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我的扶贫故事我的脱贫故事征文1000字.doc

    • 资源ID:264846       资源大小:23.17KB        全文页数:15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我的扶贫故事我的脱贫故事征文1000字.doc

    我的扶贫故事我的脱贫故事征文1000字 把群众想脱贫能脱贫的思想统一到团结一致、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上来,就能齐心协力为脱贫而战。以下是为大家准备的关于我的扶贫故事我的脱贫故事征文,欢迎大家前来参阅。我的扶贫故事我的脱贫故事征文【1】“十三五”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首战之年,我被组织选派到河北省张家口市万全区郭磊庄镇水庄屯村任村第一书记兼精准扶贫工作组组长,成为全国脱贫攻坚战、精准扶贫队伍中的一员。回首驻村扶贫工作中的点点滴滴,仿佛就在昨天,历历在目。“团长”驻扎,摸清基本村情万全城区西行约20公里,便是郭磊庄镇水庄屯村了。20XX年2月23日,我和工作组另外两名同志乘坐大巴车赶赴万全区与乡镇领导进行了对接,当天进驻包扶的水庄屯村。当时村内“两委”干部刚刚换届,村支部书记和村主任刚搭班,他们认为我们来只是例行公事,一个月去几回村里,到年底给村里跑点资金就算交差了,象征性地把我们的工作驻地安排在一间简陋的教室里,破旧的门窗和拼凑的床铺,着实让我犯了难。春寒料峭中,我们几个披着被子围着炉火,缩成一团度过了第一个夜晚。村委会看门的武大爷说,大教室里住下了三个“团长”!我和工作组同志们用了40余天走街串巷入户,到田间地头了解村情村貌、致贫原因及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情况,听取村民代表关于村内扶贫规划的建议,每天行走的步数霸屏朋友圈。功夫不负有心人,我们了解了水庄屯村的情况,也将318户贫困户的信息逐一核实,记录在册。水庄屯村紧依京包铁路、110国道,是万全的人口密集村之一。全村共有930户、2662人,截至20XX年底,有建档立卡贫困户621户、1430人,是国家级建档立卡贫困村。村里有耕地3000亩,人均不足两亩,传统大田种植收益颇微,每亩农业种植收入只有1200元左右。在20XX年换届前,水庄屯村还因“两委”班子涣散、党组织服务能力弱、环境脏乱差,被列为万全县软弱涣散村。村民胡全彪因小儿麻痹症导致了重度残疾,父母双亡后,每天靠邻里救济度日。我了解到情况后,帮他到镇里和区里跑办,为他申请了五保户;在第一批危房改造中,将他居住的破旧土坯房改造成了砖瓦房。每天中午多蒸几个馒头或是多煮几碗米,成了我们工作组的规矩,到了饭点来“蹭饭”也成了胡全彪的习惯。他被村民称为第一书记的亲戚。驻村期间,我与村干部、党员带头义务植树1.1万余株,为村内28户贫困户完成危房改造,调解邻里矛盾、为村民们出谋划策村民们对工作组的态度变了,由冷眼旁观到积极参与,从评头论足到建言献策,大家的劲儿都使到脱贫上来了。乡村的路宽了,人与人的心近了,村里的环境美了,村干部的心齐了。建棚修路,提升土地效益20XX年,我和工作队及镇村干部同志们一起,为水庄屯村争取到河北省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试点资格,获得了国家专项扶贫资金150万元。按照全区一村一品整体规划,我们针对水庄屯村人多地少、传统种植收益少的发展瓶颈,决定转变发展方式,走“一保二扩”的路子,在确保粮食安全生产的前提下,扩大蔬菜的栽培面积和立体间套种面积、扩大错季蔬菜种植面积。通过土地流转,建起了集中连片春秋棚47个,同时配套建好灌溉设施,一年可种植两茬错季蔬菜,大大增加了效益。为解决卖菜难和中间商压价的问题,我们还在110国道旁建起了农产品交易市场,不仅解决了村内农产品销售问题,还辐射到了周边乡村,提高了周围农民的农业种植收入。水庄屯的路不好走。当年在村里实行土地承包后,有的村民为扩大自家农田种植面积,将原有的田间道路和沟渠占为己有,开垦成了自家田地。每年春耕和秋收,很多村民无路可走,因农业生产损伤周边农户青苗和庄稼的事情时有发生,常常引发村民矛盾。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积极到市交通运输局和市财政局跑办,争取到专项资金10万元和一事一议专项资金20万元,对村北环村林带1500平方米的路面进行硬化,在村东铺设了1.5公里环村砂石路,用于洋河重型车辆的通行,改善了道路状况,解决了影响水庄屯村稳定发展的大问题。敞开大门,引来四方支援水庄屯村处于河北北端,是土地生态系统严重退化之地。为了改善这一严峻问题,2002年原万全县政府在中央、省、市的规划部署下,启动了退耕还林工程。水庄屯经过十几年的退耕造林,原有的800亩坡梁地、旱作地被改造为林地,种植耐干旱的山杏树。为了提升这片杏林地的品质,让它成为水庄屯的“金林地”,我专门邀请我的大学老师到村子里来,现场指导山杏嫁接改优技术,同时引进了新疆库车杏、甘肃敦煌杏、阳高大接杏等品种,对原有山杏树进行品种改造,大大提升了山杏的质量。为了让山杏树进一步活起来,我决定按照“合作社+农户”的方式,发动村内致富能手,建立起林果专业合作社2家,将贫困户的退耕还林地中的山杏树嫁接改优为经济林,发展杏林的同时,增加林下作物种植,挂果后收益每亩增加收益800元左右。为了给山杏树找更好的出路,我力邀天元名品集团和市城郊供销合作社带队到村内考察,对杏园进行信息采集,再通过天元名品的电商平台发布相关信息,向外推介水庄屯村的大接杏;同时与市城郊供销合作社旗下的商超订立了供销合同。通过线上和线下的营销,水庄屯村山杏的知名度打开了,果品价格也上去了,大大增加了农户的收入。一系列的帮扶项目逐一落地见效,村民的收入眼看着蹭蹭往上涨。20XX年底,村民的人均收入从20XX年的2360元增加到3100元,全村有96户贫困户脱贫出列。20XX年3月2日,在万全区农村工作会议上,我被万全区委、区政府表彰为20XX年度农业农村工作先进个人。我为自己能投身扶贫攻坚,见证乡村变化感到自豪!我的扶贫故事我的脱贫故事征文【2】技能培训赋“渔”,扶贫产业赠“鱼”索朗夫妇的脱贫故事工作场所从最初的农田、牧场到建筑工地,再到如今的现代化工厂,短短3年,索朗的“技能包”越来越丰富。今年45岁的索朗是西藏日喀则市谢通门县的一名建档立卡贫困户,2018年全家通过易地扶贫搬迁住进了新房。搬到新家后,农田和牧场交给妻子吉巴打理。索朗通过了谢通门县组织的泥瓦匠培训,成为一名建筑工人,跟随建筑队到那曲、阿里等地务工。“当时每年打工时间也就两三个月,收入两万多元,农忙时我还要从工地赶回来。”索朗说。为巩固脱贫成果,谢通门县整合援藏资金、扶贫专项资金、产业发展资金,加大产业扶贫力度。2019年,总投资1.5亿元的珠峰一见则喜生物科技示范园区开始运营。这是西藏全区唯一一家集食用菌菌棒制作、生产培育、生物质燃料制作和职业技能培训于一体的综合性企业。索朗目前就在这个距家只有2公里的工厂工作。作为最早一批进入这家工厂的贫困户,索朗通过3个多月的培训,从泡料、配料、拌料、装袋等步骤开始学习,一步步到技术门槛较高的接种、培育等环节,月工资也涨到目前的4000多元。珠峰一见则喜生物科技示范园区副总经理黄民凤介绍,目前公司生产的菌类主要是杏鲍菇、平菇、香菇,带动59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就业。此外,公司还建立了技能培训中心,对当地老百姓进行培训,并发放菌包,让他们在家进行培育,今年上半年的菌包发放数量近20万个。截至目前,这家工厂已开展5批培训,覆盖学员500多名,培训课程涵盖种植业、电商、科技、气象等内容。索朗的妻子吉巴也多次参加培训。全县参与食用菌种植的农户达800多户,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就有561户。黄民凤介绍,公司今年上半年生产各类食用菌700多吨,未来还准备培育金耳、银耳等新品种。随着菌类产量的提升,公司还准备引进生产线,加工制作蘑菇酱,同时将菌渣制作成生物质燃料,让新型能源走进千家万户。产业链的延伸,也将让更多老百姓从中受益。根据规划,公司明年产值将达3600多万元,直接解决就业170人,带动更多群众实现增收致富。技能培训+产业扶贫的组合,正在雪域高原各地持续推进。自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西藏重点围绕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等领域,使产业扶贫持续强力推进,截至今年7月底实施产业扶贫项目2871个,落实产业扶贫资金428亿元,直接带动23.8万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实现脱贫。我的扶贫故事我的脱贫故事征文【3】山势陡峭、沟谷深幽、百步九折、地广人稀、高寒荒凉这是四川秦巴山区、乌蒙山区、大小凉山彝区、高原藏区的亘古景象。因恶劣的自然条件及历史原因,其贫困县、村占据全省贫困县、村的绝大多数,成为四川省四大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脱贫攻坚,是习近平总书记最深的牵挂。20XX年12月,党中央、国务院作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四大片区”成为四川省脱贫攻坚、精准扶贫主战场。在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开局之年,四川省交出令人振奋的成绩单:20XX年,全省5个贫困县摘帽、2437个贫困村脱贫,减贫107.8万人,其中“四大片区”减贫67.5万人;贫困发生率从20XX年的11.5%下降到4.3%,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果。但同时,有这样一份沉甸甸的名单。在这场扶贫攻坚战中,去年1年,四川省27名干部殉职,50多名干部受伤近日,记者深入“四大片区”及四川各地,寻访扶贫英雄的生命足迹。寻访之旅,道路之险,超乎想象;环境之难,异于寻常。攻坚战场“骨头”之硬、“战事”之艰,尽显其间!特别的战斗呼唤特别的战士,需要特别的奉献和牺牲。这份名单上的每一个名字,都与“特别”相连;他们用热血和生命,书写下共产党人、中华儿女的不变信仰与豪迈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攻坚决战之时,生命进入读秒。竞逐死神之履,浓缩一生足迹。无声誓言,奏响最后壮烈,诠释生命皈依、魂之所系“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20XX年7月19日,张秀代突然晕倒。检查结果,肺癌晚期。张秀代是退伍军人,从1985年起,在华蓥山深处的广安市岳池县马家村当党支部书记,一干30多年。“好个马家沟,十年九不收。”要让深山沟的家乡早日脱贫,必须先修路,光为修好通村公路,张秀代整整奔波了20年!4年前,张秀代就因肺脓肿晕倒过。“不能再累了,否则加重病情。”手术后,医生如此告诫他。“忙可以治病。”张秀代这样回应,他没有停下。“他太亡命(玩命)了。”村民形容张秀代。奔跑了20年的通村公路得以拓宽,他寒冬蹲守料场,大夏天用卷尺丈量着每一寸土地,监看每一段水泥路铺就,挨家挨户协调路径走向、青苗赔偿;为了发展血橙、乡村旅游,用“借鸡生蛋”模式脱贫,四处请专家、寻方案、找门路,协调土地流转;为精准拓展增收,一遍遍跑重庆、广安,哪个地区什么季节农产品需求大,价格高,摸得一清二楚“不脱贫,把我的脑壳砍下来当夜壶!”他这样对全村立下“军令状”。这位硬汉没想到,从倒下到去世,上天只给了他37天。就在他晕倒的那天,村里“借鸡生蛋”项目的3000只鸡通过新拓宽的公路运来了,他立即放弃去医院,蹲在村口,忍着剧痛,在酷暑下睁大老花眼,对运来的3000只鸡苗一只一只细细察看,从中挑出100多只弱小病鸡给退了回去。等做完这一切,他全身虚汗像水一般流淌我的扶贫故事我的脱贫故事征文【4】茶园覆盖荒山 电商服务进村 坛畈村143人全面脱贫到坛畈村不易。从潜山县城向北,山路蜿蜒盘旋,68公里的路程,车程大概两个小时。居坛畈村不易。“一山一水七分田”,因为受大山阻隔,村民人均耕地稀少,三年前坛畈村的人均收入不足3000元。三年后,走进坛畈山村,一片片翠绿茶园覆盖了原来的黄土荒山,一排排洁白房屋取代了原来的破砖土墙。三年以来,坛畈村实现了143人的全面脱贫,脱贫攻坚的步伐蹄疾而步稳。“我们赶上了好的政策,现在自己有动力去努力,看到了生活的希望!”村民宋远高正在收拾着屋子。几年前,他的女儿失踪,女婿也脱离了这个家庭,妻子孱弱多病,家里几乎断绝了收入*,还要承担孙子上学的费用,原本殷实的家庭一下子变得风雨飘摇。“前两年,日子特别苦,全靠亲戚邻居帮助和政府救济,但是还是吃完上顿愁下顿,最主要的是孙子的学费也没着落。”宋远高说,好几次感觉自己都快撑不下去了,但是镇政府和村里的干部多次到家里来帮忙,不仅给他安排了护林员的工作,还为孙子申请了“雨露计划”教育补助,他才能一直坚持下来。干部精准帮,自己加油干。去年,坛畈村积极与县供销合作社协调沟通,成立了由县供销合作社参股的茶叶专业合作社,准备采用“合作社+农户+基地”的订单农业运作模式,带动水口、友谊、东榜、同心、红花五个村民组的50户贫困户大力发展茶叶种植,农户以土地入股方式参与合作社经营。一期准备流转土地500亩,建设高品质茶园,目前村“两委”正在做土地测量和村民土地流转工作。预计茶园投产后,贫困户每年就能增收1000多元。在坛畈村高店组刘同花一家原本是贫困户中的特困户,全家年收入不到1万元,女儿身患疾病,医疗支出费用巨大,外孙子的学费都是向亲戚借的。通过对口帮扶单位团县委扶贫干部的牵线,刘同花一家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对接帮扶。如今,孩子上学的各项费用都有着落,刘同花高兴地说:“现在政策好,孩子上学就是我们最大的希望;村里的干部好,给我安排了危房改造项目,让我住上了宽敞明亮的大房子,家具、电器、生活用品一样不少。”此外,坛畈村还大力推进电商扶贫。去年年底,村里建成了“供销e家”电子商务村级综合服务站,以电子商务综合服务站为依托,大力开展农村电子商务培训,引导村里多个贫困户通过店,销售本地毛香粑、豆皮等农副产品,走上脱贫致富的道路。贫困户储亚云,通过在淘宝上开店销售食品毛香粑,年销售额达到3.5万多元,摆脱了原来的贫困面貌。我的扶贫故事我的脱贫故事征文【5】党建带社建 社建带产业 产业促民富 六村打造起片区帮扶产业带20XX年7月,山东省东营市市直第18批下派干部奔赴工作岗位。东营市供销合作社结合六村实际,以农民合作社为平台,以党建带社建、社建带产业、产业促民富的工作格局,探索出了一条党建统领下的扶贫工作新模式。村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刚来村里时,村里的活动场所基础设施不健全,配套也不完善。我们从改造提升文化大院做起,为村里购置了办公桌椅、电视机,设置了党员学习活动室,建起了新型农民培训学校,解决了过去党支部班子议事办公无条件、党员集中学习及农民培训无场所的问题。同时重新梳理完善了规范党员权利和义务、基层党组织运行等规章制度。这些举动赢得了村民的好评,六村党支部书记孙绪成说:“第一书记到我们村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党员活动,调动了党员的主人翁意识,现在党员们不仅能管理自己,还能参与到村务治理之中,真正树起了好形象。”由于村道路没有硬化,村民出行极不方便,制约了全村经济的发展。村民侯照亮体会最深:“麦收秋收季节,如果赶上下雨天,拉个粮食都进不了家门。”针对这一问题,市社先后协调投入资金97万元,硬化了村内5纵7横2200米道路,对村内主干路进行花砖铺装。同时协调绿化苗木1000棵,绿化村内主干路及村庄周边。如今,村民用上了干净的厕所,晚上路灯亮了起来,农村电网安全了,生产道路、沟渠改善了这一系列的惠民之举,不仅打牢了产业帮扶的基础,更赢了民心,畅了民意。既要办解燃眉之急的眼前事,更要做谋划长远的事。我们深知,下派帮扶,最重要的是让百姓脱贫致富。托起一项产业,发展一方经济,富裕一方百姓。为保证村子从根本上脱贫、不再返贫,市社培育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搭建起产业转型发展的有效载体。六村人均耕地16亩,但人均年收入只有1.2万元。驻村后,市社引导注册成立了康顺农作物种植专业合作社,通过合作社引导发展糯玉米、莲藕和蔬菜大棚种植三个产业,带动农民增收致富。依托帮扶村耕地资源丰富和种植传统,通过合作社示范种植糯玉米达到1000亩,合同约定按每公斤高于市场价0.2元回收产品,社员每亩综合增效200多元。在合作社带动下,村内种植大户、周边村落区域也参与了进来,形成区域联动和规模优势,打造片区帮扶产业带。为充分利用邻村蔬菜大棚种植和乡村旅游优势,合作社托管了蔬菜大棚和梨园,进行蔬菜大棚高效种植,并对梨园进行了改造。通过开展赏花、采摘等乡村旅游活动,预计可为村集体增收2万余元。我的扶贫故事我的脱贫故事征文1000字

    注意事项

    本文(我的扶贫故事我的脱贫故事征文1000字.doc)为本站会员(laozhun)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