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版小学科学教材六级上册《定滑轮和动滑轮》教学实录.doc
-
资源ID:2541325
资源大小:17.50KB
全文页数:7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科教版小学科学教材六级上册《定滑轮和动滑轮》教学实录.doc
定滑轮和动滑轮课堂教学实录 师:能有机会与小朋友们共同上一节科学课,我感到非常高兴,所以特意给大家送上一首嘹亮动听的歌曲。等一会儿我放歌曲时同学站起来,严肃一点,眼看着黑板上面的五星红旗,大家一齐用雄壮有力的声音唱出来。师:请同学们先猜一猜这首是什么歌曲。(学生思考并猜测)师:谁给同学们汇报一下?生:我觉得这首歌曲对祖国有关。生:我发现教师刚说的话和提出的要求,这首歌应该是国歌吧。师:刚才两位同学说的都有道理,正是一首我们在每星期一或者有重大意义节日升国旗的时候唱起来的国歌。(教师开始播放升旗片段,同学们以深情之声唱起来。)评析:教师用学生喜闻乐见及多煤体的形式引入新课的学习,激发了学生探究的新知识,而且也隐含了“动滑轮和定滑轮之间的作用”这一理念。师:升旗时,大家想过没有,它为什么轻轻一拉绳子,旗帜就能升得那么高?生:我认为有一个轮子在转动,一拉绳子,轮子起着润滑作用,旗帜就能轻轻升上去。生:不对,如这样太费力了,应是有一个轮子当拉绳子时就会活动,使拉绳更垂直向上动力,故此,轻轻一拉绳子,旗帜就能升到杆顶上了。生:我认为这种说法也不对,只有一个会动的轮子也不能这么轻轻一拉绳子,旗帜就能升得那么高。生:可在旗杆顶部把轮子固定不变,让它的绳子不会偏动才可以轻轻一拉绳子旗帜就升到顶杆上。师:大多数同学会想到可能与旗杆顶部的轮子有关,为了进一步研究升旗的秘密,让我们来模拟一个升旗的装置吧。(老师板书:动滑轮和定滑轮)评析;在观察升旗过程,让学生有感性的认识。通过体验、交流、汇集学生对升旗的认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和学生的发散思维。生齐:好。师:请看老师出示的幻灯片,同学们利用提示组装升旗的装置。请你边操作边观察,并说说你发现了什么?(学生分小组操作并观察)师:操作好了没有?生:好了。师:哪一小组的同学愿意把自己操作中发现的情况告诉大家?生:当我向下抖动绳子的时候,旗杆顶部的轮子是固定不动的。师:你真聪明,观察得很仔细。那么,我们把这种像旗杆顶部的轮子一样,固定在支架上不随重物移动的轮子叫做定滑轮。生:当我们向下拉动绳子的时候,挂有旗帜的那部分绳子会向上移动。生:由于这个轮子是滑轮,轻轻一拉绳子就把旗帜升到杆顶部了。师:你们真棒。师:那么是什么起了作用?这说明定滑轮有什么作用呢?生:说明利用定滑轮,可以改变动力的方向。师:不错,我们发现定滑轮可以改变力的方向。那么,定滑轮是不是也有省力的作用呢?我们可以怎样来研究这个问题。生:应组装一个定滑轮来做个实验,就清楚了。生:老师,我们一起来研究好吗?师:很好,现在就找来铁架台,在其上面固定好一个滑轮,并穿好线绳,各组同学讨论一下,统一了意见,再开始进行做实验。(学生分小组实验,教师巡视指导)评析:讨论后再做实验,发挥学生的相互作用,培养与他人合作的能力,是将来适应社会、生活、工作必需的素质。师:小朋友们实验结束没有?生:实验好了。师:哪组的小朋友愿意把他们的实验结果展示给大家看。生:(上台展示)我们在滑轮两边的绳子上任意挂上一些钩码,它们平衡了,所以定滑轮是不省力的。师:在小组实验里,我们有没有发现什么问题?生:老师我发现了他们不是先一步一步实验挂钩码或假设两边同时挂相同的钩码,结果都一样的。师:真了不起,谁能将定滑轮的特点完整复述一遍?生:我能行!利用定滑轮不能省力,但是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评析:教师在学生的探究活动过程中,不停地巡视,了解各组的实验进展情况并做及时辅导,教师是学生探究活动的引领者、参与者和合作者。师:刚才,我们研究了定滑轮的特点。那么有些同学已经在想了,有定滑轮,那是否有动滑轮呢?生齐:应该有吧。生:老师,我们可否再来做这方面的实验呢?师:好,大家兴趣很浓,我们就来研究动滑轮吧。(教师播放相关的录像片段)师:看,在搬运货物时,我们常看到这样的情景,那么像这样可以随着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我们把它叫动滑轮。生:老师,动滑轮一定有它的特点?可不可用实验来证实一下呢?师:研究动滑轮时,我们需要到哪些材料呢?你打算按照什么样的步骤来研究呢?(学生分小组讨论,制定一个可行的研究计划)师:哪组来汇报一下探究计划?第三组生:研究动滑轮的计划首先研究需要的材料、研究的步骤就可以了。生:还应该有研究发现与结论更好了。师:还有问题吗?没有问题我们用掌声对他们的研究计划表示祝贺。(学生鼓掌)师:第二小组开始汇报时要注意不要重复别人的内容,要提出自己的发现和问题。哪个小组愿意上来和大家交流? (第八组汇报告后)师:有问题吗?生:没有。师:都没有问题。生:没有。师:都没问题,我来提个问题好吗?(师生间的平等对话)第八组生:好。待添加的隐藏文字内容3师:刚才你们提到研究的材料、步骤、发现、结论都非常有创意。请问你们研究计划完美了吗?第八组生:可能还没有那么完美吧!师:你们应该考虑到画出实验示意图,那么就更清晰了。生:(沉思)这样的研究计划变得更完美无缺了。师:你们就按照计划写出的项目进行研究。评析:通过小组交流,让大家了解各自的研究计划,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如果能让学生对别的组的计划提出自己的建议,就更好了,更能达到交流的目的。生:好的。我们用铁架台做支架,把绳子的一端固定在支架上,绕过动滑轮向上提(这里可用橡筋或测力计),动滑轮下挂重物。生:老师,我们发现动滑轮能省力,但不可把物体移动。生:原来定滑轮与动滑轮有区别的。师:使用动滑轮大约省一半的力,但并不能改变动力的方向。师:你们同意我的说法吗?生:同意。师:如果说滑轮也是一种杠杆,你能找到它的三个点的位置吗?你能试着用杠杆的原理来解释它的作用的不同吗?生:(爽朗地)可以。生:老师,我们尝试用图示法来解释可能更明白。(小组讨论、思考)师:谁可以在黑板上画出图示法,并找出它的三个点的位置来。(学生纷纷举手并说老师我能行)师:有了图示我们清楚地看到定滑轮不能省力,但是可以改变力的方向;动滑轮可以省力,但是不能改变力的方向。评析:这是一种尊重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思维的渗透。不是通过实验获得的规律,即使是正确的,只能作为已有经验,而不能模糊刚才的研究。孩子已经自觉地理解了本课要求掌握的知识,相信他们在以后的实验中也都会这么做,这就是科学探究能力的发展,我们看到了孩子在成长,在进步。师;时间过得真快,一下子一节课过去了,在和老师说再见之前有什么话想说吗?生:老师,这节课真有意思,让我们不仅学会了假设 验证 结论来解决科学上的问题,还大开眼界。生:老师希望你今后还能来给我们上课。师:下课继续观察一下还有哪些地方应用了定滑轮和动滑轮,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方便,行不行?好,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