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论文谈体育教育与终身教育.doc
谈体育教育与终身教育 谈体育教育与终身教育是小柯论文网通过网络搜集,并由本站工作人员整理后发布的,谈体育教育与终身教育是篇质量较高的学术论文,供本站访问者学习和学术交流参考之用,不可用于其他商业目的,谈体育教育与终身教育的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因网络整理,有些文章作者不详,敬请谅解,如需转摘,请注明出处小柯论文网,如果此论文无法满足您的论文要求,您可以申请本站帮您代写论文,以下是正文。 摘要终身体育思想对学校体育领域的改革产生了积极而深刻的影响,学校体育如何为终身体育打基础,怎样从终身体育思想提出我国学校体育改革与发展的创新性对策,这是学校体育领域前瞻性和实用性都很强的一个课题,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学术价值。关键词体育教育 终身教育 教育结合一、终身体育是体育未来发展的趋势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人类自我意识的逐步觉醒,人类对体育的认识与需要也发生了变化。其一,人们不再把体育局限于学校体育。朗格朗在终身教育引论中就指出:“如果把体育只看成是学校这一段的事,那么体育在教育中就变成了插曲”,这就明显告诉我们,所谓体育不单是指“学校体育”,而实际上是一个终身的教育过程。其二,体育作为一种社会文化,是随着生产力发展水平而不断提高其地位的,对提升身心健康水平和提高适应能力的追求,迫使人们对体育功能的认识更加深刻,人类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重视体育,需要体育,这就形成了发展终身体育的内部动力。其三,人们在解决“小康生活”之后对体育有了广泛需求,体育成为人们生活的必需内容之一。这正如有的学者所指出的那样,在生活水平较低的国家中,体育总是被强调要为提高青少年健康水平服务,而在后工业化社会里,体育学科目标更多地指向提高国民生活质量和为终身体育服务。应该说,终身体育是现代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反映了人的发展需要。从国际上看,终身体育已经成为世界体育发展的潮流。中国、日本、韩国、新加坡、美国、加拿大、德国等国家都重视终身体育的发展,有明确的关于终身体育的概念、目的意义、功能、对象等方面的理论研究,并制订了本国终身体育的发展对策。在“终身教育”思想的影响下,近10多年来终身体育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到1990年,全世界已有近100个国家将开展群众体育列为国家的目标之一。1993年6月,国际奥委会和世界卫生组织在洛桑签订了双方合作备忘录,指出“双方合作的核心,是全民体育和全民健身。”终身体育成为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占主流的体育思想。1995年在巴拉圭召开的第5届世界大众体育大会的主题是“大众体育与健康”,大会宣传指出:“通过体育活动促进和平、健康,提高生活质量”,还指出“2000年体育为人人,健康为人人”的口号。许多国家在政府的积极支持下,大众体育、终身体育得到迅速地发展。这说明,终身体育是国际体育发展的总的趋势。终身体育的提倡和实施对于提高体育人口质量、促进体育发展是一个根本措施。这是因为,体育经常化、生活化、社会化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体育人口的增长,要成为体育人口,从条件上看,体育锻炼就应该要形成习惯。这也就是说,体育人口的增长有赖于全体社会成员中终身体育的提倡和发展,把各年龄的人动员、吸引到大众体育这一大规模社会实践中来。提高体育人口质量,应该是强调实质性体育人口向终身体育人口转移!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颁发与实施,不仅标志着我国大众体育和国民体质健康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同时也标志着“终身体育”已经成为我国现在乃至将来体育发展的战略目标,必将对我国社会产生巨大的综合促进作用,同时为体育改革指明方向。二、终身体育正在成为国内外学校体育改革和发展的指导思想终身体育的产生和发展,不仅对改革现行的学校体育制度、内容和方法产生深远的影响,而且对充实人生和提高劳动者的素质起着重大的推动作用。因而,终身体育思想的提出对我国学校体育改革和发展将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近20年来,国际性的大众体育和休闲体育热潮开始影响到学校体育,学校体育中出现了为终身体育和健康休闲活动服务的新趋势。终身体育成为各国学校体育改革的基本方向。学校体育培养人不仅着眼于现在,更要放眼未来。现代教育特别强调“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如果最初的教育提供了有助于终身继续在工作之中和工作之外学习的动力和基础,那么,就可以认为这种教育是成功的”。由此,可以得到这样的启示:我们的学校体育如果只是顾及了阶段效应,而没有为学生的终身体育、健康打下扎实的基础,那么,这种学校体育就是不成功的。可贵的是,我国学校体育界从容接受了终身体育思想。从国际学校体育发展的过程来看,197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召开了主题为“从终身教育看青少年的发展”的101个国家和地区体育部长会议,并重点讨论了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终身体育的衔接,使体育向大众化、社会化、生活化和终身体育方向发展的主题,从而在各国掀起研究的高潮。可见,国际学校体育发展过程中也呈现出关注终身体育、按照终身体育思想加快学校体育改革步伐的趋势。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对学生提出了终身体育的目标导向,即学校体育要注意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能力和习惯,要有意识地与全民健身-终身体育接轨。有学者明确指出,“增强体质、增进健康”是抽象性质的目的,学校体育的具体目标应为体育兴趣、习惯和能力。这个观点是很有新意的,其一,目标应该与目的相一致,其二,目标是相对具体有较强可操作性的。所以,当代学校体育要高度重视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能力和习惯,惟有如此,才能更好地贯彻“健康第一”的教育思想,也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素质的提高。教育部吕福源副部长在1999年10月召开的全国学校体育卫生工作经验交流会上,对今后的学校体育卫生工作重申了“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学校体育卫生工作”,“加强课程教材改革和建设工作,逐步形成大中小学相衔接的科学的体育与健康课程体系,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这些要求其实也体现了终身体育的思想。一方面,终身体育是促使人终身健康的重要手段。另一方面,建立大中小学相衔接的“体育与健康”课程体系,本身就是终身体育对学校体育的要求。学校体育与终身体育接轨,可以为整个身心健康做准备,这与素质教育的宗旨是相一致的。总之,终身教育属于学校体育前沿领域的热点课题研究。这一课题的研究对于从终身体育思想审视学校体育存在问题的症结,立足于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习惯和能力,将学校体育阶段效益和长远效益结合起来,从而从根本上解决“学生厌学体育”、“学校体育对增强学生体质、增进学生健康的效果不明显”等问题,提出有创意的学校体育改革与发展方案,都具有重大意义。参考文献:1阮明华.适应改革开放的需要培养终身健康的合格人才.中国学校体育,1995 ,(6 ): 28.2于长镇.试论“终身体育”与学校体育.中国学校体育,1993, (2): 63.3墨鸿科.实施个性化培养是高校体育为学生终身体育打基础的重要途径.中国学校体育,1997,(6): 60.3中国学校体育赴日考察组.日本学校体育的几个特征.中国学校体育,1994, (1): 72.4团琢磨.宋荣芬译.日本新学习指导要领介绍.中国学校体育,1991,(1): 68-69.5陈桂岭,张辉,苏连勇.日本体育教学大纲理论知识部分的发展与变化.学校体育,1989,(4):71.(作者单位:陕西西安邮电学院)其他参考文献Baker, Sheridan. The Practical Stylist. 6th ed. New York: Harper & Row, 1985.Flesch, Rudolf. The Art of Plain Talk. New York: Harper & Brothers, 1946.Gowers, Ernest. The Complete Plain Words. London: Penguin Books, 1987.Snell-Hornby, Mary. Translation Studies: An Integrated Approach.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1987.Hu, Zhuanglin. 胡壮麟, 语言学教程 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Jespersen, Otto. The Philosophy of Grammar. London: Routledge, 1951.Leech, Geoffrey, and Jan Svartvik. A Communicative Grammar of English. London: Longman, 1974.Li, Qingxue, and Peng Jianwu. 李庆学、彭建武, 英汉翻译理论与技巧 M. 北京: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2009.Lian, Shuneng. 连淑能, 英汉对比研究 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3.Ma, Huijuan, and Miao Ju. 马会娟、苗菊, 当代西方翻译理论选读 M.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9.Newmark, Peter. 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 London: Pergmon P, 1981.Quirk, Randolph, et al. A Grammar of Contemporary English. London: Longman, 1973.Wang, Li. 王力, 中国语法理论 M. 济南: 山东教育出版社, 1984.Xu, Jianping. 许建平, 英汉互译实践与技巧 M.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Yan, Qigang. 严启刚, 英语翻译教程 M. 天津: 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1.Zandvoort, R. W. A Handbook of English Grammar. London: Longmans, 1957.Zhong, Shukong. 钟述孔, 英汉翻译手册 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83.Zhou, Zhipei. 周志培, 汉英对比与翻译中的转换 M. 上海: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