度划分(裂缝长度/100m路面)低不超过10m中10135m高超过135m按裂缝间距划分(调查路段面积/裂缝长度)低20m/条中320m/条高3m/条在公路路面技术状况自动化检测规程(JTG/T E61-2004)的术语和定义中,给出了裂缝的定义和符号,裂缝率符号为CR,定义如下:裂缝率(cracking ratio):路面裂缝面积与实际检测的路面面积之百分比。沥青路面包括纵向裂缝、横向裂缝、龟裂及块状裂缝等病害;水泥混凝土路面包括裂缝、板角断裂、破碎板等病害。公路路面技术状况自动化检测规程(JTG/T E61-2004)第六章路面裂缝自动化检测方法(T 0974)中提出该方法适用于基于图像检测法的沥青混凝土路面和水泥混凝土路面裂缝病害的检查,检测指标为裂缝率,但是未就裂缝率提出具体的分级指标。本规范在面层裂缝中也将裂缝率作为划分路面不同处治方案的一个指标,根据上述对裂缝率的分析研究,通过对实际路面的调查,将裂缝率分成四个等级,即2、25、510和10。根据养护工艺及以往的工程经验,从裂缝宽度的角度来看,裂缝可分为:微裂缝或发裂缝(2mm)、微小裂缝(26mm)、小裂缝(613mm)、中裂缝(1325mm)、大裂缝(25mm),其中6mm以内的裂缝属于预防性的范围。本标准在此基础上,将裂缝宽度分为四个等级,即2、26、610和10。当裂缝率5%时,对裂缝宽度10mm的单条裂缝和块度100cm的网状裂缝,面层处治方案以裂缝密封为主,对裂缝宽度10mm的单条裂缝和块度100cm的网状裂缝,采用局部挖补措施;当裂缝率为510%时,路面破损已经较为严重,处治方案以裂缝密封后罩面或局部挖补后罩面为主,高速、一级公路可采用微表处、薄层罩面方式,其他等级公路除此外还可采用碎石封层和稀浆封层;当裂缝率10%时,路面破损已经非常严重,单纯的裂缝修补已经无法恢复路面使用功能,因此不论裂缝宽度和道路等级,均采用铣刨后加铺或再生后加铺方案。3.2.1面层裂缝处治方案3.2.1.1裂缝密封3.2.1.1.1 灌缝1、灌缝材料(1)传统灌缝材料传统灌缝材料技术指标要求应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中对于普通沥青、改性沥青以及改性乳化沥青的各项指标要求。(2)加热型密封胶目前在加热型密封胶方面,国外如ASTM、AASHTO等对加热型橡胶沥青密封胶已有深入研究,并制订了一系列完整的密封胶试验方法和技术规范。目前ASTM最新的密封胶标准是D6690-12,其技术要求见表5。我国交通部在2015年发布了最新的加热型密封胶的行业标准路面橡胶沥青灌封胶(JT/T 740),其技术要求见表6。密封胶采用高温型、普通型和低温型,分别适用于陕南、关中以及陕北地区。表5 ASTM密封胶技术要求评价指标Type1/D1190Type2/D3405Type3/SS-S-1401CType4锥入度/0.1mm90909090150软化点/80808080低温拉伸-18/50%/5循环,25.4mm,3个试件至少2个通过-29/50%/3循环,12.7mm,3个试件全部通过-29/50%/3循环,12.7mm,3个试件全部通过-29/200%/3循环,12.7mm,3个试件全部通过浸水后低温拉伸-29/50%/3循环,12.7mm,3个试件全部通过弹性60%60%60%老化后弹性60%沥青兼容性通过通过通过通过表6 路面橡胶沥青灌封胶(JT/T 740)技术要求评价指标高温型普通型低温型严寒型低温拉伸0/25%/3循环,15mm,一组3个试件全部通过-10/50%/3循环,15mm,一组3个试件全部通过-20/75%/3循环,15mm,一组3个试件全部通过-20/100%/3循环,15mm,一组3个试件全部通过锥入度/0.1mm503070509070150软化点/80808080流动值/mm3555弹性恢复率3070%3070%3070%3070%注:低温拉伸试验中,高温型、普通型、低温型和严寒型的试验温度分别为:0,-10,-20,和-30。(3)常温型密封胶常温型密封胶具有优越的耐候性能与温度惰性,广泛应用于建筑防水密封的高端市场,在道路工程中,最初的常温型密封胶主要应用于水泥路面,尤其是机场水泥道面,近年来,常温型密封胶开始在高等级沥青路面上得到推广应用。常温型密封胶主流的三大类型材料分别是聚氨酯、聚硫和有机硅,其中有机硅(硅酮密封胶,俗称玻璃胶)应用较为普遍。有机硅密封胶具有自流平特性,采用常温施工工艺,空气中水分和固化剂发生化学反应,固化成型,实现对路面裂缝密封的目的。常温型密封胶宜采用有机硅密封胶,其技术指标应符合表7规定。表7 有机硅密封胶技术要求(JT/T 970)试验项目高温型普通型低温型表干时间/h3固化时间/d21流平性自流平低温拉伸最大拉伸量/mm0,12-10,24-20,36拉伸强度/MPa0.4浸水老化后最大拉伸量保持率85%定伸黏结性50%1d,通过100%1d,通过150%1d,通过2、灌缝施工工艺灌缝工艺分为开槽灌缝和不开槽灌缝两种工艺。开槽灌缝和不开槽灌缝施工工艺流程图如下: 图1 开槽灌缝 图2 不开槽灌缝裂缝修补工艺一般有图3图6四种典型类型。方槽灌缝式(A型)宜用于需要加铺罩面的沥青路面,不需罩面时应尽量采用标准槽贴缝式(B型);裂缝宽度超过5mm且较浅时,宜采用浅槽贴缝式(C型);裂缝小于5mm时,宜采用简单无槽贴缝式(D型)处理。图中所标注的几何尺寸应根据路面实际情况情况进行调整。 图3 A型方槽灌缝式 图4 B型方槽贴缝式 图5 C型浅槽贴缝式 图6 D型无槽贴缝式课题组在施工现场进行了开槽灌缝、不开槽灌缝的施工调研,提出的具体机械设备要求、施工工艺与施工流程见本规范6.2.1.1.2及6.2.1.1.3。 图7 清缝 图8 灌缝图9 开放交通密封胶灌缝应高于路表面23mm;贴缝层边缘整齐,灌缝充分饱满;密封胶经行车碾压后不得发生脱落变形,保持足够的弹性;密封胶禁止在路面潮湿或温度低于5的环境下施工,否则会降低密封胶的粘合力,易造成脱落,影响施工质量。施工时应注意:(1)确保填缝料加热到规定温度。(2)灌缝施工前保证裂缝及裂缝周边清洁干净。(3)灌缝完成后在缝两侧涂刷改性乳化沥青或沥青还原剂。(4)灌缝边缘整齐,表面平整、光滑、无气泡。(5)密封胶冷却后仍具有良好的弹性,车辆碾压不粘轮、不变形。3.2.1.1.2 贴缝1、贴缝材料贴缝胶作为一种新型裂缝快速修补材料,相对于传统的加热型密封胶,具有施工效率高、次生病害少和环境友好等优点。贴缝胶原型来自建材行业的防水卷材,国内相关标准有:建筑密封材料试验方法(GB/T 328-2007)、道桥嵌缝密封材料(JC/T 974-2005)等,主要评价指标有:宽度、厚度、长度、单位面积质量、拉伸性能、不透水性、低温柔性和剥离性能等。贴缝胶通常由沥青密封材料和纤维材料组成,其性能评价可分为针对沥青密封材料和贴缝胶两个阶段进行。沥青密封材料成分与加热型密封胶接近,可采用锥入度评价其基本指标,软化点评价其高温性能。建筑防水卷材采用低温柔性试验评价材料的低温性能。本标准参考沥青路面裂缝处治材料标准体系中提出的贴缝胶低温拉伸试验进行了试验验证,将-10低温柔性和低温拉伸量作为评价贴缝胶低温性能的评价指标。可对碾压后的贴缝胶进行厚度测试,评价贴缝胶的路面行驶性能。对贴缝胶转弯折叠处的厚度进行测试,判断其沿裂缝走向是否能顺利转弯,以评价贴缝胶的施工性能。采用拉拔试验测定贴缝胶拉拔强度以评价贴缝胶与路面的黏结能力。贴缝胶技术指标应符合表8的规定。表8 贴缝胶的技术要求(JT/T 969)试验项目技术要求锥入度/0.1mm30软化点/75-10低温柔性30mm,无裂纹-20低温柔性低温拉伸量/mm5转弯翘曲率/%50碾压后的厚度/mm2.7拉拔强度/MPa0.22、贴缝施工工艺课题组对贴缝施工进行了现场调研与技术资料整合,提出的机械设备要求、具体施工工艺与施工流程见本规范6.2.1.1.2期6.2.1.1.3。贴缝施工工艺流程图如下:图10 贴缝施工流程 图11 自粘式贴缝胶贴缝 图12 热粘式贴缝胶贴缝 图13 橡胶辊压实 图14 开放交通贴缝胶的施工建议在春末夏初、秋初进行;下雨或路面洒水前后24h内不得施工;施工前后48h内路面温度低于施工要求温度10以上,且持续时间在8h以上时,不建议施工;注意路面温度,严格按照贴缝胶生产厂家要求温度施工;贴缝胶应与裂缝吻合,无明显偏离;与路面粘结牢固,无脱开现象。施工时应注意:(1)贴缝施工前应保证裂缝及裂缝周边清洁干净。(2)贴缝胶加热以贴缝胶出现油点、粘贴面变滑为度。(3)贴缝完成后在缝两侧涂刷改性乳化沥青或沥青还原剂。3.2.1.2局部挖补局部挖补分为:冷料冷补、热料冷补及热料热补。冷补适用于气温较低、雨雪季节或工期紧迫情况下的应急裂缝修补,热补适用于沥青路面表面层或多层损坏的网裂修补。3.2.1.2.1冷补1、材料要求冷补材料采用冷拌沥青混合料,层间黏层油采用阳离子快裂型乳化沥青,冷拌混合料的材料规格、质量和级配符合现行JTG F40和其他有关规范的规定。热补材料采用的沥青混合料原材料、混合料性能应与原路面层位材料相同或相近,采用快裂型改性乳化沥青。所采用的沥青材料、矿料规格、各项技术指标应符合现行JTG F40和其他有关规范的规定。2、冷补施工课题组对局部挖补的冷补施工进行了实地调研,结合已有工程经验,提出的机械设备要求见本标准表6,具体施工工艺与施工流程见本规范6.2.2.3.1。冷补施工时应注意严格控制冷补混合料的质量;确定正确的坑槽处置范围;确保坑槽底部及四壁清洁、干净,并注意新旧路面接缝处的碾压,施工工艺见图1621。冷补的施工工艺流程图如下:图15 冷补施工流程 图16 凿除面积(处治范围) 图17 凿除路面 图18 冷料冷补 图19 热料冷补 图20 压实 图21 开放交通3、热补施工课题组对局部挖补的热补施工进行了实地调研,结合已有工程经验,提出的机械设备要求见本标准表7,具体施工工艺与施工流程见本规范6.2.2.3.2。施工时应注意严格控制新补沥青混合料的质量并确定正确的加热范围并控制加热温度。热补的施工工艺流程图如下:图22 热补施工流程 图23 加热路面 图24 耙松 图25 铺料后喷洒乳化沥青 图26 压实图27 开放交通3.2.1.3其他处治方案3.2.1.3.1罩面公路沥青路面罩面(微表处、碎石封层、雾封层、稀浆封层等)的材料要求、施工机械设备、施工工艺应符合现行JTG F40、JTJ 073.2、JTG H10和其他有关规范的规定。同步碎石封层相关要求应符合DB61/T914的规定。3.2.1.3.1再生公路沥青路面再生技术的材料要求、施工机械设备、施工工艺应符合现行JTG F41的相关规定。3.2.1.3.1铣刨重铺对原沥青路面铣刨重铺时,施工机械设备、施工工艺应符合现行JTG F40、JTJ 073.2、JTG H10和其他有关规范的规定。采用重铺的处治方案均应按JTG D50的规定进行设计,所采用的沥青结合料、矿料规格、各项技术指标应符合现行JTG F40和其他有关规范的规定。3.2.2基层裂缝处治方案基层裂缝处治方案包括、抗裂贴贴缝、。基层裂缝不同等级对应处治方案见本标准5.2节。对于基层水泥、粉煤灰注浆、局部挖补以及铣刨重铺等方案已有成熟的施工经验,并在本标准6.3节对其材料要求、机械设备、施工工艺进行了详细规定。在本说明中不在详细赘述。下面重点对沥青加铺层用抗裂贴的材料要求及施工工艺进行介绍。3.2.2.1抗裂贴贴缝我国高等级公路沥青路面结构通常采用半刚性基层,基层的反射裂缝是路面的主要病害之一。为防止面层出现反射裂缝,在旧路改造或者新建公路时,预先在层间铺设抗裂贴,是有效抑制裂缝向上传递的主要技术手段之一。近年来,随着材料的革新,以高分子抗裂贴为主的复合结构抗裂材料越来越多的应用于路面结构层间,取得了良好的抑制反射裂缝的效果。其作用原理是当半刚性基层或旧水泥路面发生干缩或温缩裂缝是,原裂缝开裂处会扩大,由于抗裂贴的下面层与基层的黏结作用,其在裂缝处会产生较大的延伸变形,其中的高分子沥青基材料因其黏弹特性将逐渐发生应力松弛,其上表面与上面层相黏出不会产生裂缝,有效的阻止了反射裂缝的向上延伸。抗裂贴作用原理示意图如图28所示。沥青加铺层用聚合物改性沥青抗裂贴主要适用于各等级公路及城市道路沥青路面层间反射裂缝处治,采用贴缝方式修补。抗裂贴裂缝沥青路面半刚性基层图28 抗裂贴作用原理示意图1、材料要求抗裂贴的单位面积质量、宽度、厚度应符合技术要求应符合JT/T 971 沥青加铺层用聚合物改性沥青抗裂贴中表1的规定,其技术指标应符合表9的规定。试验方法参照JT/T 971 沥青加铺层用聚合物改性沥青抗裂贴。表9 抗裂贴的技术要求(JT/T 971)试验项目技术要求拉伸性能最大拉力/(N50mm-1)1400最大拉力延伸率1.0%10.0%热老化性能最大拉力保持率70.0%最大拉力时延伸率保持率75.0%质量损失±2.0%尺寸变化率±2.0%低温柔性-10无裂纹-20(必要时)无裂纹-30(必要时)无裂纹不透水性30min,0.3MPa不透水2、施工工艺课题组对局部挖补的冷补施工进行了实地调研,结合相关规范与资料,提出的机械设备要求见本标准表8,具体施工工艺与施工流程见本规范6.3.2.3。施工过程部分工艺见图2931。 图29 铺设抗裂贴 图30 压密图31 铺设完成抗裂贴施工时应注意:(1)气候环境:宜在气温10的条件下使用,如气温低于10,应使用热空气喷枪对抗裂贴和拟贴部位表面进行加热,同时须保证抗裂贴加热后平整、不起皱、不翘边、聚合物不流淌。雨雪天气。不得进行抗裂贴的铺设。(2)初始路面状况:路面裂缝(接缝)处,应干燥、平整、密实,无伴随其他病害(拥包、沉陷、唧泥、龟裂等病害)。a. 对于潮湿路面,应选择自然干燥后或用热空气喷枪加热、烘干后再铺设抗裂贴。b. 对于路表或坑槽底部不平整的路面,凸起部位应先凿除,凹陷部位应先用细粒式热混合料(或冷补料)补平,然后在路表或坑槽底面裂缝处铺设抗裂贴。C、对于伴随其他病害的路面,应选择下列病害处治与铺设抗裂贴的综合方案:a. 对于裂缝伴随拥包路面,先将拥包铣(凿)瓶,然后铺设抗裂贴。b. 对于裂缝伴随沉陷的路面,宜根据严重程度,用热混合料(或冷补料)补平后铺设抗裂贴;或挖除沉陷部位就混合料,然后在坑槽底面裂缝处铺设抗裂贴,最后回填。夯(压)实新热拌混合料。c. 对于裂缝伴随唧泥沉陷的路面,宜挖出病害部位旧混合料,用液化气热气喷枪对坑槽底部进行加热、烤干,然后在坑槽底面裂缝处铺设抗裂贴,最后回填、夯(压)实新热拌混合料。d. 对于裂缝伴随龟裂的路面,宜挖出病害部位旧混合料,然后在坑槽底面裂缝处铺设抗裂贴,最后回填、夯(压)实新热拌混合料。(3)材料搭接在铺设过程中,应尽可能避免搭接。若因剩余材料出现不可避免的搭接时,搭接重叠长度应5cm,且同一裂缝处不应出现两处搭接。(4)材料压密抗裂贴压密过程中,应注意抗裂贴底部或顶面的异物,避免异物将抗裂贴刺破。(5) 施工衔接抗裂贴铺设后,应及时铺筑上面层,避免行车碾压及长时间暴晒或雨淋。为防止施工车辆车轮将抗裂贴粘起,黏层油洒布后,应待热沥青完全固化或乳化沥青完全破乳后,方可进行加铺罩面层施工。3.4质量控制标准本标制定了沥青路面裂缝修补过程中质量控制标准和交工验收质量标准。4 知识产权说明本标准的最终知识产权归西安公路研究院所有。5 采标情况本标准为首次起草的陕西省地方标准,未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技术。6 重大分歧意见的处理经过和依据无7 标准性质的建议说明本标准对沥青路面裂缝处治的各项技术指标及施工措施进行了详细而明确的规定,为陕西省沥青路面裂缝处治以及预防性养护技术的实施提供有力的技术指导,建议本标准审批发布为推荐性行业标准。8 其他应予以说明的事项主要参考资料:JTG F40 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 JTG/T F20 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细则 JTG E20 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G H20 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标准 JTG H10- 公路养护技术规范 JTG D50 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 JC/T 974- 道桥用改性沥青防水卷材JC/T 976- 道桥嵌缝用密封胶GB/T 328 建筑防水卷材试验方法 JTG H30 公路养护安全作业规程 JTJ 073.2 公路沥青路面养护技术规范JTG F41 公路沥青路面再生技术规范JT/T 740 路面加热型密封胶JT/T 969 路面裂缝贴缝胶JT/T 970 沥青路面有机硅密封胶JT/T 971 沥青加铺层用聚合物改性沥青抗裂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