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中以生活实践为载体提升学生道德认识的研究课题研究报告.doc
-
资源ID:2535934
资源大小:30.50KB
全文页数:8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中以生活实践为载体提升学生道德认识的研究课题研究报告.doc
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中以生活实践为载体,提升学生道德认识的研究研究报告一、研究的缘起我们之所以提出“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中以生活实践为载体,提升学生道德认识的研究”这一课题,主要是基于以下原因:(一)现代教育发展的要求。教育不仅仅是一种文化传承活动,而应理解为一种唤醒人的生命意识,启迪人的精神世界,建构人的生活方式,以实现人的生命价值的活动。要传递和交流人类经验,就必须把学校教育与社会生活密切联系起来。教育与社会生活联系,既是现代教育思想指导下的产物,更是现代社会发展的要求。生活是道德认识形成的出发点,也是道德认识践行不可避免的归宿,回归生活是品德教学的目的,是通向未来生活的一种手段,从人生历程来看,生活实践不但要贯穿学校生活的所有时段,而且超出这一时段向前向后延伸,是终身教育。道德认识一旦“理想化”,那道德认识只能成为一个与生活隔离的孤岛,为了弥补道德认识与生活的断裂,在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中,“以生活实践为载体,提升学生道德认识”便是合理的思路。(二)达成课程目标的需要。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中提出:道德寓于儿童生活的方方面面,没有能与生活分离的“纯道德的生活”。 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为目标的活动性综合课程。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只有源于儿童实际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真实的而非虚假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识。良好品德的形成必须在儿童的生活之中,而非在生活之外进行。因此,我们在教学中,结合学生生活,提炼典型生活场景,设计体验、调查、辨析、表演等多种多样的实践体验,积累经验和智慧,提升学生的自我道德认识。(三)小学德育现状亟待改革。目前,德育实效性低下,道德教育把道德和日常生活分离,德育目标被不适当的提升,脱离主体品德心理发展规律和道德生活需求;忽视它的满足主体自我完善的价值。脱离现实人生的教育造成的后果表现为:学生知行脱节,道德认识不能转化为行为;学生在遭遇复杂道德生活时难以适应,无能为力。在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开展“以生活实践为载体,提升学生道德认识”,能使课堂与社会现实紧密地结合起来,使教学更有针对性,更有利于形成学生的良好品德。教学所用的教材是相对静止的,往往滞后与社会的发展,而生活是动态的、复杂多变的,在生活实践中提升学生道德认识的研究式教学使课堂更贴近生活,使学生更能在社会这个大课堂里提高道德认识,激发道德情感,养成道德行为。基于以上原因,我们构思了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中以生活实践为载体,提升学生道德认识的研究课题,旨在让学生参与社会生活,使学生“现实”的经验尽量丰富,在“现在”的不知不觉中渗入“未来”,以改变过去那种与社会生活相脱离的品德教育灌输。二、研究的成果通过研究,我们构建了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中“以生活实践为载体,提升学生道德认识”的基本策略。(一)课前生活实践,初感道德认识。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一门以低年级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具有品德与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学生良好品德形成为核心、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新课程标准指出:在现实生活中,学生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品德和行为习惯,积累了一些社会生活经验,形成了相应的态度和能力。所以在教学前,教师要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与认识,引导学生用多种感官去观察、体验、感悟社会,获得对世界的真实感受。这就要求教师在上课前充分了解儿童的现实生活,在此基础上设计符合学生特点的生活实践活动,有的放矢地开展教育。通过组织学生进行参观、访问、调查、收集资料等一系列源于现实生活的实践活动,让学生以自身视野对活动主题进行初步的理解和感知,在现实生活实践中积累感性认识、增加体验,从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分析处理信息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探究能力。1.资料搜集。资料搜集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和家长的帮助下,利用多种途径如上网、看书、阅读报刊等,搜集文字、图片、视频与音频、实物等资料,从而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是学生对活动主题进行初步的理解和感知,初步形成一定的道德认识。例如教学 法律保护你我他 时,教师启发学生用简报、资料夹等形式收集各种生活案例来了解法律,目的是让学会实实在在地感受到法律保护我们的各种合法权益,让学生认识到法律它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而是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2.调查访问。调查访问是指学生到现场观察或与当事人交流。调查访问让学生对所关注的问题能通过亲身体验,获得直观的印象和更加深入的了解,从而使教学更加贴近生活。例如在无形的指挥棒一课教学中,教师精心设计了名为“小眼睛大发现身边的规则”的课前调查体验表,学生从自己日常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入手,调查常见的生活规则,诸如“社区内不可随便停车”、“车辆根据交通指示行驶”、“学校上下楼应靠右走”等,都与学生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从这种生活常见的规则调查中,学生能初步感受制定规则对于生活的意义与重要性,初步理解遵守规则对于个人发展和社会运行的重要积极意义,从而为下一步教学所要达到的“形成规则意识,让规则引领生活”的目标做铺垫。3.观察记录。观察记录是指学生通过仔细察看客观事物或现象并记录下来而进行的探究活动。课程标准指出:品德与生活在课程目标、内容、形态、实施方式等方面与幼儿园课程衔接,同时又为小学中、高年级阶段的“品德与社会”“科学”以及“综合实践活动”等课程打下基础。观察记录法就是为后面衔接的学科打下基础的方法之一。例如教学种子发芽了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了解种子发芽的条件,然后小组成员合作种植某一种植物。学生可以在教室向阳的窗台上或者学校的小花园摆放几个花盆,几个小伙伴一起商量好要中的植物,准备好种子。种子种下以后,教师提醒学生定时浇水,做好观察记录,并随时将植物生长的情况向大家报告。通过学生的观察,培养了他们对植物研究的兴趣,也让他们了解了一些有关植物的知识。(二)课中生活实践,形成道德认识。课程标准中指出:“教学活动应源于儿童的生活又高于生活,用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的生活。教师要善于从儿童的生活中敏感地捕捉有教育价值的课题,开展儿童喜欢的活动,使他们在主动积极的参与中生活得到充实,情感得到熏陶,品德得到发展,价值判断得到初步的培养。”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无论开展何种课堂活动都要从学生熟悉的生活中去寻找活动的元素,因为已有的生活经验能使活动者在活动中感到自信,感到亲切,更能深入其理解记忆,使其更投入地参与活动,从而形成一定的道德认识。1.体验生活,领悟道德认识。课程标准指出:道德寓于儿童生活的方方面面,没有与生活分离的“纯道德的生活”。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感受、认知、体验和感悟。他们对生活过程体验得越充分、越细腻,感悟就会越到位、越深刻。所以在教学中,我们要充分利用儿童已有的生活经验,认真发现教材内容与儿童生活实际之间的联系,让学生参与到直接体验性活动,通过生动形象的体验活动,让学生领悟道德认识。例如一位教师在执教齐心真好时,课堂上教师把八名同学自由组合成两对,把孩子们的两只脚都绑在同一条木板上,让孩子们表演“同舟共济”。第一次孩子们走得不好,不仅慢而且还难以正常行走,有的同学摔了好几次。教师让他们停下来,共同商量一下走法,然后两队再比赛,这一次,孩子们喊着“左右左”的号子,不仅速度提升了一倍,而且小组配合默契,宛如一人。在生动的体验活动中,教师也认识到了齐心的重要性。2.模拟生活,丰富道德认识。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创设一定的模拟情境,利用情境的感染和移情作用,使学生体验和感受到生活,以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丰富学生的道德认识。如在教学红绿灯,在站岗这一活动主题时,学生初步认识了交通标志以后,我在课堂上模仿现实生活,设置一个十字路口,让一部分学生举着红绿灯和各种交通标志,一部分扮演行人或机动车,一起演一演怎样过马路。这一演,便把教材中的语言文字直接变成活生生的生活展现在学生面前,加深了学生对交通规则的理解、感悟,从而引导学生健康、安全地生活。3.再现生活,提升道德认识。在教学中,教师要创造性地运用教材,改变以课本为中心和唯一教学内容的陈旧的传统做法,建立以课本教学内容为中介,联系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开放的教学内容。学生的生活场景可谓多姿多彩,学生的生活感受可谓丰富多彩,如果我们在课堂上把学生的生活再现出来,学生再一次与自己的真实生活亲密接触,用多种广泛的知识来探讨问题、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课堂教学回归生活,学生一定会兴趣盎然。在回顾生活过程中,从而深化学生的道德认识。如执教我和我们一课时,为了唤醒学生的集体意识,教师提前录制了学生班级的视频:先是班牌,然后是教室内的黑板、讲桌、桌椅、坐姿端正的同学们、漂亮的窗帘、美丽的鲜花、图文并茂的黑板这些学生生活中的真实场景,是学生每日必见但又熟视无睹的情境,当被教师于大屏幕上再现时,学生们一个个涌出了熟悉而又陌生的新鲜感:原来,我们的班级是这样的温馨、漂亮。一股自豪感油然而生。此时,教师提问:“我们能为班级做些什么?”由于有了真实的生活情境,学生的体验一下子被唤醒,各种做法脱口而出:“每天把地扫得干干净净”“把桌凳排整齐”“给花儿浇水”“用图画和文字装饰黑板报”“给班内同学关爱和友情”由于有了情境的提示,加之平时的生活体验,学生们的回答真实、自然而又流畅。接着教师再进一步,使学生的思考基于生活而高于生活:“我们班里还有哪些被忽略的事情?可以如何解决?”学生们经过小组讨论,发现了许多平时被忽略的事情:“黑板报经常被蹭掉”“黑板下面有粉笔屑”“课间地下有垃圾”,对于解决的办法更是层出不穷而又极具操作性。(三)课后生活实践,深化道德认识。我们知道,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的目的是让学生应用于社会生活,形成健全的人格,能够在积极的生活态度参与社会,成为有爱心,有责任心,有良好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人。同时,学生的品德形成是一个长期、复杂、渐进的过程。我们课堂在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生活、课前体验与课中活动立足于学生生活之后不能戛然而止,还必须让课堂从生活中来,又回到生活中去。课堂的延伸把学生带回现实的社会,让学生将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在社会生活大课堂中一展风采,让他们在体验、反思中不断丰富和发展对自我、他人和社会的理解和认识,逐步养成一个合格的公民所必须的道德观、价值观及相应的良好行为习惯。让学生由此认识到今天在学校里学习就是为将来生活服务,从而增强了作为“社会人”的责任感。所以,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应通过课外生活实践,让学生们通过亲身经历得到真实感受,从而进一步深化课上已经形成的道德情感,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最终真正服务于学生生活。1.课后生活实践向日常生活延伸。教师要引导学生把课堂上的学习热情扩展延伸到日常生活中,让学生到真实的日常生活中去践行,通过亲身经历得到真实感受,从而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如教学努力才会有收获一课时,通过课堂的教学,孩子们已经明白“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有付出就有回报”的道理,并决定在以后的日子努力做事。如果缺乏课后的践行环节,这种想法就会在孩子们脑中渐渐淡化,慢慢消失,所以我设计了让孩子们制作心愿卡,让孩子们在生活中不断努力去实现自己的心愿,我相信在家长教师的帮助下,从少到多,日积月累,孩子们一定会获得丰厚的回报,当有一天孩子们的成长树上硕果累累的时侯,“要成功就要努力,努力就会有收获”的想法一定牢牢地树立在孩子们的心中。2.课后生活实践向学校生活延伸。课后生活实践与班级管理紧密整合。提高小学生的道德认识是品德与社会课的重要任务,而班主任是全面负责一个班学生的思想、学习、健康和生活等工作的教师,是班级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是沟通学校、家长和社会的桥梁,而且班主任大都兼任品德与社会课。因而,教师可根据教学目标,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把课外实践活动与班级管理紧密整合,精心设计课后的实践活动实施方案,补充调整或再设计教学内容。如在教学三年级下册友爱是相同的一课时,教师就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如:班级中有的同学因为性格、爱好、想法等等的不同,在一些小的事情上发生争吵等事情上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因为这些是发生在自己班级中的事情,是学生亲眼看到或亲身经历、体验过的,所以使教学更具有针对性,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课后生活实践与少先队活动紧密整合。少先队工作是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重要依托。我们在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时,充分利用了少先队工作这一重要依托,通过少先队工作开展道德教育活动。学生的天性是乐于自己探索,好游戏、活动,课堂上的说教再生动也缺乏形象性、参与性,而少先队活动可融思想性、趣味性、艺术性、知识性、参与性于一炉。品德课的目标是把学生培养成有道德的人,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不是一节品德课就能解决的问题,为配合好品德教学,应有一定的强化规范训练,结合品德教学开展班队主题活动,可以使课堂上的热情延伸到课后。因此,作为教师,要不失时机地把品德教学与少先队活动结合起来,从少先队活动中深化品德教育,让学生在学校、家庭、社会上人人讲公德,事事讲奉献,处处讲文明,真正成为学校中的小主人,家庭中的有心人,社会上的好少年,生活中的文明人。如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册温馨的港湾这一主题的教学目标是从不同的侧面让学生体验家庭的温馨,感受父母长辈对自己的爱。但现在许多独生子女自我意识太强,如果采用说教的方式,是很难真正激起他们的真情实感,为了让学生去思考、发现、感受自己家庭中父母长辈对自己的爱,由此教师想到了用学生喜爱的游戏活动来以趣激情。于是在上课的前一天,教师在班级中布置开展了“一日护蛋”队活动,让学生准备一只完整的鸡蛋,把鸡蛋带到学校,用各种方法保护鸡蛋一天。品德课上,让学生谈谈保管这只生鸡蛋的感受。“一日护蛋”行动有趣新鲜,学生喜欢这样的活动,就能积极地参与这个活动,在“护蛋”情境活动中体悟到“护蛋”的辛苦,这一感受是真切的。通过这一活动的体验,在教师的适当引导下,他们能感悟到父母抚育自己成长的辛苦与劳累。3.课后生活实践向社区生活延伸。德育是全方位的教育,社会教育愈来愈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相对于学校狭小的空间而言,社区是一个广阔的资源中心。教师应做到学校即社会,社会即学校,让山山水水、让社区中各种公共设施都能成为鲜活的课程资源,让学生受到生动的教育。课后生活实践要走出教室,走向社会,通过社区教育、参观访问、社会调查,可使学生广泛接触社会,开阔视野,接受信息,增长知识,认识社会,增强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促进他们健康成长。为此,我们先后与敬老院、交警队、派出所等单位建立了共管共育关系,采取了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开展教育活动。例如在教学生活因爱更美丽时,教师先组织学生对敬老院进行调查,让学生知道它是社会福利机构之一,知道它的社会意义、筹建过程、日常管理等内容;进而调查了解本地区其他的公益设施和福利机构。通过多层面、多角度的活动,体会社会对老人、残疾人等弱势人群的关怀,从而激发学生对弱势人群的同情心和爱心,尊重并愿意尽力帮助他们;同时学生在与社会接触中会获取到各种信息,并对各种信息做出反馈,从而也锻炼了他们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进一步使学生从小了解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总而言之,在品德与生活(社会)教学中,我们一定要从真实的生活源头出发,引导学生用自己的感官去认知生活、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体验生活,让教学回归生活,适应现实的世界。积极引导学生从课前生活实践、课中生活实践、课后生活实践中,用自己的思维去碰撞,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在课堂中学习发展,又在学习与发展融入生活,真正以生活实践为载体,提升学生道德认识。三、研究的反思通过课题的研究和实践,我们虽然取得了不少成果,但也还存在着不少问题,需要进一步探究和解决。(一)研究取得的成效。1.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果。课题的实施,促进了学生对品生品社课的喜爱。学生全员参与、全程参与,个性得到充分发挥,他们把课堂作为展示自己的空间。教师根据学生的个性,因材施教,使学生从表面认知触及到内心情感,使学生的行为得以巩固。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态度已初步形成,课堂教学秩序井然,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果。2.培养了学生的参与兴趣,提高了学生的自主意识。学生是否主动参与活动,这是衡量实践活动学习效果的重要标志。实验教师以教材的设计思路为出发点,贯彻新教材的基本理念,创设了学生喜爱的生活实践活动,在实践活动中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参与欲,通过活动学生收集、调查、整理、探究,在实践中学习,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促进了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地、有个性地学习,使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转变。3.关注了学生的生活体验,提高了学生的生活能力。学生参与生活实践活动时,我们不仅关注学生的生活,而且特别关注儿童正在进行着的日常生活。此时,学生就不再是一个被动的接受者,成为了拥有独特情感、思考和生活体验的生命个体。这样,实践活动与学生丰富多彩的生活相联系,学生走进了生活,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促进了学生生活能力的提高。4.更新了教师的教育思想,提高了教师的综合素质。在课题研究活动中,教师的教育思想不断得到更新,教师的角色也随之发生改变,教师不再是原有的“道德灌输者”的形象,成为了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学生主动参与活动的引导者,课程资源的开发者,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了条件。同时,课题研究也打造了一支具有教学个性和教学风格的品德与社会教师队伍。在课题研究期间,课题组成员承担了品生品社课程区级培训1次;举行国家级录像课2节,省级公开课2节,市级公开课3节,区级公开课3节;有14篇论文和教学设计在各级教育部门组织的评选活动中获奖,1篇论文在教育杂志上发表;在实验组成员中有省级教学能手1名,市级教学能手1名。(二)对后续研究的思考。1.积极提升课题成员的素质。在今后的课题研究中,我们要积极采取一定的措施,促使全体的课题组成员能积极投身到课题研究中来,通过不断的理论学习,营造良好的课题研究氛围,促进教师思想深层次的转变,变被动为主动,让课题研究处于蓬勃向上的局面。继续推动教师增强课题研究意识,养成理论学习和实践反思的习惯,使日常教学工作和课题研究、教师专业成长融为一体,形成在研究状态下工作的习惯。2.积极宣传课题研究的成果。对于研究成果在更大范围内加强宣传,从实验班推广到各班,深化研究成果的运用。让教师对课题的相关研究有深刻的认识。3.积极推进课题研究的深度。在今后的课题研究中,我们将在原有的课题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不断深入进行课题研究,带领课题组成员对自己的课题研究状况进行回顾和反思,对自己在过去的课题研究中存在的不足进行分析,适当调整自己的研究方向,充分认识到课题研究的意图,从而为课题研究的深入打下扎实的基础。参考文献:1义务教育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新课程标准2林龙海.浅论课堂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1期.3陈志平.让课堂成为学习的乐园J.陕西教育(教学版),2008年12期.4鲁洁.德育课程的生活论转向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年第3期. 5鲁洁.在学习中找到通向生活的道路N.中国教育报,2002年9月10日第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