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儿挑食的成因及对策.doc
浅谈幼儿挑食的成因及对策一 绪 论在纲要中指出:“与家长配合,根据幼儿的需要建立科学的生活常规。培养幼儿良好的饮食、睡眠、洗、排泄等生活习惯和生活自理能力。”其中最先提到的就是培养幼儿良好的饮食,可见它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但是,作为工作在一线的幼儿教师,在组织进餐过程中常发现幼儿有许多不良饮食习惯:有的幼儿不能安静进餐;有的需要老师一口一口喂着吃;而最为普遍的现象是幼儿非常挑食等。幼儿正处于旺盛的生长发育阶段,人体所需的各种营养素又来源于各类食物,如长期挑食、偏食则会造成营养的不均衡,一旦营养素缺乏或者过剩也会出现相应的疾病。因此,挑食成了教师和家长最担忧的问题。如何“治疗”幼儿的挑食行为也成为老师和家长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本文就此谈一些粗浅的看法。二 幼儿挑食的主要表现及原因(一) 幼儿挑食的主要表现挑食是幼儿常见的坏毛病,如果不及时矫正,不仅会导致孩子摄取营养不足,严重影响他们的身体发育,还会养成他们任性违拗的坏习惯。幼儿挑食是比较常见的,但是如今幼儿的表现更让人忍俊不禁,而挑食主要表现为两种情况:一是在幼儿园,常常对于自己喜欢吃的东西,可以吃很多。有时还会这样说:“老师,我能不能再吃一点。”而面对自己不喜欢的吃的东西,看都不看,甚至不愿意尝试。幼儿用餐时,如果听到一位幼儿说不要吃,其他幼儿会进行模仿,跟着也说不要吃。二是在家里,家长都过分迁就,每次买菜前会征求幼儿的意见。如果幼儿碰到不喜欢吃的菜,也不会勉强。家长会给幼儿买许多的零食,并且不控制幼儿吃零食,等到用餐时,又吃不下饭了。(二) 分析幼儿的挑食原因1幼儿在美味零食面前缺乏自控力 随着时代的发展,不仅在科技方面有了飞速的发展,在美食方面也有很大的进步,其中小零食则被广大的人群“宠爱”着。走在街上,可以看见卖零食的地方人气是最旺的,其中幼儿也是重要的组成部分。有了美味的零食陪伴后,幼儿渐渐地养成了一些不良的饮食习惯。(1)家长的迁就在接送孩子回家时,根据幼儿的需求家长会买一些小零食,这样幼儿在还没吃晚饭前就吃饱了;而面对一桌饭菜时,幼儿往往会选择性的挑选饭菜。(2)家长的宽容 吃饭时依着孩子,如不吃也不会硬逼,顺其自然。事后,幼儿会拿零食来充饥,久而久之,养成幼儿在正餐时不愿意吃或不想吃。(3)家长的“误解”有家长向老师反映,幼儿回家时经常说吃不饱,觉得是教师故意不给幼儿吃。但观察发现,每天此家长在接送幼儿会买一些小零食,而长久之后孩子觉得只要和家长说“肚子饿”就可以有“美味”享受了,也就造成家长以为幼儿在园没吃饱的事情发生。2幼儿受父母饮食偏爱的潜在影响俗话说:“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因此家长在孩子眼中有着神圣的地位;自然家长的行为无时无刻都影响着孩子。在一次午餐时,我看到芊芊把所有的饭都吃完了,但唯独在菜盆中还剩有一些青菜,我问道:“你为什么不要吃青菜呢?”她的回答出乎我的意料:“我妈妈也不吃的。”月月用餐的情况也不好,与家长沟通后才知道原因,原来悦悦的妈妈比较挑食,因此家中只买要吃的菜,种类很少,怪不得月月也那么挑食。从这两点可以看出,家长的这种行为,在孩子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以至于孩子出现了与家长相似的饮食偏好。3食物自身特点及孩子的心理作用从孩子平时进餐时看出,我班大多数孩子对于动物内脏、鸭血等比较排斥,对于这种情况可能是出于孩子自己的联想,觉得这些食物不干净或是有异味,因此不愿意进行尝试。还有就是由于某些食物比较韧孩子嚼不动或摸上去比较粘,这也是造成孩子排斥食物的一个方面。如:(1)某天的午餐中有猪肝,刚坐到位子上就听到孩子们说:“这个我不要吃的。”同时准备将食物倒入盆中。(2)起床的小点心是青团子,潇潇刚拿起来就要放下了。只见她厌恶地看了下自己的手,原来是它比较粘手导致孩子对其产生“厌恶”之情。4已有的习惯遭遇环境变迁的挑战 习惯对于人来说很重要,同样对于幼儿来说养成了一种习惯在短时间之内改变或适应也是比较困难的。豪豪是浙江人,由于文化背景的不同,因此在饮食方面也有不同的地方,刚来幼儿园没几天就发现豪豪有比较喜欢挑食。青菜、馄饨等他都不愿意吃,在与他妈妈交流时说道:“我们家乡的饮食和这边有一些差别,这边有些食物孩子都没吃过,我在家中做饭时也是经常做一些他喜欢吃的菜。”可见,已有的习惯遭遇环境变迁对孩子来说也是一挑战。三 解决幼儿挑食问题的主要对策(一) 在园引导,培养幼儿正确进餐的良好习惯如果放任幼儿挑食的不良习惯不管,对于幼儿今后的生长发育会有很大影响。因此幼儿教师必须加强教育,帮助幼儿克服这一不良习惯,但是每个幼儿的性格特点都有所不同,因此教育的方法也要有所不同。1发挥教师的人格魅力,坚持引导 教师对于幼儿来说有一种无形的约束力,经常会听到家长这样一句话,“我们的孩子就是听老师的话。”可见幼儿还是非常信任教师的。 案例:头上总扎着一对香蕉辫,走路时总会俏皮地一跳一跳,脸上常常露出带点害羞的笑容,上课时总能看到她高高举起的小手,而且回答问题的准确率非常高,她就是我们班的一淑小朋友。小家伙什么都好,就是有一点挑食,早上喝牛奶对她来说是件非常痛苦的事情。记得刚开学时,孩子是一口都不愿意喝,只要一拿到杯子,小脸就皱起来了。对于这样的情况我们并没有向她“妥协”,而是每天都会和她说喝牛奶的好处,可以变白、长高等,不过效果也不理想,孩子似乎还是不愿意喝;实在没办法就喂她,但小家伙可倔了,牙齿抿地紧紧地一口都不咽下去。因此刚开始时很痛苦,但我们并没有放弃,依然每天让她喝,每天都多喝一点点,渐渐地孩子愿意喝了,就这样坚持了半个学期。在这个学期一淑喝牛奶时,不会在露出为难的表情,而且喝完一杯后能够开心的跑过来说:“顾老师我还要再喝一杯。”我听到后,真是又惊又喜,马上又帮一淑添了牛奶。分析:从这个案例中可以看出幼儿从原本的根本不吃到现在的能再添一杯,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这个变化则离不开老师的坚持。如果不是每天都让孩子吃,我想孩子可能永远都不愿尝试,这样很多营养都会从孩子身边流失。2丰富幼儿的认知空间,体验感知幼儿园的教育应立足于幼儿的生活,更加关注幼儿的兴趣和经验。适应生活的关键是经验,驾御生活的前提是能力,所以支持和帮助幼儿积累生活经验是良好习惯养成的前提。幼儿生活的空间不象成人那样开放,因受年龄、认知特点的限制,他们所能接触的范围相对狭窄,只能凭借自己已有的经验对面临的事物作出响应,对于他们从未接触的事物或曾经有过刺激的,他们却表现出不能接受,尤其是吃的食物。教师应利用他们的已有经验,不断引导他们更深入地了解各种健康知识,对于不爱吃蔬菜的幼儿我们开展了我和蔬菜宝宝做朋友的活动,利用蔬菜卡通的形象吸引他们,增强儿童对天然食物的唯美的感官认识,让幼儿有充分的机会欣赏和表达,诸如荸荠的清香、木耳的动感、胡萝卜的艳丽、芹菜的修长,让他们感受到各种食物含有不同的营养素,使抽象的营养知识变得有趣生动。在与蔬菜宝宝做游戏的同时从外型认识了各种蔬菜的名称,知道了它们身体里都有“宝贝”,这些宝贝都能帮助小朋友长身体,离开了他们就会生病、感到不舒服,通过品尝各种蔬菜也让他们在尝试中改变了原有的态度。案例:我们陆续进行了帮蔬菜水果宝宝找家、漂亮的蔬菜宝宝、小厨师、蔬菜沙拉等活动,将幼儿兴趣加以提升,利用美工活动、音乐活动、语言活动充分调动幼儿的各种感官感受活动的内涵。比如:在小厨师的活动中,我们先用“炒菜”的游戏让幼儿初步了解什么菜和什么菜可以放在一起炒,幼儿扮演的各种蔬菜在“锅里”随着炒菜的音乐翻滚着,在快乐中丰富了他们初步的生活经验,随后我们又请他们戴上厨师帽、围上围裙来做小厨师,用各种蔬菜在纸盘中印画,一盘盘的“菜”在幼儿手里“炒”好了。此时老师引导幼儿进一步理解多吃蔬菜的好处,尤其对那些挑食的孩子的情绪不再有抵触。对于幼儿这种寓说教于游戏中是幼儿乐意接受的一种有效形式。分析:养成教育中,应强调幼儿的感受和体验,良好的情绪也是接受信息、自主内化的前提,必须避免枯燥乏味的说教和毫无意义的强迫。幼儿往往在与各种事物的接触中了解它们的不同属性的,只有对事物感性的认识才能帮助他们提升有益经验,所以我们组织了幼儿到食堂帮助老师择菜的活动,既让他们亲自感受到蔬菜的形象特征,又让他们体会到劳动带给他们的快乐,这种体验是他们在家很少能参与的。3激发幼儿的餐前食欲,个别引导 食物的色、香、味、形等刺激可使人产生条件发射,分泌大量消化液,引发食欲。由此,在每次吃饭前,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来介绍菜谱,并让大家说一说菜的营养,闻一闻菜的香味。这样,幼儿的食欲可以被激发,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幼儿对食物的偏爱和挑剔。案例:今天有一道菜是猪肝,了解有些幼儿都不喜欢吃猪肝,于是在吃饭前对孩子们说:“今天我们吃的是猪肝,你们知道猪肝有什么营养吗?”孩子们摇摇头,“吃了猪肝后能保护我们的眼睛呢!看东西都很清楚。”听了这话后孩子们都说:“我要吃猪肝的。”晓杰是我们班个子比较矮小的男孩子,其他孩子都在吃猪肝了,但我发现他碗中的一点也没少,“我告诉你哦,猪肝除了能保护眼睛还能长高呢?”他疑惑地看着我:“对啊,你想不想像其他小朋友长得很高呢?”“想。”“那赶紧吃猪肝吧,这样肯定能长高哦。”分析:由于猪肝是动物的内脏,因此有些幼儿都比较排斥,在吃饭前和幼儿讲讲猪肝的作用可以很有效的激起孩子的食欲。在这个案例中教师还针对谦谦的身高撒了个善意的谎言,使谦谦愿意将其吃完,但这招也需因人而异,必须根据每个幼儿的性格特点,这样才能达到“目的”。4运用动画的偶像力量,因材施教 动画片是孩子们的最爱之一,如果问幼儿知道的动画片,可以从他们的口中了解到很多的动画片,如:喜洋洋和灰太狼、哆啦A梦、猫和老鼠等,但其中幼儿最喜欢的就是宇宙英雄“奥特曼”了。案例:结合“奥特曼”对孩子的影响力,幼儿纠正一些不良的习惯。吃午饭时,昊昊有点挑食,问他:“奥特曼长得高大吗?”他点点头,“这是因为奥特曼小时侯从来都不挑食;所以才能长得很强壮,要做奥特曼肯定不能挑食。”昊昊听后很快就将饭菜全部吃完了。瞧!偶像的力量多大呀。分析:人在每个时期都有自己的偶像,而这个年龄的幼儿接触最多的就是动画片,而奥特曼是其中最厉害的,孩子们也最崇拜。因此孩子们崇拜奥特曼并没有任何错误,关键在于教师如何正确地引导孩子,让孩子了解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错误的,这样偶像的作用才得以显现出来。5树立身边的榜样宝宝,积极鼓励教师对进餐习惯好的幼儿及时表扬,对有进步的幼儿及时鼓励(利用奖励红花的形式),为其他幼儿树立榜样。同时,教师也要以身作则,为幼儿树立良好的榜样。案例:午餐时,我就问孩子:“宝宝们,你们闻一闻今天的菜香吗?”“香,真香啊!”孩子们开始吃饭了,“宝宝们,今天的菜是什么味道的?”“香香的;很好吃的”孩子们七嘴八舌的说着。“恩,顾老师闻着就知道这饭菜可香可好吃了,宝宝们多吃点。”“看,昊宸宝宝吃得真快,嘴巴张得像只大老虎”。在夸张语言引导下,孩子们大口大口吃得更起劲了。这时,孩子们都拿起了调羹,大口大口地开始吃饭了。分析:通过一段时间的坚持,我班幼儿在进餐方面有了一定的进步。例如:挑食的幼儿少了;几乎所有的幼儿都能正确的使用勺子。但幼儿在进餐时的坐姿还不是很好,而且有吃饭讲话的现象,这就需要我继续培养,不断坚持。因为良好习惯的形成贵在坚持。幼儿情感脆弱,能力差,畏惧感强,对于他们的一点点进步,老师都不该忽视,要及时的肯定孩子的进步。老师的肯定,是孩子爱上吃饭最重的一个因素,只有在老师的不断肯定中,孩子才会不断地进步,逐渐的爱上吃饭,养成不挑食的好习惯。(二) 家长示范,发挥身教重于言教的榜样力量家庭作为与幼儿发展关系最直接、最密切的微观系统,对幼儿饮食行为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幼儿良好就餐习惯的培养,与家庭环境也是密不可分的,家长也应该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进餐习惯。1家长应以身作则,树立好榜样家长的饮食行为会直接影响幼儿的饮食行为,幼儿对食物的接触往往模仿父母和家中的其他成年人。富有家庭色彩的“食物圈”影响着幼儿对食物的喜好,以致形成某种终生难变的口味。我在有关幼儿饮食行为的调查中也发现幼儿的饮食习惯和家长相似,受家长的影响很大。可以说,家长的饮食行为、家庭食物圈是影响幼儿饮食行为最直接的因素之一。家长在家中与幼儿共同用餐时,尽量不要表现出挑食,至少不要在幼儿面前表现,以防对幼儿的不良引导。如果孩子不愿尝试某种食物,比如家里平时就不吃的食物,孩子在幼儿园吃时大多也会排斥。因此,在家中应该丰富菜的种类,让幼儿多尝试。如果遇有孩子不喜欢吃的食物,家长更应该在孩子面前津津有味地品尝,激发孩子进食的兴趣和愿望。2注重食物搭配,增强幼儿食欲家长的饮食观念影响着幼儿的饮食行为。当前,家长的营养意识越来越强,在给孩子准备食物时都会考虑到营养的搭配。家长正确饮食营养观念的增强,对培养幼儿良好的饮食行为起到了促进作用。然而,也有一些家长虽然意识到了这一点,但是做不到。家长的饮食观念不仅影响着家庭的食物圈,也直接影响了孩子的饮食行为。针对挑食的孩子,家长可以巧妙地搭配各种食物,将孩子喜欢的和不喜欢的食物进行“完美组合”,也可以将他们不爱吃的食物来个“大变身”,以唤起孩子的食欲,使幼儿乐于尝试各种食物。3注意教育手段,增强教育效果家长的教育手段与方法影响幼儿的饮食行为。作为孩子最亲近的人,家长对孩子的成长与发展是最关心的。因此,对于孩子饮食行为中出现的问题,家长都会予以关注,并对其进行教育。根据我的调查,几乎所有父母在进餐时都对孩子进行过教育,通常采取提示、劝说、批评甚至是强迫的方法进行。教育的方法和手段趋于消极、负面。我认为,简单的批评并不是一种好的教育方法,它不仅会让幼儿对食物产生厌烦,而且可能影响亲子关系。亲子之间的情感联系或许就因家长一次次的批评而走向负向、否定,这样家长的任何教育可能都只会使幼儿反感,从而形成恶性循环。4好的家庭氛围,养成良好习惯家庭结构影响幼儿的饮食行为。父母由于工作繁忙,幼儿基本都有爷爷奶奶照顾,这样的家庭相比核心家庭来说,在幼儿饮食行为培养中会遇到更多的问题。如与祖辈同住幼儿的挑食行为明显高于核心家庭的幼儿。祖辈的过度溺爱使得父母对幼儿的要求很难落实。而祖辈在亲子教育中的干预又让幼儿找到了“保护伞”,在这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亲子关系。因此,在幼儿饮食习惯形成的过程中,如何与祖辈协调、沟通教育观念与做法,是父母必须做的一门功课。如果我们能做到家园合作,统一要求。(做好祖辈的思想工作,家中的每一位家长都要统一要求)如果家长能抓住难得的教育时机,坚持对孩子进行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那么我们就会看见孩子的进步。(三) 家园合作,形成克服幼儿挑食习惯的合力家园合作是纠正幼儿不良饮食习惯的重要保证。俄国教育家、教育心理学奠基人乌申斯其认为:“任何一种习惯都是反射行为,行为的习惯性有多深,它的反射性就有多大”。教育是生活的社会延续,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是主体性的教育,并非企图强加给幼儿的行为规范,而是创造有益于幼儿主动积极地发挥健康潜能的环境,幼儿园、家庭环境都是幼儿良好饮食习惯养成的重要因素。家长由于缺乏对健康知识的了解和重视,所以他们往往采取不正确的态度和方法,使幼儿在幼儿园习得的初步健康行为得不到巩固和强化,极易使健康教育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因此,在对幼儿进行良好习惯养成的同时也应加强家长的宣传指导工作。我们定期给家长发放一些关于健康知识的材料,进行健康教育讲座,让他们了解幼儿园的健康教育阶段目标,指导他们配合幼儿园进行相关的健康教育活动。比如:我们开展了“快乐家园”活动,每次活动前由教师确定活动主题,将在饮食方面出现相同问题的幼儿组合在一起,选择某个幼儿家(或其它场所),请家长利用活动选定的“材料”,制作有新意的食品、菜肴,让幼儿品尝,利用幼儿从众和好奇的心理让他们接受不同的刺激,有利地纠正了幼儿偏食的习惯,通过对不同幼儿的尝试,验证了此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也充分发挥了情绪情感在幼儿健康教育中的理论意义。活动中家长之间的相互交流、信息沟通,也为幼儿良好习惯的养成奠定了良好基础。幼儿良好就餐习惯的培养,如果仅靠幼儿园一方面进行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依靠家长的力量与家长积极沟通与配合,做到家园要求一致,反复练习和巩固,才能帮助幼儿改善进餐习惯。应提醒家长,自身的饮食习惯会对孩子产生很大的影响。鼓励家长在幼儿面前表现出什么都喜欢吃的样子,即使有不爱吃的也不要当幼儿的面拒绝。同时利用网络、保育之窗等方法向家长介绍一些良好的喂养方式,并鼓励幼儿在家中就餐的表现应与幼儿园中就餐的表现一致,在就餐前向幼儿提出明确的要求,而不是过分迁就,满足幼儿一些不合理的想法。一旦幼儿有了些许进步,教师和家长都要相互沟通,及时有效地给以积极肯定和赞扬。良好午餐习惯的培养决非一朝一夕所能达成,需要循序渐进,家园长期配合,共同培养。 四 总 结幼儿期是习惯养成的关键期,这一时期良好习惯的养成,将影响着孩子今后一生的发展,才能促进幼儿身心的健康成长。孩子的发展最主要的是要有健康的心灵和体魄,而健康的第一步主要取决于从小养成良好的饮食、进餐习惯。只有幼儿教师和家长共同努力,不仅坚持不懈,采取有趣的、不同的教学方法加强教育,还要坚持以身作则,树立良好的榜样,才能真正纠正幼儿的偏食、挑食及不良的进餐习惯,从小养成自觉良好的进餐习惯!参 考 文 献1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教基200120号 2丁家永, 现代教育心理学, 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年3钱琴,幼儿进餐教育的现状及策略的调查研究,2011年4刘金花,儿童发展心理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5高玉祥,个性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6陈帼眉,学前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7缪仁贤,幼儿生活教养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