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美版小学三级美术下册《一张奇特的脸》教学设计.doc
-
资源ID:2531860
资源大小:22KB
全文页数:7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人美版小学三级美术下册《一张奇特的脸》教学设计.doc
教学设计小学美术 一张奇特的脸一、 教学背景1、 面向学生:小学三年级。2、 学科:美术。3、 课时:1课时。4、 课业类别:造型·表现5、 学生课前准备:、自学本课内容,提出自学中遇到的问题。 收集有关“奇特的脸”的资料(文字和图片资料)。陶泥或橡皮泥、辅助材料(如:羽毛、瓶盖、小棒、弹珠、豆粒等)。 6、教具准备:课件、范作、多媒体展台、陶泥、辅助材料。二、教学课题:一张奇特的脸三、教材分析本课为人民美术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六册第十六课,是一节陶艺制作课,同时也是一节浮雕头像的制作课。通过对古今中外头像造型艺术的观赏,以及对周围人物脸部的观察,初步感受不同人文环境下,不同的文化背景孕育出的不同的艺术风格。本课为两页版面,在第34页中分别呈现了来自古埃及的图坦卡蒙金面具、中国京剧脸谱、中国贵州傩戏面具中的头像,这一页的设置主要是营造人文情景,涵养学生的文化修养,同时激发想象力与创造力,培养创新精神。第35页中,一方面提供了优秀学生作品,一方面使学生了解陶艺简单的制作工艺。在教师的示范与引导下,使学生认识到用泥巴制作一张奇特的脸与其他材料的不同之处,从而拓宽思路,积极地进行创作。这节课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积累经验,同时为了解世界多元文化和艺术进行了知识性的探索和学习。四、学生分析孩子们对一张奇特的脸非常感兴趣。在这节课中,学生和教师的资料展示对解开孩子们心中的谜团,了解生活、了解多元文化提供了研究的平台。通过多方面的信息资料综合展示,学生在研究的过程中提高了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并为今后在学习生活中积极地发现问题、积累知识,自主、探究地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五、设计理念1、采用图片与教师讲解、音乐三者相结合的方法,让学生在不同情境中感受新知,2.游戏教学法不仅烘托了课堂气氛,更加深了学生们对重点知识的认识和理解。为让学生们认识和理解塑造一张奇特的脸要采用变形、夸张的方法,我在教学过程中设计了一个游戏的环节,即学生通过“变脸”“做鬼脸”的方法来亲身感受脸部的变形与夸张。 3信息技术的恰当运用不仅方便了教学,更扩大了学生的视野。首先,学生在公开展示、发布自己收集整理的多元化信息资料时,多元化的信息资源与多媒体的使用为学生们的展示提供了可能。其次,教师将生活中与艺术作品中奇特的脸进行了分类、整理,通过生动有趣的多媒体课件展示,使学生更直观、更系统地感受新知,体验到接受知识的快乐。最后,在展示学生作品时,数码相机即拍即放的功能,使学生的泥塑作品及时投放到大屏幕上。看到自己作品从大屏幕中展示出来,学生们的内心就有很强烈的成就感,同时为其他同学评价作品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六、教学内容本节课从研究生活中一些奇特的脸入手,综合学生多方面的知识和体验,引导学生探索性地分析、研究生活中有哪些人具有一张奇特的脸。通过分析形式不同的艺术作品引向泥塑作品中奇特的脸,使学生认识到泥塑作品与其他的艺术形式相比有许多不同之处,并能大胆地进行创作。七、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陶艺,了解浮雕是人像的造像艺术,感受不同造型带给人们的美感,掌握简单的陶艺制作方法。过程与方法:尝试运用捏、搓、揉、压、按等不用立体造型方法,塑造一个自己想象中的脸部形象。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初步了解世界上历史悠久、各具特色的造型艺术,增强学生对陶艺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创新意识和动手操作能力,及耐心细致、持之以恒的态度八、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掌握泥塑浮雕头像的基本制作方法,并创造一个自己想象中的独特的浮雕头像。难点:五官的夸张变形,以及捏、搓、揉、压、按等方法的实际运用。九、教法与学法教法:观察、欣赏、演示、启示、讲解、情境等教学方法学法:合作、交流、自主探究、动手操作等学习方法。十、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养成教育。(二)、欣赏感知,情境导课。、引导学生欣赏作品。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些古今中外的艺术作品,请欣赏。(课件出示:、少女的脸 毕加索。(五官的位置发生了变化,大胆的对形象进行了夸张)、藏族面具 中国。、图坦卡蒙金面具 埃及。(金光闪闪好象金子一样)、用动物构成的奇特的脸)大家仔细观察这几件艺术作品之后,有什么感受?揭示主题,板书课题。2、出示问题,小组讨论:为什么这些脸看上去比较奇特?这些作品用了那些艺术表现手法?师生商讨,概括归纳。(板书造型:变形、夸张)3、欣赏艺术家创造出的奇特的脸(课件出示)。你们在哪里见过奇特的脸? 学生谈4、学生展示与交流有关“奇特的脸”的资料师:生活中有许多奇特的脸,同学们在课下收集、整理资料时有什么收获?学生展示资料(图片资料、文字资料、)。教师根据学生情况及时补充评价。师总结:同学们用自己的方式、方法研究、发现了一张张奇特的脸,让我们一起看看这些奇特的脸。(播放课件)(三)、游戏体验,升华认识1、分组做各种表情动作2、请几位学生代表到讲台上,根据老师的指令做面部表情动作,大家仔细观察,看他们的面部五官有什么变化?师生交流、小结。3、欣赏日常生活中不同人物脸型,及夸张变化后的效果图(出示课件,教师做简要解释。)(四)、分析探究,激发兴趣1、展示范作(出示课件,提醒学生仔细观察这些脸的五官是怎样夸张变形的?)2、指导看书。(让学生把书翻到35页,认真欣赏小朋友做的脸谱有什么奇特的地方,他们又是从哪些方面来表现这些特征的?用了哪些技法?)3、师生交流,共同总结先观察脸的形状。(梯形、长方形、圆形、椭圆形、三角形.)观察五官及脸部花纹(面具上的五官和花纹越奇特越有趣)生说技法,师总结,课件显示制作方法。(揉、压、搓、捏、按)(五)、直观演示,示范创作。第一步:脸的形状。设计时先要想好脸的形状,可以是三角形、圆形、四边形等等,总之你想设计成什么形状就设计成什么形状。第二步:设计五官。五官要变形夸张,花纹要奇特别致。第三步:添加装饰。(六)、大胆创作,积极尝试。作业要求: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个人或小组合作,以夸张、变形的手法,用泥或泥柱成型的方法塑造一张奇特的脸。音乐中创作,师巡视辅导。(七)、作品展示,交流评价。教师用数码相机拍摄学生的作品,投放到大屏幕进行评价。出示单个作品,作者介绍,他人评议。出示小组作品,选出最“奇特”的脸。自我评价。(八)、课后小结 一张张奇特的脸,体现了同学们丰富的想像力,这就是艺术作品中的脸和现实生活脸的区别,也是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展现。同学们,只要我们大胆想象、勇于探索,就一定会创作出更加优秀的艺术作品。(九)、延伸出示浮雕与圆雕头像,请同学们观察它们有什么异同,认识浮雕与圆雕的区别。1、请你回家后试着做一个圆雕头像。2、请你课下搜集更多有中国传统的奇特面具造型。附板书设计一张奇特的脸 制作步骤: 1、脸的形状 2、设计五官 夸张 变形 3、添加装饰教学反思这节课从古今中外头像艺术引入课题,让学生逐步进入到研究探索的学习氛围中。接着我让学生们做表情游戏,通过游戏来调动起学生的兴趣及学习欲望,让学生对面部表情的变化有了最直观的认识,并知道生动、有趣、独特的面部表情都必须经过夸张变形的。师生相互交流、相互促进、共同研究如何制作一张奇特的脸,通过研究使学生了解到在现实生活中那一张张奇特的脸不仅美丽、奇特,而且还具有一定的意义和内涵。在合作探索的学习过程中,师生之间交流经验,共同研究、了解世界多元文化和艺术,从而积累了学生的经验,拓展了学生的视野。多媒体课件又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观察、欣赏、分析艺术作品的平台,欣赏作品选择有层次、有步骤,从脸型、色彩、五官等方面引导学生进行了评析。孩子们创作积极,热情高涨,在较短时间内塑造出了许多生动奇特的脸,孩子们在玩中快乐的创造着、体验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