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的种子30昆虫躲猫猫 情境阅读绘本系列活动设计.doc
-
资源ID:2537728
资源大小:21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幸福的种子30昆虫躲猫猫 情境阅读绘本系列活动设计.doc
参考教案一:大班早期阅读:昆虫躲猫猫活动目标:1、有兴趣阅读知识性刊物。2、初步了解动物自我保护的一些方法和现象。活动准备:1、图画书人手一本。2、能藏在身上不易被发现的物品等。活动过程:1、玩“找一找”的游戏:教师在自己的衣服上系上一件与衣服色彩相似的物品让幼儿找,并请幼儿说说为什么寻找这个物品会比较困难。2、拿出图画书让幼儿找一找画面里藏着的昆虫。引导幼儿仔细观察昆虫以及它与所处的外部环境之间的关系,并能用较详细的语言描述。3、一起翻阅图书,将各种昆虫各自的保护方法介绍给幼儿,让幼儿试着讨论昆虫为什么会有以上的本领。通过讨论,简单了解动物为了适应环境才具备了这些神奇的本领。4、请幼儿结合自身生活经验思考一下,除了这本书上介绍的昆虫,还知道那些动物具备类似的本领。5、教师阅读书上的文字,幼儿聆听。6、活动后,把图画书放在阅读角供幼儿仔细地观察、阅读。参考教案二:活动设计思路: 在进行读本的前三个课时时,孩子们对昆虫的兴趣非常浓厚,每次阅读分享时,孩子们都爱不释手。尤其是对读本中的昆虫非常好奇。孩子们都生活在城市中,对自然界中的昆虫、动物有着天生的兴趣,所以我把昆虫躲猫猫(第四课时)作为我这次教学的内容。 中班孩子已经对汉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大多数已经回写自己的名字,所以在这个活动中,利用孩子们感兴趣的内容,让孩子认识汉字的结构,达到一举两得的目的。 活动名称:早期阅读昆虫躲猫猫(第四课时) 活动目标:1、能根据特征寻找昆虫并认识相对应的汉字。 1、观察汉字“螳螂、蚱蜢、蠖、蝶、蛾、蝉”的相同部分。 2、知道汉字有偏旁部首的组成特点。 活动重点:能根据特征寻找昆虫并认识相对应的汉字。 活动难点:知道汉字有偏旁部首的组成特点。 活动准备:1、背景图一张,各种昆虫图片若干及相对应的汉字。 2、部首卡片“虫”。 3昆虫躲猫猫纸张人手一张、笔。 活动过程:一、 教师通过提问引出昆虫,调动幼儿学习兴趣。 1、教师:小朋友们:我们分享过一本书昆虫躲猫猫,你们还自己的都有哪些昆虫吗?。 2、幼儿思考并回答问题。 二、幼儿以猜谜的方法找出躲藏在草丛中的昆虫。 教师说出昆虫的特征,幼儿找出相对应的昆虫,并出示相对应的汉字,幼儿认读。 三、了解汉字的结构和“虫”字旁的字意,引导幼儿发现汉字的共同特点。 1、教师:这些字宝宝有一个共同的共同地方,你们发现了吗?(都有一个“虫”字旁) 2、教师与幼儿共同讨论和虫有关的汉字。 3、“虫”字旁代表了什么意思?带有“虫”字旁的汉字的意思一般和什么有关呢? 四、我们一起来找“虫”字。 1、教师出示一些汉字 ,提出问题:你们看看他们有“虫”字旁吗? 2、幼儿将“虫”字旁的汉字指出来。 五、完成昆虫躲猫猫纸张 教师出示昆虫躲猫猫纸张,讲解纸张作业,幼儿完成。教师讲评。 六、教师小结:平时生活中我们还会遇到一些“虫”字旁的汉字,你们要注意观察,如果遇到了让爸爸妈妈写下来带到幼儿园,我们大家一起来认识。 教学反思: 整个环节进行下来感觉非常轻松,孩子们对每个内容都很感兴趣,从一开始的猜昆虫找昆虫认识昆虫的名字了解汉字的结构了解“虫”字旁的汉字纸张(寻找虫字旁的汉字)在整个环节进行下来,孩子们的思路一直跟着我,没有一个孩子不感兴趣的,在进行的纸张作业中,孩子们都能独立找出带有“虫”字旁的汉字,我认为这个活动比较成功。参考教案三:活动名称早期阅读昆虫躲猫猫适用年龄大班活动目标1.初步了解昆虫自我保护的一些方法与现象,理解“保护色”与“拟态”。2.学习细致的观察画面,享受作为“发现者”的乐趣。活动准备图书昆虫躲猫猫 昆虫图片 昆虫名字字卡活动过程教师活动幼儿活动一.谈话导入,引导幼儿分享“昆虫”经验。一.教师导语:再虫虫飞主题中,你们认识了哪些昆虫,对他们有多少的了解?二.教师导语:今天老师请来了几位昆虫朋友,你们认识吗?了解码?教师介绍,幼儿介绍昆虫(一一出示昆虫图片与字卡)幼儿调动已有经验,彼此分享幼儿通过教师的介绍,同伴的经验分享,了解书中p1p11中昆虫的外形特点。二.师生共同阅读图书,引进新经验。 一.出示图书,自主阅读p1p131.教师导语:这些昆虫爱玩躲猫猫的游戏,仔细找找看,他们躲在哪里?再书理,页码数字也爱躲猫猫,等一下要睁大眼睛仔细观察画面哟。(教师随幼儿的讲述出示相对应页图片)2.为什么同一种昆虫他们的颜色会不一样?教师:大自然中的昆虫为了保护自己,他们会把身体变得和身边环境的颜色一样,我们吧昆虫的这种本领叫做“保护色”。二.分享成功经验1.交流观察画面的成功经验教师导语:刚刚这些昆虫用保护色敬爱那个自己隐藏得很好,你们是怎么找到他们的?教师导语:你们介绍的方法真的好用吗?我们再来试一试。2.师生共同阅读p12p23,感知“拟态”(开展小组竞赛:谁先找到昆虫)教师导语:除了“保护色”,昆虫还会把自己装扮成敌人不会吃,不敢吃的东西,这种本领叫“拟态”。很多拟态高手就躲在书中,看看谁先发现。三.教师完整阅读教师导语:你还知道大自然中还有哪些躲猫猫高手?(斑马.变色龙)自主阅读p1p13说一说自己在书中第几页看见了哪个昆虫通过观察一组的图片,体验“保护色”的含义。分享成功经验,幼儿说一说自己观察的方法。 能有意识的倾听。三.活动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