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案例分析)妈妈我想要——幼儿自我延迟满足能力培养的个案分析.doc

    • 资源ID:2545121       资源大小:20KB        全文页数:4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8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案例分析)妈妈我想要——幼儿自我延迟满足能力培养的个案分析.doc

    “妈妈我想要” 对幼儿自我延迟满足能力培养的个案分析一、个案背景现今的孩子大都是在宠爱的包围中长大的。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他们想要什么就能得到什么。几个大人围着一个孩子转的情况日渐严重。任性、脆弱、自我成了大多数孩子普遍存在的问题。也直接导致幼儿自我延迟满足能力的缺失。而有些家长并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认为孩子年龄小,不必当真,哄哄他或满足他就是了;而有些家长也意识到孩子身上出现的问题但往往束手无策,听之任之。然研究表明,幼儿自我延迟满足能力的差异,能够预测孩子在儿童期、青春期、大学时期的学业成绩以及应对挫折的能力、遵守规则和执行任务的能力等一系列认知和社交能力。二、个案情景再现及原因分析四岁多的豆豆妈妈对我讲了这样一件事情。一个周末,母女俩一起去商场购物,快到中午的时候,妈妈准备带女儿回家吃午饭,女儿却盯着商场一层的麦当劳不肯迈步。妈妈见此情景就说,我们不是说好了回家吃午饭的吗?女儿说,可我想吃一点点麦当劳的东西不行吗?妈妈看到女儿迫切的眼神,接着说,如果你今天不吃麦当劳的话,我会在下个星期带你来吃麦当劳的儿童套餐,还能得到小玩具呢。结果女儿站在门口哭着说:“我现在又看不到玩具,我还是要吃麦当劳。”发生在豆豆身上的这种常见现象,反映了心理学研究中一个重要课题自我延迟满足能力的缺失。自我延迟满足能力是一种甘愿为更有价值的长远结果而放弃即时满足的抉择取向,以及在等待期中展示的自我控制能力。自我延迟满足能力的发展,它能预示个体成熟,社会适应,健康发展的一种变量。了解幼儿的自我延迟满足能力的特点及影响幼儿自我延迟满足能力获得的因素,有利于培养幼儿的自我控制能力,促使幼儿健康成长和发展,这对家庭和社会都具有重要意义。延迟满足,培养他们的良好性格,这将是送给孩子终生受益的一份厚礼。三、个案干预措施及策略在对幼儿的自我延迟满足能力进行有效培养前,我们不能单纯仅凭幼儿的表面行为,去判断是否缺乏自我延迟满足能力,而应在培养前后通过更为正规的测试对其进行本质上的考察,这样才可以衡量培养前后的真实变化,了解真实效果。我们通过两种可行的措施,判断幼儿自我延迟满足能力的水平。第一种是表现生活情境的现场小实验,我们在幼儿活动室内就可以进行,旨在考察幼儿在面临小的即时奖励和大的延迟奖励之间如何做出选择,以及在需要等待的情况下是如何表现的。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下豆豆在我们创设的两种生活情境中的表现。情境一:做好事得玩具。老师告诉豆豆,每做1件好事就可以得到1朵小红花,得到3朵就可以给他1件小玩具;如果不要玩具,再坚持得2朵花,就可以自己挑1件喜欢的玩具。老师问豆豆如何选择。豆豆摇摇头,说:“我只要1件玩具就行了,否则还得继续等,我想先玩。”情境二:分苹果。午餐时,老师分苹果,有一个比较小,老师说谁这次吃这个小苹果下次就可以吃最大的苹果。老师问豆豆如何选择。豆豆满脸疑惑地问:“我为什么要下次吃最大的,我现在就想吃!”第二种是必须在安静的房间中进行的选择等待实验,旨在考察豆豆在延迟满足期间如何进行等待及所使用的延迟策略水平如何。大体过程如下:向豆豆呈现一个大的救火车和一个小的卡车,并在地上演示。然后放在桌子上,同时放一个门铃,问豆豆更喜欢哪一个玩具,如果他选择大救火车,便可以说:“我必须到隔壁房间做点事,等我把事情干完后回来,你就可以玩这个救火车了。如果你不想等,你可以按铃,我听见铃声就回来,但是你就不能玩这个大的救火车了,你只能玩这个小卡车。我不在时你也不能玩车,如果你玩了,我回来后你就不能玩这个大救火车了。”然后,向幼儿提出以下3个问题:“等我工作完自己从房间里出来,你可以玩哪辆车?”“如果你不想等了,该怎么办?”“你按铃把我从房间里叫出来,可以玩哪辆车?”如果幼儿回答正确,便可以说“我走了”,然后离开房间。在隔壁房间,我们用秒表记时15分钟,或者记时到儿童按铃或玩车的时间。在该情境中,豆豆最终以按铃结束等待,等待时间为9分28秒,在中班幼儿中处于中等水平,在等待时间,豆豆将注意力大部分集中在大的救火车或小卡车上,偶尔将目光朝向天花板,几次试图按铃,最终选择按铃结束等待,选择小卡车。豆豆的表现已经可以充分说明有必要对豆豆进行相应的自我延迟满足能力的培养了。那么,该如何对同豆豆一样缺乏自我延迟满足能力的幼儿进行培养呢?我们根据著名心里学家有关幼儿自我延迟满足能力结构、影响因素和发展特点的研究,从延迟选择与延迟维持两个阶段入手,制定了一套适合中班幼儿玩的活动方案,开始了有的放矢的培养。延迟选择能力培养重点树立延迟动机。幼儿通过模仿老师、同伴或者故事中的主人公的延迟选择行为而树立坚定的延迟选择动机。在面临马上可以得到的小奖励和需要等一会儿才能得到的大奖励之间的选择时,会主动选择大奖励物。延迟维持能力培养重点使用延迟策略。只有掌握了有效的延迟策略,才能帮助孩子降低由于等待引发的挫折感和焦虑感,而维持延迟等待,最终得到大的奖励物。在此,我们提出三种有效的延迟策略,包括自我分心策略、认知转化策略、任务言语策略。自我分心策略。让幼儿学会在等待期间,通过唱歌、跳舞、玩手指游戏以及想有趣的事情等外部行为或内部心理活动,使自己的注意力从奖励物上转移,从而使等待变得愉快轻松。比如,我们设计的等待玩具活动,目标是让幼儿学会在等待期间将注意力转移到其他事物上,使等待变得容易。首先,教师创设并引导幼儿进入等待情境。教师1:“玩具拿去清洗消毒了,让XX老师去帮我们把玩具拿回来,好不好?要求就是小朋友们必须做到不离开椅子,不随地乱走,否则不能玩玩具,听懂了吗?”教师2:“我很愿意为可爱的小朋友们服务,你们一定要耐心等我回来啊。”教师1引导幼儿使用自我分心策略,先让个别幼儿进行表演,教师对其进行鼓励,并做总结;组织全班幼儿听故事,再根据故事内容简单提问,并请幼儿回答,然后说:“取玩具的人一定很多,我们还得再等XX教师。”请等待中表现较好的个别幼儿示范一些无声动作,组织其他幼儿模仿。当教师2带回消毒并晒干的玩具,按组分发到每个桌子上时,教师1要求幼儿坐好,保持安静,不许动玩具,否则也不允许玩玩具。最后,教师1结束等待情境,并做小结。认知转化策略。在延迟等待期间,幼儿可以将奖励物在认知上想像成为其他事物,来缓解幼儿由于等待而带来的挫折感与焦虑感。比如,我们设计了活动小鱼不上钩,让幼儿学会将事物想像成其他事物,来抵御诱惑进行等待。教师创设游戏情境:幼儿扮演小鱼,在回家的路上,教师1扮演“渔夫”,分别向每组出示系着香蕉作为“诱饵”的钓鱼竿,将“钓鱼竿”向周围摇晃,让每个幼儿尝试纵跳起来去“吃”香蕉,但一吃到香蕉就要被渔钓走,不能再玩游戏。而教师2扮演的“鱼妈妈”会提醒幼儿,如果成功回家可以得到更大的奖励。然后,教师2引导幼儿使用认知转化策略:如果把系在鱼竿上弯弯的香蕉,想像成夜晚天空中的弯弯的月亮,只能远远地看,不能吃,就不会那么想吃香蕉,也就不会被“渔夫”钓走了。诱惑物改变后,重复游戏一次,适当强化。任务言语策略。在延迟等待期间,幼儿用与等待任务有关的言语提醒自己,如“等阿姨回来,我就可以吃到两个巧克力了”等,直到达成目标为止。为了使豆豆树立坚定的延迟动机和熟练掌握以下有效的延迟策略,我们和家长双管齐下。首先,老师从思想上指导家长应该懂得孩子无法抵制诱惑是可以理解的,重点在于鼓励孩子尝试去抵制眼前的诱惑,而不在惩罚,更不能因承受不住孩子哭闹而最终做出妥协;其次,老师指导家长在生活中的延迟情境里,身体力行为孩子做出延迟选择和使用延迟策略的榜样,从而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再次,指导家长巧设选择或等待的生活情境,不再是孩子要什么就立刻满足,而是鼓励孩子等待,让孩子有机会将在幼儿园里学到的延迟策略应用于生活中,进一步巩固强化在幼儿园中所学到的延迟策略。四、个案培养结果经过10周的促进干预,为了突出培养的有效性,再次对豆豆的自我延迟满足能力进行评定。发现在做好事得玩具情境中,豆豆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暂时不要玩具,再坚持2朵花,然后挑1件自己喜欢的玩具;在分苹果情境中,豆豆选择了这次吃小苹果,接过小苹果高兴地吃起来。在Mischel的选择等待范式实验中,将即时奖励改为一个巧克力豆,延迟奖励物改为两个巧克力豆,以免造成重复,豆豆表现为选择两个巧克力并坚持等待完规定时间15分钟,最终得到两个巧克力豆,并且在等待过程中多次自发使用了三种策略:通过玩手指游戏、说儿歌给自己听等来分散自己的注意力;其自言自语,“巧克力豆像泥巴球,不能吃”;用言语提醒自己,“等阿姨回来了,我就可以吃两个巧克力豆了”。总体来看,正是由于豆豆树立了坚定的延迟动机并掌握了有效的延迟策略,才使得他在培养后的生活情境以及自我延迟满足实验范式中的等待,比培养前的那次要愉快轻松得多,并最终完成等待任务,获得大的延迟奖励物。

    注意事项

    本文((案例分析)妈妈我想要——幼儿自我延迟满足能力培养的个案分析.doc)为本站会员(文库蛋蛋多)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