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美术一级《泡泡飞呀飞》教学设计2.doc
-
资源ID:2529027
资源大小:21K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人教版小学美术一级《泡泡飞呀飞》教学设计2.doc
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玩儿吹泡泡游戏,引导学生观察泡泡飞起来的情景,了解泡泡有大有小,有前有后,以及透明的特点。2、技能目标:引导学生用绘画的形式表现泡泡的大小组合和前后遮挡关系,并发挥想象力在泡泡里添画透过泡泡看到的物体。3、情感目标: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丰富的想象力。二、教学重点:泡泡大小组合、前后遮挡关系的表现。引导学生大胆想象和表现自己的想法。三、教学难点:发挥想象,用绘画的形式表现泡泡透明的特点。四、教学准备:教师:课件,范作,吹泡棒 学生:彩笔,纸等绘画材料五、教学过程:(一)、游戏导入:以小组为单位,玩儿“吹泡泡”游戏,观察泡泡飞起来的情景。【设计思路:根据低年级孩子活泼好动的特点,用他们感兴趣的游戏活动导入新课,可以引起他们对学习的兴趣。】(二)、新授:1、初步画泡泡。学生初步绘画看到的泡泡样子,引导孩子认识泡泡有大有小,有前有后,还有连在一起的。【设计思路:学生观察泡泡以后直接画,加深对泡泡的印象。】2、再次观察泡泡,讲构图。教师再次吹泡泡,学生进一步观察泡泡有大有小、有前有后以及连在一起的特点。然后出示三幅不同的构图,引导孩子观察,了解在画面中如何表现物体的大小组合和前后遮挡关系。【设计思路:此环节通过形象的对比,以及进一步的观察,让孩子在观察中发现问题。这样的形式,既在活动中落实了孩子“观察能力”的培养,孩子又比较容易接受。】3、欣赏图片,初步认识泡泡颜色出示泡泡在阳光下会变化颜色的动态图片,引导孩子观察泡泡在光照下会出现一个“小亮点”这一特点。【设计思路:此环节通过形象的动态图的欣赏,引导孩子观察了解物体在光照条件下表现出的共同特点。为下一环节讲解泡泡透明的特点做铺垫】4、欣赏图片,教师示范。引导学生欣赏透过泡泡看到的景物,了解泡泡透明的特点。并通过示范,引导学生学习如何表现透明的泡泡。【设计思路:此环节运用生动形象的图片,在引导学生了解泡泡透明的特点,给孩子提供素材的同时,拓展了孩子的思维。并且在观察中渗透进技法的讲解和示范,从而突破本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5、欣赏学生作品,开拓思路【设计思路:多欣赏别人的作品能开拓孩子的思路、给孩子带来更多的灵感,同时在欣赏的过程中引导孩子了解更多的表现形式,为下一步的创作打下基础。】6、闭眼聆听音乐,引导学生想象学生在优美动听的音乐中闭上眼睛,展开想象的翅膀,想想“你想让泡泡怎样飞?飞去哪里?”【设计思路:此环节的目的是让孩子在优美的音乐中能静下心来,想象的同时,为自己的作业做一个提前设想。】(三)、学生作业,师指导先共同看“绘画要求”,然后让孩子在明白要求的状态下有目标的作业。【设计思路:本环节将要求与目标有机的结合,学生按照要求进行绘画创作,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也就达到了。】(四)、展示评价张贴作品。先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作品进行评价,引导孩子从“大小组合、前后遮挡,以及涂色”几个方面进行评价。(生评)然后老师选择有代表性的作品进行评价。(师评)【设计思路:本节课评价分生评和师评两部分,目的是让学生通过欣赏评价别人的作品对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做一个巩固。】(五)、小结优美的音乐中结束本节课的学习。 泡泡飞呀飞反思吹泡泡是儿童非常喜爱的一种游戏,本课通过游戏活动导入,强烈的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学生感受到了学习活动的快乐,同时也达到了教学目标的要求。在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中我觉得有以下几个亮点:1. 分组玩儿泡泡,观察泡泡,快速画泡泡。这一环节中玩看画,三个动作一气呵成,看似简单,其实充分利用了一年级孩子活泼好动的天性,让孩子在快乐的游戏中学会观察事物,学会大胆的表现自己眼睛看到的物体。通过初步的绘画加深了对泡泡的印象。2. 老师再吹泡泡,学生进一步观察,讲构图。在讲构图的时候我没有大讲特讲构图的基本法则,而是出示了几幅不同排列的构图图片,用简单话语的引导学生知道泡泡不仅有大有小、有前有后、还有疏有密,有遮挡关系。了解了泡泡的不同排列以后,第二次吹泡泡,学生再观察的时候,自然而然会更认真仔细的去找不同排列的泡泡。这样的设计非常有利于落实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3. 示范绘画步骤环节。美术课上我们一直有着这样的顾虑和矛盾:范画做的太细致,怕学生会照葫芦画瓢,作品出现雷同现象;范画做的太粗或者不做范画,又怕学生会出现无从下手的状况。因此如何掌握做范画的“度”是非常重要的。有时候,我们在课堂上面面俱到的做范画不仅会浪费学生创作的时间,而且会使整个绘画步骤主次不明确。因此,在本节课的示范环节,我在课下做了大量的工作。我将整个绘画步骤分成四部分,提前将每一步的最终效果图做一个备份。在课堂上,我先勾画外形定出构图;然后第二部添画泡泡里面的景物时,我就只画了一个有代表性的,接着出示提前画好的效果图;第三部给里面的景物涂色也是只做了一个有代表性的示范,然后出示提前画好的效果图;最后一步涂泡泡的颜色再做重点全面的示范讲解。这样,让孩子明白整个步骤中哪些是主要的,哪些是重点要表现的,也让难点得以突破。当然,在本节课的教学中也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比如:1. 学生作品的创新性和想象力还不够。本节课的难点是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在泡泡里添加透过泡泡看到的景物,有创造力的表现出和泡泡的故事。在引导学生欣赏图片的时候,我有意识地将图片的顺序做了精心的布置。首先,透过泡泡看到吹泡泡的小朋友;然后,透过泡泡看到树叶、蝴蝶、小花以及天空的小鸟、白云、小朋友等等;最后,引导学生,泡泡还可能飞到童话的世界,看到白雪公主和小矮人。这样设计的目的就是为了一层层的引导学生由现实生活中的景物想到故事中的景物或人物,告诉孩子这些都可以成为画面中的内容。但是,在学生的作品中,对于透过泡泡看到的景物还是局限于花草,房屋,树木这些常见、常画的东西上,创新性不太强。2. 在欣赏几幅不同排列的构图时,可以先让学生说一说不同的排列给他们不同的感受,然后老师再总结一下构图的特点。这样,学生的印象可能更深一些。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充分将主动权留给孩子,让孩子有充足的时间、充分的机会来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