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数的初步认识课堂实录与反思.doc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分数的初步认识 ”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92页【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 在看一看、想一想、折一折、说一说、估一估一系列活动中,理解分数的意义,初步认识几分之一,会读写分数。2、能力目标:通过小组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3、情感目标:在动手操作,观察比较中,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和自主学习的精神,使之获得成功的体验。【教学重点】理解分数的意义,初步认识几分之一,会读写分数。 【教学难点】理解分数的实际意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和学生用具【教学过程】 (一)、情境谈话,导入新课。同学们,这个星期去奶奶家了吗?又是一个周末,当当来到爷爷、奶奶家,在这儿遇到了一个与“数”有关的问题。师:请看(课件出示上图),这些食品怎样分给爷爷、奶奶公平呢?生:一人分两盒牛奶,一人分一个苹果。这样二人分得“公平、一样多”。师:数学上把“公平、一样多”的分东西叫做“平均分”(板书:平均分)师:月饼只有一个,还能平均分给两位老人吗?生:能。(师板书:把一个月饼平均分成两份,)(课件演示分的过程)师:每人分得多少呢?(半个);半个用哪个数表示呢?用我们学过的数能不能表示出来呢?(不能,学生猜测)师:对!就是,(课件出示),谁知道是个什么数?生:分数师:对!今天我们就来初步认识这个新朋友分数。(板书:分数的初步认识)【设计意图: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经历由整数到分数的过程,着眼一个“探”字,抓住新旧知识间的连接点,知道学习“分数”的必要性。】 (二)动手操作,探索交流。1、认识的意义及读写法:师:谁能结合刚才分月饼的过程说一说表示什么意思?(指导学生说出:表示把一个月饼平均分成两份,每份是它的二分之一。) (板书:每份是它的二分之一)师:指名学生再次说说的意思师:(师指另一份月饼)那这一份呢?(让学生明白另一份也是这个月饼的)师:现在同桌相互说说的意思。师:怎么写呢?(伸出手指和老师一起写:先写一短横,表示平均分;再写下面的2,表示平均分成了两份;最后写上面的1,表示其中的一份)师:怎么读呢?(生读一遍,再书空写一遍。)【设计意图:通过教师的指导,学生初步感知分数“”的含义,学会分数的读法和写法。】2、理解(1)、体会分数的实际意义师:大家想想,半个月并可以是,生活中还有哪些东西可以是这样分的?生:一个苹果、一个蛋糕(用生活实例完整地说一说所表示的具体含义)【设计意图: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2)、动手折一折师:其实,我们的长方形、正方形、圆形纸片上也都藏着,想不想把它找出来? 请看要求(课件出示:先折一折,再把它的涂上颜色)生:动手操作,动口说含义。师:(巡视指导),做完的同学同桌互相小声说说,你是怎样得到这张纸的的?(学生把自己的作品贴在黑板上)生1:我把这张正方形纸片平均分成两份,每份是它的生2:我把这张长方形纸片平均分成两份,每份是它的生3:我把这张圆形纸片平均分成两份,每份是它的生:说一说自己折的,然后把作品放到学具框里。师:追问,这些图形各不相同,为什么都可以用来表示?生:都是把这些图形平均分成两份,所以每份都是它的。师:对!只要把一个图形平均分成两份,每份就是它的。【设计意图:主要是让学生在动手操作发展自己,可以从各种不同的角度去进一步认识 ,丰富 的表象。着眼一个“动”字。通过有意识的追问,使学生感受到:只要把一个图形平均分成两份,每份就是它的。】3、 判断,引出师:老师也折了几种图形,涂色部分是不是它们的呢?请大家用手势判断“对”或“错”,看谁反应快!(课件出示:)生1:第一个对,因为它是把一个三角形平均分成两份,每份就是它的。生2:第二个错,因为它不是平均分。生3:第三个不是,应该是 【设计意图:通过判断练习,进一步明白的含义,同时巧妙的引出了】4、 探索(1)、认识师:谁来说说表示什么意思?生:表示把一个三角形平均分成了四份,每份是它的。师:谁会写?生:一生上台板演,全班书空。(2)、探索师:想一想。师:小组先讨论一下不同的折法,然后再动手,比一比哪一组的方法又多又好。生:小组合作,小组交流,小组自愿将作品展示在黑板上和全班交流。师:抽一个代表看图说说表示的含义。生:同桌互相说说表示什么意思?师:追问,这些图形都相同,折法不同,为什么每份都能用来表示?生:都是把正方形平均分成了四份,每份都是它的。师:很正确!只要把一个图形平均分成四份,每份都是它的。【设计意图: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自然的掌握的含义,并通过观察、比较明白:相同的图形,虽然折法不同,但只要把一个图形平均分成四份,每份都用表示,进一步明确分数的含义。】5、猜测创造(1)、猜一猜师:我们认识了和,猜一猜还会有几分之一?生:()(2)、验证、创造师:你能折出这里面的一个分数或创造出其它分数吗?计时2分钟,看哪个小组折的多!生:小组交流,代表回报。师:看来,只要是把一个图形平均分成几份,其中的每一份都是这个图形的几分之一。师:同学们真了不起,2分钟就创造了这么多分数,如果给你足够多的时间,你还能创造吗?能创造多少个?(板书:都是分数。)【设计意图:让学生用不同的材料折出不同的分数,通过交流,进一步加深对分数含义的认识,从而知道,分数同整数一样,都有无数个。】(三)、巩固练习、拓展应用聪明而又用心会学习的每一个孩子,通过自己的努力,初步认识了分数,相信下面的练习肯定轻松过关并且有趣、有意。来!睁大双眼到生活中看一看。2看:下面的画面让你感觉到几分之一? 千变万化的魔术箱里又给大家带来了什么呢? 估一估,王老师的头部大约占整个身体的几分之一? 5、欣赏短片,谈谈感想。 (课件播放短片)【设计意图:渗透思想品德教育】【设计意图:对于学生刚学的知识,针对学生的认知特点,通过以上的分层练习设计,意在能让学生更好的巩固新知,并能在此基础上有所提高和拓展,做到有趣、有益、有层、有度。】(四)回归生活、全课总结。【教学反思】反思中研究,研究中成长,成长中辐射,是对每一位科研型教师的要求,特别是我们自由路小学每一位梯队老师的每日必修课。上完“分数的初步认识”这节课后,我仔细回想课堂上的点点滴滴,现做如下反思: 一、数学与生活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学中,要创设与学生的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学习情境。”本课我结合九九重阳节创设“给爷爷奶奶分食物”的情境入手,再提问:“怎样分比较公平?”,唤起学生对“平均分”的直觉,接着出示两个人平均分一个月饼,每人分得多少,让学生从“一半这个生活经验开始,理解分数的意义。这样的教学设计,真正地唤醒了学生已有的认知,沟通了生活与数学的联系。在练习环节的“看一看、估一估”两个练习,更是身边的鲜活实例。真正让学生感悟“数学来源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二、预设与生成 这节课中我为学生提供了不同数量的长方形、正方形、圆形纸片等学习材料,联系学生的生活与学习,创设了丰富的教学情境,使学生的学习不是被动接受,而是主动建构,加强动手操作,灵活利用课堂上生成的学习资源组织教学。通过折、涂产生一个个分数;通过展示,逐渐学会表达一些分数的具体含义;通过比较,认识到:虽然折法不同,只要是把一个图形平均分成几份,其中的每一份都是这个图形的几分之一。充分体现了老师的组织、引导,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让人感叹:生成的完美离不开预设的精彩。三、数学与思考 一堂好的数学课,不仅仅是因为老师们在听课的时候笑了,或是因为孩子们在活动中激动的不得了就认为上的好。其实,一堂好的数学课的本质是要体现数学思考,提升学生的思考能力。数学课要让孩子变的更智慧、更聪明。本节课中我的两次追问:“一是,在学生展示出不同图形的作品时追问:这些图形各不相同,为什么都可以用来表示?二是,在学生展示出不同折法的作品时追问:这些图形都相同,折法不同,为什么每份都能用来表示?”。要回答这样富有挑战性的问题,学生首先需要观察来自不同学生的作品,找出其中的共性;其次,需要对分数的意义有一个透彻的理解。有意的追问会使学生学会思考,使学生变得更加智慧与聪明。练习中的第三题“哪条彩带长?”是一道逆向思考题,更是锻炼了学生的思考能力。课堂上学生的展示、学生的发言、学生的交流从不同的角度彰显了他们的思考、他们的智慧、他们的聪明。四、激情与融洽 “一节课怎么样?过去关注较多的是教师教地如何?而现在关注的是学生这个主体。”学生学会了吗?会学了吗?乐学了吗?要做到这三个层次,需要我们教师课堂上多份投入、多分激情、多分师生的融洽。本节课中我和学生就像是“忘年交”的朋友,又曾像是多年的师生。(其实,课前五分钟我们只见过一面。)这份融洽,是我多年的财富,是我的激情、我的投入、我对工作的高度热爱换来的。但是,反思整个教学过程,这节课还有不足之处,比如在一些细节上处理得还不够精、挖掘的还不够深。作为自由路小学的一名梯队教师,我还要不断钻研教材,不断研究学生,更要研究学习过程,找到教学中更有效的切入点,进一步加强课堂的驾驭能力。真正做一名“科研型”教师。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