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现状分析和对策(家教讲稿.李景战).doc
-
资源ID:2608611
资源大小:42.50KB
全文页数:25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家庭教育现状分析和对策(家教讲稿.李景战).doc
家庭教育现状分析和对策家教讲稿一、家庭教育现状分析(一)可怜天下父母心从孩子呱呱坠地的那一刻起,有一件神圣的事情便随之开始了,这就是教育。为人父母,无论你是才高八斗,还是目不识丁,亦不论贵为公卿,还是身为百姓,更不论腰缠万贯,还是家徒四壁,任何人都责无旁贷地肩负着养育子女的重任。养育,包含着“养”和“育”的双重含义。养,供给生活资料或生活费用,以满足孩子生理成长的需要,保证孩子身体的健康发育。育,培养、教育。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施以精神影响的过程,以满足孩子精神发展的需要,保证孩子心灵的成长和完善。过去偏于养而现在偏于教,正如人们在温饱问题解决之后便开始追求精神满足一样,父母在满足子女生理需要之后更加重视孩子精神世界的充实和完善。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从小在家庭中成长,家长对孩子的影响不可小觑。尤其独生子女家庭,缺少了兄弟姐妹的相互影响和教育,因此父母的教育就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当前,年轻一代所反映出来的诸多问题,折射出家庭教育存在缺陷,这不仅仅关系到孩子的学习和生活质量,也严重影响到孩子的成长和未来。1.期望很高。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中国家长的普遍心态,不少父母从小就给孩子设计了美好的人生轨迹:名牌园所,名牌小学、重点中学、名牌大学、出国深造希望孩子按照自己的设计一路走来,最终一举成名。家长对孩子有一定要求和期望是应该的,但现在的家长对孩子的期望过高,期望值过大,不从孩子的实际出发,拔苗助长,既脱离了我国现行教育体制的实际,也违背了儿童发展的规律。他们盲目地、不加分析、不切实际地对孩子提出过高的要求,因此一旦事与愿违,期望落空,家长就会怨天尤人,怨声载道。2.代价很大。家长不仅对孩子期望值很高,而且付出的代价很大。一是经济上的代价,为了让孩子从小出人头地,有的家长不惜一切代价,满足孩子的一切要求,致使经济上入不敷出。其中极端的一个例子是河北某农民家庭,由于贫困无助,这位农民父亲竟然卖血供应儿子在北京上大学,几年间父亲含辛茹苦,卖血供给,可是儿子却不思进取,荒废学业,终日沉溺网吧。二是精神上的代价,过多的关爱,过度的保护,父母把孩子当成温室里的幼苗,精心关照,悉心呵护,唯恐孩子遭受一点儿挫折,岂不知往往适得其反。据报载,福州一位母亲为了让在外地读书的儿子吃上一碗热热的混沌,竟然从福州乘坐飞机飞往青岛,亲自为儿子送去一碗混沌。3.失望很多。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值很高、很高、很高,为孩子付出的代价很大、很大、很大,得到的失望却是很多、很多、很多。目前家长普遍对孩子失望的事情:一是自理能力差;二是对父母不礼貌;三是学习成绩不佳。4.心理了解很少。现在大多数家长不了解子女的心理,因此教育方法不当,对子女的教育效果不满意,甚至事与愿违,生气着急。其原因是:一是不看心理学有关书籍;二是没有听过心理学讲座;三是不看儿童教育方面的书籍;四是对孩子缺乏深入细致的观察、研究和沟通交流。 (二)父母的教养方式国内外一些研究表明,在人的早期发展中,父母对子女的态度,如充满爱,能够给予足够的信任、鼓励和支持则容易使孩子在初次与人接触时产生信任感、安全感。而这种情感的产生有利于今后与人的顺利交往。相反,缺乏父母的疼爱、关怀与照顾,信任、鼓励与支持,不仅在儿童智力发育方面造成一些难以挽回的不良后果,还会使儿童产生孤独、无助的性格特征,甚至导致难以与人相处等人际交往方面的障碍。精神病学研究资料表明,一些神经症如恐怖症、强迫症、焦虑症和抑郁症等病人的父母与正常人的父母相比,表现出对子女较少的情感温暖,较多的拒绝态度或过度保护。父母教养方式(亲子关系)对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在不健全的双亲关系方面尤为突出。父母养育子女是一种社会责任,父母亲应有正确的教养思想,采取正确的教养态度及方式,只有这样才能使子女健康成长。通过对中小学生家庭调查发现,父母对子女的教养态度和教养方式不同,对子女的心理健康的影响也是不同的。心理素质与学生的学习成绩有密切的关系。一般说来,心理素质水平越高,学生的学习成绩越好。研究结果表明,父母对子女的理解、情感温暖教养方式,对子女的注意、情感、兴趣、性格、人际关系、意志、智力、道德、适应、满意度都有相关,而且是正相关,并且都达到及其显著的水平。父母教养方式对子女心理素质发展所发生作用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机制,是通过子女的情绪引发起来的。对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要特别重视对学生情绪素质的培养。家庭教养方式、学校教育方式、社会教育方式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发展所起的作用,不是机械的、固定的,而是动态的、变化的,可以相互矫正和弥补。父母的教养方式对子女的心理素质、对子女的心理健康都有密切的关系。良好的教养方式,对子女学业成绩的提高都有正面的、积极的影响;相反,不当的教养方式,对子女的心理素质、心理健康与学业成绩都有负面的、消极的影响。1.过度保护溺爱型。家长对小子女的过于保护会使子女对父母的依赖性加大,处处依靠父母,事事依赖父母。父母对子女的过度保护阻碍了小学生独立性的发展。受父母过分保护的孩子无论对家庭生活,对学校生活,对社会生活的适应性都差。溺爱型的教养方式,表现为对子女没有原则地溺爱,对孩子有求必应,百依百顺,不讲原则地一味庇护,是引发孩子行为问题的重要原因。这种过度保护虽然使子女体验到父母的关心、爱护,体验了安全感,但在父母过于强大的“保护伞”下,子女自身能力的开放往往受到限制,其人格也不能健康发展。2.惩罚干涉专制型。父母对子女的严格要求是必要的,应该的,但严格不等于严厉,严格更不等于惩罚。专制的父母对子女要求过于严厉,太多限制,过多的期望。专制的父母常常滥用自己的权威,而无视子女的权利与自尊。严厉惩罚型的家长,或者由于自己不良的性格,或者由于工作过于紧张而心情暴躁,或者由于缺乏科学的教育孩子的知识,对待子女采取严厉惩罚的教养方式。比如,因孩子考试成绩不好动辄训斥、打骂,破坏了温暖平和的家庭氛围。专制的教养态度与方式常常会造就顺从型的子女。而顺从型的子女有的在与人交往中表现出被动、退缩、胆小、自卑、独立性差,过分小心、谨慎等消极的性格品质。有的人追求个人的完美无缺以致超过自己的能力,因而诱发强迫心理或自罪、自责等不良情绪。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引起子女心理上的失调和心理障碍。父母严厉惩罚的教养方式,还可使子女形成暴躁、敌对、蛮横无理、说谎等不良的性格。3.否认拒绝忽视型。否认拒绝型的家庭教养方式表现为家长总是倾向于否认和批评孩子,把孩子看得一无是处。用否定的眼光看待孩子,看不到孩子的长处和进步,否定孩子的一切努力。在情感上对孩子缺乏热情,置孩子与千里之外,拒绝参与孩子的游戏活动,即所谓的“冰箱父母”。在物质方面对孩子严格控制,忽视孩子的正常物质需求,不能满足孩子起码的物质要求,给人过分吝啬的印象。否认和忽视的教养方式,易使孩子从小丧失进取的动力,不思进取,得过且过,并且在人际交往方面丧失亲和力,对人缺乏热情,也就不会得到别人的友谊。4.期望过高拔苗助长型。几乎所有的家长对孩子的期望都是能够考上大学,获得大学文凭,有的还期望孩子获得硕士、博士等更高的学历以及出国留学。这样的期望无可厚非,但是,家长的想法有时简单化,而且从孩子小时候就不断地对孩子进行“好好念书,将来一定考上大学”之类的所谓教育。对很多孩子来说,这样的教育并没有发生作用,甚至产生逆反心理,一听就烦。有的孩子在心里嘀咕:爸爸妈妈是哪个名牌大学毕业的? 一个孩子能否考上大学,将来是否出息,与小时候奠定的综合素质基础有直接的关系。家庭教育的功夫,应该下在孩子的综合素质基础上,不是把“考上大学”的话挂在嘴上就行的。因此,希望家长不要把孩子的期望紧紧盯在考多少分、上什么大学上,而应该更多地去关注孩子学习和成长的过程表现。5.关爱理解民主型。父母对子女的理解与情感温暖就是一种良好的心理沟通,父母与子女心理沟通了,才能在良好的心理气氛下交流思想感情,才能心理相容,才能说到一块。理解、情感温暖就是信任,父母对子女的信任就是保护子女的自尊心,就能调动发挥子女的心理潜力,产生积极的心理效应。父母对子女的理解、情感温暖就是一种心理支持。心理支持是一种无形的心理能量,这种无形的心理能量能够产生有形的心理效应,表现在有良好的行为习惯,遵守社会公德,遵守社会秩序,遵守学校纪律,学习成绩提高等等。众所周知,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这种教育作用应分两方面,一是有意识的主动教育,包括言传与身教;二是无意识的刺激,也包括语言的和行为的,具有使子女潜移默化的作用。在肯定、鼓励声中长大的孩子特别有信心,有向上的动机;从充满爱的环境中走来的孩子会有爱别人的能力;在否定中成长起来的孩子学会了自卑和放弃;在惩罚中长大的孩子学会了压抑、说谎、退缩、逃避和暴力;适当的挫折可以让孩子学会坚强;一味地娇惯就是培养孩子的无能、软弱和依赖。因此,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应尽量加强与孩子的沟通与交流,营造和谐的家庭气氛,掌握好教育尺度,避免儿童心理“营养不良”和“营养过剩”。二、溺爱,折断了孩子飞翔的翅膀(一)溺爱种种当今做父母的大都知道溺爱孩子有害,但却分不清什么是溺爱,更不了解自己家里有没有溺爱。溺爱,是一种失去理智、直接摧残儿童身心健康的爱。一是特殊待遇:孩子在家庭中的地位高人一等,处处特殊照顾,如吃“独食”,好的食品放在他面前供他一人享用;做“独生”,爷爷奶奶可以不过生日,孩子过生日得买大蛋糕,送礼物这样的孩子自感特殊,习惯于高人一等,必然变得自私,没有同情心,不会关心他人。二是过分注意:一家人时刻关照他,陪伴他。过年过节,亲戚朋友来了往往嘻笑逗引没完,有时候大人坐一圈把他围在中心,一再欢迎孩子表演节目,掌声不断。家里人都要围着他转,并且一天到晚不得安宁,注意力极其分散,“人来疯”也特别严重,甚至客人来了闹得没法谈话。三是轻易满足:孩子要什么就给什么。有的父母还给幼儿和小学生很多零花钱,孩子的满足就更轻易了。这种孩子必然养成不珍惜物品、讲究物质享受、浪费金钱和不体贴他人的坏性格,并且毫无忍耐和吃苦精神。四是生活懒散:允许孩子饮食起居、玩耍学习没有规律,要怎样就怎样,睡懒觉,不吃饭,白天游游荡荡,晚上看电视到深夜等。这样的孩子长大后缺乏上进心、好奇心,做人得过且过,做事心猿意马,有始无终。五是祈求央告:例如边哄边求孩子吃饭睡觉,答应给孩子讲3个故事才把饭吃完。孩子的心理是,你越央求他他越扭捏作态,不但不能明辨是非,培养不出责任心和落落大方的性格,而且教育的威信也丧失殆尽。六是包办代替:由于家长的溺爱,三四岁的孩子还要喂饭,还不会穿衣,五六岁的孩子还不做任何家务事,不懂得劳动的愉快和帮助父母减轻负担的责任,这样包办下去,必然失去一个勤劳、善良、富有同情心的能干、上进的孩子。这决不是耸人听闻。七是大惊小怪:本来“初生牛犊不怕虎”,孩子不怕水,不怕黑,不怕摔跤,不怕病痛。摔跤以后往往自己不声不响爬起来继续玩。后来为什么有的孩子胆小爱哭了呢?那往往是父母和祖父母造成的,孩子有病痛时表现惊慌失措,娇惯的最终结果是孩子不让父母离开一步。这些孩子就打下懦弱的烙印了。八是剥夺独立:为了绝对安全,父母不让孩子走出家门,也不许他和别的小朋友玩。更有甚者,有的孩子成了“小尾巴”,时刻不能离开父母或老人一步,搂抱着睡,偎依着坐,驮在背上走;含在嘴里怕融化,吐出来怕飞走。这样的孩子会变得胆小无能,丧失自信。九是害怕哭闹:由于从小迁就孩子,孩子在不顺心时以哭闹、睡地、不吃饭来要挟父母。溺爱的父母就只好哄骗,投降,依从,迁就。害怕孩子哭闹的父母是无能的父母;打骂爸妈的孩子会变成无情的逆子,在性格中播下了自私、无情、任性和缺乏自制力的种子。十是当面袒护:有时爸爸管孩子,妈妈护着:“不要太严了,他还小呢。”有的父母教孩子,奶奶会站出来说话:“你们不能要求太急,他大了自然会好;你们小的时候,还远远没有他好呢!”这样的孩子当然是“教不了”啦!因为他全无是非观念,而且时时有“保护伞”和“避难所”,其后果不仅孩子性格扭曲,有时还会造成家庭不睦。以上十种溺爱的形式是比较典型的实例,不是每个家庭全部都有的,但是一般家庭在各种溺爱中会占有几种,或各种都有轻度表现也是值得警惕的,我们要以科学的爱,来保护孩子的健康成长。(二)溺爱:父母给孩子的最坏的礼物每一位父母都是非常爱孩子的,但是,正如一位教育家所说:“爱孩子,这是连老母鸡都会做的事情”,但难的是掌握爱的分寸。我们注意到,现在一些家长不让孩子做任何家务事,有的每天给孩子整理书包、洗手绢、穿衣服等,即使做家庭作业,家长有的要么是替做,要么是陪读。常听家长们解释:“孩子还小,替他做做没关系,长大一点就会好了。”是这样吗?据调查,一个孩子如果15岁以前没有培养起真正的劳动习惯,就有可能成为终生的“小懒汉”或“懒姑娘”。这样的孩子依赖性强,缺乏自信,这对孩子心理的不良影响往往是长期的。许多家长把素质教育的任务单纯寄托在学校、教师身上,其实,中小学阶段孩子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如意志、性格、情感等等,都离不开父母,离不开家庭教育。我国教育家蔡元培曾总结说,“幼儿受于家庭之教训,虽薄物细故,往往终其生而不忘”,“一生之事业,多决于婴孩”。这说明父母对孩子的家庭教育的确重要,也说明教育孩子要抓紧时机,别期望着孩子“长大一点就会好了”。老师们都有体会,改造一个人比塑造一个人常常要难得多。社会上屡屡出现父母因溺爱孩子,最终尝受恶果的例子,像有一对教授夫妇,居然被疼爱的独生儿子杀害。这使家长们普遍不理解:为什么对孩子给予爱,孩子反而会变成这样?就好像辛辛苦苦种甜瓜,收获的反而是发涩的苦瓜。教育心理学家认为,儿童对父母权威的看法直接影响其未来对环境、对社会规范的看法。“恶果”通常是这样结出来的:孩子一次次试探、一次次成功地突破父母给设定的规范,比如说本来今天不买玩具,但孩子一闹就给买了,孩子便将父母的纵容看作软弱(至少潜意识这样认为),接着便期望所有的人都像父母那样满足其所有要求,而这,在社会中又怎么可能呢?父母溺爱中长大的孩子,在社会生活中稍有挫折,就易产生强烈抵触行为,在外边别人不买孩子的账,孩子回家反过来把这种气加倍给予父母。当然,溺爱不能完全归咎于父母。社会各界多感受到,我们过去几代人习以为常的不少价值观念,到了独生子女这一代,却均被猛烈的摇撼着。相当多的父母发自内心地认为,孩子即将面临着一个竞争更加激烈、生活环境国际化的社会,有关孩子自我控制的品格、个人能力的形成,家长无以为助,所能做到的,就是以全部的爱,支持孩子。然而,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这种“承包一切”的爱,除了表达父母的心意外,实在没有给孩子的成长带来有益的养料,一位西方教育学家的话值得家长们牢记:过多地迁就子女,对孩子溺爱,将是父母给孩子的一份最可怕礼物。三、暴力教育是一种摧残 (一)恨铁能成钢吗?“恨铁不成钢”是许多家长的口头禅,他们的教育初衷是好的,对子女出现的行为偏差极为痛恨,渴望子女痛改前非,向好的方向发展。这反映了家长的教育良知。但是,在“恨”的名义之下,衍生出来种种不良的教育行为和后果,却往往让人既难于理解,更难于接受。青岛市某小学六年级学生小明(化名)总离家出走,对此他的家人苦恼不已。不久前,不明原因的父亲带着孩子,一同来到某医院心理科。医生、孩子与家长的一席话惊醒了迷茫的家长。父亲:“医生,你看看这个孩子脑子是不是出了什么毛病,动不动就离家出走,我和他妈妈没办法了!”医生:“你和孩子关系处得怎么样?”父亲:“咳!甭提了!我从这个孩子出生就和他斗!这个孩子很倔,倔的时候我就揍他,跟他斗了12年,现在我斗不过他了!”医生:“为什么要离家出走?知不知道爸爸很担心?”孩子:“他才不担心我,我有记忆时他就在打我!我恨我爸爸!”医生:“为什么打孩子?”父亲:“我就觉得这个孩子身上好多坏毛病,我担心他将来学坏了,不能成才!”孩子:“我问过同学,我那些好朋友家长从来不打他们,只有我天天在家挨揍!”爸爸:“最近我也感觉他恨我了,我就不敢打他了,我想好好和他谈,但他又不听我的了。”医生:“家长都是出于责任心来管教孩子,但很多人采取的方法不对,孩子不明白爸爸为什么要打他,虽然家长出于一种责任,但孩子的感觉是这个家容不下他,他甚至得不到家人的认可,不能享受到这个家庭的温暖,所以他才一次次出走。”家庭错误的教育方式很可能导致孩子心理出现偏差。棍棒式的养育方式实际上对孩子是一种伤害,凡事都以爱的名义,爱的结果却产生了恨。有很多家长脑子里存在“恨铁不成钢”、“棍棒之下出孝子”、“不打不成器”等错误观念,因而采取棍棒教育,对孩子动辄体罚,拳打脚踢,以暴制暴,暴力教育往往造成难以弥补的后果。 (二)暴力教育易造就问题少年最近,媒体不断把目光聚焦在对孩子“暴力教育”引发的恶性事件上,先是一位家长因为孩子沉迷上网不能自拔,就把孩子吊起来示众。时隔不久又有一位老师因为学生不是很听话,在盛怒下拿削铅笔的小刀划伤孩子的手掌。而这种“暴力教育”并不能从根本上使孩子改正错误。心理专家认为:暴力伤害只会让孩子形成冷漠、仇视、对抗的怪异性格。对于孩子在成长中会犯的一些错误,家长和老师应该学会“预防”和冷处理,否则孩子早晚有一天会与自己成为路人。体罚只会适得其反。精神病学专家认为,体罚对学生的负面心理影响不可轻视。家长和老师都是成年人,在体力上占绝对优势,孩子身体尚未发育成熟,所以,大人随手的一巴掌或者一拳头,对孩子来说都是巨大的打击。另外,家长和老师由于平时就具有的巨大心理优势使孩子受到侮辱和伤害后,心理伤害基本上没有可能通过平等对话、协商、调解等途径得到释放,而是全部转化成内在的精神压力。这种精神压力一般具有两种走向:一种是演变为由内向外的复仇冲动,包括对施暴者个人或对整个社会的仇视;另一种是对自我心理和身体的巨大摧残,造成各种各样的精神病和心理障碍。体罚并不是最好的教育方式,虽然在有些时候它可以纠正孩子的某些不良做法,但是因为体罚不能教会孩子辨别对错,所以变成了当父母在场时孩子循规蹈矩,可当孩子确信能够逃过惩罚时还是会肆意妄为。另外,它有可能使孩子成人后有进攻甚至施虐倾向。一些家长和老师还总是抱有“棍棒下出孝子”的老想法,但体罚对孩子伤害很大,他们会感到耻辱,有的会因此自卑,还有一些变得有逆反心理,你说往东我偏往西,更容易走上歧路。 四、切忌拔苗助长 早期教育的三种误区“早教”创造了“神童”的传奇,让父母们趋之若骛。专家提醒:“求早”、“求快”、“求全优”是父母在早教中容易陷入的三种心理误区。生活中我们也的确看到了各种“小神童”和“小天才”的案例。正是因为早教有这样的“神奇功效”,让许多父母不再用一种理性、平和的态度看待孩子,认识教育。“求早”、“求快”、“求全优”是现在父母们在早教中容易就犯的3种急功近利心理。(一)“求早”拔苗助长“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是不少父母的希望。正因为一些父母心愿过强,于是便有了“教育越超前越好”之说,早期教育进入家庭就“演变”成了“超早期的行为能力训练”。任意超越孩子年龄阶段的训练教育,是目前不少家庭还没有完意识到的教育误区。父母们在孩子的智力和行为活动能力还尚未完全发育成熟时,就急急地进行所谓的“智力开发”,要求孩子做一些“高难度”动作训练:出生2、3个月就训练孩子练习走路;2、3岁时开始教孩子识字、算术;到了4、5岁,小学语文、数学课本就已经摆在了孩子的面前。更有一些父母执意主张提早孩子的入学年龄,由此也引发了育儿网上妈妈们关于早读书是否好的讨论。针对父母们在早教中的“求早”心理,儿童心理及教育专家们深感忧虑。他们认为,过早的训练和学习违反幼儿认知心理发展的自然进程。一个人的成长总是从无知到有知,从少知到多知、从简单到复杂、从形象到抽象的过程。父母早早地进行所谓的智能开发和能力训练,不仅剥夺了孩子童年应有的快乐,增加他们学习的负担和压力;更严重的是让他们一次又一次地尝到了失败和不成功的负面情绪体验。这种“早期教育”不仅达不到父母们预想的效果,孩子还可能因为过多感受失败的沮丧,限制潜能的发挥,也易造成儿童期、青少年期乃至成人期在体力、心智、能力、性格和气质等方面发展迟缓和压抑。教育孩子的关键首先是要遵循孩子身心发展的自然规律,适时教育。(二)“求快”欲速则不达长大不是一蹴而就的,就如同小树苗有一个逐渐成长的过程一样,孩子也是慢慢长大的。小时侯,我们会笑话成语故事中那个为了求快而去“拔苗”的农夫的愚蠢。有一天自己有了孩子,也许也会像那个农夫一样因为盼望自己的“麦苗”快快长大,而去做拔苗的蠢事。当孩子刚刚降临到这个世界,一些父母便开始设计“宏伟的”教育计划:婴儿期故意让孩子哭,训练孩子的肺活量;3、4岁就强迫他们弹琴、学画、学书法;5、6岁就提前教育小学的全部内容;逼迫孩子参加各式各样的“天才速成班”心急的家长们希望通过这样一系列的提前学习和强化训练,快速打造成出一个“小神童”和“小天才”。早教中父母出现的“求快”心理很多半是出于害怕孩子落后和成人的功利心理。在父母中,尤其是在城市父母中有一种强烈的教育攀比心理。别的孩子学什么自家的孩子也要跟着学,并且孩子学习的快慢就是衡量孩子智商的标准。不同的孩子有他智能的强项和弱项,学习的时间和方式也各有不同。如果父母们一味地求快,认为早早让孩子学文字、算术,他今后的学习成绩一定会好,却不知这样的做法直接破坏了孩子的自然成长过程,可能引发孩子以后的极度厌学情绪。“罗马不是一天造成的”,欲速则不达,对于孩子的学习和认知切不可求之过急、过早,需平和心态,理性看待。(三)“求全优”脱离现实教育出一个“完美无缺”的孩子当然是父母们心目中的最高目标。可是,事情总有愿违的时候,在成长路上孩子难免失败和错误。当他们表现出这不好,那不好时,性急的父母会有一种“恨铁不成钢”的悲哀,这种悲哀进而上升为用一种激进的方式让孩子“长记性”,样样做到最好。想想我们自身吧,不也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希望孩子样样都是最出色的,包含着父母一种非理性的教育心态。上个世纪末,霍华德·加德纳教授在“多元智能”理论中提醒我们:孩子生下来就并非全优。一些智能天生会比较出色,也有一些智能会比其他人逊色。我们要承认每个孩子的智能框架各不相同,8种智能有长有短正构成了孩子的个性和特点。培养孩子“全优”不太现实,不如多花些时间发现孩子的兴趣和特长。早教不是生产天才和神童万能法。养育聪明宝宝的关键还是要从孩子生长的自然规律出发,了解孩子的优势,让他发挥最大的潜能。五、赏识你的孩子(一)赏识教育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聋童的父亲,用他的教育方式,让这个聋童在小学跳了两级,能背诵圆周率小数点后五千位数字,被评为全国十佳少年,成为了中国第一位聋人少年大学生。这位父亲就是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赏识教育研究室主任南京婷婷聋童学校校长周弘。他的教育方式就是“赏识教育”,这套教育方式不但培养了他自己的孩子,还培养了一批早慧聋童,同时也让成千上万的健全儿童受益无穷。1.赏识教育能让我们走进孩子心灵,走出教育误区 一般来说,父母没有不喜欢自己孩子的。古人说:爱之愈深责之愈切。看来“责”似乎是一种共通的教育方式。但责之不当就容易让我们走入教育的误区。对孩子的指责、不满主要是与别人家的孩子作比较,或对自己的孩子抱有不切实际的期望引起的。很多家长以为教育的主要任务就是指出被教育者的不是,就是不断地敲打。所谓“优点不说跑不掉,缺点不说不得了。”其实这是一种片面认识。看看自己的孩子,总觉得他处处不如人,这是为什么呢?主要是期望值过于单一,不切实际的期望值只能扼杀正常生长的生机,从而往往断送可能达到的辉煌。总是拿孩子与别人比也是没有道理的。人各有长短,世界上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人。每个人都有可能有某些方面的短处,也必然有某些方面的长处。有人主张要“蹲下身子”看孩子,“蹲下身子”就是与孩子平等相处,以平和的姿态、民主的态度与孩子进行交谈。走进孩子心灵,发现孩子的优点和长处,为孩子设置恰当的奋斗目标,让孩子在可实现的奋斗目标上保持成功和自信;要善于发现孩子的每一个进步,加以肯定,加以鼓励,加以强化。孩子自己相信“我能行”,而且成为一种定势,就会成为克服前进道路上各种困难和障碍的强大动力。 2.赏识的奥秘是让孩子觉醒教育界中有这样一个尽人皆知的故事:一个大教育家到一所普通的学校一个普通的班级里,很仔细的观察了全班的学生,并走过去摸了摸十几个同学的头,回到办公室,才肯定地对孩子们的老师说,那十几个学生是“好材料”。一段时间过去后,这十几个被教育家模过头的孩子学习突飞猛进,比起以往就像换了个人似的,令人惊讶。难道这伟大教育家真有看人面相的本事?后来权威一露天机:“其实这十几个学生和其他孩子相比没什么特别的地方,是随意摸到的十几个,之所以他们获得不一般的进步,来源于教师的特别赏识。”原来教师对权威的话深信不疑,认定这些学生是好苗子,学生得到赏识后也信心十足,干劲倍增,取得了明显的进步。可见赏识的作用是多么大啊!可一提到赏识,很多家长就本能的把它理解为表扬加鼓励,这实际上是一种误解。赏识的本质用老百姓的话说,就是被看得起。从生命科学的角度看,每一个孩子都拥有巨大的潜能,但孩子诞生时都很弱小,生活在一个巨人的世界里,在生命的成长过程中,都难免有自卑情结。孩子的潜能需要星星之火来点燃。赏识教育的奥秘在于时时、处处、事事在心灵深处永远坚信孩子行,就是让孩子觉醒,推掉压在无形生命上自卑的巨石,于是孩子的潜能像火山一样爆发了,排山倒海,势不可挡。所有的学习障碍在孩子巨大的潜能面前,都是微不足道的。3.赏识教育是让家长成为孩子的朋友有些家长望子成龙心切,总以抱怨代替教育,总是抓住孩子的缺点不放,“小题大做”、“无限夸张”,让负面情绪成恶性循环,让孩子在“我不行”、“我是坏孩子”的心态中归于失败。而赏识教育则是,希望孩子朝哪方面发展,就在哪方面抓住孩子的优点不放,“小题大做”、“无限夸张”,让孩子在“我能行”、“我是好孩子”的感觉中走向成功。可以说:赏识导致成功,抱怨导致失败。 赏识是一种心态,一种教育者的精神状态。赏识教育是源于对孩子的爱,发现并遵循生命成长的规律,造就父母、教师的赏识心态,落实到孩子学生与父母教师健康互动、幸福成长的教育。还值得一提的是:赏识教育也要因人而异,对一帆风顺,在顺境中成长,缺少挫折的孩子,单一简单的赏识反而有害。(二)讲究批评的艺术著名儿童教育专家孙云晓曾经说过,没有批评的教育是伪教育。孩子不可能不犯错误,对于犯错误的孩子不批评,放任自流,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表现。但是对孩子的批评又应该慎重,家长要善于分清是非,讲究批评的艺术。在著名教育家陶行之身上,曾发生过一个“四颗糖果”的故事,是变批评为鼓励的一个绝好例子:陶行之在任育才小学校长时,有一次在校园见到一个学生向另一个学生扔石块,他当即制止了那个学生,并让他下午两点到自己办公室去。下午,不到两点,学生就来了。陶行之热情地请他坐下,并给了他一块糖,说:“你很准时,这块糖是奖给你守时的”。学生正在惊讶。陶行之又给了他一块糖,说:“我制止你时,你能立刻住手,这说明你尊重我,再奖你块糖”。接着他又拿出第三块糖给这个学生说:“听说你打人是因为他欺负女同学,你的行为属于见义勇为。你有与坏人做斗争的勇气,我再奖励你一块糖”。学生听到这哭了,说:“我错了,他不是坏人,是我的同学啊。”陶行之笑了。又给了他一块糖,说:“你自己已经认识到了错误,我再奖励你一块糖。”“四颗糖果”的故事之所以在教育界传为佳话,并为后来的教育工作者所推崇,就在于它蕴含一种难能可贵的教育理念,折射出一种高超的教育艺术。它看起来平淡无奇,却触及了孩子的心灵;听起来缺乏力度,却起到了“润物细无声”的效果。今天,在如何批评教育孩子这个问题上,它对教育工作者和所有孩子的家长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启示作用。一是宽容孩子。孩子犯错误是正常现象,对此要有一颗宽容之心。孩子就是孩子,不能用对成年人的标准去“套”。然而现实中,有的家长却对犯了错误的孩子,总是怀着“恨铁不成钢”的心情,动不动就声色俱厉地予以训斥和打骂,好像不如此就不足于显示家长的“威严”,就没有尽到教育的“责任”。殊不知,这样做极易引起孩子的对立情绪和逆反心理,既不利于改正错误,也不利于孩子身心健康。当然,宽容不是没有原则,更不是放任自流,而是从实际出发,依据孩子的生理、心理特点循循善诱,因势利导,让孩子在充满和谐的气氛中接受教育,反思自己,知事明理,从而自觉主动地改正错误。坚持正面教育。孩子需要表扬,做了错事的孩子也不例外。正面教育可以激发孩子的荣誉感和自信心,帮助孩子解开思想上的疙瘩,促使孩子知错就改。但有家长不谙此道,目光总是看到孩子不好的一面,甚至“哪壶不开提哪壶”,专拣孩子的缺点、短处来教育孩子,很令孩子反感。对孩子多些肯定少些批评,多些表彰少些挖苦,多些奖励少些惩罚,这是所有家长极待树立的教育观念。二是与孩子平等对话。不要以居高临下的姿态对待犯错误的孩子,那样会在某种程度上伤害孩子的自尊心,由此导致孩子丧失进取心,最终发展到破罐子破摔。近年来,这方面的教训不时见诸报端,确实应引起家长的警醒。对待犯错的孩子,家长要采取多鼓励少批评的教育艺术,不对孩子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心理体罚。做到“三多”和“三个不批评”:三多:多尊重,保护孩子的自尊心;多激励,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多期待,激发孩子的上进心。三个不批评:无意识的犯错不批评,留给孩子自省的机会;早上犯错不批评,给孩子一天的好心情;同学面前不批评,给孩子留足面子。(三)学会与孩子沟通家长应根据孩子的心理发展特征关注孩子的成长过程,尊重孩子的自尊心,善于理解孩子,与他们建立一种亲密的、平等的朋友关系,并善于与孩子沟通。与孩子建立良好沟通关系的前提是尊重孩子。“尊重孩子”,首先要把孩子看作自由、独立、完整,有独特的天性、人格特征和尊严的人。要尊重孩子的兴趣和爱好,尊重孩子的情绪和情感,尊重孩子的个性差异,尊重孩子的抱负和志向,尊重孩子的选择和判断,尊重孩子的个人意愿。切忌伤害孩子的自尊心,不能体罚或变向体罚孩子,不能辱骂孩子,不能大声斥责孩子,不能羞辱、嘲笑孩子,不能当众批评孩子,更不可当众揭孩子的短。同时,还要明确“尊重”与“爱”的区别。“爱孩子”的含义包括喜欢孩子,欣赏孩子,保护孩子的安全,给他们以帮助。“爱”意味着给予、施舍,甚至为其自我牺牲。而“尊重”更注重接纳、平视、理解和宽容地对待对方的一切行为,也意味着给孩子提供更宽松的成长环境和更多自由发展的空间。与孩子沟通,要选择有利于孩子身心健康、利于孩子接受的科学的方式、方法。首先,要学会倾听。要创造一种自然的听的气氛,每天或每周有一定的时间与孩子交谈,或在晚饭后的“小憩”,或在周末的“闲暇”,从孩子感兴趣的话题谈起,认真聆听孩子对一天或一周经历的讲述,而且不管孩子告诉你什么,你是否真有兴趣,都要“饶有兴趣”地听到底,让他觉得有种被尊重的感受,自然就会与父母主动沟通,使孩子少走弯路。其次,要与孩子平等交谈。一般情况下,父母管教子女往往有两种心理状态:一是把子女看成私有财产,对子女具有绝对权威;二是将子女看成自我理想的再现,希望子女实现自己未实现的理想。因此,父母往往把自己的生活经验灌输给孩子,企图让孩子按父母的设想去生活。这样,家长就会一厢情愿地老生常谈、唠唠叨叨,引起孩子的反感,产生对立情绪。于是,父亲暴怒,母亲失望,孩子绝望。所以,建议家长要少讲多听,遇到问题冷静理智,表扬和批评时就事论事,做到不随意指责和草率评论。要用充满慈爱的话语,耐心地与孩子平等交谈,言谈中,认真听取孩子的意见,并做恰如其分的解释,使孩子“亲其父(母),信其道”。再次,要给孩子充分的“个人空间”。孩子不希望父母完全控制他们的生活,只希望他们充当顾问或支持者的角色。过多的干涉,他们会有一种被监督的感觉,认为失去了自由,便会产生不满情绪,就会躲避家长并与家长产生隔阂。所以,要尊重孩子,给孩子充分的个人空间,放开手让他们自己去思考、去设计,去独立完成,真正实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最后是“此时无声胜有声”。交流难免有争执,聪明的家长应学会冷处理:当你与孩子的争执进入僵局时,你说什么孩子也听不进去了,你可以把要说的话先写在纸上,等双方都安静下来再拿给孩子看,那些当初孩子不愿听或不愿做的事,此时可能对他们有所启发,对解决问题更有效。除此之外,科学、准确的期望值也是家长与孩子沟通的重要因素。期望值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孩子成长和成才。期望值过高容易拔苗助长;期望值过低也会抑制孩子成才。那么如何调整呢?应根据自己孩子的实际,订出一个“跳一跳够得着”的目标。这样,便于家长和孩子的交流与沟通,也有利于孩子成才。针对我国家庭教育的实际情况,有专家给家长提出了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有以下七点: 一是父母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家长管好自己,才能管好孩子,不能你看电视,玩电脑,让他学习,要与孩子共同学习。 二是 家长要学会保护子女。相信自己的孩子,不能对别人的话语偏听偏信,不分青红皂白地批评孩子,也不能完全不相信老师或他人,遇到问题与孩子沟通,不冤枉孩子,也不一味的袒护孩子。 三是学会倾听,学会与子女平等交流。家长不要高高在上,现在孩子同伴少,孩子愿意对你倾诉,是作家长成功的一半。 四是对孩子多鼓励,少批评,多宽容。对孩子不要总是吵,遇到问题,帮助孩子解决问题。善于发现孩子的优点,不要随便给孩子贴标签。孩子是在不断的变化中成长,不要过早下结论。 五是给孩子越来越大的空间。对孩子不能事事包办,担忧的事情太多,缩小孩子自由的空间。 六是 对孩子要求实事求是,合理期望。孩子只要努力了,就应客观地看待孩子的成绩。不可能个个孩子都能成龙成凤,要全面培养孩子生存能力,不能只注重成才而不成人。 七是要逐渐培养孩子吃苦耐劳的精神。对孩子不能娇惯、溺爱,他自己的事,让他们自己处理。让孩子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有意的锻炼他吃苦的能力。家里条件好,在生活上再富不能富孩子。 总之,家长要不断的学习,永远爱孩子,做到“爱心、耐心、交心”,让孩子德智体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磐石市第二小学 李景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