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学习与职业发展任务04作业——12会计本陈静.doc
-
资源ID:2541863
资源大小:17.50KB
全文页数:2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终身学习与职业发展任务04作业——12会计本陈静.doc
第四次形考测试题(第五篇、第六篇)_0001一名词解释1. 劳动法律关系: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依据劳动法律规范,在实现社会劳动过程中形成的权利义务关系。2. .工作责任心:是指个人对自己工作所负责的认识、情感和信念,以及与之相应的遵守规范、承担责任和履行义务的自觉态度。二、 简答题(共 6 道试题,共 60 分。)1. 如何克服拖延的坏习惯?答:应该意识到,拖延问题并不能消灭问题,却会使麻烦越积越多,最好的办法是马上启动。随时提醒自己:不要被惰性所控制。如果工作太复杂,可以将其分解为许多小工作,一个一个攻破。要成为一个高效的工作者,第一要务就是减少手边的待办事项,时时刻刻谨记:不要拖延,立刻动手做。在此,建议如下:(1)建立短期目标。(2)设定固定的行动时间。(3)向你信得过的人寻求帮助。(4)用适当的词语激励自己。2. 怎样理解劳动合同订立的合法原则?答:我国劳动法第17条规定,订立和变更劳动合同,应当遵循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劳动合同法第3条第1款规定,订立劳动合同,应当遵循合法、公平、平等自愿、协商一致、诚实信用的原则。可见,订立劳动合同应当遵循以下基本原则。(1)合法原则(2)公平原则(3)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4)诚实信用原则。3. 如何培养每个人工作中的进取心?答:(1)要有“永不满足感”。(2)要有远大的目标。(3)先把眼前的工作做好。(4)坚持好问的态度多听别人的意见。(5)勤学习多自省工作中的不足。(6)不计报酬主动工作。(7)遇到困难迎难而上。4. 劳动争议的调解程序有哪些?答:1.申请调解2.争议受理3.调解前的准备4.实施调解5.调解协议执行5. 如何进行个人团队精神的培养?答:在知识经济时代,竞争已不再是单独的个体之间的斗争,而是团队与团队的竞争、组织与组织的竞争,任何困难的克服和挫折的平复,都不能仅凭一个人的勇敢和力量,而必须依靠整个团队。只有把自己融入团队之中,依靠集体的力量,才能取得个人难以实现的优秀业绩。具有团队精神是一个人事业成功与发展的前题条件。而要提高自己的团队精神,就必须在工作实践中不断培养和锻炼。建议有以下几点:(1)团队目标至上。(2)找准位置。(3)积极乐观。(4)平等友善。(5)创新合作空间。(6)善于交流。(7)接受批评。总之,一个人要想在工作中快速成长,就必须依靠团队、依靠集体的力量来提升自己。善于合作、有优秀团队意识的人,整个团队也能带给他无穷的收益。6. 如何学会倾听这种人际沟通的基本技巧?答:(1)倾听时要专注。(2)不做价值判断,不作褒贬。(3)仔细捕捉对方表达时的语言和非言语信息。(4)表达共同的感受。(5)交谈要注意控制自己的情绪。(6)答复与回应时保持融洽的气氛。这些原则就是倾听的专注性原则、反应性原则和有效性原则。用这些积极的、有创造的、敏感准确的方式去倾听,会使对方渐渐从面具中走出来,与你确立一种开放而又真诚的互助关系,这样的关系是人际关系中合作的基础。三、案例分析题(共 1 道试题,共 20 分。)张某是甲有限责任公司的技术员,与公司签订了为期5年的劳动合同,在合同期内,张某以工作较累为由,口头提出与甲有限责任公司解除劳动合同,甲有限责任公司未予答复。过了12天,张某被乙股份有限公司录用,张某又与该股份有限公司签订了劳动合同。张某到乙股份有限公司上班后,甲有限责任公司生产受到影响,要求张某回公司上班,同时与乙股份有限公司联系,希望其解除与张某的劳动合同,但乙股份有限公司不同意与张某解除劳动合同关系,张某也不同意回甲有限责任公司上班。问题:(1)张某与甲有限责任公司的劳动合同是否已经解除?(2)乙股份有限公司在本案中是否应承担责任?答:(1)张某与甲有限责任公司的劳动合同未解除。因为不符合劳动合同解除的法定程序要件。因为劳动法规定:“劳动合同任何一方当事人提出解除劳动合同,除法律有特别规定外,应当提前一个月以书面形式通知对方”,另劳动合同法第37条规定:“劳动者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3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本案,张某只以口头形式提出解除与甲有限责任公司的劳动合同,并且从其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到其被乙股份有限公司录用,不到30日,甲有限责任公司对其要求也未作答复,因而协商解除合同不成立。(2)根据劳动法第99条规定:“用人单位招用尚未解除劳动合同的劳动者,对原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该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承担连带赔偿责任”,劳动合同法第90条规定:“用人单位招用与其他用人单位尚未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劳动者,给其他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连带赔偿责任。”因此,乙股份有限公司应承担连带赔偿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