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教育小学语文教学设计与反思《乌鸦喝水》.doc
-
资源ID:2541701
资源大小:31KB
全文页数:4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继续教育小学语文教学设计与反思《乌鸦喝水》.doc
继续教育小学语文教学设计与反思乌鸦喝水课题乌鸦喝水科目语文课时 1课时提供者赖全玉单位:信丰小江中心小学教材分析乌鸦喝水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一年级下册第19课。这一单元的主题是“遇到困难怎么办?动动脑筋,你一定会有解决的办法”。课文讲的是一只乌鸦口渴了,发现了一个瓶子,可瓶口小,水不多,它放进石子喝着了水的事,可以看出乌鸦很聪明,遇到困难能想办法解决。这个故事内容简单明了,一年级学生大多听过。设计理念创设实践活动,给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机会。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开掘学生的创造潜能,激活学生的思维和想像力。尊重学生的个性,重视学生的自我反思,相互评价,促进学生的发展。注重学生在语言实践中感悟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学情分析 本篇是童话,内容浅显易懂,又配有插图,它借助乌鸦喝水这件事,告诉学生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只要肯动脑筋,就能解决问题的办法。根据一年级孩子的年龄特点,教师要创设良好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情境中学习语文知识、感知理解课文,从而锻炼语文能力,提高语文素养。 教学目标1感受乌鸦由找水的着急到喝着水高兴的变化过程。能用“渐渐”说话。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3喜欢这只遇到困难能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乌鸦。教学重点和难点1.读准翘舌音、平舌音、前鼻音和后鼻音的字,准确掌握"找、看、放、升"的字形。理解"到处、升高"的意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提示生字音、形、义的联系,帮助学生牢固地掌握字形。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预设学生行为设计意图一、形象揭题,学习生字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三、以读为主,学习课四、朗读课文,巩固生字 1.一幅画有瓶子、小石子、大石块和草叶的背景图及一只头可以活动的乌鸦(可用破硬纸板做)。有条件的可准备一个与插图相仿的玻璃瓶,瓶子里装好半瓶水,一堆小石子。2分别抄录4段课文的4块小黑板。3生字卡片。4让学生留意观察或做一做:一只装满白开水或饮料的杯子,加入一些冰糖,水会怎么样?5 板书设计 乌鸦喝水水不多 口又小喝不着放石子喝着 一、复习检测。1读词卡。2找朋友游戏连字成词。二、提出问题,合作初步解疑。1读课题,质疑,梳理问题。2自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顺。3指名读13自然段,思考提出的问题。44人小组讨论交流读懂的问题。三、读中感悟喝不着水的原因(学习第一自然段)。1指读第一自然段,思考:乌鸦为什么一开始喝不着水?2朗读指导。着重指导“到处”、“水不多”、“口又小”,读出乌鸦喝不着水着急的语气。3学生自我评价朗读。四、合作探究学习第二、三自然段。1过渡语:看见一个瓶子,瓶子里有水。可瓶里水不多,瓶口又小,怎么办呢?现在你们就是这只乌鸦,你们来想想办法。2学生自读二、三自然段。3四人小组合作研究乌鸦是怎么喝上水的?边研究边做实验。4交流合作结果。5理解“渐渐”一词的含义,能用它说话。6指导朗读二、三自然段,学生自我评价。7发散思维:如果旁边没有小石子,你们该怎么办呢?同桌讨论、汇报。五、学会背诵的技巧六、复习巩固。1看谁读得最快。(1)乌鸦口渴要喝水。(2)瓶口小,水不多,可是乌鸦还是想出办法喝着了水。(3)夏天到了,天气渐渐热起来了 【在“找朋友”的拍手游戏中巩固认字,激起学生学习兴趣,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把阅读和质疑问难结合起来,让学生在读中学会问,在疑中加强读,使其在阅读中提出问题,初步交流阅读中发现的问题。】【以读为主,通过范读、引读、自由读、指名读的朗读方式,指导学生在读中熟悉课文,理解课文,使学生在多读中悟得读的方法,在多读中悟情。【根据学生喜新求变、活泼好动的天性以及形象思维为主的特征,把实践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合作动手做实验,激发兴趣,调动思维,让其在生动活泼的形式中自然而然地达到“以做促读”的目的。】【识字是低段年级语文课的教学重点,根据学生记得快忘得快的特点,在课前以游戏、词卡形式复习,在课后把学过的字放进旬子里,既巩固认字,同时又积累了语言,这样反复再现,强化记忆。【识字是低段年级语文课的教学重点,根据学生记得快忘得快的特点,在课前以游戏、词卡形式复习,在课后把学过的字放进旬子里,既巩固认字,同时又积累了语言,这样反复再现,强化记忆。】 板书设计(19乌鸦喝水) 乌鸦喝水-水不多-瓶口又小-喝不着-放石子-喝着水 学生学习活动评价设计 朗读训练、词句训练和写字训练是低年级阅读教学的重点。张灵老师执教的乌鸦喝水一课,很好地突出了低年级教学重点,比较圆满地完成了教学任务,较好地体现了新课标的一些要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突出语文的实践性。课标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注意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张灵老师教学中引导学生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动口、动脑、动手,读、画、议、写,在语文实践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和多种能力,如:朗读能力、识字能力、思维能力等。、注意学习方式的变革。课标指出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本课教学中,石落水涨这一现象学生是通过动手实验来获取信息的,但教师并不仅限于通过试验获取感性认识,而是引导学生追根问底:水涨有什么特点呢?在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中,学生既有自主思考的,也有合作进行的实验与交流,既培养了学生的观察思考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探究意识,并且注重体现语文课的特点,在实践中理解词语,感悟语言。这些教学环节的设计都融入了新的教学理念,可谓匠心独运。、将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落到实处。万丈高楼平地起,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需要落实到每节课中,甚至每个教学环节之中。整节课中,张灵老师引导学生朗读感悟,培养语感;实验探究,发展思维;背诵运用,丰富积累。培养了学生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口语交际能力,促进了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教学反思学习过程是学生主体在具有主观意志作用下亲自实践的过程,我在课堂中创设了学生主动参与的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给学生提供了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机会,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如文中二、三自然段写乌鸦想办法喝着水,传统的教学通常是教师演示,让学生理解喝着水的过程,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状态。为了让学生尝试探索新知的经历和获得新知的体验,我设计了让学生在自读课文的基础上,4人小组合作动手做实验,研究乌鸦喝着水的过程。学生实验完成后,不禁发出:“哟,水真的升高了!“兴奋之情溢于言表。这时,讲解是多余的,通过合作实验,学生主动悟出了乌鸦是怎么喝着水的。由于设计的实践活动符合一年级学生的特点,很好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在读一读课文、做一做实验、说一说实验过程中兴趣盎然地学习语文,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