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儿童家庭教育指导形成性考核册答案.doc

    • 资源ID:2607145       资源大小:62KB        全文页数:12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8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儿童家庭教育指导形成性考核册答案.doc

    儿童家庭教育指导形成性考核册儿童家庭教育指导作业1一、 概念解释1、儿童家庭教育指导儿童家庭教育指导是指由家庭以外的社会组织和机构组织,以儿童家长为主要对象,以提高家长的教育素质、改善教育行为为直接目标,以促进儿童身心健康成长为目的的一种教育过程。2、家长的道德素质家长的道德素质是指家长思想道德发展的方向和水平,它决定家长为人处世的方向和原则,影响家庭道德教育的质量,并最终影响儿童的道德素质。3、家长的儿童观家长的儿童观就是指家长对儿童的看法、观念和态度,其内容自然也就涉及家长对儿童期的意义、儿童发展的特点与规律、儿童生长发展的原因以及影响因素以及儿童的权利与地位等问题的看法。4、家长的人才观家长的人才观主要指家长对子女成才的价值取向,即家长对什么是人才以及期望子女成为什么样的人的认识和期望。5、家长的教育方式家长的教育方式是指父母在抚养、教育儿童的活动中通常使用的方法和形式,是父母各种教育行为的特征概括,是一种具有相对稳定性的行为风格。6、家庭精神环境家庭精神环境主要指家庭的心理氛围,包括家庭结构,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家庭情感氛围,父母的性格、兴趣、爱好、生活方式、教育观念和教育方式等。二、简答题1、简要说明儿童家庭教育的特点儿童家庭教育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一个方面:1、奠基性与终身性。奠基性特点是指儿童在学前阶段所受的家庭教育是其一生中最基础、最基本的教育。学前儿童在家庭教育中所获得的发展与成长是其未来发展的基础。终身性特点是指儿童家庭教育从学期阶段开始,将伴随其一生。终身性主要体现两个方面:一是儿童在学前阶段所形成的人格等特点将伴随其一生。二是父母在学前儿童家庭实施家庭教育的过程中逐步积累经验,形成一个家庭的教育风格和样式。2、亲情性与权威性。亲情性特点是指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是建立在血缘关系为基础的父母对子女的深厚亲情基础上的教育,它更容易为幼儿所接受。权威性特点是指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是建立在父母对孩子的权威性影响基础上的。3、随机性与针对性。随机性特点是指学前儿童的父母总是利用孩子生活中的一切机会,随时随地地对孩子进行教育。针对性特点是指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是家长针对自己孩子的个性特点、发展水平进行的教育。2、家庭教育对学前儿童发展的奠基性作用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家庭教育对学前儿童发展的奠基性作用主要表现在:1、提供儿童身体和心理发展的先天条件。2、奠定儿童身体发展的基础。3、启迪儿童语言和智慧的萌芽。4、培养儿童基本的生活习惯和能力。5、帮助儿童适应最初的社会。3、简述儿童家庭教育的目的与任务。儿童家庭教育的目的是家长要利用自身、家庭和社会资源,对孩子实施全方位的影响,以促进儿童在体、智、德、美等方面的健康发展,为儿童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儿童家庭教育的任务是:1、促进儿童身体的健康发展。2、促进儿童生活自理能力与良好习惯的养成。3、促进儿童认知能力的发展。4、促进儿童情绪、情感的发展。5、促进儿童良好个性的形成和社会性的发展。6、促进儿童审美能力的发展。4、简述儿童家庭教育指导的内容、渠道和方法。儿童家庭教育指导的内容包括:1、教育观念的更新。2、儿童身心发展的知识。3、儿童卫生保健知识、营养知识、常见疾病的防治知识。4、胎教知识和孕期营养保健知识。5、家庭教育的内容与方法。6、家庭中评价儿童发展的知识与方法。7、儿童家庭教育中的一些常见问题及对策。儿童家庭教育指导的渠道有:1、幼儿园的指导。2、社区的指导。3、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的指导。4、社会团体的指导。5、大众传播媒介的指导。儿童家庭教育指导的方法是:1、个别指导。这种指导可以是面对面的、进入家庭的,也可以是家长自己到机构咨询的,还可以通过电话、网络、书信、便条、家园联系册等方法进行。2、集体性指导。这种指导可以采取家教讲座、家教经验交流会、家长学校、教育开放活动、亲子活动等方法。3、文字音像资料的介绍推荐和提供。包括介绍、组织订阅家庭教育专业报刊和家庭教育普及读物,出版自编的家庭教育小报、墙报、黑板报,组织观看幼儿园自摄的幼儿园活动、家庭教育知识和家庭教育指导活动的录像,介绍组织观看现成的家庭教育电影、电视、录像、广播和录音,建立幼儿园家庭教育网站与推荐有关网站,等等。5、家长的教育观念对儿童家庭教育的影响有哪些?家长的教育观直接影响其教育方式和教养行为。目前在家庭教育中存在几种错误的教育观,影响了儿童家庭教育的有效进行。一些家长认为“树大自然直”,孩子的发展是遗传决定的,教育对孩子来说作用不大,因而对孩子的行为放任不管,任其发展。尽管我们崇尚儿童的自由发展,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忽略和放任。在儿童成长的过程中,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父母应成为儿童成长过程中的“舵手”,在孩子成长发生偏离时给予正确的指导,这样才能使儿童的发展轨道不至于偏离正确的方向。还有一些家长认为我不是老师,不懂教养,所以我们只管生孩子、养孩子,至于教孩子,那是学校的事。这是一种“只养不教”的观点,是一种极为不负责任、推卸责任的做法。实际上,家庭教育先于学校教育,父母要为孩子的成长和发展负责,从而使他们将来入学乃至于以后整个人生的发展都能有个良好的开端。家长应该树立科学的教育观,应该充分认识到家庭教育对儿童发展的重要作用,明确自身在儿童成长中的作用和应承担的角色,克服“树大自然直”、放任自流、推卸责任等错误观念和错误做法。同时也要认识到教育并不是万能的,不应过分夸大教育的作用。具体而言,科学的教育观的内容包括:尊重儿童的本能、兴趣和需要;注重儿童发展的自然速率、规律和水平;对儿童实施全面发展教育;因人而异,因材施教;认识到儿童是学习的主体;寓教育于活动之中,以游戏为主导活动;等等。6、简述家长教育方式的类型和特点。家长教育方式的类型包括:1专制型。专制型的家长,在家庭教育的实践中总是以一种不可抗拒的身份出现,对于孩子的一切都是在发号施令。2、溺爱型。溺爱型的家长,在家庭教育时总是以孩子为中心,他们视子女为掌上明珠,采用一种用爱过度的教育方式。3、放任型。这种类型的父母,一般情况下都是由于实施其他类型教育方式失败,或者是由于父母工作较忙、没时间照顾孩子等原因,因而对孩子采取放任不管的态度。4、矛盾型。这是家长教育方式中一个比较特殊的类型,常常表现为父母不知道怎么与孩子相处。对孩子严厉,怕孩子会有反抗的情绪;对孩子宠爱,又怕养成孩子娇纵放肆的性格。所以这种类型的父母教育方式比较复杂。还有一种表现是父母双方对孩子的态度不一致,并常常因态度上的不一致造成教育上的分歧,遇到问题时,双方也总爱互相推诿,推卸责任,结果早正孩子无所适从,不知所措。5、民主型。这是一种积极的教育方式,这种类型的父母总是采取民主、平等的态度对待孩子,表现出一种冷静的热情和有克制的疼爱。家长教育方式的特点有:1、情境性。家长的教育方式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形成,在具体事件和情境中表现出来。一般而言,家庭情况不一样,具体情境不同,所形成的教育方式也不尽相同。2、情感性。在家庭中,父母与孩子之间形成的是基于血缘关系的亲子关系。这种血脉相连的情感使得父母和孩子的交往、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总是印刻着强烈的情感印记。3、稳定性。家长的教养言行一旦成为一定的方式就会内化为个人意识,外显为习惯行为,不会轻易改变。4、整合性。家长教育方式的形成是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既与父母自身的性格特征、行为方式、受教育程度和职业特点有关,也受孩子个性特征的影响,更与整个社会的文化、传统密不可分。三、论述题。依据儿童家庭教育方法,阐述儿童家庭教育应当坚持的原则。学前儿童家庭教育要想取得良好的效果,家长必须再教育方法上下工夫。在儿童家庭教育的过程中,我们应当遵循这样的原则:1、儿童发展的原则。儿虽为父母所生,但儿童无论其年龄的大小,他都是一个具有独立人格的个体,他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个性, 2、趣味性原则。著名心理学家维果斯基曾说:“童年早期儿童是按照自己的大纲学习的,学龄儿童按照教师大纲学习,而学前儿童的学习则是将教师大纲变成儿童大纲的程度而定的。3、整体性原则。儿童的发展不是一个单独的方面,而是各方面共同发展的整体性提高。同时家长也要注重自己的榜样示范作用,家长的言行也是家庭教育的组成部分,对儿童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四、案例分析题小辉生在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父亲小学毕业,没有工作,对小辉不闻不问。母亲在一家服装厂工作,工作性质是“三班倒”,教育小辉的重任自然就落在了没有文化的奶奶身上。小辉的母亲主张理性的教育孩子,但是招致奶奶的反对,主张顺其自然。她认为孩子还小,长大后自然会自己学会规矩的,现阶段不需要过分地追求。奶奶对小辉是全心全意,竭力满足他的需要。小辉已经5岁了,但在吃、喝、拉、撒、睡等请运用第二章的相关理论分析此案例,并提出自己的认识或建议。从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到,小辉的家中,爸爸、妈妈、奶奶三人拥有着三种不同的家庭教育思想和形式。小辉的爸爸是只养不教、放任型的态度,对小辉的生活不闻不问。其实这是一种极为不负责任、推卸责任的做法。小辉的奶奶是一种溺爱型的教养方式,认为孩子“是大自然直”,孩子还小对孩子的教育作用不大。所以主张顺其自然。小辉的妈妈,虽然拥有着科学育儿的思想,但是却由于工作的缘故没有真正的教育孩子的时间。这三者之中,其实都有或多或少的责任,他们不明白,家庭教育先于学校教育,父母要为孩子的成长和发展负责。作为爸爸,应该从自己做起,为孩子树立榜样,从参与劳动开始,之后,要有培养教育小辉的责任意识。作为小辉的奶奶,应该明白这样的教育方式不是爱。作为妈妈,工作固然重要,但是也不能因此把责任放给奶奶,而应该协调好工作与教育孩子的关系,为孩子留一点时间,对孩子进行教育指导。这样三者共同努力,才能使小辉能够全面、健康和谐的发展。儿童家庭教育指导作业2一、概念阐述1、亲子游戏亲子游戏是指婴幼儿和父母或者其他教养人共同参与的互动性游戏活动。2、特殊儿童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特殊儿童包括除正常儿童以外的各类儿童,包括深吸障碍的儿童与资赋优异的儿童。狭义的特殊儿童主要指那些身心有障碍的儿童。3、孤独症又称自闭症、孤独性综合征、堪纳综合征,是一种由大脑、神经的病变引起的广泛发育障碍性疾病。孤独症是一种涉及感知觉、情感、语言、思维、动作和行为等多方面的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4、超常儿童超常儿童是指智力发展上明显超过同年龄常态儿童一般发展水平或具有某方面特殊才能的儿童。5、智障儿童智力落后儿童又叫、弱智儿童、智障儿童智力残疾儿童,是指智力和活动能力明显低于同年龄儿童的水平,并表现出适应行为障碍的儿童。6、肢体残疾儿童是指,认得四肢残疾、躯干麻痹、畸形,导致人体运动系统不同程度的功能丧失或功能障碍。7、视觉残疾儿童视觉残疾儿童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双眼视力损失或视野缩小,而难以从事一般人所从事的工作、学习或其他活动的儿童。8、听力残疾儿童听力残疾儿童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双耳听力丧失或听觉障碍听不到或听不清周围环境的声音的儿童。二、简答题1、简述03岁儿童身心发展的教育目标。03岁儿童身心发展的教育目标包含两个方面:托儿所的教育目标是培养小儿在德、智、体、美各方面得到发展,为造就体魄健壮、智力发达、品德良好的社会主义新一代打下基础。具体包括:1、发展小儿的基本动作,进行适当的体格锻炼,增强儿童的抵抗力,提高婴幼儿的健康水平,促进身心正常发展。2、要发展小儿模仿、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能力,通过语言认识周围环境事物,使小儿智力得到发展,并获得简单知识。3、要进行友爱、礼貌、诚实、勇敢等良好品德教育。4、要培养小儿的饮食、睡眠、衣着、盥洗、与人交往等各方面的文明卫生习惯及美的观念。家庭教育的目标包括:1、保护婴幼儿的生命安全,保障他们基本的生存需要,发展婴幼儿的基本动作和各种感官,增强其体格和抵抗力,促进其身体健康成长,引导婴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卫生习惯和初步的生活自理能力,促进婴幼儿安全、卫生、快乐的生活。2、萌发婴幼儿的智力,发展婴幼儿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能力,发展婴幼儿的感觉、知觉和初步的思维能力,促进其对周围环境和事物的探索与认识,培养有益的兴趣。3、培养婴幼儿形成安全感和愉快的情绪、情感,形成活泼开朗的性格,发展婴幼儿初步的社会交往能力,养成初步的文明礼貌习惯。4、发展婴幼儿对美的事物的初步感受力和兴趣,萌发婴幼儿基本的艺术素养。2、03岁儿童的食物喂养应注意哪些问题?1、由母乳喂养逐渐过渡到食用多种食物。2、采用适宜的烹调方式,单独加工制作婴幼儿的膳食。3、健康安全地进食。4、每日饮足量的水,少喝含糖高的饮料。3、简要说明对03岁儿童进行情感萌发的教育原则与教育手段有哪些?对03岁儿童进行情感萌发的教育原则与教育手段有:1、创设一个关爱、接纳和尊重的心理环境。婴幼儿具有获得安全、关爱、尊重及自我实现的心理需求。只有当这些需求得到满足时,他们才会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和心理感受。2、安排合理的生活作息制度和丰富的生活内容。合理的说呢过制度有利于婴幼儿的身体健康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更有助于婴幼儿的情绪稳定,使婴幼儿感到安全和愉快。3、引导婴幼儿学会表达、宣泄自己的不良情绪。日常生活中难免会遇到不愉快的事情,从而产生消极的情绪体验,遇到这些问题时,家长应设法引导婴幼儿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将消极的情绪体验表达和宣泄出来,从而帮助其消除不良情绪,恢复愉快心境。4、简述4-5岁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4-5岁儿童身体发展特点:1、生理上进一步成熟。2、动作灵活性、稳定性增加。4-5心理发展特点:1、具体想象思维占优势。2、认识活动的有意性得到发展。3、社会交往水平提高。4、词汇量增长迅速,句子复杂程度提高。5、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调控发生。5、简述36岁儿童身体发展的任务。36岁儿童身体发展的任务是:1、身体健康,情绪安定、愉快。2、养成幼儿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和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3、了解必要的安全自护常识。4、喜欢参加体育活动,动作协调灵活。6、在家庭中怎样对3-6岁儿童进行安全自护教育?1、保护自身身体的健康和安全常识。具体包括:保护五官,知道保护五官的基本常识,并能在日常生活中采用恰当的方法,防止损伤五官的行为。2、饮食安全常识。具体包括:关注食品的卫生,有注意食品保质期的意识,不随便吃药等。3、交通安全常识。具体包括:认识安全标志,了解并遵守交通规则,不在马路上玩耍、追跑,不在停车场玩耍,等等。4、不做危险的事。具体包括:不玩火,不动电源、开水壶和煤气灶;不攀爬阳台;能用正确的方法玩大型体育器械等等。5、不去危险的地方。具体包括:没有成人的陪同,不单独去河边玩耍;遇到危险能呼救等等。7、试述5-6岁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1、抽象思维开始萌芽。5-6岁仍处于具体形象思维阶段,但是概括性、抽象性有了很大的发展,抽象思维开始萌芽。2、好学、好问、好动脑。5-6岁经常提各种各样的问题,经常问“为什么”,而且要刨根问底,内容涉及天文、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各方面。3、思维、行动有意性进一步增强。在5-6岁,心理过程的有意性增强,开始有意地控制和调节自己的心理活动。4、语言的社会化水平提高。5-6岁儿童,开始讲6-8个词语组成的句子,能简单地下定义,还知道一些反义词。语法有了很大发展,自我中心语言越来越少,社会化成分越来越多,词汇量已经达到3500个单词。5、自我调节能力逐步增强。5-6岁儿童的自我评价、自我体验和自我控制水平都有了很大的发展。8、简述特殊儿童家庭教育的目的与任务。1、健康教育。2、生存教育。3、做人的教育。4、智育。9、简述各类特殊儿童的早期发现方法。1、超常儿童的早期发现方法目前最常用的方法主要是智力测验、标准化成就测验、教师提名、家长提名、同伴推荐、自荐等。这些方法是由专业的教育人员来组织进行的,作为家长,一般不具有对孩子进行科学智力测验的能力,也找不到足够多的同龄群体做参照,因此这些方法对家长是不适用的。2、智力落后儿童的早期发现方法。家长要细心观察孩子,判断是否有异常,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对于刚出生的婴儿的观察包括:确认孩子是否是早产儿、低体重儿、过期产、巨大儿、小头儿、大头儿,确认孕期是否曾经保胎、孕期是否有特殊的疾病或感染、是否高危产妇生产的孩子等。出生一周的检查包括检查心跳、呼吸、肌肉张力、鼻孔对橡皮管刺激的反应、皮肤颜色、哭声、觅食、吸吮、抓握、巴宾斯基发射、步行、爬行、防御反射等。对于0-6岁儿童发育的观察可以观察儿童的感知运动方面包括大动作和精细动作的观察,如孩子是否能够和同龄的孩子一样,在特定的年龄段学会翻身、坐、爬、走,能否抓握等,还要注意观察孩子的语言、适应性行为、社会性行为等是否发展正常。3、孤独症儿童的判定。孤独症儿童在婴儿期的表现是:他们好哭好闹,睡眠时间明显少于正常儿童。在母亲哺育婴儿时,他们不会在母亲怀里寻找乳头,也很难把头转向母亲,而且不喜欢依偎在母亲的怀中。他们甚至很少注视母亲的面孔,不喜欢母亲的抚摸,对母亲的引逗很少表现出积极的表情。孤独症儿童在幼儿期的表现是:他们的语言发展落后于正常儿童,他们不仅表情变化少,回避他人的目光,而且常常自言自语,或是重复、模仿别人的语言。在表达需求时,他们会用哭闹、叫喊的形式来向成人寻求帮助。孤独症儿童在儿童期的表现。孤独症儿童的智力落后于正常的同龄儿童。大部分孤独症患者的儿童期是在弱智学校或家庭中度过的,只有少数经过早期的干预训练,情绪和行为问题得到一定改善的患者,能够在普通学校中学习。4、肢体残疾儿童的早期发现是:上肢或下肢因外伤、病因而截除或先天性残疾。上肢或下肢因外伤、病因或发育异常所致的畸形或功能障碍。脊椎因外伤、病因或发育异常所致的畸形或功能障碍。中枢、周围神经系统因外伤、病变或发育异常造成的躯干或四肢功能障碍。5、视力障碍儿童的早期发现是:用手电筒照射黑暗的屋子,屋里的视障婴儿没有任何反应;把色彩鲜艳的玩具拿给他,也没有任何反应;到了能够爬的时候,不知道绕过障碍物;阅读时经常眨眼等等。6、听力障碍的儿童是比较容易被发现的,我国绝大部分地区,只要在医院出生的婴儿都会进行听力检查,及时筛选听力障碍患儿。有些患儿在刚出生时听力没有障碍,但后来出现问题,他们的主要表现是:不听话,别人说什么他都无动于衷,不能分辨声源的方向,总是在一个方向寻找声源,如听到声音总是向右转头寻找声源,很可能左耳出现了问题。三、论述题1、论述0-1、1-2、2-3岁各年龄阶段儿童身心发展的基本特点。0-3岁婴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主要包括:1、身体各方面迅速发展,但发展尚不成熟,独立的生活自理能力较弱。婴幼儿身体发展遵循4个原则,即头尾原则,远近原则,等级整合原则,系统独立原则。2、进入语言发展的关键期。思维方式以直观动作思维为主,思维与自身的感知和动作相伴随,出现了表象和想象。3、基本具备各种形式的情绪。情绪、情感的社会性逐渐增加,出现了情绪的自我调节。但总体而言,情绪的冲动性和易变性特点非常明显。4、自我意识萌芽,出现最初的独立性和自主性。社会性游戏逐渐超过单独游戏,与同伴的社会交往逐渐超过与母亲的交往。具体而言,0-1最儿童的身体发展特点包括:1、身体发展变化迅速。首先身高和体重发展变化快。其次身体比例变化明显。最后,神经系统发育迅速。2、身体各部位和各器官发育不成熟,发展水平较低。3、身体行为以无条件反射行为为主,条件反射行为慢慢出现。0-1岁婴幼儿的无条件反射有觅食反射、无条件防御反射、无条件定向反射。4、动作发展跨度大。0-1岁婴幼儿动作发展的跨度较大,从最初无法支撑头部,到可以挺胸抬头,直至1岁左右可以独立行走几步,这期间几乎每个月婴幼儿的动作发展都表现出明显的变化。心理发展特点包括:1、感知觉的发展。各种感觉在胎儿阶段逐渐形成,出生后得到迅速发展。这些感觉主要包括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知觉有了初步发展,图形知觉的深度知觉较早显现。2、注意的发展。1-3个月时婴儿的注意偏好曲线多于直线,偏好不规则的图形多于规则图形,偏好轮廓密度大的图形,偏好集中的刺激物多于非集中的刺激物,偏好对称的刺激物多不对称的刺激物,从只注意形体外周向注意形体内部因素发展。3-6个月的婴儿对外界事物的探索活动更加积极主动,看的见的和可操作的物体更能引起他们特别持久的注意和兴趣。6-12个月的婴儿选择性注意发展中最为显著的变化就是越来越受知识和经验的支配。3、记忆的发展。婴幼儿以短时记忆为主,长时记忆时间不断增长。4、思维的发展。此时的婴儿,思维发展处于感知运动阶段,他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主要依赖自己的感官和动作。5、语言的发展。此时是婴儿的语言的发生和储备期,他们听得多,积累得多,说得少。6、情绪和社会性的发展。情绪是与生俱来的,胎儿一出生就有情绪,另外,母婴依恋的形成是婴儿期情绪社会化的一个重要标志。2、结合实际论述阅读对3-6岁儿童语言发展的作用,以及进行家庭阅读活动指导的方法。阅读不仅学习、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更是丰富生活和陶冶情操的组成部分。阅读兴趣的激发、阅读方法的获得、阅读快乐的体会,是3-6岁儿童家庭教育的重要内容。对于儿童来说,阅读的独特意义在于,它对发展儿童的语言有独到的作用。1、阅读能为孩子提供正确的语言示范,发展孩子的倾听和理解能力。书中的文字都是经过了锤炼和推敲,优秀的故事或儿歌能体现母语语言的美感,能带来口语所不具备的魅力。在家庭中,阅读常常是从妈妈读、孩子听开始。这种形式的阅读,家长如果能够用普通话朗诵,既可以使孩子得到标准语言的示范,又可以发展孩子倾听和理解语言的能力。2、阅读为孩子提供了接触优秀文学作品的机会,为孩子体会语言文字的美和发展连贯的讲述能力提供机会。家长挑选的图书,是经过时间和实践的选择留下来的经典故事和图书,有对善良、勇敢、智慧的赞美,能陶冶孩子的性情。更重要的是这些作品在语言上,也是非常丰富和幽默的 能让孩子体会到语言的美。3、在阅读中孩子能培养出对文字的敏感。识字不是阅读的目的,但是,在朗读图画书的过程中,孩子自然地将口头语与书面语言建立一一对应的联系。到了大班,孩子慢慢地会认识很多文字,他们逐渐理解到了文字的含义,并且有了识字的愿望。这就为孩子学习书面语言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家庭中指导孩子阅读,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在家庭教育中为孩子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开展多种形式的亲子共读活动。除了家中有书房(书柜),还应有孩子的书柜,书柜与孩子的身高相当,便于他自己取放。而且这个环境应该是灵活和互动的,而不是摆设。每天,妈妈从书架上拿出童话书给孩子读,或者别的小朋友来玩,孩子拿书给别人介绍。既有书,又看到读书的行为,这就是一个互动而灵活的阅读环境。如果孩子生活在这样一个充满图书的环境,孩子会觉得书就是生活的一部分了。2、每天要有相对固定的亲子共读的时间。一般情况下,这个时间可以安排在睡觉前。这个时候读书,周围环境比较安静,家长和孩子的心情也会逐渐平静下来,专心于阅读,同时也有利于孩子的大脑活动逐渐平静,有利于睡眠。3、开展多种形式的亲子共读活动。亲子共读有多种形式,可以妈妈读孩子听,还可以妈妈和孩子一起讲,尤其是书中比较有意思的、重复的语言。还可以玩续编故事的游戏,家长(孩子)读故事的一部分,另一部分请孩子(家长)编。还可以家长提问,请孩子到书中寻找答案。四、案例分析题周周19个月大,平时都由奶奶照看,奶奶做自己的事情时,总会拿出玩具让周周玩,所以玩玩具是周周每天的功课。周周每天都会把各种各样的玩具从抽屉、茶几底下、架子上、盒子里搬出来,一件一件地摆弄,然后丢在地板上,再去拿其他的东西在很短的时间里她就会制造出一大堆的混乱。奶奶看到后就会隔着老远遥控指挥“不要扔开来”,“快捡起来”,“在乱扔不给你玩啦”。可周周还是一个劲地扔,越是说,她就越扔得起劲,还冲着奶奶笑。没办法,每天奶奶都等她玩好,追在后面收拾、整理,那真是一件没完没了的事。请运用第三章的相关理论分析此案例,并提出自己的认识和建议。周周19个月大了,这个时期的孩子在社会性发展方面,父母仍是儿童主要的交往对象,同时与同伴的交往则逐渐开始出现。社会性游戏逐渐增多,明显多于单独游戏。同时,这个时期的孩子正处于生活习惯养成阶段。在案例中,首先,周周的奶奶没有很好地做好孩子的玩伴这一角色,只是做自己的事情。整个事件的描述中,没有提到奶奶和周周一起玩玩具,和周周有所互动,有的只是为了让周周收拾玩具而提出的要求。周周只有玩玩具,而没有机会和奶奶互动,更别说奶奶之外的同伴了。同时,在奶奶照顾的过程中,也没有意识去引导周周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周周只是从抽屉、茶几等处拿出玩具再扔在地板,而奶奶所做的是一边说一边捡玩具。其实我们可以看出,周周之所以要扔出玩具,在奶奶捡了以后还要边扔边笑,其实就是在用她自己的方式和奶奶进行互动。因为她没有机会和奶奶进行交往,所以用了这样一种不合适的方法。另外,奶奶也没有教育周周说应该在玩好玩具以后收拾好,这样一个生活习惯的养成。习惯是一种长期形成的思维方式、处事态度,是由一再重复的思想行为形成的。作为奶奶,我们需要指出的是,作为一个教育孩子的教养者,首先要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榜样。在周周玩的时候,就应该陪着周周玩,和周周进行互动。而不是做自己的事情。同时,奶奶要在日常生活中药鼓励引导周周自己收拾整理玩具,并且告诉周周玩好以后要收拾玩具这样一种良好的习惯要求。在每次玩好以后都坚持和周周一起收拾玩具,这样久而久之,周周就会自己形成一种良好的习惯。另外,在周周乱扔玩具的时候,奶奶不该只是言语的要求,而是要用一些用鼓励的话语来激发周周收拾的愿望。在周周收拾好了以后给予表扬鼓励来进行巩固。这样才能帮助周周养成良好的习惯。2、幼儿园的保健室,一大一小,一个坐着,一个躺着。“雷雷,你发烧了,老师给你妈妈打电话,叫她接你回家,好吗?”虚弱但坚定的声音,“我不要回家!”“你发烧了,而且很高39度呢!让妈妈接你回去看病。”“呜我不要回家!”老师不停地安慰孩子。“雷雷,这样不行的,再烧下去,你的小脑袋就要烧坏了,要变小笨蛋了!”“我不要回家,回家又要做算术了。”“那我帮你向妈妈申请一下,今天休息。等病好了再做。”5岁的雷雷勉强答应。幼儿园的保健室,两个大人,面对面站着。“徐老师,我觉得一天做四面100以内算术题一点都不算多,我同事的女儿每天要做八面呢!他们不仅要做算术题,还要学习英语和拼音呢!雷雷算是少的呢!我还在考虑要不要和他们一样,可千万不能输在起跑线上呀!”试运用第四章的相关理论分析此案例,并提出自己的认识或建议。雷雷所处的认知发展阶段的任务是:丰富知识经验,对周围环境和事物具有好奇心和探究欲,具有较强的认知兴趣和能力;发展语言理解和口头表达能力。具体来说,认知发展的任务主要体现在发展语言能力和认知能力。案例中雷雷的妈妈显然违背了孩子认知发展的能力要求。从雷雷哭着就算发烧这么严重也依然不愿回家就可以看出,在家要求一个5岁的孩子做算术,对于他来说是超出其能力发展范围的。这个时期的孩子是发展感知、记忆与思维等认知能力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的学习以直接经验为主。此时的家长应该从生活和游戏中让儿童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体验数学的重要和有趣。而不应该像雷雷妈妈那样,在家做算术题。可想而知,这样的后果就是雷雷对数学产生了恐惧和厌烦情绪,甚至对家庭也产生了反抗的情绪,这对于孩子的成长来说是非常不利的。作为雷雷的妈妈,我想说的是,望子成龙的思想固然没有错,但是培养教育孩子需要正确的方法,遵循孩子自身发展的规律,否则会有适得其反的效果。而且不是说会做算术题孩子就是聪明了,一个孩子的聪明与否是要看其综合能力的。这位妈妈应该认识到儿童旺盛的求知欲和好奇心,是他自身发展的动力。家庭教育的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保护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提供环境和条件,鼓励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解决问题,使儿童在做中学,玩中学,在探究中学习探究、发展认知的能力。其一,家长应该激发儿童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孩子对这个世界其实充满着兴趣,家长应该用心去发现孩子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感兴趣的东西,适时加以引导,这样才能引导孩子学会正确的探究学习。其二,提供多种在生活中探究和学习的机会。生活中不仅蕴含着促进孩子身心发展的丰富内涵,更蕴含着丰富的学习机会。家长要做个有心人,不仅要充分利用生活资源,还要创造各种学习和探究的机会。比如种植饲养、远足参观。其三家长要和孩子一起学习科学的方法。学习兴趣的激发、环境的创设,都有助于孩子走进科学,家长还可以蹲下来和孩子一起学习探究,动手解决问题,体验发现的快乐。相信只要雷雷的妈妈做到了这样几点,雷雷定不会输在起跑线上。3、小林平时沉默寡言,一旦说起话来语速很快,且不完整,字数基本在五个字以内,间断性地冒出不符合汉语语法规则的话语并不断重复,常反复说些与所处环境无关的、单调的词句,分不清你、我、他,如果问:“你爱我吗?”他回答:“你爱我的!”。每天早上来幼儿园,从不主动向老师和小朋友问好,不和别人目光对视,无论怎么开导他,激发他的表达情绪,他还是无动于衷。小林喜欢玩水,玩沙,玩大型玩具,他只管自顾自地玩,玩腻了就自己回到班级中来。日常生活中喜欢躺在地上,和地板亲密接触;喜欢玩锁和钥匙;对班级的积木、自主游戏等都不感兴趣,喜欢在教室里游荡,没有固定场所,在组织教学活动中,他没有办法跟上老师的节拍,注意力不集中,不能进行正常的学习。 他常常在较长时间里专注于某种游戏或活动,如着迷于旋转锅盖,单调的摆放积木块,热衷于观看电影广告和天气预报,面对通常儿童们喜欢的动画片则毫无兴趣,在家天天要吃同样饭菜,出门要走相同的路线,排便要求一样的便器,如有变动则大哭大闹。请运用第五章的相关理论分析小林的行为,并提出自己的认识或建议。根据小林的行为特征可以判定小林是一个孤独症儿童。从孤独症的特征来分析,他们有这样一些特征:1、孤独症的儿童感知觉神经系统统合失调。2、语言发展迟缓。案例中提到“小林平时沉默寡言,一旦说起话来语速很快,且不完整,字数基本在五个字以内,间断性地冒出不符合汉语语法规则的话语并不断重复,常反复说些与所处环境无关的、单调的词句,分不清你、我、他,如果问:“你爱我吗?”他回答:“你爱我的!”。这正是语言发展迟缓造成的。3、缺乏正确的表达和交流情感的方式。他常常在较长时间里专注于某种游戏或活动,如着迷于旋转锅盖,单调的摆放积木块,热衷于观看电影广告和天气预报,面对通常儿童们喜欢的动画片则毫无兴趣,在家天天要吃同样饭菜,出门要走相同的路线,排便要求一样的便器,如有变动则大哭大闹。4、不主动和他人交流。每天早上来幼儿园,从不主动向老师和小朋友问好,不和别人目光对视,无论怎么开导他,激发他的表达情绪,他还是无动于衷。小林喜欢玩水,玩沙,玩大型玩具,他只管自顾自地玩,玩腻了就自己回到班级中来。5、兴趣范围狭窄和刻板的行为模式。日常生活中小林喜欢躺在地上,和地板亲密接触;喜欢玩锁和钥匙。案例中的小林具备这样的特征。针对小林孤独症的情况,作为家长应该从这些方面入手加以指导。1、细心观察、及早发现。小孩子的可塑性大,家长应该细心观察孩子的表现,并注意与同龄人的孩子作对比。家长还要多与老师沟通,多听听老师的反馈。如果发现有这样的症状,应该积极寻求专业的帮助,并配合治疗。2、家长要调整好心态,积极面对孩子的问题。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是孩子最亲密的人,家长的态度直接影响到孩子的态度。在发现孩子患有孤独症时,家长既不要把孩子当成累赘,不闻不问,也不要认为孩子的问题是自己的责任,对孩子百般娇惯。家长应该正视孩子的问题,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做孩子的榜样。一方面寻求专业的帮助,另一方面在家积极进行辅助教育。3、在家中有意识、有针对性地对孩子进行一定的训练。家长要根据孤独症孩子的特点做一些有针对性的训练。4、为孩子营造温馨的生活氛围。家长在家中要温和的和孩子说话,经常对孩子微笑,经常轻轻爱抚、拥抱他们。细心观察孩子喜欢的物品和游戏,积极寻找孩子可以接受的介入方式。另外,家长要带孩子走出去,帮助孩子融入同龄的集体中。家长还要引导周围的孩子接受孤独症孩子的特殊行为,不要取笑或侮辱他们。5、培养孤独症儿童的社会交往技能。掌握基本的社会交往技能是孤独症儿童康复训练的终极目标。家长平时在家中要注意矫正孩子的怪异行为,通过社会性游戏,让孩子学会接电话、与人打招呼、向他人表示需求等。总之,家长对孤独症儿童要细心细致,不要操之过急,给孩子充分的时间改变、提高。儿童家庭教育指导作业3一、概念阐释1、以家长为核心的亲职教育以家长为核心的亲职教育是指为了提高家长素质和家庭教育质量,对家长的家庭教育提供帮助和进行指导的过程,包括:让家长了解幼教方针、政策以及相关的法律和文件,向家长宣传幼儿教育和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宣传正确的教育思想;让家长了解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向家长宣传科学的育儿方法与原则;帮助家长创设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提高家长教育的能力,包括尊重、赏识孩子的意识,观察孩子的能力,随机教育孩子的能力,记录并评析孩子成长的能力,等等。2、以儿童为核心的活动教以儿童为核心的活动教育是指为了促进幼儿体、智、德、美的全面发展,而对0-3岁儿童进行的各种教育活动,包括幼儿园组织的亲子班(一般有半日制亲子班和周末亲子班),各种形式和内容的集体活动(如参观幼儿园、“做个健康的小宝宝”等专题互动活动,小区散居儿童亲子运动会,等等)、入户指导等活动。3、以幼儿园为核心的家园合作教育研究以幼儿园为核心的家园合作教育研究是指以提升幼儿园0-3岁儿童教育质量为目的进行的教育研究,包括0-3岁儿童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的认识,提升教育活动质量以及0-3岁家园合作教育等内容。4、家长教育能力家长教育能力是将教育观念和知识转化为实际的教育行为的能力,它是影响儿童家庭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家长教育能力包括了解孩子的能力、选择家庭教育内容和方法的能力、创设环境的能力、评价孩子的能力等。5、日本的“家庭教育支援政策”日本文部省的调查显示,家庭教育落后和家长疏于子女管教是导致亲少年犯罪、拒绝上学与儿童自杀等教育危机的重要原因之一。面对这样的家庭教育危机,日本文部省积极推行“家庭教育支援政策”。从1997年起以培养“生存能力”和提高社区的教育作用为基本方针,积极推进家庭教育支援工作。6、亲子阅读亲子阅读就是家长陪同孩子一起进行阅读活动。美国的教育学家认为早期阅读是培养儿童阅读兴趣、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的重要途径,早期的阅读经验能够为儿童终身的学习奠定基础,因此建议家长从孩子出生起就为孩子提供大量的阅读材料和机会。二、简答题1、简要分析家庭、幼儿园、社区三方合作教育的必要性。“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是教育的三大支柱,三者缺一不可”。家庭教育是基础,学校教育是主导,社会教育是依托,彼此既是独立的,有时相互联系的,构成一个完整的、统一的现代教育体系。家庭、幼儿园、社区3方合作教育是学前儿童学习和发展的需要,也是教育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其必要性体现在以下一个方面:1、家庭、幼儿园、社区合作教育是学前儿童学习和发展的需要。首先家庭、幼儿园、社区合作教育是学前儿童健康成长的需要。其次,家庭、幼儿园、社区合作教育是幼儿认知能力发展的需要。再者家庭、幼儿园、社区合作教育是幼儿社会性发展的需要。最后,家庭、幼儿园、社区合作教育是幼儿审美能力发展的需要。2、家庭、幼儿园、社区3方合作是教育现代化的必然趋势。2、简述0-3岁儿童家庭和幼儿园合作教育的方法。0-3岁儿童家庭与幼儿园合作教育的方法主要有:1、向家长介绍0-3岁儿童教养知识和幼儿园情况的方法有宣传法、参观观摩法。2、家园双方相互沟通信息的方法有多媒体沟通法、问卷调查法、家访法。3、幼儿园指导家长教育孩子的方法有录像分析法、送教上门法、教育现场交流指导法、教育教学活动法。4、幼儿与指导家长相互合作的方法有家庭互助小组。除了以上的家园合作方法外,还有一些如家长座谈会、讲座等也适用于0-3岁儿童家园合作教育。3、简述家庭和社区合作教育中的方法。家庭与社区合作教育的方法有:宣传法、讲座法、资源共享

    注意事项

    本文(儿童家庭教育指导形成性考核册答案.doc)为本站会员(laozhun)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