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小班化教育自主互助课堂教学模式研究课题结题鉴定书.doc
-
资源ID:2548435
资源大小:885.50KB
全文页数:57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一、小班化教育自主互助课堂教学模式研究课题结题鉴定书.doc
一、小班化教育自主互助课堂教学模式研究课题结题鉴定书大丰市教育科研课题结题鉴定书课题类型:小课题 十二五课题(主持人在打) 结题编号(学会统一编): 课题名称小班化教育自主互助课堂教学模式研究计划结题时间2013.12立项编号2013248课题主持人姓 名唐付银出生年月1961.10行政职务副校长课题负责人填工作单位大丰市白驹第二初级中学技术职务中高手机15195168791课题组核心成员(不含主持人,最多7人)姓 名工作单位担任课题研究的任务、对课题主要贡献袁峰白驹第二初级中学督导、制订计划,英语自主互助型课堂教学模式研究王美荣白驹第二初级中学组织实施与实验,英语自主互助型课堂教学模式研究单步勇白驹第二初级中学组织实施与实验,语文自主互助型课堂教学模式研究肖红昌白驹第二初级中学组织实施与实验,物理自主互助型课堂教学模式研究王立虎白驹第二初级中学组织实施与实验,化学自主互助型课堂教学模式研究李如芹白驹第二初级中学组织实施与实验,语文自主互助型课堂教学模式研究刘广同白驹第二初级中学组织实施与实验,数学自主互助型课堂教学模式研究课题研究的结论可以实验性推广研究成果简要综述(含学术、社会价值及创新性,300字内)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教师的课堂教学理念发生了根本性转变,促进了我校的小班化课堂教学改革,打破了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学生的素质及能力得到全面提升,今年中考取得了的较好成绩。肖峰、张莹、李如芹三位老师成功为城乡初中学校发展第二共同体开设了小班化教育自主互助学习型物理、语文课堂教学公开课,受到听课同行的一致好评。课题组成员根据自己研究的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教学模式的实验经验,每人至少撰写了一篇本学科的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教研论文,部分文章已在省市级以上报刊发表或交流。实验成果已在全校推广,且已初见成效。课题研究成果目录(选取最有代表性的成果四项)序成果名称 成果形式何时、何范围交流、获奖、发表完成人1语文课堂教学的收与放论文2013年9月20日中学语文第9期李如芹2试论初中生生物思维的培养论文2013年11月高中生学习·师者第11期胡文彪3浅谈语文问题式课堂的构建论文2013年11月高中生学习·师者第11期陈娴4刍议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主体地位的培养论文2013年11月高中生学习·师者第11期张莹二、小班化教育自主互助课堂教学模式研究课题结题报告白驹第二初级中学唐付银一、课题的现实背景及意义随着我市生源的逐步减退,首先从班额数量上使得实行小班化教育教学成为必然,其次为提高全市的教育实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也催生了小班化教育教学。2005年秋学期我市首先在裕华小学一年级进行小班化教育试验,2006年4月份开始万盈第二小学、新丰三中、白驹二中、南阳中心小学、小海中学提前成为大丰市农村中小学小班化教育实验研究基地。从2006年秋学期开始,大丰市农村中小学将逐步由起始年级开始全面推行小班化教育的实施目标,这就进一步促使学校开展小班化教育教学,展开对小班化教育教学的科学研究。小班化教育是当前发达国家提高教育质量,适应现代社会对人才需求的一项重要对策。小班化教育已成为教育改革新的探索热点。我校现有10个班,班级额定人数为35左右。班级人数减少和学生占有空间增大,有利于教师充分关注每一位学生,有利于师生间、生生间的互动,有利于每一位学生充分享受优质的教育资源,是小班化教育的优势。但是,长期从事大班教学所形成的“重教不重学”的讲授式教学方式,适合“我讲你听”的秧田式座位形式,为大面积提高质量而采取的“抓两头带中间”的整体发展策略等,阻碍着小班化教育优势的发展。为此我校决定对以教师为中心的以讲授为主要特征的课堂教学策略进行根本性改革,以促进学生高效参与课堂教学为突破口,构建自主互助课堂教学模式,是我校小班化教育的需要。我校在新课程改革实施十多年来,基于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不断探索与实践,提出了“生本教育”理念,提倡创设和谐课堂,以生为本,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角,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从而让师生在课堂上轻松、愉快的开展学习活动,提高师生的活动质量,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这与小班化教学的核心理念“因材施教”、“关注每一位学生”是不谋而合的。目前我校对于如何开展小班化教学已有了一定的前期研究基础。改革课堂以教师是主讲,学生是听客的教学弊端,体现“以生为本”,注重学生的主动性与主体地位,“以学定教”,充分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预设,紧紧抓住课堂生成展开教学,并注重评价方式的多元化,注重对中下学生的关注,使每一个学生都能轻松愉快的学习。可是究竟如何使小班化教学在我校落实实施、顺利推进,光有现有的这些研究是远远不够。其一、广大教师的小班化教学理念并未真正到位,对如何在小班额前提下开展小班化教学仍较为模糊。其二,小班化课堂教学中究竟以何种教学方式、教学策略、教学手段、教学模式进行,这都是没有现成的可以照搬硬套,需要根据地方实际与学校实际因地制宜、因人制宜,而学校现在并未形成这样一整套的教学措施、教学方式与教学模式。其三,如何在继承我校和谐教育的理念下融会贯通,使得小班化教学与和谐教育紧密结合,形成学校小班化教育教学特色。小班化自主互助学习是学校现实的需要。新课程改革要求我们坚持民主、开放的教育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学生获得知识的过程同时也成为学会学习的过程和培养能力的过程。因此,它对教学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必须转变教育观念、师生关系、教学方式、教学评价方式等。“小班化教育”的教学能给学生提供更为充分的、个别化的教育,使每个学生得到最大程度的全面和个性化发展。为此,在努力践行导学条课堂教学模式精神的基础上,结合我校班容量较少,学生基础参差不齐,我校提出了构建“小班化自主互助课堂教学模式”,以促进学生高效参与课堂教学为突破口,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小班化自主互助学习是发展学生学习力的需要。所谓学习力是一个人学习态度、学习品质、学习能力和终身学习习惯的总和。从这个意义上说,学习力是最可贵的生命力,是最活跃的创造力,是最本质的竞争力。我校学生大多来自偏远山村,家庭文化背景不尽人意,学生基础和习惯参差不齐,加之孩子们住校,需要老师们父母般的关爱。而我校教师为了提高成绩,加班加点,反复讲解,重复训练,学生被动接受的状况难以避免。上述两种现状让我们深刻地意识到发展学生的学习力迫在眉睫!因此,我校计划通过构建自主互助课堂教学模式,即以导学条为载体,以导学为方法,以教师的指导为主导,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体,由师生共同合作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模式。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已成为发展学生学习力的需要。(一)课题研究的理论意义一是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21世纪是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时代。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环境不仅为人的主体意识和自主能力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也提出了更迫切的要求。如何在多样变幻、“机遇与挑战并存”的社会发展激流中把握自己的命运,保持自己的追求;如何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自主选择,充分发展个性特长;如何抵制拜金主义、功利主义、享乐主义的侵蚀,等等,都有赖于人的主体精神的支撑。“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教学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究的良好习惯,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创造意识,这是构建新世纪学生健康的主体精神的重要基础。21世纪也是知识日新月异的信息时代。面对潮水般涌来的新知识,教学内容再广泛、再更新,也只是新知识一小部分。何况,知识陈旧率不断加快,今日的新知识,或许若干年后就不再新了,甚至过时了。因而我们的教育不能仅仅停留在知识的习得上,更重要的是注重学生智力的开发、能力的培养。由此,我们提出“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教学模式,它能极大地发展学生主体意识和合作意识,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为学生拥有终身学习能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二是进一步推进小班化教育的需要小班化教育的目的是提高人的素质,适应社会发展对人的素质发展的客观要求。它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能动性”。它倡导充分挖掘和发挥受教育者在身心发展上的潜能,把积极的外在影响和要求,内化为受教育者个体的素质,使其作为一个主体而主动发展,成为一个接受素质教育的成功者,绝不像应试教育那样把受教育者当做工具。然而,目前的课堂教学中,仍普遍存在着忽视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忽视因人施教,忽视启发诱导,热衷于“满堂灌”、“填鸭式”,相信高压力、高负担才能出成绩的现状。这种状况正严重地扼杀着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精神,阻碍着学生学习潜能的开发,造成大批学生成为被动接受的“知识容器”。不改变这种现状,实施素质教育就将成为一句空话。为此,我们提出“自主-互助型”学习课堂,旨在积极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能动性,帮助学生学会学习,极大地促进小学教育改革向素质教育迈进。三是深化我市小班化课堂教学改革的需要当前,我市正在加大力度全面实施农村中小学小班化教育和大力推进新课程改革。课堂教学被视为决定小班化教育之成败、新课改之成败和学校教育之成败的关键。然而,反观我们的日常小班化课堂就会发现,众多教师仍然沿用着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师讲授时间多,学生自主时间少;师生单项交流多,生生合作互动少,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多,主动探究学习少;重记忆轻思维,重优生轻差生,重卷面轻全面。这“三多三少”和“三重三轻”现象还相当普遍。原因是教学的评价机制、课堂教学基本模式和管理方式没有明显改变,新的教学理念没有内化为课堂上教师的自觉行为,传统的教学思想在潜意识里还强烈的影响着我们的课堂教学行为。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没有建立起来,不少教师为了落实新课程的教学理念,把小班化课堂教学搞得热闹而不实用,呈现出随意化、感性化、娱乐化的现象,教学变得无序而低效。因此,建构符合新课程理念的轻负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就成为了我市小班化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目标,“自主-互助型”学习课堂模式正是为实现这一目标而提出的。四是适应学生自身发展、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需要现在的学生思维活跃,头脑灵活。课外阅读量比较大,信息量大,大多数学生学习兴趣较浓,主动提问的学生在不断增多。然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当前的小班化课堂教学中学生死记硬背的多,融会贯通的少,识记强于运用,知识强于能力。我们的教师越来越的感到,传统的教学方式已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打破陈旧教学模式的束缚,实践充分体现学生自主性的新型教学模式;这不仅是教育工作者的热切期望,更是学生内心的强烈呼唤。此外,1994年11月,在罗马的“首届世界终身学习会议”上提出了“终身学习是21世纪的生存概念”。这意味着学习将成为一种人的自身发展的需求;学习将成为社会一切成员整个生命期的活动。因此,“自主-互助型”学习课堂所培养的独立学习能力无疑是每个学生通向21世纪的必不可少的个人护照。在这种背景下,我校提出了“自主-互助型”学习课堂模式,力图改变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弊端和小班化教育及新课改出现的课堂教学“自由”状况,从而使课堂教学达到最优化。(二)课题研究的实践价值1本课题的研究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随着课题研究的深入,通过对师生教与学状况的调查与分析、对自主互助学习方法的指导策略研究、以及对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势必会有效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从而极大地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2本课题是的研究有利于进一步深化“合作学习”。基于当前课堂上出现的“和坐”而不合作的现象,合作学习的实效性备受关注,成为许多机构或是学校的科研焦点。本课题立足于“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究”,积极探索优化“合作学习”的途径,是当前“合作学习”研究的深化。3本课题填补了小班化教育“自主互助学习模式”研究的空白。自主互助学习模式的研究在很多地方已经开展了。然而,就小班化教育而言却研究的甚少,尤其是初中阶段几乎是个空白。本课题的研究正可以填补这个空白。(三)课题研究的创新点1、形成“三变”、“两让”的新理念。“三变”指“变教室为学室,变教师为导师,变有效为高效”; “两让”指“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发展服务,让优秀者更优秀,让平凡者不平凡”。2、建立课堂教学“三要素”的新关系。传统教学中的“三要素”可概括为“教师教材学生”,即:教师以教材为媒介,凭借教材向学生传授知识。我们经过研究要建立的课堂教学“三要素”的新关系是“学生教师教材”,即:学生以教师为媒介,凭借教师的引导、帮助,通过自主互助的学习方式研学教材,获得知识,提高能力。3、发挥“导学条”和“小白板”的指导、呈现、启思作用。经集体研究设计的“导学条”有别于教案、学案、练习卷、学习提纲等,其内容由“学习目标、学法建议、探究重点(包含活动设计)、反馈提升”四部分构成,其目的旨在引导学生学有方向、学有策略、学有深度、学有长进。为各组配备的“小白板”用于小组集体研讨的主要成果的汇报和启发全班同学思考的疑难问题的呈现。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简述课堂教学理论发展至今已经形成了多种流派。如斯金纳的程序教学理论、布鲁纳的结构课程和发现教学理论、布卢姆的掌握学习理论、罗杰斯的非指导性教学模式、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和信息加工学习模型、奥苏伯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等。“同伴互助学习”作为专门术语首次出现在1974年亚历山大等人共同创作的论文中。然而,同伴互助学习的思想渊源则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和他们的同事们,就是以同伴学习的形式来开展辩论学习的。之后,到18世纪60年代,英国首先爆发了工业革命,采用年长学生教习年幼学生的办法来解决办学过程中的师资和经费短缺问题的“导生制”就此产生了。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导生制是同伴互助学习萌芽。199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民教育计划,掀起了全世界范围内的教育与课程改革热潮,这要求人人都能接受教育,人人都能满足基本学习需要。已有的教师传递式教学策略却难以实现这一目标,故而迫切呼唤多样化的有效教学理论、教学策略或学习方式的产生与发展,同伴互助学习正是顺应这一时代要求而勃然兴起的。在我国,同伴互助学习也同样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至少已经积累了“相观”“伴读”“小先生制”和“结对子”的思想与实践经验。翻开教育史册,很易发现同伴互助学习在我国古代学校教育中已经盛行。经典教育著作学记中就提及过“相观而善”,如果“独学而无友,则孤陋寡闻”。大教育家孔子也有语云:“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可见同学、朋友之间是可以相互学习,相互促进,讨论切磋,取长补短,共同进步的。这些宝贵的思想无疑都是同伴互助学习的发端。到宋代,出现了专门的“伴读”,它是官名,是指各王府中陪皇侄皇孙读书的人,也指陪同富家子弟一起学习的书童。到了近代,深信“教育救国论”的陶行知于1934年开始推行他的“小先生制”,这是导生制在中国的延伸,它同样证明了同伴的辅助学习是可能的。20世纪80年代在对外开放背景下,全面引进了欧美的课堂教学理论,魏书生、黎世法、张熊飞等建构了一系列普遍适用的教学模式,如指导自学式模式、探究发现式模式、参与活动式模式等等。就目前而言,全国很多地方都在对自主教学类的课题的进行着大量的实践研究,尤其是山东杜郎口中学的“三三六”自主学习模式在全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总之,国内外自主互助学习的研究已趋于成熟,其深厚的理论基础和实践价值,对于提高现阶段我国中小学的教学质量以及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的全面开展,都具有深刻的意义。当然,我们也应当看到:重复研究的现象还比较多,研究的广度和深度也有待拓展;自主互助学习的适用条件如何界定,评价体系如何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教师教学能力和技巧如何提高等都有较为广阔的研究空间。三、课题概念的界定和假设(一)课题核心概念的界定小班化教育:指在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指导下,运用适合小班教育的自主互助学习内容、方法等,通过教与学的有效互动、资源的优化配置,实现让每位学生得到充分发展的过程。其优势在于:教与学个体可支配的时间与空间大大拓展,教师与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活动密度、强度和效度得到提高;师生互动机会增多,学生个体享用教育资源和教学关爱的均值递加,有利于学生个性和学习力的发展;教学的方式、策略、过程等随之发生相应的动态演变;有利于实施分层教育和小组合作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自主学习:许多研究者认为,自主学习是指学习者自主确定学习目标、选择学习方法、监控学习过程、评价学习结果的过程。本课题研究对象是初中生,对初中生“自主学习”内涵的界定,需要与学习者已形成的综合素质相适应,否则,“自主”可能会变成“自由”。因此,我们认为本课题中的“自主学习”是指学生根据课程需要,在学习目标的宏观调控下,在教师的得法指导下,独立完成具体学习目标的学习过程。互助学习:“互助学习”指学生在合作学习原理的指导下,在异质结合的小组中,为了完成共同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过程。自主与互助的关系:在本课题中,自主与互助密不可分,相互促进,相互渗透。“自主”是基础,是关键;“互助”是共进,是拓展。没有“自主”的“互助”是盲目的“互助”;没有“互助”的“自主”是肤浅的“自主”。通过自主学习夯实基础,凸显学习的主动性、独立性、规范性,弘扬人的主体性和自主精神。通过互助学习取长补短,凸显学习的交往性、互动性、共进性,培养人的合作精神、团队意识和集体观念。(二)课题研究的假设如果我们在相关理论的支撑和引领下,坚持“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发展服务,让优秀者更优秀,让平凡者不平凡”的办学理念,真正形成并有效实践“变教室为学室,变教师为导师,变有效为高效”的新构想,紧扣研究内容实事求是地科学规范地开展研究工作并及时总结、反思、调整、改进、提升,一步一个脚印地朝着研究目标迈进,那么,我们的课题研究就可能在以下几个主要方面获得突破。1、形成适合各学科自主互助课堂教学基本模式的一般操作流程“情境导入呈现目标自主研学同伴互助反馈矫正综合提升”(主要环节中要设计学法指导),探究出该模式对培养良好的学习态度、优秀的学习品质、发展的学习潜能和终身学习习惯所产生的作用,形成规范而不失个性化的自主互助式教与学策略。2、通过集体备课,研究各学科学习策略,形成学法指导意见,设计出能体现学科特点、能达成学时目标的对自主互助学习具有导向作用的“导学条”。3、能根据学生学习力现状建立起随机的异质结合的学习小组,探究出以互动为主要特征的同伴互助对大面积提高教育质量的作用,形成与自主互助课堂教学模式相适应的教与学质量评价体系,争取就自主互助学习适用条件给出清晰而准确的界定。4、形成“3015”的课堂时间分配形式,研究学生自主互助学习时间30分钟和教师讲授时间15分钟的时间分配对保证学生主体地位所发生的作用及其对主体性教育的意义。5、制定适合小班化教育需要的集体备课细则,加强小班化课堂组织教学研究,提高教学艺术水平和课堂调控能力,就新模式下可能出现的各种偏差探索出应对的策略。四、课题研究的目标和内容研究的目标1、通过本课题的研究,重在构建一套切合我市小班化教育教学现状的、高效的自主互助学习型的课堂教学模式。2、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旨在进一步转变我市农村中小学小班化教育教师的教学观念,极大地增强小班化教育教师的课堂教学技能,从而促进我市小班化教育教学质量的快速提升。3、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力求从教学模式上解决教育如何以学生为本,在进一步体现学生主体性、促进学生交流互助的基础上帮助学生“学会学习”,从而为他们的终生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4、探索教师在自主互助学习中的引导调控作用,培养一批擅长小班化课堂教学的名师,提升办学品位,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研究的内容1、确定自主互助课堂教学基本模式的操作流程。2、开展各学科学习策略和各学时学习方法的研究,设计用于学生自主互助学习的“导学条”(导学指南)。3、研究课堂学习小组建立的科学性,探究自主互助学习的适用条件和教与学的质量评估。4、探索一课时教与学时间分配的合理性。5、加强适应小班化课堂教学要求的集体备课研究和课堂组织教学研究。五、课题研究方法以行动研究法为主,辅以文献研究法、调查法、个案研究法、课例研究法1、行动研究法,要求教师根据研究方案参与研究参与实践,并在研究和实践中及时总结、及时反思、善于发现、善于创新,逐步形成适应小班化教育的新理念,逐步形成胜任小班化教育的综合能力。2、文献研究法,借鉴前人研究成果,探究新的成长点和支撑性理论,有针对性的指导实践研究。3、调查研究法,多角度设计调查问卷,对自主互助课堂教学模式下教与学的情况进行调查研究,从中发现存在的问题和典型案例,通过成因分析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4、个案研究法:其基础是探究论述与某事、某种情况有关的各个方面。个案可以是所研究对象的某个方面,也可是代表全部事物发展的过程。5、课例研究法:通过从不同观察角度观课一人多上、多人同上一课的模式研究课堂有效教学模式。六、课题研究的步骤研究思路:对全校课堂教学现状进行调研,找出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主要策略,选择研究课题,制定课堂教学改革实施方案。按计划、分阶段落实方案并根据实施情况及时进行总结、反思、调整、改进、提升。研究的步骤本课题的研究周期为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为期一年。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3年1月2013年3月)1、收集整理有关课题研究的信息资料,成立课题组,完成课题申报;2、制定课题研究的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课题组成员的分工与任务,细化课题的设计;第二阶段:研究阶段(2013年4月2013年10月)1、设计并进行面向师生的问卷调查,整理分析问卷调查的数据;2、课题组修订研究方案,调整实际操作;3、定期召开课题组核心成员和子课题主持人会议,反馈与交流信息,研讨和切磋方法,强化目标落实;4、邀请有关专家、学者指导课题研究;5、逐步完成有关论文,力争公开发表,召开中期研究成果研讨会,做好研究过程中产生的各种资料的收集工作;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13年11月2013年12月)1、完成课题研究报告;2、编著出版研究成果:论文与电子成果等;3、成果提交鉴定、验收、结题。研究的措施(1)确立试验班级。根据本课题的有关要求,按照 “选点精当、确保质量”的原则,结合我校实际,确定了2个不同层面的试验年级,分别为:七(1)、七(2)、七(3)、八(1)、八(2)、八(3)两个年级6个班级。(2)研发典型案例。研发适合初中学生“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教学”的案例,是课题研究的重点、难点,更是闪光点。案例的开发大致要经过三个阶段:初始阶段主要模仿国内先行试点的学校研制出的比较成熟的案例(也可以是小学的),在模仿中掌握“自主互助学习”的内在精神实质和实现途径,接受其启发;第二阶段改造,对已运用的案例,根据本年级、本班级和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修改而形成新案例。第三阶段自主研发,一些领先的年级和班级老师结合教学实践和各学科教材自己开发案例,并形成系列。(3)定期培训学习。要优选教研人员对试点年级的教师进行定期的培训。通过培训学习,使教师进一步理解“自主互助学习“的特征与应遵循的原则,掌握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和互助惠学的有效策略,增强教师设计、开发符合本校实际的“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教学”案例的能力。(4)行动研究常态化。每个试验年级的学科组,根据课题研究计划,经常性地开展针对性的教研活动,课前共同准备,课后共同反思;每周由学校组织一次的观摩示范、交流研讨活动;每学年由市初中教育发展共同体组织好课、案例与论文评比活动,优秀课例录制下来,初步形成“小班化教育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教学模式研究”课例精粹集。(5)促进协作交流。首先,要充分利用互联网为学校、教师、学生及有关人员提供课题研究的相关资料,形成资源共享、相互交流、开放的互联网结构;其次,试点年级和班级之间加强交流研讨,互通有无,互动生成,优势互补,取长补短,资源共享,共同推进;再次,积极参与省内外相关的交流与观摩活动,了解、借鉴、吸收先行试点地区做法与经验。最后,作为课题研究,接受大丰市教育学会对课题的管理与指导,邀请专家对课题研究方案进行开题论证与中期评估,使课题研究工作更加科学化,提升研究的品质。努力形成前后相连,左右相牵,上下贯通的协作交流机制。(6)积极构建模式。“小班化教育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作为课堂形态,需要通过一定的“形”表现出来。应把课堂中一些共同的结构要素,诸如自主预习、互助习得(合作讨论、交流汇报)、拓展延伸、相互评价等,进行不断“入格”和“出格”,形成相应的教学模式,促进“小班化教育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常态化。七、课题研究的主要成果通过一年多的研究,我们认为取得了以下的研究成果。1、在实践中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观念的转变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对教学认识的不断深入,教学实践的不断发展而不断变化。我们运用“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教学模式研究,使教师教学的新观念,有效的在教学实践中落实。2、在实践中改进了教师课堂教学设计。具体体现在教学设计注重确立鲜明的目标教学意识。我们运用“模式”着力在这方面加以引导。这样,促进了课堂教学结构不断合理化。3、教师课堂教学水平稳步提升。通过开展“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教学模式研究,我校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得到了迅速提升,在2013年市、初中学校发展共同体及学校组织的各类活动中,其中顾恒兵校长被大丰市推荐为盐城市化学学科带头人的评审。刘惠泳被评为大丰市骨干系列语文学科教学能手。数学教研组被授予盐城市教研系统先进集体荣誉称号(教研组负责人:刘广同)。小班化教育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被评为大丰市“教改经验类”教科研优秀成果壹等奖。课题组教师的课也获得好评,其中:肖峰老师2013年3月22日在大丰市初中学校发展共同体内开设了初二物理“自主互助学习型”观摩课并受到听课老师的一致好评。王美荣老师的初一英语、胡文彪老师的初二生物2013年11月28日在大丰市初中学校发展共同体内开设了“自主互助学习型”观摩课并受到听课老师的一致好评。李如芹老师的初一语文、张莹老师的初二语文2013年12月5日在大丰市初中学校发展共同体内开设了“自主互助学习型”观摩课并受到听课老师的一致好评。4、在实践中逐步训练学生学会学习。运用“自主互助学习型模式”教学,将学习理解和学习表达统一在阅读教学的全过程。每位学生的学习过程不同,在同一学习过程中运用的学习方法也互有不同。引导他们在参与研读和交流过程中学习理解和表达,在教师点拨中学习理解和表达,在迁移内化中学习理解和表达,让学生在参与学习的实践中,逐步学会学习。5、教学质量逐步提高。“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使学生掀起了学习的热潮。6、提高了教师自身的科研水平和科学素养。课题研究工作的开展,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自主互助学习能力,也成就了一批教师。在研究过程中,教师更深入地理解了新课程的理念,也提高了自身的科研水平和科学素养。教师合作或独立撰写多篇关于课题研究的论文及案例,并有多篇论文发表或获奖。总之,全体教师的理论水平与业务能力有了较大提高,形成了师生成长的共同体,全体教师参与课题研究,大课题引领、小课题渗透已经成为基本模式。现在,我校老师们参与听课、说课、评课等教研活动成为习惯,自发征订和学习有关课改的报刊杂志,撰写发表文章已经遍及每一位教师,逐步形成了学习型教师队伍;积极参与新的课堂教学改革并卓有成效,依托课题“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教学模式研究,整合优质资源,形成了独具的特色,做到了人人有特长,科科有特色。随着教师的科研能力和科研水平在逐步提高,学生也在教师的成长中受益很大。八、完成课题的可行性分析1、理论保证:添置书籍、收集有关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大量资料,固定时间组织培训,掌握最新的研究动态和研究成果。2、人员保证:成立以分管教科研的校长主持、市学科带头人和教学能手参与课题研究的课题领导小组,保障课题研究正常有序的开展。组织成立课题组,课题组主要成员大多具有较强的研究能力,绝大多数成员曾承担或参与“十五” 、“十一五”立项课题的研究。3、经费保障:课题启动后,学校将在研究经费、形式上予以全力保障。九、课题组成员及分工唐付银负责课题研究的指导与研究袁峰负责课题实施过程中经验、资料的整理、分析与提炼。肖红昌负责课题实施课堂教学研究指导李如芹负责课题的具体实施与资料收集刘广同负责课题的具体实施与资料收集王立虎负责课题的具体实施与资料收集十、深入研究存在的问题和建议。构建“小班化教育自主互助课堂教学模式”课题研究的过程中,发现的主要问题有:1、学生自主预习如何安排,什么时间完成,成效如何,在今后尚需深入研究。2、教师上课讲授时间如何把握,什么样的问题需要讲解,什么样的问题可以放手让学生小组自主探究。3、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的有效性。4、学生拓展练习的落实。2013年12月8日三、课题研究典型成果三项A(典型经验)小班化教育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教学模式及需要注意的问题白驹第二初级中学唐付银新课程改革以来,我校的课堂教学改革从来也没有停止过,课堂教学理论不断发展,课堂教学改革的典型不时涌现,然而从整体上讲,课堂教学并没有发生实质性的变化,依然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课内损失课外补,学生背负沉重的课业负担。这固然是因为课堂教学改革在传统观念和习惯势力重压下的艰巨性和复杂性所决定的,但与我们对课堂意义的认识不到位和没有实质性的调整教学关系、改变教学方式不无关系。我认为使学生受益最大的是“课程即体验”的动态课程,它是在教师有效地组织和指导下,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而实施的课程。这种课程要求教师将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转化为师生、生生之间互动的行为,转化为学生多样化的自主参与方式。有效地实现这种转化是课程能否有效落实到学生头脑中的关键。因为一堂课,学生能否主动学习,究竟用多少时间主动学习,多少时间主动思考,学习的方式如何,直接关系到学习的效率,关系到学生能否主动发展。要实现这种转化,其基本的前提和基础就是调整教学关系,变先教后学的教学方式为先学后教的教学方式,变教师是主宰为学生是主人。而这正是我国基础教育范式转型的核心和本质。一、使每个学生都生动起来一堂课中有几个甚至十几个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学习并非难事,这在传统意义上的课堂中也不少见,但要使课堂上每个学生都生动活泼地主动学习却并非易事。从2006年实施小班化教育试点开始,我们针对当时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只有不到 13的学生能与教师的课堂讲授同步学习,23以上的学生处于厌烦、焦虑、消极应付状态,课堂效率低下,课内损失课外补,课业负担和因考试造成的心理负担日渐加重,直至恶性循环),总结提升本校和外地课堂教学改革经验,开发并由点及面地推广应用了自主一互助学习型课堂教学模式,实现了让课堂上的每个学生都生动起来的目标。所谓自主,就是在教学 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策略等的选择以及信息搜集等方面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权,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当然,学科不同,内容不同,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式不同,有读书、有思考、有练习、有实验、有操作、有观察,也有必要的切磋交流。所谓互助就是基于学习小组的建立和小组内外的互动、合作、交往,由学生问学生、学生教学生、学生帮学生、学生影响学生、学生评价学生、学生检查学生。互助的意义不仅是学习上的互相帮助,互相制约,实现共享共赢,更重要的是个性的张扬、互补和人格上的相互影响、制约及共同发展。互助大大增加了学生说的机会、交流的机会、思维碰撞的机会、表现的机会和锻炼的机会。互助的积极性也不是 自然而然产生的,这需要小组文化建设、规则建设和学生对小组的归属感、集体荣誉感、责任心和义务感的培养塑造。学习型课堂变以教为主宰为以学为主体,变个体学习为主为以互助学习为主,变先生的讲堂为学生的学堂,课堂已不再是教师讲授表演的舞台而是学生自主学习、研究、交流的场所。概括起来讲,自主一互助学习型课堂改革了课堂结构,调整了教学关系,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率,增强了学生的主体意识,使每个学生都在课堂上生动起来。我们曾做过一项样本 100人的问卷调查,开始,喜欢新的学习方式的学生占 52,两个月后同样的问卷调查,喜欢新学习方式学生上升到69,三个月后,再次问卷调查,喜欢新学习方式的达886。数字的变化反映了学生逐步适应的过程,也反映了新学习方式逐步满足了不同学生的情感需求。学生从不同角度体验到了学习带来的愉悦。二、面向每个学生的认知差异自主一互助学习型课堂不仅能顾及到不同学生的情感需求,也能最大限度地顾及到学生的认知差异。认知差异最主要的是学生学习认知前提(经验、智力、能力等)的差异,这些都表现为学习中遇到问题的不同。学习认知前提实质上是学习的起点,学习从每个学生的学习起点开始是保证学习顺利进行的基本前提;学习中随时解决属于学生 自己的问题是提高学习效率、增强学生自信的必要条件。自信是一个人的生命活力之源,学生缺乏了自信就失去了生命活力,必然导致学校生活质量不佳,生命活动质量下降,其主动发展也就成了一句空话。自主一互助教学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自信和兴趣,因为学生 自主学习的实质是基于他们自身已有的经验重建和意义生成,学习中的问题可以随时通过互助、交流、共享和思维碰撞进行解决。“各个学生的经历和生活体验不同,每个学生按照 自己适合的方式学习,通过 自身体验达到预期目标。”布卢姆认为,教学策略“必须与处理学习者个别差异的某种方式相结合,即把教学与学习者的需要与特征联系起来。”使教学从每个学生的起点开始和随时解决属于学生自己的问题是保证教学适应既定学习者的程度的重要内容,也是使教学与学习者的需要与特征联系起来的有效方式。面向学生的认知差异,还包括有效反馈矫正策略。自主一互助学习型课堂以其特有的自主一互助组织形式和学习方式保证了频繁反馈和及时矫正。它的课桌凳摆放不是固定的秧田式,而是:体现了互助特征的多样性。在自主学习阶段既有学生之间随时地交流互助,也有集中地反馈矫正;在交流合作阶段的主要任务就是揭示问题、解决问题;在展示提升阶段除了展示成果还要展示问题;在反馈落实阶段的主要任务就是集中反馈矫正。这些都说明自主一互助学习型课堂已经建立了有效的教学反馈矫正系统。自主一互助学习型课堂面向学生的认知差异,保证教学从每个学生的学习起点开始,适应不同学生的不同认知需求,并把反馈矫正落到实处,使一大批学生,增强了自信,从而提高了学习效率和质量。学习上的后进生明显减少,优秀率明显提升,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得到有效发展。有一位初中物理教师从2006年实施小班化教育试点开始尝试在初二年级物理教学中构建自主一互助学习型课堂,坚持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最大限度地满足每个学生的认知前提,学习质量和效率得到明显提升。不仅如此,在自主学习和互助学习中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精神得到极大发展。后来这个班的学生有一个共同特征,就是不管对课本还是对教师从不盲从,总喜欢问为什么,回答问题和发表见解时,不管教师有没有要求,总要说明理由,这已成为每个学生言必有据的良好习惯,而且小组团队精神极强,如果组内出现掉队的学生,他们总要千方百计地帮助掉队学生赶上。实行新教学方法一年后,每次考试,不管是期中、期末还是学年考试 ,这个班的优秀率经常是百分之六十。这并不是因为这个班的学生原来就基础都好,智力都好,相反,班内有两名智力偏低的学生,基础很差,刚开始实验时,已经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