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幼儿园角色游戏指导策略研究.doc
幼儿园角色游戏指导策略研究 杭州幼儿师范学院 0201班 邱丽娟指导老师: 秦元东摘要: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后,游戏在我国逐渐引起重视,游戏研究成果也呈逐年上升趋势。但就角色游戏研究而言,尤其是角色游戏指导策略的研究更是甚少。而目前幼儿园教育实践中,角色游戏的指导状况不容乐观。本研究采用观察法、访谈法等方法,对幼儿园角色游戏的指导现状从三个角度角色游戏准备指导、角色游戏过程指导、角色游戏评价指导进行了考察,在考察中发现指导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在对角色游戏内涵、价值的理解上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指导策略建议。关键词:幼儿园;角色游戏;指导策略Research on Direction Strategy of Role-Play in Kindergartens Author:Qiulijuan Director: Qinyuandong (Hangzhou Child Normal College, preschool education, Zhejiang Normal University)Abstract: From the nineties of the 20th century on, play has been attached great importance gradually and the study achievement has also increased year after year. But for role- play study, particularly research on the direction strategy of role-play is little. In the real kindergarten education, the direction state of role-play is not optimistic. By means of observation method and interview method, this study explores the direction state of role-play in the kindergartens from three perspectives-direction of prepare in role- play 、direction of process in role- play 、direction of assessment in role- play. On the basic of acknowledgyment in role-play, point out some suggestions of direction strategy aiming at problems in direction state.Key Words: the kindergartens ;role- play ; strategy of direction 前言 自19世纪下半叶以来,儿童的游戏不仅是人类学、社会学及美学等学科研究的课题,也是学前教育学和儿童心理学研究的课题。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最早提出游戏在儿童发展中的实际意义,以后许多研究者开始探讨游戏对儿童发展的价值。法国思想家卢梭认为,对于孩子来说,工作与玩耍乃是一回事,他的游戏就是他的工作。被誉为“幼儿园之父”的德国著名幼儿教育家福禄贝尔热情地赞美儿童的游戏,认为“儿童早期的各种游戏,是一切未来生活的胚芽;因为整个人就是在游戏中,在他最柔嫩的性情中,在他最内在的倾向中发展和表现的。” 1 福禄贝尔著,孙祖复译.人的教育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1:34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基认为,“在游戏中,儿童的表现总是超越他的实际年龄、他的日常行为表现;在游戏中,他比他本身的实际水平要高出一点。正如放大镜的焦点一样,游戏以浓缩的形式凝聚着发展的所有趋向,其本身也是发展的主要源泉。”2 Mind in society: The development of higher mental processes, eds. & trans. M. Cole. VJohn-Steiner, S. Scribner, & E Souberman.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02我国学前教育先驱陈鹤琴先生提出“游戏从心理方面来说是儿童的第二生命游戏从教育方面来说是儿童的优良教师,他从游戏中认识环境,了解物性,他从游戏中强健身体,活泼动作,他从游戏中锻炼思想,学习做人。游戏实是儿童的良师。”3 陈鹤琴,屠哲梅.儿童游戏新法M.上海:上海儿童书店,1936从理论上来看,2001年9月颁发并试行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幼儿园教育应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地发展”。充分肯定了游戏在幼儿园教育中的地位和意义。而角色游戏又是最典型的一种游戏并深受幼儿的喜爱。它不仅能够给幼儿带来快乐,满足他们想成为某个人物角色的愿望,而且能够发展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提高幼儿的语言交流技巧、丰富幼儿的生活体验。从实践上来看,目前,由于幼儿园教师对角色游戏的特点、功能的认识上存在一些偏差,因而对角色游戏的组织与指导方面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教师给予幼儿自由选择所扮演的角色的空间狭小;在日常活动中没有有意识地丰富幼儿的相关角色经验;教师往往把自己对角色的理解、要求强加给幼儿,并没考虑到幼儿对某角色有自己的认识等等。笔者认为,在角色游戏指导中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归根结底是幼儿教师对角色游戏的认识不到位,没有清楚地把握角色游戏的本质、精神。通过本次研究,有助于加深幼儿教师对角色游戏的内涵、特点的理解,有助于提高幼儿教师对角色游戏的组织和指导能力,从而使角色游戏对于幼儿发展的价值得到真正的发挥。因此,选择“角色游戏的指导策略”作为研究课题具有重要价值。 二、角色游戏解析任何一种事物都有其自身的内涵,也就是“它是什么”的问题。要科学地指导角色游戏,我们就要搞清楚它的内涵所在(教师在角色游戏的指导中存在很多问题归根结底是对角色游戏的认识不到位,其中就包括对角色游戏内涵理解不到位)。由于角色游戏是儿童游戏的一种形式,所以在探讨角色游戏的内涵之前,有必要首先解决“游戏是什么”这样一个问题。(一)游戏的涵义游戏是一种极为古老、极为普遍的活动。但要问什么是游戏?答案却是异彩纷呈、莫衷一是。比较典型的观点有: 德国教育家福禄培尔:游戏是儿童内部存在的自我活动的表现,是一种本能性的活动。美国心理学家霍尔:游戏是种族的过去生活习惯的延续和再现。德国心理学家格罗斯:游戏是未来生活需要的活动的准备,是本能的联系或训练。苏联心理学家艾里康宁:游戏是在真实条件之外,借助想象,利用象征性的材料,再现人与人的关系。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游戏是这样一种活动,在其中形成和完善在定向活动的基础上对行为的心理调节。1 黄人颂. 学前教育学M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235以上分别从生物学、心理学角度对游戏进行定义,笔者认为游戏是幼儿喜爱的、主动的活动,是幼儿反映周围生活的活动,其基本特征表现为:游戏是儿童主动的自愿的活动;游戏是在假想的情景中反映周围生活;游戏没有社会的实用价值,没有强制性的社会义务,不是直接创造财富;游戏伴随着愉悦的情绪。从总体上来看,游戏具有以上四个特点,从一个具体的游戏来分析,并不全部具备上述特点,而且程度也是不同的。(二)角色游戏的涵义角色源于戏剧,是演员掩饰其真实身份,装扮成戏剧中的人物进行表演,表现出剧中人的个性特征。对于角色游戏的理解和界定,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黄人颂认为,角色游戏是学前儿童以模仿和想象,通过扮演角色,创造性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游戏。前苏联心理学家艾里康宁认为,学前儿童的角色游戏是一种发展了的活动形式,儿童在这种活动中充当成年人的角色(职能),并在专门设置的游戏条件下概括地再现成人的活动和他们之间的关系1 苏亚德什科,索欣主编.学前教育学.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1 :345。皮亚杰认为,角色游戏是儿童以模仿和想象,扮演角色,反映周围生活,儿童可以脱离当前对实物的知觉,以表象代替实物作思维的支柱,进行想象,并学会用语言符号进行思维2 黄人颂. 学前教育学M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252。日本的河崎道夫对角色游戏的内涵的理解可简单地概括为三点:幼儿周围的成人生活和劳动是角色游戏的主要源泉;角色游戏不是简单的表现活动,它是创造自身独特世界的活动;幼儿本身不是想象力丰富而进行角色游戏,相反在角色游戏中渐渐学会创造出那种与真世界不同,作为想象世界的“假装”的世界3 河崎道夫.儿童的游戏和发展M.王津婴编译 学前教育研究,1996.1。不难看出,以上关于角色游戏的概念界定有一个共同之处,即角色游戏的表征手段是“角色扮演”,其中既有模仿又有想象,并能反映周围生活。所以笔者认为角色游戏是在幼儿表象思维形成的基础上而产生的,通过语言、动作、表情等手段,将现实生活中各种角色的表象创造性地反映到游戏中来。在角色游戏中,幼儿把想象活动和现实活动创造性地结合起来。他们经常用一种物品替代多种真实物品。作为儿童游戏的一种形式,角色游戏除了具有游戏的基本特征外,还有自身的独特性:1.社会性角色游戏的内容大多为“过家家”、“商店”、“超市”、“理发店”、“医院”“警察抓小偷”等。可见,现实生活是角色游戏的源泉。角色游戏是幼儿对现实生活的一种积极主动的再创活动,没有现实生活,就没有角色游戏。角色游戏内容的丰富与否,取决于对现实生活的反映程度,游戏的主题、角色、情节、使用材料均与现实社会生活有关。幼儿对角色的认识、体验也来自现实生活。2.自由性在角色游戏中,幼儿可以自由选择和切换游戏主题,自由决定和改变游戏内容,之前并无约定俗成的框架,最多在游戏之前提醒他们应该注意些什么。比如说娃娃家的“妈妈”可以抱着娃娃去医院看病,也可以去逛超市或者去理发店。这位妈妈可以自由选择内容。3.角色扮演幼儿在角色游戏中总是扮演一个角色,而不是他自己。这就要求幼儿的心理发展到一定水平,事先能理解、熟悉成人社会中这一角色的行为方式,并在头脑中形成表象,这样才能在游戏中根据自己的理解、模仿、想象这一角色的动作、语言。当然他们所表现的不是对某个人动作的简单模仿,而是对某一角色的整体概括。但幼儿在角色游戏中不能随心所欲,而要符合角色的社会身份,才能为游戏伙伴所赞同、接纳。比如一个性急的男孩扮演“老师”,他能够照顾小朋友,但有时他会急促地要小朋友排好队,就又推又拉起来。所有在场的小朋友都指责他:“老师哪有推人的?你不像老师!” 4.想象活动是角色游戏的支柱角色游戏的过程是创造性想象活动的过程。如扮演导游角色,就要向游客介绍城市的特点及优美风景,那导游具体该怎么做、怎样讲才能吸引游客,幼儿就要发挥想象,运用语言、动作、表情等;儿童在游戏中使用玩具,以物代物,小椅子一会儿当汽车,一会儿当火车,一会儿又当娃娃床。若没有想象,角色游戏无法开展。三、角色游戏价值分析对角色游戏的认识不仅是对其内涵的理解,而且也包括对其价值的理解。对角色游戏价值的理解也势必会影响角色游戏的指导。而角色游戏越有价值,说明我们研究这一课题也越有价值。透视国内外对角色游戏价值研究的历史进程,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绚丽多彩的画卷!无论是在理论层面上,还是在实践层面上,儿童角色游戏价值的研究可谓是硕果累累。在此基础上加深对角色游戏价值的理解,从而为角色游戏指导策略提供动力支持。(一)角色游戏价值研究的历史回顾国外大量的研究成果表明,以“想象”为特征的角色游戏对于幼儿身心各方面的发展都具有积极的意义。(1)角色游戏和幼儿社会性的发展幼儿在角色游戏中结成了两种社会性关系:真实的同伴关系和想象的角色关系。这两种关系在理论上被认为是有利于幼儿社会性发展的重要因素。大量的实证研究考察了这样两种社会性关系对于幼儿的社会互动和观点采择能力、人际问题解决能力、同伴友谊等的影响。结果表明,角色游戏为幼儿提供了充分的同伴互动机会。在与同伴互动的过程中,幼儿认识到他人会有与自己不同的看法与态度,能够学会协调不同的观点,解决人际间的问题与冲突,改善同伴关系等(Ashby,1976;Cobroy and others,1996;Dockett,1995;Rosberg,1994) (2)角色游戏和幼儿认知的发展角色游戏对于幼儿认知的发展有促进作用。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基认为,在角色游戏中使用表征物可以促进抽象思维的发展。许多研究者都认为角色游戏与发散思维之间存在正向相关关系。Dansky发现儿童更多地参加角色游戏可以促进发散思维的发展。这一结论支持了萨顿史密斯(sutton-smith)的假设,即发生在角色游戏中的表征转换是游戏对创造性发生作用的关键因素1 L.McCune,Immediate and Ultimate Functions of Physical Activity Play, Child Development V.69,1998。皮亚杰提出角色游戏可以帮助儿童联系和巩固新获得的心理能力。另外,皮亚杰还发现许多学前儿童都没有守恒的能力,但Rubin、Fein和Vandenberg的研究发现角色游戏包含守恒所要求的两种基本操作:a.去自我中心,儿童可以意识到他们自己,并同时可以扮演角色;b.可逆性,儿童可以随时从自己扮演的角色中回到现实的身份中。另外一些研究结果也可以证明在角色游戏中,可逆性操作完成较好的儿童在守恒任务中成绩也较好2 井卫英、陈会昌 . 关于游戏与儿童发展的思考M . 学前教育研究, 2002 (04)。 (2)角色游戏和幼儿心理理论的发展 有关研究已经证实了角色游戏和幼儿心理理论之间存在相关(Astington & Jenkins, 1995; Dunn & Cutting,1999; Hughes & Dunn, 1997; Lalonde & Chandler, 1995; Lillard,2001a; Schwebel, Rosen, & Singer, 1999; Taylor & Carlson, 1997; Watson,1999, April; Youngblade & Dunn, 1995)。在儿童早期,儿童逐渐发展出一种反映内在心理理论状态的模式,被称为“心理理论”,它指很小的儿童也可以拥有对自己和他人内部心理状态的认识。四岁以前,大部分儿童只理解自己的特权信息,这就妨碍了他们了解他人的状态,从而产生错误信念。实证研究通常用错误信念任务的方式来测量角色游戏和心理理论之间的关系。其中Astington 和Jenkins(1995)、yongblade和Dunn(1995)研究发现那些更多参与角色游戏的儿童在完成错误信念任务时表现更好3 Lillard,Angeline Pretend play as Twin Earth: A Social-Cognitive Analysis ,Adances in Applied Mathematics V.49,2002。Dockett(1994)研究发现那些在角色游戏中接受训练的儿童比控制组的儿童更早地通过心理理论的测验2 井卫英、陈会昌 . 关于游戏与儿童发展的思考M . 学前教育研究, 2002 (04)。(3)角色游戏和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尼科里奇(1977)和费恩(1979)证实了角色游戏和早期语言水平之间的关系。费恩同意维果斯基的观点,认为理解语言(内部语言的发展)是高级象征性游戏(包括角色游戏)的一个因素,同时他也支持皮亚杰的观点,角色游戏和早期的语言都有利于表达能力的发展。康诺利等研究人员(1979)的结论是,儿童在游戏中扮演角色会促进他们社会性语言的发展和既灵活又富于表达的语调的形成,同时也有助于儿童了解语言规则或所扮演角色的对话方式3 丁邦平. 国外游戏研究成果综述J . 学前教育研究,1994 (10)。另外,角色游戏还能促进幼儿读写能力的发展。Christie发现,在幼儿园里经常参加社会角色游戏的儿童更喜欢翻看书籍和报纸,更多地向父母寻求这方面的帮助,这些经验都有利于促进儿童读写能力的发展4 Johnson J.E, Christie J.F and Yawkey T.D, Play and Early Childhood Development,Addison Wesley Longman, Inc.1999。也有相关研究发现角色游戏还能医治幼儿的心理疾病。我国对角色游戏的价值也有一定的研究,但偏重理论研究,而且不成系统。比如:黄人颂在学前教育学一书中指出角色游戏的价值有以下几个方面:发展儿童的智力;培养幼儿良好的品德行为和意志品质;培养幼儿的情感和性格;促进幼儿身体的发展4 黄人颂 .学前教育学M .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 :261-266阎庆华认为角色游戏可以提高幼儿的参与意识和活动能力;可以强化幼儿的认知能力,促进幼儿的社会发展;可以提高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使幼儿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可以有效地发展幼儿的智能。5 阎庆华 . 谈角色游戏的多维教育效应J . 青海教育 ,1995( Z2)郑州市幼儿角色游戏研究组在90年代曾对“角色游戏与幼儿交往能力的关系”进行过研究,并在幼儿园游戏与玩具研究一书中发表了角色游戏与幼儿交往能力影响的实验报告,指出角色游戏在促进幼儿交往能力的发展过程中,对幼儿语言、动作、情感、智力、个性以及美丑的鉴别、自我评价、自我控制均有积极影响。(二)角色游戏价值分析角色游戏对幼儿的德、智、体、美等各方面均有促进作用,就看教师更侧重的是哪个方面,怎么去指导。笔者认为角色游戏在促进幼儿社会化发展方面有显著的作用:首先,角色游戏有助于强化幼儿的社会交往意识和社会角色规范。儿童的角色意识和角色规范,首先是从家长、幼儿园和教师那里接受的,是从现实社会生活感受到的。这种过程对儿童来说仅仅是一种感受,而角色游戏则是把这种感受变成自己参与其间的活生生的“实践”活动。儿童在这个活动中表现出一种可贵的主动精神,他们主动将角色的表象创造性地反映到游戏中,并使之形象化。比如,在角色游戏中,儿童生动地表现“售货员”坚守岗位、热情待客的形象;表现出幼儿园“教师”严格要求自己,热情关爱儿童的形象等等。儿童在角色游戏中表现出来的角色行为是儿童对社会角色规范的认同,是儿童社会化进程中重要的一步。儿童以后的社会化就是在这种认同的基础上进行的。其次,角色游戏有助于培养幼儿的协作意识。幼儿在角色游戏开始前,必须做一系列的准备工作。例如商量游戏的内容、分配角色、准备玩具和游戏材料等。在游戏中,幼儿必须注意他这个角色和别的角色之间的关系,保持双方的协调一致。游戏结束后,幼儿间还往往就各人的行动是否协调进行一番评论。可见游戏的全过程在造就一种协作意识,都在使幼儿懂得共同协作是游戏获得成功的保证。当然角色游戏在促进幼儿智力的发展方面也有不容忽视的作用。角色游戏中的以物代物,有助于促进幼儿抽象思维的发展。将角色的表象创造性地反映到游戏中,不仅有助于促进幼儿的形象化思维能力,而且有助于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另外,角色游戏是需要幼儿通过语言、动作、表情等手段将现实生活中各种角色的表象创造性地反映到游戏中来。那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幼儿肢体动作的发展。角色有美、有丑,幼儿通过角色游戏还可以提高对美丑的鉴别力。四、幼儿园角色游戏指导的现状考察对角色游戏的内涵、价值认识清晰之后,我们再来审视幼儿园角色游戏指导的现状,看看能否运用理论来指导实践。笔者从三个角度来考察幼儿园角色游戏指导的现状: (一)幼儿教师对角色游戏准备的指导现状经访谈了解,幼儿教师对角色游戏准备的指导相当少,几乎没有。很多教师都纳闷:在进行角色游戏前还需要什么指导(教师都普遍认为对角色游戏的过程的指导是肯定要的,对角色游戏的评价的指导也是可以理解的)。笔者认为,角色游戏准备的指导是不可忽视的,它直接关系着对游戏过程和结果的指导。而且社会现实生活是角色游戏的源泉。无视源泉,怎么可能做好角色游戏的指导。所以要进行角色游戏首先要丰富幼儿的角色体验。因此角色游戏准备的指导应该贯穿于幼儿的一日生活之中,还应发动家长的积极配合。比如说下个星期要进行的是超市的角色游戏,那教师就可以带着幼儿亲自去逛一下超市,感受超市物品摆放的整齐、有条理,并且让幼儿亲自访问超市服务员、收银员(可以问服务员如何将那么多的东西放得如此有条理,一下子就能找到;可以问收银员如何结帐等等)。回来后,还可以让幼儿一起进行讨论,教师对幼儿的讨论进行总结、提升。这样,幼儿对超市有了感性的认识,并且对超市的服务员、收银员这两个角色有了基本的了解,这才能使这两个角色的表象存在在幼儿的头脑中。这样在进行超市的角色游戏时,幼儿就很会想超市里该有什么,而且游戏开展起来也会丰富得多。如此的准备指导才能真正促进幼儿的发展。 (二)幼儿教师对角色游戏过程的指导现状在对角色游戏过程的观察中,我发现有的教师的指导安于现状,要求安安静静,怕出乱子。只要矛盾一露头,教师就马上出场,急于介入,急于表态;有的教师无目的地游离在幼儿群体之间,这儿走走,那儿看看,对眼前的一切视若无睹,不知道自己到底应该做什么,对幼儿在角色游戏中的无所事事、袖手旁观等表现不予理会不加指导;有的教师则一头扎进某一小组角色游戏活动中,真正成为一名“幼儿”,而忘记自己的教师身份,没有照顾全班幼儿的表现。笔者认为,在角色游戏过程中教师这样的指导现状反映出他们并没有真正理解角色游戏的涵义,也没有把握好角色游戏的本质、独特性。角色游戏是在幼儿表象思维形成的基础上产生的,幼儿通过语言、动作、表情等手段,将现实生活中各种角色的表象创造性地反映到游戏中来。若稍微一出乱子,教师就采取急于介入,急于表态的指导形式,这样的教师实际上成为了秩序的维护者、管理者,如此的指导生硬,反而干扰了幼儿游戏。而且也违背了角色游戏的本质特征自主性(幼儿是角色游戏的主体)。这样如何谈让幼儿想象、创造地将现实生活中的角色的表象反映到游戏中来呢。幼儿的许多智慧和创造的火花就被抹灭了,久而久之,孩子是变得乖巧了,但游戏也没有生机和童趣了。有的教师在幼儿进行角色游戏时无所事事,表明他们没有真正理解角色游戏的本质精神主体精神,即幼儿是游戏的主体。幼儿是游戏的主体并不是说什么都由幼儿决定,都由他们说了算。毕竟幼儿还小,若要提高游戏的质量,使它的功能得到很好的发挥,教师的有效指导是必要的,而且是必需的。若教师一头扎进某一小组角色游戏活动中,真正成为一名“幼儿”,那他就忽视了对全体幼儿的观察。这种局部指导是不可取的。教师对角色游戏过程的指导应该考虑到全体幼儿,观察全体幼儿的表现。这样的指导现状还可以看出教师并没有理解角色游戏过程中的师幼关系。现代教育中提出,教师是“平等者中的首席”。一方面教师与儿童是平等的,他们在角色游戏中相互影响、共同学习;另一方面教师的作用没有被抛弃,教师从“外在于儿童的情境”转化为“与情境共存”,即教师在一定活动情境中提出观点、看法和见解是供儿童参考,不会强加命令给儿童,因此教师就成为内在于情境的“领导者”,而不是外在的“专制者”。角色游戏中的师幼关系同其他游戏的师幼关系在根本上是相同的,那就是教师是游戏的指导者、幼儿是游戏的主体。 (三)幼儿教师对角色游戏的评价的指导现状对角色游戏的评价涉及评价主体、评价内容及评价方式。大多数教师认为评价者应是教师与幼儿共同承担,这说明他们给予了幼儿在评价活动中的话语权,认识到了幼儿有能力评价自己或同伴在角色游戏中的行为表现,发表自己的看法。在对角色游戏的观察中我发现在评价内容上,大部分幼儿教师在对幼儿的角色游戏进行评价时只批评表现不好的孩子,少部分幼儿教师只表扬或奖励表现好的孩子,只有极少数的幼儿教师努力看到每一个幼儿在原有基础上的进步,描述每一个幼儿成功和进步的方面,使每个幼儿都获得成功的体验。同时,观察到在评价方式上,很多幼儿教师既对游戏结果,也对游戏过程进行评价。极少部分教师只对角色游戏结果评价。但是他们在评价中是否注意了个体间的差异呢? 笔者在观察中发现,教师的评价模式呈现出程式化倾向,没有注意个体间的差异,且语言贫乏,如 “某某扮演某角色扮得很好”、“某某很有礼貌”、“某某小朋友声音响亮”、“某某收玩具收得又快又好”、“某某在游戏时大声吵闹影响了别的小朋友”等等,这些评价大多针对幼儿的行为是否符合纪律要求而不是指向幼儿在角色游戏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想象力、创造性。甚至在评价时一字不提幼儿的角色游戏活动。教师把评价活动当作是评判幼儿角色游戏质量的活动,把评价当作对 “过去式”的角色游戏活动的总结,而不是对 “将来式”的角色游戏活动的开端、发展的评价。笔者认为,对角色游戏的评价呈现程式化,没有注意个体差异,那不就违背了角色游戏的想象力的特征。没有了想象,角色游戏就失去了支柱,成为了一个躯壳。而且这样的评价没有考虑到,在角色游戏中幼儿是否用自己的语言、动作、表情来创造性地扮演现实生活中的角色。更不会看到每位幼儿的成功、进步之处,并对其作出评价,给予肯定。 五、幼儿园角色游戏的指导策略从考察结果来看,虽然幼儿园角色游戏的指导中存在很多问题,但也有一些幼儿教师对角色游戏的指导进行了一些探索,积累了一定的有价值的经验。在角色游戏评价的指导方面,他们给予了幼儿在评价活动中的话语权,认识到幼儿有能力评价自己或同伴在角色游戏中的行为表现,发表他们的看法。在进行评价时不仅仅是作集体性笼统评价,开始关注对个体的评价。有的教师甚至在探索根据幼儿的需要,帮助和支持幼儿的角色游戏,在幼儿不需要的时候及时隐退,在他们需要时又及时出现。改变幼儿园角色游戏指导的现状、提高角色游戏的质量的根本是掌握角色游戏指导的策略。所以,笔者在一些教师积累的原有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指导策略,以帮助教师更好地指导角色游戏,使它真正促进幼儿的发展。(一)丰富幼儿的角色体验,使幼儿形成角色表象任何的角色游戏一定会有角色扮演。角色是其中必不可少的成分。幼儿有了角色表象才能在此基础上进行再创造,所以说角色表象是幼儿进行角色游戏的前提、基础。如果幼儿在进行角色游戏前,对涉及的角色有过亲身体验的话,他们进行的角色游戏的内容更丰富、更充实。比如说要进行“火锅店”的角色游戏,但是幼儿都没去过火锅店,那如何开展得起来呢?(二)淡化计划,根据幼儿的兴趣、需要适时调整角色游戏指导要不要目标和计划?教师熟悉、掌握指导目标和该年龄段幼儿的角色游戏特点是至关重要的。但角色游戏是幼儿独立自主的创造活动,教师对其的指导不能一味追求即时效果,讲究一步到位,应允许教师在指导过程中目标有暂时的游离。还可以根据幼儿的兴趣适时地调整计划。比如说本来计划好下个星期要进行警察抓小偷的角色游戏,但正好幼儿园组织了一次远足参观消防站,而且幼儿对消防很感兴趣,参观回来后还一直在谈论消防叔叔是如何如何地勇敢。那教师就可将原来计划好的角色游戏调整为“消防演习”。(三)先注意观察幼儿在角色游戏中的表现,后指导。 教师对角色游戏的观察与指导是保证角色游戏成为幼儿自主自愿活动的根本,也是教师教育观、儿童观、游戏观及教育水平的综合反映。观察是了解儿童角色游戏的窗口,是进入并参与到儿童角色游戏的门槛,是研究儿童角色游戏的途径,同时也是有效指导儿童角色游戏的切入点。强调观察,实质上是引导教师要注意在观察基础上的指导,克服主观性、盲目性。观察是指导的依据,有利于教师即时调整指导行为,减少指导失误。教师要善于观察幼儿在角色游戏中的各种言谈举止,对幼儿游戏水平及时估价、反馈。最主要的是观察幼儿在角色游戏中缺失什么。对于不同幼儿,教师应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观察指导。那到底该观察些什么呢?简单地说,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观察儿童游戏主题是否健康、积极;观察儿童游戏环境是否安全、卫生、舒适、便于交往活动;观察儿童游戏需求想些什么、需要什么、做些什么、兴趣点与困难点又是什么。有了这些观察,不仅有利于教师在过程中的指导,比如说教师观察到某个幼儿在角色游戏中遇到了困难,他又无法解决时,就可以适时地出现,给他提供一些参考建议。又比如教师观察到幼儿在进行公交车的角色游戏时很乱,没有排队,这时教师就可以采取平行介入的策略,“哎,我也来上公交车,可是我该排在谁的后面呢?”简单地一句话可能就有效地指导了幼儿,让他们知道自己应该排队上车。试想,若没有仔细的观察的话,怎么指导呢?有了对幼儿在角色游戏中的观察,才能真正成为幼儿游戏的支持者,在幼儿不需要的时候及时隐退,在他们需要时又及时出现。有了这些观察还有利于对评价的指导。观察能够减少评价失误。比如说角色游戏结束时,教师批评扮演“妈妈”的幼儿,家里乱七八糟也不收拾。那位“妈妈”真是冤啊!其实她在抱娃娃去公园玩之前,把家里整理过了。这么乱是因为后来被“爸爸”搞的。若教师在游戏过程中仔细观察的话就不会发生如此的失误。(四)注重角色游戏评价的价值性、发展性。很多教师把评价当作对“过去式”的角色游戏活动的总结,而不是对“将来式”的角色游戏活动的开端、发展的评价。笔者认为,评价首先应该充分调动幼儿自我评价的积极性,比如,可以让他们说说在游戏中遇到了什么困难,又是如何解决的。然后教师可以根据他们所说的再评价,首先肯定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再可以讨论一下有没有更好的方法。这样,通过师生的共同探索和比较,幼儿自然地获得了经验,发展了想象力、独立性。如此一来,幼儿下次进行角色游戏时遇到类似的问题他就会开动脑筋尝试各种办法了。这样的评价就具有了发展性、价值性。参考文献1L.McCune,Immediate and Ultimate Functions of Physical Activity Play, Child Development V.69,19982Johnson J.E,Christie J.F and Yawkey T.D, Play and Early Childhood Development,Addison Wesley Longman, Inc.19993Sutton-Smith.B One hundred year of change in play research TAASP Newsletter,19834Susan Kontos Purdue University, Preschool Teachers Talk, Roles, and Activity Settings During Free Play5Lillard,Angeline Pretend play as Twin Earth: A Social-Cognitive Analysis ,Adances in Applied Mathematics V.49,2002 6 Mind in society: The development of higher mental processes, eds. & trans. M. Cole. VJohn-Steiner, S. Scribner, & E Souberman.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027井卫英、陈会昌.关于游戏与儿童发展的思考M.学前教育研究,2002.48丁邦平.国外游戏研究成果综述J.学前教育研究,1994.109黄人颂.学前教育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10李琳婕.浅谈幼儿园角色游戏的指导J.学前教育研究,2000.411艾里康宁.游戏心理学M.1978 12(日)河崎道夫.儿童的游戏和发展M.王津婴编译 学前教育研究,1996.113邵小佩.重庆市主城区幼儿园表演游戏现状研究(硕士学位论文) 西南师范大学14张金梅.幼儿园戏剧综合活动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南京师范大学15黄娟珍、丁昀.幼儿角色游戏的主题内容及其指导J. 学前教育研究,1999.616倪海燕.教师在角色游戏开始阶段指导之我见J. 成都教育学院学报, 2002.417郑丽华.角色游戏的不合理干预种种J. 山东教育,2002.318徐则民.角色游戏的讲评J.早期教育,1998.219孙倩.大班幼儿自发游戏的开展与教师的指导J. 山东教育,2002.920相伟.丰富角色游戏内容的方法J. 山东教育,1999.1121王卫.角色游戏环境的创设与利用J.山东教育,2002.622 福禄贝尔著,孙祖复译.人的教育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1:3423 陈鹤琴,屠哲梅.儿童游戏新法M.上海:上海儿童书店,193624赵焕明.对儿童角色游戏指导的思考J.教育导刊,2006.425刘焱.儿童游戏通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26陆娴敏.幼儿游戏之旅M.江苏: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627 刘焱.幼儿园游戏教学论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19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