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电子书包的教学模式研究 毕业论文.doc
JIU JIANG UNIVERSITY毕 业 论 文 题 目 基于电子书包的教学模式研究 英文题目 Research on the Teaching Model of E-scholbag 院 系 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 专 业 教育技术学 姓 名 王亚琴 班级学号 A103101 指导教师 张亚珍 二一四年六月摘 要中国教育走上信息化道路是已经是不置可否的事实了,未来教育将会越来越呈现出数字化的特点。电子书包作为教育信息化的新尝试,为探索信息技术环境下新的教学模式、数字化教学资源开发和促进教育信息化贡献力量。电子书包创造了不同于传统的学习环境,使得学习环境、师生角色等发生改变,产生了新的教学模式。本论文立足于电子书包实际教学中的应用情况,探究电子书包教学模式和应用,归纳总结实用的教学模式,可供学校开展电子书包教学参考。本论文分八个章节,主要内容如下: 第一章主要介绍本论文研究的背景和意义,阐述论文研究的必要性及现实意义,同时还介绍了本论文所采用的主要研究方法。第二章中,则介绍了本论文的相关理论基础。 第三章是对电子书包相关概念做了一个综述说明,分析电子书包国内外定义的不同和电子书包具有的教学功能。第四章论述了电子书包国内外研究状况,侧重讲了获得的成果。 第五、六章详细分析了电子书包应用于教学的案例,然后立足于实际案例,总结归纳一套实用的教学模式。第七、八章主要是问题反思和总结,对于研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局限性进行了反思。最后,总结整篇论文。关键词:电子书包,教学模式,教学案例 AbstractIts no doubt that Chinese Education is already on the road of th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education, in the future, education will be presenting digital features. As an new attemp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digital education environment, E-schoolbag has made great contribute in exploring new teaching model, digital teaching resources development, and promotion information educational. Unlike traditional learning environment, e-schoolbag has to create a new learning environment that makes learning environment, teachers and students change learning style, creating new teaching model. In this paper, based on the e-shoolbag application in the practical teaching, explore teaching models and the application situation of e-schoolbag, and finally summarized an useful practical teaching mode for school reference. The thesis is divided into eight chapters, the main contents are as follows: The first chapter introduced the background and significance of this paper, explain the necessity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research and introduces the main research method that have used during this paper. Second chapter introduces some theories of E-schoolbag.The third chapter introduced some concepts which were related to the E-schoolbag. In addition, and analysised the different e-schoolbag definitions between domestic and foreign and teaching function. The fourth chapter discussed the research situation at home and abroad, this chapter focusing on the results that have obtained.The fifth and sixth chapters detailed analysis the case of E-schoolbag apply in teaching, then based on the actual case and summarized a practical teaching model.Chapters 7 and 8 review and summary the main problems and limitations in the research process. Finally, we summarize the whole paper.Keywords: E-schoolbag, Teaching Model, Teaching Cases目 录摘 要IAbstractII1 绪论1. 1 研究背景(1)1. 2 研究意义(2)1. 3 研究方法(4)2 理论基础2. 1 文献综述(6)2. 2 电子书包相关教学理论(8)3 相关概念界定3. 1 电子书包的概念(10)3. 2 电子书包的教学功能(11)4 电子书包国内外研究状况4. 1 国外应用研究(13)4. 2 国内应用研究(14)5 电子书包教学案例分析5. 1 案例一(16)5. 2 案例二(19)6 电子书包教学模式6. 1 课内外电子书包应用模式(24)6. 2 探究式电子书包应用模式(26)7 问题与反思(28)8 结语(30)致 谢(31)参考文献(32)1 绪论1.1 研究背景人类从技术手段落后的原始社会走到科技发达的现代社会,是一个非常缓慢的过程,这其中经历了好几次技术革命,每一次都给人类的生活带来重大影响。20世纪可以说是技术革命的空前发展期,如克隆技术、航天技术、计算机技术等,都取得了非凡成就,而计算机无非是影响力最大的一项科技发明,它给人类带来的影响甚至可以和蒸汽机所产生的影响相比拟,它的到来正式标志着一场新的科技革命的到来。随着计算机的发展,网络随之而来,网络发展之快绝非是我们所能想象的,在人类历史上,像网络一样发展的那么快的技术还从来没有出现过。网络对人们的工作、生活、消费和交往方式影响特别大,并且随着高度信息化的网络社会的到来,信息技术已渗入到人类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人们的生活方式、学习方式、沟通方式正发生着前所未有的变化。教育的发展与科学技术的发展基本是同步的,教育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而不断的进行相应的变革,信息技术的发展促使教育信息化脚步加快,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 年)就明确提出要“要加快教育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加快终端设施普及”。近年来,移动互联网和无线网络技术的普及发展,对教学方式、教学环境和学习资源等方面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教育已经从信息化的特点渐渐转变为数字化的特点,数字化学习创造了与传统课堂学习模式不同的风格,带来了丰富便捷的教育资源,营造了一种信息化、数字化、个性化教学环境,为实现新型教育教学方式的变革提供支撑1。特别是近年来电子书包的发展为数字化学习环境建设提供了途径。在数字化的学习环境中,如何发挥电子书包的优势,成了研究的重点、焦点。20世纪末的十几年,是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时期。新时代的人从一诞生,信息技术就伴随着其成长,他们有一个形象的称呼数字土著(Digital Natives)。 数字土著更擅长于在网络环境下工作、学习、交流,可以说,他们多半或全部的生活、学习、工作都离不开网络。利用电脑工作、学习,对于他们而言就像呼吸一样自然,长期的网络生活致使他们吸收信息和做出决策都快得惊人,并且还具有同时接受和处理多种信息流的能力2。在这一环境影响下,他们的学习方式势必会与传统的学习方式不同,“自主学习、协作学习、探究学习”等新型的学习方式更能吸引他们。而电子书包易于携带、灵活生动、资源丰富,并且支持移动学习和协作学习等特点,恰能满足他们的需求。电子书包进入课堂,创建了数字化学习环境,必然会改变课堂教学方式,使得教学结构、师生任务、教学方式、教学环境等发生改变。近两三年,电子书包项目犹如一阵龙卷风,迅速席卷国内各大城市,各地纷纷开设电子书包项目试点,国家、社会、学校加大投资力度,大力扶持电子书包在国内的推广及普及。2010年11月份,在上海市虹口区实施的开展数字化课程环境和学习方式变革试验项目,就是由国家教育部、市教委领导的,这是电子书包在全国唯一的试点区,标志着电子书包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3。电子书包试点项目的实施使得教学结构、师生的角色、教学环境等发生了变化,并且很多试点学校的数字化课程环境正在不断地建设中,这对于教师、学生、学校而言容易产生不适和困惑。而且调查研究发现,电在子书包项目实施的过程当中,很多学校只是打着电子书包的幌子,实际上是穿新鞋走旧路,他们本质依旧是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电子书包只是一种提供教学资源的工具,整个教学过程、教学活动仍然是以教师为中心,并没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在新的教学环境下,教师到底该如何开展教学成了一个问题,合适的教学模式能对教学过程起到良好的指引作用,开发新的、适合的教学模式来开展教学活动迫在眉睫。1.2 研究意义我国的 “电子书包”项目源于教育部颁发的关于在中小学实施“校校通”工程的通知。早在2001年,国家教育部就颁布了关于在中小学实施“校校通”工程的通知,这是把电子书包作为教育信息化的终端产品所开展的第一轮发展。当初,北京、上海、大连、深圳均已试行,但由于种种原因,电子书包在我国的推广并不顺利,不了了之。十年后,随着教育信息化的进程加快,随着“电子课本和电子书包”项目的明确提出和三次会议的召开,电子书包又被提上日程,国内很多城市纷纷试行“电子书包”项目。例如,2010年上海虹口区的基础教育电子书包计划,广东佛山南海区的“智能课堂(电子书包)”,江苏扬州市三元小学进行了“电子书包进校园”十点,深圳在2012年11月已有十多所学校试点“电子书包”,福田区有望两三年后普及推广等。“电子书包”项目的实施,不仅取得了丰硕的教研成果,更有效地促进了“电子书包”在国内的推广。本课题将着重研究基于电子书包的教学案例,然后通过分析它们在教学应用过程中的所起的作用,归纳总结出电子书包的教学模式。首先,本论文对电子书包的概念及国内外的研究状况做了一个阐述说明;然后,结合电子书包应用于实际教学的案例分析,总结提炼出一套基于电子书包的现代化教学模式;最后,对该教学模式以及电子书包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反思。电子书包引入教育界,创设了数字化学习环境,给学校营造了一个良好的数字化学习环境氛围,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协作学习、个性化学习提供了充足的空间。同时我们知道,电子书包还给教师“教”的方式和学生“学”的方式带来很大的革新3。对于教师而言,相比传统的教学中教师所要承担的任务明显少很多,这主要是因为电子书包可以分担或者代替教师的部分任务,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只起到引导和答疑的作用。同时,教师可借助电子书包丰富的数字化学习资源创设学习情境,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自主探究能力,利于个性化学习的实现,这对于学生的一生将会是重大的影响。对于学生而言,电子书包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这主要是因为电子书包的信息呈现方式具有多元化、多媒化的特点,同时还拥有丰富优质的教学资源。全新的教学模式对学生、教师而言都能起到积极的作用,对教学产生帮助。并且,在新的教学模式引导下,教师可以督促学生根据学习主题,然后充分利用电子书包丰富的数字化学习资源与学习工具,通过小组协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方式,使学生完成由被动式学习向主动式探索的过渡,真正做到以学习者为主体。合适的教学模式对教师实施整个教学活动能起到良好的指引效果,提高教学效率。所以,笔者通过对典型的电子书包应用于教学的案例分析,总结出适合现代化教学环境的教学模式,为电子书包相关研究者提供参考,也为促进电子书包在国内的试行提供微薄之力。1.3 研究方法本论文从科技的进步到教育的变革出发,阐述了电子书包的概念、应用现状,并结合实际的教学案例,具体分析了电子书包在教学应用过程中的功能,归纳总结出基于电子书包的教学模式。本论文采取的研究方法主要有:文献分析法、案例分析法。(1)文献分析法文献研究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研究方法,很多时候研究者在研究过程中遇到问题,可能因为各种因素,并不能够亲身去实践,此时文献的作用就突出了,它让我们站在前人的肩膀上,绕过很多的弯路、错路,顺利达到我们的研究目的。本论文中,笔者主要是收集来自CNKI中的相关文献,时间从1999年到2003年,然后分析这些文献,得到一些数据。同时,还查阅了国内外有关电子书包、电子书包的教学案例、教学模式等方面的研究报告和论文书籍,了解了电子书包的基本情况,逐步确定本文要研究的问题和方向。文章首先梳理了国内外对电子书包的概念界定和应用现状,接着对实际教学中电子书包的应用案例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归纳总结了一种实用的电子书包教学模式。(2)案例分析法案例分析法是我们常见的研究方法之一,从案例中能总结出事物的发展规律,完成从实践到理论的升华。本论文中,选取了两个典型的教学案例,一个是课堂电子书包教学案例语文课程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另一个是基于电子书包的探究式教学案例“小小科学家”课题研究。选择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这个案例是因为该案例侧重于电子书包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将现代化教学与传统教学很好的结合,能为电子书包的课堂教学模式研究提供参考,这也是目前国内大多数学校所采用的教学方式。再者该篇文章出自人教版八年级语文课程,教学对象为中小学生。研究表明,电子书包目前在国内主要还是集中在中小学教育中,对于大学教育和成人教育并没有大力支持,但我坚信将电子书包用于大学生和成人是未来趋势所向。而且,语文作为中小学九门重点科目之一,为学生今后的发展能打下夯实的基础;“小小科学家”是台湾忠义小学开展的课题,台湾的“电子书包”相对而言是发展的比较早的,也是较为成功的,研究台湾的电子书包教学应用,能为国内应用提供参考。再有“小小科学家”是基于探究式的教学,探究式教学是以建构主义为基础的,核心是以学生为主体,真正做到学生是学习过程发生的主导人物,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会学习,学会做人,而且探究式教学是以问题和任务为基础的,不仅能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习兴趣,还能轻松地使学生获得成就感,充满自信。在传统的教学环境下,开展探究式教学存在很大的困难,而有了电子书包,则使得探究式教学开展的更为顺利、形象。基于上述原因,笔者才将这两个案例做为研究对象,以期能为国内电子书包的推广普及做贡献。目前,国内电子书包应用还是侧重于通过对实际教学案例的整体分析,总结方法和经验,结合电子书包对教学中的技术支撑,探索研究的问题,通过深入分析电子书包具体应用过程,总结出教学中电子书包所起到的作用,提出一种能促进教育教学的电子书包教学模式。2 理论基础2.1 文献综述笔者是以“电子书包”为篇名在中国知网数据库中进行检索,匹配方式为模糊匹配,检索出来的文献是标题中含有“电子书包”字样的,对于文章内容里面有“电子书包”相关内容的则没有进行分析。然后笔者从所检索出的文献中,剔除一些报刊文献、会议记录、无关报道等,检索时间选择1999年12月到2013年12月31日,结果存留下来的文献研究共有176篇,其中有141篇出自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26篇出自特色期刊、8篇出自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出自中国博士学位论文数据库的文献仅有1篇,文献的年份分布情况如表2-1所示。表2-1中国知网中“电子书包”的文献分布时间(年)1999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数量(篇)10055041时间(年)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数量(篇)0104304184由表2-1可以形象地看出电子书包的发展历程,从1999年到2005年,有少量关于电子书包的文献,但是从2006年2009年,关于“电子书包”的文章发表数量却呈现下降的趋势。出现这种现象并不是毫无道理的,主要是因为2000年11月,在关于在中小学实施“校校通”工程的通知当中,提出要用 5至10 年时间使得中小学师生都能共享网上教育资源。电子书包作为教育信息网络化的重要终端产品,当然也是我国实行“校校通”工程必备工具之一。当初,已近有部分城市的学校试行了电子书包,但毕竟那会儿电子书包刚进入国内,理论实践研究都相当缺乏,存在着技术不成熟、价格昂贵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导致电子书包在我国的发展严重受阻,所以十多年过去了,关于电子书包的教育应用就这样不了了之。然而最近几年来,科技进步飞速,技术在不断地发展,科技的进步必然会使得教育随之转变,将新技术带入教育中,一直以来就是教育前进的动力。电子书包作为一种新技术,势必会引起教育研究者的关注,尤其是随着2010年“电子课本与电子书包”标准专题组启动会及三次会议的相继召开,“电子书包”再次炙手可热,吸引了众多学者的眼球,教育界、出版社、电子设备生产商又再次对电子书包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种现象的出现,致使教育学者也纷纷将目光移向电子书包,从2010年至笔者研究阶段2013年,有关电子书包的文章的数量就迅猛增加,并且呈现出继续上升的趋势,国内掀起了一股空前的“电子书包”热。通过对176篇文献内容的分析,可以看出,我国对电子书包的研究多集中在:电子书包理论的探讨、电子书包的现状分析及建议、电子书包系统架构、评析和分析电子书包在教学中的作用等。现状分析与建议所占比例较大,这主要是因为电子书包在我国尚处于初级探索阶段,发展还不成熟,所以许多学者提出自己的一些建议及未来的设想4。如王斌的电子书包发展中相关问题的探讨,向晋榜的电子书包的现状与发展中面临的问题等。根据电子书包研究内容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学者们对于电子书包的研究多数停留在理论层面的介绍与认识,且大多数是期刊,硕士博士论文则屈指可数,这说明国内的电子书包研究浮于表面,缺乏深度。同时,对于电子书包应用在学科教学中的研究文献较少,即使是有,大多也是以新闻报道的形式描述在课堂中的使用,一笔带过,并没有详细分析电子书包在教学活动中具体应用过程。由此可见,虽然国内对电子书包的研究文献在数量上整体呈现上升趋势,但是将电子书包与课堂教学结合的研究缺乏深度,质量与数量不能成正比。近几年来,有关于电子书包的研究越来越侧重于应用和设计方面了,这主要是因为学者们和研究人员已经开始认识到关于电子书包的研究已经理论先于实践了,从而很多学者和研究人员的研究方向都转向电子书包的应用和设计方面。例如,苏丹的虹口区电子书包教学模式及其应用研究,就是一篇关于电子书包在上海虹口区的应用模式研究,该篇论文非常详细地介绍了电子书包在教学中的应用模式,具体分为课前预习、课中混合、课后巩固这三个方面来分析3。不仅如此,作者还对电子书包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案例进行了评析,最后总结反思电子书包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另一方面,如左美丽、陈少华的基于用户体验的电子书包系统设计研究和杨祎雪的基于体验设计的儿童电子产品设计研究,则是从设计的方面来阐述关于电子产品的应用。尤其是杨祎雪的基于体验设计的儿童电子产品设计研究,该篇论文以设计儿童电子书包为例,从儿童和儿童电子产品的角度出发,分析了儿童电子书包设计应该包含的内容、要注意的事项,然后结合儿童生理特征和认知心里特征,以体验设计的思想为切入点,理论结合实际,设计出了具有生命力和感召力的体验性儿童电子书包5。从电子书包研究方向的转变可以知道,人们对于电子书包在教育中的应用已经有了一个新的认识了,越来越从学习者的角度出发,探究真正能使学习者学习能力提高的教学方式,这充分说明电子书包在我国的研究已经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了。所以,结合目前的研究现状,本论文将根据电子书包的研究情况,结合实际教学案例,对其在实际教学中具体应用进行分析,然后归纳关于电子书包的教学模式,以供学者们研究。 2.2 电子书包相关教学理论课堂教学一直以来都是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课堂教学模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传递接受”式,另一种是“探究式”,前者强调教师主导发挥的作用,后者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无论哪种方式,都能对教学起到良好的指导作用,既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又不能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将电子书包应用于课堂中,会促进教学模式由教师主导向学生主体的转变,也就是以“学”为中心,符合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教学过程中教师大胆放开手,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并进行探究,一切以学习者为中心,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提供有力支持,实现有意义学习向意义建构的过渡。 “凡是教师能够讲述的,能够传授的知识,多半是死的、凝固的、无用的知识;只有学生自己发现、探究的知识,才是活的、有用的知识。”著名的教育家罗杰斯曾近这样说过,这句话充分说明了学生主体的重要性。探究式教学是以建构主义理论为基础的,建构主义认为:对于学习者而言,学习是一种意义建构的过程,学生通过意义建构获得新知识;对于教师而言,教师是学生知识建构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提供指导和帮助,探究式教学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自觉、主动探究,掌握认识和解决问题的方式,找出事物的发展规律,从而形成自己的概念。整个过程以学习者为主体,不依靠教师传授,学生的主体地位、自主能力都得到加强。在基于电子书包的探究式教学过程中,学习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借助电子书包,通过自主搜集网络学习资源、自主探究或小组合作,最终完成知识的建构,能力获得提升。 在传统的探究教学中,因缺乏有力的探究工具和探究资源,学习者往往无处可探。有了电子书包,则为探究式学习提供了条件,电子书包拥有丰富的学习资源和探究工具,能为探究者提供支持。同时,电子书包还具有平台交互功能,能提供在线指导和在线讨论,为小组协作创造可能。在电子书包支撑的探究式教学中,学生可真正主宰课堂,身临其境,是一切学习活动的主体。3 相关概念界定3. 1 电子书包的概念对于电子书包,目前尚未形成一个明确统一的定义,而且国内外对其界定差异较大6。国外,从技术与应用的角度对电子书包进行界定,主要存在两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电子书包是一个计算机支持的数字化协作学习空间,它以网络为环境基础,支持师生、生生间同步或异步交流与资源共享”。第二种观点认为,“电子书包是一种支持非正式学习的通用网络设施, 学生可以使用基于蓝牙、无线网络等技术设备,随时随地登录、退出电子书包,管理自己的数字资源”6。国内,对于电子书包概念的描述也是非常模糊的。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副研究员、中国教育技术协会电子书包教育应用标准体系专家组副组长张杰夫认为:电子书包是移动的支持各种有效学习方式、师生平等互动交流的学习终端,从硬件的角度来讲电子书包应该是学习终端6。虹口区作为上海市电子书包首批示范点基地,在不断的探究实践中,“虹口电子书包项目”推进小组给出的电子书包定义是:电子书包是一个以学生为主体,个人电子终端和网络学习资源为载体的,贯穿于预习、上课、作业、辅导、评测等学习各环节,覆盖课前、课中、课后学习环境数字化学与教的系统平台3。并且强调,电子书包项目是通过构建适合学生的数字化学习终端,建设教育平台,是促进教育模式和学习方式变革的过程。华东师范大学祝智庭教授认为,虽然目前没有一个特别明确的概念,但可以从“实”的硬件设备和“虚”的应用服务层面两个角度来认识电子书包的内涵。从硬件设备角度上讲,电子书包就是一种个人便携式学习终端,可以体现为多种装备形态;从电子书包应用服务层面来看,电子书包就好比是学生的个人学习环境,突出电子书包的教育教学功能7。个性化、移动化、按需服务是电子书包新阶段发展的关键特性,要求既能支持每一个学生随时随地学习连接,还要能提供每一个学生需求的个性化学习体验7。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国内国外对于电子书包的定义明显存在不同。国外电子书包的定义是从宏观角度出发的,将电子书包定位为一个计算机网络支持的学习平台。国内电子书包的概念比较模糊,且侧重于微观的角度,将其定位为承载教学资源的移动终端设备。国外、国内对电子书包概念的不同认识,是电子书包发展不同阶段的体现。结合我国教育技术理论和现状,笔者认为,电子书包是一个承载教育资源的个人学习终端,以无线网络技术和移动设备为基础,以学生为主体,支持各种有效学习方式的数字化学习系统平台。它是新兴技术在教育领域应用的必然产物,随着产品功能的提高,以及实践应用的开展,其概念还将不断扩展与完善6。3. 2 电子书包的教学功能电子书包首先被认同的优势就是其减负作用,当然主要是身体上的减负。“电子书包”作为一种未来形态的教育电子产品8,重量只有1公斤左右,却涵盖学生书包里的教材、作业、课内外读物、字典、学习工具等数字化的学习用品。相比平均重量达3.5公斤的小学生书包、平均重量达5.5公斤的初中生书包而言,电子书包确实减轻了学生身体上的负担。电子书包能得到人们的青睐,离不开它强大的教学功能。首先,电子书包内容丰富、灵活性强,具有富媒性。电子书包不仅仅只是纸质教材的电子翻版,它同时还包含大量的课内外读物、字典、声音、视频、动画等,除了可以阅读、批注、加着重等功能外,还可以创设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并且,随着技术的进步,教学资源也设计的越来越人性化,交互性和智能性在不断增强。这不仅能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使得教学表现形式比传统的更为丰富、形象。其次,电子书包可创设丰富的教学模式,它可切实贯彻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一方面,透过电脑记录与分析学生学习历程,教师可以进行个别化教学,达到“因材施教”的境界。另一方面,电子书包的主人是学生,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学习内容,设定学习速率、制定学习计划。再者,电子书包支持移动学习与协作学习,可以使师生摆脱时间与空间的束缚,随时随地进行学习。 无障碍的交流与传输功能,支持师生、生生间的即时交流,资料共享,保证了协作学习的顺利进行。最后,电子书包拥有强大的交互性。电子书包兼具终端互动和平台互动的功能,通过电子书包能极大地提高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交互性。不仅可以在课堂上实时交互,如学生在课后的自主学习中有疑问,也可通过电子书包的交互功能进行多人之间的交流探讨;教师可通过电子书包开展课外辅导、批阅作业、评价个人与小组的学习状况,学生也可在课内外随时向教师提问。4 电子书包国内外研究状况4. 1 国外应用研究电子书包首次进入人们的视野是在新加坡,新加坡政府早在1999年,就在一所叫德明中学的学校试行了首批163个“电子书包”。不过此时的电子书包,功能并没有我们现在所说的电子书包那么强大,它实际上是一个便携式的电子阅读器,学生可以用它来辅助学习,如可以同时插入课本卡、作业卡及字典卡,然后通过电子簿的彩色荧幕翻看课本并完成作业。2011年,新加坡在中小学校园大规模推广使用电子书包,该款电子书包是由新加坡教育部、国家电脑局和两家科技公司共同耗资约119万美元合作开发的,这时候的电子书包功能强大,不仅仅是简单的提供一些电子资源,同时还拥有师生、生生交互平台和辅导学习平台,当然也还拥有丰富的学习资源库,与早期的电子书包完全有着本质的区别。 韩国和日本也是较早研发、使用电子书包的国家,只是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并没有得到大力推广。到了2011年,随着电子书包在世界范围内的潮流掀起,韩国教育技术部表示“为了切实减轻学生书包的重量,除了向所有小学和初高中学生发放纸质的语文、英语、数学教科书之外,还将同时发放光盘形式的电子教科书。”这样一来,学生就可以把课本放在学校里,在家学习时把电子教科书放在电脑上学习。并且电子教科书的内容和纸质教科书完全相同,但学习内容呈现形式却更加直观、形象,易于理解9。在欧洲地区,法国是最早推行电子书包的国家。2000年12月,有一篇名为法国学生有“电子书包”了图文新闻报道曾在网上广为流传。图片中的电子书包是法国哈尔斯公司研发的,具有在学习中所需的电子工具,深受学生的欢迎,但当时的电子书包价格相对而言是比较昂贵的,很多的普通家庭并不能够购买电子书包,政府也没有相应的支助,而且那时的技术也不成熟,导致电子书包没能在学校普及应用。如今,法国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政府大力支持电子书包的发展,在技术上电子书包又有很大的改进,越来越多的学校意识到电子书包是顺应了潮流的发展,开始使用电子书包。在美洲地区尤其是美国,电子书包发展的历史由来已久。美国的科学技术在全球一直是引领风骚的,在教育方面也不甘示弱。在2003年,微软就提出“电子书包”项目,到2008年,电子书包在美国已有成功案例,实践证实采用电子书包可以有效减少数字落差并大幅提升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2010年,美国苹果公司推出了风靡全球的ipad,ipad不仅小巧玲珑、易于携带,而且操作简单、资源丰富,教育研究者很快就看到它的教学优势,开始将它应用于教学中,后面越来越多的学校就开始将ipad应用于课堂教学中,引领了全球风潮10。目前在美国,苹果公司的ipad、亚马逊公司的Kindle是美国中小学学校所广泛使用的电子书包,并且美国已经明确地提出了分阶段让州立的各级学校舍弃传统纸质课本,从而让学生使用电子书包的宏伟计划并着手实现11。4. 2 国内应用研究国内电子书包的发展可追溯到2000年,该年11月,教育部颁布了关于在中小学实施“校校通”工程的通知中指出,为有效提高所有中小学的教育教学质量,510年后,全国90%以上中小学都必须完成校园网建设,使所有的中小学师生都能共享网上教学资源。2001年,北京市政府就推出“绿色电子书包”计划,并在20所学校进行试点。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十余年过去了,电子书包在国内的推行并不顺利。近几年来,教育信息化的进程明显加快,电子书包的开发与应用引起了越来越多的人关注,成为教育研究人员研究的重点。在2009年的法兰克福国际书展上,再次出现了这样的声音:2018年纸质书将消亡。2010年11月,“电子课本与电子书包”标准专题组启动会及第一次会议在上海召开,随后,由国家教育部、市教委领导的开展数字化课程环境和学习方式变革试验项目在虹口区实施,该区是全国电子书包唯一试点区,对电子书包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之后,黄浦区、闵行区、静安区部分学校纷纷试行电子书包。同时,国内其他省市也在部分学校试行电子书包项目。例如,2009年,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桂城街道南光中英文学校推行“智能课堂(电子书包)”;2010年2月江苏扬州市三元桥小学进行了“电子书包进校园”试点;2012年12月3日,四川省成都市的成都七中育才学校的“云技术班”正式开课,初一(13)班的每位同学都用上了“电子书包”。各种会议以及试点学校如火如荼的开展,证明电子书包在国内已经发展到一个全新的阶段。目前,虽然很多人对于电子书包持怀疑的态度,各界对电子书包在教学中的应用也处于初级探索阶段,但电子书包所带来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教育走上信息化的道路也是必然的。各地电子书包项目试点学校,在摸索中前进,纷纷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如作为首批电子书包试点的闵行中学,在如何利用“电子书包”学习工具解决学生作业困难方面和如何提高课堂教学针对性、互动性、有效性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在解决学生作业问题这一块,学校设计了“微课程辅导系统”,有效解决了学生作业的个性化辅导问题,为学生有效的自主学习、提高教学质量奠定了基础;在课堂互动方面,设计了专门用于“电子书包”课堂教学需要的“智慧课堂互动教学平台”,解决了传统课堂中师生互动面少、学生学习问题难以发现等问题,实现了课堂实时反馈、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使得课堂教学充满了活动,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再如诺亚舟教育电子发布的“凌云电子书包”,它搭载了世界独创的“云学习”系统,通过互联网平台,由全人类教育者和学习者协作共建、共享庞大的知识库,实现以学习者为中心,学生个体与知识、学习个体之间的互动探究。它还为教师提供互动探究、多种呈现模式的资源开发、分享、传播平台。更重要的是,凌云电子书包搭载了智能学习轨迹,如果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了困难的知识点、做错了题,都会被机器记录在专属的错题本中,通过记录和分析,帮助掌握学习特性,再制定个性化的学习计划,大幅提升学习的效率和学习的积极性。5 电子书包教学案例分析通过前面的文献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从2011年开始,有关电子书包的文献就大规模涌现出来。但大部分是期刊文章,仅有两篇硕士论文。根据文献分析知道,大部分文章是对电子书包的概念、优势、推广问题等的探讨,对于电子书包教学模式的详细介绍还很少,即使存在,也只是进行课堂使用的设想,应用于评价方面的研究文献少之又少。这充分说明,当前国内关于电子书包与课堂教学结合的研究很少且缺乏深度。所以,本论文将选取两个典型的电子书包应用于教学的案例,对电子书包在教学中是如何发挥其优势,促进教学做一个详细的分析,并总结出适用于现代化教学的电子书包教学模式。5. 1 案例一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是人教版八年级的语文课程,该篇文章分几个课时完成。本课时重点是训练学生综合动用所学的阅读鉴赏能力,来感知和领悟文中所显示出的情与理,以此来提高学生自己研读鉴赏文章的能力,形成一个良好的阅读习惯。主要是对学生“鉴赏阅读”的训练,使学生们初步掌握“整体感知揣摩语言展开联想和想象建构意境分析评价”的阅读能力。(1)创设情境情境是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块,好的情境导入,不仅能帮助教师顺利实施教学,还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和自主性。本节课教师先是承接上节课内容“上节课学习了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这篇课文,认识了一位生命的强者,她的名字叫海伦卡勒。”然后,播放了一个有关海伦卡勒的视频,进一步使学生进入学习主题。学生人手一个“电子书包”,观看视频,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