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特色幼儿园的办园实践与研究》北京市信用卡.doc
-
资源ID:2548133
资源大小:69KB
全文页数:13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美术特色幼儿园的办园实践与研究》北京市信用卡.doc
昌平区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08年滚动课题研 究 报 告课题名称:美术特色园所环境创设的实践研究课题负责人:唐袖文工作单位:沙河中心幼儿园联系电话:手机:13691525734 办公室:80729077美术特色园所环境创设的实践研究研究报告沙河中心幼儿园一、问题的提出(一)幼儿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幼儿园指导纲要明确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陈鹤琴先生曾提出:“幼儿园环境是儿童所接触的,能给他以刺激的一切物质。”瑞吉欧理论认为:“环境是一个可以支持社会探索与学习的容器,”环境作为一种隐形课程,在开发幼儿智力、促进幼儿个性和谐发展等方面能发挥独特的作用。因为环境能激发幼儿的思考并能引起幼儿的行为与活动,从而改变幼儿的认识与理解,而幼儿也正是在这种与环境的互动中获得了各方面的能力和发展;也就是说,幼儿园的环境创设已成为幼儿教育的重要工作。我们应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使幼儿在游戏中与环境相互结合、互动、对话,促进幼儿整体素质的健康发展。幼儿园的教育就是创设适合教育内容的环境教育,幼儿通过与环境的作用充分发挥自主性,展开生活,从而促进幼儿各方面能力的发展。因此,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已成为幼儿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热点,环境的教育功能已越来越为广大幼教工作者所重视。(二)幼儿身心发展的需要环境是幼儿身心发展所必须具备的一切物质条件和精神条件的总和,幼儿的成长离不开环境。环境创设是为全面教育服务的,应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与需要,提供多层次、多侧面的教育内容与教育条件,以幼儿身心的和谐发展。幼儿处在身心发展的特殊时期,他们的思维是感性的、形象的,对他们来说,以生活背景的环境渗透为基础的、全面综合的视觉审美文化教育体系是真实而生机勃勃的教育,这样的教育才能激发儿童学习美术的兴趣和创新的热情。因此以幼儿发展为本,选择幼儿熟悉的、与幼儿生活有联系的美术学习内容,更有利于他们身心主动发展。(三)促进幼儿园特色办园的需要我园是一所乡镇中心幼儿园,通过2006年区级规划课题幼儿美工活动生活化研究,教师在学习、探索和改变教育观念的过程中,总结了一些通过美术活动促进幼儿发展的经验,初步积累了小、中、大班幼儿美术教育的活动资料,幼儿对美术活动产生了一定的兴趣,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教学行为逐渐发生了变化。但我园的美术教育特色活动都处于萌芽阶段,尽管大家都知道幼儿园的发展必须依托特色,特色依托本园原有的优势,但就是难以起步。虽然我园在美术教育研究的过程中,已考虑到环境的教育作用,但在环境创设中美术特色还不突出,如何将环境与课程有机结合,突出环境的教育作用还存在着一些问题。面对不断变化的形式,创出特色,走出困境,促进幼儿园的发展,已经是迫在眉睫的事情了。我们首先对“特色”的内涵进行了再认识。“特色”是指某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独特的标志或行为方式。而在学前教育领域,“特色教育活动”的特色应该是一所幼儿园所开展的教育活动中表现的与众不同的色彩和风格;是一所幼儿园特有的,又符合幼儿教育指导纲要的;是个性化的,又较稳定的活动。我认识到创特色教育的目的,不是为了特色而特色,仍然是为了推进素质教育,为了更好地育人,有利于幼儿的健康成长,为孩子的终身发展奠基。我们重视的是,对孩子来说,影响一生的、终生起作用的是精神世界,即人生观、价值观和情感,而不是一种技能。幼儿园应成为孩子成长的精神家园,享受快乐童年的美好地方。“办园特色”就是幼儿园在全面贯彻教育方针的前提下,根据自身的传统和优势,运用先进的办园理念,在长期办园实践中逐步形成并通过幼儿园一日活动在教育思想、培养目标、教育管理、课程内容、师资建设、教学方法以及幼儿园文化、环境、设施等多方面综合体现出来的办园风格和特征;它是幼儿园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独特的、优化的、稳定的、并带有整体性的个性风貌。创建特色幼儿园,要求幼儿园领导班子着眼于幼儿园的全局工作,面向市场、面向社会、面向未来确定自己的整体优势或特色,集中全体教职员工的智慧,就幼儿园的发展方向、办学目标、发展战略、具体措施等问题进行全面、系统的谋划,并通过制定科学、合理、高效的创建特色行动方案建立动态控制创建特色的全过程才能取得教育的最佳境界和效益,办出幼儿园的特色来。基于以上认识,我园提出了本课题的研究,旨在通过这一系列的研究、探索,优化幼儿园美术教育环境,提高幼儿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的意识和能力,在培养幼儿丰富的艺术素养的同时,形成特有的办园优势,为幼儿终身发展奠基,促进幼儿园的可持续发展。二、概念界定及支撑理论(一)概念界定1美术特色:美术教育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幼儿创造力和艺术素养,激发幼儿感受美、表现美和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和方法。而我园的美术特色教育不是以培养小画家为目的,它是对幼儿进行心理、思想情操和人格的教育,是激发创造性和获取创造性表现能力的手段之一。一方面,园内创设美术专用教室、美术长廊、班级美术特色等环境来开展泥塑、印染、色彩画、线描画、水墨画等多种美术特色活动,努力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另一方面,班内根据教师自身特长及幼儿自身特点,制订丰富的班级美术特色活动,注重发挥幼儿特长,促进幼儿个性的健康发展。2园所环境:环境是人类生存和活动的场所,也是人类提供生产和消费所需的自然资源的供应基地。现代汉语词典将“环境”解释为:“周围的地方;周围的情况和条件。”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明确指出:“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社会学百科辞典将“环境”解释为:“以人为物质主体,围绕人周围并与人产生相互影响的客观外界事物。陈鹤琴先生曾提出:“幼儿园环境是儿童所接触的,能给他以刺激的一切物质。”瑞吉欧理论中认为:“环境是一个可以支持社会探索与学习的容器。”综合上述解释,本课题将“园所环境”界定为:幼儿园室外环境、美术专用教室环境、班级环境和家长、教师、幼儿互动交流的环境对幼儿美术兴趣、情感和探索精神培养的影响,并且这种环境的营造贯穿于幼儿在园的一日生活。(二)支撑理论1纲要教育理论新纲要中提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 、“幼儿园要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和社区的教育资源,扩展幼儿生活和学习的空间。” 在幼儿园的教育活动中,环境作为一种“隐性课程”,在开发幼儿智力,促进幼儿个性方面,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促进幼儿的发展。幼儿园的环境创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搞好幼儿园环境创设,就必须对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有全面透彻的了解,充分认识环境材料可能蕴含的教育价值,并用科学的方法引导幼儿和环境的相互作用。2多元智能理论美国哈佛大学加德内教授提出,智能是解决问题或制作产品的能力。智能是多元的,每一个儿童都存在着身体运动智能、音乐旋律智能、视觉空间智能、数理逻辑智能、语言智能、人际关系智能、自我认识智能、博物学者的智能等多种智能。智能的发展存在着个别差异,每个儿童都可以利用其不同的智能组合达到成功。我园以多元智能的理论改变教师观念,并通过美术特色教育整合其它领域课程的形式加入多元智能的培养。3特色建设理论特色学校就是指有特色的学校。它是对办学中能出色地完成学校教育任务,而又在整体上具有独特、稳定、优质的个性风貌的学校的统称。它有三个突出的表征:一是独特性,拥有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形成的、颇具个性风格的优秀品质;二是高效性,执着追求愈加出色地完成教育任务;三是相对性,建构在与一般学校比较基础上,不宜用孤立、片面和静止的态度来检视。显而易见,我园创办美术教育特色是探究办学规律的简捷、必要的手段。三、研究目的和意义幼儿园工作规程明确指出:“幼儿园要创设与教育相适应的良好环境,为幼儿活动与表现提供机会与条件。” 著名教育家蒙台梭利认为:“教育的基本任务是让幼儿在适宜的环境中得到自然的发展,教师的职责在于为幼儿提供适宜的环境。”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也认为:“儿童发展是在与环境互动中实现的。”环境是幼儿活动的凭借,也是幼儿活动的对象,环境的影响伴随幼儿身心成长的全过程,对促进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养成和心理素质的形成,对发展幼儿智力和能力有着重要作用。环境不仅影响幼儿的发展,更重要的是使幼儿能够主动参与幼儿园的环境创设,让幼儿与产生环境互动效应,从而在环境中受到启迪和教育! 因此,通过本课题实践研究,要把一些教育的基本要素,通过多种的方式,让它们蕴涵、渗透于幼儿园美术特色环境中,围绕素质教育,既全面发展儿童,又培养儿童个性,把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起来,最大限度地发挥幼儿园美术教育的优势,促进幼儿园美术特色校园文化的发展,有效地提升幼儿园的品位,促进幼儿园的跨越式发展。本课题研究目的:努力形成美术特色园所环境,探索出形成美术特色园所环境创设的有效途径。在美术特色的基础上形成特有的办园优势,为幼儿终身发展奠基,促进幼儿园的可持续发展。四、研究对象和范围(一)研究对象本研究主要是对幼儿园的美术环境进行实践研究。我们力求做到“三参与”,即全体教师参与、全体幼儿参与、全体家长参与,让教师、幼儿、家长亲身感受,进行实践操作,取得实效。(二)研究范围幼儿园艺术领域中美术环境方面的实践研究五、研究内容和方法(一)研究内容1通过创设美术长廊,为幼儿提供美的室外环境。2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区域和主题活动,构建班级美术特色环境。3通过建立美术专用教室,实践多样化的美术活动,促进园所美术特色环境的形成。4通过挖掘家长和社区资源,来丰富美术特色园所环境。(二)研究方法本课题研究定位于行动研究,同时还综合运用经验总结法、观察法和个案研究法。1行动研究法。即把行动与研究结合起来,边实践边摸索,边修改边完善;引导并组织教师从园所环境创设中发现问题,开展协作式研究,解决问题寻找规律从而由浅入深地开展研究。 2经验总结法。在研究中及时进行反思总结经验,撰写有关的论文,把研究过程作为反思过程,以不断深化研究。3观察法。运用拍照、摄像、文字记录等形式,在美术活动中及时观察记录幼儿的特殊的艺术表现手法,对其行为进行观察分析,并提出教育措施,从而有针对性地开展各类美术活动。4个案分析法。选取教师在研究过程中的典型个案,对个案中教师的教育观念、教育行为进行具体细致的剖析,找出问题的症结所在,进而提出改进的方式方法,促进教师将教育观念转化为有效的教育行为,从而对培养幼儿的美术能力进行科学有效的指导,促进幼儿的审美能力、审美情趣的发展。六、研究过程和步骤(一)第一阶段:课题准备阶段(2008.62008.10)1前期的调研,组织准备,成立课题组。2查阅有关文献资料,收集情报,撰写文献综述。3申报、立项。4形成“幼儿园美术特色园所环境创设的实践研究”方案。5在主课题的引领下选择、制定子课题研究方案。(二)第二阶段:全面实施阶段(2008.112010.6)1各子课题实施研究,采用调查法、观察法、游戏法、操作法开展研究,使方案更具研究价值。2收集实施过程中的有关材料,并适时修改,充实实验方案,使方案更具研究价值。3定期研讨交流,互相观摩活动,不断改进工作。4整理材料,进行中期汇报,请有关专家进行中期鉴定。(三)第三阶段:结题阶段(2010.72010.12)1汇总资料,分析研究结果,展示研究成果。2撰写研究报告和论文3整理形成主题活动案例集、美术环境创设照片集等,为结题论证提供决策依据,推广研究成果。(4)邀请专家、教育行政部门、教科研部门进行鉴定、结题。七、研究的结果(一)探索出了美术特色园所环境创设的有效途径途径一:通过创设美术长廊,为幼儿提供美的室外环境。幼儿园室外环境主要是幼儿园墙壁、幼儿园美术走廊、户外活动场地布局等。通过美化幼儿园室外环境,让幼儿在环境的熏陶下,潜移默化地对美术产生兴趣,提高审美能力。幼儿园外墙上喷绘以“海底世界”为主题的彩喷画美术长廊,有幼儿喜欢的鲸鱼、海豚、海马和各种形状的珊瑚、海草等,孩子们一进入幼儿园就犹如在海底世界里遨游,启发幼儿的创造想象。在幼儿园一楼东墙上有30米长的涂鸦墙美术长廊,幼儿在这里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绘画工具尽情创作绘画。三楼的户外场地上,把8个厕所的出气孔装饰成一颗颗美丽的大树,有橘子树、枫叶树、椰子树和琵琶树等8颗,不仅弥补了幼儿园绿化的不足,而且各种形状的大树,又是幼儿写生的对象。沿着大门东墙创设的是攀岩用的美术故事长廊,上面画有中国古代神话故事神笔马良、曹冲称象、猪八戒吃西瓜、小猫钓鱼和司马光砸缸等,让幼儿时刻融入美的世界里,抬头便能欣赏到身边色彩鲜艳的图案,拥有美的体验。将幼儿园的走廊布置成美术长廊,走进我们的幼儿园就如同走进了美的世界。我们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并结合课程内容,努力创设了富有民间艺术特色、凸显个性的美术特色长廊环境。这一长廊是老师、家长、幼儿共同创设的,是幼儿园美术特色的一个缩影。墙壁上是各班幼儿的各种作品,有美丽的装饰画、诗意的水墨画、多彩的水粉画、创意线贴画、奇妙的版画、流畅的线描画等;横梁上悬挂的是用簸箕、蒸笼梯、大蒲扇、草帽等乡土材料,经过巧妙的装饰而成的蜜蜂、乌龟、章鱼、蝴蝶等活泼可爱的卡通动物;还有小制作、废旧材料制作、泥工造型等,是家园共制的作品,我们也常常在一些活动后展出在长廊中。如:小班重点开辟了“欣赏区”,有民俗作品欣赏区、陶器欣赏区和民间布艺品欣赏区。主要由教师和家长共同收集、制作了各种民间工艺品展览布置在一楼长廊里。二楼长廊里的活动室窗户上张贴孩子们的剪纸作品,制作鞭炮、悬挂中国结,门上张贴对联等烘托过年的气氛;在开展刺绣的特色活动中展示供幼儿欣赏的各种各样刺绣作品等。同时在走廊里每个班幼儿都有一块幼儿作品展示画廊,在画廊里展出了孩子们自己的画,水墨画、蜡笔画、线描画等等,无不出自于孩子那稚嫩的手笔。途径二: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区域和主题活动,构建了班级美术特色环境。 班级美术特色环境的创设,一是建立美术特色活动区,各班级教师根据自身特长及幼儿自身特点,制订丰富的班级美术特色活动区活动,并投放各种有美术特色的活动材料,供幼儿自由选择,开展区域活动,注重发挥幼儿特长,促进幼儿个性的健康发展;二是创设主题活动墙饰,各班设立美术主题活动栏,上面有幼儿的绘画作品、手工作品以及教师、家长结合美术教育课程主题所收集到的一些资料等,并及时更换。(1)开放的美术特色活动区纲要指出艺术是幼儿“表达自己的认识和情感的重要方式”,而美术活动区的创设可以让幼儿在宽松、愉快的环境中尽情发挥创造性思维,发掘他们的创造潜能。在活动中幼儿可以按自己的兴趣和意愿去进行材料的选择,并可用多种自己喜欢的形式进行表达,从而保护幼儿对艺术活动的信心和兴趣。在课题实施过程中,每个班的教师根据自身的美术专长,结合本班幼儿的年龄和发展特点制定了相关的美术特色子课题研究计划。如绘画方面有大一班的在线描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大二班的在创意盘子画的游戏中培养幼儿的创造能力、大三班的运用多样色彩制作面具;手工方面有中一班的利用废旧材料培养幼儿创新意识、中二班的幼儿园泥工特色教学活动的实践研究、小二班的乡土材料在小班区域中的运用、小四班的提高小班幼儿在撕贴活动中的动手能力和小五班的在粘贴画活动中发展幼儿的创造力等。当确定了班级美术特色之后,美术活动区都围绕这一中心展开。教师一方面将幼儿的美术特色作品布置成特色版面或特色作品展,渲染班级的特色研究气氛,使幼儿在良好的美术特色环境中获得潜移默化的发展,如:大一班的“黑白线条装饰画”特色版面、大三班的“京剧脸谱装饰画”特色版面,积极地展示出了幼儿生动、活泼、可爱的美术作品。另一方面,树立“幼儿是环境的主人”这一意识,尊重幼儿、信任幼儿,鼓励幼儿参与到美术环境的布置中,并且引导幼儿运用美术特色技能去布置,从而更进一步地展示出班级的美术特色。同时,班级特色的空间渗透在班级的每一个角落,包括班级走廊环境,班级区域环境,操作材料,幼儿作品展示栏等等,让每一个走进教室的人都感受到浓厚的班级美术特色环境。(2)构建丰富的班级美术主题活动环境在幼儿园的教育活动中,幼儿园的主题墙饰作为促进幼儿发展不可缺少的“环境”,一直是幼儿园生活的重要部分。从某种程度上讲,墙饰创设已经成为幼儿园教育教学的有效手段。班级主题活动环境作为一种“隐性课程”,是幼儿每天所处、所接触的,幼儿的身心发展、社会化发展以及个性发展无一不受到它的影响。活动中我们结合主题活动,引导幼儿将作品布置在活动室的墙饰中。幼儿将自己动手折出的作品贴在主题墙饰上,使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得到了交流和启迪,也使他们的成就感得以满足,而越发喜爱折纸,同时给他们的生活环境增添了一份生机。他们从中找到了一种艺术感觉,在赏心悦目中得到精神上的满足,艺术上的享受,从而激发幼儿对折纸和美术活动的兴趣,培养幼儿的审美情趣。如:小二班在主题“我爱小动物”的主题活动墙面布置中,教师引导幼儿运用粘贴、拓印的方式布置出了一群生动形象、活泼可爱的小兔。再如:中三班在主题“美丽的秋天”这一主题活动墙面布置中,教师引导幼儿运用剪纸的方式布置出了秋天丰收的果树、水果、树叶等,充分体现了环境与幼儿的互动效应,明确了主题墙饰环境的教育价值。我们在充分调查了本土资源的民间手工艺种类的基础上,把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民间手工艺教学活动和“生活化、游戏化”课程中的主题活动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将剪纸、泥塑、编织、插花、刺绣等活动巧妙地渗透在每一个主题教学活动中,鼓励幼儿大胆进行创作。例如小班在开展桃树下的小白兔时渗透了花布印染活动;在中班主题春天的电话中,我们渗透选择了石头变变变和石头彩绘两个活动。在开展生活用品时渗透了小拖把、奇怪的脸谱活动。依据幼儿的年龄特点结合班级美术特色,各班开展了丰富的美术主题活动,如:小班的美丽的春天主题;中班的颜色变变变主题和有趣的叶子主题;大班的变废为宝乐趣多主题和瓶瓶罐罐总动员主题等。途径三:通过建立美术专用教室,实践多样化的美术活动,促进园所美术特色环境的形成。美术专用教室的建立,可以弥补因班级美术活动区环境小而材料投放的不足的局限,满足了各层面幼儿的发展,为幼儿自主和谐发展提供了充分的活动空间,更为孩子们提供了说说、玩玩、想想、试试、闯闯的自由操作和探索创造的天地。我们根据幼儿园的结构特点,充分挖掘幼儿园现有的空间资源,建立了美术特色活动室创想乐园。美术专用教室里的活动是幼儿园美术教育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它不但丰富了园所的艺术文化生活,为幼儿园美术特色环境的创设提供了素材,还激发了孩子对美术的兴趣爱好,促进了孩子美术特长发展。在创想乐园里多样化的美术教育活动,使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和兴趣,自主选择美术特色活动区进行创作活动,它已经成为孩子们每天最想去的地方。我们根据孩子的美术基础能力和发展水平,把美术专用教室的环境分成玩泥区、涂鸦区、纸艺区、小制作创意区和民间工艺区五个活动区。玩泥区的古朴,涂鸦区的缤纷,水墨画区的中国元素,民间工艺室的民俗风情,不同的风格渗透着不同的文化内涵和美感。例如,玩泥区的泥放置在陶缸中、操作台上,制作陶艺的工具、摆放陶器作品的架子选用了原生态的木、竹、藤制品。室内摆放有浮雕、石刻、砖雕、泥塑、陶器作为装饰,以渲染艺术氛围。这些不仅是在美化环境,也是在叙说着古陶、雕塑的历史和文化,让幼儿身临其境,感受这些艺术样式的古朴和源远流长。又如,涂鸦区中平放的画毡、青花瓷的笔筒、木制的笔架以及博古架上精致的仿宋瓷、唐三彩,处处洋溢国学的韵味。在美术专用教室的南墙上布置有托裱的幼儿水墨画作品,彰显中国画独特的风雅。走进画室,淡淡的墨香,优雅的古乐,满眼的宣纸、毛笔,别样的卷轴、镜面花鸟,无不散发着中国文化的气息,有利于提升幼儿的文化品位。在美术室小制作创意区,我们设计了收集废旧物品的展台,各色各样的电线、吸管、布条、绳子、纸杯、纸盘、盒子等在这里汇聚,而那一套套装有钳子、锯子、剪刀、夹子、胶带等工具的工具箱,足以唤起幼儿的操作欲望,让幼儿沉浸其中,尽显奇思妙想。途径四:通过挖掘家长和社区资源,来丰富美术特色园所环境。作为幼儿生活的主要环境,家长和社区与幼儿的成长息息相关,它以一定的物质或精神的形态完整地呈现在幼儿的面前,时时刻刻都以一定的方式作用于幼儿。因此,充分了解家长和社区资源,挖掘资源潜在的教育价值,构建幼儿与家长和社区资源互动的平台,及时满足幼儿的学习热情,支持幼儿的探究需求,有助于促进幼儿的发展(1)挖掘沙河社区的乡土材料,美化幼儿园环境。根据不同的研究阶段、研究过程设计了许多活动,带幼儿去乡村的田野看看、走走,让孩子们参与拾玉米、拾稻草的劳动等,为幼儿的美术创作活动提供丰富的素材。教师们根据自己班级的实际和幼儿的年龄特点以及季节的变化,分层次投放材料,而且班班有特色。贝壳、蔬菜、果实、蛋壳、石子、高梁杆等乡土材料的投放,为幼儿美术活动的自主和谐发展提供了充分的活动空间,如:小班投放红泥、自制面泥、彩泥等材料,开展趣味泥工活动。中班投放彩色卡纸、年画纸、宣传纸等纸制品,开展创意剪纸活动。大班投放土布、贝壳、蔬菜瓜果、稻草等进行刺绣、编织、粘贴等小制作活动。而孩子们用乡土材料制作的艺术品摆放在孩子身边的环境中,美化了幼儿园的环境。(2)发挥古城优势,创设美术特色活动环境。沙河是一座拥有五百年历史的古镇。围绕朝宗桥古桥、巩华城古城等文物古迹,我们开展了我爱家乡这一主题活动。在主题活动中,幼儿对朝宗桥、巩华城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孩子们用家乡的红泥制作了“朝宗桥”和“巩华城”的模型等艺术作品,并展示在美术长廊里,来告诉大家都要爱护、保护我们的家乡。(3)利用家乡民俗艺术特色,丰富幼儿园环境。我们带幼儿走进沙河南一村剪纸艺人李文福的农家四合院,让幼儿了解沙河的剪纸民俗特色。孩子们看到四合院门前、窗前贴着红红的对子和剪纸,对漂亮的剪纸窗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孩子们通过观察,运用自己手中的剪刀,剪出了“可爱的蝴蝶”、“秋天的果实”等作品来装饰幼儿园环境。(4)发挥家长作用,实现环境教育资源的整合。我们一是利用家长会、家园宣传栏等来宣传、指导、交流幼儿园对美术特色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和实施过程,从而增进与家长的情感,促发了共同参与的积极性。二是发动家长、幼儿齐动手收集美术制作区域活动中所需要的活动材料,使孩子家长知道身边的材料有着可利用的价值,知道一物能多用,并主动帮助幼儿园积累材料,培养孩子做有心人,关心集体、勤俭节约的良好品质。三是把家长中的剪纸艺人和捏面人艺人,请到幼儿园来指导老师和孩子开展剪纸、捏泥活动,弥补教师专业技术的不足。四是开展了“母亲节”亲子小制作比赛和“父亲节”亲子绘画比赛,孩子和家长一起参与的美术作品展示在走廊里。走廊的多宝格里摆放了许多有特色的泥工作品和工艺品,在这里最为引人瞩目的便是孩子们自己捏的那些稚嫩的作品,什么小鸡、苹果、不倒娃娃等等,每每都能吸引着众人的目光,让幼儿在环境的熏陶下茁壮成长。充分挖掘家长和社区资源、发挥社区力量和作用,参与到幼儿园的环境创设中,实现教育资源的整合,既全面发展儿童,又培养儿童个性。(二)建设起了美术长廊、美术专用教室和班级美术特色活动室的硬件设施1建立了幼儿园美术长廊通过建立幼儿园美术长廊,创设良好的美术特色园所环境,给幼儿提供了美的熏陶。为每个幼儿提供了自主活动的机会,发挥幼儿的主体作用,最大限度地促进幼儿的健康发展。2建立了美术专用活动教室通过美术专用教室里幼儿的自主活动,满足了各层面幼儿的发展需要,使每个孩子都能在宽松、愉悦、自由、开放的环境中发挥自己的想象和创造,专用活动室的功能和教育价值得到了最大化的拓展。同时培养了幼儿对美的领悟和表现美的欲望,使他们通过多样化的美术活动来反映他们的喜怒哀乐。这种在全园实施美术特色教育,突显了园所的美术特色。3建立了班级美术特色活动室(1)建立了开放的美术活动区通过开展开放的美术特色活动区的实践与研究,为幼儿提供开放的、丰富的、多功能、多层次的材料,引导幼儿进行手工艺创作活动。使幼儿可以按自己的兴趣和意愿去进行材料的选择,并可以用多种自己喜欢的形式去进行表达,保护了幼儿对美术活动的信心和兴趣。老师对幼儿所表现出的一些“有创意的行为”易于接受,激励幼儿产生奇思妙想,也为我园美术特色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2)通过开展班级美术主题活动,创设丰富多彩的美术墙饰环境。根据主题活动课程实施的内容设计创设相关的班级主题环境,突出幼儿的主体性、环境的动态发展性、环境与幼儿的互动性、家长的参与性以及与课题的相互渗透性。发挥孩子的主体作用,充分调动他们参与的积极性,共同创设幼儿所喜爱的并与之产生互动的班级主题活动环境。(三)探索出了美术特色园所环境的使用方法在创设幼儿园美术特色环境中,我们根据孩子的美术基础能力和发展水平,把美术特色环境分成玩泥区、涂鸦区、纸艺区、小制作创意区和民间工艺区五个特色活动环境区。1、涂鸦区我们提供各种绘画工具材料,让孩子们可以在这里畅快自由地涂鸦,把他们对生活的感受充分地运用艺术的语言表达出来。在这里美术教师对幼儿的活动进行认真地辅导,从临摹改画创作,一步一步地帮助孩子提高美术欣赏和美术表现能力;通过水墨画、油画棒画、油水分离画、水粉画、吹画、刮画等不同形式丰富孩子的绘画表现技法;利用教师点评和孩子自评和互评的方法帮助孩子认识到自己作品中构图、涂色等方面的优缺点,形成共同学习,共同进步的氛围。同时涂鸦区的卷轴长卷纸的投放特色还在于给了孩子一个更大的表现空间,不必拘泥于一张小小的、有限的画纸上,可以满足孩子所特有的大胆、夸张的表现欲望,培养孩子自信大胆的气魄。2、玩泥区玩泥巴是孩子们最开心的活动,泥塑活动也是民间美术中比较重要和突出的内容,泥塑艺术蕴涵着浓厚的民间艺术特色,值得继承和发扬。我们结合泥塑教学的研究,特地开辟这个创作区,提供各种工具材料,让孩子们可以在这里尽情地玩泥巴,在动手操作中提高动手能力,培养想象力、创造力等,同时该工作室也成为泥塑课题组教师实践研究的基地。幼儿在玩泥区的活动中,既动手又动脑,他们不断地探索和塑造,其过程是一种积极的情绪体验,完成一件作品时都流露出一种愉悦的、放松的情绪。每次活动结束,幼儿都争着来介绍自己的作品,有些作品看似不象,但幼儿富有童趣的讲述会使你惊叹。幼儿充满想象、富有童趣的介绍使他们充满了成功感,充分体验到了泥工活动的快乐,也让幼儿在想象和创造的世界里遨游。3、纸艺区这里是一处以剪纸、折纸、撕纸为主要形式的创作区,剪纸、折纸、撕纸是民间美术中有着丰富教育元素的内容,也是幼儿非常喜爱的活动,我们结合纸工课题,把这里作为孩子们自由创作、教师们实践研究的基地。4、小制作创意区这是一个综合性的美术特色区,里面投放了多种美术活动的工具,全部敞开放置,幼儿可以自由选择使用材料的品种更是丰富多彩,收集的方式是教师、幼儿和家长平时一起不断收集和整理的废旧材料。孩子们在这里用纸盘进行装饰、用纸盒造型、用瓶瓶罐罐和饭勺做娃娃、用纸板设计面具等,孩子们可以大胆地想象、制作、表现,在各种丰富多彩的艺术创意活动中,陶冶情操、启迪智慧、拓展能力。让幼儿在美术专用室活动中学习技能、发挥想象、创意制作,不断提高美术特色技能,并努力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5、民间工艺区结合课题的开展,我们开辟 “民间工艺区”。我们为孩子们准备了印染、刺绣、编织等操作活动材料,这里民间艺术的氛围更为浓厚,并为孩子们提供了更丰富的材料,有供欣赏的作品,有供操作的材料,还有供展示幼儿作品的平台,进一步激发了他们的活动兴趣和审美情趣。活动形式则采取幼儿分组进行,这样,教师在关注全体幼儿的同时能更好地兼顾个别差异,加强个别指导。孩子们投入其中,尝试运用多种民间手工工具和材料表现自己的生活经验、情感和想象,体验创造的快乐,同时进一步增强了孩子对民间艺术的敏感性,初步萌发了对家乡民间艺术的喜爱之情。孩子们可以在区角活动中根据自己的兴趣去表现美、创造美,体验民间美术带来的乐趣。 (四)运用的实践效果两年来,幼儿园美术特色园所环境创设的实践研究课题的开展,为我园的环境创设、为幼儿的教育带来了生机与活力,促进了幼儿、教师和幼儿园的有效发展。1体现了办园理念、为形成美术办园特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通过开展幼儿园美术特色环境创设的研究,运用多种手段,激发幼儿主动参与环境布置的兴趣,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认识到美术特色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推进素质教育,为了更好地育人,为孩子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幼儿园形成了浓厚的美术特色活动环境,探索出形成美术特色环境的有效途径,在美术特色的基础上形成特有的办园优势,为幼儿终身发展奠基,促进幼儿园的可持续发展。2促进了幼儿的发展(1)激发了幼儿的情感美术特色环境的创设是幼儿在周围生活中,看得见、摸得着的,用浓郁的家乡教育环境去陶冶幼儿,无疑给幼儿带来了一道清新亮丽的风景。在主题活动中,幼儿对朝宗桥、巩华城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孩子们用乡土材料制作了“朝宗桥”和“巩华城”的模型等艺术作品,并展示在艺术长廊里,来告诉大家都要爱护、保护我们的家乡,激发了幼儿爱家乡的情感。 (2)发展了幼儿的能力在开放的美术活动区活动中,小朋友在鹅卵石画小鱼、鸭子、脸谱等;用各种贝壳进行由大到小排序或分类,将螃蟹壳上的数字和圆点对应,算式和数字对应,使幼儿的计算能力得到提高;让幼儿与他人合作到独立完成一件件作品,给幼儿充分动手操作的机会,体验成功的喜悦。通过经常性的动手操作,幼儿的小肌肉群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大脑也变得更聪明。在班级主题环境创设中,教师引导幼儿将作品布置在活动室的墙饰中,让幼儿主动参与环境创设,使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得到了交流和启迪,也使他们的成就感得以满足,同时给他们的生活环境增添了一份生机。他们从中找到了一种艺术感觉,在赏心悦目中得到精神上的满足,艺术上的享受,从而激发幼儿对折纸和美术活动的兴趣,培养幼儿的审美情趣。 (3)促进了幼儿的健康在美术特色环境的创设活动中,教师带领幼儿参加民族体育游戏、种植、采摘和徒步行走到稻田里参加收集材料的实践活动、参观巩华旧城、沙河清真寺和朝宗桥等社区名声古迹。开展远足活动,不仅使孩子们的体能得到锻炼,体质进一步增强,还培养了幼儿不怕吃苦,坚持到底的良好品质。更有意义的是带领幼儿走进大自然,不仅开阔了视野、增长了知识,让孩子们受益匪浅。3促进了教师的发展(1)引发教师对环境创设观念的转变在幼儿园美术特色环境创设中,教师的教育观念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她们开始用整合的观念来重新审视环境布置所呈现的内容,她们更关注孩子的兴趣与需求,更关注时代的特征。在环境创设中教师善于引导幼儿与环境相互作用,在指导幼儿环境创设时,改变以往幼儿只是环境创设的“看客”为幼儿是环境创设的“主体”,可以自由发挥自己的特长,发表自己的观点。其次教师给幼儿自主选择和使用材料的权利,在环境创设中,幼儿可以自由选择材料,自己决定做什么,怎么布置,并把材料放置在方便幼儿取放的地方,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便于幼儿不断地与环境材料相互作用。学会了利用主题活动融合美术环境创设的新形式,形成了“主题经验表现”的新模式。“换一种眼光,享受孩子的世界”,这是一位教师、发自内心的深切体会。(2)促进教师各方面能力的提高幼儿园美术特色环境的创设为我园教师能力的提高开辟了一个良好的途径。在班级主题墙创设评比活动和区角活动评比中,教师发挥了各自的优势,创造出各种美术特色的教育环境,提高了教师的动手操作能力。通过美术环境创设评比活动,使教师的美术创作能力得到了提高。通过“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的研究,老师们拟定实验计划、实验方案,注重各种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分析,一批具有科研能力的骨干教师队伍已形成。两年的美术特色教育环境创设教学实践,教师的教学能力、指导能力显著提高。(3)激发教师参与教科研活动的热情在幼儿园美术特色环境的创设中,教师能积极总结经验,并将经验加以总结,撰写的多篇论文或案例在市、区获奖,教师的艺术作品和辅导的幼儿艺术作品多次获奖。4促进了家长的发展在实现美术特色环境创设的过程中,我们经历了由家长的观看欣赏按照教师布置要求做到体现家长主体性的积极参与。其间让我们深刻的感受到了家长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资源,家长运用各自擅长的知识和技能拓宽了环境创设表达、表现的途径和手法。由于家长的积极参与给教师和孩子更开拓了视野,我们经常邀请家长参与幼儿园的各种美术活动,在美术特色教育环境创设中,有了家长的积极配合,给我们的工作增添了快乐,同时也提高了家长的素质。八、分析与讨论1美术特色环境的创设要与教育目标相一致。为了保证环境的教育性,必须让环境的每一部分都有利于幼儿体、智、德、美各方面的全面发展。因此,在环境创设时应目标明确,而且要把目标落实到月计划、周计划、日计划以至每个具体的活动中,以教育目标为依据,与教学内容相结合来创设环境。2美术特色园所环境创设要体现动态性。环境的动态性包括两层意思:一是指环境的创设要根据教育和幼儿发展需要不断发展变化。二是指在不断更新环境的过程中,为幼儿提供更多参与活动和表现的机会和条件。如随着幼儿兴趣需要布置墙饰,而又随着季节的变化或是主题的变化而变化。可以是重新布置,也可以是逐步的深入与丰富。九、反思与展望通过本课题的实践研究,我们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仍有一些问题有待于进一步的改进与深入研究。 如:(1)美术教育资源挖掘还不够丰富;(2)如何使美术特色环境创设与教育目标高度一致。(3)如何创设具有动态性的美术特色园所环境等。这些问题,我们将在教科室和各位专家的指导下,我们将继续努力,力图通过本课题的后继研究,使教师明确创设环境的目的性,学会观察发现、思考归纳,做个有心人,收集、寻找到更丰富的材料来创设环境。让幼儿真正成为环境的主体,对所创设的环境产生兴趣,教师的“导”和幼儿的“学”才会发挥最大的作用,真正实现师幼互动,切实做好幼儿园美术特色环境创设工作。参考文献:1、楼必生、屠美如:学前儿童艺术综合教育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10月。2、孔起英:学前儿童美术教育,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12月。3、皮连生:学与教的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5月。4、霍力岩:学前教育评价,北京师范大学,2000年3月。5、潘进芬:兴趣、技能、创造三位一体教学尝试,早期教育,发表时间(2006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