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村幼儿园如何合理开发和利用乡土资源.doc
浅谈农村幼儿园如何合理开发和利用乡土资源内容摘要:本文立足于以儿童发展为本,通过对乡土资源的整合,提出充分开发和利用乡土资源优势,优化和改进农村幼儿素质教育,努力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的发展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1】关键词:乡土资源 创设 幼儿教育活动Abstracts: This paper is based on development of children, through integrating local resources. It proposed to fully exploit and develop the local resources superiority, optimize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in rural areas, strive to provide children with health and abundant environment which is about life and activity, in order to meet the multiple-development demands. It can make their childhood happy and obtain the experience which is good for their physical and mental grow. Keywords: Local resources Integration Pre-school education一、引言2001年,新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颁布实施,全国上下掀起了幼儿教育改革的新一轮高潮,其总则中“城乡各类幼儿园都应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的实施素质教育,为幼儿一生的发展打好基础”、“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是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2】等理论思想逐步深入幼教工作者之心。由此,“乡土资源”以及与之相关的概念也迅速出现在幼儿教育领域,纵观这些年的研究文献,主要界定为以下:乡土资源,就是就是指我们出生、成长的地方的地域特色、自然景观、文物古迹、地名沿革、历史变迁、社会发展以及民间艺术、民俗风情、名人轶事、语言文化等。它包括自然地理资源、人文历史资源和社会发展资源等。这是狭义的理解。广义的乡土资源还包括学生所在学校的校园环境、师资状况、校风学风、学生特长以及学生的家庭环境、家庭生活等。本文所研究的乡土资源包括社会资源、学校资源、家庭资源三个方面。另外还有与之相关的乡土课程资源,它是指将开发的乡土资源通过转化、优化为学校的校本课程,能为教师和学生开展实践活动提供参考性的蓝本资料,从而更好地利用好所挖掘的乡土资源。我们研究乡土课程资源是为了更好的构建幼儿园的园本课程,而园本课程是相对于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而言的。也称为幼儿园本位课程,实质上是一个以幼儿园为基地进行课程开发的开放民主的决策过程,即园长,教师,课程专家,幼儿及家长和社区人士共同参与幼儿园课程计划的制定、实施和评价等活动。本文的立足点是以儿童发展为本,通过对乡土资源的整合,提出充分开发和利用乡土资源优势,优化和改进农村幼儿素质教育,努力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的发展需要,而充分利用乡土资源开展学校教育这一思想,我国早在数十年前就已经提出,如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课程”、“活的教育要用活的环境,不用死的书本”。我国著名儿童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早在二三十年代就提出了“大自然是活教材”的主张:“大自然是我们的知识宝库,是我们的活教材、活教师,我们应该向它请教,向它探讨”、“幼儿与环境和社会相接触的机会愈多,他的知识愈丰富,他的能力也愈充分”。另外,国外在此领域也涌现出了许多教育思想,如原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自然教育”理论,认为“大自然是第一本教科书,是世界上最有趣的老师,她的教育无穷无尽” 【3】,应该在自然环境中对幼儿实施教育。这些理论思想的提出,都为农村幼儿园乡土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奠定了基础,2001年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又为充分利用乡土资源的这一理念夯实了基础,因为纲要中要求:“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幼儿园的空间、设施、活动材料和常规要求等有利于引发、支持幼儿的游戏和各种探索活动,有利于引发、支持幼儿与周围环境之间积极的相互作用。【4】”所以,农村幼儿园开发和利用乡土资源是很有现实意义和教育意义的。二、农村幼儿园利用乡土资源的现状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明确指出:“城乡各类幼儿园都应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的实施素质教育,为幼儿一生的发展打好基础。”幼儿园应“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和社区的教育资源,扩展幼儿生活和学习的空间”【5】,然而农村幼儿园教育实践的现状令人担忧:从整体情况上看:一方面农村地区经济条件相对落后,幼儿园条件设施比较陈旧,办园经费紧张,造成幼儿园室内外玩教具品种数量匮乏,教育教学活动习惯于以教材为中心,即单纯的儿歌、故事、歌曲等,教育活动内容单调,形式单一。另一方面,农村具有丰富的乡土资源,开发和利用乡土资源,是农村幼儿园贯彻纲要精神的根本宗旨。而农村幼儿园在设施建设上追求城镇化,缺乏对园所自身独特资源优势的认识,只是一味的盲目追求、模仿,缺乏对这些资源所蕴涵的教育价值的挖掘与研究。从幼儿教师的能力水平上看:农村地区幼儿园教师由于受传统观念束缚,教育活动以教育为中心,以教材为主。幼儿是正在成长中的鲜活个体,摆弄玩具、玩中学是他们的天性。而现实的状况是:忽略幼儿兴趣需要,忽略幼儿接受水平,缺乏为幼儿提供充足的可操作的玩具材料的意识,“小学化”现象严重。即使许多幼儿园也在倡导自制玩教具,但由于多种原因,各园自制玩教具种类少、质量低,还是远远满足不了幼儿的兴趣需要。随着纲要中“让教育回归真实的生活,让幼儿回归自然的环境,让教育贴近幼儿生活”新理念的提出,再结合陶行知先生、陈鹤琴先生等的教育理论的指导,立足农村实际,节约教育成本,寻找幼儿最接近的生活资源为教育基础,对幼儿实施乡土教育,为幼儿一生发展打好基础。因此乡土资源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资源已逐步渗透到我们教育教学中,并给传统的教育模式以极大的冲击,为现代的教育教学注入了新的“血液”和活力。家乡自然、人文中蕴涵的教育资源是十分丰富宝贵的,它为我们开展主题活动提供了广阔的平台,在这种情况下,尤其需要我们幼儿园去发现、去挖掘、去利用,让这些对于孩子来说充满了魅力、充满了吸引力的乡土资源,走进孩子的视野,走进孩子的生活,从而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审美能力、创新能力,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三、乡土资源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在幼儿园教育中,环境是人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社会、心理条件的综合,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和儿童发展条件,儿童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成长、变化。幼儿园和家庭由于经费、时间、观念等原因,不能充分提供丰富的教育环境满足幼儿的真正需要,在这种情况下,尤其需要幼儿园去发现挖掘,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充分利用农村丰富的乡土资源。因为农村丰富的乡土资源具有不同于其它课程资源的独特价值。乡土资源的运用更具有亲和力,有利于培养学生对乡土的认同感与归属感。另外乡土资源作为课程资源的一种,具有与其它课程资源的共同的促进作用。乡土资源无处不是、无奇不有,它以具体形象、生动活泼和学生能够亲自参与等特点,给学生多方面的信息刺激,调动学生多种感观参与活动,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身临其境,在愉悦中增长知识,培养能力,陶冶情操,这是传统教科书所无法代替的。可见,丰富的乡土资源可以成为幼儿园组织教育活动的最好素材,它的充分利用在幼儿教育中有以下作用:1.乡土资源的充分利用将有利于纲要精神在幼儿园的贯彻落实。教育部颁发的纲要在总则部分明确指出“城乡各类幼儿园都应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的实施素质教育,为幼儿一生的发展打好基础”【6】,在第三部分又再次强调“教育活动的组织与实施过程是教育创作性的开展工作的过程。教师要根据本纲要,从本地、本园的条件出发,结合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并灵活的执行”,“教育活动的组织形式应根据需要合理安排,因时、因地、因内容、因材料灵活的运用”【7】,所以在幼儿园充分利用乡土资源是符合纲要精神的。2.乡土资源的充分利用为幼儿动手能力的发展提供了条件。常言道:心灵手巧。幼儿经常动手操作,有利于小肌肉的发展,头脑会变得更加聪明。家乡丰富的自然资源,易得的自然材料,使幼儿的活动更丰富,更能多的动手参与到地方特色的活动中去。而且幼儿也可以从中对家乡的自然物有一个新的认识,更好的陶冶孩子们的艺术情操。3.乡土资源的充分利用,为幼儿表现能力的发展提供了空间。每个幼儿都有自我表现的需求。美丽的自然环境,丰富了幼儿的亲身经验。孩子们丰富多彩的生活经验,激发了幼儿的表现欲望。4.另外,乡土资源的充分利用,可以让幼儿的创造力得到更充分的发挥。丰富的乡土资源让幼儿在学习过程中始终处于一种好奇、新鲜、求知的欲望特别强烈的状态中,他们觉得学习的东西是这样熟悉可自己却有很多不懂的地方,很想探个究竟,这就充分调动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了他们的创造欲望。5.最后,在幼儿园中充分利用乡土资源,是对幼儿进行爱家乡教育的最好途径。家乡是幼儿熟悉的,家乡的这种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在幼儿的成长中,特别是精神成长中有着特殊的意义。成年人一回忆起童年时生活过的街道、村庄、小镇、山山水水时总会伴随着美好、温馨的情感。这种情感是爱国主义情感的重要基础,对人的一生都会产生重要影响。充分利用家乡环境中富有文化底蕴、具有教育意义的自然和人文景观开展活动,会使教育内容更加丰富和深化,会为我们的教育活动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四、乡土资源在农村幼儿教育中的创设环境是幼儿教育的重要资源,创设与教育相适应的良好环境,为幼儿提供活动和表现能力的机会与条件,是促进幼儿全面、健康、和谐发展的重要保证。【8】乡土资源作为大的环境资源,它在幼儿教育中的创设就显得很重要,如何最有效的创设与教育相适应的良好的乡土教育资源环境,这需要幼教理论工作者和实践工作者的高度重视。因为幼儿园的环境怎样、教师对幼儿活动时间的安排、室内的布局、物质材料的投放、教师与幼儿的关系、为幼儿活动营造的气氛等,从大到小,点点滴滴必然明显或潜移默化地作用与幼儿,从而引起幼儿身心变化。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幼儿身心的发展是遗传因素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幼儿通过与其所置身的环境中的人、事、物相互作用而得以全面发展。【9】正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故幼儿园必须选择和创设适宜的教育环境。(一)、乡土资源创设的原则【10】1.目标性原则幼儿园的教育目标是一切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是工作的依据和指南。因此,乡土资源在幼儿教育活动环境的创设中就必须围绕教育目标,以促进幼儿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要围绕目标创设有准备的、开放的、动态的、充满人文关怀的环境,为幼儿的生活、工作、游戏、学习等活动创造充分的客观条件,并随目标的变化而变化,使所创设的环境适合幼儿所处的年龄阶段身心发展的需要,从而引起幼儿的兴趣,充分发挥出环境的教育功能。2.安全、卫生性原则安全、卫生是幼儿生活环境应具备的首要条件。在对室内外进行安排和布局、挑选各种乡土资源材料时,安全和卫生这两个因素是教师的基本考虑。教师要注意避免各种污染,定时检查活动室中布置的乡土资源的情况,如食物、植物是否变质,安放是否安全、不易搬动伤人等。3.活动性和审美性原则幼儿园的环境应充分体现活动性特征和要求。在幼儿园创设的乡土资源就要有利于幼儿主动的进行观察、探究、发现、创造等活动。所选的乡土环境和材料应有启发性、挑战性、可探索性,以满足幼儿不同活动的需要。4.因地制宜原则各地气候环境不同,各园设备条件不同,环境创设就要从本地、本园的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因陋就简,充分利用现有的条件和资源,提高环境利用率与使用价值,发挥优势,形成自己的风格和特色。体现本园的教育文化和社区的自然特点。 (二)、乡土资源在幼儿教育中的横向创设活动区的创设活动区是幼儿园环境创设的一种方式,它为幼儿在活动中、操作中根据自己的兴趣、需要和能力选择活动内容,活动方式,自主学习提供了大量的机会,能促使幼儿按照自己的方式与环境相互作用,得到全面发展。乡土资源在各种活动区域的创设,可以丰富幼儿的活动内容。在这我们介绍几个活动区的创设:1.益智区:这一区域以培养幼儿智力发展为重点,在创设上我们就应注意幼儿感知观察能力和注意的培养,发展幼儿的思维能力和手眼协调能力。如:我们可以利用各种各样的豆子让幼儿比比豆子的大小,数数豆子的数量,有规律的排列、分类等。(见组图1)组图一:2.科学区:此区的创设应具有地方特色,充分利用当地的资源,反映周围生活中的科学现象,自然现象。可以根据不同季节、时令,根据动植物对阳关、水分的喜好不同布置一个内容丰富的自然角。把春天可爱的小蝌蚪及各季节各种植物等搬进教室里,让幼儿随时可以观察。如:种子的成长过程和果实(南瓜、土豆等)等。(见组图2)组图二:3.美工区:美工区的活动贯穿于幼儿园三个年龄阶段,教师在材料的投放上应体现不同年龄、不同层次的特征,应提供各种各样的废旧材料和自然物。如:分类有序的布头、各种坚果壳、废旧盒纸、小食品包装瓶、蛋壳、松果、芦苇、玉米叶、麦杆等,满足幼儿的创作需要。让孩子充分发挥动手动脑能力。如:玉米叶杆画,用苍耳和山楂做的刺猬顶红果,用豆子做的双飞天鹅,用麦杆和芦苇做的远帆等。(见组图3)组图三:4.音乐区:应设置成一个幼儿自由选择、自主表演的宽松环境,各种材料道具、器械应让幼儿自主操作等。如:可以将粗大的竹一段段的截下来,取有节相连的地方,染成各种颜色,并取一根小棒,做成一个个简易“木鱼”,让幼儿知道除了乐器之外,自然界中有许多东西也能发出动听的声音。5.其它区域的创设(1)空间布局:幼儿活动室应营造舒适、自然、愉快、温馨的氛围,所以在空间布局上,要设置美观、和谐、色彩柔和。如各活动区域的隔断可以用充满乡土气息的玉米叶、花生等吊饰装饰起来,也可以用玉米杆作成的画饰装饰。另外活动室内的管道等,都可以利用乡土资源装饰成玉米杆、高粱、枫树等,既贴近生活,又利于孩子观察生活。(见组图4)组图四:(2)玩具和材料:幼儿所操作的玩具与材料要足量、丰富,就要很多的容器。在容器上我们可以下很多功夫。如:家里的旧篮子我们可以盛放瓜果蔬菜放置在生活、生物角;可以用纸箱盛放芦苇、玉米叶等;可以将改装后的大塑料瓶养金鱼、养花,放置玉米杆、豆子、果壳等,这样做,及贴近生活,又整洁美观。(见组图5)组图五(三)乡土资源在幼儿教育中的纵向创设创设园本课程体系幼儿园的活动可划分为语言、科学、健康、社会与艺术五大领域。各领域可以相对独立,有可以相互融合。在课程实施中,根据各教师所在的年龄段,可以围绕同一内容,探索一些利用乡土资源活化活动设计的策略,并为主题活动的生成奠定基础。如围绕“葡萄”这一内容,根据小中大班幼儿不同的年龄阶段特点,可以设计以下活动:(1)小班活动:“好吃的葡萄”,包括美术活动“瓶盖印画葡萄”,科学活动“认识葡萄”使小班幼儿初步认识葡萄的外形特征,并与数学相结合,可根据颜色、数量多少等进行分类、数数、排序等练习。(2)中班活动:“葡萄”,包括美术活动的添画“葡萄”,科学活动:可以将科学探索与数学或社会领域相结合,设计家乡的葡萄这一活动。(3)大班活动:包括美术活动“意愿画葡萄丰收啦”。科学活动,可引导幼儿对不同颜色的葡萄进行数的分合、加减运算,“葡萄到哪去了”的调查分析的社会实践活动,鼓励幼儿对葡萄根、茎、叶、果实进行实地观察探索的科学活动。(四).教师在幼儿园的乡土资源创设中应注意的问题乡土资源可以创设丰富的物质操作材料,可以促进每个幼儿在自由、宽松的游戏环境中获得富有个性化的发展,那么在创设过程中,教师应注意什么问题呢?1.教师要转变观念,提高认识,激发开发利用农村资源的积极性。针对这一点,我们要深入学习纲要精神,转变教师观念,统一认识、利用家长会,宣传幼儿教育的真正意义是什么?同时改变教研活动的形式,请结队幼儿园教师送教下乡,并要求教玩具等活动材料从农村自然环境中选择制作,使农村幼儿教师亲身感受到农村自然环境的优势,使教师进一步认识到要改变活动材料少的现状,只靠伸手要钱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靠开发利用大自然赋予的优势,变废为宝。2.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提高教师的教科研水平及时请来机关幼儿园的业务园长向全体教师就如何开展课题的研究进行了专题讲座。鼓励教师在课题实施中仔细观察,认真记录,再进行分析、反思,使我们教师从活动中积累经验,从反思中探索并调整教育方法和手段。总而言之,乡土资源对于我们来说是极为普遍,但只要善于加以利用,它就会发挥无穷的力量。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还注意利用农村美丽的大自然,陶冶幼儿的情操,丰富幼儿的科学常识,加强对幼儿观察、思维能力、口语能力的训练,促进了幼儿全面和谐地发展,使幼儿对家乡的认识由表及里,逐渐深化,激发了幼儿热爱家乡,热爱农村的情感。注释:【1】【2】【4】【5】【6】【7】:幼儿园指导纲要(试行)【3】:王天一:苏霍姆林斯基教育理论体系,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9月第2版【8】【9】【10】:张博:幼儿素质教育课程设计与实践导引,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第38页至41页参考文献:(1)幼儿园指导纲要(试行)(2)幼儿园工作规程(3)王天一:苏霍姆林斯基教育理论体系,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9月第2版(4)张博:幼儿素质教育课程设计与实践导引,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9月第1版(5)陈鹤琴:活教育的教学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