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规简说.doc
弟子规简说总叙弟子规 圣人训 首孝弟 次谨信 泛爱众 而亲仁 有馀力 则学文开头的总叙共有八句,点出本有大意,说明学童应从孝弟、谨信、泛爱众而亲仁,及学文中,去实践圣人的教诲。这段是说弟子规这本书是学文童们的生活规范,它是依据至圣先师孔子的教诲编成的。首先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孝敬父母、友爱兄弟 姊妹。具次在一切言行中,要谨慎,要讲信用。和大众交往时,要平等仁慈。要时常亲近有仁德的人,向他学习。以上这些事是学习的根本,非做不可,如果做了还有余暇,更应努力地学习礼、乐、射、御、书、数等六艺,各种经曲,以及其:他有益的学问。“孝弟” 是中国文化的基础。古人云;“百善孝为先”、忠臣出于孝之门”,说明了孝是一切的根本啊!一个人能够孝顺,他就有一颗善良仁慈的心,有了这份仁心,就可以利益许许多多人 。“谨而信” 生活中的言语行为,需要不断地学习修养,不能顺其自然。一般人很容易染上不良的言行习惯,对于好的言行,改掉不正确的言行,往往要勉强学习。所以我们应愈早学习正确的言行,改掉不正确的言行,长大后就比较不会感到勉强困难。泛爱众,而亲仁” 对于大众,我们要平等对待,并能随缘随分爱护。所谓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把大众看成是我们的亲人,彼此和睦共处,社会上你争我夺的暴戾之气,怎能不消退呢6但是,要做好孝弟、谨信、泛爱众,就应亲近有仁德的人,从仁者的言行中得到学习的楷模。虚心请仁者指正我们的过错,使孝弟、谨信、泛爱众更能切实力行,才不会孤陋寡闻,这样就能一步一步往圣贤的路子走了。怎样的人才是仁者呢?仁者可能出现在我们的朋友、师长当中,他们心总是为大家着想,在日常中,他们能力行孝弟、谨信、泛爱众,并不断努力学习圣贤之道。如果我们有幸遇到这样一位仁者,应该把握机会,好好亲近,向他请益学习。 “有余力,则学文”这两句话明了孝弟、谨信、泛爱众与亲仁是本分之事,本分一定要奉行,认真去做。至于“学文”之事,是有余力的时候。举个例子来说要读书,或者和同学相约要出去,要练习各种才艺,这就不能替父母分劳,亏了孝道,失去了本分。好比一棵大树的根,读书、才艺如何胜过别人,也很难立足于人世。 “则学文”这个“则”字,看得出有 更积极的意义。“则”是“的意思,是说一有余力,就立刻去办”学文”的事。孔子曾说“质胜文则野”,一个人本质虽很好,若缺少礼仪才艺的熏习,就不免粗野鄙陋。有一次,孔子的大弟子子路,向孔子问道:“南山有一种竹子,天生就很直,砍下来当作箭,可以射穿犀牛皮。本质好就可以了,何必再学习呢?”孔子说:“如果箭尾再加上羽毛,箭头装上箭镞,射入皮革不是更准吗?“这说明有好的本质,再加上羽毛箭镞的修饰,就会有更好的成绩。所以子对学生的期望是成为“文质彬彬”的君子。许多时间来学习 现代的同学们,生活富裕,都能上学校念书,有 许多时间来学习各种知识才艺,这些知识才艺只要有助于大众的,就应当认真学习。但如果时间有限,就应优先学习中国文的重要典籍,因为经典是我们祖先智慧的结晶,学习熟练之后,可以解决许多问题,更可以让我们成圣成贤。所以大家应立志来研学。 事亲以得 欢心为本 曾文正 入则孝 父母呼 应勿缓 父母命 行勿懒 父母教 须敬听 父母责 须顺承 现在让我们从“入则孝”来学起。一般人总认为孝顺父母是不学习的,但在弟子规里却教我们要怎么做,才是一位孝顺的孩子应有的表现。若拿这些规矩来检查我们本身的言行,一定会发觉自已有许多缺点。我们真够得上是孝顺的孩子吗?如果还离得很远,就应当来学习怎么孝顺父母。希望在家一起来用心,并身体力行,仔细体会其中的好滋味,圣人的话才不致成为刻板的条文,徒增负担! “入则孝”“入”是指在家中。家中。家,不单是指外在的房子。重要的是朝夕相处的家人,而家要得到健全的发展,最要的是大家要讲求“孝”,如果家中没有“孝”,就缺乏祥和安乐的气氛,即使财富累积如山,名声如雷贯耳,家人的心灵总是无法得到温暖。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叫唤我们时,应该 一听到就立刻回答,不要慢吞吞地很久才答应。 “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有要我们去做,要赶快行动,不要借故拖延,或者懒得去做。 “父母责,须敬听”父母要我们学好而教导我们时,必须恭敬不可随便,要将话听到心里。 “父母责,须顺承”我们犯错了,父母责备我们,应当顺从,并且承担过失,不可忤逆他们,让他们伤心。 我们不妨自我反省一下,每当父母叫唤我们的名字,要我们帮忙洗碗、扫地做家事,或是教训、责骂我们时,我们是如何反应呢?常常见到很多孩子,不是推托要读书,就是沉迷在电视视、游戏机中,父母叫唤很久也不理会,还嫌父母罗嗦。想一想,这样是读书改变了好气质,还是读书助长了傲气、读书养成了懒汉散的态呢? 这些不好的言行,都是地无意中表现出来的,因为,我们心中对父母不重视,没有细细去感受父母对我们无微不至的付出,少了感恩的心,总认为父母对我们做的一切是应该的,轮到父母要我们帮忙做事的时候,就表现出不在乎,甚至故意惹父母生气。一个不会替最亲的父母着想的人,你想他能体谅别人、替其他人着想吗?这样的人,得不到期朋友的信任,也没有一个团体会来帮忙他,必然处处遇到障碍,时时感到痛苦。 孝顺父母不是一句“爸爸!妈妈!我爱您:”,或是送个礼物,送一朵康乃馨,就算孝顺了。«弟子规»这,四条规矩,看似平常,无奇,但是,如果我们认真依着这段经文去实行,那带给父母的宽心快乐,可不是有形的东西可以媲美的喔!俗话说:"子孝父心宽!"父母有个孝顺的孩子,心里头天天都会感到宽慰又心安.现在,我们在家庭就能培养出这么好的言行举止,将来自然全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子孝双亲乐 家和万事兴 -谚语 冬则温 夏则凊 晨则省 昏则定 出必告 反必面 居有常 业无变 “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是说到照顾父母亲的身体,要尽心尽力。 “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是说不人子女体察到父母的心意,所应有的表现。 为人子女,冬天要留意父母穿得是否温暖?居处是否暖和?夏天要考虑父母是否感到凉爽?每早起一定探望父母亲问安。 “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这是三字经里的经文,说到黄香小小的纪年,就会关心父母亲的身体情形,处处替父母亲设想,所以能够做到”冬温夏凊。”我们小朋友也应勉力来做! 周朝的文王,开创周家八百的基业,是中国有始以来最长久朝代,所依靠的基业,是文王的圣德,我们从他的孝行可以看出一斑。文王尚未即位时,每天一早鸡初鸣、天未亮时,一定穿好,就存在非常快乐;如果父亲有不适,就感到忧愁,一定想办法让父亲安适,才能放心。中午如此,晚也是如此。 文王每天这样三次问安。没有一天感到疲倦或是不耐烦。是我们学习“晨昏定省”的最侍榜样。希望同学们要有“文王能够做到,我们也来学着做”的志气,绝对不要输给古人!1 “出必告,反必面”是就外出时告诉父母亲要到;哪里去;回家以后一定面见父母亲,让他们感到心安。 “居有常,业无变”,则说外明日常生活起居作息,有一定的次序,而且对于所从事的事情,不随使改变。 我们不要觉得出门说声“爸爸!妈妈!我去上学了”,回家找到父母亲说声“爸爸!妈妈!我回来了”,是件罗嗦的事。其实天天能如此做,而不感到厌倦,就是能体谅父母的心意,让父母免去牵挂。这是孝心自然的表现,实在值得赞美! 一个人生活规 律 正常,没有日夜颠倒的坏习惯;做事又有一定的规矩,能保持恒心,使自已身心 健康,事业有成,这不就是父母亲最大的期望吗? 事虽小 勿擅为 苟擅为 子道亏 物虽小 勿私藏 苟私藏 亲心伤 事出有因 情虽然很小,不要擅自作主,而不禀告父母;假如任意而为,就有损为人子女的本分。东西虽然很小,也不要背着父母,偷偷地私藏起来;假如私藏起来,被父母知道了,父母心一定十难过! 这段是说小事或小物,都应请教父母,不可自已作主。 “事虽小,勿擅为; 苟擅为,子道亏” 父母最关心我们的人格发展,深怕我们交到坏朋友,学到不好的行为,出入不正当的场所,染上坏的习惯。这些不好的言行,常常因为疏忽些微的小事而造成的。同学们正在求学阶段,有什么事情,应该事先向父母请示,既可得到父母的经验指导,又可免除不必要的错误,真是一举两得! 但是有的同学认为父母太罗嗦,事情管得太多,想自已作决定就可以。于是,有的就结伴到新奇的游戏机店,或是购买暴力色情的书籍、录像带,无形中身心受到戕害而不自知。或自已到水边、海边游泳,冒着危险登山,以为这些是小事,等到发生事情,往往危及生命而让父母痛心,亲朋惋惜!不过,有的同学会怀疑,好的事情向父母禀报告,却得不到父母的同意,岂不是要错过好的机会,遗憾终身了吗?大家要深思,何以父母会真的是好事情、好机会,我们就要委婉地向父母亲说明,解除父母心中的疑虑,得到他们的应许才去做。假使父母仍不同意,心中仍然担心不已,我们岂能忍心任意去做呢? “物虽小,勿私藏; 苟私藏,亲心伤”我们从出生起,所用的任何东西,都有是父母费心所准备的。父母亲呕心沥血尽他们所有的能力,让我们所吃所用所匮乏即使损伤了自已的身心,也无怨无悔,还时时忧虑子女的一切。假使我们为了自已,把东西私藏起来,只供自已使用,连时时为我们着想的父母亲,都怕他们知道,父母亲见了,怎么不伤心呢? 在我国东汉时,有一位年纪才六岁的小孩,名字叫陆绩。有一次,在九江遇见当时的守袁术,袁太守认为他的相貌不凡,就拿出橘子请陆绩吃。陆绩就多拿两粒藏在衣服里,等到要告辞回家的时候,橘子突然掉出来。袁太守以为是陆绩贪心,就问他原因。陆绩回答说:“橘子是我母亲吃,并非自已贪心,还请太守原谅!”袁太守觉得这孩子太难能可贵了,肯定这孩子将来一定会有出息。 同学们!陆绩时时想着母亲,希望母亲和他一起分享甜美的橘子,这般孝心,多令人感动!我们对父母亲不仅不私藏东西,更要能体贴亲心啊! 当家才知米贵 养子方知亲恩 -谚语 亲所好 力为具 亲所恶 谨为去 身有伤 贻亲忧 德有伤 贻亲羞 父母亲喜好或厌恶的事情,为人子应当如何来办理呢?子女的身体和品德有了亏损,对父母亲会产生什么影响?这段弟子规提供了正确的答案。 父母亲所喜爱的东西,当子女的,都应尽力准备齐全;父母亲所所厌恶的,都有该小心排除。万一我们身体受到伤害,一定让父母带来忧愁。我们的品德有了缺失,会让父母亲感到羞辱。没有面子。 “亲所好, 力为具”力“是尽我们的力量,勉强自已去做到。“具”是准备。我们要特别注意“力”这个字,一般人对于父母亲的事常常漫不经心,将就了事。对父母亲的好恶也不太明白,心中想到父母亲的时间更不多。难怪孔子恳切提醒我们:“人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这让我们细心体验,从我们来到这个世界,父母亲就为我们付出无微不至关怀。更提醒我们心中要常常惦记着父母亲,学习孝养之道,尽力照顾我们的双亲。 “亲所恶,谨为去”谨”是小心谨慎。例如父母亲所厌恶的东西,我们常驻会疏忽忘记,所以经文特别提醒要“谨慎小心”来排除。 “身有伤,贻亲忧”“贻”是遗留。父母时常挂念我们的身体,担心我们受到伤害,例如外出时,不断提醒要注意安全;天气有了变化,交代要增减衣服,怕我们受凉或是中暑。子女的一切几乎占满了父母的心,所以好好保护自已的身体,就是孝顺的开始。也就是孝经所说的:“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 周朝楚国人老莱子,已经七十岁了,常身穿五彩衣,学做婴儿戏,不怕跌倒的痛苦,也不管别人对他的看法,心中只希望博取年老父母亲的欢心,让父母笑口常开,忘记身体的不适,不会感到老境的凄凉。老莱子可贵的孝行,正是“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的最好模范。现今很多青少年喜爱飙车,骑摩托车不肯戴安全帽,不遵守交通规则,一味跟着感觉走,一旦发生车祸,常使自已及无辜的人,变成植物人拖累了父母,造成许多不幸的家庭。若经常想到父母的所好所恶,怎么会一时糊涂做出“亲所恶”的事呢? “德有伤”贻亲羞”平常在学校、或各种团体中,如果和人有冲突、违反团体的规定,例如不敬师长、和人打架、破坏公物等到,一旦传到父母的耳中,父母亲一定感到难堪!反之,对于自已的身体,好好照顾,好好锻炼;注意言行,培养良好的品德,并且努力学习各种学问技能立志造福一切人,让父母亲得到好的名声。父母亲一定感到欣慰!这就是孝经上所说的:“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 我国明朝南海地方,有位叫潘京的人,父亲很早就去世,对父母非常孝顺。他的母亲本性很仁慈,喜欢做利益大众的事。有一年大饥荒,就要潘京集合大家,商讨赈灾怕事。有一年大饥茺,尽力鼓吹倡导,任劳任怨,因此活命的人很多,平日他又多行善于事,不怕劳苦,让父母欢喜。乡里的人为了感谢他们母子的大恩,就立“生祠”来纪念。后来潘京的儿子潘浚,在万历年间中了进土,一直做到相宰相的“尚书”职位。 潘京自已立身行道,善体亲心,发扬母亲的美德,造福乡里,把孝推到最高点,这是真正利已利人的世间豪杰啊! 亲爱我 孝何难 亲憎我 孝方贤 遇到会虐待子女的父母亲,子女还要讲孝道吗?父母有了过错,当子女的要用什么态度来看待呢?父母子爱护子女,子女能孝顺父母亲,那是其天然的事,这样的孝顺又有什么困难呀?如果父母亲讨厌我们,却还能够用心尽孝,那才是难能可贵啊! “亲爱我,孝何难”父母亲无微不至地爱护我们,为人子女感受得到父母亲的恩重如山,自然小心谨慎地行孝,不敢让父母挂念操烦,这样的孝顺并无困难。 “亲憎我,孝方贤”遇到不喜欢子女、厌恶子女的父母亲,子女也一样能尽孝,这就难能可贵了。一般人总认为父母要对子女有所付出后,子女才有行孝义务,这和菜市场的讨价还价有什么两样呢? 我们中国人接受孔子的教化,讲究“五伦十义”,“义”是理应如此的意思其中,“父子有亲”一伦,讲究“父慈”,“子孝”之义,为人父亲理应慈爱子女,为人子女应孝顺尊亲。“父慈”“子孝”的行为,这完全是“尽其在我”的表现,不管对方是什么情况,对我如何,我还是尽我的本分。绝不是“银货两讫”的交易,也不是“以牙还牙”权利义务的相对态度,这正是中西文化差异之处,我们应有所明辨! 孔子的弟子闵子骞,年纪很小的时候,母亲就去世,父亲娶了后母,后母再生了两个弟弟。有一年冬天,天气寒冷,父亲要外出,就叫闵子骞驾车,在途中,闵子骞突然掉落了驾马的缰绳,父亲以为儿子太粗心,就责怪他的不是。谁知一接触儿子的衣服,才发现闵子骞穿的布袍里面,全是不保暖的芦花。回家后,再摸摸另外两个孩子的衣服,却是暖和的棉花。父亲的心里明白了,是后母虐待了闵子骞 ,一气之下,就要赶走后母。这时闵子骞 跪下来衰求父亲,说:“母在一子单,母去三寒。”母亲在家,只有孩儿一人受冻,如果母亲走了,家里就有三个孩子要受寒。这两句话感动了父亲,留下了后母,也使后母知道反省改过,而变成了慈母。闵子骞的孝行是发自天性的,不管父母对他是疼爱或是憎恶,他始终都是用心尽孝的,安顿了一家人的心,让一家人世间各安其分,因而保全了一个濒临破碎的家庭。所以孔子在教学时,还特别称赞闵子骞 说:“真是难能可贵的孝子啊!” 父慈子孝,不一定让我们的家富裕有钱,不一定有花园别墅可以住,但是“孝行”却可以建立天然和谐的秩序,让我们活在安和乐利的环境中!家如果是一个人的堡垒,孝就是堡垒的其石,多一份孝心,家就多一份保障,让我们用孝行,把家固若金汤堡垒! 家败离不了一个奢字 人败离不了一个逸字 讨人厌离不了一个骄字 -曾文正亲 亲有过 谏使更 怡吾色 柔吾声 谏不入 悦复谏 号泣随 挞无怨 对父母要讲求孝顺,但是父母也不免会犯过错,为人子女的可以劝谏吗?如果应劝谏,那要如何劝谏才恰当呢? 经文说:父母亲有了过失,当子女一定要劝谏父母改正。而劝谏的时候,绝对不可板起面孔,声色俱厉,脸色要温和怡悦,话语要柔顺平和。假如父母亲不接受我们的劝谏,那就要等到父母亲高兴时再劝谏。若父母亲仍固执不听,有孝心的人不忍父母亲陷于不义,甚至放声哭泣来恳求父母改过,即使遭父母亲责打,也毫无怨言。 “亲有过,谏使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常人能知道过失,进而改过,就能走上希贤的在道。如果身旁的至亲有了过失,为人子女的不忍心让父母犯过而让人耻笑,更盼望父母能成圣成贤,所以父母亲有了过错,一定要想办法劝谏改过。 “怡吾色,柔吾声”怡是指脸色要表现出怡悦高兴的样子;柔是柔和、不粗暴、不恶言恶性循环语。一般人总认为理直气壮是对的,所以得理不饶人,用气势压全倒对方,令对方屈服改过。如果用这种方法来劝谏父母,常会得到反郊果,不但不接受劝谏,亲子之间反而怒目相视,伤了感受情。论语、里仁篇孔子说:“事父母几谏!”孔子教人劝谏父母要用“几谏,”“几”是什么呢?就是隐微的意思,当念头、想法还在心中,还未显现在外时,就是最隐藏微的时候。“怡色柔声”的态度,能让父母感受而有所警惕,不会造成反效果,是最隐微的方式。父母生我们、养我们,为我们付出青春,用一生的精神培育我们,如果把父母当作一般人,随意发起脾气用训示的口气对着父母,父母会认为子女忤逆他们,岂能听进劝谏的内容?欲速反而不达!所以劝谏一定要父母觉得不是被指责,要“怡色柔声”,让父母心中知道子女劝他改过是为他着想,才是有效的劝谏方法。 “谏不入,悦复谏”如果父母亲仍然不采纳我们的劝谏,我们是不是就放弃劝谏,或是不管父母如何反应了呢?还是一而再、再而三声色俱厉地劝告呢?经文高诉我们,要等父母心情高兴的时候再劝谏,我们依然要保持“怡吾色,柔吾声”的态度,如此反复劝谏。一直到父母改正为止。 “号泣随,挞无怨”父母仍然不听从我的劝谏,子女的心中必然感到难过,担心父母再犯过错而遭人耻笑,或是受到伤害,自然会伤心而放声大哭,恳求父母改过。如果父母不了解我,动了怒出手打我,心中也毫无怨言。只希望双亲能体会我的真心,改正过失就值得了。 论语、里仁篇孔子说:“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就是说发现父母的志向,虽未能依从我们的建议,而此时言行更要恭敬不可乱来,并注意“怡色柔声”。“不违”就是不止,父母亲不听从我们的劝谏,就继续劝谏永不停止,一直到改过为止。如此再忧劳辛苦也不生起怨恨之心。 名列二十四孝之首的大舜,他所处的家庭是父亲瞽瞍个性顽固,眼睛看不清楚事物,后母跋扈不讲理,弟弟又非常骄傲。舜处在其中,常常受到迫害,有时连性命几乎不保。但大舜仍然怡色柔声,希望父母改正行为,一点也不怀恨。经过多年的努力,父母改了恶行,家庭变得更加和乐。这种纯诚且有高度智慧的孝行,才能感动顽嚣的父母,也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再看近来叫座的连续剧,标榜的是有血有泪、高潮迭起,在家庭里要当面反对父母、咆哮指责父母有不是才有看头,而后来竟演变家庭破碎、悲哀凄惨的下无场!这样为了讨好观众,由幕前演到实际生活中,特别是年轻人没有社会经验,又缺乏圣贤经典的教化,就在耳濡目染之下,随着潮流有样学样,造成现在左邻右舍比比皆是不完整的家庭,社会人心为之不安。不管政治多么民主、经济多么繁荣、科技怎么进步,家的伤口上难以弥补的呀! 常念父母恩、力行孝道并讲究行孝的方法,让父母愿意改过,这是人世间最善最美的功德!一个能让父母尊亲改恶修善的人,还有什么人不能调教呢?一个把家是大小调理中规中矩、和气一团的人, 还有什么事业不能成就呢?“家齐而后国治”这是曾子尽一生行孝的亲身印证,可见“孝”确实是百行之先,一切理想的根本啊! 亲有疾 药先尝 昼夜侍 不离床 丧三年 常悲咽 居处变 酒肉绝 丧尽礼 祭尽诚 事死者 如事生 父母亲有了疾病,我们要如何照顾才恰当?父母亲不幸过世,我们如何料理丧事呢? 经文说:当父母亲有了疾病,煎好了汤药,做子女的一定要先尝尝看,是否太凉或太热?不分白天或夜晚,都应侍奉在父母身边,不可随意离开父母太远。当父母不幸去世,必定要守丧三年,守丧期间,因为思念父母就常常悲伤呜咽起来。自已住的地方也改为简朴,并戒除喝酒吃肉的生活享受。办理父母的丧事,要依照礼仪,不可草率马虎。祭祀时要尽到诚意,对待己经去世的父母,要像对待父母生前一样恭敬。 “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疾”是病得很重、很危急;“尝”是用舌头尝尝看。这里提到“药先尝”,是因为从前治病下药用煎煮的汤剂,所以在父母服药前,一定先尝一尝是太凉或太热,这样父母既不会烫到,也能发挥药性,让父母病情好转。也就是说,父母病得很危急时,对于看病用药要谨慎小心,才不会因误诊或用错药而危及父母。 在父母重病时,最需要有人照顾。尤其是自已的子女能在身边陪伴,照顾起居,是父母心中最感温暖与满足的。在父母临终病重之际,为人子女的我们, 岂能因为事业忙,或没有时间,而放弃这种机会呢? 二十四孝中有位“亲尝汤药”的汉文帝。有一次母亲薄太后生病一直没有好转,汉文帝就不分曰夜尽心照顾母后,把侍奉母后当成一件大事来做,怕宫女不够细心,对于母后的汤药,必定亲自尝尝,确定热度和甘苦,才放心地端给母后服用。这样用心了三年,母后的身子才好转过来。这件事感动了文武百官及天下的百姓,也流传至今。正是“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的最好写照。也是提醒现代人,不要因为事忙而推说无法做到的一个砥石。 “丧三年,常悲咽;居处变,酒肉绝”有一次,孔子的学生宰我问老师说:“为父母守丧三年,时间是不是太久了?一年不就可以了吗?”孔子回答说:“一个有德的君子,居丧期间有好吃的东西,不觉得有味道;听好听的音乐,不感到快乐;居住的地方再怎么舒适,也不觉得心安。”接着孔子又说:“孩子生下来三年之久,才离开父母的怀抱,能够 自已走、自已吃,让父母稍稍松一口气。而为父母守丧三年,是天下通行的丧期,宰我是否也想一想中,当子女的我们,在父母去世后,也能在三年丧期中,时时刻刻想念父母、爱念父母吗?” 听了孔子的教诲,就知道经文中“常悲咽”,是想到父母不在身边,心中自然就涌现思慕之情而悲伤呜咽起来。父母的影子占满了心中,想起父母的恩情深重而无法报答,自然不肯为享受而住在舒适的地方,平时吃的酒肉也摒去一边,只求清淡。 孔子 的学生子路,年轻时家里很穷,没有东西奉养父母,就到百里外替人做工,换取白米来供养父母。虽然辛苦,但是心中感到非常快乐。后来在楚国做官,常常面对丰盛的食物,却不由心酸而泪流满面。这位好勇过人的子路,让人感到奇怪!原来是子路思念起过世的双亲,已无法接受他丰盛的奉养,自然悲咽而吃不下! “丧尽礼,祭尽诚;事死者,如事生”古代天子守丧三年,把国家大事都交给宰相来处理,自已一心一意守着亲丧,把守丧看成是最重要的大事,这样才合乎礼节 父母去世虽然很久,祭祀一定要和父母在世时一样恭敬,所谓“大孝终身慕父母”,父母一生为我们牵肠挂肚,为人子女更应在祭祀时,深深地思慕劬劳的双亲啊! 人生在世,父母与我们最亲,给我们的恩情也最重。努力学习侍奉父母的礼节,把孝道当成一项大事业,用心经营,才能立足于天地之间。 用“学吃亏”一语律已 以“怪不得三字待人 -薛敬轩 出则弟 兄道友 弟道恭 兄弟睦 孝在中 财物轻 怨何生 言语忍 忿自泯 现在是小家庭的时代,家中子女大都只有一个,往往缺乏学习与兄弟姐妹相处的良好环境。再加上父母都是上班族,小孩很小就进了托儿所、幼儿园,更减少了亲自教导子女的时间。一旦进入小学过团体生活,如何在团体中自处,都容易发生适应困难、行为偏差的问题。例如:个性倔强,不知道就话的时机,做事不能负责,常常同学发生争执,不能遵守团体规范,所以引来行为及心理于命,效果有限,而追本溯源是忽略了人格的教育。弟子规重视礼的教化,从小就落实于日常生活中的家庭教育,无形之中,消弭许多社会的文明病 弟子规中“出则弟”这段经文,就的是家中兄弟 相处之道,以及如何和长辈在一起的规矩。在这些规范中,训练小孩谦恭有礼,懂得尊重别人,自然容易融入团体,为大家所接纳。而兄弟姊妹之间,要如何相处才能和睦?应注重那些要点呢? 经文说:当哥哥姐姐的,要能友爱弟妹;做弟妹的,应做到恭敬兄姐。这样兄弟姊妹就能和睦而减少冲突,父母心中就快乐,在这和睦当中,就存着孝道了! 把身外所用的钱财物品,看轻点、少计较,兄弟之间就不会产生怨恨。讲话时,不要太冲动,伤感情的话,要能忍住不说,那么不必要的冲突怨恨,就会消失无踪。 “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当兄姐的,年纪大,懂得的道理较多,经验较丰富,应当要帮助弟妹。反之,当弟妹的,年纪小,要听从兄姐的指导,要不自以为是,就能符合恭敬的道理。能做到“兄友弟恭”,冲突自然减少,父母看在眼里便感到欣慰,无形中就做到孝顺了。反之,兄弟姊妹冲突吵架,让父母为难,为谁说话都很难公平,父母心中就会担忧不快乐。所以为人子女想做好孝顺,除了好好侍奉父母外,和兄弟姊妹也要和睦相处,才能安养父母的身及心。 “财物轻,怨何生”今日大家追求物质享受,把财物看得很重要,许多兄弟分家后,犹如冤家避不见面,原因大多来自对财物看得太重,感到分得不公平,互相计较而萌生怨气。如果父母还健在,教他们如何安心?如果父母已去世,必然蒙羞痛苦。人要在世间生存,必须有钱财物品,但蔬食布衣,陋室而居,一样可以过得去。若能视富贵如浮云,重义轻利,那么滋润内心的天伦之乐,才是最真实、最耐久的享受。 周文王的大伯父泰伯,孔子称赞他有三让天下的美德。当周文王(名叫姬昌)出生时,祖父古公亶父就说了一句话:“我周家将来一定有兴盛家业的人,那个人就昌吧!”如果照传统的规定,古公亶父的位子应该传给大儿子泰伯,不可能传给三儿子季历(季历就是文王的父亲),这样周文王就无法继承国位。 泰伯很有智慧,听到父亲古公亶父这句话,了解父亲的心意,于是藉父亲生病时,需要药材,便偕同二弟仲雍往南方去采药,并将自已纹身断发,这样一来就不能接受国位,而满了父亲的心愿。泰伯不仅舍掉世间最大的财物-国位,让位给三弟季历,又顺利地把国位再传给文王。这种作为,使人看不出让国的行径,所以孔子称赞他是“至德”呀!同学们!见贤思齐,让我们学习把自已心爱的财物,让给兄弟姊妹,甚至需要的人吧! “言语忍,忿自泯”一发觉言语有“火药味”,就要先警惕,学忍辱,不管对方如何,心要柔软下来。要想想:一旦言语冲突起来,总是拣些伤心的话来骂人。对方一听,将忿恨填膺,终身难忘,俗云:“是非只为多开口,烦恼皆因强出头。”忍得下,自有海阔天空的舒畅。 唐朝张公艺先生家中五代同堂,全家上下和乐融融。皇帝路过,仰慕他治家整齐,使请问有何妙法?张公艺先生写了一百个“忍”字,再一个“忍”字·········,连续写了一百个“忍”字,他的大家庭就因家中大小都能互相忍让,而得以维持。这就是有名的“百忍成家”。 能看轻财物,肯忍下逆耳言语,必须在平时省察自已的心念有否偏离成圣道路?对世间“孝弟忠信礼义廉耻”的伦常,有否看重?肯不肯去尝试实行?肯如此办,自然乐于轻财物、忍言语! 或饮食 或坐走 长者先 幼者后 长呼人 即代叫 人不在 已即到 弟子规内容是以“礼”为主。“礼”让人容易把握分寸,不会太过或不及。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有耐心且渐进地学习“礼”一次又一产次地练习,学会克制情绪与私欲,让“良知良能”发挥作用。所以应当把握机会,从家里、家校,及各类团体中,去活用实验,郊果将更为显著! 日常饮食起居中,有人以为孩子还小,和长辈相处在一起,不必太过要求他们,长大自然就适应了!甚至对孩子宠爱有加,把好吃好用的先给小孩享用。以致小孩认为这样是理所当然的,不知道要礼让长辈,因而误导孩子养成坏的习惯。而弟子规却指导我们,不要因为大人的宠爱,而忽略了应从小培养礼让的美德。如果和长辈 坐在一起,就请长辈先用;如果和长辈走一起,应让长辈先走。长辈呼叫人时,自已听见了,要替长辈去传唤。如果所以的人不在时,自已就应回来报告长辈-“某人不在”,让长辈安心;更能进一步请问长辈,有没有需要帮忙的事情。 “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一般小孩对于喜爱的食品,总想先吃或多吃一些。而三字经说:“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孔融小小的年纪,相当于今日幼儿园小班,竟能把喜爱的梨子,大的让给兄长,小的自已拣来吃。这种礼让的美德,不见得每个人都做到,难怪古人如此赞叹,而举为儿童的模范。 雪庐老人所编的常礼举要、居家篇说:“为人子,坐不中席,行不中道。” 。“徐行后长,不疾行先长。”也说到为人子弟的,不坐正中间的大位上,走路在长辈后面缓缓而行,不可抢先走在长辈之前。希望大家研究弟子规的同时,也能一并参考常礼举要一书,相信会有相得益彰的功效! “长呼人,即代叫;人不在,已即到”现在的小孩对于长辈的使唤,常常出现慢吞吞或不理不睬的态度。如果呼叫的不是自已,更是充耳不闻,一点也不关心。小孩从小就养成这种怠慢的习惯,到了学校,接触外面的团体,这种习惯于会不自觉地表现出来,使别人留下傲慢无礼的坏印象,是个人品格上的大缺失。 我们若想改正这种毛病,当随时回顾”入则孝“的经文”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是否做到了,再依照这段经文工团来练习,您将习,您将是一位人人欢迎的谦谦君子!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论语 称尊长 勿呼名 对尊长 勿见能 路遇长 疾趋揖 长无言 退恭立 骑下马 乘下车 过犹待 百步馀 称呼长辈时,不可以直呼长辈的名,那是不礼貌的行为。在长辈 面前,不要表现自已很有才能,藐视长辈 。走路时遇见长辈,要赶紧走向前去行礼问候。如果长辈 没和我们说话时,就先退到一旁,恭恭敬敬地站着,让长辈先走过去。如果自已是骑马,遇到长辈就应下马;如果乘坐车辆,就应下车,让长辈先过去,等待大约离我们百步的距离后,自已才上马或上车。 “称尊长,勿呼名”称呼是重要的礼仪,中国自古以来就很重视,对于长辈,一向不敢直接称呼他的名。因为称名是长辈晚辈,或是自称用的。 如果随便称呼,不仅长辈会觉得我们无礼,更显出自已的鲁莽无知! 古时候“名”是父母所取,成年以后则另外取“字”或是号“。同辈和和晚辈就用”字“或”号“来称呼,如孔子名是“丘”,字中“后人尊重至圣先师孔子,遇到孔子的名时,更是不敢读原来的音“丘”,而读“某”的音,以示尊重。书写时也不敢全写“丘”,而是缺一个笔画写为“丘“。至于孔子的朋友同辈,对孔子称呼都用“仲尼”,晚辈学生称呼孔子为“仲尼夫子”。我们读诵四书五经等中国经典时,若明白称呼的规矩,就能体会经文当时的情境,及交谈的对象背景,更容易走入经文工团世界。 “对尊长,勿见能”能力是用办事,并非作为炫耀之用。在尊长面前,不可因为自已学识能力高于长辈,故意将它显露出来,压迫长辈 以提高自已的地位。这种狂妄的心理,趾高气扬的态度,反而让旁人感到厌恶。我们应该收敛起光芒,学习温和谦恭才是。“路遇长, “路遇长 疾趋揖 长无言,退恭立”“趋”是快走,“揖”是古时拱手行敬礼用的作揖。路上遇到长辈,能赶快前去行礼打招呼,是尊重长辈的行为表现,不可视而不见,形同陌路,或是怕羞而避开长辈。 “骑下马,乘下车,过尤待,百步余”百步余的距离,大约是已渐渐看不清的脸孔,这时再骑上马或乘上车离去。能如此不怕麻烦,可以看出内心对长辈尊重之情。唐朝大诗人李白,有一天到江边为好友孟浩然送行,作了一首诗“送孟浩然之广陵”,诗中说“孤帆远影碧空尽”,李白在岸边看着老友孟浩然的船,渐渐的消失在碧空里,才依依不舍离去,让人体会出他和好友深厚的情谊,可与本段“过犹待,百步余”相互得到启发。 目前西式教育盛行,很多人对长辈及父母都直呼其名,这是中国儒家礼节所避讳的。礼,能区别尊卑亲疏,使人更注重细微的言行,及内心的感受,更可以让人文的教化深入人心,提高人性中良好的德能。礼,讲究的是”自卑尊人“,从小处养成谦卑的心理,才能克制浮动的情绪和滔滔私欲,不要嫌礼太麻烦,觉得做起来别扭,就一味舍弃反对。因为人心本就复杂多变,必得以细腻的礼节来调理身心。才能养成雍容大方、安详的气度 长者立 幼勿坐 长者坐 命乃坐 尊长前 声要低 低不间 却非宜 进必趋 退必迟 问起对 视勿移 事诸父 如事父 事诸兄 如事兄 如果长辈还站着,年幼的我们不应先坐下来。如果长辈坐着,允许我们坐下时,才可以坐下来。在长辈面前讲话,声音要低,但是回答的声音低到听不清楚,那也不适当,要和颜悦色,声音要柔和清楚才好。 进见长辈时,走路要快一点,动作表现得很敏捷;等到告退时,要慢慢退出。长辈问话时,要站起来回答,眼神注视长辈,不要左右移动。对待叔叔伯伯,要像对待自已的父亲一样恭敬;对待同族兄长,要像对待自已的胞兄一样友爱。 “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常礼举要、居家篇说:“长者立不可坐,长者来必起立。”长辈在我们的身边时,不可贸然坐下,要注意长辈的动静。当我们坐着时,如果长辈从远处走过来,一定要起立致敬。长辈尚未坐下,切莫一窝蜂抢先坐下来,甚至连长辈坐的位置都没有了。或是长辈来了,晚辈们还围坐着讨论自已的事,对长辈不理不睬,也不主动向长辈问好招呼,眼里根本没有长辈的存在,这都显出自已的怠慢和骄傲的习气。今日有些同学们常常以自我为中心,无视于旁人存在,实在是家庭教育的疏忽呀! “尊长前,声要低”长辈之前不可太放肆而大呼小叫。有些父母对小孩疼爱备至,纵容他们指使父母亲做事,遇有不合意时,就发脾气,养成在团体中只见到别人的缺点,却不知自我反省的毛病,所以人际关系奇差。常礼举要、对众篇说:“不高声喧哗,扰他人视听。”对一般人说话都要注意音量,何况是在长辈面前呢? “低不闻,却非宜”凡事都应求恰到好处,如果回答长辈的话太小声,长辈 根本听不清楚。甚至长辈问话一句也不应,都不是好现象。不论是胆怯不好意思或不会回答,也要学习表白,否则让长辈心急而误会我们太傲慢,就非常失礼。, “进必趋,退必迟”“趋”,是快步走向前去,态度认真而恭敬。退必迟,所表现的是稳重,并乐于接受长辈的训诲,不是一溜烟就见了。 “问起对,视勿移”可参照常礼举要、在校篇:“向师长质疑问难,必起立。“及访人篇:“谈话应答必顾望。”训练自已恭敬的态度及注的精神。若是眼神乱动,表示漫不经心,对人不屑一顾,是不合礼的态度。 “事诸父,如事父;事诸兄,如事兄”这是“出则弟”的总结。能做到“入则孝,出则弟”,骊父母尽孝道,友爱兄弟姊妹,进而以侍奉父兄之礼对待伯伯叔叔、堂兄弟姊妹,及一切执辈兄长们。这是儒家“能近取譬”行仁的方法,从最亲近的父母开始学习如何尽孝道”再推展出去善待所有人。这种从近而远、由亲而疏的行仁的方法,使亲情更亲、友情更厚,这样和谐的五伦关系,能保护我们的家,安定我们的社会,我们何乐而不为? 我国东汉自光武帝建国以来,社会风气从重视利禄,转娈为淳厚,大家所看重的是气节和人格。光武帝的儿子明帝,也秉承父亲的遗教,尊崇儒家孔子的学说,曾经亲自到太学举行“养老礼”,用尊重父兄的礼节来对待“三老”和“五更”。“三老”和“五更”是从国家元老或德行著名的人当中,所选出最优秀的楷模。这正是“事诸父,如事父;事诸兄,如事兄”的身体力行。难怪当时社会风气非常淳厚,政治非常清明,成就了历史上有名的“明章之治”。 我不知何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