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英语课程标准》与教师素质培养.doc

    • 资源ID:2548135       资源大小:41.50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8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英语课程标准》与教师素质培养.doc

    英语课程标准与教师素质培养武汉市第二中学 田辉林提要 本文通过介绍英语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的各项特征,结合“标准”对教师素质的具体要求,探讨新形势下英语教师素质的特点及培养和提高教师整体素质的途径,以适应新世纪人才培养的需要。关键词 教学大纲 课程标准 教师现状 教师素质 素质培养一、引言人类已跨入二十一世纪。在这个科学技术突飞猛进、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国力竞争日趋激烈、知识经济初见端倪的时代,如何使中华民族立于不败之地,就成了摆在每个国人面前的一项庄严而又神圣的任务。世界范围的经济竞争,实质上是综合国力的竞争、是科学技术的竞争、是民族素质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说到底是教育的竞争。从这个意义上讲,谁掌握了二十一世纪的教育,谁就能在新世纪的发展中处于战略主动地位。为了适应时代发展需要,培养出更多、更好的人才,从而真正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外语水平是一个民族综合素质不可或缺的部分,是决定一个国家在国际竞争中能否占据一席之地的重要因素。由于陈旧的教学观念和应试教育的影响,我国目前的外语教育仍满足不了素质教育和社会发展的要求。为了适应知识化社会的需要,全面提高学生的外语素质,必须对外语教学中与时代要求不相符合的诸多方面,如:课程设置、教学大纲、教学材料、教学模式等,进行改革。“教学大纲”的改革应走在前列,因为它对其他方面的改革起着先导作用。二、中学英语教学大纲回顾中学英语教学大纲(以下简称“大纲”)是指导教学、选择语言材料、编写教科书和对学生学习成绩进行考核的基本依据。它使教师明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原则,并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去完成教育、教学任务,故被称为教师的“纲领性”文件。“大纲”一般由三部分组成:说明或前言(总论)、本文(分论)和附录。第一部分阐明英语教学的性质和地位,为教材编写、课堂教学、教学质量检测等方面提供方向和指导;第二部分根据知识和能力的心理认知过程,安排各个年级具体的教学任务、内容和授课时数;第三部分一般包括语音项目表、词汇表、语法项目表和功能项目表等。“大纲”编写的原则表现为:科学性、思想性、基础性、系统性、可接受性、相对稳定性以及灵活性。建国以来,我国中小学外语教学大纲的制定,经历了一条漫长而曲折的道路。这是一条以学习西方为主(主要是前苏联),到根据自己的教学实际,吸收国内、外各家之长,努力探索具有自身特色的发展道路。教育部早在1950年制定的中学暂行教学计划(草案)中就作了初、高中均开设外语的规定,但建国后第一个正式的外语教学大纲是1956年颁布的高级中学英语教学大纲(草案),次年又颁布了初级中学英语教学大纲(草案)。这期间,随着国内、外形势的不断发展,外语教学的性质、地位、目的、原则等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教学大纲也几经修订,日趋完善。“文革”前的外语教学大纲,由于时代的局限性,过分突出政治,强调外语教学的思想性,而忽视了外语教学的规律性和外语的工具性。在教学原则上,除了提出接受性、积极性、巩固性等一般性教学原则外,没有阐述外语教学的特殊原则,后来即便提出了一些外语教学的原则,但也缺乏系统性、逻辑性和科学性;在教学内容上,所规定的语言知识量过高、过深、过难,学生难以达到要求。“文革”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教学大纲确立了外语作为“基础学科”的地位,明确提出“外语是学习文化科学知识、获取世界各方面信息、进行国际交往的重要工具”。同时,大纲还对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材编写、教学时间分配、教学评价、教学中应注意的若干问题等都进行了更为科学、合理的规划。(吴棠,1992)在历届“大纲”的指导下,教师明确了外语教学的目标、任务,学生的学力也在运用语言的过程中不断得到提高。可以说,历届“大纲”的使用,对开发一代又一代中、小学生智力,提高整个国民的综合素质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外语教学大纲也需要不断调整、修订、完善,目前最新的大纲是2000年3月教育部颁布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英语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该“大纲”制定的目的是:“在新的课程体系和课程标准建立和实行之前,对现行的教学大纲进行修订,调整不适应现代教育思想的内容和要求,更新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改进教学手段,建立新的、更加合理的评价体系,为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作好准备。”(大纲修订小组)三、英语课程标准简介为了贯彻落实第三次“全教会”精神,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全面启动。1999年6月,英语课程标准研制组正式成立,国内知名的课程专家、高校外语研究人员和英语特级教师承担了课程改革项目。在前期国内外外语课程比较分析、社会需求调查、课程现状调查的基础上,经过反复讨论,着手制定了新的英语课程标准。新课程标准体现了外语教育的发展趋势,吸收了近年来外语教育研究的新成果,从教育观念、课程目标、内容、策略、手段、评估等方面进行改革,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2000年3月,英语课程标准(征求意见稿)出台,在此基础上,经过广泛征求社会各界意见,标准组再作修订,并于2001年7月正式出版了“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新的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包括前言、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实施建议及附录五个部分。如下图所示:四、“大纲”与“标准”的对照新的英语课程标准与以往的教学大纲相比具有如下特点:1在课程总体目标的设计上,体现素质教育思想,突出对学生综合语言能力的培养以往的教学大纲把“掌握语言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放在课程目标的首位,过多强调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培养;而“标准”强调的是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兴趣和动机,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同时在语言知识和技能方面,在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自我管理和评价能力,以及在学习文化知识和发展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等方面都提出了具体的教学目标和要求。目标设计以促进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为根本,注重学生在技能、知识、情感、策略和文化素质等方面的整体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持续发展奠定基础。课程目标结构如图所示: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与以往“大纲”不同的是,“标准”在课程内容与目标方面增加了情感、策略和文化三个方面的要求,充分体现了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思想。在语言教学中关注学生情感因素,意义至少有二:第一,解决情感问题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消极的情感如焦虑、害怕、羞涩、紧张、愤怒、沮丧、怀疑、厌恶等,都会影响学习潜力的正常发挥;相反,积极的情感如自尊、自信、移情、动机、愉快、惊喜等都能营造有利于学习的心理状态。第二,与其它学科一样,语言教学也应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解决情感问题正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方面。策略是学生为了更好地学习和使用英语而采取的行动步骤。培养有效的学习策略,不仅有利于增强学习的目的性,提高学习效率,而且还有利于发展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为其终身学习和持续发展奠定基础。教学中根据学生年龄特征和认知的发展,逐步扩展文化知识的内容和范围,提高学生对中外文化异同的敏感性和鉴赏力,对异国文化采取包容态度,从而形成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这一切都是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2从基础教育的整体考虑出发,以目标分级的方式取代现行大纲分学段、分年级的设计方式,这是“标准”的一项重大改革为了保证各学段课程的有机衔接,体现课程的整体性、灵活性、开放性、实用性、可选择性和可操作性,解决各地区课程发展的不平衡,实现教育资源的充分利用,“标准”采用国际通用的分级方式,将小学、初中、高中通盘考虑,设计了九个级别的语言能力要求(见下图)。该设计遵循了语言学习的规律和不同年龄段学生生理和心理发展的需求和特点,同时也考虑到不同地区经济和教育发展不平衡的实际。义务教育阶段,各地可按照自身的条件和需要决定开课的学段、年级和课时安排;高中阶段,可根据学生就业、升学的不同选择,决定达标要求,以适应多种规格、多种模式人才培养的需要。3在教学内容和目标要求方面,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为主线,突出语言的实践性,适当提高了对词汇量的要求。“标准”强调语言的实践性特征。在呈现方式上,不以语言知识体系的描述为主线,而是以学生语言能力的发展和应用为主线;在内容描述上,突出语言的功能和运用价值;在学习方式上,强调学生的体验和实践,对学生在语言技能上的行为表现进行了详细的分级描述,规定了在一定的级别层次上学会做些什么。“标准”要求在教学中扩大学生听和读的输入量,如三级的课外阅读量为4万字以上,四级达10万字以上,同时也强调输出的作用,如对各个级别的学生在写的方面都提出了具体的要求。根据语言学习的规律,一定的词汇量是学生语言能力发展的必要基础。词汇量过低,不但无助于减轻学生负担,反而会因可利用的单词太少,难以籍此形成一定的语言运用能力。现行大纲义务教育阶段的词汇量要求为600个,高中阶段1800-2000个;“标准”在此基础上具有重大突破,提出义务教育结束时(五级),学生学会1500-1600个单词和200-300个习语或搭配,八级要求学会使用3000个左右词汇和400-500个习语和搭配,九级要求学会使用4500-5000个单词和一定数量的习语和搭配。可以预计,随着“标准”的实施,我国基础教育阶段学生运用英语的水平将会有大幅度提高。4建立新的评价体系以往的教学大纲仅强调对学生的评价,即对学生所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进行考试或考查,而“标准”的评价体系体现了多层次、多元化。它不仅包含对学生的评价,而且提出了对学校和教师的评价标准和方式;不仅包括对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的智力因素的评价,而且还包括了对学生的兴趣、态度、策略、自信心的建立、自主精神、参与活动的意识和合作学习的表现等非智力因素的评价。对学生的评价不以学期或学年的一次性考试来决定,而是强调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展情况的评价,提出了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并重的原则。评价中同时规定将基础教育阶段的589级定为国家考试级别,其考试成绩应与中考、高考和就业挂钩。该评价体系更具人文性、民主性、全面性、综合性、过程性、实践性、灵活性和发展性。5充分利用现代教育资源,拓宽学生的学习渠道“标准”强调对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以拓宽学习渠道。科技的发展,为外语教学手段的现代化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同时也创设了许多生动活泼的语言环境。外语教学不应仅仅局限于课堂和教材,要利用广播影视、报刊杂志、音像资料、电脑网络和远程英语课程等诸多途径,增强英语课堂教学的开放性,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持续发展开辟广阔的途径。五、“标准”对教师素质的要求制定新的课程标准,旨在改革目前基础教育中不适应人才培养需要的部分,面向全体学生,尊重其个性发展,培养其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从而为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最终实现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然而,学生素质的培养,课程标准的实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素质的高低。为此,“标准”在“基本理念”、“教学建议”、“评价建议”等章节中对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的若干问题作了具体的说明。综合各部分内容,我们可以看出,“标准”对教师素质提出了如下要求:1在教育观念上,教师必须树立符合素质教育的英语教育观,充分认识英语教学的特殊性及其在培养学生个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应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人格魅力,担当起为振兴中华培养合格人才的历史重任。2在教学思想上,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以人为本,以人的发展为本;要重视教学过程,不仅教会学生“是什么”、“为什么”,更要让学生知道“怎么做”、“怎么来的”、“怎么用已有的知识去获取新知识”;要贯彻教学民主精神,通过课堂教学、课外活动等实践,开发和创设一种宽松的学习环境,培养学生自我学习、自我发现、自我探索的能力,为其终身发展打下基础。3在教学方法上,要求教师了解外语学习的基本规律及相关的教学理论,并恰当地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技巧。“教无定法”,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对象、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课型,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自始至终体现一个“活”字,以学生是否学有所获作为评判教学成功与否的标准。4在业务素质上,教师要学习现代语言学理论,树立科学的语言观、语言教学观。要具备良好的语言基本功、广博的知识和文化素养,并具有一定的教育科研能力、对教学行为进行诊断、反思和改进的能力、对教学资源的评估、选编和增补的能力以及对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进行评价的能力。5要利用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现代教育技术,拓宽学习渠道,扩展教育资源,提高教学效率。“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在任何时候,强调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所起的作用都是不过分的。”(陈冠英,2000.1)教育事业的发展需要教师思想素质、专业素质和业务素质的不断提高,为此,教师必须具有较强的终身学习的能力。六、教师现状分析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必将更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从整体上提高受教育者的综合素质,从而适应未来社会的需要。然而,作为课程实施过程中的组织者、促进者、开发者和研究者的英语教师是否具备“标准”中的素质要求呢?近几个月里,通过调查、访谈、观摩教学实际等活动,我发现目前教师队伍现状不容乐观,教育、教学中存在着种种与时代要求不相适应的地方:1基础理论知识薄弱从调查中发现,尽管目前中学英语教师数量基本饱和,学历也基本达标,但不少教师是先前学历不合格,后通过自修、函授等途径取得合格学历,没有接受正规的师范教育;即便是正规师范院校的毕业生,由于在校时课程设置的弊端,同前者一样,都缺乏对语言学习、语言教学与教学研究等理论知识的学习。在我所调查的来自三十几所初、高中的近50名教师代表中,百分之九十的教师没有系统读过语言学、教学法方面的书籍;百分之八十的教师连听都没听说过新的课程标准,更不用说了解其精神实质;百分之六十的教师除了教材、教参外,不读杂志不看报,甚至连中学英语教学大纲也没有接触过。这些教师语言学基础理论薄弱,缺乏对课程设置、大纲设置、教材编写、考试规范等的了解,对教学目标、任务、方法等模糊不清,哪还谈得上适应新时期发展需要,开展教学研究,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尊重学生情感,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其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呢?2教学观念滞后长期以来,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许多教师对英语教学的地位和作用缺乏正确的理解,从而产生了落后的教育观念、陈旧的教学模式,突出表现在:重教有余,重学不足;灌输有余,启发不足;知识传授有余,能力培养不足;死记硬背能力培养有余,灵活应变能力培养不足;模仿能力培养有余,创新能力培养不足。西北师范大学外语系陈冠英教授在“谈外语教师的素质”一文中指出:“就中西方教育进行比较,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中国传统教育存在两强两弱的特点。所谓两强,指基础知识的传授和应试能力的培养较强;所谓两弱,指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比较薄弱。这种特征无疑也体现在外语教师身上。”(陈冠英,2000.1)北京师范大学外语系课题组在“全国第二届中学英语优质课竞赛课堂教学观摩分析报告(下)”中指出:“在观摩过程中,我们大致估算了一些参赛教师的课堂讲解时间、学生练习时间及未被利用的时间,结果是惊人的:教师讲解的时间通常占一堂课的48%72%,而学生说话的时间仅占8%22%,由此可见,一些教师仍然固守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王蔷,1999.9)优质课的课堂尚且如此,一般课的课堂便可想而知了。课堂上,老师“滔滔不绝”,学生“唯命是听”,老师统管一切,学生没有自主的空间,不能很好地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模式仍主宰着大部分课堂,学生成了“护士”名下的“病人”,成了被动的“知识接受器”。课堂上缺乏民主、平等,几乎没有交流、没有互动,实质上只有教,没有学。又由于评价体系的不完善,单纯以考试结果或升学率来衡量教学的成败,故“精英式”教育在大部分学校和班级仍占统治地位。老师只重视少数“尖子”的培养,而忽视了“面向全体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下,许多学生养成了嫉妒、怕输、攀比、冷漠、自负、自卑、势利等消极性格。即便是在那些“好”学生中,上述现象也普遍存在,有时甚至更加严重。3知识与能力滞后“由于历史的原因,诸如中小学外语教学底子薄,教师教学观念陈旧,加上应试的沉重压力,使得外语教学难以摆脱重知识、轻能力的状况;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不到尊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难以提高。总体上说,教师的外语专业水平和教学水平较低,语言环境缺乏;这必然会造成如李岚清同志所指出的费时较多,收效较低的现状。”(刘道义、龚亚夫,2001.1)一些教师缺乏必要的教育心理学知识,不能很好地分析和把握教育过程及学生心理特征,对自身心理问题也不能正确地认识和调节;少数教师缺乏系统、严格的专业学习,在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存在着很多缺陷,课堂教学中出现基本的知识性错误;还有一些教师教学基本功差,自身听、说、读、写能力低下,不能自如地驾驭课堂,组织教学;相当一部分教师,没有认真学习过英语教学法理论,对不同的教学流派缺乏认识,故“不能很好地体现不同课型的不同教学方法和教学目的,”(王蔷,1999,9)无论是对话课还是阅读课,都上成了单纯的语言知识灌输课。课堂上老师讲语法、抄例句,学生听讲座、做笔记,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缺乏互动,有时即便提些问题,但由于设计粗糙,很难引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由于长期以“语法为纲”,孤立开展词句教学,学生不能从语篇整体上把握文章,阅读理解、书面表达能力差;又由于缺乏真实情景的创设,学生在课堂上即便开展一些活动也只不过是朗读、背诵对话、复述课文等伪交际或准交际行为,故实际生活中,口头表达能力也差。4忽视对学生情感因素的培养“外语学习不仅是对另一种知识体系的学习,更是对于另外一种文化体系的适应。因此,对外语学习者来说,情感方面的因素,尤其是动机、态度和性格等对外语学习的成败有着特殊的影响。”(陈冠英,2000.2)众所周知,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依据,外因通过内因才起作用。教师的教最终应落实到学生的学上,而学习过程又是个极其复杂的心理过程,它有赖学习者兴趣、动机、态度、意志、自信心等诸方面因素的协同作用。通过课堂观察和学生访谈我发现:一些教师知识狭窄,课堂上语言呆板,教法单调,难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些教师板着面孔,居高临下,未能建立融洽、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无法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情感;一些教师过分注重学生考试分数,为了赢得“好”的评价,有些学生急功近利,有些甚至投机取巧,弄虚作假,缺乏正确的学习动机和端正学习态度;一些教师抱定“一言堂”方法不放,课堂上少有激趣启智活动,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简单授以答案,久而久之,学生养成了依赖心理,遇到问题没有自我探究意识,没有自我发现精神,没有克服困难、战胜困难的意志;一些教师语言学理论知识欠缺,对学生在学习中所犯错误不能正确对待,故“有错必纠”,再加上评价方法有失偏颇,形式单一,学生得不到成功的体验,总以为自己呆、笨,智不于人,从而“破罐破摔”,失去自信心。凡此种种,都是造成学生对英语学习缺乏兴趣,产生畏惧,故而丧失信心,直至最后放弃的根本原因。5缺乏对现代教学媒体的正确运用尽管我们在大谈素质教育,并为此修订了大纲、改编了教材,但教师在教学实际中仍固守着陈旧的教学观念,单一的教学方法,仍然是“穿新鞋、走老路”。课堂上,教师一枝粉笔、一块黑板、一纸教案、一本书、一张嘴。靠着这“五个一”,他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重复着近乎“布道士”般的角色。讲台后,教师滔滔不绝地讲;讲台前,学生马不停蹄地抄。不说运用录音机、录相机、投影机、影碟机、计算机等现代媒体手段,就连实物、挂图、小黑板、简笔画等传统媒体在有些教师的课堂上也少有出现。由于手段落后,形式单一,学生学习英语兴趣索然,语音地方化、表达汉语化、思维机械化,对所学知识不能保持长久记忆,更谈不上创造性地使用语言。有些学校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上了一些设备,终因技术培训滞后,教师不会使用,设备也只好束之高阁。偶遇应付检查或上堂公开课,有些教师也赶赶时髦,请人做些电子课件,但由于自己不会操作,“多功能”教室的角落里便多出个负责媒体运行的“机器人”,学生难于习惯,感到别扭,整堂课都似乎在看稀奇,瞧古怪,这样,即使用了辅助媒体,也未能起到好的教学效果。七、对英语教师素质与素质培养途径的探讨谈到外语教师素质,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教师的专业水平有多高,即有多高的听、说、读、写、译等方面的水平。然而,单凭这些外显性能力能否实现教育目标,成为一名合格的外语教师呢?实践证明答案是否定的。教师的劳动是一种创造性劳动,其素质范围除了上述显性能力外,还应包括许多隐性的能力,教师素质应是全面的、综合的素质。有人形象地将其比喻为“冰山模型”,指的是除了“水上”的专业知识、教学技能等显性素质外,还应具备一些“水下”的隐性素质,包括:积极的态度、情感;较强的思维、判断、表现力;一定的文化素养、道德素质、政治素质和身体素质等等。“美国有一项研究表明,教师综合素质各个项目的权重按以下比例分配:学识20%、态度10%、计划性20%、组织能力15%、表达能力15%、方法20%。”(邵永平,2000.2)还有一项研究发现:“观察者和评论人员用来区别教师能力强弱的52种特征中,有38种(几乎75%)在本质上是情感性的,只有14种与教师的知识和某些教学技能有关。”(朱小蔓,2001.3)加拿大学者比喻说:认知和情感好比乐曲的低音和高音,教师是驾驭乐曲基调并使之和谐的人。他们认为,教师不管有多少专业知识都不能代替他对学生的同情心,同时,不管教师与学生有多么真诚的友谊,也不能代替他的专业能力。其实,心理学中著名的“皮格马利翁”效应所强调的也是情感在教育、教学中的重要作用。上述这些都充分证明了教师能力的综合性。目前,学术界对教师到底应具备哪些素质从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表述,归结起来大致包括:思品素质、业务素质(专业知识水平;教学方法、技巧;教学诊断、反思、改进、评价能力;教学资源的开发能力;现代教育技术的利用能力)、文化素质(英语国家文化;中外文化差异;跨文化交际)、心理素质、身体素质、理论素质(语言学习理论;英语教学法理论)、科研素质(对语言学习者的研究;对语言教师的研究)、合作精神等。归纳上述观点,我认为,教师的综合素质至少应涉及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1良好的个性品质威尔金斯(Wilkins)说过:“教师教学成功与否并不全是业务水平的问题,教师本人的某些重要个性特征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能否最大限度地利用其学习机会。”(张伊兴、李明,1999.6)可见,良好的个性品质是使教育、教学工作得以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它包括教师的兴趣、态度、情感、意志、性格、求知欲等方面的内容。教师只有具备了积极的态度和坚忍不拔的意志,才能安平乐道,将教育真正当作一种事业来做,奉献自己的全部身心;教师只有具备了广泛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才能不断进取,不断充实和完善自我,不断发展自己的智力,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和专业水平,积累广泛的、广博的知识,从而更好地为教育、教学服务;教师也只有具备了积极的情感和令人愉悦的性格特征,才能在教育、教学中充分尊重学生个性,将学生视为自己的平等对象,包容学生在发展过程中某些不恰当的表现,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去吸引和感化学生,创设轻松愉快、幽默和谐的教学环境,从而使学生各方面的能力都得到顺利、健康的发展。2必要的知识水平外语教师一定的知识水平是使教育、教学工作得以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一个知识残缺不全的教师肯定只能是滥竽充数,误人子弟。合格的外语教师应具有扎实的英、汉两种语言知识(包括语言知识、文化知识)和技能(听、说、读、写、译),一定的教育学、心理学知识,掌握语言学习和语言教学理论,具备较好的智力水平(包括注意力、记忆力、观察力、想象力、思维能力等)和开展教学行为研究的能力,同时还应具有现代教学意识及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3一定的教学能力在具备了良好的个性品质和必要的知识水平的基础上,教师还应有一定的教学组织能力和教育实施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将教师的教转化成学生的学。教师若具有较强的课堂及活动组织能力,师生就能在一种轻松愉快、井井有条的环境中实现教学双方的互动,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有时即使出现表面上或暂时的“乱”,那也是具体教学环节的需要所致;教师若具备了很强的表达、模仿及运用现代媒体的能力,就能生动、有效地将自己所掌握的知识转化成学生的技能;教师若具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经常总结自己的教学经验,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便能不断改进教学,创造性地开展各项活动,才能做到既“授人鱼”,又“授人以渔”,从而实现教学的最终目的,即达到学生的自主学习,自身发展,终身教育。目前,人们谈到教师素质时经常提到以下的“十大”能力:认知能力、教学反思能力、设计创意能力、执行能力、教学观察能力、话语能力、互动能力、群体控制能力、表现和操作能力、研究能力,国外称之为Multiple Intelligence sandSkills(MIS),其实也指的是综合素质。为了顺利实施新的英语课程标准,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教师必需走在前列,率先提高以上所涉及到的自身综合素质。结合PennyUr的实践与理论及其他学者对教师培养的论述,笔者认为教师发展自身素质可从以下途径入手:1自学自学是在职教师获取新知识、了解新信息、掌握新的教学动态、提高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以求终身、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英语教师应经常订阅教学书刊、杂志,收听、收看广播、电视讲座,观摩英语教学录像、影碟,并利用电脑网络和远程教育手段,了解世界各地,各个领域的最新发展情况,形成广博的知识体系;要学习各项教育政策、法规及教育、教学文件,使自己的思想行为跟上时代的发展步伐;要进一步钻研英语专业知识,提高自身应用语言的能力;要系统学习语言学、语言心理学、语言教育学等理论,了解学生语言学习的心理过程及其发展规律;要不断加强教学法理论的研究和学习,了解各种教学流派的特点、方法,并有机地运用到实践中,提高教学能力,增强教学效果,同时应结合所在学校实际,勇于探索新的、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方法。2培训、进修教师要自觉、主动地参加各种形式的培训学习。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也要积极创造条件为教师赢得国内外进修、深造的机会,以保证教师水平、能力的长足提高。可创办夜校、周末或假期短训班,迅速、快捷地解决一些教学实际问题。要充分发挥国家、省、市三级骨干教师的辐射作用,让他们利用在培训期间的所学所得,去培训其他教师,以配合全体教师“继续教育工程”的全面实施。广大教师还应在学历达标的前提下,通过自修、脱产、半脱产、远程教育等途径去获取更高学历,并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更新知识,完善自我。3同行讨论、交流No teacher is an island(Nunan).教师应具备良好的个性特征和协作精神。可通过“Talking-shop”等方式,经常与同行一道交流教改经验,探讨处理教学中典型问题和学生个别问题的方法,与同行既分担难题,又分享成功;亦可通过科、组会晤的形式,共同设计具体章节或单元的教案,然后创造性地加以实施;还可在各级教育学会和专业学会的组织下,由会员一起研究适合当地发展水平和学生特点的教学方法,并加以试验和推广。这样,在团结合作、民主平等、相互学习、取长补短的气氛中广大教师定能共同提高、共同发展。4参加学术活动教师应利用听学术报告、讲座,参加教育论坛、学术沙龙等活动,及时了解本学科及相关领域最新的发展势态,掌握学科前沿理论及其在实践中的应用,明晰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给所在学科教学带来的新的机遇和挑战,使自己的思想、行为跟上时代的列车,永不落伍。5优质课评比、教学实绩考查、教学改革实验广大英语教师,尤其是中、青年教师要积极参加“五项技能竞赛”和“优质课比武”等活动。一方面为自己赢得挑战自我、展示才华的舞台,同时也为同行提供借鉴、研讨的机会。学校要通过检查教案、作业,观摩课堂教学,师生问卷、座谈等多种途径,考核教师的教学实绩。教师本人也应以求真务实的态度经常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作出客观、科学的评价。要主动承担教改课题,“用自己源源不断的产出(output),如向同行介绍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发表文章、编写教材、从事课堂教学研究(classroom research)或对自己的教学进行行为研究(action research)等途径,”(Penny Ur,2000)去探索新时期教育、教学的新路子,寻找适合时代特征和学生个性发展的新途径,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的外语水平。李岚清副总理曾说过:“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普及外语和培养外语人才,改革外语教学方法和提高外语教学水平已不是一般的教学问题,而是影响我国对外开放方针的更好实施和推动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张正东,2000.2)6变换工作场所,创设挑战机遇目前体制下,教师基本上固定在一个单位,长期不流动。这样,“多年的媳妇熬成婆”后,教师对自己所承担的工作失去了新鲜感,便再也不思进取了。有些地方干好干坏一个样;还有些地方有后台、会拉关系者晋职、评优,而埋头苦干的却要靠边站。这些行为,严重挫伤了教师的积极性,并使教学工作蒙受了巨大的损失。为此,各级学校应实行流动管理,实施具有实际意义的聘任制度,让教师有机会变换工作环境,能始终保持新奇的感觉、旺盛的斗志、不断探索、不断进取的精神,以应付变化的情况和新的挑战。7自我反思在哈佛大学的师生中流传着一句名言:“The one real object of education is to have a man in the condition of continually asking questions.”(教育的真正目的就是让人不断提出问题、思索问题。)(郭涵,2000.8.4)那么,作为在教育过程中取主导作用的教师尤其应养成经常提出问题,分析、思考问题并解决问题的习惯。“教学反思,是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过程中每个环节的工作进行重新认识,是一种高层次、高水平的思考,是教师提高自身素质和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古人云:教然后知困,知困然后能自强也。”(刘炜基,2000.1)英国学者厄尔也曾指出:“职业发展最重要的前提条件就是对日常教学行为进行自我反思。(The first and most important basis for professional progress is simply your own reflection on daily classroom events.)”(PennyUr,2000.8)教师要利用教学札记、日志、个人记录等材料,通过观察自己和他人课堂教学录像等途径,经常性地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教学结果以及教学的规范性。要思得、思失、思效、思改,要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加工制作,采取“扬弃”的工作态度。教学中,不仅考虑教什么(What),而且考虑怎样教(How),为什么这样教(Why),是否还有更佳途径。要争做研究型教师,开展研究性学习,使自身的教学能力和科研水平双双得到提高。8将现代教育技术和艺术手段运用于教学中现代教育技术,尤其是电脑网络的应用给广大英语教师形象、生动地开展教学提供了物质保证,也为教师获取各种文字材料,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加深、加宽学生的知识面创造了积极的条件。“目前,多媒体技术(尤其是网络技术)使得真实的教学素材进入了教室和家庭,其强大的储存容量和灵活的交互性能调动人体感官参与学习活动。”(陈冠英,2000.1)从此,教师可一改以往“一本教参,一本书,一个段落唱半天”的单一模式,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在同等的时间内给学生提供几倍,十几倍,乃至几十倍于以往的信息材料,让他们在知识的海洋里尽情地吸吮、欢快地畅游。随着网络进入课堂,在人、机交互的过程中,学生能更好地发展个性,因材施教也不再是一句空话。为此,广大英语教师要充分利用自己的专业优势,努力钻研现代技术,并将其有机地运用到课堂实际中,通过理论与实践的反复交错,使自己的理论水平逐渐提高,操作技术日趋娴熟,从而更好地服务于教学、服务于学生。同时,外语教师还应运用一定的艺术手段组织和开展课堂教学活动。“语言知识能造就一名合格的教师,但借助艺术手段的外语教学能够造就一名优秀的教师。”(陈冠英,2000.1)为此,外语教师要利用多种途径,提高绘画、书法、唱歌、表演、指挥、编导等艺术才能,使学生在学到语言知识的同时,受到高品位的艺术熏陶,从而实现素质的综合发展。八、小结新的英语课程标准是在原“英语教学大纲”基础上所进行的一场全新的革命,它要求广大教师重建教育观念、重新认识英语教学的地位和作用、重新审视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模式,它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是顺应时代潮流的必然产物。随着2004年“标准”的逐步实施,我国基础教育阶段的外语水平定会得到大幅度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智力水平、语言应用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等综合素质都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作为“标准”执行者的英语教师,一定要走在时代前列,率先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以顺应历史发展的要求。以上结合英语课程标准,对本地教师现状作了粗略分析,对教师素质涉及的某些方面进行了举证,并对提高教师综合素质的途径作了初步的探讨,触及不深,未尽其意,今后愿就教师教育、教师素质培养等问题与各界同仁一道作进一步的探讨,以期在某些问题上达成共识,并探索出行之有效的教师素质培养与提高的途径,从而更好地服务于教育、教学工作。(指导教师:华南师大外文学院伍小龙)主要参考文献1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7月版2“就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改革”答记者问,中国教育报2001年2月13日3郭涵:“研究性学习挑战今日教师”,中国教育报2001年8月4日第3版4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英语新教材新大纲讲解(2000.9)5吴棠(主编):中学英语教师手册湖南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6Jack C. Richards & David Nunan. Second Language Teacher Education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剑桥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7Penny Ur:实践与理论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年8月版8朱小蔓:“关于教师创造性的再认识”,中国教育学刊2001第3期9张伊兴,李明:“我国外语教学改革之我见”,外国语1999第6期10陈冠英:“谈外语教师的素质”,中小学外语教学2000年第1期11刘炜基:“加强教后反思,提高教学质量”中小学外语教学2000年第1期12张正东:“对外语教改的五点看法”,中小学外语教学2000年第2期13刘道义、龚亚夫:“中国学校外语教育的发展”,中小学外语教学2001年第1期14陈冠英:“外语教学及其对教师的要求”,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0年第2期15邵永平:“新教材使用中教师素质的问题”,中小学英语英语教学与研究2000年教育信息化通讯

    注意事项

    本文(《英语课程标准》与教师素质培养.doc)为本站会员(仙人指路1688)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