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托班幼儿自救自护教育的细化.doc

    • 资源ID:2599741       资源大小:19KB        全文页数:8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8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托班幼儿自救自护教育的细化.doc

    托班幼儿自救自护教育的细化随着科技的发展及社会的进步,现代社会环境日趋复杂,幼儿作为弱势群体,接受自救自护教育迫在眉睫。近年来,社会、家庭、学校三方日益重视对幼儿的安全教育,但弱势中的弱势13岁托班幼儿的自护自救教育目前还是盲区。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在心理上处于探索期,渴望了解周围的一切;在生理上处于起步期,跌跌撞撞。心理、生理的发展水平决定了托班幼儿在与人及环境接触时安全系数低,亟需接受自救自护教育。然而,当前针对托班幼儿自救自护教育的素材较为缺乏,而教育对象的特殊性又使得这项教育需要教师耐心、持久地言传身教。因此,对托班幼儿的自救自护教育需要教师在日常活动中探索有效的教育方法,对幼儿进行潜移默化的渗透。 一、在环境中采取安全的措施保护幼儿的身体 托班幼儿安全意识的形成是潜意识的,在环境中采取一定的安全措施,并让幼儿了解其作用,效果要优于言语教育。 1.教室内外的墙面下半部分采用软包设计。室外采用仿真皮的彩色人造革,室内采用卡通图样的棉布,内衬海绵,既能满足幼儿视觉上的愉悦感,又能给幼儿提供一个安全的空间。托班幼儿走路还不是很稳当,而且喜欢与同伴搂搂抱抱,经常会因为掌握不好平衡而摔倒。周围有了软包,就会避免出现因为摔倒而受伤的情况。 2.室内采取地毯式布置。托班幼儿在教学、游戏活动中自控能力差,一个转身、一个跳跃都有可能碰到桌椅伤害自己。所以,我们撤掉了常用的桌子,尽量少用或不用椅子,把幼儿的日常活动和集体活动都安排在地毯上进行,如入座、爬行、跳跃等,并提醒幼儿不要直接坐到地板上。老师告诉幼儿:“地板上硬硬的,小朋友的头或者身体碰到地板会痛的。地毯软软的,小朋友在上面玩不会受伤。地板上还有很多虫子和脏东西,小朋友的身体碰到了,手摸到了,都会生病的。”讲完道理后,再让小朋友摸摸地板和地毯,进一步强化他们的意识:游戏活动应该在地毯上进行,这样既安全又卫生。 3.与家长配合,让幼儿入园换软底鞋。这一方面是与上面的地毯活动相配合,避免弄脏地毯,保持幼儿活动场地干净和整洁;另一方面软底鞋易于幼儿运动,使幼儿在各种活动中既不会扭伤自己的脚,也不会因为踩到别的小朋友弄伤别人。幼儿的自控能力很弱,不经意间会用脚去攻击他人,穿上软底鞋能将伤害降低到最小。 4.让幼儿自己在教室里找安全与不安全的地方。我们告诉幼儿:“老师在墙上包了海绵,软软的,头碰上不会痛。小朋友们找找看,哪些地方不是软软的,如果不小心碰上会痛的?”幼儿们会仔细地找,然后告诉我们:“玻璃门!”“椅子背!”“桌子!”“桌子角!”“床!”我们再问:“在这些地方我们应该怎样做?”幼儿们说:“我们要小心点。”“我们不要推,一个一个来。”就这样,幼儿们区分了安全与不安全的场地。教育是无形的,认知是有效的。 二、在教学中选择合适的题材提高幼儿的认知 教师作为幼儿学习活动的引领者,应选择合适的教学题材帮助幼儿提高认知。要开展好教学活动,确定培养目标是第一步。安全教育的目标定位应是让幼儿懂得珍惜生命,乐于在老师的帮助下学习基本的安全知识和相应的自护、自救方法,在意外事故发生时敢于呼救,尽可能保护自己,使身体免受或少受伤害。 要实现这一目标,应把幼儿身边与安全有关的内容作为素材对幼儿进行教育,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防止异物伤害教育。幼儿喜欢拿东西往口、耳、鼻处塞,教师应教育幼儿不能随便把小石头、花生粒、瓜籽、小纸团等放入口腔、鼻、耳中,以免发生意外。同时告诫幼儿,不要把铅笔、筷子、冰棍、玻璃瓶等尖锐物品拿在手里或含在嘴里到处跑,这不仅容易扎伤自己,还可能伤害别人。 2.出街安全教育。教育幼儿遵守交通规则,不在马路上停留或玩耍,要在便道上走,过马路要走人行横道。让幼儿记住自己的姓名、家庭住址、爸爸妈妈的姓名及联系方式。 3.防止骨肌系统损伤教育。幼儿骨骼脆弱,各部位的关节、肌肉还没有发育成熟。应教育幼儿不可从高处跳下,以免脚部受伤;不做力所不能及的事,如拿大人的包、搬重物等,以免伤害肌肉或关节。 4.防止意外伤害教育。教育幼儿不要把塑料袋当做面具往头上套,以免引起窒息;在野外散步、旅行时,不要随意走到成人看不见的地方,不得随便采摘花果,抓捕昆虫,更不能把花、虫等放入口内,防止中毒等意外事故发生;不碰家中的危险品,如电器、热水、刀具、药品等。 5.防盗防贼教育。教育幼儿不要随便跟陌生人走,不吃陌生人给的小零食;单独在家时,听到敲门声不要开门,以防窃贼趁大人不在时闯入盗窃,甚至对幼儿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 三、在游戏中设置必要的情景增强幼儿的能力 托班幼儿的能力发展依靠感性经验的积累来完成。托班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决定了对他们进行安全保健教育必须寓教于乐,寓教于情,寓教于动。幼儿们不仅要懂得安全保健的道理和知识,更要掌握求助和自我保护的技能,否则幼儿虽然知道应该注意安全,可一旦事情发生了却仍然不知道怎么做。为此,我们采取了一系列的游戏方法,让幼儿在游戏过程中积累经验,增强自救自护能力。 1.体验性游戏。让幼儿在活动中通过身体的直接感受理解事物。如针对“保护眼睛”这个教学内容,我设计了活动“美丽世界我看见”,请小朋友先闭上眼睛,想一想:“最美丽的东西是什么?它是什么颜色的?什么样子的?”再让幼儿睁开眼睛找一找。我还带幼儿参观公园、欣赏美丽的花草,之后让幼儿蒙上眼睛,提问:“还看的到吗?”睁眼和闭眼两种状态下不同感受的比较帮助幼儿体会到眼睛的重要,激发了他们学习保护眼睛的愿望。 2.移情性游戏。将需要幼儿理解、掌握的知识溶于故事中,让幼儿通过故事明白事理,掌握知识。我们挑选出适合幼儿阅读的脏小猪、小猪吃面条等故事,使幼儿从故事中懂得不能随便捡地上的东西吃的道理。同时,我们还把安全知识或应急措施编成琅琅上口的小儿歌、童谣,让幼儿边念边理解具体的做法。例如:“大马路宽又宽,司机叔叔开车快,人行道边站一站,先左看、再右看,不慌不忙心不乱。” 3.模拟性游戏。设置具体场景让幼儿将所学的知识在游戏活动中反复练习,以达到强化知识的目的。比如,在超市里,幼儿与妈妈走失了,一个陌生人走过来诱骗幼儿,面对这种情况幼儿应该怎么做呢?我在区域活动中设置了这样的场景,让幼儿模拟应急方法,并对其行为进行评价。又如在室外活动中,我有意让个别幼儿破坏游戏规则,然后夸大后果,使其在幼儿面前呈现一定的危险性,再对幼儿进行相关的安全教育。我还在录像中拍了一些幼儿模仿的不安全动作,如倒爬滑滑梯、口含钮扣或硬币等,让幼儿感受这样做的危险。这些生动的活动让幼儿认识到哪些行为是正确的,哪些是危险的,碰到危险应该怎么办,让幼儿自觉地把危险降低。 4.角色性游戏。为了让幼儿参与安全意识教育,成为自主学习的小主人,我们与家长沟通,让幼儿做家长的老师,为家长讲解安全事项。幼儿会提醒开车的父亲注意路上的交通标志,要求成人遵守交通规则等等。幼儿与成人的角色互换使幼儿在提醒成人的同时巩固了自身的安全知识,增强了安全意识。 5.演习性游戏。为了让幼儿们有更深刻的印象,我们在园内组织了交通演习、防火演习、防拐骗演习。 交通演习:我们邀请交警叔叔来园制作交通标志,让中大班哥哥姐姐参与交通模拟活动。通过交通演习,让幼儿知道坐小汽车要系安全带,过马路要走人行横道,要听从交警叔叔或信号灯的指示,在马路上不能玩耍、奔跑、穿旱冰鞋,要和成人一起上街等。 防火演习:托班幼儿与幼儿班幼儿一起参与活动,听到警报声后不慌张,在老师的指导下用湿毛巾捂住口鼻,有序地猫腰跟老师靠墙根走安全通道至室外空旷安全地点。之后,再在消防员叔叔的解说下认识消防器材,了解灭火过程。 防拐骗演习:家长事先告诉幼儿不能跟陌生人走。接着邀请几个其他班的家长,在既定的时间内扮陌生人来接幼儿,针对幼儿的弱点,用糖果、饼干、果冻等小零食“诱骗”幼儿,让其跟陌生人回家。由于事先打过“预防针”,受骗幼儿的人数不多。最后,对幼儿进行强化教育。几次演习后,就没有幼儿再受骗了。 防震演习:我们先展示相关的视频、图片等影像资料,让幼儿直观感受地震的危害,再带领幼儿进行防震演习,教会幼儿地震发生时尽量往空旷的地方跑,如果跑不出去则躲到结实的桌子旁边,等待他人救援。 四、在活动中渗透有效的常规巩固幼儿的习惯 托班幼儿年龄小,自觉性和自制力都比较差,经常会在明知有危险的情况下做出冒险行为,导致生活中的伤害时有发生。要减少意外事故发生的频率,首先要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不是一两次教育就能奏效的,需要长期坚持。其关键是让幼儿明确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和具体要求。老师在提出要求、教授方法后,要时刻督促检查,帮助幼儿纠正错误的行为习惯,强化良好的行为习惯。 在防拐骗演习之后,我们经常组织幼儿听故事小驴笨笨,让幼儿知道离园时要等爸爸妈妈来接,不跟陌生人走,也不吃陌生人给的任何东西;在外面与家人走散时也不随便跟人走,要找警察叔叔帮忙。在课堂中,教师经常以游戏的形式让幼儿说爸爸妈妈的名字和联系电话,以便遇到意外时能随口说出。户外散步时,教师有意识地教育幼儿不掉队,不随便和陌生人说话。 在防火演习之后,让幼儿学当“小小安检员”,和老师一起检查活动室及室外是否有不安全的地方。“安检员”由消防员叔叔任命,佩戴消防标记,负责检查幼儿园的操场、活动室、办公室等地方,如果发现有不按规定放置的一杯水、活动场地上的一块小石子、摆放得乱七八糟的小椅子等,马上报告老师,让老师提醒大家注意,并及时消除安全隐患。对小朋友的不安全行为也可以随时指出,请其改正,如携带糖果在活动中避开老师吃,两人扭打在一起等。在活动中,幼儿既要检查别人,也要以身作则,幼儿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与自我保护教育是紧密结合、相辅相成的。例如:正确有序地穿衣服能保护身体,鞋带系得牢固可避免跌倒摔伤,热汤、热水吹凉后再喝能避免烫伤,吃鱼把鱼刺挑干净能免受咽刺之痛,吃饭不嘻笑打闹可避免气管进异物。我们平时很注意对幼儿进行这些生活细节的训练,幼儿能做的事就让他们自己做,幼儿在劳动实践中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能自我保护。 综上所述,我们在园内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细化13岁托班幼儿的自救自护教育。但幼儿更多的时间是待在家里的,家长必须同步配合才能使教育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我们及时与家长沟通,向家长展示教学过程,交流教学的体会与收获,让家长协助检查教学的弊端与不足,必要时还让家长参与教学活动,并提出相应的配合要求。幼儿在一贯的教学氛围中逐渐掌握自救自护的方式,并学以致用。

    注意事项

    本文(托班幼儿自救自护教育的细化.doc)为本站会员(laozhun)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